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年亞文化

鎖定
青年亞文化(youth subcultures,又譯青春亞文化),是指主要由年輕人羣體創造的、與父輩文化和主導文化既抵抗又合作的一種社會文化形態。英國學者默克羅比這樣描述青年亞文化的特徵:“這不是傳統的中產階級文化,與父輩文化也不緊密相連。這是一個被工人階級年輕人的經驗所統治的文化空間,是他們的語言、他們的創造力首先創造出了這個亞文化國。” 也就是説,青年亞文化的主要內涵正是體現在它與父輩文化和主導文化之間的複雜關係之中。 [1] 
青年亞文化是各個時期處於邊緣地位的青年羣體文化,它由青年親身創造,往往會被媒體宣傳、放大,對傳統文化具有一定的顛覆性和批判性
中文名
青年亞文化
外文名
youth subcultures
別    名
青春亞文化
創造人羣
年輕人羣體
性    質
一種社會文化形態
特    點
邊緣性、顛覆性和批判性

青年亞文化文化內涵

青年亞文化所代表的是處於邊緣地位的青少年羣體的利益,它對成年人社會秩序往往採取一種顛覆的態度,所以,青年亞文化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它的邊緣性、顛覆性和批判性。問題在於這種處於破壞、顛覆狀態的亞文化容易使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產生錯覺,從而將全部媒體上的青年亞文化內容當作主流文化來接受,把亞文化宣揚的價值觀念當作主流的健康的價值觀念來吸收。其實,青少年就是藉助使用媒介這一活動來實現對成年人掌控世界的逃避和抵抗,由於這一亞文化是青少年自己親身參與創造的,因而它媒體多於傳統媒體等。青年亞文化研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英國伯明翰大學的學者集體撰寫了一部叫《儀式抵抗》的著作,對英國工人階級青少年的亞文化給予了廣泛的關注。研究者認為,青少年中流行的亞文化構成了對體現中產階級價值觀的英國主流文化的反抗,在當時的社會情景下,階級的對立也表現在文化領域,平民階層的青少年因無法進入主流文化而自創了一種時尚文化,這一文化富有反抗的象徵意味。例如,光頭仔的行為表面上是在追求一種粗野彪悍的形象或風格,但在其背後卻隱藏着一種意識形態企圖。S·霍爾指出,儘管這種離經叛道的亞文化缺乏明確的政治目標,但它仍是“對一種前革命的社會、政治和組織問題的後革命的文化反應。”“但是,一些亞文化僅僅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出現:它們浮出水面,變得可辨認並被貼上標籤;它們一度控制公眾注意的舞台,然後它們淡出、消失或被廣泛傳播以至於失去了它們的獨特性。這裏,正是亞文化結構的後一種,主要與我們有關,無賴青年、搖滾客或光頭族的奇特、前衞的着裝風格、關注點和環境等等……”迪斯科夜總會光頭黨朋克嬉皮士搖滾樂……直至羣居、吸毒等從文化到生活各個層面,這些一度成為英、美60年代的一道文化景觀。青少年就是通過這些活動來創造新的大眾文化形式,因而,這種帶有反叛色彩的青年文化具有後現代的傾向。

