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邢窯

鎖定
邢窯,是一處隋朝-五代時期的窯場,現存遺址位於河北邢台市轄內丘臨城兩縣境內的太行山東麓丘陵和平原地帶。據考證,邢窯始燒於北朝,衰於五代,終於元代,唐代時為制瓷業七大名窯之一,也是我國北方最早燒製白瓷的窯場。 [1] 
邢窯開創的獨特製瓷工藝和先進的燒造技術,同樣是我國陶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唐人李肇在《國史補》裏寫道:"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 [1]  邢窯被公認為“中國白瓷的鼻祖”,是河北省第一大名窯。 [8] 
邢窯白瓷產品的出現,改變了中國一向以青瓷為主的局面,結束了自魏晉以來青瓷一統天下的局面,到了唐代,形成規模,使得邢窯與越窯平分秋色,形成了南青北白、相互爭妍的兩大體系,為唐以後白瓷的崛起和彩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唐三彩的出土使邢窯遺址成為中國第三處燒製唐三彩的窯址,具有重大的保護價值和學術、科研價值。 [1] 
1996年,邢窯遺址被國務院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2012年,邢窯遺址入選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3]  2014年,“邢窯陶瓷燒製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  2020年9月,邢窯文化旅遊區正式被確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4] 
中文名
邢窯
所處時期
隋朝-五代 [1] 
窯    址
河北省邢台市內邱、臨城兩縣境內 [1] 
代表器物
唐邢窯白瓷“盈”字盒、唐三彩爐等 [1] 

邢窯歷史沿革

據考證,邢窯始燒於南北朝晚期,衰於五代,終於元代,燒造時間大約為九百多年。其技術水平在隋代已燒製出具有高透影性能的細白瓷,在中國陶瓷史上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1] 
北朝時期,邢窯以燒製青瓷為主,在燒製青瓷的基礎上,工匠們不斷精選鐵含量較低的原料創造出原始白瓷,之後又逐步發明了化妝白瓷,為隋以後白瓷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器物以碗、盤為主。 [1] 
隋朝時期,邢窯開始由青瓷向白瓷轉型,此時邢窯的規模擴大,窯址多達十多處。白瓷的燒製質量也提高了,從最初的粗胎化妝白瓷,逐漸像細瓷過渡,器物主要有碗、罐、盆、缽、杯、壺、印花扁壺、硯台、小動物等。 [1] 
初唐時期,邢窯是制瓷業七大名窯之一,也是中國北方最早燒製白瓷的窯場。後逐漸發展鼎盛,使得邢窯與越窯平分秋色,形成了南青北白、相互爭妍的兩大體系,為唐以後白瓷的崛起和彩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中唐時期,邢窯達到極盛時期,精細白瓷的出現,是邢窯發展階段的必然產物。瓷器的質量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器物種類增多,制瓷工藝達到了純熟的地步,產量大大超過隋代細白瓷,以至進貢皇室,遠銷海外。細白瓷為邢窯的精品,其胎質堅實細膩、釉色純白光亮:"類銀、類雪",因而唐代皮日休在《茶中雜詠·茶甌詩》贊邢窯瓷器"圓似月魂墮、輕如雲魄起",難得唐人李肇在《國史補》裏寫道:"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 [1] 
五代時期,邢窯瓷器生產量迅速下降,由於五代的戰亂與細瓷原料的減少,以內丘為代表的白瓷已經不再有當年的風光了,但位於臨城西北的祁村、崗頭窯仍有燒造,多數白瓷的質量有所下降,但仍有許多精品。產品有碗、盤、梅瓶執壺等。 [1] 
北宋時期,邢窯仍進貢白瓷,但由於實物資料欠缺,已知能甄別的北宋白瓷數量不多。從已經掌握的宋代瓷器的質量來看,產品質地、色澤多發黃,但做工還算精細,有邢窯嚴謹的作風。 [1] 
金代時期,金代與南宋分治,北方地區相對穩固,邢窯白瓷燒造規模有所增加,且主要集中在臨城縣泜河兩岸,目前已經探出的遺址有八處。品種和出土的“器物”明顯增多,覆燒印花、刻花點彩等裝飾多見,主要品種有碗、盤、杯、壺等,成瓷的效率高,器物胎壁更加輕薄。 [1] 
元代時期,邢窯又進入一個大發展時期,此時邢窯以生產白釉瓷為主,黑釉瓷次之,併兼燒三彩鈞瓷裝飾工藝主要有白底黑花、刻劃花剔花、梅花點、菊花、印花等。器物有碗、盤、杯、盞、盆、罐、陶俑瓷枕等。字款有“風”“雪”“太平”“胡”“劉”“尚宅”等,生產區域主要為射獸、南程村、西磁窯溝等窯址。
元代以後,邢窯很少有燒造,退出了歷史舞台。 [1] 

