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青北白

鎖定
南青北白指的是浙江的越窯青瓷以及河北的邢窯白瓷,盛行於晚唐。
中文名
南青北白
南    青
浙江越窯青瓷
北    白
河北邢窯白瓷

南青北白概況

南青北白歷史背景

國力強盛的唐代是我國陶瓷工藝蓬勃發展的時期,瓷器製作達到了成熟的境界。唐代陶瓷在隋代青、白瓷成熟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出現了“南青北白”的局面,並以此引 領後世中國瓷器的基本風貌。

南青北白南青

指的南方浙江的越窯青瓷。以慈溪上林湖上虞區窯寺前的產品最具代表性商周戰國秦漢六朝等朝以來,這裏一直以燒製青瓷為主,具深厚的制瓷基礎和技術力量,至唐代技藝更加嫺熟,被稱為“諸窯之冠”。

南青北白北白

指的是北方河北的邢窯白瓷,以內丘城為中心發展起來。其歷史可上溯到北朝,隋後期曾短期繁榮,經過唐早期的低靡,唐中期生產極盛,晚唐開始衰落。
南青北白瓷質極佳,晚唐時代,擊甌作樂風靡,用一些越甌、邢甌注以多寡不同的水,擊以成樂,聲音極其美妙。

南青北白越窯

浙江越窯是我國青瓷的主要產地,它的特點是:胎骨較薄、施釉均勻、一色青翠瑩潤。
前期越窯大體延繼南朝作風,胎質灰白而疏鬆,釉色青黃易剝落,器物種類不多,造型變化也少,在北方上層社會,地位不及白瓷。
越窯的繁盛主要在晚唐和五代,後期產品胎色雖灰白仍舊,但胎體細膩緻密,造型大多規範工整,器物大多通體施釉,釉面可以相當勻淨瑩潤,只是呈黃或綠,還不大穩定。器形種類很多,幾乎應有盡有,並受外來文化顯著影響,以雙龍耳壺、扁壺鳳頭壺等為其特色。
器物已能夠做得十分輕薄,不少器形頗多變化,或仿花形,或做出波折、菱角,清新綽約。此時的器物雖以素面為多,但也有劃花、印花、鏤空、捏塑、堆帖和和釉下褐彩等裝飾。五代時,青瓷普遍胎質精細、胎體輕薄、造型秀美、器施滿釉、釉薄而勻,同時燒造大型器物的水平不斷提高,為宋代青瓷迎來黃金時代打下了基礎。
越窯青瓷令人掁奮的發現得自法門寺地宮。一九八七年四月陝西省考古工作者在扶風縣法門寺塔唐代地宮,發掘出16件越窯青瓷器,作為貢品,這批瓷器的確是越窯青瓷精品。
這批被稱為“秘色瓷”的青瓷除兩件為青黃色外,其餘釉面青碧,晶瑩潤澤,有如湖面一般清澈碧綠,器形規範周正,口沿常做五曲花瓣形,為使瓷釉儘可能多地覆蓋胎體,裝燒則每用支燒法。黃釉不及青釉美麗,故又用銀片包鑲口沿和底足,還有金銀平脱的花鳥團花出現 在腹壁,是裝飾,也是遮蓋。
越窯青瓷的這些特色得到了詩人的許多讚美。陸龜蒙形容青瓷釉色的意境是:“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峯翠色來”。顧況將青瓷形容成玉:“舒鐵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甌”。
徐夤則形容秘色瓷是“捩翠融青瑞色新, 陶成先得貢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 軟旋薄水盛綠雲。” 孟郊的詩更令人想象無窮:“蒙茗玉花盡,越甌荷葉空”,茶品完後的青瓷如荷葉。
越窯青瓷 越窯青瓷
越窯的燒造地點,現已發現的有浙江餘姚上林湖木杓灣窯,鰲唇山窯,上沗湖窯,白洋湖窯等。紹興九巖窯和温州西山窯上虞百官鎮坳前山窯,都是越窯系統。唐代青瓷產地除越州外,還有浙江婺州金華窯、湖南嶽州窯頭山窯、江西景德鎮的湘湖、湖田窯,江西永和鎮吉安窯等等。

