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法藏

鎖定
法藏法師(643年-712年),唐朝佛學高僧,華嚴體系實際構建者。又稱賢首國師,華嚴五祖之一。
別    名
賢首禪師
賢首
出生地
長安
出生日期
643年
逝世日期
712年
主要成就
華嚴宗開創者
主要作品
華嚴經
本    名
法藏
籍    貫
西域康居
職    業
僧人
俗    姓

法藏人物生平

法藏 (643--712),唐代僧人。華嚴宗實際開創者,宗內稱為三祖。本康居國人,其祖父僑居長安,以康為姓。
17歲入太白山求法。後去雲華寺師事智儼,聽講《華嚴經》,得其嫡傳。高宗咸亨元年(670),榮國夫人楊氏死,武后施宅為太原寺,度僧以樹福田。於是同學道成、薄法及京城其他大德連狀薦舉,度他為僧,得受沙彌戒。先後於太原寺、雲華寺講《華嚴經》,武后命京城十大德為授具足戒,並賜以賢首之名,人稱“賢首國師”。為使武則天契入華嚴境界,法藏指殿前金獅子為喻,深入淺出廣闡妙義,其文字記錄便是著名的《金獅子章》。
法藏 法藏
此後,廣事講説、著述並參加譯經。證聖元年(695)于闐沙門實叉難陀洛陽大遍空寺,重譯《華嚴經》,他奉詔筆受。新譯《華嚴經》,雖較舊譯增加了《如來現相》《普賢三昧》《華藏世界》《十定》等品,卻仍有脱漏。他用晉、唐兩譯對勘梵本,並把中印度沙門地婆訶羅在長安補譯的《入法界品》闕文補在新譯的脱漏處,使現行《華嚴經》得以完善。聖歷一年(699),新譯《華嚴經》告成,詔令法藏在洛陽佛授記寺宣講,深得武后賞識。他還參加翻譯了《密嚴經》《金光最勝王經》《大寶積經》《顯識論》《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等多種經論。
唐代僧人賢首,華嚴宗實際創始人,為華嚴宗三祖。本為康居國人,本名法藏,其父僑居唐都長安,以唐為姓。尊者十六歲時,到四明山阿育王塔燒煉一指以表虔敬,併發誓研習華嚴經義,十七歲入太白山求法,先後於太原寺、雲華寺講《華嚴經》,曾參加玄奘譯場,後因見解不同而退出。武則天時期,曾入宮為武后講解《華嚴經》。時為譯場主持人,與人合譯出《華嚴經》等。武則天賜以“賢首”之名,因而時人又稱他為“賢首國師”。尊者以《華嚴經》為理論根據而立“華嚴宗”,被尊為華嚴宗第三祖。華嚴宗亦因他而被稱為“賢首宗”。尊者歷任五帝(唐高宗、武則天、中宗、睿宗玄宗)門師,聲望顯赫。 [1] 

