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排地

鎖定
據現存於幺六橋回族鄉政府院內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一些鄉紳為當時任直隸總督的李鴻章所立的“功德牌”中所載:“……朔自同治四年內,蒙前通商大臣崇,會同前户部尚書萬,奏請軍糧城西官荒馬場中,開渠三道分地為排,共分五十六排,計得地五百餘頃,出示招民認墾,開種稻田。 [1] 
中文名
排地
現稱、曾用名
金橋街、幺六橋回族鄉
建制時間
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
所屬地區
天津市東麗區
大致範圍
西減河東河、中河、西河流域

排地歷史由來

據現存於幺六橋回族鄉政府院內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一些鄉紳為當時任直隸總督的李鴻章所立的“功德牌”中所載:“……朔自同治四年內,蒙前通商大臣崇,會同前户部尚書萬,奏請軍糧城西官荒馬場中,開渠三道分地為排,共分五十六排,計得地五百餘頃,出示招民認墾,開種稻田。初年水利銀兩每畝完納八釐,每年遞加銀二釐五毫,加至十年,以三分水利為止,永不加增。併發給執照,內有‘永遠為業’字樣……”。
於是,各地農民紛紛前來墾荒。主要是山東省無棣縣、河北省鹽山縣、滄縣、慶雲縣、青縣、靜海縣、寶坻縣等地的貧民。各自來此擇基建舍安身。當前幺六橋回族鄉除1942年建村的大東莊外的12個行政村,以及現新立街道所轄的四合莊、新興村、中河、小東莊、中營、東大橋6個行政村,形成了排地範圍內所有的村莊。 [1] 

排地詳述

排地 排地
排地分為四段。四個段的區域劃分是:以今京山鐵路與中河垂直相交之處為中心點,劃一個“十”字,將排地分為四部分。鐵路以南中河以東的小東莊及其所轄的南房子、西房子、北房子幾個自然村,還有中營村及中河村河東的張家官房、范家台等自然村為一段。鐵路以東中河以東的四頃地(今東大橋村)、仁慈莊(今向陽村)、北官房(今三合莊)、流芳台、南窯(今雙合村)、穆家台、郭家台和幺六橋村的河東部分,大新莊河東部分及北窯為二段。鐵路以北中河以西的幺六橋村河西部分、大新莊河西及連三排、現新興村及其所轄的地台子、高家房台、清真寺、張家台、許家台等自然村為三段。鐵路以南中河村河西部分,現四合村所轄的大影壁、王家台、白家台、吳家台、劉家圈、西南房子、曹家圈、毛家台等自然村為四段。 [1]  [2] 

排地排地三渠

排地西減河

排地三渠示意圖 排地三渠示意圖 [3]
西減河縱貫區境內中部,因該河位於東減河以西,故名。西減河南起海河北岸泥窩村,北至金鐘河南岸南孫莊村東,溝通了海河與金鐘河。其間流經小東莊鎮(已併入新立街)、新立鎮(新立街)、幺六橋鄉(金橋街)、華明鎮(華明街)和大畢莊鎮(大畢莊街),系人工開挖的河道,為東麗區中部農業灌溉排水主要河道,全長20.4公里。

排地中河

西減河—中河 西減河—中河 [4]
西減河最早開挖的一段是南段,從泥窩村至大新莊,原稱中河,全長6.4公里,開挖於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由於河牀淤積,水源不足,兩岸土質鹽鹼嚴重。清同治四年(1865年),朝廷命天津河備道組織民工疏浚,並將河道向北拓展,在南孫莊入金鐘河。

排地東河

東河位於東麗區中南部,南起海河北岸的卧河村,北至三合莊折向西北至大新莊入中河。40年代改造至三合莊,由大東莊引河水折向幺六橋排灌站,與西減河匯而為一。其間流經小東莊鎮、幺六橋鄉,全長7.7公里,是區境內的一條排灌河道。
上世紀六十年代排地衞星圖 上世紀六十年代排地衞星圖
東河開挖於清同治五年(1866年),當時作為屯田引水灌溉之用,與西河平行。

