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大洋

鎖定
五大洋,全球水域的總稱。舊分地球表面水域為五大區,稱為五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
中文名
五大洋
外文名
five grand oceans
別    名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別    名
北冰洋
南冰洋
應用學科
地球科學
海洋學
提出依據
舊分地球表面水域為五大區

五大洋太平洋

世界最大的海洋。包括屬海的面積為18134.4萬平方公里,不包括屬海的面積為16624.1萬平方公里,約佔地球總面積的1/3。從南冰洋北邊界延伸至白令海峽,跨越緯度135°,南北最寬15500公里。在太平洋水系中,最主要的是中國及東南亞的河流。
太平洋(拉丁文:Mare Pacificum),從南美洲哥倫比亞海岸至亞洲馬來半島,東西最長21300公里。包括屬海的體積為71441萬立方千米,不包括屬海的體積69618.9萬立方千米。包括屬海的平均深度為3939.5米,不包括屬海的平均深度為4187.8米,已知最大深度11,033米,位於馬裏亞納海溝內。北部以寬僅102公里的白令海峽為界,東南部經南美洲的火地島和南極洲葛蘭姆地(Graham Land)之間的德雷克(Drake)海峽與大西洋溝通;西南部與印度洋的分界線為︰從蘇門答臘島經爪哇島帝汶島,再經帝汶海澳大利亞的倫敦德里(Londonderry)角,再從澳大利亞南部經巴斯海峽,由塔斯馬尼亞島直抵南極大陸。由於地球上主要山系的佈局,注入太平洋河流的水量僅佔全世界河流注入海洋總水量的1/7。
太平洋海盆可畫為三個區。
1.東區︰美洲科迪勒拉(Cordillera)山系從北部阿拉斯加起,向南直抵火地島,除了最北、最南段峽灣海岸的島羣以及深入大陸的加利福尼亞灣之外,海岸平直,大陸棚狹窄,重要海溝北有阿卡普爾科海溝,南有秘魯-智利海溝
2.西區︰亞洲部分結構複雜,海岸曲折,大陸東緣有突出的半島,岸外有一系列島弧,形成眾多的邊緣海。從北向南有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島羣外緣有一系列海溝,北有堪察加海溝、千島海溝日本海溝,南有東加海溝、克馬德克(Kermadec)海溝等。
3.太平洋中部是面積寬廣的海盆,是地殼構造最穩定的地區,海水深度一般在4,570公尺(15,000尺)左右。西經150°以東為東太平洋海盆,從中美地峽經科科斯(Cocos)海嶺加拉帕戈斯羣島一線以南是秘魯-智利海盆和東南太平洋海盆。再向南越過東南太平洋海隆即為太平洋-南極洲海盆。這一海盆與西經150°之間的地區為太平洋-南極洲海嶺。西經150°~180°,自東而西有太平洋中央海盆、馬里亞納海盆和菲律賓海盆;在新西蘭與東澳大利亞之間為塔斯曼(Tasman)海盆,向南為麥加利(Macquarie)海嶺,即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水下界線。
太平洋島嶼眾多,主要分佈於西部和中部海域,按性質分為大陸島海洋島兩大類。大陸島一般在地質構造上與大陸有聯繫,如日本羣島台灣島菲律賓羣島印度尼西亞羣島以及世界第二大島新幾內亞島等。海洋島分為火山島珊瑚島。太平洋中部偏西廣大海域,自西向東有三大羣島︰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玻里尼西亞。其中美拉尼西亞羣島多為大陸島,波利尼西亞羣島的夏威夷羣島是著名的火山羣島,密克羅尼西亞羣島幾乎都是珊瑚島。
太平洋由於面積廣闊,水體均勻,氣候有利於行星風系的形成,特別是南太平洋更為突出。北太平洋情況不同,東西兩岸差異懸殊,以俄羅斯東海岸的嚴冬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温和的冬季對比最為鮮明。信風帶位於東太平洋南北緯30°~40°之間的副熱帶高壓中心和赤道無風帶之間。中緯度地區、西風帶和極地東風帶輻合形成副極地低壓帶。兩個風帶氣温、濕度相差懸殊,極地東風帶
面甚為猛烈,冬季尤為突出。西太平洋(北緯5°~25°)菲律賓以東、南海和東海洋麪上,夏秋之間,在高温、高濕條件下產生超低壓中心,形成猛烈的熱帶風暴,即颱風。夏季亞洲大陸為低氣壓,北太平洋氣流向大陸運動,冬季情況完全相反,形成廣大的季風氣候區。北太平洋的海水温度比南太平洋高,這是因為南太平洋水域更廣闊,並受南極地區冰山及冷水團的影響。信風帶的海水含鹽度比赤道地帶低。赤道附近含鹽度小於34;最北部海域含鹽度最低,小於32。
