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岛

丹麦自治领地、世界最大岛屿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格陵兰岛(丹麦语:Grønland;格陵兰语:Kalaallit Nunaat;英语:Greenland),位于北美洲东北方,北冰洋大西洋之间,西面为加拿大北极群岛,格陵兰岛及其周边小岛,包括面积大于24平方米的小岛、独立岩石等共计27388个。在行政区划上属于丹麦王国 [18]主岛格陵兰岛(Greenland)面积为2112448.97平方千米,海岸线长49200.82千米,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 [18]
格陵兰岛系大陆岛,其构造基础是北美大陆加拿大地盾的延伸, [29]是一块存在了约40亿年的稳定陆地,主要由前寒武纪省组成,在早元古代发生碰撞,之后大陆几乎再未发生构造改造。 [34]格陵兰岛广大内陆地区终年为反气旋笼罩,属极地冰原气候,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绝对最低气温−70℃。 [19] [29]大陆冰川广泛发育,全岛84.3%的地面为巨厚的冰层覆盖,冰的总体积约300万立方千米,仅次于南极洲的现代大陆冰川, [29]冰面平均高程2135米,面积183.39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淡水总量的10%,占全球冰盖的1/8。 [19] [37]
格陵兰岛最早定居者是因纽特人 [65]公元982年挪威人发现该岛。 [37]后历多个殖民时期, [19] [41-42]1979年5月1日起实行内部自治, [38]2009年批准了《自治法》,内政独立但外交等仍由丹麦代管。 [3] [37-38]格陵兰岛拥有大量矿产资源储备,已发现70多种矿物,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稀土储量。 [19] [21]矿业是格陵兰最有潜力的产业,在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21]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4亿美元。 [19]格陵兰岛的地理位置对于横越北极的空中交通有重要意义,是连接北极和北美两地区的“高速公路”, [36]为北极地区战略要地。 [29]
中文名
格陵兰岛
外文名
Greenland(英语)
Grønland(丹麦语)
Kalaallit Nunaat(格陵兰语)
地理位置
北美洲东北方,北冰洋大西洋之间 [18]
面    积
2112448.97 km² [18]
行政区划代码
GRL
气候条件
极地冰原气候
地区生产总值
32.4 亿美元 [19](2022年末)
简    称
格陵兰
官方语言
格陵兰语丹麦语 [28]
货    币
丹麦克朗
时    区
UTC+0~UTC-4
主要民族
因纽特人丹麦人 [28] [42]
主要宗教
路德宗 [28] [66](基督教)
国际电话区号
299
国际域名缩写
.gl
道路通行
靠右驾驶
首    府
努克 [2]
所属国家
丹麦王国 [18]
人口数量
56802人(截至2024年8月2日) [19]
地理坐标
北纬59°44′42″—北纬83°39′46″,西经73°15′13″–—西经11°20′11″
海    拔
3700 m [29](贡比约恩山,全岛最高峰)
濒临海域
北冰洋 [25] [66]
最早定居者
因纽特人 [65]

命名

播报
编辑
据北欧跨旬请神话史诗萨迦记载,公元982年,有一个叫“红发”乃灶煮拳埃里克的诺曼人从欧洲北部一直流落到了现在的格跨促陵兰。挨愚主为了使更多的人对这个地方产生兴趣,他便把这个岛起名盼洪艰格陵拒堡探兰岛,立愚意为“绿色的土婆立多地”。 [19]

位置境域

播报
编辑
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东北方,北冰洋大西洋之间,西面为加拿大北极群岛,地理位置为北纬59°44′42″—北纬83°39′46″,西经73°15′13″–—西经11°20′11″。
格陵兰岛及其周边小岛,包括面积大于24平方米的小岛、独立岩石等共计27388个。主岛格陵兰岛(Greenland)面积为2112448.97平方千米,海岸线长49200.82千米。
除主岛外,周围其他岛屿还包括:迪斯科(DiskoIsland)、阿尔维王子岛(Arve-prinsensEjland)、乌贝肯德埃夫兰(UbekendtEjland)和阿福特(Arfit)等。格陵兰岛及其周边小岛总面积为2162184.19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度为92990.05千米。 [18]
格陵兰无冰地区的面积为41万平方千米,但其中北海岸和东海岸的大部分地区,几乎是人迹罕至的严寒荒原。有人居住的区域约为15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西海岸南部地区。 [19]
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 [18]它比排名世界第二的新几内亚岛、排名第三的加里曼丹岛、排名第四的马达加斯加岛的总和还要多5.5万平方千米。 [19]
格陵兰岛周边小岛一览表
迪斯科
(DiskoIsland)
阿尔维王子岛
(Arve-prinsensEjland)
乌贝肯德埃夫兰
(UbekendtEjland)
伊蒂里格
(Itilleq)
伊莱德法兰西
(IleDeFrance)
努纳斯赛特
(Nunarssit)
廷米尔岛
(Tingmiarmit)
伊克哥岛
(Ikeq)
阿帕特
(Agpat)
库利科西特岛
(Qutdlikorssuit/Qullikorsuit Island)
凯克塔米特
(Kekertarmiut)
卡拉苏克
(Karasuk)
伊卡米克
(Ikamiuk)
塞米西克
(Sermitsiak)
伊鲁伊泰克
(Iluiteq)
曼尼索克
(Maniitsoq)
康埃克
(Kangeq)
乌托西提
(Uvtorsiutit)
西米塔克
(Simiutak)
库卢苏克
(Kulusuk)
阿鲁克-通诺德勒克
(Aluk-tunordleq)
萨内拉塔泰姆
(SanerataTime)
基塔克
(Kitak)
基加塔克岛
(Kigataq)
萨维西维克
(Savissivik)
迪斯科菲尤尔凯凯赫塔克岛
(DiskofjordQeqertaq)
米拉特
(Milait)
苏朱尼卡基克
(Sujunikajik)
奥马特
(Aumat)
纳诺塔利克
(Nanortalik)
库勒苏阿克
(Kullorsuaq)
图金纳索岛
(Tukingassoq)
亚西亚特
(Aasiaat)
邓霍姆
(Dunholm)
英格图库克
(Ingsugtusok)
阿福特
(Arfit)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格陵兰岛在行政区划上属于丹麦王国(Kingdom of Denmark), [18]首府努克(戈特霍布)。 [19]格陵兰岛共划分为3个地区18个市,西格陵兰地区15个市,北格陵兰地区1个市和东格陵兰地区2个市。 [22] [28]

