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韓東山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

鎖定
韓東山(1905年6月—1986年1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湖北省大悟縣人。1928年8月 [1]  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5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建國前曾擔任黃安縣黃陂站蘇維埃赤衞隊班長 [1] 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第三十二師班長、排長,羅山紅軍獨立團連長,紅四方面軍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十二師三十六團一營 [1]  營長、三十六團副團長,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第二十五師七十五團團長、第二十五師師長,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一軍第九十一師副師長,八路軍第一二九師三八六旅七七一團副團長、補充團團長、三八六旅副旅長,東進縱隊副司令員,新四軍第五師鄂豫皖湘贛軍區第四軍分區司令員 [5] 河南軍區司令員,中原軍區幹部旅旅長,豫陝鄂軍區第四軍分區政治委員兼地委書記 [5] 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二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6] 江漢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等職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湖北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 [7] 武漢軍區參謀長 [7]  ,湖北省軍區司令員 [7]  ,武漢軍區副司令員 [8]  等職。他還是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7] 
1986年1月13日,韓東山同志在武漢病逝,享年81歲。 [9] 
中文名
韓東山
別    名
韓志鑫
性    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北省大悟縣宣化店鎮陳家河
出生日期
1905年6月
逝世日期
1986年1月13日
畢業院校
延安馬列學院
延安中央黨校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軍    銜
少將(1955年)

韓東山經歷

1905年6月,韓東山出生於湖北省大悟縣宣化店鎮陳家河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原名韓志鑫。其父佃租地主田地耕種,收成不夠交租谷,長年累月給地主白乾活,以抵欠租。韓東山從六七歲就放牛,稍大即下田幫父母幹活。全家人起早貪黑地幹,依然食不果腹。韓東山9歲那年,父母為了讓他識幾個字,以便學會記賬,免得求人或受他人欺騙,籌措了一些錢送他到本村私塾讀書。韓東山自知讀書機會來之不易,頗為發奮。但好景不長,因學費難以為繼,韓東山僅讀兩年便輟學,先幫父母種田,後來跟人打石頭、學做石匠手藝。韓東山20歲時父親去世,家庭生活愈加困難。 [1] 

韓東山土地革命時期

1927年6月,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軍長任應岐部在宣化店招兵,韓東山為了謀生應招當兵。幾個月後,任應岐部被丁應坤部打垮,韓東山逃回家繼續務農。11月,中國共產黨領導黃麻起義爆發,成立了黃安縣(今紅安市)農民政府和工農革命軍鄂東軍 [1] 
1928年1月,韓東山參加黃安縣黃陂站蘇維埃赤衞隊,並擔任班長。8月,韓東山由黃慶雲、何玉華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 
1929年5月,韓東山於宣化店加入鄂豫皖紅軍游擊隊,主要任務是打土豪和對付土豪劣紳的武裝。韓東山見多識廣,又認得一些字,對問題理解快,打仗有衝勁,很快便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第三十二師班長、排長。 [1] 
1930年5月,韓東山所在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羅山獨立團,他被提升為連長。11月,國民黨軍調集8個師、8個旅近10萬人,對鄂豫皖蘇區進行大規模“圍剿”。韓東山隨羅山獨立團投入第一次反“圍剿”作戰,南下東進,往返拼殺。 [1] 
1931年1月,蔣介石發動的第一次“圍剿”遭到失敗。同月,鄂豫皖紅軍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下轄第十、第十一師。韓東山所在的羅山獨立團擴充後隸屬紅四軍領導。鑑於國民黨軍新的“圍剿”尚未開始,紅四軍於2月主動向京漢鐵路信陽廣水段出擊,令信陽的國民黨軍頻頻告急。國民黨軍急調兵分別由南北推進,企圖夾擊紅軍。3月,國民黨軍第三十四師師長嶽維峻率部從湖北省孝感地區北進,行至雙橋鎮地區,比較突出、孤立。紅四軍軍長曠繼勳當機立斷,以2個團在雙橋鎮以北三里城監視北面的國民黨軍,集中5個團兵力對嶽維峻部實施奔襲。羅山獨立團擔負向小河溪方向警戒和切斷嶽維峻部退路的任務。韓東山率全連佔據一道土崗佈陣。他對戰士們説:“我們的任務很重,大家要構築好兩面阻擊陣地,既要準備頂住小河溪方向來增援的敵人,又要擊退從雙橋鎮後撤的敵人。”雙橋鎮戰鬥非常激烈,嶽維峻部在飛機和炮火掩護下據守頑抗,最後頂不住了,果真有潰軍由此撤退。韓東山指揮全連,配合主力予以反擊,堵住了國民黨軍的逃路,完成了預定任務。紅軍取得雙橋鎮大捷,俘嶽維峻及其官兵5000餘人。鄂豫皖蘇區內一片歡騰,掀起了參加紅軍的熱潮。4月,羅山獨立團編入鄂豫皖革命軍事委員會警衞師。此時,國民黨軍調集10餘個師約十二三萬兵力對鄂豫皖蘇區進行第二次“圍剿”。鄂豫皖紅軍主力東西往返機動,在地方武裝配合下,對進犯的國民黨軍不斷進行側擊、尾擊和襲擾,伺機予以殺傷。韓東山隨警衞師由陡沙河北出至晏家河,又向西進抵宣化店。紅軍主力集中,戰多獲勝。韓東山初步體會到:由遊擊部隊轉化為正規部隊,由游擊戰向運動戰轉變實際是個帶戰略性的轉變,戰鬥規模大了,戰術要求高了,自身的軍事素質也應不斷提高。5月底,鄂豫皖蘇區取得第二次反“圍剿”鬥爭勝利。警衞師改編為紅四軍第十三師,羅山獨立團為第三十九團,韓東山升任營長。此後,國民黨軍集中兵力對付中央蘇區,鄂豫皖蘇區周邊國民黨軍暫取守勢。然而,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書記、鄂豫皖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張國燾,沒有抓住紅軍向外發展的良好時機,而是積極貫徹“左”傾路線,展開大規模的“肅反”,先後以“改組派”、“第三黨”、“AB團”等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團以上幹部三四十人、營以下基層指戰員2500餘人。韓東山隨部在前線連續作戰,得以暫免厄運。11月7日,鄂豫皖紅軍組建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轄紅四、紅二十五軍。原第十三師改編為紅四軍第十二師,師長陳賡、政治委員劉杞。原第三十九團改編為第十二師第三十六團,團長徐海東。韓東山為第三十六團第一營營長。11月上旬,紅四方面軍積極進行反國民黨軍第三次“圍剿”的各項準備,並以8個團的兵力發起黃安戰役。韓東山是頭一次打這樣的大仗,他事先下到各連檢查戰鬥準備情況,然後信心十足地向團長徐海東報告:全營已經做好進攻準備,請團長放心。