法藏學説著作

法藏的學説,繼承智儼法界緣起的思想而有所發展。他推崇華嚴,倡導法界緣起的理論,並用四法界、十玄無盡、六相圓融等法門,來闡明圓融法界無盡緣起的內容。此外,他還由教開宗,把印度和中國的所有宗派詳分為我法俱有宗、法有我無宗、法無去來宗、現通假實宗、俗妄真實宗、諸法但名宗、諸法皆空宗、真俗不空宗、相想俱絕宗、圓明具德宗等十宗。前六宗屬小乘,後四宗屬大乘。他自稱圓明具德宗。
著作主要有《華嚴經探玄記》20卷、《華嚴經旨歸》1卷、《華嚴經文義綱目》1卷、《華嚴策林》1卷、《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又稱《華嚴五教章》或《華嚴教分記》)4卷、《華嚴金獅子章》1卷、《華嚴經問答》2卷、《華嚴經義海百門》1卷、《華嚴遊心法界記》1卷、《修華嚴奧旨妄盡還原觀》1卷、《華嚴經普賢觀行法門》1卷、《密嚴經疏》4卷、《般若心經略疏》1卷、《入楞伽心玄義》1卷、《大乘起信論義記》5卷、《大乘起信論別論》1卷、《法界無差別論疏》1卷、《華嚴經傳記》5卷等。
法藏的學術著作多數難考其具體年代,且有部分佚失,但重要著作均得以流傳。其中《華嚴探玄記》是彰顯法藏華嚴教義學理論建構成熟之作,另有諸多註疏,史稱“賢首十疏”,包含有《梵網經疏》《心經略疏》等。法藏著述中,《華嚴指歸》《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華嚴金獅子章》並稱“賢首三要”。 [2] 
其一生主要撰述有:《華嚴發菩提心章》《華嚴關脈義記》《華嚴金獅子章》《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華嚴經普賢觀行法門》《華嚴經文義綱目》《華嚴經義海百門》《華嚴經旨歸》(《華嚴指歸》)《華嚴三昧章》《華嚴玄義章》《華嚴經傳記》《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十二門論宗致義記》《大乘起信論義記》《法界無差別論疏》《入楞伽心玄義》《梵網經菩薩戒本疏》《新華嚴經略疏》(《新華嚴經料簡》)《華嚴三寶禮》《華嚴贊禮》《華嚴翻梵語》《華嚴梵語及音義》等。

法藏軼事典故

關於法藏在洛陽的政治活動,崔傳記載了兩件事。

法藏神兵伐敵

神功元年(697),契丹大舉寇掠內地,武則天一面派軍隊前往應戰,一面令法藏“依經教遏寇虐”。法藏上奏道:“若令摧伏怨敵,請約左道諸法。”所謂左道,是指巫蠱方術、詛咒、祈禱鬼神等帶有迷信色彩的邪門旁道,由於危害政治,一直被嚴禁,但這次武則天允許實行。法藏於是沐浴更衣,建立道場,設置觀世音菩薩像,手持影子石佛珠,行道作法。幾天後,契丹軍隊看見的武周軍隊便成了“無數神王之眾”,又見“觀音之像浮空而至”,因而軍心大亂,被武周打敗。武則天下敕表彰法藏説:“醴酒流甘於陣塞,仙駕引纛于軍前。此神兵之掃除,蓋慈力之加被。”

法藏助殺二張

神龍元年(705)初,武則天病重,宰相張柬之乘機發動政變,誅殺武則天的親信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擁立唐中宗復位。法藏積極參預這次政變, “內弘法力,外贊皇猷。”形勢穩定後,中宗賞功,讓他連升三品。這對於一位不打算還俗的僧人來説,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法藏因而再三謝絕,中宗遂轉賜其弟康寶藏。中宗還下詔表揚法藏道:“傳無盡之燈,光照暗境;揮智慧之劍,降伏魔怨。兇徒叛逆,預識機兆,誠懇自衷,每有陳奏,奸回既殄,功效居多。”

