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迪·沃霍爾

(美國近代藝術家)

鎖定
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1928年8月6日—1987年2月22日),港台地區譯為安迪‧沃荷,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和領袖,也是對波普藝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他大膽嘗試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術、照片投影等各種複製技法。
沃霍爾除了是波普藝術的領袖人物,他還是電影製片人、作家、搖滾樂作曲者、出版商,是紐約社交界、藝術界大紅大紫的明星式藝術家。2014年,作品毛澤東畫像在英國以76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7663萬元)的高價被拍賣。
中文名
安迪·沃霍爾
外文名
Andy Warhol
別    名
安迪‧沃荷(港台地區譯名)
國    籍
美國
出生地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
出生日期
1928年8月6日
逝世日期
1987年2月22日
職    業
藝術家、電影製片人、作家、作曲人、出版商
代表作品
帝國大廈
藍色電影
主要成就
創辦Interview雜誌
藝術領域
印刷,繪畫,電影,攝影
藝術運動
流行藝術

安迪·沃霍爾早年經歷

安迪·沃霍爾肖像 安迪·沃霍爾肖像
安迪·沃霍爾,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是捷克移民的後裔,生長在一個貧民區。當時正值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食物短缺是常有的事。
小時候,沃霍爾經歷過三次精神崩潰,這是一種名為“風濕性舞蹈病”的神經系統疾病,分別在1936年、1937年、1938年暑假髮作。那幾年夏天,他都是閉門不出、躺在牀上度過的,聽着收音機,抱着玩偶,剪着紙娃娃。敏感漸漸成為他揮之不去的自卑點,他總覺得自己在同齡人中不受歡迎,沒有人會對自己傾吐心事。還好,母親給了他大量的關愛,不時找來彩色雜誌、漫畫,這些無形之中影響了他日後的作品。沃霍爾喜歡塗塗畫畫,每當他完成一幅好的畫,母親便會獎勵他一條巧克力棒,並鼓勵他給畫上色。曾在卡耐基技術學院(Carnegi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卡耐基梅隆大學前身)學習。

安迪·沃霍爾成長經歷

安迪·沃霍爾 安迪·沃霍爾
1949年,安迪離開匹斯堡去紐約尋找發跡機會,他是來找尋藝術家的夢想的,但現實讓他只能先成為一名商業插畫師來謀生。為了省錢,他不斷搬家,與不同的室友同住,一度,曾跟17個人住在一個地下室裏。那些日子,蟑螂給沃霍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所住過的每一間公寓都有一大堆蟑螂。一次,他帶着作品集到《時尚芭莎》雜誌辦公室,誰知拉開作品集拉鍊,蟑螂便爬了出來。這樣的經歷讓沃霍爾感到羞辱不已。他明白要在美國的視覺藝術上獲得成就,就必須讓人們看到他知道他的存在,大眾傳媒給了他許多啓示。
1952年,安迪在紐約以商業廣告繪畫初獲成功逐漸成為著名的商業設計師,他設計過賀卡、櫥窗展示、商業廣告插圖,這些經歷決定了他的作品具有商業化傾向的風格。他的作品於該年在紐約嶄露頭角,在著名的工作室“工廠”(Factory)內聘請了一組工作團隊,摒棄古典藝術,立志從事於顛覆傳統的概念創作。“大量複製”當代著名人物的臉孔就是其中之一,將濃湯罐頭與可樂瓶化身成藝術品也廣泛為人所知。
1954年,首次獲得美國平面設計學會傑出成就獎。
1956年和1957年他連續獲得藝術指導人俱樂部的獨特成就獎和最高成就獎。
1962年7月,沃霍爾以32幅“坎貝爾濃湯罐”系列畫作舉辦了自己的首個波普藝術展,到如今這32罐罐頭仍在世界當代美術史上佔據一席之地。
1967年,遭受槍擊,僥倖活下來,但一直沒有康復。
1987年2月22日,死於一次外科手術。

