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鄒衍

(戰國時期陰陽家代表人物、五行創始人)

鎖定
鄒衍(約前324年-前240年,一説死於前250年 [6]  [9]  ,有“談天衍”之稱,戰國末期齊國人(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相公莊鎮郝莊),五行創始人,戰國時期哲學家、陰陽家代表人物, [4]  學者、思想家。 [8] 
鄒衍知識淵博,曾在齊國稷下學宮講學。其繼承了古代陰陽五行學説,提出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木勝土、土勝水的“五行生勝”理論,並用這個理論來闡釋自然和社會的發展變化,並進一步提出“五德終始”、“大九州”等觀點。 [5]  鄒衍曾到過趙、魏、燕等國,均受到禮遇。 [6-7] 
鄒衍是先秦思想界一位重要人物。一手組織了歷史和地理的兩個大系統,奠定了後世陰陽五行學説的基礎。在傳統中國文化中,除了儒、道、釋三家思想之外,影響最大的思想即屬陰陽五行觀念。鄒衍亦是晚周燕齊海濱方仙道中一位在歷史上卓有影響的術士。其學説不僅影響和改造了漢代的儒家,而且影響了當時的道家。漢初的黃老之術,實際就是鄒衍學術與道家學術的結合。司馬遷在《史記》中對他評價道:“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終始》《大聖》之篇十餘萬言。 其語閎大不經,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於無垠。” [7-8] 
別    名
騶衍
鄒子
所處時代
戰國末期(齊國)
民族族羣
華夏族
出生地
濟南市章丘區相公莊街道郝莊村 [1] 
出生日期
約公元前324年
逝世日期
公元前 240年(一説死於公元前250年) [6-7] 
主要成就
陰陽學派代表人物,創建五德始終説為秦始皇代周提供理論基礎
主要作品
《鄒子》《鄒子終始》《主運》《大聖》
本    名
鄒衍
主要學説
五行學説、五德終始説、大九州説
職    業
陰陽學學者

鄒衍人物介紹

鄒衍人物簡介

鄒衍,生卒年不詳,據推斷大約生於公元前324年, 死於公元前240年 [7]  ,活了70餘歲。著有《鄒子》一書。
鄒衍
鄒衍(3張)
提倡的主要學説是五行説、“五德終始説”和“大九州説”,又是稷下學宮著名學者,因他“盡言天事”,當時人們稱他“談天衍”,又稱鄒子。他活動的時代後於孟子,與公孫龍魯仲連是同時代人。

鄒衍就學於稷下學宮

齊宣王時,鄒衍就學於稷下學宮, [2]  對此,司馬遷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他説:“鄒衍睹有國者益淫侈,不能尚德,……乃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終始》、《大聖》之篇十餘萬言。……然要其歸,必止乎仁義節儉,君臣上下六親,始也濫耳。王公大人初見其術,懼然顧化,其後不斷行之。……鄒衍其言雖不 軌,儻亦有牛鼎之意乎?”(《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後人不察其大道,而學其小術,故封建迷信興,這不是鄒衍的錯誤。
“鄒衍以陰陽主運顯於諸侯,而燕齊海上之方士傳其術不能通,然則怪迂阿諛苟合之徒自此興,不可勝數也。”(《史記·封禪書》)