法藏翻譯佛經

法藏在洛陽的宗教活動,主要表現為翻譯並研究佛經,以及進行佛教的宣傳教育活動。
《華嚴經》梵文原本據説有10萬偈。東晉時梵僧佛馱跋陀羅在華首次譯為中文,勒為60卷,稱為《六十華嚴》或《舊華嚴》《晉經》。該譯本不是足本,僅有二萬六幹偈。武則天聽説于闐(今新疆和田)有梵文足本,很想弄到。于闐僧實叉難陀聞訊,攜梵本來洛陽,證聖元年(695)奉敕在大遍空寺翻譯,未畢而病故,由參預譯事的中外籍僧人繼續翻譯,法藏參預其中。崔傳説他“本資西胤,雅善法言,生寓東華,精詳漢字”,因而擔任筆受工作,發揮主要作用。四年後新譯在佛授記寺完成,勒為80卷,稱為《八十華嚴》或《新華嚴》。但仍不是足本,法藏補進前此與中天竺僧地婆訶羅在長安共譯出的部分內容,整理出一個較為完善的新本。 聖歷二年(699)10月8日新譯《華嚴經》告成,佛授記寺的僧人請法藏講經義,武則天下令當月15日開講。到臘月12日晚上,法藏講到《華藏世界品》的“海震動”説法時,突然發生強烈地震,講堂和寺院發出震吼之聲,聽眾數千從未見過這種情況。該寺僧人作為喜訊向武則天上疏彙報。按照古代的天人感應説,上天常常因朝政失誤而降生各種反常的自然現象來警告皇帝,這時,臣子可以直言不諱地批評皇帝,指摘時弊,皇帝也會下罪己詔向國人承認錯誤,同時減膳,錄囚,減免賦税,施行仁政。這無疑是藉助於老天爺的權威。對皇權進行某種程度的限制,使皇帝有所收斂,成為時政改弦更張的一個契機。《通鑑》卷203記載,垂拱二年(686),武則天以皇太后的身份在洛陽臨朝稱制已經兩年多,雍州上報新豐縣(今陝西臨潼)東南涌出一山,武則天下令將縣名改為慶山。有人上疏説:“今陛下以女主處陽位,反易剛柔,故地氣塞隔,而山變為災。……宜側身修德,以答天譴,不然,殃禍至矣。”這次地震本來又是一個批評武則天的機會,但因為法藏講經的緣故,反倒被看作是吉兆瑞應。崔傳説:武則天對僧人的上疏御筆批答道:“開講之辰,感地動而標異。斯乃如來降祉,用符九會之文;豈朕庸虛,敢當六種之動!”
同時,武則天還命法藏為自己講解新譯《華嚴經》秉御賜法藏,華嚴宗義理極其深奧複雜,武則天聽後茫然不解,法藏就以宮殿前的金屬獅子為教具,撰寫《金獅子章》,來加以開導。這一直觀教學使艱深的義理變得徑捷易懂,武則天遂豁然開悟。 [2] 
《金獅子章》不足1100字,卻囊括了華嚴宗的基本理論和判教説法,可謂有咫尺萬里之勢。所以這樣,除了法藏具備高度的概括能力以外,還由於他以實物為例,深入淺出,捨棄了很多論證過程。茲引證一例:為了説明色與空的關係,《金師子章·辨色空第二》就以金體比喻佛性——空,以獅子相比喻事物——色,説:“師子相虛,唯是真金。師子不有,金體不無,故名色空。又復空無自相,約色以明。不礙幻有,名為色空。”秘密隱顯俱成門是華嚴宗十玄門之一,以為事物有色和空兩重內容,人們看到假有的一面而看不到假有所體現的實有這一面,假有顯而實有隱;看到實有的一面而看不到假有的一面,實有顯而假有隱。雖然或隱或顯,但隱顯二相,俱時成就。
法藏很善於利用教具,由此及彼,由淺入深,進行直觀教育。為了説明事事無礙法門,即事物與事物之問圓融無礙的關係,他概括為因陀羅網境界門。他為武則天和那些理解力低的人準備了10面鏡子,安放於八方和上下,鏡面相對,距離一丈並點燃一支火炬,來照着中間安放的一尊佛像,於是每面鏡子中都重重疊疊地現出佛像,以及其它鏡子映現佛像的樣子。在場的人一下子都明白了這一佛教理論。《宋高僧傳·法藏傳》總結他以實物從事教學活動時指出:“藏之善巧化誘,皆此類也。”
不久,法藏遷至長安大崇福寺當寺主。據清人徐松唐兩京城坊考》卷4記載,長安曾有三所崇福寺。敦義坊東北隅有隋代的靈覺寺,唐初廢,乾封二年(667),皇后武則天為其姐賀蘭氏復立為崇福寺,但儀鳳二年(677)即改名為福田寺,玄宗初廢。義寧坊南門東邊有隋代的真寂寺,唐初改名為化度寺,但直到大中六年(852)才改為崇福寺。顯然,這兩所崇福寺都不是法藏當寺主的寺院。他所在的崇福寺位於休祥坊東北隅,即當年武則天舍宅而立的太原寺,載初元年(689)改稱為崇福寺,由武則天親筆賜寫飛白體寺額。因此,該寺可以看作是在長安的武周皇家寺院,選中法藏當寺主,無疑體現了武則天對他的信任和垂青。
長安四年(704)臘月,法藏供奉於洛陽內道場,建置華嚴法會。他向武則天談起自己年青時曾煉指供養岐州法門寺舍利塔,是珍藏阿育王所提供佛舍利的勝地,於是武則天下令前往法門寺迎舍利。她這時82歲,身體已經不行,一月以後病情即惡化,想借助於法藏,乞靈於佛教,以求延年益壽。法藏到了今陝西扶風縣,在塔前行道七晝夜,請出舍利,於除夕迎至大崇福寺,次年正月 11日送至洛陽,並且送還先前為 武則天講《金師子章》時御賜給他的、倭進獻的雲海石108粒念珠,希望藉以雲海石祈福武則天病癒。11日送回洛陽時武則天下令王公百官和洛陽的善男信女,都製做精美華貴的幡華幢蓋,由太常寺演奏莊嚴的樂曲,將舍利迎至明堂。正月15日,武則天“身心護淨,頭面盡虔”,請法藏捧持舍利,“普為善禱”。10個月後,武則天在洛陽上陽宮去世。
隨着李唐政權的恢復,長安再度成為政治中心,法藏也就永遠地離開了洛陽,在長安從事活動,繼續受着幾代皇帝的高度尊崇。

