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朝治疆歷史

鎖定
清朝治疆歷史(1755—1912年)是指清朝從乾隆時期開始對新疆地區進行統治一直到清朝滅亡。清朝對新疆的統治始於1755年,清軍平定準噶爾,三年後又消滅阿睦爾撒納勢力,西域底定。乾隆皇帝把這片土地命名為“新疆”,意為“故土新歸”。之後清朝在伊犁惠遠城(今霍城縣南)設置總統伊犁等處將軍,統治新疆全境。同時清政府大批招募內地無地的百姓遷往新疆紮根,並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內地貧困百姓移居新疆。 [1] 
19世紀,左宗棠平定南疆阿古柏的禍亂,從俄國人手中收回伊犁。
1884年,清政府建立新疆省,新疆的行政中心由伊犁以東移到烏魯木齊。新疆建省,統一了全境的行政建制,進一步密切了同內地各省的聯繫。
中文名
清朝新疆
外文名
Xinjiang in the Qing Dynasty
行政區類別
伊犁等處將軍、省
所屬地區
中國新疆

清朝治疆歷史發展歷史

清朝治疆歷史乾隆時期

1755年,清軍平定準噶爾,三年後又消滅阿睦爾撒納勢力,西域底定。
1759年,清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之亂,採用伯克制軍府制,開始統治南疆。其後大和卓之孫和卓玉素普、張格爾等數次回國叛亂。回部之前在準噶爾暴力統治之下。而準噶爾部的滅亡也導致新疆及中亞部分(吉爾吉斯斯坦全部,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部分,哈薩克斯坦東部)完全伊斯蘭化。之前此區域統治民族準噶爾部蒙古全民信奉藏傳佛教。1762年,清朝在伊犁設立伊犁將軍,統一行使對天山南北各地的軍政管轄。

清朝治疆歷史道光時期

1826年大和卓之孫張格爾依附英國叛亂,後被擒至北京處死。
和卓家族源於中亞的伊斯蘭教蘇菲派領袖瑪哈圖木·阿雜木(艾哈邁德·卡薩尼)。瑪哈圖木·阿雜木的後裔號稱“和卓”,於明代末年遷入葉爾羌(今新疆莎車)、喀什噶爾(今喀什市)等地,分為黑山派白山派。清乾隆年間,白山派和卓波羅尼都、霍集佔兄弟擁兵反叛,史稱“大小和卓之亂”,被清軍平定。此後,波羅尼都之子薩木薩克流亡於布哈爾、浩罕一帶,生有三子:和卓玉素普、張格爾巴布頂。浩罕伯克認為和卓後裔奇貨可居,將其視為入侵中國新疆的工具。
道光初年,張格爾玉素普和卓在浩罕的支持下先後進入新疆西部作亂,皆被清兵平定。浩罕則通過入侵戰爭掠奪了大量財富,並逐步攫取在新疆西部的貿易特權。平定張格爾之亂後,欽差大臣、直隸總督那彥成嚴禁與浩罕通商,使浩罕經濟遭受重創。道光十一年(1831年),浩罕遣使議和,並重新開始進貢。清廷為了換取邊境的安寧,於次年准許重開貿易。此後的十幾年間,雖然軍事行動暫時收斂,但浩罕利用其庇護的和卓後裔侵略新疆的政策並未改變。居住在浩罕的和卓子嗣也長大成人。
玉素普、張格爾、巴布頂兄弟的子孫很多,幾乎全部住在浩罕。邁買的明、克齊克罕(名阿布都拉)是和卓玉素普之子,邁買的明在同輩人中最年長,因此被稱為“卡塔條勒”,意為“大頭領”。倭裏罕是巴布頂之子。塔瓦克爾、薩比爾罕、阿克恰於、伊善罕四人的譜系不明,均為和卓玉素普的侄輩。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胡雅達爾即任浩罕汗,重新開始糾集和卓後裔及中國境外的柯爾克孜人侵擾新疆。

清朝治疆歷史同治時期

從1862年至1877年在中國爆發了西北迴民起義。西北迴民起義的規模很大,遍及陝西、甘肅以及新疆等地。1862年,太平軍捻軍進入陝西,關中各地回民紛紛響應,短時間形成了十八大營,轉戰陝甘,最後於1877年失敗。 [5] 
19世紀中葉,俄國威脅清朝的整個北部邊境。1864年的塔城條約將新疆西北部巴爾喀什湖以南大片土地割讓給俄國,這些土地現在分別屬於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1871年,俄國侵佔包括伊犁城(伊寧市)在內的伊犁河谷,當時清朝在新疆只剩下塔城、哈密等少數據點。
1875年,清朝陝甘總督左宗棠就任欽差大臣,督辦新疆事務。到1877年底,清軍陸續收復了中亞浩罕汗國阿古柏侵佔了多年的天山南北,史稱“清軍收復新疆之戰”。1881年,清政府收復被沙俄佔領長達11年之久的伊犁地區。1884年(光緒十年)11月19日,清政府頒發上諭,任命劉錦棠為新疆巡撫,魏光燾為新疆布政使,標誌着新疆省的正式建立。新疆省,實行與中國本部18省一樣的行政制度,由巡撫統管全疆各項軍政事務,新疆政治中心由伊犁移至迪化(今烏魯木齊)。 [2] 

