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直隸州

鎖定
直隸州的建置最早出現於元代,明清時期地方行政單位之一,以直隸於布政司而得名,與一般隸屬於府的州不同。
明朝的州有兩種:直隸州和散州。直隸州相當於現在的省轄市,與府(相當於地級市)平級;散州相當於現在的縣級市,與縣平級。
在清朝,行政區劃的州與廳分為直隸州及直隸廳。其中,直隸等級的州為統治人口多,事務雜繁者。就編制上,直隸州與府的等級相同,轄下知州,州同州判等官員都與府品等編制相同。1910年代,清朝滅亡後,該機構廢除。
中文名
直隸州
外文名
prefecture directly under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行政等級
直隸州與府的等級相同,與府平級
古今對比
直隸州相當於現在的省轄市
知州官級
正五品
朝    代
元朝明朝清朝

目錄

  1. 1 歷史沿革
  2. 2 各地情況
  3. 直隸
  4. 四川
  5. 山東
  1. 山西
  2. 河南
  3. 安徽
  4. 江蘇
  5. 江西
  6. 浙江
  1. 福建
  2. 廣東
  3. 廣西
  4. 新疆

直隸州歷史沿革

“州”作為地理概念,始出現在先秦時期。據《禹貢》記載,傳説大禹治水時,將中國劃分成九個區域,稱為“九州”,於是“九州”最早成為中國的別稱。然而,這所謂的“九州”,只是當時對中國規劃的一種政治理想,還不是真正的行政區劃
秦始皇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在全國實行以郡統縣的行政區,仍無“州”之設。漢朝建立後,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將全國劃分為13個監察區,沿用先秦之“九州”命名,通稱“十三州”,但這些以“州”冠名的監察區,還未具政區性質,地方政區仍是郡、縣兩級制。至東漢末年,作為監察區的“州”,才真正成為相當於“省”的一級行政區劃,首次確立了州的建制,形成全國政區“州、郡、縣”的三級建制。此後,“州”作為一級地方行政區建制,在歷代相沿中有了不斷演進。
在宋代,府、州是轄於路之下的。元代將州分為兩類,即重要的州由行省直接管轄,稱為直隸州,與路、府並列,其他由路、府管轄的州,則稱為散州,這是中國政區史上首次出現直隸州與散州之分。明沿元制,州的建制仍分為直隸州和散州,直隸州上隸於京師或省(布政使司),地位同府,散州隸屬於府。
清代 ,中央政府對行政區劃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針對明代府轄縣過多的弊端,清政府有選擇地增設直隸州,通過縮減府的管理幅度與擴大直隸州政區職能,促進平衡地方的分轄管理。元明兩代的直隸州與散州,在管理層次上大都為轄縣政區,均領轄一至數縣。清代對此作了嚴格的區分,即直隸州為地方二級統縣政區,與府平級,同隸於省,皆轄數縣;散州為地方三級縣轄基層政區,與縣平級,同隸於府,不再領縣。故此,除隸屬關係不同外,領縣與不領縣,成為了清代直隸州與散州的主要區別。清代直隸州與散州均設知州1人,掌一州治理,佐官有州同州判,分別負責糧務、水利、防海、管河等方面的事情。在品級秩位上,直隸州知州正五品,州同從六品,州判從七品;散州知州及佐官品級比直隸州低,比縣稍高。

直隸州各地情況

直隸州直隸

趙州直隸州
明洪武初年(1368年),省平棘縣入趙州,為真定府轄,領柏鄉、隆平、高邑、臨城寧晉贊皇六縣。清初趙州屬真定府,雍正三年(1725年)六月,升趙州趙州直隸州,割贊皇歸正定府,轄縣有柏鄉、隆平、高邑、臨城、寧晉。
民國元年(1912年)十月廢府、州,改省、道、縣三級制。民國2年(1913年)2月,趙州知州李大防奉命改趙州為趙縣,隸屬冀南道。民國3年(1914年),冀南道改為大名道。民國17年(1928年)廢道,趙縣直隸於河北省。