南青北白邢窯

邢窯以素面白瓷馳名,釉白而微閃黃或淡青。胎質厚而細節,瓷質堅硬。器內滿釉,外釉往往不到足,器表往往光素大方,不施紋飾。瓶多廣口短頸,壺為短嘴,此外也有白瓷燭台、葵形盒等。器底多如璧形的寬環,被稱為“玉璧底”。
邢窯白瓷 邢窯白瓷
白瓷的種類並不很多,產品分粗、細兩種。粗白瓷均施護胎釉,即化妝土,釉色灰白或乳白,通常施釉不滿。細白瓷器形規整週正,胎質堅實細膩而透明,釉色純白光亮,器物每施滿釉,部分還帶有印花、刻花等裝飾。中國已知最早的薄胎瓷器就發現 在邢窯遺址,其時代為隋後期,器物主要為碗和杯,雖底部較厚,但薄胎外僅0.7毫米,迎光透影,應是為隋煬帝燒製的精品。
邢窯白瓷的優點特別是造型規整、器體瑩薄很為詩家傾倒。元稹曾有詩説邢窯:“雕鐫荊玉盞,烘透內邱瓶。”杜甫也有詩讚白瓷“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
除邢窯外,唐代燒造白瓷的,還有平定、平陽、霍州等地。河北曲陽的定窯、河南鞏義窯、四川成都青羊宮窯,江西景德鎮的石虎灣窯勝梅亭窯,唐時都已燒造白瓷。

南青北白長沙窯

南青北白發展歷史

初唐(公元618一684年),瓷器大部分是開片青瓷和陶塑藝術品。如十二生肖鎮墓獸、侍女、樂俑、胡人、駱駝、車馬等。
盛唐(公元684—756年),以素釉青瓷為主,並開始出現彩瓷。
中唐(公元756一840年),在從單色釉到多色釉燒成功的基礎上,研製出釉下彩精堪瓷品,並以格言、警句與五言、六言句為內容的書法裝飾瓷器,在陶瓷工藝中已形成新的形式,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晚唐(公元841—907年),造型趨向纖巧多變,裝飾流行於花鳥畫、印花、壓花以及單形式的渲染畫和彩釉畫等特有風格。
五代,黃巢起義,外商橫遭殺害,外銷受阻,長沙窯產品大部分瓷化程度差,脱釉現象多,不如邢窯之細白和堅緻,且湖南衡州地區的蔣家窯、瓦子墩窯及嶽州洞庭湖一帶,大量燒製類似越窯的青瓷製品,給長沙窯的國內市場帶來了很大威脅,再加之長沙窯規模很大,原料、燃料日逐匱乏,迫使窯主們不得不改遷窯址或另謀生路,導致長沙窯晚期趨向衰落。
元末明初,長沙窯迴光返照,繼承和發揚了多色釉的傳統技藝,特別是對銅綠釉寶石藍釉、桔黃釉的研究很有造詣,並創制了器型多變,釉似流霞、色彩鮮豔的琉璃製品
清末民初,銅官鎮陶業生產趨向高峯,發展到十二條龍窯、六百多製陶工人,號稱湖南的陶都。但民國時期,長沙窯陶瓷又受到斫傷,藝術風格一落千丈,瀕於窯沉倒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多年的恢復、改造,生產規模、製造技術都有了飛躍發展,優秀傳統技藝得以復興和發揚,而且在國內首家研製成功白炻器、芝麻釉炻器和精細鐵炻器系列產品,沿着中古時期開闢的陶瓷之路,遠銷美、加、歐、港澳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使歷經千年滄桑的長沙窯又重展英姿。