10日夜,韓東山所在第三十六團隨第十二師向東王家據點發起攻擊。戰鬥打響不久,韓東山接到第三連連長報告:黃安城區有援軍趕來。韓東山立即向徐海東報告情況,並按徐海東指示,率全營退出進攻東王家據點,調轉方向,專門負責打援軍。韓東山高喊:“同志們,我們一定要堅決頂住,保證主力奪下東王家據點!”之後,韓東山指揮全營堅守3天,並不斷髮起反擊,直到黃安守軍停止出援。紅四方面軍主力相繼攻克黃安守軍外圍據點,切斷黃安與外地的聯繫。第十二師在黃安獨立團的配合下,逐漸緊縮包圍。11月22日,黃安城守軍以1個旅向南反撲,企圖重佔外圍據點桃花店。第十二師師長陳賡下令迎擊。韓東山率全營奮勇拼殺,將其擊退。23日,黃安守軍又以2個團兵力向南出擊,再遭第十二師迎頭痛擊,被迫退回。第十二師乘勝於27日佔領黃安城東、西兩關。韓東山率第一營佔領東關。12月22日,黃安城守軍本欲固守持援,但經紅軍長達31天的圍困,漸至糧彈匱乏,眼見外援無望,軍心更加動搖。紅四方面軍總部決定發起總攻,並以“列寧號”飛機飛臨黃安城上空,投擲宣傳品和迫擊炮彈,給守軍以極大震撼。黃安獨立團乘機攻佔可俯瞰全城的制高點課子山。是日夜,主攻部隊第三十五團勇猛登城並迅速向縱深發展。守軍師長趙冠英急令部隊突圍。韓東山率全營隨第三十六團乘勝追擊。紅軍和赤衞軍於城西郊外全殲逃跑守軍5000餘人,並俘獲趙冠英。黃安戰役歷時43天,共殲國民黨軍1.5萬餘人,是紅四方面軍第一次取得攻下由國民黨軍整師兵力設防的強固據點的重大勝利,韓東山隨部參加了黃安城內舉行的盛大慶祝會。為紀念黃安戰役的勝利,戰後黃安改名為紅安。 [1] 
1932年1月,紅四方面軍為繼續擴大蘇區,發起商潢戰役。韓東山率部隨紅四軍第十二師由紅安地區向北開進,先攻佔北亞港,繼而向河鳳橋、江家集、豆腐店逼近。紅軍控制了商城、潢川間全段公路。第十二師於豆腐店東側高地構築陣地,擔任正面阻擊任務。適逢大雪紛紛,落地即化,地面泥濘,工事難挖。韓東山高聲激勵指戰員:“加油挖喲,要有大仗打呀!”並拿起工具和指戰員們一起修築工事。在韓東山鼓舞下,指戰員們幹勁倍增。2月上旬,國民黨軍湯恩伯第二師進至豆腐店地區。韓東山率全營隨第三十六團據守陣地,頑強阻擊,數次肉搏,形成相持。紅軍其他主力乘勢迂迴成功,開始全線反擊。韓東山指揮全營躍出工事,窮追猛打,直至潢川近郊。商城國民黨守軍陳耀漢第五十八師所部見勢不妙,未等紅軍主力對其包圍,便棄城逃往麻城。商潢戰役歷時20余天,殲國民黨軍5000餘人。3月,紅四方面軍主力東進皖西,發起蘇家埠戰役。韓東山所在第十二師留在潢川、商城地區,協助中共地方組織和政府發動羣眾,開展新區工作。其間,第十二師在師長陳賡指揮下,與來犯的國民黨軍接連打了三仗,三戰三捷。4月,韓東山任第三十六團副團長。他協助團長余天雲、團政治委員張成台指揮作戰和發動羣眾。6月,紅四方面軍主力取得蘇家埠戰役勝利後回師商城地區,隨即發起潢光戰役。12日晚,第十二師包圍雙柳樹國民黨軍守軍1個旅(2個團)。13日拂曉,師長除賡以“三面圍攻、網開一面”之戰法,下令從東、南、西三個方向對雙柳樹發起攻擊。韓東山所在第三十六團隱蔽於環山以北,待雙柳樹守軍由此突圍時予以截擊。戰鬥打響後,當雙柳樹國民黨守軍抵擋不住、向北逃竄時,韓東山率第一營迅速向姚樓察迂迴堵截,殲其一部。逃軍餘部折返向西北逃竄。韓東山率部尾隨追擊至傅流店一帶,與兄弟團一道將其全殲。與此同時,紅四方面軍其他部隊實行分割包圍各個殲滅,均獲勝利。潢光戰役僅歷時5天,共殲國民黨軍及地方民團近1萬人。此時,蔣介石在廬山召開會議,確定了對湘鄂西和鄂豫皖蘇區進行第四次“圍剿”的整體戰略部署,並調集24個師另6個旅共30餘萬人,向鄂豫皖、湘鄂西蘇區發動“圍剿”,首先將進攻重點置於鄂豫皖蘇區。蔣介石親自擔任鄂豫皖三省“剿匪”總司令。由於張國燾被接連幾次戰役的勝利衝昏頭腦,認為國民黨軍已是“偏師”,不顧紅軍自黃安戰役以來連續7個月作戰的疲勞,不聽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等人提出的停止進攻、休整部隊、做好反“圍剿”準備的建議,堅持要紅軍繼續實施不停頓的進攻,並命令紅四方面軍主力由潢川地區西進威逼武漢。第十二師奉命向京漢鐵路信陽至廣水段出擊,韓東山所在第三十六團為全師的先鋒。25日,第十二師攻下雞公山,殲滅國民黨守軍1個團。7月,紅四方面軍兩次圍攻麻城,雖然取得了一些勝利,但久攻不下,損耗嚴重,陷入被動。8月上旬,國民黨軍開始大舉進攻,很快逼近鄂豫皖蘇區邊緣河口一帶,撲向紅安。10日夜,張國燾慌忙下令:紅軍主力撤麻城之圍,兼程趕往紅安迎擊國民黨軍。第十二師為先鋒,第三十六團為師的先鋒,韓東山率第一營為團的先鋒。11日,在紅安城西馮壽二、馮秀驛地區,與國民黨軍先頭部隊相遇。韓東山令第一營搶佔有利地形,先其開火阻擊。團長余天雲率後續部隊趕來參戰。第三十四、第三十五團也隨即投入戰鬥。至傍晚,第十一師趕到配合反擊,國民黨軍後撤,雙方形成相持。13日晨,第七十三師趕到並向國民黨軍左翼出擊,但未能成功。國民黨軍中路軍第二縱隊迫近七里坪,局勢極為不利,紅軍被迫撒離,紅安失陷。紅四方面軍主力相繼趕到七里坪地區,在倒水河東岸酒醉山、小霧咀山、古風嶺等地佈陣。韓東山所在第三十六團隨第十二師於酒醉山西側構築工事,嚴陣以待。此時新谷未下,糧食困難,許多羣眾將谷種拿出來給紅軍食用。韓東山與指戰員極為感動,紛紛表示:吃羣眾一粒米,就要消滅一個敵人!8月15日拂曉,國民黨軍中路軍第二縱隊向紅軍發起進攻。紅四方面軍以少數兵力固守,集中主力向第二縱隊第二師反擊,殲其2個團的大部。韓東山隨部冒着猛烈的炮火和飛機輪番轟炸,徒涉倒水河,突破國民黨守軍前沿陣地,反覆肉搏,血染戰衣,戰鬥極其慘烈,為鄂豫皖蘇區前所未有。國民黨軍第二縱隊司令陳繼承親往第二師督戰,下令死守筆架山,並急調2個師增援。紅軍徹夜激戰,付出重大傷亡仍未能攻下筆架山,遂退守酒醉山至古風嶺一線。8月17日,國民黨軍中路軍第六縱隊2個師由紅安地區北出,欲與第二縱隊夾擊紅軍,紅四方面軍主力被迫再向檀樹崗轉移。21日,國民黨軍第二縱隊由七里坪推進,與在滸灣以北被阻的第一縱隊會攻鄂豫皖蘇區政治中心新集。張國燾力圖保住新集、又令紅軍迎頭堵擊,不幸正迎合了國民黨軍的意圖。9月2日,國民黨軍在飛機掩護下,向紅四方面軍自滸灣西北至西南的扶山寨、四面山、金蘭山一線陣地發起猛攻。韓東山所在第三十六團隨第十二師在扶山寨西側抗擊。為了節約子彈,韓東山反覆高喊:注意隱蔽,把敵人放近了再打!5日拂曉,國民黨軍再次發起進攻,紅軍與之展開激烈肉搏戰,陣地多次失而復得,致其攻勢受挫,在陣前遺屍累累。此時,國民黨軍北面第一縱隊和南面第六縱隊步步向紅軍側後進逼,與第二縱隊形成三面合圍。局勢嚴峻,張國燾不得不下令紅四方面軍及鄂豫皖黨政機關全部撤出新集地區,向皖西金家寨轉移。10月19日拂曉,紅四方面軍主力行至棗陽以南,擬待機打回蘇區,追兵趕至,引發激戰。第十二師奉命佔領制高點烏頭觀,但被國民黨軍搶先佔領。20日,第十二師奉命扼守關門山,韓東山配合團長余天雲,指揮第三十六團於關門山左側防守。韓東山到陣地前沿親自指揮,部隊奮勇阻擊。15時,第十二師奉命強攻烏頭觀。韓東山率第三十六團第三營打頭陣。由於烏頭觀國民黨軍據險頑抗,未能攻下。10月21日,國民黨軍以2個師向關門山、刀峯嶺紅軍陣地猛攻,另以1個師從紅軍側後進攻,沿襄(陽)花(園)公路疾進的國民黨軍1個師也逼壓過來,再次形成合圍之勢。是夜,紅四方面軍急速向西北轉移。22日中午,紅軍於棗陽西南土橋鋪地區再遇險境:據守沙河的國民黨軍2個師迎面堵擊,尾追之敵緊逼於後,另有2個師從兩側夾攻。紅四方面軍經奮力拼殺,得以通過沙河和襄花公路。韓東山所在第三十六團隨主力經棗陽七房崗地區繼續向西北轉進。紅四方面軍兼程行進,經新野、鄧縣南部,徒涉丹江,於11月初抵達鄂豫陝交界的南化塘地區。這時,國民黨軍4個師緊追不捨。紅軍轉抵漫川關東南任嶺、雷音寺一線,又被駐陝國民黨軍3個團堵住去路,國民黨軍第一師2個旅也追蹤而至。第十二師奉命在第七十三師協同下奪路前進,韓東山配合余天雲率第三十六團奮勇衝殺,終於從國民黨軍2個旅的接合部打開一條通道。紅軍穿行於秦嶺山脈,攀巖涉水艱難前進,剛出秦嶺,又與堵截的國民黨軍激戰。國民黨軍6個師三面逼近,再次形成包圍(南面為秦嶺)。第十二師屬後梯隊,韓東山隨部經通宵激戰,得以擺脱重兵。11月29日,紅四方面軍由周至縣以南新口子出發,再次翻越秦嶺。已屆嚴冬,指戰員身着單衣、草鞋,飢寒疲憊。沿途人煙稀少,糧食極缺。第十二師擔任紅四方面軍的後衞。韓東山深為供給斷絕、無糧可籌而憂,他忍痛下令宰殺戰馬給指戰員充飢。12月7日,紅四方面軍進抵秦嶺南麓的小河口。10日夜,紅軍前行南渡漢水,進駐陝南上元觀地區。至此紅四方面軍終於擺脱了被動局面。15日,紅四方面軍在鍾家溝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確定了進軍川北創建川陝蘇區的方針,並決定立即翻越巴山,首先佔領通江南江巴中地區。18日,紅四方面軍先遣部隊進佔通江縣北部兩河口地區。21日,韓東山隨第十二師忍飢耐寒,戰勝巴山風雪,進人川北。25日,韓東山隨第十二師直趨通江城,第三十六團首先攻入城內,殲守軍1個營和當地的團防大部。紅四方面軍乘勢展開部隊,很快控制了以通江為中心的大片地區。 [1]  [2] 
