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鎖定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附屬腫瘤醫院)始建於1958年,1969年隨大連醫學院南遷遵義。1987年回遷復建,1991年獨立辦院,1999年掛牌大連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健康管理等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省級直屬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腫瘤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 [1]  [7] 
醫院目前擁有9大學科羣、8大醫療平台和130個亞專科,形成了一大批優勢學科和一系列技術特色。以腫瘤疾病綜合治療器官移植、骨髓移植、微創治療急危重症診療、中西醫結合、護理等為代表的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或先進水平。機器人手術腔鏡手術、介入診療、內鏡診療等微創診療技術在臨牀各專科廣泛應用,高難度手術的數量和質量均居區域前列。 [7] 
醫院擁有一支高素質的醫療、護理、教學、科研和管理隊伍,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專家和擁有博士學位以及國外留學經歷的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構成了醫院的人才主體。高級以上職稱者676人,其中正高級職稱329人,已取得博士學位279人,醫生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人員佔比91%。享受政府津貼共計42人,其中國務院政府津貼19人,大連市政府津貼23人。 [7] 
醫院是全國首批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單位,是東北首家通過中國醫院競爭力五星級認證醫院,連續多次躋身全國頂級醫院百強,先後獲得“全國衞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特色醫院文化醫院”“全國改善醫療服務示範醫院”“遼寧文明單位”“遼寧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遼寧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等榮譽。 [2] 
中文名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成立時間
1958年
地理位置
大連市沙河口區中山路467號 [7] 
主管部門
遼寧省衞生計生委
醫院等級
三級甲等 [7] 
醫保定點
[3]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歷史發展

  • 1958年3月,批准“大連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建制,
  • 1963年1月,大連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正式開診,
  • 1969年5月,隨大連醫學院南遷遵義市,成立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
  • 1979年1月,大連醫學院回遷復辦,
  • 1984年2月,遼寧省衞生廳批准大連醫學院附屬二院復建,
  • 1987年1月,大連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正式復建,
  • 1991年3月,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獨立辦院,
  • 1994年10月,通過遼寧省衞生廳醫院分級管理評審,批准為三級甲等醫院,
  • 2003年5月,經遼寧省政府批准,與大連石油化工公司職工醫院合併重組,成立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北院,
  • 2011年10月,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藍灣院區掛牌成立,
  • 2012年7月,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鑽石灣院區掛牌,
  • 2013年8月,大連醫科大學旅順醫療中心項目正式啓動,
  • 2014年4月,大連中德腫瘤中心正式啓動。
  • 2022年10月16日,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參與的遼南運動康復聯盟正式成立。 [8]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學科建設

醫院大力開展學科建設,目前擁有九大學科羣、八大醫療平台和130個亞專科,形成了一大批優勢學科和一系列技術特色。以腫瘤疾病綜合治療器官移植、骨髓移植、微創治療、急危重症診療、中西醫結合、護理等為代表的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或先進水平。機器人手術腔鏡手術、介入診療、內鏡診療等微創診療技術在臨牀各專科廣泛應用,高難度手術的數量和質量均居區域前列。
醫院目前擁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中西醫結合臨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中醫藥重點學科1個,中醫皮膚病學。國家臨牀重點專科2個,腫瘤科普外科。遼寧省重點學科6個,分別是:內科學呼吸系統)、外科學(骨外)、內科學(心血管病)、皮膚病與性病學、外科學(普外)、中西醫結合。遼寧省臨牀重點專科32個,分別是心血管內科、腎病學、普通外科、神經外科、重症醫學、兒科、康復醫學科、護理、呼吸內科、內分泌科、急診醫學科、胸外科、消化內科、血液內科、泌尿外科、耳鼻咽喉科、腫瘤放療科、肝膽外科、結直腸肛門外科、口腔頜面外科、麻醉科病理科放射診斷科、超聲診斷科、皮膚科、口腔修復科、傳染科、檢驗科、介入科、風濕免疫科全科醫學心臟外科。遼寧省診療中心5個,分別是遼寧省醫療會診中心、遼寧省造血幹細胞移植醫學中心、遼寧省終末期肝病治療中心、遼寧省糖尿病足治療中心、遼寧省癲癇疾病治療中心。大連市重點學科20個,分別為內分泌科、腫瘤內科、腎臟內科、心血管內科、耳鼻咽喉科、神經內科、皮膚科、泌尿外科、超聲科、普通外科、腫瘤放療科、血液內科、呼吸內科、風濕免疫科、神經外科、重症醫學科、兒科、康復醫學科、護理、急診醫學科。2012年,醫院獲得大連市快速提升醫療軟實力建設項目1箇中心、7個基地,分別是:大連腫瘤診療中心、大連腫瘤內科診療基地、大連肝膽胰腫瘤診療基地、大連冠心病診療基地、大連糖尿病診療基地、大連缺血性腦卒中診療基地、大連腦血管病康復基地、大連癲癇病診療基地。2021年獲大連市醫學重點專科“登峯計劃”建設項目6個,分別為骨外科急症醫學科、器官及骨髓移植中心、胃腸外科、心臟大血管病中心、腫瘤科。 [7]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醫療服務