太平洋的洋流信風影響下自東向西運動,形成南、北赤道暖流。南、北赤道暖流之間的中軸線上產生相反的赤道逆流,從菲律賓東岸流向厄瓜多爾西岸。北赤道暖流在菲律賓附近轉北流向日本東面,為著名的黑潮;北赤道暖流的支流經對馬海峽進入日本海,稱對馬暖流。黑潮在東經160°附近轉向東流,稱北太平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向東運動,到北美洲西海岸轉向南流,稱加利福尼亞寒流。這樣形成北太平洋環流。此外,白令海海流向南流,稱為堪察加寒流,又稱親潮,流向日本本州島東面,在北緯36°附近與黑潮相遇。南赤道暖流所羅門羣島之後,向南流成為東澳暖流,折向東捲入西風漂流,至南美洲西面、南緯45°附近分為兩支,一支向東經德雷克海峽進入大西洋;另一支折向北流,即秘魯寒流。這樣形成南太平洋環流
太平洋資源豐富。西太平洋的日本海、鄂霍次克海是重要的漁場,出產鯡魚、鱈魚、金槍魚、蟹等。北美西海岸的哥倫比亞河以出產鮭魚著名。海底有大量的錳結核,海水可提取海鹽、溴、鎂等。大陸棚是世界石油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如加利福尼亞南部海域、黃海、東海以及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東南部等海區。西太平洋沿岸很早就是具有高度文化的地區。但是歐洲人直到16世紀才開始對這一大洋進行探察。他們尋求所謂“南方之地”——澳大利亞,從而進入太平洋島嶼。1513年,西班牙佔領者巴爾沃亞(Vasco Nunez de Balboa)在巴拿馬地峽的達裏恩(Darien)山頂看到浩瀚的太平洋。之後,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環球航行,橫渡太平洋。17世紀時,荷蘭航海家塔斯曼(Abel Tasman)發現塔斯馬尼亞島、新西蘭和斐濟。18世紀時,英國航海家科克、法國航海家布干維爾(Louis-Antoine de Bougainville)等在太平洋航行考察。19世紀時,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Charles Darwin)於1831~1836年乘“比格爾號”(Beagle)環球航行,他在太平洋地區進行考察,在自然科學方面作出偉大的貢獻。
太平洋南起南極地區,北到北極,西至亞洲和澳洲,東界南、北美洲。約佔地球面積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其面積,不包括鄰近屬海,約為一億六千五百二十五萬平方公里。是第二大洋大西洋麪積的2倍,水容量的2倍以上。面積超過包括南極洲在內的地球陸地面積的總和。平均深度(不包括屬海)4187.8米。西太平洋有許多屬海,自北向南為白令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東亞大河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湄公河均經屬海注入太平洋。西經150°以東的洋底較西部平緩。西太平洋水下600米以上的海脊在有些地方形成羣島。
自西北太平洋的阿留申海脊向南延伸到千島羣島小笠原羣島、馬里亞納、雅浦和帕勞;自帕勞向東延伸至俾斯麥、所羅門羣島聖克魯斯;最後由薩摩亞羣島向南至湯加、克馬德克、查塔姆和麥誇裏。由於北部陸地與海洋的比例高於南部,以及南極洲陸地冰蓋的影響,北太平洋的水温高於南太平洋。赤道附近無風帶和變風帶海水的含鹽量低於信風帶。對太平洋垂直海流影響最大的是南極大陸周圍生成的冷水。極地周圍密度大的海水下沉,然後向北蔓延構成太平洋大部分底層。深層冷水在西太平洋以比較鮮明的洋流自南極洲附近向北流往日本。該深海主流的支流以攜冷水流向東然後在兩半球均流向極地。深海環流受鄰近洋流會聚區表層海水下沉的影響。在太平洋熱帶會聚區分別在南北緯35°至40°之間,距赤道越遠海水下沉的深度越大,最重要的會聚區在南緯55°至60°之間。
面積:16980萬平方千米
平均深度:4001米;
最大深度:11034米;
最大寬度:18000千米;
最大長度:13900千米;
海岸線:135663千米;
蒸發量:114釐米;
交換量:13釐米;
年度陸地來水量:6釐米。