鄒衍學説受到當權者重視

齊宣王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君主,他不僅決心像齊桓公那樣稱霸諸侯,而且還要“王天下”,即統一中國。對此,孟子看得很清楚,説他有“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的“大欲”(《孟子·梁惠王》)。
齊閔王即位以後,國力強盛。“當是時,齊閔王強,南敗楚相唐昧於重丘,而摧三晉於觀津,遂與三晉擊秦,助趙滅中山,破宋,廣地千里。”(《史記·樂毅列傳》)在這種情況下,齊閔王的野心更大,不僅要稱王,還要稱帝。“三十六年,王為東帝,秦昭王為西帝。”(《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而鄒衍的一套學説,正是為新的統治設計的政治方案,因此他本人及其學説都受到了齊宣王和齊閔王的高度重視,“是以鄒子重於齊”(《史記·孟荀列傳》)。被賜為上大夫。“宣王喜文學遊説之士,自如鄒衍、淳于髡田駢接子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齊閔王的帝制運動後來失敗了,迫於當時的形勢,他不得不接受蘇代的建議,去掉帝號,複稱王,然而他的野心卻有增無減,竟發展到要“為天子”的地步,變得越來越驕暴。
《鹽鐵論·論儒》中説:“及閔王奮二世之餘烈,……矜功不休,百姓不堪,諸儒諫不從,各分散,慎到、接子亡去,田駢如薛,而孫卿適楚。內無良臣,故諸侯合謀而伐之。”
《史記·孟嘗君列傳》中也説:“齊閔王滅宋,益驕,欲去孟嘗君。孟嘗君恐,乃如魏。魏昭王以為相,西合於秦、趙,與燕共伐破齊,齊閔王亡在莒,遂死焉。”

鄒衍離齊入燕

恰在此時,燕昭王招賢納士,為郭隗修築宮殿以師禮待之,以此作為尊賢榜樣。一時間,各國人才爭相趨燕。在這種背景下,鄒衍離齊入燕,《説苑·君道》載;“燕王曰:‘寡人願學而無師。’郭隗曰:‘王誠欲興道,隗請為天下之士開路。’於是燕王常置郭隗上坐南面。居三年,蘇子聞之,從周歸燕;鄒衍聞之,從齊歸燕;樂毅聞之,從趙歸燕,屈景聞之,從楚歸燕,四子畢至,果以弱燕並強齊。”
據載,鄒衍到燕國時,燕昭王親自抱着掃帚為他掃地,怕塵埃落到他身上。劉歆記載此事説:“《方士傳》言:鄒子在燕,其遊諸侯畏之,皆郊迎而擁彗”(《文選》卷四十阮籍《奏記》,卷四十五揚雄《設論》李善注引《七略》)。
王充在《論衡·別通》中亦説:“燕昭為鄶衍擁彗。”繼而拜鄒衍為師。
班固在《漢書·藝文志》,自注中説鄒衍為“燕昭王師”。
《史記·孟荀列傳》記載更 詳:“(鄒衍)如燕,昭王擁彗先驅,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築碣石宮,身親往師之。”

鄒衍在燕從事發展生產的工作

鄒衍在燕主要從事的是發展生產的工作。
《藝文類聚·水部下·谷》載:“劉向別錄》曰‘《方士傳》言:鄒衍在燕,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轂。鄒子居之,吹律而温氣至,而觳生,今名黍谷。”
王充在《論衡·寒温篇》中也説:“燕有寒谷,不生五般,鄒衍吹律,寒谷可種。燕人種黍其中。號曰黍谷。”
公元前284 年,燕昭王以樂毅為上將軍,與秦、楚、韓、趙、魏聯合伐齊。齊是鄒衍的家鄉,他雖然憎恨迫使他背井離鄉的統治者,但他始終不渝地愛戀着生他養他的那塊熱土。他沒有也不能參加這場戰爭。這很可能構成其後誣他下獄的一個口實。

鄒衍受讒被捕

燕昭王死後,由燕惠王繼位。惠王與昭王不同,對於先朝舊臣並不那麼信任,這時燕齊局勢逆轉,加之鄒衍又是齊人,故聽信讒言,把鄒衍逮捕下獄。
《後漢書·劉瑜傳》引《淮南子》説:“鄒衍事燕惠王,盡忠。左右譖之,王系之,(衍)仰天而哭,五月為之下霜。”這是一起冤案,後 來終於得到昭雪。

鄒衍回到故鄉

這時,齊閔王已死,齊襄王早已繼位,稷下學宮又恢復了過去的繁榮局面。
身遭大變故的鄒衍,思鄉情湧,歸心似箭,他又回到自己的家鄉。其後他曾作為使者在趙國見到平原君,併為其絀善為堅白之辯的公孫龍。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説;“平原君厚待公孫龍。公孫龍善為堅白之辯,及鄒衍過趙,言至道,乃絀公孫龍。”