南青北白胎釉

長沙窯製品有瓷胎與陶胎之分。陶胎土質不純且帶砂,燒成後呈褐色或鐵灰色,斷面粗糙、吸水性大,習稱缸瓦胎。瓷胎大多呈灰白色、香灰色、青灰色,含鐵1.5—2.5%,含二氧化硅72%—76.34%,含氧化鋁16.67%—20.73%,含二氧化鈦在1%左右,二氧化硅/氧化在4.09 ±0.5,化學組成相似於浙江青瓷和景德鎮瓷器,是具有南方鮮明特徵的一種屬富氧化硅質的瓷胎。
產品燒成温度約在1150—1200℃,大多偏生燒,瓷胎斷面較粗,無半透明性吸水率2%—7%,氣孔率大於10%,釉α>坯α,多數遺物釉層出現龜裂,用現代分類法應歸屬於炻器(STONE WARE)類產品,或稱半陶半瓷。
長沙窯胎釉特徵明顯體現 在初唐時產品胎質較粗糙,欠堅硬,呈暗紅色,有微微灰黃灰青色,釉層顯薄,釉色青中發黃,有薑黃色傾向。唐中後期,胎色基本為深灰色或淺灰色,胎質較前堅硬精細,胎和釉粘結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瓷化程度已相當高。長沙窯的胎體,一般是粗厚的,和同時代的邢窯胎骨相比,相差很明顯。釉色主要是青色釉,除此還有白釉和褐色釉等。青色釉中又分為青黃色和青綠色兩種。釉質精細瑩潤,觀察釉面可見表面佈滿無色細碎片,它細密、均勻、柔和分佈。釉的表面往往是不均勻的,一個器物中可見釉層厚薄不勻現象。
其釉大多呈色,少數產品在灰白色胎上施以微泛青色的白釉,有的還先在坯體上塗抹薄層白色或淡灰色化妝粉,然後施釉,以增加釉色亮度,襯托彩繪圖案裝飾效果。施釉方法主要用蕩釉浸釉、淋釉、滴釉和塗釉。釉有青、醬、白、綠、紅和三彩釉等。
(一)青釉:色是棗黃、棗青、榨菜青或蝦青色,總的感覺是青中偏黃,概稱“青瓷”。
(二)醬釉:色淺者呈棕色、咖啡色、醬黃;色深者呈醬黑色。醬色釉往往先塗青色底釉後再施醬彩,也有先施醬釉後再覆罩一薄層透明青黃釉的。
(三)白釉:長沙窯的白釉作乳濁式或微帶淺灰色,狀如凝脂,積如蠟淚,潤澤而不甚光亮。不透明,有碎紋,或作大塊冰裂紋。近似“哥窯”製品,遜色於“定瓷”之光亮、質堅。
(四)彩釉:有寶石藍釉、孔雀綠釉紅彩等。
(五)寶石藍釉:釉色似湖藍而不透明,似碧水而不清澈碧綠。釉質渾厚素雅,或作寶石狀自然紋理,而類似寶石,故稱“寶石藍釉”。
(六)孔雀綠釉:一種呈藍綠色,它在棗黃色罩釉的覆蓋下形成草綠色;另一種是銅綠,即以銅粉為髮色基在氧化焰高温中燒成孔雀綠。
(七)紅彩:有紫紅、褐紅、紅綠諸色。這種紅彩當屬銅金屬在還原焰中燒成。
(八)重彩:除了釉下彩繪與釉下塊狀釉裝飾外,還有青釉上通體復罩藍彩的。