法藏學術思想

法藏的學術體系極為龐雜博大,條目繁多,如十玄門、十重觀、華嚴三昧觀等等,於此僅舉三項較為基本的理論。 [2] 

法藏判教

判教即指對歷史上佛教經論批判式的整理,為中國佛教宗派最重視的事情之一。法藏的判教為華嚴宗判教論的核心,即“五教十宗”。五教是對經論所做的判定,十宗是對教義內容的分類。 [2] 
(一)小乘教:指《阿含經》及小乘阿毗達摩論而言,以法藏的觀點,此種教法層次最低,難以與大乘義理比肩。
(二)大乘始教:分相始教、空始教二種,前者指《解深密經》及法相宗各種論典,後者指《般若經》及《中論》等空宗典籍。法藏認為此類義理高於小乘教而稍遜其他大乘法門。
(三)大乘終教:《楞伽經》、《勝鬘夫人經》、《起信論》等,屬如來藏緣起論。
(四)頓教:與前面循序而進的漸教不同,指頓悟法門而言,《維摩詰經》、《思益經》等屬此。
(五)圓教:華嚴教法,圓融無礙。
十宗:將五教內容再加細分,成為我法俱有宗、法有我無宗、法無去來宗、現通假實宗、俗妄真實宗、諸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俱絕宗、圓明具德宗十種。這十宗中,前六種是小乘教,後四種是大乘教
作為華嚴教義學中判教的補充,法藏還提出了通攝佛教大小乘,屬另一類型的佛教四宗義,表列如下(資料來源:《法藏評傳》):
判教
宗 名
經 論
創 立 者
特 點
隨相法執宗
《阿含》諸經,《婆沙》諸論
小乘諸師
隨事執相
真空無相宗
《般若》諸經,《中》、《百》諸論
龍樹、提婆
會事顯理
唯識法相宗
《解深密》諸經,《瑜伽》諸論
無著、世親
依理起事差別
如來藏緣起宗
《楞伽》諸經,《大乘起信》諸論
馬鳴、堅慧
理事融通無礙
這種判教方法不僅在當時,而且對現代佛教的判教觀念同樣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法藏法界緣起論