鄒衍晚年寂寥

鄒衍晚年似乎仕於燕王喜,在公元前251年至前250年的燕趙之戰後,其活動不見記載。或許在其前後去世了。

鄒衍人物貢獻

鄒衍五行論與五德終始説

班固漢書·藝文志》論述了陰陽家的來歷和社會地位:“陰陽家之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班固認為陰陽家來源於掌管天文曆法的官羲氏及和氏。既如此,天論與五行學説便是鄒衍學説的主要內容。
史記》集解引劉向別錄》説:“鄒衍之所言……盡言天事,故曰 ‘談天’。”
《史記·孟荀列傳》説,“鄒衍之術,迂大而宏辯……故齊人頌日:‘談天衍’。”
文心雕龍·諸子》説:“鄒子養政於天文。”同書《時序》説:“鄒子以談天飛譽。”可見善於談天是鄒衍的一大特點。然而鄒衍不是為談天而談天,他以談天為手段,以服務於當時的政治需要為目的。建立於陰陽基礎上的“五德終始”説才是他學説的核心所在。
五德終始圖 五德終始圖
觀早期中華哲學文化,並沒有五行的説法,更沒有五行相剋之理論。而鄒衍認為,天地有五行,從天地剖判以來的人類社會都是按照五德(即五行之德)轉移的次序進行循環的。而五德轉移是仿照自然界的五 行相剋即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的規律進行 的。人類社會的歷史變化同自然界一樣,也是受土、木、金、火、水五種物質元素支配的,歷史上每一王朝的出現都體現了一種必然性。鄒衍説:“五德之次,從所不勝,故虞土、夏木”(《淮南 子·齊俗訓》篇高誘注引《鄒子》)。
《文選·魏都賦》李善注引 《七略》曰:“鄒子有終始五德,從所不勝,木德繼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
《呂氏春秋·應同》講得更具體:“凡帝王之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黃帝之時,天先見大螾大螻。黃帝曰:‘土氣勝!’土氣勝,故其色尚黃,其事則土。及禹之時,天先見草木秋冬不殺。禹曰:‘木氣勝!’木氣勝,故其色尚青,其事則木。及湯之時,天先見金刃生於水。湯曰,‘金氣勝!’金氣勝,故其色尚白,其事則金。及文王之時,天先見火,赤鳥銜丹書集於周社。文王曰;‘火氣勝!’火氣勝,故其色尚赤,其事則火。代火者必將水,天且先見水氣勝。水氣勝,故其色尚黑,其事則水。”
上述引文據近代學者考證,應屬於鄒衍的佚文,至少體現了鄒衍的學説精神。鄒衍的這種學説為齊閔王東帝,燕昭王稱北帝奠定了理論基礎,因而受到他們的禮遇和重用是不難理解的。這種學説後來被秦始皇接了去,為他的稱帝及其統治服務。
《史記·封禪書》説:“鄒子之徒論著終始·五德之運,及秦帝而齊人奏之,故始皇採用之。”
王應麟《漢書·藝文志考證》説:“東 萊呂氏曰:‘方鄒衍推五德之運,人視之,特陰陽末術耳,若無預於治亂之數也。及至始皇始採用之,定為水德。以為水德之治,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刻削毋仁恩和義,然後合五德之數。於是 。急法,久者不赦,則其所繫豈小哉!”鄒衍的五德終始説認為人類社會是在不斷變化的,自有其合理性,然以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來解釋,就陷入了機械論。至於秦始皇的“水德之治”,錯不在鄒衍身上。
鄒衍提出了五行的概念、“五行生勝”的理論,試圖説明事物運動變化的普遍的規律。他認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生的轉化形式,説明事物之間有着對立的關係。這是具有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思想因素。他把歷史看成常變的,認為沒有萬世長存的王朝,這是合理的,但忽視了歷史變革的社會和經濟原因,將至歸結以神秘的天意,並且是循環論,這就陷入了迷信的泥潭。鄒衍的陰陽五行思想對後代哲學,醫學,曆法,建築等領域影響很大,尤其是在漢代被董仲舒新儒學所吸收,成為支持“君權神授”的學説的理論框架, [3] 