邢窯發展歷程

邢窯歷程

唐代的陶瓷業,技術上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陶瓷的產量和質量都有了很大提高。由於整個制瓷業技術的提高和改進,出現了大量瓷窯,而在所有的窯口中,以南方燒製青瓷的越窯(今浙江餘姚)和北方燒製白瓷的邢窯最受人們推崇,大體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越窯的青瓷和邢窯的白瓷代表了當時瓷製品的最高水平,同時著稱於世。
陸羽茶經》這樣評價:“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瓷類雪,越瓷類冰”。皮日休《茶甌詩》寫道:“邢窯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圓似月魂墜,輕如雲魄起。”段安節樂府雜錄》記載,唐大中初年,有調音律官郭道源者,“善擊甌,率以越甌、邢甌共十二隻,旋加減水於其中,以箸擊之,其音妙於方響。”李肇《國史補》中説,“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從唐代這些文獻記載可知,唐代邢窯生產的白瓷,其質量是十分精美的。釉色潔白如雪,造型規範如月,器壁輕薄如雲,扣之音脆而妙如方響。同時,也因其數量增多,又因其物美價廉,除為宮廷使用外,還暢銷各地為天下通用。
但是,長時間以來,唐代邢窯遺址究竟在哪裏,一直是中外陶瓷學者關注的問題。李肇《國史補》中有“內丘白瓷甌”的記載,故一般研究瓷史的學者都認為邢窯的遺址當在內丘。可是,河北的陶瓷研究學者和文物工作者從1952年起到1972年,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裏,曾對邢台地區所轄的沙河市邢台、內丘三縣市進行過七次考察,雖發現一些窯址,但唐代的窯址沒有發現。到了1980年,又向北在與內丘相臨的臨城縣進行普查,終於在這個縣的祁村、崗頭村、西雙井村發現了唐代的窯址羣。至此,為中外學者一直關注的“邢窯之謎”終於破解了。所以,1992年出版的《中華文明史》明確指出,唐代白瓷“河北臨城邢窯最有名”。1982年至1994年底,內丘縣文化館業務人員在內丘縣境內又查出邢窯遺址20多處。
邢窯白瓷 邢窯白瓷
唐代邢窯白瓷,作為傳世品尚未見到,但作為出土文物,在全國各地唐代遺址中卻發現不少。河北陶瓷學者對邢窯出土實物標本經過分析後認為,邢瓷不論是胎質和釉質,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所佔的比重都是相當高的,無疑需要高強度的焙燒温度,據計算,邢瓷的胎質和釉質,是經過1380℃以上的高温燒成的。邢瓷的物理性能,與現代世界制瓷業最先進的所謂“硬質瓷”的燒成物理要求十分接近。河北的陶瓷學者認為,邢瓷的物測結果,為“硬質瓷”燒成於中國提供了有力證據,把薄胎細瓷的起源提前了近10個世紀。
從出土文物看,隋代陶瓷工藝沒有顯著進步,發展到唐代,陶瓷工藝在制工的精巧和造型與上色的藝術水平方面都有很大發展,尤其到了唐末五代,有重要發展。五代歷史雖然短暫,但新的政治中心出現和新的經濟因素的增長,工藝美術也有發展。江南吳越地區相對安定,陶瓷工藝尤其是青瓷在當時引起普遍重視。從明朝起流行着五代時曾出現一種所謂“柴窯”青瓷之説法,後周世宗指定燒製瓷器的釉色是“雨過天晴雲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明代記載柴窯的特色是“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古文獻記載“柴窯”的名稱來源於世宗柴榮,柴器之説尚無證論。
邢窯白瓷 邢窯白瓷
越窯的青瓷和邢窯的白瓷是唐代陶瓷中兩大代表體系,在中國的陶瓷史上發出奪目光彩。絢麗的唐三彩陶瓷更是工藝史上的奇葩。陸羽的《茶經》中對越窯青瓷與邢窯白瓷做過生動的對比品評,説越窯青瓷象冰象玉,邢窯白瓷象雪。有觀點認為青瓷,中國瓷器的開始。“古鏡破苔”、“嫩荷涵露”是形容邢窯的顏色和動人的光潔。唐代越窯青瓷的燒製成功,在於它對温度的控制,越窯青瓷三大進步還在於燒製原料“花石”的運用,以至陶瓷上色均勻、柔潤。“古鏡破苔”、“嫩荷涵露”用來形容越窯青瓷鮮麗之顏色和光潔之動人。越窯流行的裝飾紋樣蓮花牡丹寶相花及各類動物圖案,還有波斯風格的聯珠紋,體現出盛世唐朝的開創精神。