历史成因

播报
编辑
格陵兰岛是一块存在了约40亿年的稳定陆地,主要由前寒武纪省组成,在早元古代发生碰撞,之后大陆几乎再未发生构造改造。 [34]
格陵兰古板块在元古宙末期(650Ma)前位于南极附近,夹于劳伦西亚大陆和西伯利亚古陆间,构成了南联合古大陆。514Ma前,劳亚(Laurasir)北联合古大陆与冈瓦纳(Gondwana)南联合古大陆分解并向北漂移。425—390Ma前,形成了冈瓦纳和劳亚(北美洲-格陵兰)-波罗的(Baltica,斯堪的纳维亚-欧洲)两个超级古大陆,格陵兰古陆位于波罗的和劳亚古大陆之间。306—159Ma间,所有古陆拼接成联合泛大陆,南方所有古陆(南极洲、澳大利亚、印度、南美洲、非洲)和北美洲-格陵兰古陆拼接构成盘古(Panguer)超级联合古大陆,北方古大陆(西伯利亚、中国等)拼接成劳亚古大陆,劳亚和盘古两古大陆间有古地中海和特提斯洋分开。侏罗纪,在全球范围内,盘古大陆开始分裂,美洲和非洲之间的大西洋中部海底开始扩展。格陵兰岛和挪威之间的狭窄海湾,北接格陵兰岛以北的海域,南到特提斯洋,海洋动物种群可以在两个地区之间的迁徙。从侏罗纪晚期(152Ma)至现在,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南方盘古和冈瓦纳联合超级古大陆出现分解,北方各古陆开始拼接联合形成劳亚超级大陆,奠定了现今的大陆格局。
首先是北美洲-格陵兰古陆从中分离向北漂移,并加入北方劳亚古大陆且形成同一板块;其次是非洲、南美洲、印度古陆与南极洲-澳大利亚古陆分离,最后是澳大利亚古陆与南极古陆分离。除南极洲古陆外,其余古陆均向北漂移。在95Ma前北美洲-格陵兰古陆出现裂解,到14Ma前正式与欧亚大陆分离,之后与南美洲大陆携手构成美洲大陆。早古生代,西部的北美和格陵兰大古陆(劳亚大陆)与东部的欧洲一部分大古陆(波罗的大古陆)发生碰撞,形成了这条造山带。在整个白垩纪,北大西洋周围的大陆也开始分裂,北大西洋洋底持续扩张,当时,全球海平面应该比今天高100—200米,气候也暖和得多,在格陵兰岛和加拿大之间,大陆地壳的扩展和沉降形成了一处海湾,延伸到格陵兰岛和加拿大之间的戴维斯海峡。海峡成为北部努斯瓦克盆地和大西洋之间的海上通道。
古新世中期(60Ma),中西格陵兰成为火山活动的频发地区。厚厚的一层玄武熔岩喷发出来,覆盖在现今的沿海地区的大部分地区,以及西部的大陆架区。白垩纪时,在格陵兰岛东部盆地,浅水沉积物沉积在现今海岸以西的一个地带,但深水沉积物很可能在东部更远的地方沉积,位于现在的大陆架之下。格陵兰岛两侧的海底扩张开始于古近纪,距今65—57Ma。 [52]
格陵兰岛地质演化

地理特征

播报
编辑

气候

格陵兰岛4/5的面积在北极圈内。广大内陆地区终年为反气旋笼罩,属极地冰原气候。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绝对最低气温−70℃;平均年降水量约300毫米,全部为雪和冰霰,多凛冽的风暴和雪暴。北纬70°以南的西南岸和南端沿岸地区,因受西格陵兰暖流影响,气旋活跃,属极地苔原气候。1月平均气温−7.4℃,7月6.5℃,年降水量752毫米。受东格陵兰寒流影响的东岸,气温和降水显著低于西南岸和南岸。 [19] [29]
格陵兰岛出现极地特有的极昼和极夜现象,北部每年有连续5个月白昼和5个月黑夜。 [22] [29]
格陵兰岛在200万年前的平均温度比现今高出11至17摄氏度,但在其纬度上,太阳不会在夏天落下,也不会在冬天升起。 [6]

地质

  • 地质单元
格陵兰岛系大陆岛,其构造基础是北美大陆加拿大地盾的延伸, [29]共划分为7个主要地质单元:
  1. 1.
    太古宙克拉通(38.5—25亿年),主要位于西南和东南格陵兰,由表壳岩层和高度变质片麻岩组成。
  2. 2.
    南格陵兰太古宙-元古宙Ketilidian造山带(25—16亿年)构成的花岗岩类岩基和Gardar中元古代火成岩区(13—10亿年),以发育沉积-火山岩建造和碱性火山活动为特征。
  3. 3.
    Nagssugtoqidian造山带(27—17亿年),内部出露太古宙片麻岩;侵入体在西部呈强烈变形的石英闪长质-英云闪长质岩石,东部为浅色苏长质和紫苏花岗质侵入岩套。
  4. 4.
    西格陵兰Rinkian元古宙褶皱带(18.7—16.5亿年),由基底片麻岩和受变质石英岩、泥岩和类复理石变质沉积岩组成。
  5. 5.
    北格陵兰褶皱带,为古生代造山带;北格陵兰和埃尔斯米尔岛富兰克林(Franklinian)古生代盆地主要是碳酸质泥岩、砾岩、燧石和硅质页岩及浊积岩地层,地层总厚度可达3—4千米。埃尔斯米尔造山运动使得富兰克林盆地沉积过程结束,形成了埃尔斯米尔褶皱带,变质程度为低角闪岩相。
  6. 6.
    东格陵兰加里东褶皱带,由寒武系到奥陶系地层组成,由4500米厚的灰岩和白云岩连续堆积层组成,存有太平洋陆架上的海洋动物群化石。加里东期主要侵入体为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
  7. 7.
    第三纪火成岩活动区,火山活动范围在主要位于东格陵兰中、西格陵兰中大陆边缘地带,以玄武岩为主。 [27]
格陵兰岛构造单元划分图
  • 矿产资源
格陵兰岛拥有大量矿产资源储备,根据格陵兰矿产许可证和安全局(MLSA)和丹麦与格陵兰地质调查局(GEUS)资料,已发现金、铜、铁、铅、锌、稀土、铂族、铬、镍、钒、钼、橄榄石、煤炭、钨、钛、石墨、重晶石、铌、金刚石、红宝石、蓝宝石等70多种矿物,西北部和东北部拥有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储量,南部发现了大型稀土金属矿床。此外,格陵兰还拥有铌矿、钽铁矿、铀矿、铁矿等。但由于恶劣的自然和交通环境,商业开发的规模不大。 [19] [21]
格陵兰最早的地质勘查活动起源于十九世纪初丹麦科考探索,系统的地形、地质测绘工作始于1926年“东格陵兰丹麦探险队”。1946年,丹麦成立格陵兰地质调查局(GGU)在西格陵兰进行的绘图工作,到1970年其工作范围扩展到整个格陵兰。格陵兰周围海域的油气勘探始于20世纪70年代。格陵兰地质调查局与丹麦地质调查局于1995年合并成立丹麦格陵兰地质调查局(Geological Survey of Denmark and Greenland,简称GEUS),主要负责格陵兰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格陵兰自治政府下设的格陵兰矿产石油管理局(Greenland Burear of Minerals and Petroleum,简称BMP)主要负责格陵兰矿业权管理工作。 [52]
金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东部、西部和南部,矿床类型有石英脉型和岩浆岩型,石英脉型金矿床主要形成在太古宙-古元古代绿岩带中,矿体主要呈脉状,与石英密切伴生(共生)。重要的矿床有纳鲁纳克(Nalunaq)金矿床(古元古代)和斯托罗金矿床(太古宙)等。格陵兰另一重要类型的金矿床是岩浆岩型金矿床,与铂族元素共生,代表性矿床是斯卡尔加阿德(Skaergaard)金-铂族矿床。 [21]
铜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南部和西部。格陵兰较早发现和开发的铜矿床是约斯瓦(Josva)铜矿床。约斯瓦铜矿床位于约斯瓦半岛,矿体呈脉状,陡倾斜,北东-南西走向,垂直延伸约120米,矿石含铜品位3.5%,主要矿石矿物为斑铜矿等,因储量估计错误,矿床仅开发了10年,采出铜矿石2252吨,略超过60吨铜金属含量。 [21]
铅锌主要产在格陵兰岛北部,在格陵兰东部和西部也有分布。在格陵兰北部因纽伊特(Innuitian)褶皱带的雪铁龙湾(Citronen Fjord),普拉提诺瓦公司(Platinova AS)发现一层状铅锌硫化物矿床,初步工作表明,铅锌矿石储量超过2000万吨,平均铅品位为1%,锌品位为7%。 [21]
镍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东部和西部,在格陵兰西部的第三纪(古、新近纪)玄武岩中,有镍-铜-铂族金属矿化,有形成诺里尔斯克型镍-铜-铂族金属矿床的较大可能性。 [21]
铁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东部、南部和西部。矿床类型有BIF型也有岩浆岩型等。代表性矿床是依苏阿(Isua)铁矿床等。依苏阿铁矿床是典型BIF型铁矿床,位于努克东北150千米处,产在变质沉积岩和火山岩系地层中(绿片岩相)。BIF厚度在180—440米之间。 [21]
稀土矿产在格陵兰岛东部、西部和南部均有分布。已发现的有较大影响力的稀土矿床是科瓦内湾(Kvane Fjeld)矿床。科瓦内湾矿床位于格陵兰西南部,是一大型稀土-铀矿床。矿床产在伊利毛沙克(llimaussaq)侵入杂岩内西北角,近地表含有较高品位的稀土矿化。部分矿体赋存在异霞正长岩中。 [21]
铂族金属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东部和西部,矿化与基性超基性岩体(杂岩体)有关,矿体一般产于基性超基性岩体中。代表性的铂族金属矿床是位于格陵兰东部的斯卡尔加阿德金-铂族矿床。斯卡尔加阿德金-铂族矿床形成于辉长岩中(其富含金、钯和铂等),最大矿化深度超过1200米,该矿床获得的矿石储量为2300万吨,其中,金品位2.3克/吨,钯品位0.7克/吨。 [21]
格陵兰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海上,特别是东格陵兰和西格陵兰的大型海上盆地。根据相关地球物理资料,结合陆上研究推断,格陵兰海上油气有相当大的潜力。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和GEUS(2008)初步估计,仅在东格陵兰盆地就有未探明石油资源量90亿桶、天然气86万亿立方英尺和凝析油80亿桶(一说该岛未开采的石油约有175亿桶,天然气储量约4.15万亿立方米 [17]),如得到证实的话,则其油气资源量将超过著名的美国阿拉斯加北坡油气盆地。 [21]
格陵兰岛的稀土储量高达150万吨。 [17]已发现包括世界第二大稀土矿Kvanefjeld矿在内的14个稀土矿床,根据其成因类型可以划分为:与碱性岩有关的稀土矿、与碳酸岩有关的稀土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型稀土矿、与伟晶岩有关的稀土矿以及砂矿5类。格陵兰岛南部、东部和西南部的潜在含稀土区域是由于加达尔侵入体、碳酸岩和碱性侵入体的存在。然而,在格陵兰北部,由于存在广泛的碳酸盐台地,仅界定了少数地区以及沉积盆地中可能存在的稀土矿床。 [26]
普遍认为格陵兰岛稀土资源最具潜力的区域是西南部的Gardar碱性岩省和东部的Gardiner侵入杂岩,其次是西部的与碳酸岩侵入体相关的稀土矿,在格陵兰东部有一处古砂矿型稀土资源也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26]2024年10月,勘探团队发现了坦布瑞兹稀土高品位地区,坦布瑞兹矿山的总稀土资源量为世界之最,包含47亿吨的矿石和2820万吨的稀土氧化物。 [24]
格陵兰岛多个地方发现石墨露头和石墨片岩。绿岩公司(GreenRoc)已申请阿米佐克(Amitsoq)石墨项目开发许可证。 [20]
格陵兰岛的矿产资源潜力