1933年1月,四川軍閥田頌堯嘉陵江沿岸調兵堵擊紅軍。國民黨軍第六十五師從陝南西鄉向川北萬源前進。韓東山隨第十二師奉命於通江城西恩歌咀一帶利用有利地形,搶修工事構築陣地,與兄弟部隊共同迎擊從巴中來犯的田頌堯部。韓東山在陣地前沿要求指戰員沉住氣,直到國民黨軍進至陣地前約50米,他才下達開火的命令。頂住猛烈進攻之後,他下令衝鋒反擊。第十二師與第十一師1個團共同作戰,殲田部1000餘人、俘600餘人。下旬,韓東山隨第十二師逼近巴中,守軍棄城逃竄。第七十三師於2月1日佔領南江縣城。紅四方面軍迅速解放通江、南江、巴中三縣絕大部分地區,初步實現了進軍川北的戰略任務。紅四方面軍進軍川北取得巨大勝利,給國民黨當局很大震動。蔣介石連續電示四川各派軍閥停止在川西的相互混戰,共同對付紅軍,並委任田頌堯為川陝邊區“剿匪”督辦,促其迅速組織圍攻。2月18日,田堯調集38個團近6萬人,分左、中、右三個縱隊,對紅四方面軍發起“三路圍攻"。與此同時,盤踞在營山、渠縣楊森第二十軍和盤踞在達縣萬源劉存厚川陝邊防軍,亦相機出動配合。紅四方面軍為打破川軍的“三路圍攻",採取“收緊陣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奮起反擊。這時,第十二師位於巴中及其東南曾口場、蘭草渡一帶,首先在恩陽河一線阻擊田頌堯部中央縱隊和右縱隊,然後主動撤至巴中附近。田頌堯部中央縱隊和右縱隊各一部疾進跟蹤。第十二師迅速調整部署,於巴中城南郊的南龕(坎)坡對其兩翼實施反擊,殲其1000餘人。此時,楊森部1個旅由營山北犯蘭草渡,韓東山和余天雲奉命率第三十六團,佔據高崗佈設陣地,以火力封鎖渡口,阻擊該旅不得前行。3月8日,第十二師奉命撤離巴中,收緊陣地至清江渡一線。18日,紅軍主動放棄南江,且戰且退,誘敵深入。第十二師後撤到殺牛坪至得勝山一線。雙方暫呈相持狀態。韓東山與團長分別深入各營、連陣地,督促檢查工事,鼓舞士氣,準備迎戰。4月26日,田頌堯部又一次全線發動進攻。韓東山所在第三十六團堅守殺牛坪陣地,以2個連抗擊其輪番進攻,激戰3晝夜,陣地屹然未動。29日,紅軍撤出通江城,再次收緊陣地於平溪壩、鷹龍山、雞子頂、九子坡一線,退守到方圓不及百里的狹窄地區。5月17日,紅四方面軍決定集中兵力,殲滅冒進空山壩以南的田頌堯部左縱隊。21日拂曉,韓東山指揮所部奉命向左縱隊右翼發起攻擊。川軍左縱隊9個團被紅軍分割包圍於空山壩以南餘家灣、柳林壩地區。激戰3晝夜,殲川軍5000餘人。田頌堯部全線崩潰,紛紛敗退。韓東山率部奉命乘勝追擊,配合主力部隊收復通江,繼而奪回巴中,又克恩陽河,進迫儀隴城,直至收復江口鎮。至6月中旬,川陝蘇區反“三路圍攻”作戰勝利結束。7月,紅四方面軍整頓擴編。第十二師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轄第二十五、第二十七師。韓東山任第二十五師第七十五團團長。就在紅軍反國民黨軍“三路圍攻”作戰緊張進行之際,張國燾竟下令在紅軍中再次“肅反”(從2月持續到8月),一批紅軍指戰員和黨政領導幹部相繼遭到逮捕、殺害。韓東山也遭遇劫難,他在《自傳》中寫道:“三三年下半年部隊進行‘肅反’,當時在‘左’的情緒下,搞得人心惶惶,非常害怕,同時又有人把我當為‘肅反’對象,認為我是‘改組派’,師部(當時我在團部任副團長)即派人將我的武器卸掉,並押到師部關了一天一夜。後來因無憑據,由師政委詹才芳將我放回,仍任副團長,並未被撤職或停職,後又升任正團長。”8月,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乘四川軍閥之間矛盾重重、互相觀望,新的“圍攻”尚未準備就緒之際,為進一步擴大和發展蘇區,集中紅軍主力連續發起儀南戰役營渠戰役宣達戰役三次進攻戰役。12日,儀南戰役開始。紅九軍的主要任務是,由巴中以西之恩陽河地區向儀隴和南部發動進攻。這是韓東山作為團級軍事主官打的第一仗,他決心用勝利給單位增添榮譽。紅九軍在尹家鋪與川軍1個團遭遇,殲其200餘人,其餘逃向閬中。紅軍經一週左右連續戰鬥,打下僅隴縣城外圍多個據點,殲川軍1個多團。韓東山等率第七十五團積極進行攻城作戰準備,同時組織小分隊進行夜襲,消耗疲憊川軍。23日,紅九軍發起進攻儀隴縣城戰鬥,一舉攻佔儀隴縣城,開守軍2個營,其中俘300餘人,守軍紛紛敗退嘉陵江以西。韓東山等率部向南部縣以東的嘉陵江沿岸地區挺進。當地多產井鹽,紅軍大量收購併動員羣眾向蘇區運輸,第七十五團指戰員也滿載而歸。9月22日晚,營渠戰役開始。紅九軍由儀隴地區向東與由巴中之江口地區向西的紅四軍部隊一道實施兩翼攻擊。韓東山等率領第七十五團佔領馬鞍場,殲民團武裝1000餘人。24日,隨紅九軍進抵營山以北30餘公里的馬深溪,擊潰川軍一部,隨即向營山進攻。10月3日,紅九、紅三十軍向大廟場、新店子一線川軍發起攻擊。韓東山等指揮第七十五團在大雨滂沱之中連破數道工事,在泥水裏與守軍扭打肉搏。當晚,紅九軍部隊佔領營山城。10月16日夜,宣達戰役開始。紅九軍第二十五師為中路第二梯隊,由劉坪向川軍防線中段土地堡一線實施中央突破。17日拂曉,中路部隊一舉襲佔土地堡附近要隘煙燈寨,打開了缺口。韓東山等率第七十五團作為第二梯隊投入戰鬥,攻佔丘家侯、馬渡關,擊潰川軍1個團,繼面向宣漢進擊。19日,紅九軍攻佔宣漢城北要點板凳埡和尖子山,宣漢城內守軍不戰而逃。此時,紅三十、紅四軍相繼攻佔達縣、萬源縣城。宣達戰役期間,劉湘秉承蔣介石的旨意,就任四川“剿匪”總司令,糾集大小軍閥部隊110餘個團約20萬兵力,對川陝蘇區發起“六路圍攻”。11月初,劉湘以其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一軍在劉存厚部協同下,首先發動進攻。16日,劉湘下令各路軍開始總攻。紅四方面軍分別於開縣以西的楊柳關、開江城北的永興場一線,以及營山城北鳳凰寨一帶,以東西兩面阻擊遲滯川軍的進攻,為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作戰準備爭取了時間。紅軍仍採取“收緊陣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投入戰鬥。紅九軍及其他主力共20個團奉命於萬源迄宣漢、達縣的東線地區佈防,對付主要進攻方向上的第五、第六路軍。韓東山等率第七十五團於宣漢城西曾家山佈陣,搶築工事,並進行偽裝。12月16日,第五、第六路軍在飛機掩護下分別強渡前河州河。紅軍居高臨下,乘其半渡之際開火,予以大量殺傷。18日,東線紅軍奉命撤離,韓東山等率第七十五團收緊陣地轉至東起廟壩,西經井溪場、東昇場、雙河場、碑牌河迄北山場一線。轉移途中,紅九軍於宣漢城西北的萬鼓樓再殲川軍第五路軍一部。 [2] 