直隸州四川

達州直隸州
乾隆直隸達州志 乾隆直隸達州志
清雍正六年(1728年),達州升為達州直隸州,屬四川川東道 [3]  。東鄉、太平二縣往屬,領縣七。嘉慶七年(1802)改為綏定府 [1] 
邛州直隸州
綿州直隸州
綿州成都府,雍正五年(1737)升綿州直隸州;乾隆三十五年(1770)省羅江縣入,徙治舊羅江城,嘉慶六年(1801)復徙舊治。
德陽縣:明屬漢州,雍正五年(1737)改屬直隸州。
安 縣:明屬成都府,雍正五年(1737)改屬直隸州。
綿竹縣:明屬漢州,雍正五年(1737)改屬直隸州。
梓潼縣:明屬劍州,雍正五年(1737)改屬直隸州。
羅江縣:明屬州,順治十六年(1659)省入德陽縣,雍正七年(1731)復置縣,復屬直隸州;乾隆三十五年 (1770)省入綿州,綿州徙此;嘉慶六年(1801)又復置縣,而綿州還舊治。
資州直隸州
明資縣屬成都府,雍正五年(1737)升資州直隸州。下轄:
資陽縣:明屬簡州,雍正五年(1737)改屬直隸州。
內江縣:衝。明屬成都府,雍正五年(1737)改屬直隸州。
仁壽縣:繁難。明屬成都府,雍正五年(1737)改屬直隸州。
井研縣:簡。明屬成都府,雍正五年(1737)改屬直隸州。
茂州直隸州
茂州屬成都府,雍正五年(1727)升茂州直隸州
瓦寺宣慰司嘉慶元年(1796)升宣慰司。
忠州直隸州
忠州重慶府,雍正十一年(1733)升忠州直隸州
酆都縣、墊江縣
梁山縣:明屬夔州府,雍正十一年(1733)改屬直隸州。
眉州直隸州
眉州直隸州,下轄:
彭山縣:康熙元年(1662)省入直隸州,雍正七年(1729)復置縣。
青神縣:衝。康熙六年(1667)省入直隸州,雍正七年(1729)復置縣。
瀘州直隸州
永寧直隸州
敍州府敍永同知,並有永寧宣撫司,順治初因之為廳;雍正五年(1727)省入永寧縣,八年 (1730)復置廳,乾隆元年(1736)升直隸廳,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置永寧直隸州
古藺縣:明永寧衞貴州都司(在四川),順治初改屬貴州威寧府;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置永寧縣,雍正 五年(1737)改屬敍州府;乾隆元年(1736)改屬直隸廳,光緒三十四年徙治古藺巡司,同年更名。 雍正八年省貴州省畢節縣赤水衞入;康熙四年普市所改屬貴州省黔西府,二十六年省入縣。 縣丞駐赤水鎮。
古宋縣:明九姓長官司屬瀘州,順治四年(1647)歸附;康熙二十四年(1685)省入瀘州;雍正四年設州同, 後改州判;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置縣,改屬直隸州。

直隸州山東

濟寧直隸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為濟寧直隸州,領三縣直屬山東省。
1913年改濟寧直隸州為濟寧縣,屬岱南道
臨清直隸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徙今治(今臨清青年路街道)。
弘治二年(1489年)升為臨清州,領丘縣、館陶2縣,屬東昌府
清初沿明制,臨清州仍屬東昌府。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升臨清州為臨清直隸州。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升為直隸州,轄邱、夏津、武城3縣。
1913年廢州為縣,屬濟西道(1914年改稱東臨道)。
膠州直隸州
清代,膠州萊州府
1904年,膠州脱離萊州府,升級為膠州直隸州,轄高密即墨二縣。至此,山東十府三直隸州格局形成。
1912年民國成立後,改府為道,撤掉州一級行政區膠州因此改為膠縣,歸屬膠東道

直隸州山西

霍州直隸州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霍州升為霍州直隸州,領趙城靈石2縣。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又增轄汾西縣
絳州直隸州
雍正二年(1724)改為絳州直隸州,領稷山河津聞喜垣曲、絳等5縣。

直隸州河南

鄭州直隸州
位於河南省中部,元初將新鄭縣、密縣劃歸鄭州。
明初,鄭州以管城縣為治所,為直隸州,外領滎陽、滎澤、河陰、汜水4縣。
清雍正二年(1724)升鄭州為鄭州直隸州,領滎陽、滎澤、汜水、河陰4縣。雍正十二年,(1734)廢直隸州,仍為鄭州。光緒三十年(1904)再次升鄭州為直隸州。
光州直隸州
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唐高祖武德3年(620年)改弋陽郡為光州;雍正二年(1724年)升光州為光州直隸州,直隸河南布政使司。州治光(今河南省潢川縣)。下轄:光山(今河南省光山縣)、固始(今河南省固始縣)、商城(今河南省商城縣)、息縣(今河南省息縣)共4縣。1913年廢。
汝州直隸州
汝州直隸州位於河南省中部。隋文帝開皇4年(584年)置伊州隋煬帝大業初改伊州為汝州,治梁縣城。
汝州直隸州 汝州直隸州
明成化6年(1471年)升為汝州直隸州。清朝沿襲明制。清代,州治汝(今河省汝州市)下轄:魯山(今河南省魯山縣)、郟縣(今河南省郟縣)寶豐(今河南省寶豐縣平頂山市大部分地區)、伊陽(今河南省汝陽縣)共4縣。
許州直隸州
清初許州屬河南省。雍正二年(1724年)升許州為許州直隸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許州升為許州府,隸河南省。