地形地貌

格陵兰岛是一个由山脉、蓝绿色冰山、峡湾和贫瘠裸露的岩石组成的地区, [25]地形表现为从四周向中部低倾的高原,由前寒武纪结晶岩构成。岛的东缘为古生代褶皱山地,贡比约恩山海拔3700米,为全岛最高峰。 [29]
大陆冰川广泛发育。全岛84.3%的地面(170多万平方千米 [19])为巨厚的冰层覆盖, [30]平均厚度约2300米,中部最厚处3400多米;冰的总体积约300万立方千米,仅次于南极洲的现代大陆冰川。 [29]格陵兰冰盖南北长2500千米,东西向最宽超过1000千米,冰面平均高程2135米,面积183.39万平方千米, [30]占世界淡水总量的10%,占全球冰盖的1/8。 [19] [37]
西格陵兰的一些冰川,如雅各布港·伊斯伯伊冰川,流动速度达7000米/年,是世界流动最快的冰川。 [25] [30]冰原上点缀着少数突兀的山峰,形成冰原“岛峰”景象。沿着谷地移动的冰川,不时把巨大的冰块倾泻入海,成为一座座锥状或块状的冰山,其顶部高出海面数十至数百米。冰山向南漂浮,最远可到北纬42°,对北大西洋航线上的船舶威胁颇大。 [29]
格陵兰冰盖处于快速消融当中,平均每年净物质损失约1600亿吨,是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重要贡献者。 [31]假如全岛这些冰全部融化,地球海平面会升高6.5米。 [19]

水文

格陵兰岛附近海域主要包括格陵兰海(Greenland Sea)、挪威海(Norwegian Sea)、冰岛海(Iceland Sea)和巴伦支海(Barents Sea),是北冰洋与其他大洋联系的主要通道,也是北冰洋和大西洋的物质能量交换通道。该海域直接受到北冰洋增暖融冰和格陵兰冰盖加速融化的影响,其淡水注入还可能影响世界大洋输送带,对全球变化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格陵兰海是北冰洋主要边缘海之一,位于冰岛、格陵兰岛和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之间,北纬70°—80°之间。西邻格陵兰岛,北连北冰洋,东部与挪威海相接,南经冰岛与格陵兰岛之间的丹麦海峡与大西洋相通。面积约120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444米,中部和东部深达4846米,最大水深5527米。
挪威海是北冰洋的边缘海之一,位于斯瓦尔巴群岛、冰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之间。南邻大西洋,西北连格陵兰海,西边与冰岛海连接,东北接巴伦支海。面积138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1742米,最大水深4487米。
冰岛海是大西洋北部边缘海,位于格陵兰岛以东。冰岛海相邻的格陵兰岛和冰岛岸上为冰盖和冰川所覆盖,海岸线曲折多峡湾。以冰岛为界,其南面为冰岛海。
巴伦支海是北冰洋的边缘海之一。位于欧洲大陆以北,北界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向东至新地岛,南接俄罗斯,西迄熊岛一线,面积140.5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29米,最大深度600米。 [32]

生物

  • 动物
格陵兰岛有哺乳动物约30种,沿岸地带主要有麝牛驯鹿旅鼠北极熊北极狐,近海水域有海豹海象等。鱼类以大比目鱼毛鳞鱼鲨鱼和小为主。170种鸟类中,分布最广的是绵凫、雪鹀、渡鸟、格陵兰隼等。 [29]
  • 植物
格陵兰岛沿岸无冰带断续分布,宽窄不等。北部的皮里地无冰带,宽达300千米,但气候干寒,形成极地荒漠;西南岸无冰带,宽约160千米,气候湿润,7月平均气温有3—10℃,发育苔原植被,并有矮小丛生的桦、柳、赤杨、桤、桧、花楸等林木和鲜绿的草甸。 [23] [29]
2022年12月9日,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科学家在格陵兰岛最北端挖掘出的沉积物中,鉴定出可追溯到大约200万年前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的脱氧核糖核酸(DNA)。 [6]

人类活动

播报
编辑

人口

  • 人口数量
截至2024年8月2日,格陵兰岛共有人口56802人。 [19]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 [56]全岛共有99个居民点。居民有5万人左右,平均每平方千米有一个人,是世界上除了南极洲以外人口密度最小的地方。 [22]
  • 民族
格陵兰居民主要为格陵兰人,其次为丹麦人。 [28]格陵兰人中的80%为因纽特人和欧洲裔格陵兰人,丹麦人和其他群族占13%。 [42]
大部分格陵兰人是爱斯基摩人和欧洲人的混血种︰他们体形修长,长着蓝眼睛与黄头发。土著爱斯基摩人长得很像蒙古人,他们黑头发,眼睛是深棕色,体形矮胖,面孔宽阔,十分适宜于岛上的生活环境。 [22]
  • 语言
格陵兰官方语言为格陵兰语和丹麦语。 [28]
  • 宗教
格陵兰居民多信奉基督教路德宗。 [28]