醫院堅持以患者為中心持續提升醫療質量、改善醫療服務,建立起以專業委員會為核心、以信息化為支撐、以大數據為依據、以科學管理工具為手段的質量管理體系。積極推廣靜脈血栓(VTE)管理、加速康復外科(ERAS)等現代醫學理念,着力打造“無栓醫院”、“無痛醫院”,是遼寧省首家“全國靜脈血栓防治中心優秀單位”、全國首批“國家衞生健康委加速康復外科骨科試點醫院”。積極建立多學科聯合診治(MDT)模式,在區域率先建立多學科聯合診區和病區,為患者提供精準化、全程化、個性化、經濟化診療服務。在省內率先成立檢查預約中心、一站式患者服務中心、入院準備與牀位調配中心,推出“先救治、後結算”急診就醫模式,救治環節無縫銜接,診療效率不斷提高,患者就醫感受切實提升。
醫院集中優勢力量持續提高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為“國家高級卒中中心”“遼寧省胸痛中心”“遼寧省危重新生兒搶救中心”“大連市危重孕產婦搶救中心”。不斷完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管理體系,在抗擊非典、抗震救災、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工作中做出了積極貢獻。 [7]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教學科研工作

醫院作為大學附屬醫院,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目前擁有33個博士、碩士點,285名博士、碩士生導師。承擔7個層次、22個專業的臨牀教學,建立了18個教學基地, 30個專業成為國家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3個專業成為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醫院多名教師獲“遼寧省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遼寧省教學名師”等榮譽稱號。醫院以“三全育人”為導向,構建了“三階段”臨牀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培養合格的醫學專業人才。醫院師生代表大學獲得第十屆中國大學生醫學技術技能大賽全國總冠軍,第四屆、第八屆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牀技能競賽特等獎、第六屆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牀技能競賽一等獎。
近五年,醫院獲得國家、省部級等各級科研課題立項494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項,包括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1項,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1項;獲得國家、省部級等各級科研獲獎23項,其中華夏醫學科技獎1項,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獲得國家級專利142項,其中發明專利13項;發表論文1600餘篇,其中SCI論文928篇;主編、副主編學術專著共200餘部;有14個專業完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臨牀試驗資質備案,29個專業完成醫療器械臨牀試驗資質備案。是大連市唯一一所有資質承接I期臨牀試驗的醫療機構。 [7]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科室設置