直隸州安徽

泗州直隸州
泗州直隸州:繁,疲,難。隸潁六泗道。明屬鳳陽府。尋復升直隸州,以臨淮縣省入。順治初因之。康熙六年,分屬安徽省,隸鳳陽如故。十九年,州城圮,陷入洪澤湖,寄治盱眙。雍正二年,升直隸州,隸安徽省。乾隆四十二年,裁鳳陽府之虹縣,省入泗州為州治。
相關書籍 相關書籍

直隸州江蘇

通州直隸州
通州明代起屬南直隸(清改為江南省),明洪武二年(1369),靜海縣併入通州,通州仍領海門縣並增領崇明縣。洪武九年(1376),崇明縣改隸蘇州府,通州仍領海門縣。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門廢縣為鄉,併入通州。雍正二年(1724),通州升為通州直隸州,隸屬於江蘇布政使司,增領如皋泰興兩縣。乾隆二十六年(1761)改隸於江寧布政使司。乾隆三十三年(1768),割通州19沙、崇明11沙和新漲的天南等41沙設海門直隸廳 [4] 
海州直隸州
明代,海州隸屬於南直隸淮安府。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海州升格為海州直隸州,下轄沭陽縣贛榆縣。轄區範圍基本上相當於今日連雲港市轄境、隸屬宿遷市的沭陽縣,以及隸屬徐州市的新沂市東部。1912年,改為東海縣

直隸州江西

寧都直隸州
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升寧都縣為州,轄石城縣,屬贛州路明太祖洪武2年(1369年),改贛州路為府,改寧都州為寧都縣,9年(1376年),寧都縣屬江西布政使司贛州府。清初沿明制,高宗乾隆19年(1754年),升寧都縣為寧都直隸州。州治寧都(在今江西省寧都縣城)。清末轄:石城(今江西省石城縣)、瑞金(今江西省瑞金市)。1913年廢。

直隸州浙江

定海直隸廳
定海,簡,隸寧紹台道。總兵及同知駐。古句章地。明為衞。康熙二十七年改縣。道光二十一年升定海直隸廳 。西距省治七百六十里。廣百四十里,袤八十三里。北極高二十九度五十九分。京師偏東五度五十八分。舟山,古翁洲山,即定海山。

直隸州福建

福寧直隸州
福州,明成化九年(1473年),福寧縣升為福寧直隸州,轄福安寧德2縣。福寧州直屬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寧州升為福寧府,1913年廢府留附郭縣霞浦縣州治今福建霞浦縣。
永春直隸州
永春州,地處福建省中南部。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永春縣永春直隸州,割泉州府德化延平府大田屬之,治永春縣(今屬福建)。屬福建省。轄境相當今福建省永春、德化、大田等縣。1913年廢,改州為永春縣。
龍巖直隸州
地處福建省中部。清世宗雍正12年(1734年),升龍巖縣龍巖直隸州。州治龍巖(今福建省龍巖市)。轄:漳平(今福建省漳平市)、寧洋(縣治在今福建省漳平市雙洋鎮)共2縣。1913年廢除。

直隸州廣東

羅定直隸州
羅定州(1577年—1912年),原瀧水縣,屬德慶路。明洪武元年屬德慶州明萬曆五年五月升為羅定直隸州,直隸布政司,成為廣東歷史上第一個直隸州。羅定直隸州管轄東安(雲浮縣)、西寧(鬱南縣)兩縣,俗稱“三羅”,至辛亥革命改羅定州為羅定縣止。羅定州成為廣東一個重要行政區域,長達三百四十餘年。
羅定直隸州設立後又新增加一個羅定道,因為羅定直隸州仍屬軍事管制,因此在羅定道前加上兵備兩字,全稱為欽差整飭羅定兵備道
羅定直隸州是在行政、軍事、司法均擁有特別權利的軍事管制特區。
羅定州西南有瀧水,源出瑤境。又有瀧水、新寧、從化三千户所,俱萬曆七年置。又有函江守禦千户所,明萬曆五年五月置於西寧縣境,十六年遷於州界之鳷溝驛。南有開陽鄉、西北有晉康鄉二巡檢司。又東有建水巡檢司,治建水鄉,後遷縣東南古模村,又遷高要縣白坭村,尋復還白模。領縣二。東距布政司五百三十里。
下轄東安縣。萬曆五年十一月以瀧水縣東山黃姜峒置,析德慶州及高要、新興二縣地益之。北有西江,西有瀧水流入焉。東北有南鄉守禦千户所,西南有富霖守禦千户所,俱萬曆五年五月置。東南有羅苛巡檢司。
下轄西寧縣。萬曆五年十一月以瀧水縣西山大峒置,析德慶州及封川縣地益之。東北有西江,與德慶州分界。東南有瀧水。西南有封門守禦千户所,萬曆五年五月置。北有都城鄉巡檢司。又西南有懷鄉巡檢司,後廢。

