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章草

(書法的傳統書體)

鎖定
章草,是書法的傳統書體之一,是早期的草書,始於秦漢年間,由草寫的隸書演變而成的標準草書。章草是“今草”的前身,今草產生於東漢末,是從章草變化來的。正如李志敏所説:“臨於池,酌於理,師於物,得於心,悟於象,然後始入草書妙境。 ” [1]  與“今草”的區別主要是保留隸書筆法的形跡,上下字獨立而基本不連寫。
章草,是隸書演進到草書階段相應派生出來的一種書體。它屬於草書由胚胎時期逐漸走向規範化過程中的一種體段。
中文名
章草
起源年代
秦漢年間
代表性書家
崔瑗、張芝、皇象、索靖
性    質
標準草書

章草簡介

宋刻大觀帖五代皇象章草 宋刻大觀帖五代皇象章草
章草,是篆書演進到隸書階段相應派生出來的一種書體。它屬於草書由胚胎時期逐漸走向規範化過程中的一種體段。唐朝張懷瓘稱之為“既隸書之捷”,是由隸書的簡捷寫法發展演變而成的,是隸書草化或兼隸、草於一體的一種書體,也可以説章草是草書中帶有隸書筆意的一種書體。
章草絕非一時一人所創造,它是從秦代的草隸中演化出來的,經過長期流行通用,繼而約定俗成,章草大致形成於西漢宣、元之間,興盛於東漢、三國西晉,成為一種成熟完善的書體,代表了西漢至東晉時期四百多年間草書藝術的面貌。至東晉,作為今文字新體的行書、楷書、草書全面成熟,隸書及其俗體——章草逐被取代。
“章草”這種字體最初只稱為“草書”,後“今草”出現後,為示區別,改稱得“章”名。它的命名歷來説法不一。章草的得名,舊説或曰為章帝所愛、或曰用於當時奏章、或曰元帝史游用於書寫急就章。均不確切。從“章”字的本義來分析,它的準確含義是篇章、章法、章則,含有法度的意思。東晉新體草書形成後,由於舊體草書法度嚴謹,遂稱“章草”,新體草書則稱“今草”。所以説,把當時規範化的、章法化的草書稱之為“章草”,還是十分允當的。
“我們今天談論的章草,包含了兩方面意思:
漢簡《神烏傳》 漢簡《神烏傳》
一是俗體的章草,即通常所謂的原始狀態,筆畫簡直、用筆源自篆隸,雖然在字法上已漸趨規範,但筆畫意趣上仍處於不成熟的初創階段,如“平復帖”、“濟白帖”和簡牘中的草書墨跡。其最根本的用筆方法基本延續了篆隸書的平鋪直敍,運筆過程中體現出拖和絞轉的特點,注意點畫線條的遲澀感,結字靈動和變化,縱橫交錯、常有奇趣,左向右背的弧線條用得較多,整體上有渾樸爛漫的色彩。有人將這些書體稱之為草篆、草隸、隸草。總的來講,這些書跡應該稱之為篆書或隸書草化的產物,或稱之為草書的雛形,它們都是草書最古老的形態,是章草藝術的源頭,是章草藝術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
二是嚴格意義上已經規範化了的章草,字勢基本取橫勢,且每字中有明顯的波折特徵,雖被認為是隸書的草化,其字法的成熟與嚴謹,顯然已(基本)衍變為一種新書體了。我們只能從其明顯而誇張的波折來認同它與隸書的親緣關係,這一類作品以皇象急就章為代表,後世書家習章草者,宋克趙子昂等多以此法為宗。規範化了的章草除了波折外,已經很少能見到隸書的痕跡了,用筆的提按使轉漸趨成熟,字法結構也更加嚴謹而精美,幾乎無異於行楷。”
因為紙張的出現,簡牘書寫機制的失傳,真跡埋藏在地下,章草的源頭漸被人們遺忘。在龐大的新章草資源面前,研究、整合、消化、再創作是當代章草(草書)藝術家們面臨的新使命。