南青北白造型

長沙窯造型品種豐富,有盤、碟、碗、杯、洗、盆、瓶、罐、壺、枕、盒、文房用具、人物、動物、玩具等等,類別很多,式樣繁雜。大多以轆轤輪製為主,附件和零件如罐耳、壺柄、貼花等用單模或分模、手捏製成,還有采用雕刻、鏤空、堆塑、範模壓鑄等手法。器物造型除圓形器外,還出現了花形、瓜果形、仿動物形態和適應胡人喜愛的金屬器式樣酒壺和酒盞。品種繁多,造型豐富,前期產品形態豐滿端莊,線條園潤柔和,後期產品形態趨於雋麗,有一種出新意以應時宜之勢,大都具有雄渾消灑的唐代韻律。
長沙窯產品中常見一種壺,口寬、短直頸溜肩、長腹,腹至腳底漸收,身有瓜稜形和長圓形,底足有一圈外撇,底可分平底、璧底、圈足。平底的是早期產品,璧底的略後,圈足最後。肩部設流,流分長曲流短流兩種,短流刀削六面或八面,顯得古拙富有民間氣息,很有時代特徵。這種形式的短流,在同時代的越窯壺中也常有出現,流下的腹部往往繪有各種花紋,流的對稱位置在頸的上端和肩之間設一扁形把。
長沙窯的雕塑藝術非常成功,有人物和動物。人物有貴婦人、胖小孩、彈琴仕女、吹簫少女、持物的男女老少、騎獅、騎馬人等等。各種動物也很多,有威武的獅子,笨拙的大象,善走的奔馬,勇猛的小狗,機敏的小兔,肥笨的小豬,温順的綿羊,歡躍的小鳥等等,還有雞、鵝、鴨等。這些雕塑都以簡練手法塑造,雖然精細不足,但不失準確傳神的形態,真是神態活現,令人喜愛。