青年亞文化發展變化

青年亞文化在當代的變化,突出地表現為那種“披頭士列儂式”“充滿憤怒”的抗爭意識弱化,即反叛階級、種族、性別主流文化的意識弱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狂歡化的文化消費來抵制成年人文化。雖然這種反叛意識隱而不彰,但仍然可以找到蛛絲馬跡,總體上看其特點是:一、以反抗成年人文化即英國學者克拉克所説的“父母文化”為特徵,例如,追星族與追星文化被約翰·費斯克看作是抵抗主流文化意義的一部分,費斯克在他的《追星族的文化經濟》一文中説,追星文化即是對主流文化意義的抵抗,追星族典型地與主流價值系統所鄙視的文化形式有着密切的聯繫。我們可以找到偶像崇拜的心理學依據,但現實卻遠沒有那麼簡單。近幾年出現的“哈韓”、“哈日”現象,是偶像亞文化的典型。這表明偶像亞文化在青春期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的社會並沒有為心理斷乳期青少年準備好合適的文化形式,因此,他們對成年人強加的文化產生牴觸在所難免;二、突出了遊戲、發泄特性,青少年對網絡遊戲的沉迷,就有類似的特點。“玩耍”成為接觸媒介的一個主要特徵。當下青少年使用的媒介主要是網絡、電視、時尚雜誌卡通讀物、言情類的圖書,以及一些信息技術衍生媒體如MP3、手機等,而新興媒介的使用主要表現在網絡遊戲、網絡聊天、手機短信等,這些都帶有玩耍的特性;三、表現為曠日持久的狂歡活動,而這主要表現在媒介使用領域尤其是新興媒介的使用上,青少年是把接觸媒介看作是一種“狂歡儀式”,與以往不同的是,網絡媒體的出現為青少年創造了自己的獨立社區。進入這一社區意味着儀式的開始。
這一背景下的媒介素養教育自然就有着自身的特殊內涵,與以往的素養教育有着很大的差異。父母和教育界人士對青少年的新媒介使用往往充滿了恐慌,甚至認為使用新媒介就會導致墮落。一種在背離父母主流文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其實在一個多元化社會,青年亞文化應該有其合理的存在空間。新媒介本身並無害,但其所荷載的內容以及使用方式卻是問題滋生的空間。正如大衞·博金翰(David Buckingham)在其著名的媒介教育著作《童年死後:成長在電子媒介時代》中所説,“對於成長於電視時代的人們來説,新興的電子媒介越來越難以理解和控制。”新媒介的功能是強大的,從某種程度上説,它創造了青少年的精神空間,同時也帶來媒介素養問題——青年亞文化中的媒介素養問題決不是技術層面的問題,而是精神領域的問題。
儘管青年亞文化之中可能包含厭世、頹廢的成分,但在青少年看來,這些文化內容中充滿了輕鬆、自由和愉悦,自然就很容易得到他們的認同。我們可以舉出很多代表性的形式,各類網絡槍戰、打鬥遊戲,周星馳的《大話西遊》等“無厘頭”電影,《還珠格格》、《流星花園》等電視劇、周杰倫MTV、韓國影視劇……青年亞文化的消費在青少年那裏成為一種對家庭、社會各種壓力的“儀式抵抗”。然而,這些狂歡化青年亞文化裏面有青少年認同的情感方式,有他們自己的溝通形式。情緒發泄、感官刺激是當今青年亞文化外在特性,就思想性而言,它是消極的、非建設性的,也隱含着對主流社會潮流抵制、叛逆的傾向,這一傾向在現行體制下對青少年與社會的交流以及社會教育的開展都會形成障礙。因此,由此來看,媒介素養教育的重點就不再僅僅是一般的識讀教育,而是要着重讓青少年明白,媒介文化的健康價值取向是什麼,什麼才算是健康的媒介使用方式等。