直隸州廣西

鬱林直隸州
鬱林地處廣西省東南部,順治初隸屬梧州府,雍正三年(1725年)升為鬱林直隸州。隸屬桂平梧鬱道,光緒十三年(1887年)改隸左江道。轄管興業、博白、北流陸川四縣,民國二年廢。
歸順直隸州
歸順,地處廣西省西部,原歸順州,直隸廣西布政司。順治初隸屬思恩府,雍正七年(1729年)改隸鎮安府。乾隆十二年(1747年)省並胡潤寨土巡檢司入焉。光緒十二年(1886年)升為歸順直隸州,隸屬太平思順道。管轄鎮邊縣、下雷土州。民國二年廢。

直隸州新疆

迪化直隸州
公元640年,唐朝政府在天山北麓設置庭州,轄4縣,今烏魯木齊輪台縣。現烏魯木齊市東南郊烏拉泊水庫南側的古城遺址,即為當時輪台縣。
648年(貞觀二十二年),唐朝政府在距現市區以南10公里處設置輪台城,隸屬庭州(治所在今吉木薩爾)。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岑參曾在此留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膾炙人口的詩句。
從663年開始,唐朝政府派軍至烏魯木齊河畔屯墾。
702年,在庭州設北庭都護府,輪台駐軍增加。據《新唐書·吐蕃傳》記載:“輪台、伊吾屯田,禾菽相望”。在輪台生活過3年的邊塞詩人岑參,寫過“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台北”的詩句。
771年,唐朝政府又在輪台設置“靜塞軍”,駐守這一戰略要地。此後,當中原王朝統治衰弱時,地方政權更迭頻仍,烏魯木齊屢經戰火,給各族人民帶來了沉重災難。
1755年(乾隆二十年),烏魯木齊開始大規模開發。烏魯木齊築土駐軍,清政府鼓勵屯墾,減輕糧賦,烏魯木齊農業、商業、手工業一度有較快的發展,成為“繁華富庶,甲於關外”的地方。清政府平定準噶爾叛亂,在現烏魯木齊九家灣一帶築壘屯兵,並將此地定名為“烏魯木齊”。
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為適應人口增長、屯墾及商業貿易的需要,清軍先於在今南門外修築一座土城,城“週一裏五分,高一丈二尺”,此為烏魯木齊城池的雛形。
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又將舊土城向北擴展,達到周長五里四分。竣工時,乾隆帝將擴展後的城池命名為“迪化”。
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在迪化城西另築新城鞏寧城(即老滿城),駐滿營官兵。
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烏魯木齊同知改為迪化州知州,改烏魯木齊參贊大臣烏魯木齊都統陝甘總督奏准將馬裏坤道移駐迪化州鞏寧城。於是鞏寧城也就成為當時清王朝在烏魯木齊的軍政統治中心。
1864年(同治三年),鞏寧城毀於戰火。
1880年(光緒六年),在迪化城東築“新滿城”,原迪化城由民商居住,俗稱“漢城”。
1884年(光緒十年),新疆設置行省,以迪化為省會。從此迪化成為新疆的政治中心。翌年,升迪化直隸州為迪化府,增設迪化縣為附郭首縣
民國2年(1913年),將鎮迪道尹改為觀察使,並同時撤銷迪化府,保留迪化縣。 [5] 
和闐直隸州
和闐,地處新疆省南部。清初改於闐為和闐;高宗乾隆24年(1759年)設和闐辦事大臣,轄額裏齊哈拉哈什、玉瓏哈什、齊爾拉、克勒底雅、塔克等六城,受葉爾羌辦事大臣節制,和闐城設三品阿奇木伯克。德宗光緒9年(1883年),置和闐直隸州。州治和闐(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市)。轄:洛浦(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洛浦縣)、于闐(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于田縣)、波魯(縣治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于田縣南緣克里雅河上游西岸,瓊木孜塔格峯西麓)共3縣。1913年廢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