安迪·沃霍爾藝術創作

安迪·沃霍爾作品
安迪·沃霍爾作品(5張)
少年時候的沃霍爾已是個鋒芒畢露的藝術學生,在師長的鼓勵下,決定到紐約這個藝術熔爐一闖。最初只為書刊負責插圖設計工作,但很快便在紐約流行藝術界打響名堂,最出眾的風格是透過絲網印刷手法和不斷重複影像,將人物化成視覺商品,代表作包括《瑪麗蓮·夢露》《金寶湯罐頭》《可樂樽》《車禍》《電椅》等,這些作品都在沃霍爾開辦的紐約影樓(The Factory)中,經一些業餘助手大量生產和複製,mass production總是沃霍爾的流行藝術觀中不能或缺的指標。至六一年,沃霍爾已被譽為是繼Dali(即薩爾瓦多·達利)及畢加索後另一位前衞藝術界名人,不論是一卷廁紙或一個廁板,只要蓋上他的印章,隨即便時髦起來。
(尼古斯·斯坦戈斯編《現代藝術觀念》,侯翰如譯,四川美術出版社,1988年,第247頁)他偏愛重複和複製。(羅伯特·休斯著《新藝術的震撼》,劉萍君等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年,第307頁)實際上,沃霍爾成為成功的商業插畫師,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的事了,他為專輯和書本設計封面,也為百貨公司的玻璃櫥窗提供畫作,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為米勒鞋店所畫的插畫,這令他獲得“畫鞋的人”的美譽。這一時期,沃霍爾已經有着頗為鮮明的畫風了,圖案古怪迷人,並且帶有一種不規則、粗糙的手工質感。他往往先用墨漬線條在光面紙上作畫,然後用手指按壓,將圖案印在另一張吸水紙上,最終“製造”出略帶模糊、呈鋸齒狀的線條。
《金寶罐頭湯》 《金寶罐頭湯》
沃霍爾的第一件創作是可口可樂。“你在電視上看到可口可樂時,你可以知道總統喝可口可樂,利茲·泰勒喝可口可樂,你也可以喝可口可樂。你喝的可口可樂和別人喝的一樣,沒有錢能使你買到比街頭流浪漢喝的更好的可口可樂。所有的可口可樂都是一樣的,所有的可口可樂都是好的。”他琢磨着,為什麼可口可樂不能成為藝術品,緊接着,有着番茄牛肉蛤蜊等多種口味的坎貝爾濃湯罐頭也進入了他的繪畫領域。1962年7月,沃霍爾以32幅《金寶罐頭湯》系列畫作舉辦了自己的首個波普藝術展,到如今這32罐罐頭仍在世界現當代美術史上佔據一席之地。畫面上,呈現出來的圖案簡潔明朗,帶有一種乾淨的、幾何形的、機械的模式,碩大的logo宣告着它的商品身份。以往的畫家儘管也多在描繪生活,但聚焦的多是莊稼、牛車、鮮花、水果,而將可口可樂、罐頭甚至美元、明星等商業對象置於畫布中央,在當時是巨大的創意。這完全打破了高雅與通俗的界限。
與此同時,沃霍爾還嘗試以膠片製版和絲網印刷,將藝術納入“複製”、“量產”程序。他將自己位於紐約東區47大道的銀色工作室稱為“工廠”,在這裏,藝術和商業融合在了一起,所謂的藝術品被置於流水線下生產,對藝術技巧和原創性的摒棄得到了進一步強化。他的作品沒有“原作”可言,全是複製品,他就是要用無數的複製品來取代原作的地位。並且只要別人付錢,他就願意幫助其生產版畫、海報或者廣告。很多作品甚至根本就是他的助手完成的,名字則是他的母親代簽的。
20世紀70、80年代,沃霍爾的影響力簡直無孔不入:先後推出《安迪沃霍爾電視秀》及《安迪沃霍爾的十五分鐘》兩套電視節目,參與美國綜藝節目週六夜現場》,為搖滾樂隊製作音樂片,並在時裝秀及無數平面和電視廣告中亮相。他毫無忌諱地應用和開拓了多種媒介和表現可能,涉足眾多不同的領域,設計、繪畫、雕塑、裝置、錄音、電影、攝影、錄像、文字、廣告……不變的是,對於所處時代的高度敏感。對此評論家王進玉表示,安迪·沃霍爾的作品比較容易被大眾理解和接受,也帶有明顯的大眾參與意味。 [1] 
沃霍爾的繪畫中常出現塗污的報紙網紋、油墨不朽的版面、套印不準的粗糙影像,讓人像看電視一閃而過,而不是欣賞繪畫般仔細觀看。
2014年2月12日晚,著名藝術家安迪·沃霍爾所作的毛澤東畫像在英國倫敦蘇富比拍賣行以76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7663萬元)的高價被拍賣。
這幅毛澤東畫像在2000年6月曾以42萬英鎊(約合人民幣425萬元)的價格被拍賣。如今的價格是原先的18倍多。該畫像是沃霍爾在1972年美國前總統理查德·尼克松訪華之際所作。他打破以往標準,用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紅黃兩色創作了這幅帆布制的畫像。 [2] 