排地西河

西河與西減河交匯處 西河與西減河交匯處 [5]
西河位於東麗區中南部,南起海河北岸的邢家圈村東,北至大新莊,與西減河匯流。其間流經新立鎮、幺六橋鄉,全長6.8公里,是區境內的一條排灌河道。西河開挖於清同治五年(1866年),為屯田灌溉之用。

排地排地泄水渠道

已徹底淤塞的泄水渠 已徹底淤塞的泄水渠 [6]
泄水渠道開挖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由今幺六橋橋南之中河防污閘以北起,向東經今向陽村水塔,沿今津北公路南側50米直至軍糧城鎮第四揚水站以北入袁家河,全長6.2公里,清末民初此河尚通船運磚,後因無人疏浚而淤塞,被稱之為“廢河”。現在軍糧城地區仍可辨認該河上口30米寬的輪廓。

排地幺六橋灌溉區

幺六橋灌區,俗稱“排地”。其範圍包括幺六橋回族鄉的全部13個村和新立鎮的新興村、中和村、四合莊及小東莊鎮的中營村、東大橋村共18個村,還包括軍糧城鎮、赤土鎮和華明鎮的一小部分,總面積近38平方公里。
幺六橋第二排灌站 幺六橋第二排灌站
清光緒元年(1875年),直隸總督李鴻章主持對東河、中河、西河疏浚,並在岔河將中河向北延伸13公里,至南河莊入金鐘河,同時開挖了一條泄水渠道,發展種稻。由於灌溉用水主要依靠海河潮汐漲落,渠身易淤,加之管理不善,糧食產量低而不穩,水稻畝產量僅100餘公斤。日本侵略軍入侵華北地區後,在幺六橋灌區建起大陸等農場發展種稻。日本侵略軍投降後,幺六橋灌區為中華民國政府農林部及河北省建設廳接管,建立張貴莊農場,下設4個分場,即新立村分場、西河分廠、幺六橋分場、中河分場,農場建有國有揚水場、私有揚水場,擁有數台離心式水泵和多輛龍骨水車,灌溉面積1萬餘畝。
解放後,張貴莊農場由中央農業部渤海區農墾管理局接管,改稱張貴莊合作農場。1953年,改稱張貴莊水利站。1956年,劃為東郊區管理後數易其名。1958年為劉辛莊灌溉管理處,1962年為幺六橋水利站,1967年為幺六橋灌溉管理處,1989年為東郊區第二排灌公司,1990年7月更名為幺六橋排灌管理處。
建國後,對幺六橋灌區的耕地、河道及揚水站進行了多次改造,稻田發展到1.2萬畝。畝產由100~15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以上,甚至超過500公斤。由大小分散的揚水站逐步形成有系統的揚水灌區。現有國營揚水站5座,即外環線泵站、中河泵站、孫莊子泵站、幺六橋一站、幺六橋二站。鄉管揚水站兩處,灌排面積1.5萬畝,村隊揚水站17處,灌排面積8000畝。 [7] 

