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學語文

(2018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大學語文》是2018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步高。 [1] 
中文名
大學語文
作    者
王步高
出版時間
2018年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頁    數
222 頁 [1] 
ISBN
9787305189593

大學語文內容簡介

《大學語文(高職高專本 第2版)/大學語文立體化系列教材》試圖使它具備以下功能:一是幫助讀者梳理、激活中小學所學的文學知識,瞭解中國文學史的簡單架構,將新老知識系統化;二是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傳播中華人文精神,使讀者在古今文化精品的薰陶下,促成思想境界的昇華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三是改善學生的思維品格,使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相結合;四是方便自學,葉聖陶先生曾指出,語文教學最終要做到“學生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學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教”是為了“不教”,“大學語文”課是學生語文課堂學習的總結,這本教材應介於課堂用書與自學用書之間;五是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全書精講課文所選全是文學精品,是三千多年文學精華的薈萃。
《大學語文(高職高專本 第2版)/大學語文立體化系列教材》編纂除以實現上述五大功能的目標外,同時還有幾點自己的主張:
一是反對一味強調“少而精”。語文學習“秘訣”很多,真正有用的只有“多讀”、“多寫”兩條。大學生語文水平千差萬別,以一杯水打發所有人的做法顯然是不合理也是行不通的。本系列教材嘗試給學生“一條河”(尤其是“全編本”),一條可以追根尋源的河,可以中流泛舟,也可淺嘗輒止。其容量大大超過課堂教學所需,不論學生原有水平如何,都能有較大的收穫。
二是不贊成“語文無用”的觀點,《國家技能振興戰略》認定,我國的職業技能分三個層次:一是職業特定技能1838種;二是行業通用技能300多種;而作為各行業的核心技能僅8種,但它具有普遍的適用性和廣泛的可遷移性,其影響幅射到整個行業通用技能和職業特定技能領域,對人的終身發展和成就亦影響極其深遠,而居核心技能之首的就是“交流表達能力”,顯然它又是受語文能力制約的,誰能説“語文”是無用的呢?一味去追求“立竿見影”的“有用”,便浮躁,便淺薄,便沒有人文精神,只能是“快餐文化”,只能是“童謠文學”。文學是人學,它追求的是一種美,一種藝術境界,一種精神,這對造就和諧的人和新一代知識分子是必要的素養。
三是不要不加分析地反對“不求甚解”。《大學語文(高職高專本 第2版)/大學語文立體化系列教材》內容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有意超出多數同學的接受能力,即使並不太難懂的課文也朝“淺化”(註釋、賞析)、“深化”(集評、匯評、作品綜述、研究綜述等)兩方面發展,不選“一目瞭然”式的內容。讓同學們可以反覆學習、反覆吟味,從“不求甚解”而每有所會,再漸入佳境。其實,任何學習都是從“不求甚解”開始的,幼兒園的孩子看圖識字認識了“太陽”、“月亮”、“星星”等字,在現實中也會用,但與天文學家比起來,對這些天體的瞭解不僅只是“不求甚解”,甚至連皮毛也算不上。孩子們初背古詩也是如此。只讀一遍便能“求甚解”,就不必去反覆讀,也就算不得藝術精品了。
四要反對“厚今薄古”。“厚今薄古”觀是受“新文化運動”中“全盤西化”論影響而產生的,是與“打倒孔家店”等極左口號是一致的。在“文革”歲月,則又與“四人幫”的陰謀政治及文化專制主義聯繫在一起。古代文學的歷史比現代文學長得多,優秀作品也多得多。中小學對現當代較重要的作家短篇代表作品可以基本涉獵,而南北朝的文學、宋以後的詩詞卻基本不涉及,許多一流大家也隻字不提,這不利於學生建構起對中國文學的總體認識,也不利於其文學素養的提高,也使之在洋文化面前缺乏民族自信力。 [2] 

大學語文圖書目錄

一、詩經、楚辭
《詩經·衞風·伯兮》
《詩經·王風·黍離》
屈原《湘夫人》
二、先秦散文
老子《曲則全》
《孔子·論語·子路》(節選)
莊子《山木》
《大學·大學之道》
《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三、秦漢文
李斯《諫逐客書》
司馬遷《史記·管晏列傳》
四、漢魏六朝詩
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
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曹操《蒿里行》
陶淵明《讀山海經》
五、漢魏六朝文
王粲《登樓賦》
丘遲《與陳伯之書》
南朝樂府民歌《西洲曲》
六、初盛唐詩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王維《終南山》
高適《燕歌行》
七、李白
李白《關山月》
李白《遠別離》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八、杜甫
杜甫《哀江頭》
杜甫《月夜》、《蜀相》、《登岳陽樓》
九、唐代散文
李白《春夜宴諸從弟桃李園序》
韓愈《祭十二郎文》
十、中晚唐詩
白居易《長恨歌》
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李賀《李憑箜篌引》
李商隱《隋宮》
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十一、唐五代詞
李白《菩薩蠻》
温庭筠《*漏子》
韋莊《菩薩蠻》
馮延巳《鵲踏枝》
李煜《浪淘沙》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