五大洋大西洋

大西洋Atlantic Ocean),是世界第二大洋,原面積8,221萬7千平方公里,在南冰洋成立後,面積調整為7,676萬2千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處波多黎各海溝深達8605米。從赤道南北分為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北面連接北冰洋,南面則以南緯66度與南冰洋接連。大西洋這個中文名稱,最早來自於萬曆十一年(1583年)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廣東肇慶所翻譯的一本名叫《山海輿地全圖》的世界地圖冊,雖然從今天的角度看該地圖錯誤頗多,但是其中大西洋這個中文翻譯從那時起便一直沿用至今。
“大西洋”並非翻譯名,是地道的國產西洋地名呢!中國自明代起,在表述地理位置時,常習慣以雷州半島至加里曼丹作為界線,此線以東為東洋,此線以西為西洋。這就是我們常稱日本人為東洋人,稱歐洲人為西洋人的原因。明神宗時,利馬竇來華拜見中國皇帝,他用中國方式説,他是“小西洋(當時中國指印度洋的説法)”以西的“大西洋”人。可見那時我們已稱Atlantic Ocean為“大西洋”了,此名至今沒再做其他譯法。
跨緯度第二多的大洋
世界第二大洋。古名阿特拉斯海,名稱起源於希臘神話中的雙肩負天的大力士神阿特拉斯。位於歐洲、非洲北美、南美之間,北接北冰洋,南接南極洲,西南以通過合恩角(Cape Horn)的經線(西經67°)與太平洋為界,東南以通過厄加勒斯角(Cape Agulhas)的經線(東經20°)與印度洋為界。包括屬海的面積為9431.4萬平方公里,
不包括屬海的面積為8655.7萬平方公里。包括屬海的體積為33271萬立方千米,不包括屬海的體積為32336.9萬立方千米。包括屬海的平均深度為3575.4米,不及太平洋和印度洋,不包括屬海的平均深度為3735.9米,已知最大深度為9218米。
英語大西洋(Atlantic)一詞,源於希臘語詞,意謂希臘神話中擎天巨神阿特拉斯(Atlas)之海。按拉丁語,大西洋稱為Mare Atlanticum,希臘語的拉丁化形式為Atlantis。原指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加那利羣島之間的海域,以後泛指整個海域。在有些拉丁語的文獻中,大西洋也稱為Oceanus Occidentalis,意即西方大洋。
古代對大西洋的有關知識,均載於托勒密的地圖裏。1440~1540年間,大西洋上的幾乎全部島嶼以及大洋的陸界基本測繪清楚。1819~1821年間,發現南極大陸及其周圍的島嶼。1770年,B.富蘭克林組織編繪的北大西洋海流圖(主要描述了灣流的路徑)製版付印。19世紀以後,進入海洋學調查研究階段。在各國組織的調查中,較重要的有英國的“挑戰者”號(1872~1876)、“發現”號(1925~1927和1929~1938)、俄國的“勇士”號(1886~1889)、德國的“羚羊”號(1874~1876)和“流星”號(1925~1927)等考察活動,以及美國海岸及大地測量局對灣流的調查等。20世紀70年代以來,對大西洋進行了海-氣相互作用聯合研究(Jasin)、多邊形-中大洋動力學實驗(POLYMODE)、全球大氣研究計劃大西洋熱帶實驗(GATE)和法摩斯計劃(FAMOUS)等專題調查和海上現場試驗,使人們對大西洋有了更多的瞭解。

五大洋印度洋

世界的第三大洋。位於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包括屬海的面積為7411.8萬平方公里,不包括屬海的面積為7342.7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20%。包括屬海的體積為28460.8萬立方千米,不包括屬海的體積為28434萬立方千米。印度洋的平均深度僅次於太平洋,位居第二,包括屬海的平均深度為3839.9米,不包括屬海的平均深度為3872.4米。其北為印度、巴基斯坦伊朗;西為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為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馬來半島;南為南極洲。
印度洋在古代稱為“厄立特里亞海”,最早見於古希臘地理學家希羅多德(前484-前425年)所著《歷史》一書及其編繪的世界地圖中。“厄裏特里亞”(ERYTHREA)希臘文原意為紅色,全名意為紅海。
而“印度洋”這一名稱相對出現得較晚。公元1世紀後期的羅馬地理學家彭波尼烏斯·梅拉可能是最早使用此名的人 。公元10世紀,阿拉伯人伊本·豪卡勒編繪的世界地圖上也使用了這個名字。近代正式使用印度洋一名則是在1515年左右,當時中歐地圖學家舍納爾編繪的地圖上,把這片大洋標註為“東方的印度洋”,此處的“東方”一詞是與大西洋相對而言的。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東航尋找印度,便將沿途所經過的洋麪統稱之為印度洋。1570年奧爾太利烏斯編繪的世界地圖集中,把“東方的印度洋”一名去掉“東方的”,簡化為“印度洋”。這個名字逐漸被人們接受,成為通用的稱呼。
位置與範圍
印度洋西南以通過南非厄加勒斯特的經線同大西洋分界,東南以通過塔斯馬尼亞島東南角至南極大陸的經線與太平洋聯結。印度洋的輪廓為北部為陸地封閉,南面則以南緯60度為界,與南冰洋相連。
印度洋有很多島嶼,其中大部分是大陸島,如馬達加斯加島、斯里蘭卡島、安達曼羣島尼科巴羣島明打威羣島等。留尼汪島科摩羅羣島、阿姆斯特丹島克羅澤羣島凱爾蓋朗羣島火山島拉克沙羣島、馬爾代夫羣島、查戈斯羣島,以及爪哇西南的聖誕島科科斯羣島都是珊瑚島