1934年1月中旬,紅四方面軍在東線、西線多次挫敗四川軍閥部隊的進攻。為繼續誘敵深人,創造戰機,東線紅軍再次主動後撤,向固軍壩、羅文壩、馬渡關西迄紅靈台一線轉移。2月10日夜,東線紅軍發起反擊(馬鞍山戰鬥)。紅九軍第二十五師迅速攻佔毛壩場以西的紅巖。11日,攻佔胡家場的街口。韓東山等率第七十五團勇猛作戰,殲川軍第三師師部一部。12日,紅九軍向西佔領池溪場,繼而圍困鳴鼓場、老木口,連攻兩日未能突破,戰鬥轉成相持,後奉命停止反擊。馬鞍山反擊戰雖未達成反攻,但使劉湘揚言3個月“全部肅清”川陝蘇區紅軍的計劃成為泡影。4月,紅四方面軍再次收緊陣地。東線紅軍撤至萬源城以南,西經鎮龍關至劉坪一線。韓東山等率第七十五團配合兄弟部隊,利用川軍向前推進的時機,乘其不備予以阻擊和反擊。5月上旬,紅軍收復萬源縣城。韓東山等率部一面抓緊進行練兵,一面深入政治動員,鼓舞士氣。6月,紅九軍第二十五師與紅四、紅三十軍各一部,奉命於萬源以南迄通江城北堅守東線陣地,有力地阻止了川軍的進攻。7月,時值反“六路圍攻”作戰艱苦相持階段,韓東山升任紅九軍第二十五師師長。他與師政治委員陳海松指揮第二十五師在萬源以南地區英勇阻擊,川軍未能突破。東線紅軍堅守萬源,為反攻創造了條件。8月8日,紅四方面軍在嘉獎萬源前線部隊的通令中同時宣告:“乘勝反攻的時機業已成熟了!”10日夜,東線紅軍發起反攻。韓東山與陳海松率第二十五師作為紅九軍第一梯隊,擔負突破任務。先頭部隊勇猛打開缺口,佔領要隘青龍觀。11日拂曉,紅九軍自左翼發起進攻,攻佔青龍觀以東之清花溪、田家壩,擊潰川軍第五旅,繼而向西南方向長壩場追擊。川軍防線如堤潰決,敗軍數日退卻數百里。至24日,東線反攻結束。28日,紅四方面軍主力迅速西轉,開始西線反攻。紅九軍由通江城南上老官廟渡過通江,從川軍第三、第四路軍接合部得勝山附近冷水埡實行夜襲,突破其防線。接着再度組織夜襲,突破右埡口,向巴中前進。紅軍攻勢勇猛,各路川軍原路潰退。韓東山與陳海松率第二十五師對第三路軍窮追猛打,直撲儀隴。9月16日,紅軍收復儀隴,繼之收復閬中縣城外圍的嘉陵江東岸地區。至9月下旬,紅四方面軍歷時10個月的反“六路圍攻”作戰勝利結束。韓東山與陳海松率第二十五師轉入整訓,同時協助恢復和開展地方工作。11月1日,紅四方面軍在通江縣毛浴鎮召開黨政工作會議。會議表彰了反“六路圍攻”中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韓東山所在第二十五師第七十三團被授予“攻如猛虎”獎旗,第七十五團被授予“守如泰山”獎旗。中旬,紅四方面軍在巴中縣清江渡召開軍事工作會議。會議總結反“六路圍攻”的經驗,研究了打破國民黨軍“川陝會剿”的戰略方針和作戰計劃,還制定了加強部隊軍事建設和訓練、軍事教育、組織建設等一系列工作大綱。韓東山參加了這次會議,這是他第一次參加比較高層次領導的會議,深受啓發教育。他結合親身經歷也談了體會,並表態堅決貫徹落實上級指示精神。 [2]  [3] 
1935年1月,紅四方面軍經3個多月休整,兵員、物資得到補充,部隊戰鬥力進一步提高。韓東山在整訓中作了自我總結,一方面總結了個人的不足:“三四年七月由正團長升為紅二十五師師長,曾在四川宣漢、萬源粉碎敵人六路向川陝蘇區進攻的戰鬥,當時覺得自己打仗行,能指揮作戰,於是產生了英雄主義的思想……又感覺在張國濤(燾)領導下,只要會打仗、不怕死、出身成分好、沒犯過錯誤,就能吃得開,這也是助長了我的英雄主義的來源。”另一方面又總結了個人的收穫:“由於工作範圍的擴大,這時候在看問題和處理問題方面比較全面,在戰術學會了如何選擇攻擊點和牽制敵人的方向以及與敵人直接戰鬥,戰而不勝,第二步又如何辦等等,都要作詳細的分析和比較成熟的考慮而行動,加之這一時期單獨作戰和單獨行動比較多,客觀環境促使了主觀的能動性,使自己在指揮藝術上和部隊行政管理各方面都有了提高。”1月22日,紅四方面軍發起廣昭戰役。當晚,韓東山與陳海松率第二十五師與兄弟部隊相繼由廣元以北朝天驛渡過嘉陵江。23日,於羊模壩圍殲川軍近1個團。戰鬥中,副師長潘幼卿犧牲。第二十五師隨後擔任警戒和準備打援的任務。此時,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集中紅四方面軍主力12個團出擊陝南,於2月3日發起陝南戰役。韓東山與陳海松率第二十五師奉命堅守轉鬥鋪地區,保障了出擊部隊左翼側後的安全。3月28日,紅四方面軍發起嘉陵江戰役。當夜,先頭部隊以神速隱秘的動作從蒼溪、閬中之間西渡嘉陵江,迅速佔領沿江要點,向川軍守軍縱深及兩翼發展攻勢。29日,紅九軍作為左翼,從閬中以北澗溪口渡過嘉陵江。韓東山與陳海松率第二十五師相繼攻克閬中、劍閣,再向江油地區川軍第一路軍總指揮鄧錫侯部實施進攻。4月10日,韓東山與陳海松率部渡過涪江,進麪包圍江油守軍1個旅。14日,奉命參加江油以南打援作戰,與川軍援兵激戰於塔子山、雉山關一帶。15日,韓東山與陳海松率部向援兵右側包抄,使其混亂動搖。紅軍全面出擊,擊潰援兵,殲其4個團。接着乘勝連克中壩鎮彰明鎮。至21日,嘉陵江戰役結束。紅四方面軍先後攻克8縣城,殲川軍部隊12個多團1萬餘人。嘉陵江之戰雖控制了二三百里廣大地區,但此次作戰是為了策應中央紅軍的行動,因此從嘉陵江戰役開始,紅四方面軍實際上便開始了長征。蔣介石為防止紅軍在嘉陵江與涪江之間建立根據地,重新調集重兵組織新的“圍攻”。紅四方面軍處境十分被動。此時,中央紅軍以驚人的毅力和神速的行動,進到了雲南北部金沙江南岸,準備渡江北上與紅四方面軍會師。紅四方面軍領導認為,實現會師,紅四方面軍必須向西行動。西進的唯一通道是北川河谷,處於中段的土門鄉是東達北川、西進茂縣的要隘。紅四方面軍決定發起土門戰役,突破土門要隘,乘勝西進。5月2日,韓東山等率第二十五師從蔡家嘴、亂石窖搶渡湔江。韓東山親臨江邊指揮調動部隊,與指戰員一起冒着彈雨,用竹筏、木板搶渡,一上岸即投入戰鬥。紅軍擊潰守軍楊宗禮部1個旅,繼而攻佔大埡口,重創2個旅。10日,韓東山等率部攻佔千佛山主峯佛祖廟,並追擊至西大埡口。至12日,在大埡口、白家林、千佛山等地,紅軍與鄧錫侯部進行激烈爭奪戰。14日攜曉,紅軍向土門發起總攻。經激戰,於當日佔領土門,於15日佔領茂縣,於18日在大埡口重創川軍第六路軍總指揮王瓚緒部1個旅。至22日,土門戰役結束,共殲四川軍閥部隊1萬餘人。6月初,韓東山率第二十五師正在川西北汶川一帶進行籌糧工作,被電話召到北川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總指揮徐向前神情嚴肅地指示:有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你師立刻做好戰鬥準備,為中央首長和中央紅軍進入懋功(今小金縣)打開通道。會師後,向中央彙報我四方面軍的情況,並掩護好中央紅軍安全通過夾金山,進入懋功。具體行動由第三十軍政委李先念指揮。韓東山受領任務後,立即召開師、團幹部緊急會議,傳達了徐向前的指示。6月5日凌晨,部隊開始急行軍。7日下午,進抵懋功東北10餘公里的撫邊鄉。據偵察得知:隔小金川河據守的,是鄧錫侯部2個營及被其欺騙利用的少數民族武裝1000餘人。金川河河面不寬,但水深流急,原有的橋已被拆掉,無法通過。韓東山派出1個連就地籌集材料,當夜準備就緒。8日凌晨兩點,在加強營的掩護下,架橋的連隊半個多小時就搶搭一座簡易浮橋,部隊迅速渡河,一舉擊潰河防守軍。緊接着向懋功縣城發起進攻,殲守軍700餘人,其餘逃散。戰鬥結束,天尚未亮。部隊稍事休整,韓東山留下2個營據守並擔負後方警戒,率其餘部隊兼程趕路,當晚進佔懋功東南約50公里的達維鎮。全師邊行軍邊戰鬥,3天多時間行程約150公里。6月9日拂曉,韓東山令第七十四團為先遣團,他向團長楊業華交代任務:率第三營為前導,向夾金山進發,一面警戒灌縣之敵,一面尋找中央紅軍。第三營行至巴郎關附近,遭遇川軍,激戰中營長陳玉清等60餘人犧牲。12日,第七十四團與中央紅軍第二師第四團在夾金山北麓會師。消息傳來,韓東山等師領導在達維指揮部隊整理內務,張貼標語,騰讓房子,準備糧食。韓東山專門召開團以上幹部會研究改善伙食問題,決定派出兩個排到山裏去打犛牛。很快就有收穫,拖回兩頭犛牛,分配給伙食單位。6月17日,韓東山與陳海松帶領紅二十五師機關人員和駐在達維的部隊,列隊迎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韓東山對中央領導一個都不認識,上前一一敬禮。幸好見到了老師長陳賡,陳賡擔任紅四方面軍第十二師師長時,韓東山為團長,陳賡後來到上海養傷,之後去了中央紅軍。在陳賡的介紹下,韓東山認識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韓東山請中央領導到一座喇嘛寺廟休息,這是當地最好的建築。毛澤東親切地讓韓東山坐下,關切地詢問情況。韓東山回答有些緊張,周恩來遞過一碗水,和悦地説道:“講得很不錯嘛,別慌,別慌。”韓東山激動地站起來報告:“我們師指戰員都是來自鄂豫皖和四川的貧苦農民,打仗都非常勇敢,上戰場沒有怕死的,都是拼命往前衝。”毛澤東也站起來,把手一揮説:“是啊,這就是紅軍的作風!我們從江西出發那天起,飛機在頭上飛,敵人在地上追,我們還是闖過來了,而且……”毛澤東把兩個拳頭有力地合到一起説:“更發展了,更壯大了!”韓東山和屋內的領導們都會意地笑了。當晚,兩個方面軍舉行了勝利會師慶祝大會。周恩來主持大會,首先宣佈讓紅四方面軍代表韓東山講話。韓東山根據徐向前的指示,結合紅四方面軍走過的戰鬥歷程,放開膽子講了一番。接着,毛澤東和朱德相繼講了話。