排地排地碑文

欽差大臣、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兵部尚書、直隸總督部堂、一等肅毅伯,李公德政碑
排地碑文實物
排地碑文實物(5張)
公皖之台肥人也,由翰林起家,蒙穆宗毅皇帝特達之知、以消平海內功洊擢今職。自公來督直省,今巳十有四年,舉凡察吏、安民、興利、除弊諸大端,原非黎庶之所得盡曉,亦非草野之所能形容。惟地户等本系鄉農,試即農民所目睹而身受者,略陳梗概:朔自 同治四年內,蒙前通高大臣崇,會同前户部尚書萬,奏請軍糧城西官荒馬廠中,開渠三道,分地成排,共分地五十六排計得地五百餘頃,出示招民認墾,開種稻田。初年水利銀兩每畝完納八釐,每年遞加銀二釐五毫,加至十年,以三分水利為止,永不加增,併發給執照,內有“永遠為業”字樣,俾地户皆得恆產,盡心開墾,完納水利,立法非不善也。無如此渠下口僅壁海河潮水潮來潮去之水,上游井無來源,每當伏泛盛漲時,海河潮入之水半是泥沙,既無來源沖刷,渠身自易淤塞,未數年而三渠半已淤成平地,灌溉難資。向之認墾此地者,本期藉以謀生,不料反受鹼鹹之累。公聞之,重有憂焉。爰派前任天津河間兵備道憲吳,會同護衞營統領黃前往履勘,立將各渠疏浚通暢,並接中渠另開新河一道,又派統領徐,由新河東岸開挖泄水河一道,經軍糧城分消流入海河,上通塌河澱,俾渠有來源,每日沖刷,庶兔淤塞之患,並可宣泄塌河澱之水,實一舉而兩得焉。此外,每逢水旱偏災,公即奏請蠲免錢糧,發幣賑撫,所有地户等獲免飢寒,不致流離失所者,莫非公所賜也。夫以公之勳高柱石,德被寰區,普天之下,雖婦人孺子莫不知有合肥 李爵相者,又何待於野人之獻嚗也哉!然地户等既受恩深重,自不能默無一言,愛綴數語,勒諸貞珉。非敢雲歌功報德,不過聊志不忘云爾。 [8] 

排地排地略考

排地一、形 成

排地為東麗區一地片名稱,位於區境中部。其作為地名出現始於清同治五年(1866年)。因分地成排而得名。 據《畿輔通志·詔諭》記載,清同治四年(1865年),兵部尚書萬青藜會同順天府尹卞寶弟上書奏請在此官荒之地試墾水田。十月諭:“即著崇厚派委妥員會同地方官前赴軍糧城一帶履勘情形,酌議章程,會同順天府府尹,直隸總督,奏明請旨辦理,以興地利而裕民食。”同治五年正月又諭:“……茲據萬青藜等勘明,海河北岸自邢家沽起,至卧河村止,開浚環渠。中開泄水渠一道,渠旁兩岸可開墾稻地五百餘頃,計須渠工約銀八千數百兩,此項銀兩準由崇厚借款興辦,即著督飭委員,招户認墾……”。遂於同年由直隸總督崇厚率軍隊在軍糧城以西開渠三道,分地成排,共分地五十六排,計得地五百餘頃,招民認墾,並由崇厚手定認墾章程。主要規定:認墾初年,每畝納水利銀八釐,每年遞加二釐五毫,加至十年,以三分水利銀為止,永不增加,併發給“永遠為業”的執照。至此排地形成。
排地南北長6.87公里,東西寬5.37公里,南窄北寬,總面積近36.8平方公里,與《天津縣新志》所載“軍糧城崇厚試墾四百七十餘頃……”(河道除外)基本相同,包括幺六橋回族鄉全部和新立鎮的新興村、中河、四合莊及小東莊鎮的小東莊、中營、東大橋共18個村,而其中的土地還有軍糧城鎮,赤土鎮和華明鎮的一部分。