章草由來

陸機《平復帖》 陸機《平復帖》
“章草”,關於這一名稱的由來,有好幾種説法,且各都有其根據和道理。
其一:史游作草書《急就章》(本名《急就篇》),後來省去“急就”二字,但呼“章”。
其二:因漢章帝喜好這種書體,並命杜度等奏事用之,故得名。如唐韋續撰《五十六種書》雲:“章草書,漢齊相杜伯度援藁所作,因章帝所好,名焉。”
其三:此種書體,用以上事章奏,因而得名。
其四:取“章程書”意,意即其草法規範化、法則化、程式化。
張懷瓘書斷》説:“章草者,漢黃門令史游所作也”;“王愔雲:‘漢元帝時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隸體粗書之,漢俗簡惰,漸以行之是也。此乃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創之意,謂之草書’”;“建初中,杜度善草,見稱於章帝,上貴其跡,詔使草書上事。魏文帝亦令劉廣通草書上事。蓋因章奏,後世謂之章草”;又説:“章草之書,字字區別;張芝變為今草,如流水速,拔茅邊茹,上下牽連”,“呼史游草為章,因張伯英草而謂也”;“章草即隸書之捷,草亦章草之捷也。”張懷瓘的這些話,基本勾勒出了章草書體的來龍去脈。後代的學者們,不時提出自己的意見,但基本沒有脱離以上幾種説法,只是有所側重或偏愛罷了。
章草由隸書直接演變而來,“凡草書分波磔者名章草”,起於西漢,成熟於東漢。
章草的起源,按照唐朝張懷瓘主張,“章草者,漢黃門令史游所作也。”“因章帝所好名焉。”,認為章草起於史游所做的《急就章》,得名於漢章帝。另有因《急就章》得名和因用於章奏而得名的説法。
西漢元帝時史游通過整理後編寫了《急就章》,使這一新書體規律化,這就有了章草書的體的範本。章草的書體特點是字字獨立,不似今草字字紐結糾纏。它的筆畫特點圓轉如篆,點捺如隸。一字之內筆畫間有牽絲縈帶、纏綿連接,筆畫的粗細輕重變化較大,有些橫畫往往與成隸書捺腳狀向右上方重筆挑出,純似隸書收筆。

章草分類

如何對章草分類,餘德全先生在《章草大典》的前言中有精闢的論述:因為章草傳帖較少,風格近似者,每類人數也寥寥,三兩個人便説已成流派,畢竟有些勉強。正因為如此,這一部分只就章草的純正程度及章草所佔比重的大小做一個劃分。以純正程度,章草可大致可分為七個類型:
章草
章草(20張)
一是原始型。其特點是章草法度在字中當屬不穩定狀態,或者説正由不成熟向成熟發展,還具有初步的性質。各種漢簡屬於此類;
二是簡章型。其特點是章草帶有一定的漢簡風格。陸機的《平復帖》和一些西晉殘紙墨書屬於此類;
三是標準型。其特點是全帖之章草法度穩定,在簡率的筆意中顯現隸書的底藴,堪稱章草之典範。皇象的《急就章》、索靖的《月儀帖》、《出師頌》等是其代表;
四是章今型。特點是以章草為主,間或參以今草。全帖仍然是章草面目。祝允明的《長門賦》等屬此類;
五是今章型。特點是各字細看是今草,但全帖使用章草筆法,帶有濃厚的章草韻味。敦煌章草,孫過庭《佛遺教經》等屬於此類;
六是正章型。特點是全帖皆用章草筆法,但每個字的基本骨架仍然保留正楷的某些特徵。楊嘉祚的《先文貞敷仁廟碑》等屬於此類;
七是章篆類。特點是章草融入了篆書的筆意,而顯得高古厚朴。王蘧常的《千字文》屬於此類。
由於章草是從隸書演變而來的,有些字完全和行、草、楷書不同,絕對不是把上述“蠶頭雁尾”和右斜捺凝重的筆調參雜寫成的,要參考前人的書跡,要有本有源,才不至於謬誤。