最後,中革軍委總政治部劇團演出了精彩節目。第二天,中共中央機關向懋功進發。臨行前,毛澤東握着韓東山的手説:“我們走後,後面部隊還得幾天走完,你要把警衞工作佈置好,掩護部隊安全通過。現確定將紅五軍團三十七團交你指揮,待我們從懋功出發後,你們再行動、明白嗎?”韓東山莊重地敬禮,大聲回答:“明白,保證完成任務!”中共中央到懋功後,受到紅三十軍政治委員李先念率領第八十八師部隊的熱烈歡迎。在李先念的統一指揮下,第二十五師與第八十八師及中央紅軍第五軍團第三十七團,於達維、夾金山、懋功一線堅守了七天七夜,保證了中央紅軍全部通過。之後,韓東山等率第二十五師進抵懋功縣兩河口鎮地區,擔負警衞中共中央政治局於26日召開的兩河口會議的任務。會後中革軍委擬定《松潘戰役計劃》,確定集中主力北進,首先取得甘肅南部,創造川陝甘蘇區。7月,韓東山率部隨紅九軍向毛兒蓋進軍。8月初,中革軍委鑑於敵情變化,放棄《松潘戰役計劃》,擬定《夏洮戰役計劃》。由中共中央率領右路軍在毛兒蓋地區集結,向班佑村巴西鎮地區開進;由紅軍總司令朱德和總政治委員張國燾率領左路軍在馬塘、卓克基地區集結,向阿壩地區開進。紅九軍編入左路軍。韓東山等率紅二十五師經過6天左右的艱苦行軍,穿越茫茫草地,於22日到達阿壩地區。30日,遵照中共中央《關於目前戰略方針之補充決定》,即佔領以岷州(今岷縣)為中心的洮河以東地區創建根據地的精神,以及紅軍總部決定左路軍向右路軍靠攏的指示,韓東山與陳海松率第二十五師由阿壩向班佑前進。9月3日,堅持分裂主義錯誤的張國燾致電中共中央,反對繼續北上,同時下令左路軍返回阿壩。15日,張國燾發佈《大舉南進政治保障計劃》。17日,張國燾下達南下命令。左路軍和右路軍中的紅四方面軍部隊分別從阿壩和包座鄉地區南下,再次穿越茫茫大草地。下旬,韓東山等率領第二十五師隨南下紅軍集結於馬塘、松崗、黨壩一帶。10月5日,張國燾召開卓木碉會議,公然宣佈成立“第二中央”。為貫徹其錯誤的南下方針,實現在川康邊創建根據地的計劃,於7日發出《綏(靖)崇(化)丹(巴)懋(功)戰役計劃》,組織左、右兩路縱隊沿大金川兩岸攻擊前進。8日,韓東山等率第二十五師編入右縱隊,沿大金川右岸前進,奉命強佔綏靖(今金川鎮)、丹巴。第二十五師在綏靖以北觀音河向西強渡,遇川軍劉文輝部憑藉高山峽谷抗擊而受阻。紅軍遂以左縱隊強渡大金川,連續擊潰劉文輝、楊森部守軍。20日,綏崇丹懋戰役結束,共擊四川軍閥部隊6個旅,相繼攻佔丹巴、懋功兩城以及綏靖、崇化(今安寧鎮)、撫邊鄉、達維、日隆關(今四姑娘山鎮)等要鎮。10月22日,張國燾又組織三路縱隊,實行《天(全)蘆(山)名(山)雅(安)邛(崍)大(邑)戰役計劃》。韓東山等率第二十五師編入中縱隊,穿越終年積雪的夾金山,向寶興、天全、蘆山發起進攻。11月1日,第二十五師與中縱隊兄弟部隊一起攻佔寶興,擊潰楊森部3個旅,又接連打垮劉湘部1個旅和1個團的阻擊,直逼蘆山城下。12日,蘆山守軍在紅軍猛烈攻擊下棄城逃竄。韓東山等率第二十五師隨中縱隊向朱家場、太和場進攻,擊川軍2個團。16日,攻佔名山東北百丈鎮地區,沿通往邛崍的大路攻擊前進。此時,四川軍閥已陸續投入兵力達80餘團。在國民黨軍優勢兵力阻擊下,紅軍的攻勢很快受挫。11月19日拂曉,川軍集中10多個旅的兵力,在飛機、大炮掩護下,從三面向紅軍百丈關地區數公里長的弧形陣地反撲。韓東山等率第二十五師堅守陣地,激戰七天七夜。紅軍固守死拼,雖殲川軍1.5萬餘人,但自身傷亡也近萬人。至下旬,天蘆名雅邛大戰役被迫結束。當接到撤離命令時,韓東山面對幾成焦土的陣地和來不及處置的指戰員的遺體,忍不住痛哭失聲,他親自抬了一夜傷兵。紅軍撤離百丈地區,轉至天全、蘆山境內。 [3] 
1936年2月,國民黨軍六七個師加上川軍主力,開始向天全、蘆山地區大舉進犯。紅四方面軍部隊再次陸續撤離。韓東山等率第二十五師經達維、懋功向西北轉移,沿途再次經受了極為惡劣的自然環境的考驗,翻越了終年積雪、氣候無常的大雪山。3月初,韓東山等率第二十五師奉命由道孚南下,與由丹巴南下的紅三十一軍鉗擊泰寧(即乾寧)。守軍棄城南逃康定。15日,張國燾在道孚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在南下碰壁、損失過半、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不得不提出向西北轉進,創建西北抗日根據地的方針。4月,紅四方面軍重新進行整編。整編中一大批幹部抽調到紅軍大學學習,韓東山也是其中之一。其間,張國燾在爐霍召開會議,宣佈取消“第二中央”,並覆電中共中央表示同意北上。6月底,紅四方面軍與紅二、紅六軍團在甘孜會師。7月5日,按照中革軍委的命令,紅二、紅六軍團和紅三十二軍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7月初,紅四、紅二方面軍先後北上。韓東山這次在紅軍大學學習時間約半年,既學文化,又學政治,主要是學習軍事,許多課目都是在行軍中進行的。軍事上學習戰術理論和組織指揮,這些課多由校長劉伯承主講。韓東山曾總結道:“就個人的學習收穫來説,是不夠大的,當時也有幾點主要收穫:一、對個人英雄主義的思想開始有些認識,知道是不對的,覺得一個戰鬥一個人是搞不起來的,需要全體同志和依靠羣眾共同來幹才行,這樣在羣眾觀點上有所加強。二、在紅大一切靠自己來勞動,無論燒火、擔水、掃地全由學員幹,因而又鍛鍊了勞動觀點。三、對問題的看法和分析比未進紅大前也提高了一步。”10月上旬,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同月,韓東山被分配到紅三十一軍第九十一師任副師長。下旬,紅四方面軍總部率紅三十、紅九、紅五軍西渡黃河(後改稱西路軍)。韓東山所在的紅三十一軍和紅四軍渡河受阻留在河東,與紅一、紅二方面軍歸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直接領導。這時,國民黨軍3個軍齊頭並進,妄圖消滅紅軍於黃河以南、同心城以西地區。11月4日,韓東山隨紅三十一軍向東轉移至寧夏同心城以南的西王家團莊、段家溝、田家莊地區。由於國民黨軍胡宗南毛炳文王均關麟徵各部迅速推進,紅三十一軍和紅四軍再次向東轉移。16日,紅三十一軍和紅四軍奉命於甘肅環縣西北萌城、甜水堡一帶設伏,開展山城堡戰役。韓東山所在第九十一師佈陣於左側魏家山。17日,胡宗南部第一師先頭部隊進至石樑山下,紅軍阻擊部隊三面出擊。第九十一師衝出預伏陣地,向第一師左後側包抄圍殲。萌城甜水堡戰鬥共殲國民黨軍第一師600餘人,餘部向草坪山潰逃。11月19日,韓東山率部隨紅三十一軍和紅四軍進至古城堡、張天堡等地,繼續實施阻擊,先後擊退國民黨軍1個師又4個團的進攻,而後向山城堡地區轉移。胡宗南部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向山城堡進攻,孤軍深入,中革軍委前敵總指揮部決定集中紅一、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第四、第三十一軍殲滅之。韓東山所部隨紅三十一軍編為右翼,奉命殲滅第一軍的先頭部隊。21日下午,左、右兩翼部隊向進至山城堡的國民黨軍第一軍1個師突然發起攻擊。經一晝夜激戰,全殲該部1個旅又2個團。戰後,韓東山所部隨紅三十一軍向東進入陝甘寧邊區,抵達寧夏鹽池地區進行整訓。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為貫徹執行中共中央提出的在團結抗日基礎上和平解決事變的方針,援助主張抗日的友軍,制止國民黨親日派的軍事進攻,紅軍主力泰命南下關中。16日,紅三十一軍和紅四軍由鹽池地區出發,22日抵甘肅慶陽 [3]  [4] 
1937年1月4日,部隊經赤城鎮寧縣抵達西安西北的三原涇陽淳化地區。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為全國抗日民族統戰線的建立打下了基礎,韓東山與紅軍廣大指戰員更加體會到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正確性。西路軍自西渡黃河進入河西走廊後,即遭到優勢國民黨軍圍追堵截,處境艱難。2月27日,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決定組織中國工農紅軍援西軍西進增援。紅三十一軍編入援西軍。3月中旬,援西軍於甘肅省鎮原平涼地區得知西路軍已經失敗,遂停止西進。4月,援西軍全面展開批判張國燾路線鬥爭。批判張國燾的錯誤路線,由於有過“左”的做法,一些紅四方面軍指戰員有些不理解、想不通。韓東山也一度有想法,“經第三十一軍軍長蕭克、政治委員郭述申多次談話,逐步加深了認識。”全體指戰員一致擁護中共中央的決定,緊密聯繫歷史實際,以回憶、對比的方法來認識、分析、揭發和批判張國燾路線造成的危害,特別是批判其另立中央、分裂黨、分裂紅軍的嚴重罪行。大家對張國燾假借“肅反”排除異己、殺害黨和紅軍大批優秀幹部的罪行,更是切齒痛恨。清算張國燾錯誤路線歷時3個月,使韓東山及紅四方面軍指戰員受到極為深刻的教育。 [4] 