邢窯發展

白瓷的發展起步較遲,而邢窯白瓷到唐朝中期已非常流行。唐墓出土的白瓷碗,胎土白潔,細如澄泥,釉色明淨,據此可以證明邢窯白瓷同樣是瓷器中之上品。唐代白瓷除邢窯外其他產地之白瓷質地制工也較優良,江西州窯也是當時白瓷的中心。唐三彩一般為黃、綠、白(藍),其發展是從漢代單色釉(綠)到北朝的黃釉綠色再到唐三彩。三彩釉陶是一種低温鉛釉的彩陶器,色彩絢麗,造型生動,在唐代釉瓷中是一個很特別的品種,俗稱“唐三彩”。三彩陶器巧妙利用了釉色的變化達到富麗華美的裝飾效果。色釉中藍彩較罕見。唐三彩的烘造地點主要在長安及洛陽兩地,唐三彩造型豐富多彩;有生動傳神感人的人物偏和動物偏,還有房屋用器的模型。

邢窯產品特點

邢窯器物造型樸素大方,線條飽滿酣暢,製作規整精細,釉色銀白恬靜,給人以既雍容飽滿而又凝重大方的美感。

邢窯胎質

邢窯瓷器的釉色有白、青、黑和褐黃等多種。邢窯白瓷按其胎、釉的質地,可以分為粗、細兩大類。
1、粗白瓷
邢窯白釉罐
邢窯白釉罐 邢窯白釉罐
白瓷的胎質又有粗、細之分,粗胎的一類胎色灰白,胎質粗糙;細胎的一類胎體緻密,胎色較淡,但仍不夠白,往往施一層白色化妝土
粗白瓷的釉質較細,有些還有細碎的紋片,釉色為灰白或乳白色,還有黃白色。
粗白瓷產量大,生產過程中,不管是捏練還是陳腐都不夠充分,白中常泛黃,到五代時部分產品的工藝水平有所提高,胎體中少有氣孔夾砂現象,燒不熟的現象已基本克服,漸趨細膩。
2、細白瓷
細白瓷的胎色純白,個別的白中閃黃釉質很細,釉層中有微細的小棕眼,器物多施滿釉,釉色純白或白中微泛青色。白釉又有粗細之分,以粗者居多,細者佔少數。
細白瓷在加工工藝上,每個步驟都很講究,燒成後白度很高。邢窯的精細白瓷,選用優質瓷土燒成,胎質堅實細膩,胎色潔白如雪,釉質瑩潤,有的薄如蛋殼,透明性能很好。一般器物純白光亮,有些則白中微微泛青。

邢窯釉層

邢窯是鎂釉,高温下黏度大,釉面易光滑平整,光澤度好,但釉色有乳濁感,不透明,釉色穩定,多呈白色或白中泛青的色調。這就使乳濁釉對胎體有良好的遮蓋性,器物施釉到底,質優者足心也施釉。而當時的定窯產品釉料配置不穩定,就釉而言也分粗細兩種,都不夠光潔,光澤度差。

邢窯器型

邢窯白釉碗
邢窯白釉罐 邢窯白釉罐
有盤、碗、杯、托子、瓶、壺、罐和注子等。
邢窯白瓷多素面無裝飾,到了唐代中期以後特別是晚唐五代,邢窯器中也出現了雕塑、堆貼、印花、刻花、壓邊、起稜、花口等裝飾方法。