南青北白紋飾

裝飾工藝以釉下彩繪花(包括書法題字)、釉上彩繪(外表不罩釉)、塊狀浸釉(或附加模印貼片)、潑墨(彩)渲染等手法作為主要特色。另外有刻花、劃花、鏤刻、堆塑、印花、貼花、剪紙和雕塑等其它工藝,很少使用刻劃花。釉下多彩是長沙窯裝飾工藝獨具特色的新工藝。具體地説,有以下獨創之處。  (一)素釉裝飾
長沙窯早在中唐就在釉料中引入不同含量的銅或鐵、錳金屬做髮色色基,經氧化焰或弱還原焰燒成而形成青釉、綠釉、醬釉、褐釉、紅釉。進行素釉裝飾。
(二)模印貼花裝飾
模印是往往先刻劃需要的花紋,製成模子,有的是用刻有花紋的模子直接拍打在器物的坯胎上面,現出圖案。有的是在薄泥片上壓印出花紋。經低温素燒,貼後施青釉,再在貼花處浸上褐釉,進行綜合裝飾,經過精心整修,產品規整光潔,是當時適應外銷的高級產品。
(三)釉下裝飾
釉下裝飾是一千多年前長沙窯獨步一時的偉大創舉。釉下彩繪以氧化銅氧化鐵做呈色劑,綠色是氧化銅,紅色、褐色是氧化鐵。氧化鐵在釉下呈褐色,在釉上呈紅色。長沙窯釉下彩繪有兩種。一是用彩色直接在坯胎上作畫,然後加蓋一層青釉在上,入窯高温煅燒而成。二是先在坯胎上刻劃出花紋,在其上施彩色,然後罩上青釉,最後入窯燒成。大都先用銅紅鐵線勾勒,再用大筆蘸銅綠等色渲染完成,強調筆情墨趣。彩繪的色彩,常見有褐色、綠色、粉藍色、褐綠色或白色等。
l、釉下褐彩斑點圖案。是運用含鐵色料做成褐斑色釉先在素坯上點染揭斑圖案,再施蓋白釉或青釉,入1170℃左右窯中一次燒成,釉面平整光潤,褐斑永不脱落。
2、釉下綠色斑點。一般使用單一綠色料,也有用褐、綠、黑組成三彩,在胎上用斑點繪成斜方、四方、六方、環形、菱形等各種圖案,再施蓋青黃釉色,燒後色調極為調合。
3、釉下綠彩。瓷工們運用銅金屬髮色製成綠色色料,在胎上任意畫幾筆雲霞或水波紋樣,或瓜果、辣椒寫意畫,施蓋透明釉,色調柔和,綠彩淡雅。
4、釉下褐綠彩繪。習見於運用褐、綠色料在瓷枕胎上繪畫花鳥題材。佈局嚴謹,形態生動活潑,春意盎然,富有生氣。
長沙窯釉下彩初創階段,也有在坯體上採用雕刻和繪畫兼併手法,先刻劃出花鳥紋輪廓,然後在輪廓線內填彩,使畫面產生很好的立體效果。
(四)詩文裝飾
詩文裝飾是長沙窯的始創,其形式多樣。
彩繪的紋飾常見有幾何紋,如四方形、六方形、菱形、圓形等。還有云帶紋、山峯紋之類,這種紋飾多用點彩而成,有的還繪成各種飛鳥、游龍、走獸魚紋、花卉、人物等。這些繪畫,用筆簡練,自然灑脱,具有濃厚的民間生活氣息。開創了瓷器裝飾藝術的新天地。其次,有些產品反映佛教文化和伊斯蘭文化的內涵,由於出口到西亞等地,因而就有一些椰棗等異國風格的裝飾。還有一些產品中甚至出現了金色捲髮女郎、異國情侶等西方人物形象。此外,還有反映馬球等運動場景的紋飾。另外,一些哲學格言、民間諺語也在長沙窯產品中有出現。
長沙窯花鳥畫造型雅拙生動,逼真誇張。其造型來源現實生活,取於自然,對客觀形象有細緻的觀察與深刻體會,畫出來的物體不是簡單地描摹,而是在描摹的基礎上大膽取捨、提煉、誇張、變形。卓爾不凡的釉下彩繪藝術完全是寫意的、遊戲的筆墨,這種簡約粗獷的形象具有強烈的象徵意味。
釉下彩繪裝飾紋樣,如山水、人物、花鳥大都是湘江兩岸極平常的景物,窯工隨手拈來,畫上器具立即變得生動而有趣,既是湘江兩岸自然風情的寫照,也是窯工那種生存智能與意趣的遺存,表現了一種率真、質樸的美感。
模印、帖花圖案常有飛鳳、飛鳥、飛雁、花蝶、獅子、走鹿、雙魚、武士等等。這些圖案構圖簡潔,線條粗細得體,均勻有力,沒有繁雜多餘,呆板堆砌之感。

南青北白定窯

南青北白藝術特徵

唐代的定窯白瓷具有與邢窯白瓷相似的特徵,器形有碗、盤、托盤、注壺、盆 、三足爐和玩具等。造型與五代時期的作品相比,器沿均具有厚唇,豐肩,平底,底加圓餅狀實足,有的為玉璧底。唐代定窯白瓷大多與當時邢窯白瓷相似,胎骨斷面較細,胎色潔白,另有一類胎骨比較厚實,斷面比較粗,但燒結較好。施釉一般用蘸釉法,器外壁的腹下至底部都不施釉。釉的質地隨器物的不同而異。施在胎體較厚重器物上的釉比較粗,釉面凝厚,釉色一般是白裏泛青,釉水凝聚處多呈青綠色,釉面有開片。胎質細膩者,胎色潔白,則施白釉,釉質很細,表面釉光瑩潤.
時至北宋定窯瓷器脱穎而出,雖仍以燒造白瓷為主,但另兼燒黑釉、綠釉、醬釉及白釉剔花器。刻花裝飾方法被大量採用,按工藝細分,可列為刻花、劃花和印花三種。北宋定窯的刻、劃花技法與當時的其它窯口瓷器頗為不同,給人一種很“硬”的感覺,這種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可以打一個比方來形容,如用鋼刀在鬆軟的木料上刻花,受刀處周圍的木料表面會隨着刀具的刻壓而下陷,此謂之“軟”,而在堅硬的紅木上刻花,受刀處周圍的木料表面則不會下陷,使刻紋輪廓更為鮮明,此謂之“硬”。