五大洋北冰洋

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淺和最冷的大洋。北冰洋大致以北極圈為中心,位於地球的最北端,被歐洲大陸北美大陸環抱着,有狹窄的白令海峽與太平洋相通;通過格陵蘭海和許多海峽與大西洋相連,是世界大洋中最小的一個,面積僅為1500萬平方公里 [1]  ,不到太平洋的十分之一。它的深度為1097米,最深為5499米。古希臘曾把它叫做“正對大熊星座的海洋”。1650年,荷蘭探險家W.巴倫支,把它劃為獨立大洋,叫大北洋。1845年,英國倫敦地理學會命名,經漢文翻譯為北冰洋。洋名Arctic源於希臘語,意指正對着大熊星座的海洋。
北冰洋位於北極圈內,終年獲得的太陽輻射熱很少;在其上空,由於冬季是一穩定的高壓區,雲量很少;再加上洋麪廣佈着冰蓋,在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下,使其成為世界最冷的大洋。氣温終年很低,並多暴風雪。寒季(11 月至4月)平均氣温在-30°~-40℃之間,最低達-52℃;暖季(7~8月)平均氣温不足6℃。平均年降水量僅75~200毫米,以降雪為主。故北冰洋水文的最大特點是:水温低,大部分海域海水在0℃以下,因而有大面積的常年不化的冰蓋和浮冰。在寒冷季節,北冰洋一片雪白,冰蓋面積以三月份為最大,可達1,140萬平方公里,佔北冰洋總面積的87%;在七、八、九月寒季,岸邊冰雪大部融冰,周圍“冰山”、浮冰到處漂浮,但北冰洋中心部分仍為冰蓋所覆。
九月份冰蓋面積最小,約700萬平方公里,佔北冰洋總面積53.4%,但不是連片的冰蓋,而是由面積一至幾十平方公里的大小冰塊組成的冰叢,厚2.5米到4~5米,表面平坦或波狀起伏,較堅固。北冰洋除冰蓋外,還有由極地羣島上陸棚冰入海而形成的冰島或冰山。冰島流速慢、表面平、面積大(可達600~700平方公里),厚度達30~35米;冰山分佈在冰島周圍邊緣,面積小。北冰洋由於海底地形的關係,具有獨特的環流系統,大致以羅蒙諾索夫海嶺為界,以東為順時針環流,以西為逆時針環流,在拉普帖夫海也有一小的逆時針環流。從海流的性質來看,以寒流為主,暖流僅在巴倫支海斯匹次卑爾根暖流北角暖流格陵蘭島西南端有西格陵蘭暖流白令海暖流,影響範圍很小。
流入北冰洋的水除北大西洋暖流外,還有亞、歐、北美三大洲的一些河流,這些水流使北冰洋水量增多,水面升高,並以洋流的形式向格陵蘭海和白令海流出,形成東格陵蘭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千島寒流,與大西洋和太平洋進行着水量平衡的交換。在流入水量中90.1%來自大西洋,太平洋僅佔8.1%,在流出水量中,大西洋佔98.27%,太平洋僅佔1.35%。北冰洋由於氣温低、蒸發弱,周圍大陸上有大量河水流入,故海水鹽度較小,平均鹽度為30~32‰,是四大洋中鹽度最低的大洋。西部北歐海區(巴倫支海和格陵蘭海)稍高,為34.5~35‰,濱海地區為33‰;東部北極海區較低,平均28~32‰,濱海地區海域最低,僅為25‰。
地理位置
北冰洋位於北極周圍,大致以北極為中心,被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所環抱。儘管它是世界上最小、最淺和最冷的大洋,但卻有着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就海上運輸來説,北冰洋航線是蘇聯歐洲部分與遠東地區聯繫的捷徑,從摩爾曼斯克到東方的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之間的航距為10,400公里,走此航線比繞道蘇伊士運河要近13,700多公里,比繞經好望角的航線要縮短二萬多公里。
北冰洋在航運上的最大缺點是通航期短暫,除巴倫支海南部全年不凍外,蘇聯、美國和加拿大北部沿海一年僅有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時間能夠通航。即使在短暫的通航期內,也必需靠破冰船開道,而且運載能力有限,船舶噸位一船為4,000~5,000噸。通過北冰洋上空的空中航線,1957年首航成功,它是東亞、北美、西歐和北歐間最短的空中通道,從日本的東京經阿拉斯加和北極到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航空線,比原來的航程縮短2,700公里。
另外,巨大的冰蓋、冰島、冰山和浮冰雖不利於船隻的行馳,但對潛艇的活動十分有利,如由於冰的遮蔽可以使潛艇擺脱飛機和偵察衞星的監視;浮冰的漂流有礙於監聽設備的追蹤;由於冰與冰之間的擠壓和冰與水之間的沖刷而產生的噪音,使艦艇的聲納裝置受到干擾等。蘇美兩國越來越多的核潛艇在北冰洋的冰下游弋,一則説明這裏的戰略地位重要,二則也利用了這裏的有利條件。總之,北冰洋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其重要性更加突出,許多國家都加緊了在這個地區的活動,特別是美蘇兩國都在北冰洋沿岸地區建立了許多針對對方的、包括核武器在內的軍事基地。