鄒衍大九州的地理學説

鄒衍還有一個重要學説,即大小九州説。
鄒衍説:“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中者,乃為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其外,天地之際焉。”但仔細推敲,《史記》所説“中國……於天下乃八十分居一分”之説,可能有誤。
關於此問題,楊希枚先生認為,“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其中“九”應為八之誤。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得出中國為世界的“八十一分居其一分”的結論。如不改“九”為“八”,則赤縣神州再加以外的九州就是十州,而不是九州。十州之內,按赤縣神又分九州計算,則世界共九十州,中國當為世界的九十分之九,而非八十分之一。
不過,這裏的問題不必深究,我們可以作如下解釋:“九”在古書中常常泛指多數,並非如今人所説的實數。而鄒衍的大九州説,本來出於想象,大可不必認真計較其實有州數。
王夢鷗《鄒衍遺説考》認為,鄒衍大九州説是“以陰陽五行的原理來解釋方輿”,“因此原本只是五州,經其後學之手,才成了九州”。
鄒衍 鄒衍
我們認為這只是一種推理,不一定符合實際。因為九州之説,在先秦早已有之,《禹貢》、《周禮·職方》都有九州之説,《逸周書·成開》也記載:"地有九州,別處五行。"鄒衍的大九州説是總結這些地理知識,加上他的想象而成的。
鄒衍的大九州説在戰國時代確是驚世駭俗的。而我們認為,鄒衍對古代地理學有相當大的貢獻。他反映了戰國時期人們對中國和世界地理的知識和推測,認為中國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此説之形成,與齊國東臨大海不無關係。這就自然容易引起人們對海外世界的遐想。

鄒衍個人著作

據《漢書·藝文志》,鄒衍著了《鄒子》49篇和《鄒子終始》56篇。
史記·卷074·孟子荀卿列傳》則説他著作“《終始》、《大聖》之篇十餘萬言”,還有一本《主運》。司馬遷史記》中列他為稷下諸子之首,説“騶衍之術,迂大而宏辨”。

鄒衍史料記載

史記》--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

鄒衍人物評價

司馬遷在《史記》中把他列於稷下諸子之首,稱“騶衍之術,迂大而閎辯”。鄒衍到過趙、魏、燕等諸侯國,均受到各國國君禮遇。
鄒衍開創戰國時期陰陽家學派,其主要思想是“五德始終説”和“大九州説”。他將五行説附會到社會的變動和王朝的興替上,提出“五德始終”的歷史觀。在對宇宙的空間認識方面,鄒衍創立了“大九州”説。齊地瀕海,這啓發了他對宇宙空間廣闊性的聯想。他的思想宏大不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無所不包,因此有“談天衍”的美譽。
鄒衍的五德終始説不僅在當時受到重視,而且對後世的學術和政治也產生了重大影響。就學術而言,董仲舒將鄒衍的陰陽五行學説與儒學相結合,開漢代儒學陰陽五行化的先河。就政治而言,五德終始説作為一種改朝換代的理論工具,受到歷代新王朝建立者的信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根據鄒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論斷,以秦文公出獵獲黑龍作為水德興起的符瑞,進行了一系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以證明其政權的合法性,遂成為五德終始説的第一個實踐者。