清朝治疆歷史開發治理

清朝時期對新疆的經略治理,其規模和深度皆遠勝於此前中原歷代中央王朝,新疆經濟社會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進步。
(1)屯田戍邊,屯墾事業規模空前。清朝在新疆屯田始於清康熙、雍正年間,起初是以籌集軍糧為主旨的兵屯,至新疆統一後,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形成包括兵屯、回屯、民屯、旗屯、犯屯等多種屯墾形式的農業開發事業,屯田範圍和規模也比從前有很大拓展,不僅推動了新疆農業經濟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還為新疆近代乃至現代農業的發展準備了條件,而且鞏固了清朝對天山南北各地的統治。 [3] 
(2)新疆的移民及人口增長。由於平定準噶爾叛亂的戰爭及新疆統一後社會相對安定,內地居民大批入疆,這中間有派遣鎮戍邊疆的軍人,也有由政府招募移民實邊的普通百姓。大批滿族、漢族、蒙古族錫伯族索倫達斡爾族)伴隨着清朝平叛的軍事行動進入新疆,新疆的民族成分與分佈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據統計,這一時期新疆人口的發展速度增長率均高於同期全國平均水平。清朝新疆移民及人口的增長有益於當地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 [3] 
(3)新疆的商業貿易有一定發展。新疆統一後,天山南北官方及民間商業都很活躍。一方面表現在官營商鋪的設立,進入新疆的俄羅斯族烏孜別克族多為從事經營的商人;另一方面,體現在清政府對於商品貿易有效管理,特別是對對外貿易所進行的嚴格控制。新疆的財政管理以及税收制度逐步建立,鑄造局統一幣制,逐漸同中原內地接軌。 [3] 
(4)興辦各種文化教育事業。清朝在新疆各地興辦義塾,發展文化教育事業,仿內地建置,建學宮,設訓導,行科舉。到光緒末年,實行“新政”,廢科舉,興學堂,烏魯木齊、伊犁等地出現首批新興學堂,一些青年甚至被選派出國留學。 [3] 
清代新疆屯墾與國家安全 [4] 
早在三國時期,曹操就説道:“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秦人以急農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由此可見,古人對於新疆屯墾與國家安全的關係早有認識。清代近300年的歷史,是世界急劇變革和動盪的時期。資本主義對外擴張,在世界各地進行殖民活動,帝國主義爭奪世界霸權的過程中,新疆曾一再遭遇列強覬覦入侵、內部動亂及民族紛爭的危局。不過,由於清朝在新疆廣泛實施屯墾成效顯著,基本成功抵禦了外族入侵,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抑了內部動亂及分裂活動。
巴里坤屯田幫助清朝統一新疆
清朝在統一中原、平定“三藩”和收復台灣後,把統一新疆提上日程。而在統一過程中,尤其是與噶爾丹勢力的戰爭中,清朝逐漸認識到後勤補給的重要性和艱鉅性。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皇帝分兵三路進擊噶爾丹部,深入漠北3000餘里,終於在昭莫多大敗噶爾丹。追擊噶爾丹的三路大軍,僅用於運送糧草的大車就有7000多輛,每輛車用四匹騾馬拉拽,使用畜力達3萬匹,運糧隊員1萬多人,整個運送糧草的隊伍浩浩蕩蕩達50餘里。清朝最終消除準部勢力,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前後達68年之久,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糧草補給問題。
為了統一天山南北,徹底解除噶爾丹的威脅,清朝開始在巴里坤屯田。巴里坤,水草豐美,地處天山東部的哈密北部,是進出新疆的門户,早在唐朝就已成為屯田重地。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正月,清軍進駐巴里坤後,將軍席柱向康熙奏報:兵丁米糧不能接濟,部隊面臨着斷炊的危險。於是,康熙發佈詔敕命令,先讓500名綠營兵在巴里坤專事耕種,給予口糧、耕牛、種子,並指派專人負責屯田事務。此後,清朝不斷加強巴里坤的屯田力量,共立二十三營屯田兵,形成了周圍二百餘里的屯田區。至雍正元年(1723年),巴里坤收穫了青稞21060石有餘,解決了巴里坤大部分駐軍的糧食供應問題。