排地二、特 產

排地因地處海河下游,接近海口,河流南北相通,水源充足,成為盛產水稻、魚蟹的魚米之鄉,素有“小江南”之稱。曾有詩云:“碧水溪邊望稻田,漁翁撒網盡開顏。河渠縱橫舟如梭,楊柳風吹畫舫開。蛙聲絕似催戰鼓,夫妻搖車澆灌忙。莫訝此地風景別,邇來何處不江南。”
排地的水稻種植始於同治初年,較津南區的小站稻歷史還早。當時水稻品種優良,河水淡甜、肥料多以有機肥為主,所產水稻米粒大而圓,煮飯汁液稠而晶瑩,米粒油膩潤滑,香味濃郁,為米中上乘之品。
排地瓜以皮薄籽小,含糖量高、香甜可口而享譽津門,諺稱:“排地瓜——兩味兒的”。排地盛產的棉花因色白、纖維細長、手感柔軟,而倍受天津紡織業的歡迎,排地人因受此三者之利,多將三者輪作。故排地有“要想發,稻、棉、瓜”之諺。
排地水產豐富、品種繁多。青鯽白蝦四時不斷,金秋蟹黃以其肥美而甲津門。特別是河蟹、銀魚,是天津人最為喜愛的水產珍品。在密如蛛網的溝渠中河蟹俯身即拾,有時甚至爬入農户家中。倘若有客人不期而至,主人出去一袋煙的工夫,便可為客人準備一頓美味佳餚。所產河蟹個大、 肉質清香鮮美,以“排地的螃蟹——個個肥”而為人交口稱讚。銀魚俗稱“麪條魚”,魚體呈細長圓柱形,長約10公分,全身透明,光潔如玉,通身僅一條軟骨,腹內潔淨。一般在冬季捕撈。銀魚味鮮肉美,如將其置於屋中桌案之上,滿室立即充滿黃瓜清香氣味。《津門百詠》寫道“一灣衞水好家居,出網天鮮玉不如。正是雪寒霜冬時,品盤新味薦銀魚。”外地人來津有感:“不到排地不知天津好,稻香魚蟹勝似小江南。”“稻米香、瓜如蜜,棉花纖維長又細,螃蟹爬進飯鍋裏”道出了排地的豐盛物產。1958年,由於海河建閘,鹹淡分家,河蟹、銀魚失去了繁衍的條件,河蟹幾近絕跡。銀魚養殖近年發展起來(記述有誤,編者注) [8] 

排地兵禍慘案

排地“排地”屢遭兵燹

今天津民航機場以東、軍糧城以西、津塘公路南側至津北公路以北地區,解放前稱作“排地”。“排地”蘆葦叢生,人煙稀少。20世紀20年代,一些走投無路者來此嘯聚,借廢土窯洞、水窪葦塘藏身,充當“土匪”。到30年代“土匪”多達十幾股、數百人。1937年日本侵略軍侵佔天津後,感到“土匪”是一禍患,意欲鋤掉。起初,日軍懷疑“排地”頭面人物通匪,遂於1937年農曆十月以宴請名義誘捕下鄉長劉文雲及保長、村長十餘人,盡殺戮。隨後,又懷疑駱駝房子莊農民劉寶善等6人為“匪”,綁至軍糧城、塘沽殺害。
1938年農曆七月某日,日軍到信德莊和北窯村(今均屬大新莊)“剿匪”,燒民房60餘間。農民楊寶臣之母因卧病在牀,未及逃出,被活活燒死在炕上。
1938年農曆八月十七日(10月10日)拂曉,日軍再次包圍新德莊,槍殺農民單成玉等28人。“土匪”們奮起反擊,打死、打傷日軍各1人,遁去。日軍抓了當地農民汪玉才、李佔和等17位農民為死傷日軍抬擔架,抬到軍糧城日軍駐地後,又將這17人槍殺于軍糧城火車站東側的鐵橋上,鮮血染紅了橋下的河水。是為“八.一七”慘案。
1938年農曆九月初十日(11月2日),日軍到劉辛莊村圍剿“土匪”頭子張保廷,未獲,氣急,竟用刺刀挑死農民李清林,縱火焚燒民房60餘間。是月底,張保廷屬下“土匪”王秀亭(綽號“大蘿蔔”)等數十人在貫莊被日軍圍剿擊斃。 [9] 