政治

1979年5目1日起,格陵兰正式实行内部自治(Home Rule),但外交、防务和司法等仍由丹麦掌管。格陵兰政府自行管理格陵兰事务,只有与丹麦王国有关的案件才由丹麦司法机构裁定。随着丹麦向格陵兰自治政府移交权力,丹麦派驻格陵兰代表的权限大大减少。尽管如此,该代表仍是丹麦在格陵兰首席代表,依法管理格陵兰的内部事务,负责丹麦在格陵兰举行的选举。在外交事务上,格陵兰不能与其他国家签订有关外交关系的协议。作为一种补偿,丹麦宪法承诺,所有与格陵兰有关的声明都将照会格陵兰自治政府。2019年5月,格陵兰自治政府任命新一届宪法起草委员会,研究制定格宪法。2023年3月,宪法起草委员会向格政府提交宪法草案,草案于4月底公布。
2008年6月,时任丹首相拉斯姆森与丹属格陵兰自治政府总理埃诺克森签订《格陵兰充分自治协议》,并于2008年11月在格陵兰通过全民公投予以通过。协议给予格陵兰司法、警务、监察等领域管理权、自然资源所有权和开发权,规定格陵兰人民享有自决权,明确格陵兰语官方地位。格陵兰将继续遵行丹麦宪法,其安全、防务、公民权、货币等仍归丹麦管辖。格陵兰从2009年6月起正式自治(Self-government)。
2019年8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有意购买格陵兰,格陵兰自治政府时任总理金·吉尔森和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均表态拒绝。媒体认为,“购岛”事件说明大国对北极的竞争已全面展开。美国在格陵兰设有军事基地,2019年12月,丹麦批准美国在格陵兰重开领事馆。2020年4月,美国政府宣布向格陵兰提供1210万美元的经济援助,支持格陵兰经济发展,包括矿产、旅游、教育等行业,资金主要用于美国专家的咨询和顾问援助,以及美国国务院现有项目。
格陵兰每四年举行一次大选,但一个与中资有关的稀土矿开采项目引发格陵兰议会对政府的不信任,自治政府内部也产生巨大分歧,2021年2月,格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投票,导致政府提前一年举行选举。2021年4月,格陵兰因纽特人团结党(IA)赢得大选,宣布与纳雷拉克党(Naleraq)组建新一届执政联盟,两党合占格议会31席中的16席。时年34岁的因纽特人团结党主席穆特·布鲁普·埃格德(Múte Bourup Egede)成为格史上最年轻总理。 [19]
当地时间2025年3月11日,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自治政府举行议会选举,截至3月12日投票站已经关闭。在全部选票开出后,民主党获得29.9%的选票,获得议会选举多数席位。最激进的反对党方向党得票率比最初预计的略低,为24.5%;由“因纽特共同体”和“前进党”组成的执政联盟,从上一届选举的66%滑落到36%,无缘继续执政。 [71]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8日,格陵兰岛的四个政党在首府努克签署联合执政协议,组成新一届自治政府,民主党主席延斯-弗雷德里克·尼尔森出任自治政府总理。自治政府由民主党、“因纽特人共同体”党、前进党和团结党组成,这四个政党在格陵兰岛自治议会31个席位中共占有23席。 [82-84]
2025年3月30日报道,美国政府代表近日在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首府努克 挨家挨户敲门,希望对方接受美国副总统夫人乌莎·万斯拜访,但均遭到拒绝。这是导致美国代表团被迫修改到访格陵兰岛行程的原因之一。 [87]

经济

  • 综述
格陵兰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4亿美元,实际增长率0.4%,失业率为5.3%。 [19]
  • 第一产业
捕捞业
渔业是格陵兰的经济支柱,占出口额的95%以上。 [38]
每年夏季融化的冰雪为浮游生物生长提供了大量的有机盐,有助于格陵兰周边海域约200余种鱼类、甲壳类和贝类的生长。寻找海洋鱼类往往是当地人定居的主要目的之一。2023年,格陵兰共有288艘船、1755艘橡皮艇、268个狗拉雪橇、637辆雪地车拥有捕鱼许可证,此外,650艘小艇拥有休闲捕鱼许可。
对虾、鳕鱼、鲭鱼和比目鱼是格陵兰最重要的捕捞产品。2023年,格陵兰渔船总捕捞量约为21.72万吨,其中捕捞深海虾6.19万吨,毛鳞鱼4.64万吨,大西洋鳕鱼2.92万吨,蓝鳕鱼2.6万吨,鲭鱼2.91万吨,比目鱼1.24万吨。此外,挪威黑绒鳕、鲇鱼、三文鱼的捕捞也具有重要商业价值。渔业是格陵兰的绝对支柱产业,2021年渔业及相关产业占出口总额的93%。
在格陵兰,鱼类资源开发配额主要通过两个系统进行分配。深海鱼类开发主要通过个人转移配额(individually transferable quotas)进行分配;沿海鱼类开发权与鱼类数量有关,通过特殊捕捞容量(specific catch capacity)形式分配给渔民,而且可在渔民之间转让。
其他国家在与格陵兰自治政府达成协议后,也可以在格陵兰捕鱼。格陵兰政府对外签署的最大捕鱼协议是与欧盟的协议。根据该协议,格陵兰提供给欧盟8万吨捕捞额度,欧盟则支付1.33亿丹麦克朗给格陵兰政府作为补偿。此外,格陵兰政府还与法罗群岛、挪威、俄罗斯和冰岛签有协议。伴随着现代化捕捞工具使用和鳕鱼数量减少,捕捞业就业人口不断下降。 [19]
水产品加工业
格陵兰约有6500人从事捕捞和水产品加工。约半数捕捞产品在大型拖捞船上加工或出口到其他国家进行加工,另外一半产品在沿海贸易区进行加工。格陵兰水产品加工主要集中在格陵兰自治政府所有的皇家格陵兰公司(Royal Greenland A/S),该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冷水对虾零售商。在欧洲、格陵兰西部、加拿大纽芬兰和魁北克共拥有48家工厂和加工设施。主要产品是剥皮对虾,销往北欧市场。2023年销售额57.96亿丹麦克朗,共有员工2296人。该公司在青岛设有子公司,通过电商平台拓展国内市场,在华销售额超过1.5亿美元。 [19]
狩猎
狩猎是格陵兰传统的生活方式,时至今日狩猎仍是部分格陵兰家庭经济的重要补充。在格陵兰狩猎必须获得狩猎许可证,分为专业和娱乐两种,同时有相应的配额制控制狩猎动物数量。在格陵兰传统海豹狩猎地区,每年捕杀数万只海豹、海象及一定数量的鲸。肉类基本都在当地销售,海豹皮加工后出售。由于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皮革非常困难,格陵兰自治政府对于海豹皮贸易给予一定补贴。海豹皮贸易增长速度非常快。
此外,岛上的鸟类资源也正逐步开发,西格陵兰的驯鹿、东北部地区的麝香鹿、麝牛也是狩猎的对象。2020年,共捕杀海豹8.14吨、鲸7吨、陆上哺乳动物338吨。 [19]
畜牧业
格陵兰畜牧业以养羊为基础,气候相对温和的格陵兰南部地区适合养殖绵羊,还有少量驯鹿、牛、马等。在格陵兰,由于私人没有土地所有权,农场主们需要就土地使用期达成协议。羊主要在农场进行屠宰,此外每年大约有2万只羊在Narsaq(南格陵兰第二大城市)被屠宰。 [19]
  • 第二产业
矿业是格陵兰最有潜力的产业,在格陵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9年前,格陵兰生产少量的金等,其后因种种原因停止生产。格陵兰比较有潜力的矿产开发项目主要包括阿帕鲁托克(Aappaluttoq)宝石项目、依苏阿( Isua)铁矿项目、基拉瓦特阿兰瓜特/克林雷尔内(Killavaat Alannguat/Kringlerne)错-稀土项目、格陵兰东北部的雪铁龙湾(Citronen Fjord)铅锌矿项目和关纳苏伊特/科瓦内湾(Kuannersuit/Kvane fjeld)稀土-铀项目等。 [21]
  • 第三产业
商业和销售、公共服务业
格陵兰绝大部分批发和零售业务集中于格陵兰贸易公司(KNI)。公司业务进一步区分为两部分:格陵兰前10大城市的业务由Pisiffik公司负责;Pilersuisoq公司负责小城市和农村业务。格陵兰贸易公司的销售额约占格陵兰总销售额的一半,另一半业务由Coop集团所属的Brugsen连锁店及其他私人公司分担。贸易与销售业共创造了3500个就业岗位。
格陵兰贸易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是“Board”,在这里猎人和渔民可将其季节性产品直接销售给公众。大一点的城市为这种销售建有供水供电专用场所,而小城市或农村只能在露天进行。 [19]
旅游业
格陵兰拥有独特的北极风光,格陵兰政府越来越重视发展旅游业。2023年,共有14.68万人次赴格陵兰旅游并过夜,国际旅客9.63万人次,平均每位游客停留时间为2.4晚,主要接待旅客来自欧洲国家、美国、日本、加拿大等。 [19]
对外贸易
根据格陵兰统计局数据,2023年格陵兰进出口总额为122.5亿丹麦克朗(约合17.8亿美元),其中,进口额62.39亿丹麦克朗,约合9.07亿美元,同比下降15%,主要进口产品包括机械和运输设备、工业制成品、粮食和牲畜、石油产品等;出口额60.11亿丹麦克朗,约合8.74亿美元,同比下降1.05%,其中出口海产品52.8亿丹麦克朗,约占87.84%。格陵兰日常生活所需的绝大多数产品依靠进口,而出口产品种类却非常少。格陵兰90%以上产品出口到欧洲国家,前两大出口目的地是丹麦和冰岛;进口主要来自丹麦和瑞典。尽管格陵兰与北美大陆距离更近,但由于格陵兰的产品在北美大陆均有大量同类产品生产,因此很难穿过戴维斯海峡销往北美。
中方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与格陵兰货物贸易额3.83亿美元,增长4.1%。自丹麦进口3.8亿美元,增长3.5%,水产品占比近100%。向丹麦出口314万美元,增长297.8%。 [19]
  • 政府补贴
根据格陵兰自治法案,格陵兰每年接受丹麦政府拨款约34.4亿丹麦克朗(按2009年价格和工资水平计算,逐年根据价格和工资指数调整)。2023年,丹麦政府补贴格陵兰政府45亿丹麦克朗(约合6.5亿美元),主要用来支持格陵兰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方面。 [19]