章草特點介紹

索靖《月儀帖》 索靖《月儀帖》
章草由隸書草化而來,使之省易簡便,故其用筆仍然多沿襲隸書,其特點多體現在橫畫之末,依然上挑,純留隸法,它雖字字獨立,但每字筆畫之間,卻加進了飛絲縈帶,圓轉如圜,索連的筆法,形成了章草獨特的“筆有方圓、法兼使轉、橫畫有波折、且簡率連筆”的筆法和“字字有區別、字字不相連,字體有則、省便有源,草體而楷寫”的總體特徵。
其用筆和結構特徵有以下幾點:
一、第一筆起筆和最後一筆收筆的橫畫,常帶有隸書“蠶頭雁尾”的筆調,向右捺斜挑,但不是都有,就是有則不重二。
二、最後收筆的右斜捺,凝重而長,帶動整個字形既險峻又靈活。
三、重筆多在字的末筆,收尾都比較沉穩。
四、字的部件之間連寫比較普遍,尤其是筆畫之間聯繫頻繁,大量使用牽絲,且筆畫多為圓弧形,俯仰卧盼,相互呼應,分寫的點,連勢也十分強烈。
五、左右結構能不連一般不連,字與字間斷而不連。
六、章草的一些字和行書差不多,有些和草書差不多,極少數字和楷書差不多。
七、走之平捺,像“乙”字那樣,向右旋繞,彎向上鈎。
為何章草又叫“急就書
草書創始於秦末漢初,衞恆説“漢興,始有草書”《四體書勢》。實際上到了漢代草書已開始流行。這種書體起於民間,只有到了漢章帝時,才允許用這種書體寫奏章,才被官方承認,而成為社會上的通用書體。因此,人們稱這種書體為“章草”。章草是對隸書的改革、簡化而成的,是一種書寫比較快捷的書體。其實章草的產生就是因為事情急迫而潦草書寫的。梁武帝蕭衍草書狀》:
“昔秦之時,諸侯爭長,簡檄相傳,望烽走驛,以篆隸之難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書,蓋今草是也。”也就是説草書起於實用,出於應急之需。張懷灌也有類似的説法,他引用王惜的話:“漢元帝時,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隸體,兼書之,漢俗簡惰,漸以行之是也。此乃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因草創之意,謂之草書。”(《書斷·章草》)綜上所述,章草就是為了應急,書寫快捷,而史游的《急就章》又深得漢章帝寶愛,同時又是用章草書寫的,因此章草又叫“急就書”。 [2] 

章草重要性

王羲之《豹奴帖》 王羲之《豹奴帖》
章草、今草和狂草是草書的三個階段,表明了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若欲今草大成,當學章草。書家王世鏜曾説:“初學宜章,即成宜今”又説:“今處於章,習今而不知章,是無規矩而求方圓,為見其可也。”《書學概論》又言“倘徒以今草是尚而昧於章草,等於學帖而無碑,其卑俗浮滑自不待言。”歐陽中石先生説:“在我國書法史上,這種章草字既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更為我書壇藝術提供了一種字體的特殊風貌,成了一種書法藝術的表現形式。雖然不能用它來解決實用,但作為藝術卻流傳至今,尤其在行草中偶一為之,極見情致,既顯得古雅,又顯得深沉;既顯得豐富,又顯得雋逸,很能展示藝術的表現能力。所以我們學習草書,不能把章草置之其外,哪怕是稍作涉獵,也應是必修的課程之一。”由此可見學習章草的重要性。
章草“因其別具一格,且有古樸厚重的特點,一、兩千年來,深受書家的青睞。古代寫今草的大家,大都會寫章草,王羲之、趙孟頫、祝允明等就是卓越的代表。不少有影響的書家認為,學習今草者必須學習章草,否則今草會缺少深層的內涵”(語出何繼善院士《章草大典》序)。再者,章草“不僅在漢字學中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在書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藝術價值,我們對章草書體的特點、成就及影響進行一些探索,無論對書法史的學習研究,還是書法作品創作,都是有意義的。”

章草臨習章草

如何學習章草,辛一夫先生在《怎樣寫草書》一書中有全面的論述,摘要如下:研習章草的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宋克《急就章》 宋克《急就章》
第一階段,臨摹皇象的章草《急就章》,前一階段要求酷肖,待結體、使轉熟練後,再融入陸機的《平復帖》的筆意,求其簡峭古拙;
第二階段,臨摹皇象的《文武將隊帖》、《頑闇帖》,隋人《出師頌》,獻之《江東帖》,羲之《豹奴帖》及《亮白帖》,最初力求肖似,而後放大臨摹,用以壯大自己腕下的氣宇,書勢自然逐漸走向開張、雄闊;
第三階段,臨摹索靖的《月儀帖》,宋克的《急就章》,郭雍的《蘭亭序跋》,用以豐富章草的筆意,求其結體變化多姿,矯健有力,而又氣韻生動
第四階段,臨摹分析研究秦、漢期間帶有濃厚篆書筆意的簡書,一方面要理解:古人書寫的初期章草出現幼年期稚拙感的成因;同時辨別清楚哪些是僿陋之作,以及它的歷史侷限性。另一方面要有分析的進行約取。深入研究這些原始章草,其主要目的在於浸潤吸收簡書的氣韻和結體上的簡峭巧思,最後達到簡古痛快的境界。
通過以上四個階段的研習,大體上可以領悟到章草的結體、用筆特點和章法要求。比如:章草的結體有如隸書,應當方而略扁一些;運筆時,環轉取篆書法,其它和隸書接近;章法要求豎成行,而不必強調橫成列;字與字之間不相牽連(意應連,但不以縈帶相連);一幅作品中,單字各有姿態,同體字不使雷同,又省便有源。掌握了章草的特點和豐富的結體變化,又能融會吸取眾家之長於腕下,積時長久以後,當能夠隨心所欲地駕馭這種書體抒發情懷時,自可窮通妙造、風格獨具了。