鄒衍後世紀念

夾道與鄒夫子祠
(撰文:薄家景
密雲縣城是由東西兩個城連接而成,這種雙城模式在世界上也是少見的。西邊的城是洪武早年所築,東邊的城是差不多200年以後的萬曆初年建成。舊城的東門與新城的西門相對,二者相距50步,大概80米左右,當地百姓把這裏叫做“夾道”。舊城的東門原來有兩扇城門,後因新城的西門建時就沒安城門,便也卸了下來。夾道成了通途,兩旁就建起店鋪、住宅。在路北中間偏西有一座小廟,叫“鄒夫子祠”(後改名“丰神廟”),幾百年香火興旺。
鄒夫子是誰呢?密雲縣為什麼給他建祠呢?
鄒夫子指的是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鄒衍。鄒衍是齊國人,與亞聖孟子是老鄉,但生活年代在孟子之後。那時候,諸侯爭霸,戰爭頻繁,民不聊生。
儒家想“克己復禮”,講究仁義禮智信,各國國君不接受禮的制約。鄒衍是研究陰陽五行的,由自然界引申到社會變化、朝代更替中來,稱為“五德終始論”。意思是説,一國的興亡不是你國君一人説了算,而自有生克的規律;有德者居之,無德者失之。這個德便以木、火、土、金、水五行來代表,叫五德。你是火德,德衰,便有水的德克你;你是水德,德衰,便有土德來滅你,依此類推。這個理論一出,許多國君有所顧忌了,都紛紛邀請鄒衍來講學,對他十分敬重。
鄒衍還有一重要的理論,就是“大九州”論,是説神州(中國)內的九州是小九州,神州之外還有同樣的八個大州,連神州算在一起是大九州,這才是整個天下。這個説法不是考察來的,以當時的交通、通訊條件也是無法考察的,而是鄒衍推斷出來的。這個“大九州”論,已大致符合今天世界大洲的景況,這在當時是需要多高的智慧啊。這個理論也是在打消當時眾國君以自己為中心的霸氣,説白了,就是:世界大着呢,你算老幾?!
當時北方的燕國屢遭侵略,十分疲弱。昭王即位,勵精圖治,招募天下賢士。鄒衍欣然前往,昭王親自為他打掃台階,擦淨竹蓆,執弟子禮,在黃金台上拜他為師,並親建館驛請他居住,隨時聽取他的指教。後來昭王在鄒衍、樂毅等輔助下,國力日強。昭王覺得時機到了,便派樂毅南下攻齊,連下七十城,報了昔日之仇;又派秦開擊退東胡,擴疆東北,建漁陽遼東郡。鄒衍為了給昭王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便常到燕國各地去考察。這年春天,他來到漁陽郡(郡址便在密雲的西部),見此地依然還是冬天,寒氣太盛,草木不長,百姓生活很苦。他上了郡城南邊不遠的一座小山上,吹起了律管,演奏春之曲,一連吹了三天三夜。在他吹律管之後,這座小山便飄來暖風,陽光明媚,冰消雪化,樹葉綠了、花兒開了。跟着整個漁陽大地變暖,農民趕緊耕地下種。這年莊稼長得特別好,五穀豐收。鄒衍又從全國找來了許多當地缺少的良種,教給農民識別,教他們不同的耕作方法。從此,漁陽老百姓日子漸漸好起來。鄒衍離開漁陽之後,百姓懷念他,便把他吹律管的小山定名為黍谷山;山上建了祠,叫鄒夫子祠;立了碑,碑上寫“鄒衍吹律舊地”,“衍”字下面迭刻了一個“子”字,表示敬意;又將鄒夫子教農民識別良種的地方建了一個小院,叫“別谷院”;在祠前栽了兩棵名貴的銀杏樹,已兩千多年了,依然枝繁葉茂。後來此地便成了密雲一景,叫“黍谷先春”。
鄒衍吹律的傳説在漢朝許多詩文裏就已出現。唐朝時李白曾寫過一首《鄒衍谷》的詩來稱讚鄒衍的精神:“燕谷無暖氣,窮巖閉嚴陰。鄒子一吹律,能迴天地心。”多少年以後,佛教佔據了此山,大修佛寺,鄒衍祠的香火逐漸衰落,祠廟也破敗荒蕪。
洪武十年,密雲城建成,知縣聽取了百姓建議,便在東門外修了鄒夫子祠,重新立碑,碑文仍是“鄒衍吹律舊地”。百年以後,祠廟又毀,碑也不知去向。萬曆年間,密雲新城建成後,經過官民的努力,在原處(當時已是“夾道”了)又建祠立碑。這個碑一直保存。夾道如今已改造為寬闊的新中街口,碑則移立在文廟院內的碑林裏。
“鄒衍吹律”的傳説還流傳在密雲大地,百姓懷念這位關心人民疾苦的先賢啊!