邢窯底款

帶有底款的邢窯瓷器屬於細白瓷,為官用或皇室用品,特點是瓷器底部刻有“盈”、“翰林”或墨書“翰林”。
1、底部刻有“翰林”款字,為唐代翰林院在邢窯定燒的瓷器,現代常見都刻在罐上,不排除碗上沒有“翰林”字款;
2、刻有“盈”字款器物,是唐代大盈庫在邢窯定燒的瓷器。
“盈”字乃是唐代宮內大盈庫的簡稱(皇傢俬庫),是貢品,也只有是皇家自用,外人不能隨意使用,賞賜除外。“盈”字款常在邢窯的白釉碗上,也不能排除罐上沒有“盈”字款。只是出土發現的較少。

邢窯出土文物

邢窯遺址出土瓷器和窯具殘片20萬件(片)以上,完整和可復原器物約超過2千件,器物種類有磚、瓦、陶器、素燒器、三彩器、瓷器、銅器、鐵器、骨器以及窯具等。類型豐富,形態各異。白瓷亦分粗細兩種,邢窯白瓷胎質堅實、細潔,色純白而極堅硬。釉色白潤,有的微微閃黃,帶些乳白色。胎與釉之間,有一層護胎釉化妝土)。器內施滿釉,器外釉不到足。碗多折邊,圈足厚而底平。作風樸素,不帶紋飾。其胎質堅細、釉色潔白、光潤晶瑩、氣孔率低,影透性強,與現代高級細白瓷的胎質,釉色相比絕無遜色。邢窯除燒造白瓷外,還制青、黑、黃釉瓷等產品。 [1] 