在乾隆統一新疆前夕,巴里坤已經成為新疆屯田的示範區和糧食供給最重要的補給地,至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屯田的官兵達到1000名,屯種田地18700畝,不僅大量種植青稞,而且開始種植小麥、豌豆等作物,生產的糧食源源不斷地運往前線。巴里坤屯田,不僅穩定了清軍在新疆的邊防陣營,更為重要的是解決了他們的軍糧問題,為統一新疆的軍事行動提供了後方基地後勤保障。此後,清朝又陸續在哈密、吐魯番地區屯田,這些屯田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清軍長途運糧之累,最終使得清朝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了準部勢力,統一了新疆。
屯田促進新疆民族融合與社會穩定
從巴里坤屯田開始,清朝揭開了新疆屯田的序幕。在屯田開發過程中,促進了民族融合與社會穩定。
曾經有人這樣評價:清代以來中國史上先後有三大長征奇蹟——錫伯族西遷、土爾扈特部東歸和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這三大長征奇蹟中,清朝屯墾新疆時期就佔了兩個。土爾扈特部東歸自不待言,是清代乾隆時期民族迴歸與社會融合的代表,而錫伯族從東北橫跨近萬里到伊犁屯墾的事蹟更為可歌可泣。
錫 伯 族 , 原 來 居 住 在 盛 京(今瀋陽)一帶,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四月,清朝政府從盛京等地徵調錫伯族官兵1020人,攜帶在冊家眷共3275人到新疆伊犁屯墾戍邊。這批錫伯族民眾在滿族官員率領下,經過一年零五個月的艱苦跋涉,到達新疆伊犁地區進行屯墾。途中人口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700餘名,主要是後來追上的不願分離的親人和途中出生的350名嬰兒。據傳,當年乾隆皇帝曾親口許下“六十年回故鄉”的諾言,而今4個60年都已過去了,錫伯族仍然固守在第二個故鄉新疆伊犁。今天的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就是他們當年的駐地。
除 錫 伯 族 外 , 清 朝 從 乾 隆二十七年(1762)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從甘肅的肅州安西高台敦煌張掖武威中衞等地向天山以北的烏魯木齊、烏壘、奇台、昌吉、奎屯精河等地移民7586户,進行屯田。由清朝組織的新疆屯墾移民,不僅包括大量的八旗子弟移民、綠營兵、陝甘貧民,也包括新疆烏什、葉爾羌、和闐、吐魯番、哈密等地的維吾爾民眾,這些維吾爾民眾曾一度遷徙到伊犁等地進行屯田。不同民族的屯墾移民一起興修水利,開墾荒地,共同生產生活,在此落地生根,形成了一個多元、開放、穩定的社會共同體,對於新疆社會穩定有着重要作用。
新疆官吏治理與新疆省逐步建立
新疆管理無小事,稍有不慎就會釀成大亂。因此,清朝非常重視在新疆官吏的選拔使用。乾隆皇帝就有意識地把他認為可堪培養、可委大任的官員派往新疆,他認為:如果能在新疆“隨事盡心辦理”,必定是能成大器的人,“朕必加恩特擢”,從而讓在新疆的官員看得見前途與未來。因此,這些官員在新疆任職期間,大都兢兢業業,恪遵職守,為屯墾戍邊、維護地方穩定盡職盡責。乾隆一朝,很多督撫大學士都有在新疆任職的記錄,並且成績顯著。當然,對於不稱職的官員,哪怕是撒謊誣陷,也要撤職查辦。如,額敏和卓是乾隆皇帝非常欣賞的新疆地方官員,並委任其總理南疆事務。有一次,額敏和卓來京向乾隆報告説,喀什噶爾城的阿奇木伯克·噶岱默特為人貪婪,常常以權謀私。乾隆馬上讓人調查此事,結果是噶岱默特不僅沒有以權謀私的事情,而且受人擁戴,這件事是額敏和卓有意陷害,以泄一己私憤。雖然額敏和卓在乾隆統一新疆過程中做出了突出貢獻,但是乾隆對額敏和卓仍予以免職處分,讓他回到吐魯番“安居靜養”。
新疆屯田管理不僅為清朝政府培養了大批重要幹部,而且還促進了新疆州縣制和新疆省的建立。清朝統一新疆後,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設立伊犁將軍府,在新疆實行以伊犁將軍為首的軍事統治。隨着屯墾尤其是民屯的開展,甘肅、陝西等地民眾不斷進入新疆,屯墾地域逐漸擴大至整個天山北路。為加強對這些屯墾區民眾的管理,清朝逐漸設立民治機構。從1773年起,清朝在巴里坤設鎮西府烏魯木齊設迪化直隸州,其他地方分別設阜康、昌吉、綏來、宜禾、奇台等縣。左宗棠收復新疆後,大力推動新疆建立行省。1884年11月,新疆省正式建立,劉錦棠被任命為首任新疆巡撫,將迪化直隸州升為府,新疆軍政中心由伊犁移到迪化(今烏魯木齊),當時的新疆省下有道、府、州、縣諸級。新疆省的建立結束了歷代中央王朝在新疆長期實行的軍府體制,使新疆與內地行政建制一體,政令一致,有利於新疆社會穩定和邊疆安全。