安迪·沃霍爾電影創作

《口交》(Blow Job,1963)
《沉睡》(Sleep,1963)
《吻》(Kiss,1963-1964)
帝國大廈(Empire,1964)
《妓女》(Harlot,1965年)
《我的小白臉》My Hustler,1965年)
《切爾西女郎》(The Chelsea Girls,1966)
我,一個男人》(I, a Man 1967年)
藍色電影》(Blue Movie,1968年)

安迪·沃霍爾藝術評論

按照安迪·沃霍爾自己的説法,他和文學家杜魯門·卡波蒂秘密訂婚十年,每日一封魚雁頻傳,相互以裸照為信物。他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無處不在的偶像,他對性取向毫不掩飾、招搖過市的形象幾乎家喻户曉。
或許我們應該感謝安迪·沃霍爾,正因為20世紀60年代席捲一時的波普運動,同性戀成為一種身份標示,連同披頭士、滾石音樂、招貼藝術和吸毒場面,作為青年亞文化和地下文化的表現,獲得了某種生存權利:波普成為了年輕一代追求新藝術和新生活、反抗藝術規則與社會規範、進入藝術市場的方式。
另一方面,在形形色色的現代藝術展、前衞展和雙年展上,卻到處都是安迪·沃霍爾。絲網印刷的四色頭像年復一年複製着對安迪·沃霍爾的致敬;幾個小時、緩慢的、時間停滯般的電影風格彷彿是安迪·沃霍爾《帝國大廈》風格的回聲;還有更多依靠社會出鏡率一夜鑽營成社會名流者在努力實踐着安迪·沃霍爾的生活哲學,他的一句名言被反覆引用:“在未來社會,15分鐘內,每一個人都能獲得成功。”安迪·沃霍爾曾説:“人生下來就像被綁架,然後被賣去當奴隸。”
美國現代通俗藝術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是1967年女同性戀者維米莉·蘇蓮娜刺殺安迪·沃霍爾。安迪·沃霍爾遇刺後一直沒有康復,1987年死於外科手術,維米莉被判3年徒刑,她聲稱安迪·沃霍爾過多壓制了她的生活。她曾經被安迪·沃霍爾拒絕發表的作品《泡沫聲明》此後多次再版,成為女權主義經典作品。此次刺殺事件被看作是對男權社會所謂最前衞觀念的一次衝擊與反抗,一次邊緣面對主流的毀滅與自毀—看來,邊緣並不永是邊緣。
安迪·沃霍爾作品的內容與美國社會的消費主義商業主義和名人崇拜緊密相連,是針對消費社會、大眾文化和傳播媒介的產物。在沃霍爾的作品創作中,由於他選用題材和創作內容的廣泛,作品開始突破以往單一模式,體現出強烈的創新精神。其最為明顯的特徵就是機器生產式的複製,完全相同的主題元素或者不同色相的主題元素在同一個作品中不斷重複出現。
沃霍爾擅長繪畫、印刷、攝影之間的跨越使用,不斷利用傳媒而重複傳媒,他大膽嘗試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術、照片投影等各種複製技法。
藝術是生活的藝術,生活是藝術的生活。藝術形式與自然界的生命形式具有同構性,安迪·沃霍爾用獨到的表達方式詮釋了當時工業化大批量生產的背景下,西方社會中成長起來的青年一代的文化觀、消費觀及其反傳統的思想意識和審美趣味
以安迪·沃霍爾為代表的波普藝術家通過廣泛的藝術探索改變了世人評價世界、生活和藝術的方式,並以此證明生活和藝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藝術不再是少數人享用,而屬於普通大眾,並逐漸以新的方式從為權貴服務轉向為民眾服務的民主化進程。可以説安迪·沃霍爾在波普藝術中的開拓和革新對於現代藝術的多樣化和互融性起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安迪·沃霍爾人物評論