五大洋南冰洋

南冰洋(Antarctic Ocean),也叫“南極海”、“南大洋”,是世界第五個被確定的大洋,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環繞地球卻沒有被大陸分割的大洋。南冰洋是圍繞南極洲的海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部的海域,以前一直認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一直延伸到南極洲,南冰洋的水域被視為南極海,但因為海洋學上發現南冰洋有重要的不同洋流,於是國際水文地理組織於2000年確定其為一個獨立的大洋,成為五大洋中的第四大洋。但在學術界依舊有人認為依據大洋應有其對應的中洋脊而不承認南極洋這一稱謂。
環繞南極大陸,北邊無陸界的獨特水域。由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各一部分,連同南極大陸周圍的威德爾海羅斯海阿蒙森海別林斯高晉海等組成。因北邊缺乏陸塊作為傳統意義上的界限,某些科學家不予承認。但由於這些水域在氣候方面的均一性,以及在溝通三大洋使三大洋深層和底層保持含氧的低温環境方面有重要作用,另一些科學家認為,把這些水域合為一個整體便於研究。海洋學家們則考慮該水體的物理特性及其中供養的同一動物區系,把它們劃為一個獨立的海域。曾有南極洋、南極海、南冰洋等多種稱呼,其北界劃定也有分歧。有關文獻多采用“南大洋”名稱,並以“副熱帶輻合線”為其北界。副熱帶輻合線是一條海水等温線密集帶,幾乎連續不斷地環繞南極大陸,表層水温12~15°C,呈現明顯的不連續性。因是水文界線,平均地理位置隨季節不同而變化於南緯38°~42°之間,故南大洋的面積也不固定,約為770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大洋總面積的22%左右。
生物資源  生物種類少,耐嚴寒,脊椎動物個體大,發育慢。海洋食物鏈簡短,即硅藻磷蝦鯨類或其他肉食性動物生態系統脆弱,易受外界擾動損害。生物資源豐富,特別是磷蝦和鯨。這裏浮游植物的主體是硅藻,現已發現近百種,分佈具有明顯的區域性和季節性,平均初級生產力約6倍於其他海洋的總量。磷蝦是世界上尚未開發的藏量最為豐富的生物資源,其藴藏量一般估計為1.5~10億噸,最高估計數為50億噸,年捕獲量可達1~1.5億噸。
分佈隨區域和季節而異,南極水域比亞南極水域多。夏季,沿岸水域多於開闊水域;冬季,生活在較大深度處。以磷蝦為主要食料的鬚鯨是另一種重要的資源,出沒於南大洋的鬚鯨有藍鯨長鬚鯨、黑板鬚鯨、巨臂鬚鯨、縞臂鬚鯨和南方露脊鯨等。一個世紀前,南大洋鬚鯨總數約為100萬頭,1904年出現商業性過度捕撈後,到20世紀30年代總數下降為34萬頭左右。此外,海豹企鵝魚類海鳥龍蝦、巨蟹和海草等資源也引人注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