華嚴宗的法界無盡緣起理論是佛教緣起説理論的極致,它把宇宙分為四個層次: [2] 
法界緣起論
名 稱
闡 釋
事法界
宇宙間的現象世界。
理法界
現象世界所依據的本體界,指真如法性。
理事無礙法界
真如法性與現象之交融無礙。
事事無礙法界
即一真法界,華藏世界,指現象與現象間相互融攝而不相妨礙,一切攝一,一攝一切。宇宙是一重重無盡,相互緣起的連鎖系統,不可分割的全體。
法藏曾用大量的,精緻的語句來描述這一理論。華嚴宗二祖智儼曾有“十玄門”的學説用以闡述這一理論,而法藏更將其説法加以改革,而成為“新十玄門”,法藏以金獅子為譬喻,向武則天解説的正是此説。
(一)同時具足相應門:即對事事無礙法界,完全的、相互依存的、無時空差異的宇宙之總説,其餘九門是分述。
(二)一多相容不同門:説明個體與全體的關係。一即宇宙的一真法界,多即現象界中不同的事物。一與多有差別,但互相融攝,如一隻金獅子中,黃金與獅子的形象之間相互容受。
(三)諸法相即自在門:現象與現象之間可以相互融攝,如金獅子的眼睛、耳朵、鼻子,其本質並無分別。而眼睛、鼻子、耳朵的外形則有差別相。
(四)因陀羅網境界門:現象與現象之間有層層無盡的含攝。因陀羅網是印度神話中,在天帝宮殿裏張開的一張網,上面有無數寶珠,每一顆寶珠都能映現出其他寶珠,及其他寶珠中映射的珠影。在事事無礙法界中,紛然萬法如因陀羅網一般重重含攝。
(五)微細相容安立門:極短暫的時間,極微小的物質,可以容納極大的事物。在一毛孔之中,即有無量佛國
(六)秘密隱顯俱成門:宇宙間的現象有顯有隱,但顯與隱的都是存在的現象,如金獅子在本質上是黃金,在顯現上是獅子,事實上金子與獅子同時俱成,都是存在的。
(七)諸藏純雜具德門:自理而看事,一切現象都是純一的。自事而看事,一切現象又是雜多的。理與事的差別由角度不同引起,並不是有本質差異,二者不相妨礙,純與雜同時存在。
(八)十世隔法異成門:不同時間可以相互融攝。一念之間,可以含攝過去、現在、未來等不同階段時間。
(九)唯心迴轉善成門:心是為善為惡,成聖成佛的關鍵。
(十)託事顯法生解門:事事無礙的道理,在一切事上就能顯示出來,因此,事就是理,不須事外求理。

法藏六相圓融説

六相圓融是淵源自地論學派,為法藏詳盡闡釋的學説,其理論依據源出《華嚴經·十地品》與《十地經論》。六相是現象界的六個範疇,即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如一金獅子,金獅子是總相;眼耳鼻等是別相;眼耳鼻均為金子做成,是同相;眼耳鼻外形不同,是異相;因緣和合形成獅子,是成相;因緣不和合,則不成獅子,是壞相。 [2] 
六個範疇可以分成兩組,一組是總、同、成,一組是別、異、壞。這兩組概念看似相互衝突,實則相即相入,圓融無礙,是一個緣起的連鎖,每一相都具足六相。
六相圓融説
對應關係
具體釋義
比 喻
總 結
總相——別相
別相指整體之部分存在,構成整體而具差別的條件要素。無別相,則總相無以成立。別相則依總相為存在。標明法界緣起的道理。
1、如金獅子為總相,則獅子之眼耳鼻為別相。
2、如屋舍為總相,則椽為別相。
總即一舍,別即諸緣,同即互不相違,異即諸緣各別,成即諸緣辦果,壞即各住自法。
頌曰:一即具多名總相,多即非一是別相;多類自同成於總,各體別異現於同;一多緣起理妙成,壞住自法常不作;唯智境界非事識,以此方便會一乘。
同相——異相
同相指構成事物整體過程中的共同要素、作用等。異相指事緣差異性存在。
此範疇強調共同構成某事物力量及作用的共同性及差異性。標明緣起相映的道理。
1、如金獅子之眼耳鼻均為金,是同相,其外形不同,是異相。
2、椽、瓦對房舍而言是別相,椽、瓦本身是對方的異相。
成相——壞相
成相即構成事物存在的作用力量。壞相指事物諸要素“各住自法”的相對穩定性。標明緣起離邊的道理。
1、金成獅子則是成相,金子不形成獅子是壞相。
2、椽、瓦諸緣共同作用成舍,是成相。椽等各住自法,本不作舍,即是壞相。
六相圓融是對十玄門的又一重解説,同樣構成華嚴法界緣起論的內容。