教育

格陵兰的首府努克的高等院校有格陵兰大学(格陵兰语:Ilisimatusarfik Kalaallit Nunaat), [45]是格陵兰岛唯一的大学,位于努克东部的山坡上,与努克港之间隔着两千米宽的海湾。 [44]
格陵兰大学共有四个学院:师范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社会、经济和新闻学院、文化、语言和历史学院。
其中,师范学院的前身是格陵兰最古老的教育机构Ilinniarfissuaq,它于1845年成立于赫恩胡特祈祷屋。1987年,格陵兰大学就是在Ilinniarfissuaq的基础上组建的。2008年,格陵兰大学迁至伊利马尔菲克(Ilimmarfik)。这是一个集教育、研究、文献和传播中心为一身的园区。
格陵兰大学现有60名教师。许多专业课程由客座教师提供,他们主要来自丹麦的大学,同时也来自其他国家。这些客座教师通常是格陵兰专家,他们往往将教学与自己从事的研究结合起来同时进行。
格陵兰公民有权在格陵兰或丹麦任何大学接受免费教育,同时有权接受北欧国家(挪威、瑞典、芬兰、法罗群岛、冰岛)免费的高等教育。 [44]

体育

格陵兰岛5万多名常住人口中,有10%的人都是足球运动的参与者,其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了其中的1/3。由于极地气候的影响,格陵兰岛的居民只能在每年5月底到9月中旬这段时间进行户外运动。
1971年,格陵兰岛足球协会成立。但由于格陵兰并不是主权国家,而且格陵兰的永久冻土无法维持天然草坪的生长,因此格陵兰足协无法加入国际足联和欧足联,这也意味着参加比赛的球员都是业余的,而且,他们也无法参加世界杯和国际大赛。 [48]

交通

格陵兰岛交通较为困难, [25]因海湾众多而没有公路系统,公路仅存于小块的沿海无冰区,运输主要依靠水运和航空,主要交通工具为船舶、飞机和雪橇,由于飞机成本太高,船舶是格陵兰人出行必备的工具。 [51-52] [53] [56]
努克港是格陵兰岛最大的港口。它位于努克的东南部。由于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潮汐和冬季结冰,海港入口受到限制。 [44]
努克港

衣着

格陵兰岛居民的衣服多半是由驯鹿和海豹皮制成,还有经过精心制作的海鸟皮。男人习惯穿上面缝有帽子或兜帽的外套或短外套来遮住头部和肩膀,样式如同化妆舞会的面具斗篷或者僧人的罩头衫。这种外套一直垂到膝盖处,他们的马裤又小又低腰,便于穿着坐进小船。他们不穿亚麻布,外套是由动物的皮毛做成的,带有毛发的一面朝里以保暖。他们在外套外面套上一件很大的连衣裙,由经过加工和鞣制处理的海豹皮做成的,无毛发,而且防水。因此,格陵兰人出海时就会穿上它们。
男性与女性在服装上唯一的差异是女性外套肩膀处比男性的要高一些,也比较宽,兜帽也大一些,高一些。已婚并且育有子女的女性,她们穿的外套要比其他女性更大,多数像睡袍,因为她们没有其他什么摇篮或是襁褓给孩子,所以必须把孩子背在背上。她们穿的衬裤长至大腿中部,外面穿马裤,她们穿着衬裤,睡觉的时候也不脱。她们的马裤长至膝盖,无论冬季还是夏季他们都不穿,除了出国的时候穿一下,但是她们一回到家,就会把马裤又脱下来。 [33]

住所

爱斯基摩人住的房子叫作“冰屋”,因为岛上到处皆冰,所以只能用冰造房子。他们在冰山合适的部位凿出类似于中国北方窑洞似的屋子,用大块的冰砌成半圆型,房子还设有“冰窗”与“挡雪墙”。 [22]
1953年,丹麦政府帮助当地居民建造新房,搬进了木制结构的新住房。
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住房开始由木制结构转向永久性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人们发现这种建在水久性冻上层上的建筑物会因建筑物下的冻土层逐年融化而下沉。于是研究并建造出不影响地面温度变化的架空式建筑物,即现代化架空式住宅楼。其建筑物底距地面60—70厘米,成为北极的独特建筑一一空中楼阁。 [59]