南青北白裝飾手法

刻劃花的裝飾手法流行於北宋,至金代則出現了印花的技法,定窯印花裝飾看不出由簡到繁,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過程,有可能受定州緙絲的影響,制瓷匠師採用緙絲紋樣粉本刻模,因此一開始就顯得比較成熟。從釉色來看,金代定窯的釉色與北宋時有所不同,不如北宋時滋潤,而帶有粉質感,亦顯得較為稀薄,突出於器表的紋飾微露白色。  佔定瓷大宗的北宋定窯白瓷,具有以下的特徵:
(一)淚痕
淚痕是指器表的流釉現象,定瓷流釉往往呈條狀,宛如垂淚,故稱淚痕。淚痕現象僅見於北宋定窯器,唐至五代定瓷並無此特徵。唐代定瓷釉薄而潔白,胎釉結合十分緊密,無流釉現象;北宋則凝厚而泛黃,釉內氣泡大而多,釉層在燒結過程中隨器垂掛流淌,形成淚痕。北宋早期,定窯採用正燒,流釉方向自口至底,北宋中期以後,定窯創造了覆燒的技法,流釉方向自底向口,但也有一些特殊情況,筆者曾見過一些定窯白瓷,淚痕方向為橫向,十分奇怪,形成原因尚待研究。
(二)竹絲刷痕
在定窯碗、盤類器物的外壁,經常可看見細密如竹絲的劃痕,這些劃痕是器物初步成型後旋坯加工時留下的,當然在其它窯口的器物外壁也可見到旋坯痕,但不如定窯的纖細密集,此為鑑定定窯器物的一個特徵。
(三)底足
定窯器物的底足類型不多,主要分為平底與圈足兩大類,而其圈足具有與其它窯口器物圈足明顯不同的特點,這些特點體現 在北宋中期以後覆燒成型的定窯器上,由於覆燒的發明,器物圈足得以裹釉,而將露胎處移至器上,然而裹上釉層的器足在外觀上的表現並不那麼完 美,足面(圈足與地面接觸部分)總是顯得不夠平整,有些地方釉厚,有些地方釉薄,以手撫之,明顯地感到凹凸不平,筆者所目見的北宋定窯圈足器無一例外。這種現象十分奇怪,但在鑑定中卻非常有效,凡北宋定窯圈足器(採用覆燒法,圈足上釉者)均有此特徵,此為鑑定之關鍵。
另外,定窯圈足器之圈足有大小兩種類型,大圈足器之足底往往可見竹絲刷痕,刷痕呈同心圓,而小圈足器則無這種現象,但無論大小圈足,足均極淺,足牆均窄,小圈足器挖足不過肩,幾乎無鈎手。
(四)變形
定窯器物,尤其是碗類器物,大都有些變形,若是完整器,將器物倒扣於桌面,便很容易發現這一特點。就目 前在市場上所見到的仿定白瓷而言,淚痕現象已可做到,竹絲刷痕亦不難實現,至於器物的變形非人力而可強為,而取決於燒造時的火候、窯位、氣氛等等因素,若以人力做作,不免留下故意造作的,不自然的痕跡。現 在只有一點還難以企及,就是足面的不平現象,這種現象的形成完全出於自然,且在目 前尚未引起仿造者足夠的重視,仍可作為鑑定的一個標準。

南青北白相關內容

唐時社會流行飲茶風, 名士陸羽,精研茶道,在其所著的《茶經》中,曾把“南青北白”並尊,形容越窯青瓷“類冰”“類玉”,邢窯白瓷“類銀”“類雪”,但是從飲茶角度他評定,邢不如越。《茶經》裏的 “茶之具”“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飲”“茶之事”等章詳細敍述了茶的用具、飲茶風俗及歷史,飲茶風也間接促進了制瓷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