新疆土地得失,與是否屯田移民有密切關係
清代後期,新疆的土地有失有得,或者是失而復得,但都與是否屯田移民有密切關係。19世紀中期,以沙俄為首的帝國主義對中國邊疆大肆侵略,大清帝國割地賠款貝加爾湖外興安嶺庫頁島等地,以及西北的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盡入俄羅斯之手。這些被分割出去的地區存在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沒有進行屯田移民。就新疆而言,雖然清朝十分重視伊犁屯田,但也僅限於伊犁九城周圍、塔城一帶,而對於更為遙遠的巴爾喀什湖一帶,僅是羈縻而已。所以,當俄羅斯1862年在北京與清廷談判割地條約的時候,俄方堅持中俄西北的邊界以中國常駐卡倫為界,“所有卡倫之外盡作為應給之地”。所謂“卡倫”,就是清軍在邊界常設的哨所。清朝在巴爾喀什湖、齋桑湖伊塞克湖等水草豐美之地,既沒有常設的駐軍更沒有進行移民屯田,因此,在沙俄武力威脅和政治訛詐下,清政府被迫簽定了喪權辱國的《中俄北京條約》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沙俄將中國西境的三個大湖——巴爾喀什湖、齋桑湖和伊塞克湖,連同周圍廣大地區共達44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佔為己有。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左宗棠收復新疆。1865年中亞浩罕汗國軍事頭目阿古柏率兵侵入南疆,1871年,俄國乘機出兵佔領新疆軍政中心伊犁地區。為收復新疆,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左宗棠根據新疆敵情及地理特點,制定了“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戰略方針,在戰爭中尤其注重解決戰爭後勤補給問題。因此,左宗棠一方面努力籌運糧餉,整頓軍隊,改善武器裝備,另一方面事先命西征軍前鋒部隊統帥張曜,駐軍哈密興修水利、屯田積穀。左宗棠在哈密的四個月時間裏,組織軍民大力改善天山的運輸通道,修築盤山路,並多方籌集糧秣,發動軍民屯田墾荒,興修水利,增糧積穀,減輕內地長途調運糧草的困難。在左宗棠的大力支持下,張曜在哈密屯田積糧成效顯著,1876年一年就收穫糧食5160餘石,基本上可以解決該部半年軍糧所需。當時上海“泰來洋行”的德國技師福克,曾在哈密與左宗棠會面,在觀看了部隊軍容軍貌和後勤準備後感慨道:“清軍若與俄國交戰於伊犁,必獲全勝”。
左宗棠在逐漸收復新疆的過程中,屯墾開發活動也逐步恢復和發展起來。他設立善後局和分局,一方面招撫當地流散人員,給予土地耕種,另一方面招募內地人民,並收留清軍老弱士卒,鼓勵地方軍隊中有妻室者解甲歸田,從而使新疆一度中斷的屯墾又逐漸恢復起來。《阿古柏伯克傳》的作者包羅傑説:“中國收復新疆,毫無疑義,是一件近50年中在亞洲發生過的最值得注意的事件,同時這是一個多世紀以前乾隆出兵這個地區以來,一支由中國人領導的中國軍隊所曾取得的最光輝的成就。” 這個成就的取得,是與屯墾戍邊的傳統和實踐分不開的。

清朝治疆歷史歷史意義

我國曆代中央王朝能夠長期維持對新疆地區的管轄和治理絕非偶然,除了新疆與中原地區源遠流長的密切的經濟、文化聯繫,歷代中央王朝制定的政策和實施對新疆各族所具有的吸引力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國家統一乃新疆各族民心所向。歷代中央王朝對新疆的管轄和治理順應了我國統一發展的歷史趨勢。中國自秦漢以後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文明古國,統一的歷史悠久綿長,積極追求統一、竭力維護統一是中華民族各民族的光榮傳統。無論西漢設立西域都護府還是唐朝平定叛亂,以及清朝統一新疆,中央政府維護新疆統一的軍政活動,都能得到新疆各族民眾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期盼統一、追求統一是新疆各族人民的人心所向。統一的意識已成為我們偉大祖國2000多年曆史長河的強大精神力量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