鄒衍相關文章

陰陽家鄒衍——古代海洋理論第一人
從古至今我們都是一個面朝大海的國家。面海而居的先民們,從沒有背棄過海洋,但對海洋的認識也千差萬別。從甲骨卜辭看,中原人寫下“河”字時,就寫下了“海”字。《説文》釋海為:“天池也,以納百川者,從水每聲”,《釋名》説:“海,晦也”,但在上古之人眼中,海洋是天池之水,是一個充滿黑暗恐怖的地方。
在古人眼裏,海是天的盡頭
堯舜禹也好,夏商周也罷,都活動在中原的範圍之內。上古之人認為中國四周有海環繞,稱中國四周的海為“四海”。《禮記·祭義》分四海為“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斯時所説的“四海”,有點“天下”的意思。如《論語·顏淵》所説,“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其人文的所指,大於地理的界線。
在古人眼裏,海是天的盡頭,是人生的盡頭,是家國的盡頭。孔子棲惶一生,本想在魯國實現他的抱負,始終得不到魯國君主的重用。登山望海,不禁長嘆:“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縱觀先秦三大地理經典,《禹貢》、《山海經》、《穆天子傳》,關於海的描述,實在少得可憐。《禹貢》中所有文字都是寫“禹定九州”的事,關於大海僅止於“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的泛泛之説。寫“海”寫得最多的是《山海經》,不過和它所寫的400多個山,多不可考一樣,《海經》裏的海,也多荒誕不經。重“九州”輕“四海”,在“三代”和先秦時,就已是一種正統的地理觀了。而打破九州中央理論的是陰陽家的大洋學説,這一海洋理論,批評了陸地體系的小九州,重構了海洋體系的大九州
司馬遷在他的鉅著《史記》中曾以不經意的方式,分別在多個章節中表達了對秦始皇迷信的不屑,也順便點評了一下齊國的幾位方士。如,在《史記·秦始皇本記》披露了齊人徐巿(徐福),言海中有三神山,領童男童女探海的騙局。又如,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又以“鄒衍其言雖不軌,儻亦有牛鼎之意乎”,説鄒子是以小術而引之大道。這個鄒衍即是大九州的海洋體系的創立者。
太史公筆下的鄒衍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主要是為孟子荀子立傳,同時也寫了其他學者。太史公説完孟子之後,接着説,齊國有三個鄒子,鄒忌、鄒衍和鄒奭。對其他兩位,太史公只是各提了一句,集中筆墨寫了鄒衍。
太史公説鄒衍生在孟子之後(相傳為今山東濟南章丘區相公莊鎮郝莊村人,推算他大約生於公元前324年)。“鄒衍睹有國者益淫侈,不能尚德”於是,“乃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從細小的事物驗證開始,然後推廣到大的事物。他稱述開天闢地以來,金、木、水、火、土的五種德性相生相剋,而歷代帝王的更替都正好與它們相配合。鄒衍以“五德終始説”開導諸侯,受到極高的禮遇。不僅在齊國受到尊重,到魏國,梁惠王遠接高迎,同他行賓主的禮節;到趙國,平原君側身陪行,親自為他拂拭席位;到燕國燕昭王拿着掃帚清除道路為他作先導,並請求坐在弟子的座位上向他學習。
鄒衍承繼了齊人的數術文化,成為一位測算命運的高手和"陰陽五行家"。據太史公《史記》説鄒衍的著作有《終始》、《大聖》之篇十萬餘言;《漢書》説,有《鄒子》四十九篇,又説有《鄒子終始》五十六篇。這些著作加起來有百餘篇,但卻沒有一篇傳世。所以,他的“大九州”的海洋理論,也只見於《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這個片段成了鄒衍重要的原創記錄。
作為陰陽家,鄒衍對儒家的儒家向內的天下觀頗不以為然。齊國濱海的自然環境,使這裏的人們對東部大海有天然的親近感,並所認識,加上齊地海市蜃樓的奇妙景象和漁民商賈對異域風情的傳聞和描述,這一切都激發了鄒衍的“學術靈感”,使他對天下的構成做出了“大九州”的推測。