章草注意事項

沈鵬先生在2009年香港《書譜》雜誌(總第九十五期)舉行的“十家論壇之名家訪談”時,在談到學習章草注意事項時説:“章草是今草的前身,今草是章草的延續,如果能把兩者融匯起來,可能達到一個高境界。……學習章草應注意避免習氣,章草具有特徵性的筆法比如波磔,倘若過分誇張,便失去內在的美;如果沒有這樣的筆法,又失去了章草的味道。”
“今章二體有異同,今草可以連續書寫,所謂‘字羣結構’。章草承隸法,每個字是獨立的,所以我認為章、今二體結合會更完美。……明代宋克寫章草有很好的成就,習氣也比較明顯。……有人一開始就學宋克,我覺得不好。鍾繇皇象都是章草的源頭。”……“漢代的木簡、晉唐人寫經,還有陶磚瓦文等,都可以學習的,如果可以追求某些筆法,可能令人生厭。我一向主張融合、博取。”
陳巨鎖先生近三十年來致力於章草創作,他説:“草書的產生,是實用之需,所謂“趨急速耳”、“赴急之書”。然而,章草作字非因急速而使然。我數十年來作章草,是對藝術的追求,無“赴急”之為。故所作書,一是下筆有源,無不遵循章草法則和規律,絕不臆度生造。其次,我在章草學習中轉益多師,鑄熔百家,以為我用。漢魏迄今兩千年來,章草由盛而衰,流傳的作品也不是很多。凡所能見到的、我無不臨習。從皇象急就章,到索靖月儀帖,到隋人出師頌,以及趙子昂、鄭文原、俞紫芝宋克祝允明,到近代的沈曾植王世鏜鄭誦先王遽常李志敏、于右任等名家作品,無不揣摩品味,以汲取營養,豐我羽翼。三是忘我,作書每在經意與不經意之間。經意,嫌拘謹;不經意,則粗疏毛糙,流滑近俗。情之所至,沉着痛快。不沉着,難得醇厚高古;不痛快,常失風采韻致。四是不求變而自變。人之面目,由少年而青年終至老年,形態在漸變。若驟然變臉,人將不識某甲某乙。蒙養三味,不求速化,老而彌堅,境界也將不斷昇華。五是不求工,一任自然,下筆不激不厲,不温不火。心態平和,法而無法,有而不為法縛,無而不離矩矱。”(以上摘自2009年香港《書譜》雜誌(總第九十五期)十家論壇之名家訪談)
謝孔賓先生(菏澤學院教授)在所著的《怎樣寫章草》一書中説:“在學習寫章草時,要注意筆畫的輕重,結字的體勢和章法佈局。書寫時選用硬毫筆或兼毫筆為宜,用墨要濃潤。在運筆的韻律中多半是:左輕右重,上輕下重;入筆較輕,出筆較重。在結字的特點上有些字是一字多寫、一字多姿,姿致變化美輪美奐。章法上要求通篇和諧,氣脈連貫,給人以水到渠成燦然成章之美。”又説:“古代的章草字數有限,因而我們能取法者也有限。文字學家餘德權先生説:‘寫章草要使更多的人能夠認識,書寫時儘可能選擇簡率成度不很高的體型。如果沒有簡率成度不很高的,亦可仿行書創造,只要用章草的筆法來寫就行。’真是至理名言。所以我們在認真繼承傳統時不可故步自封。應該在多寫多讀中不斷積累書識;練手、練眼、練心,以求化古生新。”

章草傳世名帖

武威漢簡
張芝《秋涼平善帖》
公羊傳磚帖
曹植《賦稿長卷》
皇象《急就章》
皇象《文武帖》
皇象《頑閣帖》
司馬懿《之白阿史帖》
索靖《月儀帖
索靖《出師頌》
衞瓘《頓州帖》
衞恆《一日帖》
王獻之《江東帖》
王獻之《亮白帖》
趙孟頫《急就章》
蕭子云《出師頌跋》
蔡襄《蕭子云出師頌跋》
鮮于樞《千字文》
鄧文原《急就章》
趙雍《千字文》
康裏巎巎《李太白古風》
宋克《急就章》
宋克《孫過庭書譜》
胡正《樂毅論》
王鐸《題玄翁老先生像》
傅山《杜甫詩冊》
翁方綱《出師頌》
沈曾植《草書論書詩》
王世鏜《九勢之中詩》
王世鏜《一走一留詩》
王世鏜《稿訣自敍》
王世鏜《稿訣集字》
王世鏜《先伯母房大夫人行述》
梁啓超《千字文》
鄧誦先《千字文》
於省吾《錄魯迅詩》
高樂三《曹植書賦十四篇》
王蘧常《千字文》
沈從文信札