韓東山全面抗戰時期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爆發。中共中央發表通電,號召全民族實行抗戰。紅軍通電請纓開赴華北前線抗日殺敵。紅三十軍和紅四軍奉命由鎮原折返陝西省淳化、三原地區集結待命。根據國共兩黨談判達成的協議,中共中央軍委於8月25日發佈命今,宣佈將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下轄第一一五師、第一二〇師、第一二九師。韓東山所在的紅三十一軍第九十一師改編為第一二九師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一團,團長徐深吉,韓東山任副團長。9月6日,第一二九師在石橋鎮召開奔赴抗日戰場誓師大會。徐深吉與韓東山率第七七一團參加了大會。16日,又隨師部進駐富平縣莊裏鎮地區,進行出征前的準備工作。30日,徐深吉、韓東山率所部隨第一二九師機關從富平莊裏鎮出發,經韓城縣芝川鎮東渡黃河,開赴華北戰場。10月中旬,為配合國民黨軍保衞太原作戰,韓東山與徐深吉率第七七一團隨第三八六旅,在師長劉伯承、政治委員張浩率領下,向娘子關東南日軍側後挺進,抵達山西平定地區,尋機殲敵。下旬,韓東山與徐深吉率第七七一團隨第三八六旅在長生口、石門村、馬山村等地襲擊日軍,連連獲勝。22日,韓東山與徐深吉率第七七一團於七亙村附近的營莊佈置陣地,趕修隱蔽工事,不巧被日機發覺。當夜,日軍1個聯隊和200餘騎兵突然包圍過來,第七七一團一部猝不及防,倉促應戰,傷亡30餘人。韓東山與徐深吉率部奉命撤出,轉至馬山村設伏,接連配合並保障第七七二團於26日和28日兩度在七亙村伏擊獲勝,共殲日軍400餘人,繳獲騾馬300餘匹和大批軍用物資。11月2日,日軍1個大隊約700人出東冶頭鎮,經黃崖底向昔陽進犯。第一二九師領導決定:以第三八六旅於黃崖底利用河谷兩側高地,伏擊日軍;第七七二團於黃崖底以東鞏家莊一帶隱蔽待機。韓東山與徐深吉奉命率第七七一團於黃崖底以南鳳居村一帶,佔據有利地形部署陣地,並派小分隊向黃崖底方向警戒,協同第七七二團殲滅來犯之日軍。部隊行動前,韓東山特別提醒警戒分隊,要接受營莊遭襲擊的教訓,及早發現目標,咬住不放。警戒分隊與日軍接觸後,且戰且退,將其誘至黃崖底河灘處。設伏部隊居高臨下猛烈開火,予日軍以大量殺傷。日軍退至黃崖底村中及附近溝渠內頑抗待援。伏擊部隊受到限制不便出擊,後奉命撤出戰鬥。黃岸底戰鬥擊斃日軍300餘人、戰馬200餘匹。12月下旬,日軍步騎兵5000餘人兵分6路,向太行地區第一二九師部隊進行分進合擊。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二團奉命在內線抗擊掩護。韓東山與徐深吉率第七七一團,乘夜從日軍兩路間隙跳出包圍圈,轉移至武鄉,後參與外線進行襲擊,配合內線作戰。太行區反日軍“六路圍攻”共殲日軍700餘人,為開創晉冀豫抗日民主根據地創造了條件。 [4]  [5] 
1938年1月,第一二九師新兵團改稱補充團。韓東山任補充團團長,團政治委員丁先國。該團隨即奉命南下,開闢太行山南部及道清鐵路兩側地區。為鉗制向黃河河防進攻的日軍,並配合晉南國民黨軍作戰,3月,第一二九師領導決定:以第三八六旅為主,在潞城黎城之間神頭嶺地區,沿神頭嶺公路三面設伏,伏擊日軍。韓東山與丁先國率補充團奉命參戰,補充團位於神頭嶺東側。韓東山舉目望去,一條土築公路彎彎曲曲,兩側都是溝溝坎坎高低不平的亂石枯草地,不禁連聲叫好稱妙。16日凌晨,第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團1個營襲入黎城,殲日軍百餘人後於拂曉撤出。黎城受襲,由涉縣馳援的日軍被第七六九團於東黃鬚、西黃鬚擊退。潞城出援日軍步騎兵1500餘人,9時許進至神頭嶺地區,雖派出先遣分隊偵察,卻未發現公路兩側溝渠草叢中的設伏部隊。9時30分,日軍全部進入伏擊地域,首先遭到第七七一團由神頭嶺北側正面迎擊。繁接着,第七七二團從公路西側、韓東山與丁先國率補充團從公路東側實施夾擊,將日軍截成數段,逐一殲滅。日軍僅百餘人逃回潞城。神頭嶺伏擊戰共斃、傷日軍1500餘人,繳獲大批武器、騾馬及軍用物資。6月,韓東山升任第三八六旅副旅長,旅長陳賡,政治委員王新亭。9月至10月,第三八六旅參加第一二九師組織的對平漢鐵路、正太鐵路和道清鐵路的3次總破擊戰。韓東山協助陳賡、王新亭指揮部隊,襲擊日軍駐守的車站、據點和小股部隊,破壞路基、橋樑,撬鐵軌,砍電線杆,使日軍交通及聯絡陷於半癱瘓,策應了國民黨軍正面戰場作戰,同時加強了晉冀豫邊區抗目根據地。12月下旬,八路軍第一二九師主力先後挺進冀南地區。韓東山協助陳賡率第三八六旅和先遣支隊第3大隊由太行山出發,奔赴冀南平原永年、肥鄉地區。在師部統一領導下,參加了開闢冀南抗日根據地,整編抗日武裝,加強政權建設,動員羣眾拆城挖溝,改造地形,積極進行反“掃蕩”作戰準備。為解決平原作戰的困難,部隊分散分區活動,以小分隊開展游擊戰,疲憊、消耗、尋機殲滅日軍。同時對國民黨軍石友三部開展統一戰線工作。初到平原作戰,韓東山感到仗難打。他曾深有感觸地寫道:“在抗日戰爭開始時,自己對日本鬼子還有些輕視,特別是在山西神頭村一戰把敵人1箇中隊全部殲滅了,於是更覺得敵人的戰鬥力不強。直到三八年冬敵人六路分兵進攻太行山,這樣才感到日本鬼子亦挺厲害。後來我們轉到河北省南部一帶平原地區,在平原地區感覺作戰更加困難,既無口子可守,又無山險可憑。” [5] 
1939年1月,日軍調集3萬餘兵力分多路對冀南抗日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掃蕩”。第一二九師將主力與地方武裝分為幾個機動作戰集團,反擊日軍“掃蕩”。韓東山協助陳賡、王新亭指揮第三八六旅作戰集團,利用日軍每遭襲擊後必派部隊報復的規律,在威縣以南香城固地區誘伏日軍。2月10日,駐威縣日軍在八路軍連日夜襲下,派出1個加強步兵中隊,分乘8輛汽車向南追擊。行至南草場附近,遭到第三八六旅騎兵連阻擊。騎兵連以且戰且退吸引日軍,將其誘至香城固地區預伏圈內。第三八六旅作戰集團設伏部隊從三面突然發起攻擊,將日軍全部圍殲。香城固戰鬥共擊斃日軍大隊長以下200餘人、俘8人,繳獲炮4門。後成為人民解放軍戰史中平原地區誘伏戰的典型戰例。6月,韓東山調任第一二九師東進縱隊副司令員,司令員陳再道。8月,韓東山協助陳再道指揮東進縱隊,參加第一二九師反擊國民黨頑固派、河北民軍總指揮張蔭梧部的作戰。25日,在趙縣欒城之間地區,打擊並殲滅了張蔭梧殘部,張蔭梧隻身脱逃。同時,在任縣邢家灣地區消滅了張蔭梧所部獨立旅王子耀部。韓東山對這一時期的鬥爭,以及自己在戰術上的提高,有深刻認識和總結:“在這樣殘酷的環境裏,為了要堅決消滅和打擊敵人,使我們更加依靠和接近羣眾,離開了羣眾就不能生存,也就談不上要消滅日本鬼子了。幾年中經過與敵人不斷的戰鬥,使自己在戰術上有所提高,摸着了敵人對我們的合擊規律,因而使我們有利的給予敵人以反擊,減少自己部隊的傷亡,所以能保存了部隊的力量,這與我軍在戰術上的提高是分不開的。”在長年戰爭中,韓東山戰傷多處,身體瘦弱。 [5] 
1940年1月,韓東山隨一批幹部從前方調往延安休養。在休養的一年中,經常有中共中央軍委領導來看望大家,表達關心和愛護,大家非常感動。 [5] 
1941年1月,韓東山受組織安排到馬列主義學院學習學習課程有哲學、政治經濟學、中國革命史、西方革命史、聯共(布)黨史、黨的建設等。該校學員須經考試,具備較高的文化水平才能入學。韓東山是未經考試直接保送的,可能由於他上過紅軍大學,這在高級軍事幹部中算是比較有文化的了。可是韓東山卻高興不起來:“感覺自己文化程度低,理論水平不高,感覺學不進去。同時在一起學習的都是一些新知識分子,在生活上不大與他們合得來,在學習上覺得他們能讀一套馬列主義,自己感到不行。”11月,韓東山轉到軍事學院學習。這所學院是軍委培養軍事幹部的學校,由朱德任院長,葉劍英任副院長。學員都是從部隊來的幹部,學習內容是急用的戰略戰術、組織指揮和游擊戰等。韓東山學習情緒高漲,每次上理論課都認真作筆記,野外作業也都努力去完成,抓緊有限的時間充實自己。他遺憾的是“時間太短(僅3個月),在收穫上僅對戰術概則有進一步的領會”。 [5] 