當年鄒衍做學問的地方在齊國國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市)稷門附近的稷下學宮。這裏是中國第一所由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學府。後世常説的蔚為壯觀的"百家爭鳴",就是以齊國稷下學宮為中心,鄒衍也是在這裏的“百家講壇”上推出他的“大九州”説。
鄒衍提出中國是海洋中的一塊陸地
鄒衍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中者,乃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其外,天地之際焉。”可以説,鄒衍是中國第一位海洋理論家,也是第一位挑戰儒者“中國”概念的海洋學者。
鄒衍與向內看的儒者不同,他的目光是向外的。鄒衍認為所謂“中國”,是九九八十一的“天下”的“一分”,並且是海洋中的一塊陸地。它對內而言,即大禹刊定的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而九州之外“於是有裨海環之”。而“裨海”之外,還有赤縣神州,再外邊“乃有大瀛海環其外”;雖然,鄒衍的“大九州”概念源於推論,而非地理實踐。但這裏的“裨海(即小海)”和“大瀛海”,還是最先明確了兩個不同的海區概念,即近海與大洋,可謂中國地理學海洋學的一大貢獻。
鄒衍雖然是方士,學説也有方術色彩,但對於戰國“學術界”,其世界觀或海洋觀,比之儒家,有進步意義,至少體現了天外有天,海外有海的科學推想。古代宇宙論中,“蓋天説”認為“天象蓋笠,地法覆盤”,“渾天説”則認為“水(海洋)”不僅載着“地”同時也撐着“天”;蓋天説出自內陸,渾天説源於海洋。鄒衍的“大九州”説應是受“渾天説”的啓發,從而創立的海洋觀為基礎的大九州觀。
東海是華夏海洋文明的發祥地,有點像地中海愛琴海,伸向大海之中的山東半島,是中原文明少見的一抹藍色。鄒衍的大九州説雖然是建立在主觀推測的基礎上,缺乏科學論證,但至少在戰國時期,齊人就已經有了很清楚的海洋“理論”。它激發了人們探索海洋的熱情。齊人與海的關係非同尋常,前人既然有理論,後人當然會有所實踐。
中國人的“遠洋史”上最輝煌的一頁,即是由另一位齊國術士開創,他就是忽悠秦始皇派船隊東渡扶桑海中求仙的徐福
參考資料
  • 1.    故宮博物院一行來我區考察調研  .濟南市章丘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5-04]
  • 2.    鄒衍人物介紹  .山東省博物館網[引用日期2012-08-17]
  • 3.    朱紹侯.中國古代史教程(上).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190-191
  • 4.    王禹翰編著.中外名人全知道[M].瀋陽:萬卷出版公司,2013.10.第124頁
  • 5.    王禹翰編著.中外名人全知道[M].瀋陽:萬卷出版公司,2013.10.第124頁
  • 6.    鄭峯主編.淄博歷史人物上[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06.第101頁
  • 7.    鄒衍  .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引用日期2023-06-26]
  • 8.    北京大學法學百科全書編委會編.饒鑫賢主編.李貴連,武樹臣.北京大學法學百科全書編委會副主編.編.北京大學法學百科全書.中國法律思想史.中國法制史.外國法律思想史.外國法制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第1131頁
  • 9.    【名人風采】談天説地、道古論今的齊國陰陽五行學——鄒衍  .齊文化[引用日期202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