章草章草名家

張芝(公元?-約192年),中國東漢書法家。字伯英。敦煌酒泉(今甘肅酒泉)人。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司馬懿(179-251年),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温縣孝敬裏(今屬河南温縣)人。
皇象 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生卒年不詳。三國吳書法家。字休明。官至侍中、青州刺史。幼工書,師於杜度。
衞瓘(220年-291年),字伯玉,河東安邑人(今山西夏縣北)。
索靖(239-303年),中國西晉書法家。字幼安,敦煌龍勒(今甘肅省敦煌市)人。
陸機(261-303年),字士衡,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西晉文學家、書法家,與其弟陸雲合稱“二陸”。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號澹齋,漢族,祖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會稽(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中國東晉書法家,有書聖之稱。
王獻之(334-386年),字子敬,漢族,東晉琅琊臨沂人,書法家、詩人,祖籍山東臨沂,生於會稽(今浙江紹興),王羲之第七子。
蕭子云(487-549年),南朝梁史學家、文學家。字景齊,南蘭陵人。
蔡襄(1012-1067年),字君謨,漢族,仙遊人。
鮮于樞(1256-1301年),元代著名書法家。字伯機,晚年營室名“困學之齋”,自號困學山民,又號寄直老人。
趙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人。
鄧文原(1258-1328年),字善之,一字匪石,人稱鄧巴西、素履先生,綿州(今四川綿陽)人,遷寓浙江杭州。
康裏巎巎(1295-1345年),色目康裏部(蒙古族人)人,元代著名少數民族書法家。字子山,號正齋、恕叟。
楊維楨(1296-1370年),元末明初著名文學家、書畫家。
宋克(1327-1387年),字仲温,一字克温,自號南宮生,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祝允明(1460-1527年),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王鐸(1592-1652年),明末清初大臣、書畫家。
傅山(1606-1684年),明清之際思想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濁翁、石人等別名,漢族,山西太原人。
翁方綱(1733-1818年),清代書法家、文學家、金石學家。字正三,一字忠敍,號覃溪,晚號蘇齋。直隸大興(今屬北京)人,乾隆十七年進士。
沈曾植(1850-1922),浙江嘉興人。博古通今,學貫中西,以“碩學通儒”蜚振中外,譽稱“中國大儒”。
王世鏜(1868-1933年),字魯生,中年號積鐵子,晚年號積鐵老人,天津人。
梁啓超(1873-1929年),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光緒舉人等。漢族,廣東新會人。
鄧誦先(1894-1964),字誦先,號曇殊,別署從心先生,現代廣東南海人。
於省吾(1896-1984年)古文字學家。字思泊,號雙劍誃主人、澤螺居士、夙興叟,漢族,遼寧海城縣人。
康生(1898年-1975年12月16日),原名張宗可,字少卿,曾用名趙溶、張溶,乳名張旺,中國山東膠縣人。
高樂三(1900-1987年),原名廣育,字樂三,以字行於世。號羅珊、樂翁、滈濱居士、神禾老農。男,漢族,陝西長安人。
王蘧常(1900-1989年),中國哲學史家、歷史學家、著名書法家。嘉興人。
沈從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嶽煥,筆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鳳凰縣人,苗族
李志敏(1925—1994),是北京大學資深教授,法學泰斗。早年求學武昌藝專,後常年授業北京大學。精通英、法、德、俄四國外語,又有深厚的國學根基,工詩文,擅繪畫,篆隸楷行草皆能,尤精魏碑和狂草,其狂草填補了20世紀中國狂草史空白。同時,書法理論研究貢獻頗巨,著有三春堂《書論》和《草論》。 [3] 沈尹默合稱“北大書法史兩巨匠”,與林散之並稱“南林北李”。 [3] 
高二適(1903-1977),江蘇泰州姜堰區興泰鎮小甸址人(解放前屬江蘇東台)。原名錫璜,中年曾署瘖盫,晚年署舒鳧。齋號證草聖齋、孤桐堂。當代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其善書法,尤擅草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