1942年2月,韓東山入中共中央黨校一部學習。這次學習時間長達兩年,韓東山興趣很濃,收穫也大。他曾回顧並總結道:“黨校是毛主席兼校長,算是一個真正的學府,而且還有很多較高負責同志都參加學習,從客觀上對自己啓發很大,因而深感自己不學習就是不行,所以在思想上是很安定的”,“對六大以來各個時期所犯錯誤路線的認識,如陳獨秀的機會主義、李立三的盲動主義路線,特別是張國燾的錯誤路線和軍閥主義給予黨和革命的損失,有一個系統的和正確的認識”,“對知識分子政策和俘虜政策在認識上提高了一步”。 [5] 
1944年3月,韓東山從中共中央黨校學習結業,分配到新四軍第五師鄂豫皖湘贛軍區,任第四軍分區政治委員,主要負責地方工作,兼任地委書記。此時每個軍分區有1個主力團兵力,其餘為地方武裝,主要擔負粉碎日偽軍進攻和主動出擊日偽軍據點等任務。韓東山最初負責地方工作,缺乏經驗,感到有些困難。他首先進行宣傳共產黨的抗日政策,瞭解羣眾的疾苦,並設法解決他們急迫的困難。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動羣眾,建立並鞏固政權,同時調動羣眾參軍、參戰和支前的積極性。經過不斷努力和總結,韓東山很快摸索出了一些經驗,體會到:“做羣眾工作,要了解羣眾的特點,這是開展工作打開局面的最重要一環。所以在地方工作的一年又兩個月的時間內,仍順利地完成了各項任務。” [5] 
1945年4月,新四軍第五師新成立第四、第六軍分區(原第四軍分區撤銷,成立鄂皖軍分區)。韓東山就任新的第四軍分區司令員,政治委員夏忠武(左覺農)。第四軍分區轄信陽縣確山縣桐柏縣泌陽縣等地區,下轄挺進第一、第三團,以及信桐、桐柏、確泌桐、汝蔡遂、汝正確5個總隊和豫南軍政幹校等單位。韓東山與夏忠武領導第四軍分區軍民一面進行各級民主政權的組織建設,一面根據師的部署,積極展開對日偽軍的反擊,密切配合主力部隊的全面反攻作戰,直至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9月2日,日本政府簽署投降書,中國的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但是,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統治集團玩弄兩面手法,一面與中國共產黨進行和平談判,一面加緊進行內戰準備。新四軍第五師所處的鄂豫皖湘贛抗日根據地,地處中原戰略要地,是國民黨軍東進與北上的障礙。蔣介石陸續調集10個整編師約30萬兵力,由西、北、東南幾個方向,向新四軍第五師大舉進犯。新四軍第五師部隊不得不迅速集中整調,投入反內戰的準備。10月,新四軍第五師主力部隊與王震王首道率領的南下支隊於河南桐柏山會師,成立中原軍區,司令員李先念,政治委員鄭位三,下轄第一、第二縱隊和江漢、鄂東、河南3個軍區,兵力6萬餘人。韓東山所在第四軍分區與第六、豫中軍分區合併,組成河南軍區,韓東山任司令員,政治委員劉子久。河南軍區地處舞陽上蔡及湖北宣化鎮(屬大悟縣)、隨縣之間,下轄獨立第三旅,以及第一至第五軍分區。韓東山到職時,河南軍區所屬各軍分區已被國民黨軍割離分開。“當時軍區任務很重,主要是牽制和打擊敵人,保衞中原局(駐在宣化店),這一艱鉅任務,自己在思想上怕完不成,而有些擔心。但在工作上並未鬆懈,並且密切了與地方黨和地方進步人士的聯繫,得到他們各方面的有力支援(如供給、情報、送糧等),從而使自己認識到地方黨在配合部隊各方面的力量也是不小的。” [5] 

韓東山解放戰爭時期

1946年1月至6月,國民黨軍30萬重兵日益逼近,中原軍區主力部隊被逐漸包圍壓縮於宣化店地區方圓不足百公里、人口僅有40多萬的狹區內,給養極度困難,一日三餐難以維持。韓東山號召戰士們挖野菜、捕魚蝦、磨豆腐、生豆芽,提出並帶頭三餐改兩餐,乾飯改稀飯,再加瓜菜代。6月22日,中共中央中原局截獲蔣介石的密令:命國民黨軍第五、第六綏靖區“按既定計劃先速殲鄂中李先念部,便而後主力作戰之利”;“擔任攻擊各部隊統於22日前秘密完成包圍形勢及攻擊準備,待今實施攻擊。各部應於攻擊開始之日起,對敵一舉包圍殲滅之”。中原局速報中共中央並獲批准,決定中原軍區主力部隊分南、北兩路軍分別向西突圍,然後轉至豫西、鄂西、陝南地區。突圍前夕,中原軍區機關幹部和一批待分配幹部編成幹部旅,由韓東山任旅長。幹部旅對外稱第十四旅(或獨立旅),下轄警衞團(第四十團)、幹部一團(第四十一團)、幹部二團(第四十二團)和獨立營。6月26日拂曉,國民黨軍兵分4路以宣化店為目標,發動對中原解放區的大規模進攻。當日晚,中共中原局和中原軍區直屬機關撤離宣化店,與中原軍區部隊約5萬人,分成南、北兩路開始突圍。中共中原局和中原軍區直屬機關以及第二縱隊第十三旅、第十五旅1個團、第三五九旅、幹部旅組成北路軍。29日夜,北路軍由信陽以南、武勝關以北突破平漢鐵路封鎖線,連日冒雨前進,同國民黨軍追堵部隊展開了一場爭時間搶速度的“競賽”7月8日,北路軍搶在國民黨軍合圍之前,渡過唐河白河,進至河南鄧縣、鎮平之線地區。11日,得知國民黨軍6個師的兵力集結荊紫關一帶。為分散國民黨軍的兵力,北路軍又分左、右兩路向西挺進,幹部旅與第三五九旅為右路。此時國民黨軍已搶先佔領荊紫關,北路軍右路決定搶渡丹江,向南繞過鮑魚嶺、南化塘,再向陝南挺進。13日下午,北路右路突圍部隊在丹江大石橋渡口組織搶渡。水深難以架橋,又無船隻架浮橋。韓東山正着急為難,聽説有個戰士弄來一捆電線,説用它可以過江。韓東山立刻派人從附近收割幾捆電線,把幾根併攏擰成一股,挑選會水的戰士攜帶游到對岸,將電線兩端固定在兩岸。指戰員們抓住“繩索”渡過了丹江。7月17日晨,前衞部隊於鮑魚嶺遭遇國民黨軍阻擊,展開激戰。幹部旅的後續一部被國民黨軍包圍。韓東山迅速組織接應,指揮全旅參戰。幹部旅的幹部多為機關幹部和相當級別的領導幹部,過去多是指揮作戰,已很少親自衝鋒陷陣,此時個個都是普通的戰鬥員,英勇果敢。經浴血奮戰,終於突出包圍。進至南化塘,又經一番激戰,然後北上入陝,進抵商南縣湘河街(今湘河鎮)一帶。下旬,在山陽縣長溝口(今長溝鎮),再陷國民黨軍重圍,幾經苦戰,又得以脱險。28日,韓東山所率幹部旅與第三五九旅組成的北路軍右路部隊,輾轉進至商縣黑山鎮中原突圍揭開了全國解放戰爭的序幕。8月上旬,韓東山所在的中原突圍北路軍右路部隊,於黑山鎮召開團以上幹部會,做出分散活動的決定:韓東山帶幹部旅一部隨第三五九旅赴延安;幹部旅一部組成若干遊擊支隊就地堅持鬥爭,一部化裝轉移。韓東山帶幹部旅一部與第三五九旅繼續北進,沿途衝破國民黨軍追擊、堵截,於8月底到達延安。10月,韓東山奉命返回豫陝邊區,在河南省魯山縣尋找就地堅持鬥爭的突圍部隊。11月,韓東山被任命為豫陝鄂軍區第四軍分區政治委員兼地委書記。此前,國民黨軍1個旅會同當地保安團,對第四軍分區所轄地域實行“清剿”。韓東山到職第二天,未及瞭解情況,使與軍分區司令員黃霖一起投入指揮作戰,先後進行沙河、橫澗、雙槐樹、五里川等戰鬥,共殲滅國民黨正規軍1個團和3個保安團。經過連續作戰,將國民黨軍在伏牛山的13縣聯防指揮部及其所屬保安團全部趕出盧氏縣境,取得反“清剿”鬥爭的勝利。12月,國民黨軍又先後調集9個旅和17個保安團,對豫陝鄂邊區進行第二次大規模“清剿”。豫陝鄂軍區從第二、第三、第四軍分區抽調部隊組成第一野戰縱隊,東進豫西的南召、魯山地區,誘使國民黨軍東顧,減輕根據地反“清剿”鬥爭的壓力。 [5]  [6] 