邢窯邢窯遺址

邢窯的範圍跨州連郡,是一個龐大的窯區,包括內邱、臨城邢台的窯址均為邢窯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遺址主要位於河北省內丘、臨城、邢台三縣和邢台市區境內的太行山東麓丘陵和平原交接地帶,分佈於京廣鐵路以西的泜河、李陽河流域,集中在臨城縣西雙井以南、邢台縣西堅固以北長約60公里、寬約30公里的狹長地帶內。
遺址的發現
長期以來,對邢窯窯址的調查、保護、發掘和研究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又曲折的過程。20世紀70年代以前,古陶瓷研究專家陳萬里傅振倫馮先銘、葉喆 民、楊文山等學者根據文獻記載,先後對邢台、內邱、臨城以及沙河縣進行了調查,均未能發現唐代白瓷窯址。1980年初,臨城縣二輕局為恢復邢瓷生產成立了“邢瓷研製小組”,在河北師範大學楊文山老師的指導下,在全縣展開調查,終於在縣城以北的祁村發現了唐代窯址,撿到了“類雪”、“類銀”的細白瓷片。1981年4月25至28日,由國內著名古陶瓷研究專家和各大新聞媒體參加的“邢窯與邢瓷藝術鑑賞會’在臨城縣召開,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臨城所發現的窯址就是著名的邢窯或至少是其中一部分。會後,國內外媒體進行了報道,專家學者也紛紛發表文章,這一發現標誌着邢窯的研究進入了一個嶄新時期。
臨城窯址的發現使考古界對邢窯開始關注。1981年5月8日,時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副所長的鄭紹綜趕赴臨城,提出文物部門要對遺址進行保護,以便將來發掘。1982年7月23日,臨城邢窯遺址被河北省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邢窯的研究和保護也開始走向正軌。1982年至1984年,內丘縣文化館在內邱縣境內也查出了20餘處邢窯遺址,國內外媒體又進行了報道。1985年夏,內丘縣原縣委禮堂和商貿街施工時發現八個堆積坑,尤為重要的是第一次成批出土了“盈”字款白瓷標本,至此,困擾陶瓷考古界多年的“邢窯之謎”得以正式揭開。
1988年,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為主組成的“邢窯考古隊”對內丘、臨城兩縣境內的古瓷窯址進行了複查,到1991年底,共調查核實邢窯遺址20餘處(包括1988年河北省文物局泜河流域考古隊發現的臨城縣代家莊遺址和1989年邢台市文物管理處發現的邢台縣西堅固窯址)。
1988年至1992年,邢窯考古隊在調查的基礎上試掘了內丘縣城關和臨城縣祁村、山下三處窯址。試掘面積385平方米,出土灰坑52座,窯爐6座,器物標本上萬件,時代涵蓋隋、唐、五代、金四個朝代。這次試掘為邢窯的粗略分期斷代及對邢窯不同時期遺蹟遺物的認識、瞭解提供了可能。而內丘縣西關北窯址發掘出土的隋代透影白瓷,是本次試掘的最大收穫,填補了我國陶瓷史上的一項空白。
1997年6月,在邢台市襄都區 [6]  順德路第一醫院北側建築施工中發現了隋末唐初的窯址。經邢台市文物管理處搶救發掘,出土了大量瓷器標本和窯具,遺物主要為粗白瓷和黑釉瓷,器型有:深腹碗、杯、瓶、盂、缽、罐、盅等,與內丘縣西關北、中豐洞和臨城縣陳劉莊窯址出土的標本基本一致。此外,這裏還出土了許多黑釉瓷瓦等建築構件,為研究隋唐時期的建築藝術提供了重要資料。
2003年7月,原內丘縣委禮堂、電影院一帶在改建步行街時發現了窯址羣,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對這處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了大量“盈”字款和“翰林”款白瓷及刻印花瓷唐三彩等,並且還首次出土了“官”字款白瓷殘片。這次發掘的面積和出土的遺物數量在邢窯考古史上都是空前的,特別是“官”字款白瓷的發現為我國唐代遺址或墓葬中出土的“官”字款白瓷的歸屬研究提供了新的物證。
文物考古及文物部門的多次調查和三次發掘,使我們對邢窯的歷史淵源和分佈範圍有了一個更深的瞭解,解決了許多歷史疑點,為邢窯研究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窯址介紹
邢窯遺址主要分佈在內丘、臨城和邢台縣境內的太行山東麓的山前丘陵、平原地帶,大部分集中在京廣鐵路以西的李陽河、泜河兩岸。這裏地勢西高東低,河流縱橫,到處是沖溝埝壠。在這一帶的竹壁、祁村、澄底、南程村、賈村、邵明、磁窯溝、永固等地藴藏着大量的粘土、鋁礬土、硬質耐火土半軟質粘土。在內邱、臨城和邢台縣的西部山區還有石英、長石礦物廣泛存在。這些充足的制瓷原料,為邢窯的燒製奠定了基礎。在北起臨城西雙井,南到邢台縣西堅固,約60多公里長、近30公里寬的範圍內,分佈着不同時期的瓷窯遺址26處。現分述如下:
位於臨城縣治西北8公里的西雙井村東的一塊三角形台地上,東鄰南北流向的自然河溝。遺址殘存約1400平方米,地表所見遺物不多。在台地東斷崖上暴露有一座殘窯爐,火膛中存有大量的柴灰並夾雜有瓷片。出土標本有碗、執壺、盒、缽、盞託窯具等。時代為唐。
位於臨城縣西北7.5公里處,其西部是白雲山,東面為一高崗。祁村遺址可分為兩處,一處主要分佈在村東南,地表遺物散佈面積約6萬平方米。1981年,工業部門為恢復邢瓷生產曾在這裏進行試掘,清理出殘窯一座,出土了較多的粗細瓷器及窯具殘件。1990至1992年,邢窯考古隊在此又進行了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白瓷器物標本和窯爐遺蹟。另一處在村西和村北,這裏也能見到散佈廣泛的瓷片和窯具,遺存分佈面積約3萬平方米。經勘探,村北一帶尚有窯爐殘跡。兩處遺址的時代為唐、五代。
位於臨城縣西北4公里處的崗頭村北側,南臨泜北渠,崗頭至祁村公路從中穿過。地表遺物較多,散佈面積約6000平方米。1980年馮祁公路施工時曾挖出兩座饅頭形殘窯。出土標本有碗、執壺、瓶、盒、窯具等。時代為晚唐、五代。
4、澄底遺址
位於臨城縣西北3公里處的澄底村東北側,南郝公路從中穿過,據調查,在修公路時,曾挖出過一座窯爐,窯壁由耐火磚砌成。如今,在公路的南側只殘存一些已經擾亂的瓷片堆。時代約為五代、北宋。
位於臨城縣西北1.5公里處。遺址分兩部分:一部分在村北,一部分在村東南泜河北岸。村北部分破壞嚴重,堆積層厚0.6米,以燒製黑瓷為主;村東南部分約3萬平方米,堆積層厚1—2米,遺物以白瓷為主,兼有黑瓷和三彩。出土標本有碗、盤、盞、缽、瓶、雞腿瓶、杯、爐、三彩人物俑、窯具等。時代為北宋晚期至元代。
位於臨城縣西南1.5公里的南程村北,遺物分佈範圍約9萬平方米,堆積層厚0.6—1.5米,局部暴露由窯具和瓷片構成的堆積層達2米。遺物以白瓷為大宗,兼有黑瓷、醬瓷、褐瓷等,並有款識和題字作品。裝飾方法為鐵鏽花、梅花點及刻花圖案等,窯具主要有桶狀匣缽、支圈、窯戧。時代為金。
位於臨城縣東南3公里的解村西北,泜河南岸。共兩處:一處距解村80米,約2000平方米,文化層厚0.2—0.6米;另一處距解村約1公里,西依釣盤山,文化層厚0.3—0.8米。兩處內涵相同,遺物主要有白瓷碗、杯、盤、黑釉盤等,窯具多為支圈、墊珠等。時代為金。
位於臨城縣東南4公里,遺址分佈在村東和東北。村東部分遺物散佈面積約3.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4—1.6米;村東北部分遺物散佈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4—0.8米。兩處遺物相同,有白瓷印花花口碗、印花折腹盤、瓜稜杯及盒、瓶、刻花模等,窯具有“石”字款桶裝匣缽、支圈。1991年又發掘出窯爐兩座。時代為金。
位於臨城縣東南約5公里的陳劉莊村東,面積約3萬平方米。在村東有一條自西向東和一條自北向東的古河道,因兩溝相交成十字形,故當地俗稱“十字溝”,窯址分佈在溝的兩岸。根據遺存,東溝和北溝南端主要是隋代窯址,北溝北端主要是北朝窯址,南溝和西溝主要是唐、五代和宋、金、元代的窯址。看到的標本主要有青瓷,也有一些粗白瓷和細白瓷,主要器物是杯、碗、盤、缽、瓶、粉盒、動物玩具等。時代主要是隋唐,宋金元明清各個時期也有少量遺存。
位於臨城縣東南6公里的代家莊村東150米的階梯狀台地上,台地北高南低,其東部為泜河,南北皆為沖溝。遺址東西、南北各長約250米。地表遺物有陶片、瓷片和窯柱、三角支釘等。時代為隋、唐。
位於內丘、臨城兩縣交界處的東西磁窯溝之間,屬丘陵地帶,北依矸石山,中間有百泉河穿過。面積6000餘平方米,堆積厚度達4米以上,有灰坑和窯爐暴露。遺物有灰白瓷,但最多的是黑瓷粗器。在遺址北邊的矸石山過去曾有人挖出過古代採礦留下的巷道舊址。遺址附近也曾有過窯神廟,並有明代碑記,今廢。時代為金、元、明。
位於內丘縣西北約6公里處,村北有南北相鄰的兩個台地,高約4米。遺址在兩個台地上分別僅存一部分。在北台地西北角,以前曾出土過青瓷碗和“開元通寶”銅錢,現斷崖上還可見到厚約0.4米的堆積層和不少遺物,殘存面積約50平方米。在南台地北面斷崖上,暴露有堆積層,地表亦可揀到遺物。採集標本有碗、盆、缽、罐等。時代為唐、五代。
位於內丘縣西北約4公里的李陽河北岸。遺址原有兩處:一處在村東北80米處,曾發現有殘窯遺蹟,現地表已很少能見到遺物了;另一處在村西北200米處,面積約7800平方米。以前平整土地時曾在耕土以下出土過很多青瓷、白瓷、三彩和窯具殘片。採集標本有碗、罐、缽、盆、三角支釘和瓷壎模具等。時代為隋、唐。