青年亞文化教育難點

青年亞文化在媒介使用中的客觀存在,為我們的媒介素養教育提供了許多新的課題。從青少年媒介使用的現狀來看,還存在許多突出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媒介教育必須首先面對的。解決這些問題,青年亞文化給媒介教育工作帶來的難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青年亞文化既表現為個人身心躁動,也表現為社會反叛行為。現實生活中兩種因素是混合在一起的,我們很難從根本上把兩者區別開來。在青春期,性潛意識的“移情”和“代償”轉化為多種躁動不安的行為,這些行為表現為非理性、突發性和多變性的特徵。網絡遊戲、收集明星信息、手機短信媒介消費都是他們躁動不安的表現。因此,在這一情況下,要想使青少年像過去那樣被成年人的規範和典雅所整合、緩和(軟化),轉化為一種温柔敦厚的文化形式是很難行得通的,因為新媒介已使社會教育環境複雜化了,媒介的仿真性和易得性使得媒介教育必須面對這一現實,在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上做出調整。
其次,長期以來我們的媒介文化大多是專制性的,即以訓誡的口吻傳播教化式的內容。缺少溝通,不講究交往修辭是這類媒介文化的特點。因此,當我們沿用這樣老一套的辦法來進行媒介教育或在這樣的語境下進行媒介教育時就很難引發青少年發自內心的認同。缺乏對現行主流文化的認同感是當前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一個突出難點。而來自境外媒體機構往往深入研究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針對其特點,開發媒介文化產品。近期韓國青春偶像劇、網絡遊戲在中國的流行正説明這一問題。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別強,面對如潮水湧進的外來媒介產品,他們並沒有構築好倫理道德上的心理防線,美醜善惡的概念還比較模糊。道德無準則是媒介消費亞文化的典型特徵。例如,對網絡黑客的態度很典型地反映了這一點。根據上海市有關專家的調查統計顯示,有16.3%的青年對羨慕網絡黑客的觀點持贊成態度,30.4%的青年未明確表態或是迴避問題,這兩者的比例雖然不是很大,但卻反映了青少年中存在的模糊觀念。當今發達的網絡社區其成員以年輕人為主,相似的消費習慣消費動機,使得他們彼此間很容易產生共鳴,由於青少年渴望擺脱現實世界的道德規範限制,因此,他們在網絡社區尋找解脱、放縱,往往對各種現實問題不做道德限制,以寬容的態度看待不合乎傳統道德規範的事件。例如,近幾年興起的網絡“博客”成為特殊的網絡傳播現象,不加約束的“博客”衝擊的是傳統的輿論環境道德標準。“木子美”、“竹影青瞳”在網上發佈個人性體驗文字或裸體照片,以此引來高的點擊率。對這種做法,許多青少年對此持無所謂的態度,而這實際上就是典型的亞文化心態。雖不能説當今的青少年完全認同外來媒介產品的思想觀念,但總體情形令人堪憂。如果當代青年對這一問題沒有正確認識和道德養成,一味崇拜媒介着力宣揚的“數碼精英”而不從道德倫理的角度加以認識,那麼其潛在的問題將是很危險的。同樣,當青少年把“木子美”、“竹影青瞳”這樣的“博客”事件看得無所謂的時候,我們建立在傳統價值觀念之上的社會秩序就岌岌可危了。因此,在新媒介時代,媒介倫理教育應當是媒介素養教育的最重要內容,也是媒介素養教育的又一大難點。
再次,在媒介素養教育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成人的情感形式是很難打動青少年的,青少年有自己的情感形式,在青年亞文化中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成年人文化中的情感有很大的差異。這主要是由青春期的特點決定的,在青春期,青少年生理的變化使得他們進入心理斷乳期,那種急於尋求精神上的獨立和擺脱對父母依賴的情緒在此時表現尤為強烈。賽伯空間是其能找到獨立感覺的精神家園。這正是青少年對媒介虛擬的世界十分迷戀的根本原因所在。由於他在虛擬世界中容易得到心理滿足,自然就會覺得現實世界的無味。通過遊戲的方式,遊戲者可以將現實世界的意義降到很低。電腦遊戲綜合症不單是精神層面的,它直接導致身份乃至人格的分裂。遊戲者在現實世界有一個身份,而到了遊戲世界裏,他則擁有一個或多個其他身份,彼此可以變換,獲得高度刺激和多重滿足。因此,如何使青少年擺脱網絡虛擬世界的誘惑成為媒介素養的一大難題。
青年亞文化引發的媒介素養問題,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由於青年亞文化保持抵抗主流社會文化的姿態,而抵制有價值的傳統文化傳統觀念,因此,媒介接觸、消費中的青年亞文化傾向,將阻礙青少年正常、健康的文化價值觀念的接受。二、由於青年亞文化形式前衞、怪異,這使得青少年容易全盤接受附着在其上的價值取向,否認傳統形式的文化以及附着在其上的價值取向。三、由於青年亞文化消費漸成潮流、時尚,而導致對傳統識讀教育的排斥,如電子媒介的使用,造成對視覺文化的依賴而對紙質媒體排斥,對電子書寫和讀圖簡化形式的推崇,導致對讀寫能力培養的抵制,從而造成人的思維能力下降。香港和台灣等地的一些學者研究證實,狂歡式地接觸媒介,對提高他們判別能力並無幫助;相反,研究發現約一成半有沉溺使用媒體傾向的青少年,他們的傳媒判別能力明顯偏低,而且有較強仿效媒體訊息的傾向,例如“在有意無意間去學習電視劇、電影或者漫畫人物處理問題的方法”、“會代入歌詞、劇情或者電影角色,去處理自己的感情問題”等。研究結果指出,若青少年對傳媒缺乏判別能力,容易引至在日常生活中過分沉醉於敍事性的媒體內容,並且增加仿效媒體訊息的可能。這顯然都是媒介素養教育中所必須面對的。