排地日軍暴行

1937年11月 侵華日軍懷疑排地(今東麗區麼六橋回族鄉與新立街的小東莊、中營、東大橋、中河、四合莊、新興村6個村)的頭目人通匪,以宴請排地頭面人物的名義,誘捕了鄉長劉文雲父子(今新興村人)、吳家台(今屬四合莊)吳恩榮、大影壁(今屬四合莊)張寶真父子、仁慈莊(今向陽村)李彥、四頃地(今東大橋村)吳鳳鳴等保長和村長14人,全部被屠殺。
1937年11月 侵華日軍逮捕了駱駝房子村民劉寶善、劉寶明和劉寶凱等7人(皆回民)與流芳台村農民許玉田、幺六橋村農民蔡玉和等共13人,分別綁至軍糧城和塘沽三百噸碼頭予以屠殺。
1938年7月 侵華日軍以“剿匪“為藉口,偷襲北窯村(今屬東麗區幺六橋回族鄉大新莊村),因撲了空,放火燒燬民房20餘間(該村僅十幾户人家),村民楊寶臣的老母卧病在牀,未及逃避,被活活燒死。日軍不解氣,又到信德莊(今大新莊)放火燒燬民房40餘間。
1938年8月 東大橋村陳志義負責村前京山鐵路巡護,發現 有顆道釘鬆動,想用扳手擰緊,但已來不及,怕出事故,他急向迎面開來的火車舉起了紅旗。車停下,原來是輛軍車。車上下來的日酋察看現場後,不僅不感謝這位忠於職守的護路工,反而把他帶走,誣為蓄意破壞、貽誤軍機。嚴刑逼供,毫無結果,就將年僅30歲的陳志義殺死。
1938年9月底 小東莊村20歲的青年農民李同文新婚後第18天,為即將分娩的嫂子到東大橋村她孃家報信兒,沿京山鐵路邊上行走,被日軍開槍打死,理由是鐵路邊上不準中國人行走。
1938年10月10日 拂曉,侵華日軍包圍了信德莊(今大新莊)村民單成玉夫婦帶領兩個小兒子向野外躲避時,被日軍發現,當場用槍打死。接着將該村農民史鳳春等24人都槍殺。農民張安奎被日軍用刺刀挑死。隱避在該村的土匪憤起還擊,打死打傷日軍各1人,終因寡不敵眾,土匪被打死10餘人倉皇逃走。日軍抓走了村民汪玉才、李佔和等17人抬日軍屍體和傷員。送到軍糧城後,日軍將抬擔架的17人在苗街橋上全部屠殺,鮮血染紅了橋下的河水!同一天裏,這個僅有30多户的小村,竟被侵華日軍慘殺了忠厚的農民和無辜的婦女兒童46人!家家穿孝衣,人人放悲聲。其狀慘不忍睹!因為這一天是農曆八月十七日,被人稱之為“八一七”慘案。 [10-11] 

排地排地地區宗教信仰

排地地區除本土固有的佛、道教之外,還有數量眾多的伊斯蘭教信徒和基督教(主要為天主教)信徒。

排地伊斯蘭教

(上)駱駝房子清真寺;(下)新興村清真寺 (上)駱駝房子清真寺;(下)新興村清真寺
伊斯蘭教自境內有回族定居即有,因回民皆信仰此教,故又稱“回教”,亦稱“清真教”,舊稱“天方教”。
“伊斯蘭”一詞為“順從”之意,指順從安拉(中國穆斯林習稱真主)的意旨。伊斯蘭教的信徒稱“穆斯林”,意為皈依真主的人,排地穆斯林皆為“遜尼派”,信徒主要集中在駱駝房子、新興村、竇家房子、穆家台、中心莊等村。伊斯蘭教的活動中心是清真寺,非禮拜人員不得隨便進入禮拜大殿。排地建有兩座清真寺,分別為始建於1874年的幺六橋鄉駱駝房子清真寺和建於1920年的新立鎮新興村清真寺,文革時均遭損毀,20世紀80年代後相繼重修。 [12] 