军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格陵兰岛上建立了图勒空军基地,这是美国最北端的空军基地,自1943年以来一直在格陵兰岛运作,拥有弹道导弹预警系统和卫星跟踪系统。冷战时期也成为监控苏联潜在攻击的第一道防线。现在,格陵兰仍然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防御计划的一部分,除了卫星追踪及战略导弹侦测系统,每年还要处理数以千计的航班。 [42]
根据波尔森宣布的强化格陵兰岛防务计划,丹麦将增加至少15亿美元开支,用于购买2艘海洋巡检船、2架远程无人机,并新组建2支雪橇巡逻队。此外,丹麦还将扩编位于格陵兰岛首府努克、负责法罗群岛和格陵兰岛安全的北极司令部,并升级改造岛上一座主要民用机场,使之能起降F-35战斗机。 [40]
格陵兰岛 张然/摄格陵兰岛 张然/摄格陵兰岛 张然/摄格陵兰岛 张然/摄格陵兰岛 张然/摄格陵兰岛 张然/摄格陵兰岛 张然/摄格陵兰岛 张然/摄
格陵兰岛 张然/摄

相关文化

播报
编辑

历史沿革

早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格陵兰岛就有了人类足迹,此后3000多年,古爱斯基摩人创造出了不同的文化。 [43]
格陵兰岛最早由挪威人在982年发现。 [37]
1261年,格陵兰成为挪威的殖民地。 [19] [42]
1380年,丹麦与挪威联盟,格陵兰转由丹麦挪威联合王国共同管辖。 [19] [42]
1397年,挪威同丹麦和瑞典组成卡尔马联盟,这个联盟的海外领土包括格陵兰,这为后来丹麦与挪威争夺格陵兰埋下伏笔。
1605—1607年期间,丹麦-挪威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三次派出远征队前往格陵兰,重申丹麦对格陵兰的主权。 [43]
1721年,挪威路德派传教士汉斯·埃格德经丹麦-挪威联合王国允许,于今日的戈特霍布附近建立一家贸易公司和信义会传道会,标志着格陵兰开始真正进入殖民时代。 [41]
17世纪后半叶,荷兰、德国、法国、丹麦-挪威船只在格陵兰岛东海岸猎鲸,船员们定期上岸交易与补充饮用水。这么多欧洲国家争相在格陵兰海域猎鲸激怒了丹麦,后来丹麦关闭格陵兰海岸,独揽那里的贸易活动。 [43]
1814年,在拿破仑战争中战败的丹麦签署《基尔条约》,将挪威割让给瑞典,但保留了对格陵兰的统治。 [19]
1841年,丹麦、挪威分治后,格陵兰岛成为丹麦的殖民地。 [42]
1867年,时任美国国务卿威廉·西沃德首次提出购买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38]
19世纪末,美国海军军官罗伯特·皮尔里两次前往格陵兰岛探险,他发现格陵兰的北部海岸实际上离北极点很近,这些发现成了美国对格陵兰提出领土主张的依据。 [43]
1905年,挪威独立后与丹麦为该岛归属问题发生争执, [19]公开表明丹麦对格陵兰岛的统治是无效的。 [43]
1917年,美国向丹麦购买维尔京群岛之后,才同意放弃对格陵兰的领土声索。 [43]
1931年6月28日,挪威狩猎者在格陵兰岛东部的麦肯齐湾升起挪威国旗,并宣布以挪威国王哈康七世名义占领南起嘉士伯峡湾、北至贝塞尔峡湾之间的地区;同年7月10日,挪威发布王室公告,宣布东格陵兰为挪威领土。挪威声称这片区域是无主地,那里没有常住居民,而且大部分地区是挪威捕鲸者使用的。 [43]
1933年,丹麦和挪威两国同意将此争端提交国联下属的常设国际法院讼裁, [42]由海牙国际法庭判归丹麦。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悍然出兵占领丹麦。 [42]1941年4月9日,丹麦驻美国大使亨里克·考夫曼同美国签署协定,准许美军在格陵兰建立基地,被称为《考夫曼条约》。 [43]格陵兰岛受美国出兵保护,在岛上建立了图勒空军基地, [42]格陵兰一度由美国代管,战后归还丹麦。 [19]
1946年,杜鲁门总统也提出过用1亿美元向丹麦买格陵兰岛但未被接受。 [37]
1951年,《考夫曼条约》被另一个条约取代,位于格陵兰西北的图勒空军基地成为美国永久性空军基地。 [43]
1953年,丹麦修改宪法,格陵兰成为丹麦一个州,与法罗群岛一样,它在丹麦议会中拥有2个席位。
1973年,格陵兰随丹麦一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然而作为一个经济和生存都完全依赖海洋资源的岛屿,受欧洲管理显得不必要。 [19]
1979年5月1日起,格陵兰正式实行内部自治,但外交、防务和司法仍由丹麦掌管。它成为在丹麦王国名义下一个有着特殊地位的国家。 [38]
1985年2月1日,格陵兰通过全民投票表决,退出欧共体。 [19]
2008年11月,格陵兰就自治举行全民公决,获得四分之三民众的支持。格陵兰自治后,政府将接过原本由丹麦王国拥有的天然气资源管理权、司法和警察权。格陵兰将拥有部分外交事务权,但丹麦王国在格陵兰的防务和外交事务上拥有最终决定权。格陵兰语将成为其官方语言。 [39]
2009年,格陵兰岛在全民公决中批准了《自治法》,正式改制成为一个内政独立但外交、国防与财政相关事务仍委由丹麦代管的过渡政体。 [3] [37-38]

当地文化

当地严酷的北极气候塑造了格陵兰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内核。因纽特人对大自然怀有深深的敬意,将其视为一种值得尊敬和安抚的力量。他们相信,俯仰之处皆为神灵。
当地人认为“海之母”是海洋女神,据传,“海之母”赛德娜是一个美丽的少女,其父为了换鱼,将她嫁给化身成猎人的鸟怪。父亲后来暗中营救,引得鸟怪发怒,掀起了狂风巨浪。父亲无奈将她抛入汹涌巨浪,少女沉入海底,长出了鱼尾,成为格陵兰岛的神明“海之母”,掌控着因纽特人赖以生存的渔业。
夏季,格陵兰岛处于极昼时期,阳光充足。不过当地孩童会被告知不要走太远,否则会被“流浪者”奇维托克带走。奇维托克是格陵兰民间传说中的传奇人物,经常被描绘成一个神秘而难以捉摸的荒野迷路人。传说他总能通过太阳获得能量,带走落单之人。
因纽特人通过这些传说警示族人,要尊重自然。即使在今天,一些因纽特人仍然相信神明的存在。例如,狩猎北极熊是因纽特人传统生活的核心内容。狩猎时,老猎人会讲北极熊之神纳努克的故事,告诫大家要遵从狩猎仪式和禁忌,维护北极熊的尊严。在一些故事中,纳努克被描绘成一位仁慈的神,是严酷环境中力量和生存的象征,保护因纽特人成功狩猎和在海冰上通行安全。 [35]
格陵兰岛景色 张然/摄格陵兰岛景色 张然/摄格陵兰岛景色 张然/摄格陵兰岛景色 张然/摄格陵兰岛景色 张然/摄格陵兰岛景色 张然/摄格陵兰岛景色 张然/摄格陵兰岛景色 张然/摄格陵兰岛景色 张然/摄格陵兰岛景色 张然/摄格陵兰岛景色 张然/摄格陵兰岛景色 张然/摄格陵兰岛景色 张然/摄
格陵兰岛景色 张然/摄