該怎樣界定安迪·沃霍爾,波普藝術家,電影製片人,作家,搖滾樂作曲者,出版商,還是迷戀浮華時尚的虛榮的人,他甚至同時具有灰姑娘和吸血鬼人格特質。到如今,關於他的爭議還在發酵。有人認為他以重複、複製為特點的藝術作品不算原創、不值一提。無論爭議還將來得多麼猛烈,安迪·沃霍爾已經在當代藝術史上書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締造了真正可以對抗傳統的、商業的、消費的、平民的、世界性的藝術——一個消費時代的藝術神話。這不僅僅是指他的藝術作品,更指他的思想、生活和處理藝術的方式。
波普藝術代表人物
波普藝術中,最有影響和最具代表性的畫家是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他是美國波普藝術運動的發起人和主要倡導者。1962年他因展出湯罐和布利洛肥皂盒“雕塑”而出名。他的繪畫圖式幾乎千篇一律。他把那些取自大眾傳媒的圖像,如坎貝爾湯罐、可口可樂瓶子、美元鈔票、蒙娜麗莎像以及瑪麗蓮·夢露頭像等,作為基本元素在畫上重複排立。他試圖完全取消藝術創作中手工操作因素。他的所有作品都用絲網印刷技術製作,形象可以無數次地重複,給畫面帶來一種特有的呆板效果。對於他的作品,哈羅德·羅森伯格曾經戲謔地説:“麻木重複着的坎貝爾湯罐組成的柱子,就像一個説了一遍又一遍的毫不幽默的笑話。”他偏愛重複和複製。“我二十年都吃相同的早餐,”他解釋説:“我想這也是反覆做同一件事吧。”對於他來説,沒有“原作”可言,他的作品全是複製品,他就是要用無數的複製品來取代原作的地位。他有意地在畫中消除個性與感情的色彩,不動聲色地把再平凡不過的形象羅列出來。他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我想成為一台機器”,恰與傑克遜·波洛克所宣稱的他“想成為自然”形成鮮明對比。他的畫,幾乎不可解釋,“因而它能引起無限的好奇心——是一種略微有點可怕的真空,需要用閒聊和空談來填滿它。”實際上,安迪·沃霍爾畫中特有的那種單調、無聊和重複,所傳達的是某種冷漠、空虛、疏離的感覺,表現了當代高度發達的商業文明社會中人們內在的感情。
瑪麗蓮·夢露的頭像,是沃霍爾作品中一個最令人關注母題。在1967年所作的《瑪麗蓮·夢露》一畫中,畫家以那位不幸的好萊塢性感影星的頭像,作為畫面的基本元素,一排排地重複排立。那色彩簡單、整齊單調的一個個夢露頭像,反映出現代商業化社會中人們無可奈何的空虛與迷惘。
藝術品市場代表人物
安迪沃霍爾自畫像拍賣出高價 安迪沃霍爾自畫像拍賣出高價
安迪沃霍爾的藝術作品,在藝術品市場是炙手可熱的收藏品和拍賣品,他的作品往往以千萬美元甚至上億美元成交。他是與畢加索等同級的藝術品市場頂尖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3.8億美元的年度成交額位居2012藝術家拍賣成績排行榜首,將畢加索拉下馬來。他的作品突出一種嘲諷與冷靜。他描繪了簡單清楚而反覆出現的東西,這些都是現代社會中最令我們記得的形象符號。沃霍爾打破了永恆與偉大的界限;打破了手工藝品與批量生產、達達藝術極少藝術、繪畫與攝影、畫布與膠捲的界限。他給平庸添上悲劇色彩,使悲劇變得平淡無奇。他摧毀了“藝術”形象的等級制度,取消了規定“藝術”的專橫界限,他溝通了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兩種藝術。
魚
他有一種直覺,能從數百萬大眾傳媒遞送的照片和圖像中,找出他所要的那一張繪畫原型。在製作完成後,以此表達對機械刻板的現代生活的客觀評價,如果有人反感他的繪畫,也會反感商業文化。在全球進入商業經濟競爭的21世紀,沃霍爾們的波普遺產,不管是對西方還是東方,仍有着巨大的現實價值和特殊意義。2011年2月16日,Andy Warhol的自畫像在在倫敦以1080萬英鎊(約合1740萬美元賣出),是售前本已很高估價的兩倍。
歐洲藏品最為豐富的巴黎美爵藝術基金在2013年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當代藝術大師作品中,它推出了1978年的《傑米卡特》彩色肖像、1978年的《毛澤東與電椅》合成絲網印刷作品、《博伊斯洗衣袋》《魚》《54號工作室VIP飲料兑換卡》、1980年的作品《鞋》等多幅安迪·沃霍爾的作品。安迪·沃霍爾徹底打破了“越是稀缺的作品價值越高”的慣常説法,他的作品以“重複、重複再重複”為宗旨,但這位波普藝術之王在拍賣市場上的輝煌表現是該藝術流派中任何其他藝術家的拍賣紀錄都無法比擬的。 [3]  [4] 