法藏歷史地位

法藏專宗華嚴,是唐代建構華嚴教義學的龍象高僧,也是中國佛教玄學體系的最後構建者,其理論學説與智顗的天台哲學,可稱是中國佛教理論之雙璧。此外,宋明理學儘管整體批判佛教,但實際上通過禪學,特別是華嚴禪,間接受到了華嚴派的較大影響。華嚴義學中的理事圓融論成為佛教哲學與中國傳統思想相互融合的重要理論,宋代程朱理學甚至直接使用理事、理氣等作為哲學思考範疇。
法藏思想對日本佛教韓國佛教的華嚴宗影響均較深遠,乃至日本華嚴學權威學者鐮田茂雄曾説,東亞三國推展華嚴教學的比較研究中,首先是必須要將法藏的《華嚴五教章》視為開宗之書,並有必要詳細調查比較中國宋代、日本凝然、高麗均如及以後的相關注釋著作。以法藏華嚴教義學為理論基石的華嚴宗,迄今仍然活躍在日本、韓國等地區,可以説,法藏的思想對當時及後世都有着不可磨滅的影響。

法藏著作選讀

謂金無自性,隨工巧匠緣,遂有獅子相起。起但是緣,故名緣起。 [2]   謂獅子相虛,唯是真金。獅子不有,金體不無,故名色空。又復空無自相,約色以明。不礙幻有,名為色空。
獅子情有,名為遍計。獅子似有,名曰依他。金性不壞,故號圓成。
謂以金收獅子盡,金外更無獅子相可得,故名無相。
謂正見獅子生時,但是金生,金外更無一物。獅子子雖有生滅,金體本無增減,故曰無生。
——《華嚴金獅子章》
金與獅子,同時成立,圓滿具足,名同時具足相應門
若獅子眼收獅子盡,則一切純是眼;若耳收獅子盡,則一切純是耳。諸根同時相收,則一一皆雜,一一皆純,為圓滿藏,名諸藏純雜具德門。
金與獅子,相容成立,一多無礙;於中理事各各不同,或一或多,各住自位,名一多相容不同門
獅子諸根,一一毛頭,皆以金收獅子盡。一一遍獅子眼,眼即耳,耳即鼻,鼻即舌,舌即身。自在成立,無障無礙,名諸法相即自在門。
若看獅子,唯獅子無金,即獅子顯金隱。若看金,唯金無獅子,即金顯獅子隱。若兩處看,俱隱俱顯。隱則秘密,顯則顯著,名秘密隱顯俱成門。
金與獅子、或隱或顯,或一或多,定純定雜,有力無力,即此即彼,主伴交輝,理事齊現,皆悉相容,不礙安立,微細成辦,名微細相容安立門
獅子眼耳支節,一一毛處,各有金獅子;一一毛處獅子,同時頓入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無邊獅子;又復一一毛,帶此無邊獅子,還入一毛中。如是重重無盡,尤天帝網珠,名因陀羅網境界門。
説此獅子,以表無明;語其金體,具障真性;理事合論,況阿賴耶,令生正解,名託事顯法生解門。
獅子是有為之法,念念生滅。剎那之間,分為三際,謂過去現在未來。此三際各有過現未來;總有三三之位,以立九世,即束為一段法門。雖則九世,各各有隔,相由成立,融通無礙,同為一念,名十世隔法異成門。
金與獅子,或隱或顯,或一或多,各無自性,由心迴轉。説理説事,有成有立,名唯心迴轉善成門
——《華嚴金獅子章》