排地天主教

向陽村(仁慈莊)天主教堂 向陽村(仁慈莊)天主教堂 [13]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天主教北京教區根據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簽訂的《北京條約》,委派薊縣教會法國籍傳教士馬神甫找到排地二段負責人,在天津縣東部買了兩千畝地,蓋了4排土房,每排10間,人稱“四十間房”,定名為“仁慈莊”(1966年更名為向陽村)。1918年建造天主堂,並將木製模型於1923年由天津教區轉送梵蒂岡教廷。到處勸人加入天主教,並給以房住、給地種和給安家費為優惠條件,吸引冀、魯等地的窮人到仁慈莊定居並信奉天主教,俗稱“奉教”們也有部分在原籍就奉教來此定居的。從此,境內有了天主教。境內除仁慈莊天主堂外,還有1919年建的信德莊(今大新莊)天主堂。兩教堂均附設焦會小學。後者於1939年因水災倒塌。前者於1932年重建,1958年改為村民食堂,後又改為村辦廠,1982年重新開堂,1987年市、區、鄉政府撥款,村民委員會贊助及教徒們奉獻,集資人民幣11萬元,重建了新的向陽村天主堂。
境內天主堂解放前受外國人的控制,比利時籍神甫雷明遠,荷蘭籍主教文貴賓及梵蒂岡教廷宗座代表剛恆毅(意大利籍)等均曾到仁慈莊教堂傳教或視察。1929年至1937年該教堂的神甫都是法國人。50年代初天主教與帝國主義割斷各方面的關係,成為中國教徒自辦的教會。但一系列的政治運動,宗教生活受到了衝擊,1982年中央19號文件下達後,宗教政策得到落實,宗教活動恢復正常。 [12-13] 

排地排地民謠

排地1、小排地兒

小排地兒,三趟河,棒子麪兒,大粗羅,臭蝦醬,就餑餑,白開水,當粥喝。加棵大葱是犒勞,蚊子多得象篩鑼。

排地2、排地特產

稻米香,瓜如蜜,棉花纖維長又細,螃蟹爬進飯鍋裏。

排地3、排地範圍

排地佔地五百頃,南北分別到大堼。
小紅橋西五頃地,往東五里軍糧城。

排地4、排地沒廟也沒神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排地沒廟也沒神。

排地5、一排排稻地

一排排稻地一條條溝,長蟲蛤蟆簸箕收。

排地6、排地二段出怪事兒

排第二段兒出怪事兒:
流芳台的大爺多,不辦事兒;
仁慈莊的先生多,不認字兒;
郭家台要飯的多,不拿棍兒。
[注]解放前流芳台富户多,喜人稱“大爺”,但並無多大能力辦事兒;仁慈莊(今向陽村)多京東各縣移民,妻習稱夫為“先生”,但這些“先生”多文盲;郭家台討飯窮人多,出入村時不好意思拿討飯的棍子。故當地有此民謠。 [12] 
參考資料
  • 1.    劉金鐸 傅鳴山 主編.流芳台村史:中共流芳台總支委員會,2008年
  • 2.    秦其明主編 ;《中國新編地方誌總目提要》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新編地方誌總目提要:北京方誌出版社,2006.03:天津·東麗區志
  • 3.    根據《東麗區志》、《流芳台村史》記載以及當地老人描述繪製
  • 4.    攝於2016年4月,於津北公路西減河橋
  • 5.    攝於2016年4月,於大新莊村
  • 6.    攝於2014年——2016年
  • 7.    陳章偉 主編 天津市東麗區地方誌編修委員會編著.東麗區志: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6.12:第五編 水利
  • 8.    陳章偉 主編 天津市東麗區地方誌編修委員會編著.東麗區志: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6.12:第一編 建制
  • 9.    陳章偉 主編 天津市東麗區地方誌編修委員會編著.東麗區志: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6.12:第十五編 軍事
  • 10.    侵華日軍在東麗區犯下的罪行——傅鳴山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2015年10月15日[引用日期2016-04-08]
  • 11.    侵華日軍在東麗區犯下的罪行——來源:天津日報 作者:傅鳴山  .新聞頻道-和訊網[引用日期2016-04-08]
  • 12.    陳章偉 主編 天津市東麗區地方誌編修委員會編著.東麗區志: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6.12:第二十五編 民情
  • 13.    於學藴.天津老教堂: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1:附錄—舊教堂概況—天主教堂—仁慈莊教堂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