預防保健科 //全科醫療科 //內科 | 呼吸內科專業 | 消化內科專業 | 神經內科專業 | 心血管內科專業 | 血液內科專業 | 腎病學專業 | 內分泌專業 | 免疫學專業 | 變態反應專業 | 老年病專業 //外科 | 普通外科專業 | 肝臟移植項目 | 神經外科專業 | 骨科專業 | 泌尿外科專業 | 腎臟移植項目 | 胸外科專業 | 肺臟移植項目 | 心臟大血管外科專業 | 心臟移植項目 | 燒傷科專業 | 整形外科專業 //婦產科 | 婦科專業 | 產科專業 | 計劃生育專業 | 生殖健康與不孕症專業 //婦女保健科 | 圍產期保健專業 | 更年期保健專業 | 婦女心理衞生專業 //兒科 //小兒外科 //兒童保健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 牙體牙髓病專業 | 牙周病專業 | 口腔粘膜病專業 | 兒童口腔專業 | 口腔頜面外科專業 | 口腔修復專業 | 口腔正畸專業 | 口腔種植專業 | 預防口腔專業 //皮膚科 | 皮膚病專業 | 性傳播疾病專業 //醫療美容科 | 美容外科 | 美容牙科 | 美容皮膚科 | 美容中醫科 //精神科 | 精神病專業 | 精神衞生專業 | 藥物依賴專業 | 精神康復專業 | 社區防治專業 | 臨牀心理專業 //傳染科 | 腸道傳染病專業 | 呼吸道傳染病專業 | 肝炎專業 //腫瘤科 //急診醫學科 //康復醫學科 //臨終關懷科 //麻醉科 //疼痛科 //重症醫學科 //醫學檢驗科 | 臨牀體液、血液專業 | 臨牀微生物學專業 | 臨牀化學檢驗專業 | 臨牀免疫、血清學專業 | 臨牀細胞分子遺傳學專業 //病理科 //醫學影像科 | X線診斷專業 | CT診斷專業 | 磁共振成像診斷專業 | 核醫學專業 | 超聲診斷專業 | 心電診斷專業 | 腦電及腦血流圖診斷專業 | 神經肌肉電圖專業 | 介入放射學專業 | 放射治療專業 //中醫科 //中西醫結合科 [6]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醫院地址

遼寧省大連沙河口區中山路467號。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優勢特色

醫院重視學術交流,先後同德國、美國、韓國、加拿大、瑞典、荷蘭、日本、以色列國家和地區醫院建立友好關係。與德國奧爾登堡醫院合作,建立中德腫瘤中心;與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醫學研究院建立中美神經醫學中心;與韓國知名口腔醫療集團Anchor株式會社建立中韓國際口腔基地;與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合作成立中加皮膚醫學中心;與美國愛荷華大學合作成立中美淋巴水腫治療中心;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合作成立中美眼整形眼眶病中心;與韓國翰林大學共建中韓足踝醫學中心;與日本千葉大學簽署合作協議;與以色列拉賓醫療中心建立“一帶一路”醫療聯盟。 [7] 
醫院在2014年率先牽頭組建遼南地區首個區域醫聯體-大醫二院醫療聯盟,聯盟由核心層大醫二院和16家緊密層成員單位、19家技術協作單位、17家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及200餘家項目層共同構成,是一個以信息化為支撐,縱向貫穿三級醫院、二級醫院基層醫療機構,橫向覆蓋疑難重症診療、急診急救、居民健康管理的多維度三級聯動醫聯體模式。聯盟內部通過醫師多點執業雙向轉診遠程醫療、專科共建、人才培養、標準化建設等多種形式,積極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遠程醫療協作網作為快速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診療水平的有效方式。目前,遠程心電診斷分站170家、遠程影像診斷分站27家、遠程病理診斷分站12家,會診例數逐年增加,區域影響力逐步擴大。大醫二院醫療聯盟成立的7年間,在助推分級診療模式、公立醫院價值迴歸、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推動聯盟工作逐步由“區域示範”走向了“全國知名”。 [7] 
醫院的信息化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為羣眾提供優質、經濟、便捷的醫療服務。2005年完成HIS系統PACS系統的建設,2007年榮獲衞生部全國首批20家數字化醫院試點示範單位,2015年在全國率先開通支付寶服務窗,上線手機終端預約掛號、線上繳費、院內導航和診間支付功能,2019年通過電子病歷應用水平分級評價4級評審,完成“智慧病房”的建設,2020年上線大連市首家互聯網醫院,實現線上醫保結算,2021年通過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五級乙等測評。 [7] 
醫院堅持崇德尚醫的院訓精神,以建設學科特色鮮明、國內知名的學院型大學附屬醫院為目標,社會影響力和患者滿意度不斷提升。是全國首批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單位,是東北首家通過中國醫院競爭力五星級認證醫院,連續多次躋身全國頂級醫院百強,先後獲得“全國衞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特色醫院文化醫院”、“全國改善醫療服務示範醫院”、“遼寧省文明單位”、“遼寧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遼寧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遼寧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 [4-5]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