初中問曰:云何名為發菩提心?答曰:依起信論有三種心。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修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救度一切苦眾生故。依此三心各曲開十門。就初直心中具有十心。一者廣大心,謂誓願觀一切法悉如如故;二者甚深心,謂誓願觀真如要盡源底故;三者方便心,謂推求簡擇趣真方便故;四者堅固心,謂設逢極苦樂受此觀心不捨離故;五者無間心,謂觀此真如理盡未來際不覺其久故;六者折伏心,謂若失念煩惱暫起,即覺察折伏令盡使觀心相續故;七者善巧心,謂觀真理不礙隨事巧修萬行故;八者不二心,謂隨事萬行與一味真理融無二故;九者無礙心,謂理事既全融不二,還令全理之事互相即入故;十者圓明心,謂頓觀法界全一全多同時顯現無障無礙故。第二深心中亦具十心。一者廣大心,謂於遍法界一切行門誓當修習學故;二者修行心,謂於此無邊行海對緣修造故;三者究竟心,謂凡所修學要當成就乃至菩提故;四者忍苦心,謂能忍大苦修諸難行不以為難故;五者無厭足心,謂頓修多行情無厭足故;六者無疲倦心,謂於一一難行多時勇悍無疲倦故;七者常心,謂於一一行各盡未來際,念念相續恆不斷故;八者不求果報心,謂修此諸行不求人天二乘果故;九者歡喜心,謂凡修諸行稱本求心皆大歡喜故;十者不顛倒心,謂凡所修行皆離二乘俱絕三輪故。第三大悲心中亦具十心。一者廣大心,謂於一切眾生皆立誓願,將度脱故;二者最勝心,謂度彼要當得佛果故;三者巧方便心,謂求度眾生巧方便法要當成熟故;四者忍苦心,謂堪忍代彼一切眾生受大苦故;五者無厭足心,謂於一一難化眾生化以無量方便無厭足故;六者無疲倦心,謂化難化眾生設於無量劫荷負眾生苦不以為勞故;七者常心,謂於一一眾生盡未來際念念無間不休息故;八者不求恩報心,謂於諸眾生作此廣大饒益終不希望毛端恩報故;九者歡喜心,謂令眾生得安樂時,通令得轉輪王樂釋梵天王乃至二乘及大涅槃等樂故;十者不顛倒心,謂不見能化及所化故。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二別顯中有三對六不。然有三釋:一就位釋,二就法釋,三就觀行釋。初就位釋者,一不生不滅,在道前凡位,謂諸凡夫死此生彼,流轉長劫,是生滅位。真空離此,故云不生不滅也。二不垢不淨者,在道中菩薩等位,謂諸菩薩障染未盡淨行已修,名垢淨位,真空離此,故名不垢不淨。三不增不減者,在道後佛果位中,生死惑障昔未盡,而今盡是減也,修生萬德昔未圓,而今圓是增也。真空離此,故云不增不減。又佛性論中,立三種佛性:一道前名自性住佛性,二道中名引出佛性,三道後名至得果佛性。佛性唯一,就位分三,今真空無異,亦就位分異。又法界無差別論中,初名染位,次名染淨位,後名純淨位,皆同此也。二就法釋者,謂此真空雖即色等,然色從緣起,真空不生色,從緣謝,真空不滅,又隨流不染,出障非淨,又障盡非減,德滿不增。此生滅等是有為法相,翻此以顯真空之相,故云空相也。三就觀行釋者,謂於三性三無性觀,一於遍計所執性作無相觀,謂彼即空無可生滅;二於依他起性作無生觀,謂依他染淨從緣無性;三於圓成實性作無性觀,謂前二不有而非減,觀智照現而不增。又在纏出障性無增減,又妄法無生滅,緣起非染淨,真空無增減,以此三無性顯彼真空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