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希枚

鎖定
楊希枚(1916——1993年),男,字錚曜,回族北京人。194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生物系,獲理學士學位。曾任台灣大學教授和民族學會理事。 [1] 
中文名
楊希枚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回族
籍    貫
北京
出生日期
1916年
逝世日期
1993年
畢業院校
武漢大學

楊希枚人物生平

楊希枚(1916——1993年),男,字錚曜,回族。北京人。1935——1938年先後在輔仁大學和中法大學生物系學習,194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生物系,獲理學士學位。1943——1946年他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人類學組,先後從事體質人類學和民族學的學習與研究,1949年隨同中央研究院遷往台灣省,先後任助理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1961——1980年任研究員。1952——1969年他還兼任台灣大學教授和民族學會理事。
楊希枚教授因長期居留海外,非常思念故鄉。為了實現落葉歸根,與親人團聚的夙願,他置海外優厚的待遇、優越的生活條件和親友的懇切挽留於不顧,毅然於1981年自台灣經美國返大陸定居。這表現了他擁護共產黨、擁護社會主義的進步思想,也反映了他願以赤子之心報效祖國的愛國精神。
楊希枚教授歸國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員和學術委員。1983年被選為中國先秦史學會、中國民族研究會理事。1987年被聘為殷商文化學會顧問和河南大學兼職教授。從1984年起,被選為第六屆、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楊希枚教授參加過一系列國際性的科技、文化活動,如1973年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的第九屆國際人類學會議等。從60、70年代開始,他在學術上的聲譽和知名度顯著提高。1973年,他被列入台灣《中國年鑑名人錄》(英文版);1975年,他被刊入第五版《國際人類學家人名錄》,是一位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著名學者。
楊希枚教授從事先秦史和人類學研究已近半個世紀,其譯著宏富。除主編專著《安陽殷墟頭骨研究》外,還發表專題論文及書評50餘篇,約100萬字。此外,譯書二本(暫未出版):胡頓《體質人類學》(約100萬字)、伊利亞德《生與再生》(約10萬字)。他還翻譯了10篇人類學論文。 [1] 

楊希枚主要貢獻

關於殷墟頭骨的研究
關於民族學的研究
關於中國先秦姓與氏制度的研究
關於古代神數字的研究
關於古代太陽崇拜的研究 [1] 

楊希枚主要學術論著

《再論商王廟號問題》、《神秘數字七十二》、《春秋隱公射魚於棠説駁議》、《(論語)子罕章句評斷》、《論久被忽視的(左傳)諸侯以字為諡之制》、《(孟子)滕文公篇三年喪故事的分析》、《蘇雪林(天問研究)評介》、《評德孝賽(中國境內的一個羅馬人的城市)》等。 [1] 

楊希枚人物評價

楊希枚教授學術上的真知灼見在海內外都產生了明顯的影響,贏得中外學者的重視和好評。楊希枚教授雖年逾古稀,腿病纏身,行動不便,但他卻以“老驥伏櫪”自勉,依然“壯心不已”,意氣風發,勤奮筆耕,頑強拼搏到胃癌病發時止。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此期間,他除撰寫論文外,還修訂《先秦文化史論集》一書,這部專著洋洋70餘萬字,是凝聚着他畢生心血的傳世之作,1995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楊希枚教授不僅治學篤實,學風嚴謹,著述很多,而且為人剛正不阿,追求真理,渴望光明。返歸大陸定居12年來,他時刻關心國家的前途,人民的疾苦,並竭誠為加強海峽兩岸的學術和文化交流,早日實現祖國的統一大業盡力。他待人熱情,平易近人,生活儉樸,嚴於律已,樂於助人。對歷史所內外的中青年學者,更是關懷備至,或饋贈圖書資料以備參考,或為他們指破學術迷津,傳授治學經驗和方法,或為其專著撰寫序言,向學術界推薦。尤為感人的是,他曾多次主動提出,願將多年積累的資料和研究心得奉獻給別人去著書立説,充分表現了老一輩史學家的寬闊胸懷和提攜中青年學者的高風亮節。他對先秦史學會的工作和學術活動一向關心和全力支持,在彌留之際還遺囑家人從遺款中按年向學會捐贈活動經費。同時,遺囑每年為北京回民中學提供獎學金,這是他對祖國的花朵——少年獻出的一份厚愛。 [1] 
參考資料
  • 1.    教務處編,名師薈萃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簡介,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09,第599-60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