生态环境

播报
编辑

生态问题

格陵兰岛的冰川正在以数十年来,也可能是数千年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如果格陵兰岛的冰川全部融化,将会使全球海平面上升23英尺(约7米)。
自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格陵兰岛的冰川融化速度在过去20年中保持相对稳定,而后加速。现今的格陵兰岛的冰川融化速度比工业化前快50%,比20世纪高33%。
格陵兰岛的冰川融化主要是由于夏季气温变暖,气候变暖使得冰川融化速率呈指数增长。随着气候变暖不断加剧,冰川融化的速度将超过气候变暖的速度并且继续加速。科学界提出推断,温度阈值可能会引发格陵兰岛和南极洲冰川融化的不可逆转点。 [1]
2021年,IPCC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预测,到2100年,格陵兰岛冰川融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2到5英寸(约6—13厘米)
2022年9月,据国际气候变化期刊《自然—气候变化》最新发布的一项研究,格陵兰岛的“僵尸冰”正加快融化,这将导致全球海平面至少升高10.6英寸(约27厘米)。 [5]

保护措施

出于环境保护原因和原住民的反对,格陵兰一度禁止开采石油和天然气。 [38]
1965年制定,并分别在1969、1978、1989、1991、2010年进行过修改的《格陵兰矿物资源法》是格陵兰岛矿物资源勘探和开采活动的法律依据,规定了安全、健康、环境、资源开发、社会可持续以及国际惯例的执行,确立了普查许可证、勘探许可证和开发许可证等3种主要类型的矿业权。 [54] [56]
20世纪80年代,曾有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公司想要发展格陵兰岛的矿业,被丹麦政府阻止。但格陵兰岛自治政府在获得石油、天然气及其他自然资源的管理权之后,发放的勘探许可证急剧增加。 [55]
2011年1月,格陵兰政府正式出台了《BMP指南——为在格陵兰的矿产开发而制作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第2版,强化了矿业活动的环境保护和监督指导工作。 [56]
2021年7月,格陵兰政府宣布,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禁止进行新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将推出巨型水力发电计划,并向国际社会招商。 [4] [19]
2023年11月15日,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议会决定批准格陵兰岛加入国际气候协定《巴黎协定》。 [7]
格陵兰岛格陵兰岛格陵兰岛2021年9月在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拍摄的一处矿业勘探营地2019年8月16日在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拍摄的黄昏景观在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库卢苏克角拍摄的冰山2019年8月16日在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拍摄的冰川景观格陵兰岛的积云漩涡格陵兰岛冰天雪地的格陵兰岛格陵兰岛冰层格陵兰岛极光
格陵兰岛景色风光

风景名胜

播报
编辑
  • 伊卢利萨特冰湾
伊卢利萨特冰湾位于丹麦格陵兰岛的西海岸,北极圈以北约250千米。该冰湾是少数几个通过格陵兰冰冠入海的冰河出海口之一,也是世上最活跃的冰川之一。2004年作为世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46]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格陵兰的伊卢利萨特冰湾(40240公顷)位于格陵兰岛西岸,北极圈以北250千米,是少数几个通过格陵兰冰冠入海的冰河之一瑟梅哥-库雅雷哥的出海口。瑟梅哥-库雅雷哥是世界上流速最快(每天19米),也是最活跃的冰川之一,每年裂冰超过35立方千米,占格陵兰岛裂冰的10%,比南极洲以外的任何其他冰河都多。人们对这条冰湾的研究超过250年,冰湾有利于对气候变化和冰河学的了解。巨大的冰盖,加上冰流迅速移动,在冰山覆盖的峡湾内崩裂发出的巨响,形成了令人敬畏的自然现象。 [46-47]
伊卢利萨特冰湾
  • 格陵兰岛库加塔农业文化景观
库加塔是亚北极区的一个农业文化景观,坐落于丹麦格陵兰岛南部。它见证了10世纪以来从冰岛迁徙到此的古爱斯基摩狩猎者、18世纪末以后在此发展起来的北欧农民、因纽特猎人及因纽特农业社区的文化历史。尽管两种文化的不同,北欧格陵兰人和欧洲因纽特人还是创造了基于农业、牧业及海洋哺乳动物狩猎业的文化景观。这一景观见证了北极地区最早出现的农业活动,以及北欧人在欧洲以外的定居扩张。 [57]201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8]
格陵兰岛库加塔农业文化景观
  • 赫恩胡特祈祷屋
赫恩胡特祈祷屋是历史保护建筑、传教所,建于1747年,是格陵兰摩拉维亚弟兄传教团的中心。 [44]
赫恩胡特祈祷屋
  • 格陵兰国家博物馆
格陵兰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Nuuk)位于首都努克港口,该馆向人们展示格陵兰岛过去4500年的历史文化,从北极石器时代到现在的北欧时期(Norse),从图莱文化到纽特时代。
博物馆藏有传统民俗用品,木乃伊,纽特人的用整张兽皮制成的船只,雪橇等许多考古发现和艺术品、手工艺品。此外还藏有格陵兰传统的服饰,服装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展示着不同历史时期和作为殖民地的环境下发展和变化。 [96]

战略地位

播报
编辑
格陵兰的地理位置对于横越北极的空中交通有重要意义,是连接北极和北美两地区的“高速公路”, [36]为北极地区战略要地。美国在该岛西北部的图勒设有空军基地、雷达站和预警系统。 [29]随着气温升高,冰川消融,邻近格陵兰岛的北极航道,可通行时间和范围都在增加,未来这里可能会成为连接欧洲和北美洲的重要节点。 [17] [36]伴随着新航运路线开辟,格陵兰岛所处的北极、北大西洋地区战略价值日益提升。 [67]