位於內邱縣城西北約2公里的中豐洞村北,李陽河北岸,地勢較為平坦。自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由於建房動土而逐步向北侵削,時常掘出殘窯、窯具和瓷片。遺址南北僅寬20米,東西不足百米。並且大部分遺址已被民房覆蓋。在南斷壁上尚可見一道由草木灰紅燒土、骨頭、瓷片、窯具及黑土構成的堆積帶,文化層厚約2米。這是一處以燒造粗瓷為主的窯場,其中以青瓷為多,兼有少量黑瓷和白瓷。出土標本有碗、罐、杯、瓶、盆、、白瓷多足硯等,窯具有三角支釘、墊圈、蘑菇窯柱等,其中在一窯柱上刻有“吉利”二字。時代為隋、唐。
15、西丘遺址
位於內邱縣城西6公里的李陽河南岸,地勢較高。遺址大部分被壓在村莊下面,在公路兩邊斷崖上可見斷斷續續的瓷片堆積層,文化層厚0.3—0.8米。出土標本有碗、缽、盆、瓶、罐、盂、白陶俑、窯具等。時代為隋、唐。
位於內邱縣城西北李陽河北支流的西岸和南支流的北岸,面積2000餘平方米。在這裏不僅發現瓷片標本和窯具,還發現三處有紅燒土的窯爐遣跡。出土標本主要是青瓷杯、碗、缽、盤,同時也發現粗白瓷殘片。此處遺址除出土北朝標本外,隋唐、五代、宋金時期的標本也有發現。
位於李陽河東南岸,縣城城區的西北部,南北長約1200米,東西寬700米。依今地理位置,大致可分為西關北、西關西、步行商業街三部分。
①西關北窯區,位於李陽河南支流東南岸台地上和蜂窩煤廠一帶,面積約3萬平方米。地表散佈有較多的瓷片和窯具。瓷器有青瓷、白瓷、黑瓷以及透影白瓷,器類有碗、缽、盤、盆、罐、瓶等,窯具有三角支釘、齒形墊具、蘑菇形和喇叭形窯柱、墊圈、墊珠、筒形匣缽等。時代為北齊至唐。
②西關西窯區,位於內邱縣西關村西頭原石英粉廠以南,面積約2萬平方米。這裏雖然被民房壓蓋,但在改建房屋施工中,常有瓷片標本出現,主要有杯、碗、盤、缽與盤口器,其中有青瓷也有粗白瓷。時代為北齊至隋代。
③步行商業街窯區,主要位於原縣禮堂、電影院、農貿市場服務樓、交通局一帶,面積約5萬平方米。這一帶是唐代白瓷燒造最集中的地方,文化層較厚,內涵豐厚。2002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配合步行街建設工程,對原禮堂和電影院舊址區進行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1224平方米,出土北朝至唐代灰坑174座、窯爐10座和大量的瓷片標本,亦有“盈”、“翰林”款白瓷和唐三彩,並首次出土了“官”字款白瓷。時代大體為隋至五代,唐代遺存最為豐富。
位於內邱縣城東北1公里的張家莊村北300米,東臨京廣鐵路。現遺址處建有城關鎮磚廠,磚廠在取土時曾掘出過大量窯具和瓷片,文化層距地表深1—1.5米,厚1.5—2米。窯址大部分已被破壞。出土標本有碗、罐、盒、盤形匣缽、盆形匣缽等。時代為唐。
位於內邱縣河渠鄉北光村西南約300米的李陽河河道內,殘存面積3200平方米。窯址上散佈有大量的陶板瓦筒瓦、瓷片、窯具,斷面上可見多處含瓷片的灰坑和灰層堆積。時代為唐。
位於內邱縣城東2公里的白家莊村東北500米處,面積約4萬平方米。因磚廠取土形成的斷崖上曾暴露過兩座殘窯體和不太豐富的文化堆積層,局部掘出過灰坑。窯址地面上散見有瓷片、瓦片和窯具殘件。由於20世紀70年代較大規模的平整土地,窯址遭受嚴重破壞。採集標本有碗、罐、瓶、缽、、馬、俑頭、三角支釘等。時代為隋、唐。
位於內邱縣至西南約8公里的馮唐村北約400米的小馬河南岸台地上,土質沙性,地勢平坦,遺物分佈面積約4.5萬平方米。在遺址的南端,因村民取土挖坑可見若干個灰坑,深約1.3米。灰坑周圍散佈有較多的紅燒土、瓦片、瓷片和窯具。遺址整體破壞嚴重,文化層不大豐富。時代為隋、唐。
位於邢台市橋東區順德路第一醫院北側,遺址面積1000餘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米。出土器物主要有白瓷碗、杯、缽口瓶、盤口瓶高足盤及大量的黑釉器,並首次出土了黑釉板瓦、筒瓦及寶頂式建築構件,遺物十分豐富。時代為隋至初唐。
23、西堅固遺址
位於邢台縣西堅固村西約1.5公里的大沙河北岸台地上,東北距邢台市區約30公里。這裏屬太行山東麓的低山丘陵區。遺址所在台地北高南低呈階梯狀,範圍東西長約200米,南北長約150米。因大部分被金元時期的冶鐵廢渣所覆蓋和擾亂,故未發現原始堆積,地表散見遣物亦不豐富。採集標本有青瓷碗、罐、盆以及窯具三角支釘、齒形墊具等。時代約為北南時期。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