安迪·沃霍爾時代背景

沃霍爾肖像 沃霍爾肖像
20世紀中期,美國藝術家波洛克因為厭煩過去的美術程式,於是將畫布放在地板上,潑灑顏料,形成驚人的形象。這種整個作畫過程依據內心的自發衝動,在行為中完成的藝術實驗旋即成為一種潮流,甚至發展到藝術家的創作過程本身也成為作品。但隨着社會工業文明的發展,一些藝術家積極探索,尋找新的蹊徑,很快,這種潮流便被以安迪·沃霍爾為代表的藝術流派所取代。沃霍爾等人可以與既有觀念為敵,傳統觀念認為是一種貴族文化,而他們卻致力於模仿流行的“庸俗”文化,在他們眼裏,藝術家的觀念變得至關重要,它甚至取代了感覺和技藝。沃霍爾的湯罐頭就是他在創作中運用的與大眾文化密切相關的當代現代品,模仿的是公眾熟悉的形象。這讓藝術家名聲大噪,幾乎成為了這一派別的註冊商標。
[5] 

安迪·沃霍爾後世影響

沃霍爾辭世許多年了,但他對於流行文化輻射出的影響力或許無人能及。
玩具店裏販賣着沃霍爾公仔;沃霍爾標誌性圖案印上T恤、衞衣、抱枕、杯墊、年曆、明信片;與沃霍爾相關的書和畫冊在全球書店常銷;豪華酒店的泳池底部用馬賽克拼出沃霍爾創作的瑪麗蓮·夢露圖案……這簡直是一個無處不在的商業遊魂。
不少服裝設計師平面設計師都從沃霍爾所倡導的波普藝術中汲取能量,借用商業社會的文化符號。麥當娜2009年發行的精選集《Celebration》封面就深受沃霍爾影響,她將自己的照片修改成沃霍爾創作的瑪麗蓮·夢露圖案,以此表明那顆願永做全民偶像的心。沃霍爾高飽和度色彩搭配甚至成了眼下圖像處理軟件中頗為流行的一種濾鏡,輕而易舉就能讓圖片“沃霍爾化”,給人酷的感覺。
1970年代沃霍爾就曾説:“未來,每個人都能當上15分鐘的名人”,預測大眾媒體時代的到來。數十年後,蘇珊大媽憑藉在《英國偶像》裏的驚豔一唱,一夜之間風靡全球;20出頭的李宇春站上《超級女聲》的舞台,從一個默默無名的中國學生,成為登上《時代》週刊封面的亞洲偶像,這些超級偶像接二連三證實了沃霍爾的先見。
沃霍爾肖像 沃霍爾肖像
2019年12月28日,安迪·沃霍爾授權巡迴展在北京鳥巢文化中心開幕。展覽呈現安迪·沃霍爾繪畫、雕塑、圖形、照片、電影作品等。 [6] 