主权问题

播报
编辑
2019年8月,特朗普本人向媒体证实有购岛意向,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当时就表示美国的想法是“荒谬的”。而在2024年11月宣布胜选后,特朗普老调重弹,称美国拥有和控制该岛“是绝对必要的”。 [50]
2025年1月6日,丹麦国王腓特烈十世修改了该国国徽,突出两大自治领地格陵兰岛和法罗群岛的形象。 [12]
当地时间2025年1月7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直言,不排除以军事或经济胁迫手段控制格陵兰岛的可能性 [12];同日,特朗普的长子小唐纳德·特朗普到访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其访问目的或为播客内容拍摄素材,没有与当地官员会晤的计划。格陵兰岛外交事务常任秘书长克莱斯特表示,不清楚小唐纳德·特朗普本次访问的性质 [8]。1月8日下午,在法国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巴黎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所言要控制格陵兰岛的事“不会发生”。 [9]当地时间1月12日,美国当选副总统万斯在一场采访中对特朗普寻求“拥有格陵兰岛”的“意愿”表示支持,并称特朗普擅长做交易,认为美国在格陵兰岛可以达成“一笔交易”。 [10]1月12日,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在与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总理埃格德讨论格陵兰岛问题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她已提出愿同特朗普会面。 [13]当地时间1月13日,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总理穆特·埃格德在格陵兰岛首府努克举行新闻发布会,他说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言论令人担忧。穆特·埃格德强调,格陵兰岛是不可出售的,格陵兰人将决定国家的未来。“我们已开始与特朗普交谈,并正在寻找合作机会。”他重申了格陵兰与美国合作的意愿。“我们在采矿领域拥有专业人员,我们将在未来几年继续这样做,我们需要与美国进行贸易 [11]。”1月13日消息,丹麦政府已通过私下渠道向特朗普团队传递信息,表示愿意讨论美国的“格陵兰诉求”。 [13]同日,正在以色列访问的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在耶路撒冷与以色列外长吉德翁·萨尔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在提及特朗普提出的领土要求时,记者提问称,乌克兰和丹麦去年达成了为期10年的安全协议,如果美国军事入侵格陵兰岛,乌克兰是否会按照协议向丹麦伸出援手,协助防守格陵兰岛。现场视频显示,拉斯穆森回答说:“我非常肯定,乌克兰和世界上基本上所有国家,都会站出来捍卫基于国际规则的秩序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国有权拥有自己的领土。 [14]
当地时间2025年1月15日,弗雷泽里克森与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就丹麦、美国和格陵兰岛之间高度紧张的形势进行了电话交谈。当地时间1月16日,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召开会议,与多家丹麦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举行会谈,讨论格陵兰岛有关问题 [15]1月17日,据塔斯社纽约报道,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总理穆特·埃格德在回应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关于想接管该岛的言论时表示,格陵兰岛将始终是北约成员,并且愿意与美国合作,但对成为美国的一部分不感兴趣。 [16]
202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对记者说,从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来讲,美国“需要格陵兰岛”。 [49]
2025年1月24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上周就格陵兰岛问题进行了一次“激烈”通话,特朗普坚称,他对美国接管格陵兰岛一事是认真的 [61]1月27日,丹麦国防大臣特勒尔斯·伦·波尔森当天在哥本哈根举行新闻发布会说,丹麦将投入146亿丹麦克朗(约合20亿美元),用于包含格陵兰岛在内的北极、北大西洋地区的最新军事防御计划。具体计划包括,将采购3艘新型北极海军舰艇,新增2架远程无人机并升级卫星监测系统,以加强对格陵兰岛及周边地区的情报监控,同时还将增加格陵兰岛基础军事训练人数等。 [62]2月11日,美国共和党籍众议院厄尔·巴迪·卡特提出一项法案,支持美国总统特朗普购买格陵兰岛并将该岛更名为“红白蓝岛”。 [63]
当地时间2025年3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国会联席会议演讲中表示,美国支持格陵兰的未来选择并将欢迎格陵兰岛加入美国。特朗普称,不管怎样,他认为美国会得到格陵兰岛。 [67]
2025年3月5日,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撒谎”,巴拿马运河不处于所谓的“收回”过程中。同日,丹麦国防大臣特勒尔斯·伦·波尔森表示,美国吞并格陵兰岛“不会发生”。 [70]
当地时间2025年3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见来访的北约秘书长吕特时再次扬言要得到格陵兰岛,并称将会向该岛派驻更多美军。其在回答记者有关他要吞并格陵兰岛的提问时说,“我认为这将会发生”。他还说,美国已在格陵兰岛有驻军,“也许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美国)士兵去那里”。 [72]2025年3月, 格陵兰总理穆特·埃格德在Facebook上写道。“不要一直不尊重我们。够了。”埃格德还表示,他计划“尽快”召集格陵兰所有政党主席开会,以应对特朗普的吞并言论。“因为这次我们需要更坚决地拒绝特朗普。 [73]
3月13日,特朗普在白宫与北约秘书长吕特会面时强调格陵兰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指出丹麦距离格陵兰岛非常遥远。特朗普转向吕特说,他之前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现在正与一位可能对此非常有帮助的人坐在一起。“你知道的,马克,我们需要这个来维护国际安全。”丹麦议会国防委员会主席拉斯穆斯·亚勒乌则对特朗普和吕特之间关于格陵兰岛的简短交流反应严肃,他在社交平台X上写道:“我们不欣赏北约秘书长和特朗普拿格陵兰岛开玩笑的做法。这可能会导致两个北约国家之间的冲突。” [75]3月14日,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说,格陵兰岛仍将继续是丹麦王国的一部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格陵兰人希望脱离丹麦、成为美国人。据丹麦广播公司报道,拉斯穆森对媒体说,“如果有人根据日前举行的格陵兰岛自治议会选举得出结论,认为格陵兰岛明天就会独立,那就是对选举结果的误读。”拉斯穆森说,丹麦政府将与格陵兰岛自治政府共同努力,使格陵兰岛的经济变得更加繁荣。 [76]当地时间3月14日,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总理穆特·埃格德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格陵兰岛永远不会成为美国领土。 [77]
当地时间3月15日下午,近800人在格陵兰首府努克的美国领事馆前举行示威,反对美国试图控制格陵兰岛的计划。格陵兰岛自治议会第一大党民主党主席延斯-弗雷德里克·尼尔森在示威活动上发表了简短的演讲,对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来多次提出控制格陵兰岛的想法表示“够了”,并提醒格陵兰人民团结一致的重要性。 [78]当地时间3月27日,丹麦国防大臣波尔森谴责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关于格陵兰岛的言论是在“升级事态”。 [81]当地时间3月28日,尽管欧洲方面强烈反对,美国副总统万斯一行仍强行登上格陵兰岛,成为登上此岛的最高级别美国官员。 [85]
当地时间3月31日,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新任总理延斯-弗雷德里克·尼尔森重申,格陵兰岛永远不会成为美国的一部分。尼尔森说,格陵兰岛希望与美国开展贸易,在国家安全事务方面发展伙伴关系,但伙伴关系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格陵兰岛不会被出售,格陵兰岛永远不会成为美国的一部分,我们也永远不会成为美国人。” [88]当地时间4月2日,北约秘书长吕特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格陵兰岛是丹麦的一部分。 [91]当地时间4月2日,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到访格陵兰岛。她在格陵兰岛首府努克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格陵兰岛正在经历非常困难的时期,“我们需要团结在一起”,丹麦政府不会允许格陵兰岛被美国接管。 [92]当地时间4月3日获悉,出访格陵兰岛的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丹麦希望与美国政府保持“紧密且正当的对话”。丹麦政府可以开始与美国总统进行谈判。“我们希望加强北极地区的安全,并愿意与美国展开合作”。 [93]

相关事件

播报
编辑
2025年1月,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宣称要夺取格陵兰岛控制权之际,对该岛拥有实际管辖权的丹麦宣布,将取消对格陵兰家庭进行极具争议的“育儿能力”测试。丹麦有官员表示,政府已经听取了人们对这些测试提出的“严重关切”,并提出一个替代方案,即成立具有格陵兰文化专业背景的特别小组协助政府部门处理这一问题。 [60]
2025年2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回答有关美方涉格陵兰岛有关言论、北极事务合作的问题时,郭嘉昆表示,关于你提到的美方涉及格陵兰岛的有关言论,中方一贯主张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关于你提到的有关北极事务的合作,中国是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一贯本着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参与北极事务,与各方加强合作,维护北极和平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64]
2025年3月5日,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关于格陵兰岛的最新言论,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再次重申,“格陵兰岛属于格陵兰岛人民”。弗雷泽里克森明确表示,丹麦政府坚决支持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总理埃格德的立场 [68]。当地时间2025年3月5日,在美国总统特朗普重申要夺取格陵兰岛后,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总理埃格德表态称,格陵兰人民将决定自己的未来,既不想成为丹麦人,也不想成为美国人。 [69]3月13日,多名格陵兰岛政党领导人表示,坚决反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关于“吞并”格陵兰岛的最新言论,并呼吁各政党团结一致,抵御外部压力。 [74]3月23日晚,格陵兰岛领导人表示,美国代表团此行“未受邀请”,此举“极具攻击性”。格陵兰岛民众也表达了对美国的不满。 [79]
当地时间3月26日,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针对美国副总统万斯宣布将访问格陵兰岛一事重申,格陵兰岛“不会出售”,格陵兰人也不愿成为美国人。 [80]3月28日,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组成新一届自治政府。延斯-弗雷德里克·尼尔森出任自治政府总理。 [84]当地时间3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获得格陵兰岛,他“不会放弃任何可能”,包括使用军事力量。 [86]当地时间4月1日消息,白宫正在研究“接管”格陵兰岛的成本,这是迄今为止特朗普将获得丹麦领地这一愿望转化为可执行政策的“最具体努力”。报道称,尽管特朗普的提议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并遭到丹麦方面回绝,但知情人士透露,白宫近几周已开始着手评估格陵兰岛一旦成为美国领土所带来的财政影响。这包括每年为约5.8万名当地居民提供政府服务所需的费用,以及“接管”后维持该岛屿的整体成本。 [89-90]5月5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在某些情况下或派遣美军部队夺取格陵兰岛。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