青年亞文化教育對策

青年亞文化背景下的媒介素養教育的根本問題是認同感的調整。人們認同什麼首先看他們接觸什麼,青少年對自己親身參與的文化最容易產生認同,這種認同值得人們關注是因為它對青少年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現行媒介教育面對的突出問題是忽視了青少年“使用與滿足”的客觀存在。因此,當前最迫切的是要針對青少年亞文化消費的特點,研究出一整套切實可行的對策,不能採取傳統思想教育那種做法,而應當有其獨特性。
針對青少年活動特點,鼓勵他們參與各種活動,形成批判、比較和設計的能力。香港傳媒教育工作者何惠儀表示,從接觸中可以發現青少年的辨別能力並非薄弱,卻是由於學校或家長沒有為他們提供適當的討論空間,使他們不能從師長那裏獲得思考啓發,亦不能學習到對事物基本的判斷能力。傳媒每日呈現的社會時事都是十分重要的教育素材,師長應把握機會,多鼓勵及引導青少年討論,啓發青少年的批判思考,幫助他們建立一套正確的價值觀。新加坡學者伊安·韋伯(Ian Weber)認為“21世紀數字化生活以4個關鍵性目標為中心”即“使文化產品通俗易懂”、“使批判性思考看得見”、“通過相互合作進行學習”、“培養自我管理、自我決斷的能力”。這也是他所謂“數字素養”的核心。他指出:“青少年的革命性體現在他們維權過程中——他們質疑傳統,再創造實用文化的新形式並適應這一新形式。”他提出的數字素養教育的方法是:“學習”(通過調查、討論等進行)、“提倡”(團隊、營造培養數字素養的緊迫感)、“關注”(使社區、教師、家長都來關注)、“激活”(形式、方法的靈活運用)”。在我國數字媒介素養教育還沒有開展起來的情況下,這些方法也是值得借鑑的。
要承認青年亞文化消費主潮地位的事實。由於青年亞文化客觀存在,圍堵和限制都是不可取的,而應當加以引導,主動以豐富、生動的文化產品和娛樂形式佔領新媒介領域。對新媒介領域的放棄,就意味着對傳統價值觀念的放棄。因此,針對當前數字化媒介流行的趨勢,適時製作符合青少年心理和口味的文化產品,將傳統教育內容與數字化媒介有機結合起來,不失為一種有益的方法。與此同時,我們不能簡單地否定其價值意義,而應當對其進行冷靜分析,肯定其質疑、反叛精神中的積極成分,肯定其在形式上的創新價值,並加以合理的引導,揭示其存在的弊端,認清其中的是與非。英國學者蘇格曼指出:“青年亞文化是廣大青少年的新鴉片””。要使青少年認識到媒介消費中包含了某種“新鴉片”,這種“新鴉片”具有誤導作用。強調雖然有個別特例,但養成教育還是大多數人成才的主要途徑,從而,使青少年從對數字精英的盲目崇拜中解脱出來。另一方面,我國中小學應試教育的問題還十分嚴重。使青少年從沉重的學習壓力中解放出來,不把學習視為畏途,這也是阻止青少年把網絡媒體虛擬社區當作自己唯一可以遁人精神家園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就青少年媒介接受的亞文化行為而言,我們所要做的工作,一是要讓青少年學會控制自身行為,比如明確使用媒體的目的、瞭解媒體對自己日常生活的影響、合理安排使用媒體的時間、懂得如何建設性地利用媒體發展自我。二是要讓他們瞭解媒體的運作,譬如瞭解電視節目的製作過程和電視節目中編劇、導演、演員等人員的職責等;三是辨析不同媒體內容的性質,譬如對電視上新聞、娛樂、電視劇、廣告等應採取不同的解讀方法;四是體察媒體行業對社會的影響,譬如網絡語言是如何進入我們日常生活的,虛擬現實如何改變我們的行為等。
另外,青年亞文化中的媒介素養教育還需要社會各方面的配合。最為迫切的是要強調媒體的自律,市場經濟時代,媒體道德在市場競爭中面臨挑戰。為了收視率、發行量、點擊率而過度地迎合青少年的亞文化需求,過度渲染亞文化,這客觀上助長了青年亞文化的盛行,也客觀上造成了媒介素養教育的難度。因為青年亞文化畢竟是青少年參與創造的文化,由於他們的身心尚在發育,尤其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處在未成型階段,不可避免在青年亞文化中還有一些模糊認識,其價值觀、世界觀中模糊意識可能會產生一些錯誤導向。媒體的自律就是對社會的負責。全社會都來形成對媒體的監督,強調媒體對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有利於從根本上營造一個積極、健康的環境,因為青少年畢竟處在心智不成熟狀態。
與此同時,強化傳統經典文化傳播渠道,強調主流傳統、健康價值觀念的傳授伴隨在其心智的完善的全過程。有研究者對北京等地青年的調查發現,有些流行文化的東西竟然被放到了經典的位置,這説明,我們的基礎教育中對傳統經典文化介紹少了,以致於青少年產生了模糊認識。如果文化、教育工作者都來在傳統經典文化的傳播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工作,青少年就不容易在媒介使用上走向極端化的歧途。
青年亞文化最早是階級、種族差異的產物。20世紀末以來,隨着青年文化與網絡等新媒介的結合,又產生媒介使用上的青年亞文化。在這一文化盛行的今天,傳統媒介素養教育的方法必然遭遇挑戰。然而,我們也可以從歷史得到啓發,在20世紀初中葉,青年亞文化的反叛精神雖然造就了西方青年放蕩形骸、萎靡頹廢的生活方式,那種波西米亞式的青年亞文化曾在西方國家引發了各種各樣的青少年犯罪,如吸毒、搶劫等,但它也造就了表現主義、左岸藝術、先鋒派垮掉的一代文學以及搖滾樂等文化藝術形式”。這説明,青年亞文化具有可引導的一面,只要加以適當引導,充分發揮其積極面,它就會向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在當今新媒介發達的背景下,針對青少年青春期特點,展開媒介素養教育,主動而積極地引導他們正確使用媒介,正確地看待媒介文化,是十分必要的。這樣既可以提高青少年媒介使用技能也能夠使他們在使用媒介時心智得以成熟,從而有利於整個人的全面健康發展,只有這樣,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就會真正取得成效。
參考資料
  • 1.    王一川.美學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