安迪·沃霍爾藝術展覽

2021年12月18日上午,國際知名藝術家展覽項目——寵兒遊記-安迪·沃霍爾藝術展在南京寶龍藝術中心與頤和路歷史文化街11片區同期揭幕,展覽持續至2022年2月15日。 [8] 

安迪·沃霍爾相關消息

沃霍爾在京展覽現場 沃霍爾在京展覽現場
2013年4月29日起,亞洲最大規模的安迪·沃霍爾回顧展“安迪·沃霍爾:十五分鐘的永恆”將登陸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的400餘件繪畫、攝影、絲網印刷、素描以及雕塑等各類作品跨越安迪·沃霍爾從20世紀40年代至80年代的藝術生涯。此次展覽是“安迪·沃霍爾回顧展”亞洲巡展的第三站,繼登陸新加坡、香港之後,此後還將移師北京、東京。
2013年9月29日,“安迪·沃霍爾:十五分鐘的永恆”回顧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這是美國著名當代藝術家沃霍爾作品首次集體到北京展覽。本次展覽是沃霍爾作品亞洲巡展的第四站,前三站分別是新加坡城、香港和上海,在北京的展覽以沃霍爾的生平紀年為線索,提供了一個迷人的視角,呈現出沃霍爾從20世紀40年代起各個創作時期的作品以及藝術創作檔案共101組,包括繪畫、攝影、絲網印刷、素描以及雕塑等各類形式的作品。展覽將持續至11月15日。
2013年9月29日下午,“安迪·沃霍爾:十五分鐘的永恆”回顧展,以近乎“追星族”大聚會的方式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原本可以容納六七百人的大廳,被擠得想挪開腳步都變得困難,一些狂熱的“粉絲”穿上印有沃霍爾頭像的T恤,還有人舉起寫有沃霍爾名言的木製小牌。往常稍顯嚴肅的藝術殿堂,一下子多出濃濃的追星味道。
安迪·沃霍爾身價超越張大千
近日,美國已故波普藝術家代表安迪·沃霍爾登上了2012藝術家拍賣成績排行榜首的位置。這極大地反映了美國戰後藝術在國際藝術市場中持續的突出表現。沃霍爾2011的拍賣總成交額高達3.083億美元,成功地超越了中國著名畫家張大千。
安迪·沃霍爾以把藝術和大眾文化結合起來而聞名世界,而最近他的身影也頻頻出現於人們的視野之內。他的亞洲巡迴展也在香港舉辦,而他逝世前5年所畫的作品《粉紅心》在近日準備拍賣,並於1月4日在香港舉行預展。據拍賣行介紹,這幅畫以亞克力鑽石粉等材料製作。安迪·沃霍爾的作品大多是版畫,這幅《粉紅心》是他比較罕見的原作。
業內人士介紹,《粉紅心》是安迪·沃霍爾晚年的作品,包含了不少具有宗教意義的符號,具有代表性。這幅作品現如今由一位日本收藏家擁有,1月下旬將在新加坡拍賣,估價129萬至288萬港元。
此外,德國畫家格哈德·裏希特收穫了2012年度拍賣成績最佳在世藝術家這一稱譽。對此,美國花旗銀行藝術諮詢金融部門高級顧問喬納森·賓斯托克認為:“拍賣市場的選擇性是多樣的,但焦點卻常常集中在個別藝術家的作品上。正是由於市場對沃霍爾和裏希特的認可,這兩位藝術家才取得了如此不俗的成績。”(華利) [7] 
2022年5月,紐約佳士得拍賣中,美國著名藝術家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為已故好萊塢演員瑪麗蓮·夢露創作的一副肖像畫以1.95億美元(約13.12億人民幣)的價格成交,為有史以來最貴畫作之一。 [9] 
當地時間2023年5月18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裁定,已故藝術家安迪·沃霍爾基於一幅照片創作的作品侵犯該照片拍攝者版權。 [1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