1947年1月,豫陝鄂軍區副司令員陳先瑞在盧氏縣五里川召集各軍分區和支隊領導人開會,研究部署內線反“清剿”鬥爭。韓東山積極支持並配合陳先瑞,他還建議:各軍分區留在內線的部隊主動出擊,配合第一野戰縱隊在外線的行動;各軍分區機關所有人員編成戰鬥組織,隨時準備拿起武器投入反“清剿”戰鬥。得到與會領導認同。2月,鑑於國民黨軍繼續增兵“清剿”,中共豫陝鄂邊區委作出決定:將主力部隊分兩批撒至黃河以北休整待機;以地方武裝堅持游擊戰爭。第一野戰縱隊於20日從濟源垣曲間渡過黃河。韓東山協助陳先瑞組織留在內線的部隊第二批渡河。當收攏的部隊進抵黃河南岸時,發現國民黨軍已在渡口設伏,他們當即決定以先頭部隊牽制掩護,主力退返伏牛山地區,繼續收攏整頓,待機渡河。3月,陳先瑞和韓東山所率部隊,先後與第二軍分區藍(田)(商)洛大隊、第三軍分區機關、第五軍分區一部及1個幹部隊、原新四軍第十三旅第三十八團一部以及商山、勳山支隊等部會合。這些部隊基本是以原中原軍區突圍部隊為骨幹所組成。6日,在河南省洛寧縣熊耳山南麓,奉命組成豫陝鄂軍區第二野戰縱隊(陳韓縱隊),司令員陳先瑞,政治委員韓東山。下轄第一、第四、第七支隊和1個幹部大隊。韓東山在支隊(團)以上幹部會上號召全體指戰員團結一致,作好北渡與北渡不成繼續堅持遊擊鬥爭的兩手準備。15日拂曉,第二野戰縱隊從嵩縣西北老道溝出發,當晚擊潰國民黨軍1個營的偷襲。次日,翻越熊耳山,渡過淇河。前衞第七支隊在木柴關擊潰國民黨軍1個保安團。17日,涉過洛河,在韓城麥村與國民黨軍1個團和4個保安大隊激戰,殲其300餘人。此時,部隊十分疲勞,有的領導主張休整一下,不要急於突破隴海鐵路封鎖線。韓東山分析認為:國民黨軍已察覺我北渡意圖,不斷襲擾遲滯我行動,以爭取時間在隴海鐵路部署大規模的截擊。他堅決主張不能停留,必須搶先乘夜衝過鐵路。認識統一後,韓東山與陳先瑞率部加速前進,趕到隴海鐵路義馬站,一鼓作氣強行衝過鐵路線。“次日(18日)拂曉,國民黨軍5個步兵團和1個裝甲團追上來,擔任後衞的1個營以及傷病員受到一定損失。”韓東山與陳先瑞率第二野戰縱隊抵達黃河南岸的新安縣西沃鄉渡口,在太嶽軍區部隊接應下,於19日黃昏北渡黃河,第二天上午渡過黃河進至山西省陽城地區。略事休整,部隊開赴晉城地區,進行4個月的軍政整訓。8月,經過整訓的豫陝鄂軍區第一、第二野戰縱隊等部8300餘人,奉命改編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二縱隊。縱隊司令員趙基梅,政治委員文建武,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韓東山。下轄第三十四、第三十五旅。隨即,在晉冀魯豫野戰軍副司令員李先念率領下,第十二縱隊由晉城東進,經河南入山東,於9月從壽張以南夜渡黃河再入河南境內。相繼解放通許扶溝等縣城。11月2日,韓東山隨第十二縱隊進抵光山縣文殊寺,與第一縱隊第二十旅會師。月底,第十二縱隊奉命在信(陽)潢(川)公路阻擊國民黨軍整編第十師,接應並掩護第十縱隊進人大別山地區。12月6日,韓東山所在第十二縱隊在黃安縣西北華家河與中原軍區獨立旅合編,重新建立江漢軍區。司令員趙基梅,政治委員劉建勳,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韓東山。下轄獨立旅、警衞團和第一、第二、第三軍分區以及襄西支隊。中旬,韓東山隨江漢軍區西行進入湖北境內。他協助趙基梅、劉建勳指揮部隊,組織偵察,瞭解敵情、地形、民情,於廣水、花園之間越過平漢鐵路,進入江漢地區。江漢地區北接桐柏,南臨長江,西依巴山,東近平漢鐵路。軍區領導便決心在這一地區重新建立根據地。這時,司令員患病,副司令員張才千代理指揮。韓東山與張才千等江漢軍區領導研究分析,江漢地區國民黨正規軍不多,遊雜武裝保安團不少,認為“土頑不除,我難立足”,決定初期軍事鬥爭方針以“消滅土頑”為主要任務。12月20日至23日,韓東山協助張才千、劉建勳組織發起京鍾戰役。江漢軍區以獨立旅為主,第一、第二軍分區配合,全殲湖北保安第二總隊4個大隊1300餘人。首戰告捷,受到劉伯承、鄧小平的通報嘉獎,並給獨立旅記功。27日,司令員趙基梅病故,張才千繼任司令員。韓東山協助張才千、劉建勳指揮連續作戰,不斷殲滅國民黨各類地方武裝,一路勢如破竹。 [6] 
1948年1月,部隊已先後解放京山鍾祥天門潛江、沔陽、隨縣6座縣城。國民黨軍白崇禧部火速從圍攻大別山根據地的兵力中抽調兩個整編師回援江漢地區。2月,國民黨軍以1個師、3個旅、1個團加上地方保安武裝,分別對江漢軍區所屬第二、第三軍分區進行“清剿”。韓東山協助張才千、劉建勳指揮部署,江漢軍區部隊避強擊弱,以獨立族出擊應山安陸國民黨守軍。獨立旅由棗陽以南吳家唐東行,進至應山附近,守軍聞訊棄城逃跑。獨立旅進至安陸,與國民黨守軍縣保安大隊激戰一夜,殲其600餘人。至月底,江漢軍區相繼建立15個縣的民主政府和軍事指揮部,勝利地實現重建江漢根據地的戰略任務。3月,國民黨軍意識到“後院起火”的嚴重形勢,再次調集兵力計17個團約4萬餘人,對江漢地區實施局部“掃蕩”。下旬,國民黨軍1個團孤軍冒進至應山以北餘家店。韓東山與江漢軍區領導抓住戰機,當即派獨立旅2個團迅速出擊,利用地形熟悉的有利條件將其包圍,殲滅國民黨軍570餘人。通過餘家店戰鬥,提高了軍區主力部隊對國民黨正規軍作戰的能力。4月,國民黨軍整編第八十五師主力向北增援,其在三陽店、宋河等地“清剿”的1個旅處於突出地位。韓東山與張才千、劉建勳一致認為戰機不可錯過,即令獨立旅和軍區警衞團1個營,急行軍40餘公里趕赴三陽店。15日,在第一軍分區的配合下,發起攻擊。守軍抵擋不住,向宋河逃竄。獨立旅追至宋河,於16日再次發起攻擊,至17日,全守軍。三陽店、宋河戰鬥,殲國民黨軍新編第十七旅3000餘人,迫使企圖北援的國民黨軍整編第八十五師轉頭西進,有力配合了中原野戰軍主力的宛西戰役作戰。為把國民黨軍第三、第十二兵團牽制在大洪山、桐柏山地區,配合中原野戰軍主力在豫中地區作戰,10月23日至26日,韓東山協助張才千、劉建勳指揮部署江漢軍區部隊發起應城戰役。以獨立旅和第二軍分區部隊,對據守應城的國民黨軍第二十八軍一部發起攻擊。應城戰役殲守軍4000餘人,俘其副軍長顧心衡以下3261人。12月,江漢軍區發出《關於地方武裝的建設問題》的訓令,訓令要求:建立健全縣一級地方部隊;地方部隊要加速向正規軍發展(升級為正規軍)。韓東山協助軍區主要領導積極地抓緊此項訓令的貫徹落實。軍區部隊由進江漢時的1.1萬餘人發展到3.5萬餘人。是月,江漢軍區組建獨立第二旅,原獨立旅改為獨立第一旅。 [6] 
1949年1月,江漢地區除襄(河)西地區外,基本上連成一片,普遍建立了各級民主政權,根據地更加鞏固。為了積極主動地打擊國民黨軍,擴大解放區,迎接解放大軍南下作戰,韓東山協助張才千、劉建勳指揮部署江漢軍區部隊渡過襄河(屬漢江一段),將根據地向西擴大。2月,江漢軍區集中12個團的兵力,發起荊門戰役。韓東山協助軍區主要領導組織指揮。4日拂曉,獨立第一旅由宜城出發,進至荊門以東寶塔山下;獨立第二旅進至荊門以西雙堰地區;第二、第三軍分區部隊進至荊門以南鴉鵲鋪地區。8時發起攻擊,奪取制高點寶塔山,守軍倉皇向城西南方向突圍,遭獨立第二旅堵擊,殲其大部,隨即佔領荊門。守軍殘部向西逃竄。各部隊於5日跟蹤追擊,至7日將其全殲。荊門戰役共殲國民黨軍8900餘人,其中俘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九軍軍長方靖以下7600餘人。3月,國民黨軍第三兵團一部從雲夢轉進花園地區,企圖控制平漢鐵路,掩護第五“綏靖”區部隊自信陽南撤。中原軍區指示:江漢軍區部隊與桐柏軍區部隊組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8軍開赴平漢鐵路兩側,牽制並切斷國民黨軍南退之路,力求於曠野殲滅之。31日,國民革命軍第七軍一部由雲夢進至花園以西,江漢軍區在第五十八軍配合下,發起花(園)西戰鬥。韓東山協助指揮部署,以獨立第一、第二旅和第二軍分區部隊參戰。激戰一日,將國民黨軍1個團分割包圍於張家崗、唐林崗及大小陳家灣。至4月2日,將其全殲,其中俘1100餘人。4月,第四野戰軍先遣兵團逼近武漢,國民黨軍倉皇向長江沿岸撤退。韓東山協助張才千、劉建勳指揮江漢軍區部隊乘勢解放廣水、花園、雲夢,各軍分區乘勢進行剿匪。為了迎接勝利,準備解放大中城市,江漢軍區組織部隊進行了城市政策紀律教育。5月14日,第四野戰軍先遣兵團從湖北團風武穴間橫渡長江,於15日直插大冶通山通城,一部遷回武昌郊區掃除武漢國民黨軍外圍據點,切斷國民黨軍白崇集團南逃退路。江漢軍區部隊與桐柏軍區部隊分別向漢陽、漢口郊區遇近。16日拂曉,韓東山傳達江漢軍區司令員、政治委員的命令:為配合第四野戰軍佔領武漢,獨立第一旅經皂市直奔漢陽。該部輕裝跑步前進,一路上擺脱國民黨軍糾纏,當日17時許到達漢陽,將紅旗插上龜山。同日,第四野戰軍第四十軍第一一八師由江岸進入漢口。17日,第一五三師進入武昌。武漢三鎮由此解放。5月20日,在孝感市花園鎮,江漢軍區、鄂豫軍區、桐柏軍區合併成立湖北軍區,隸屬第四野戰軍兼華中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李先念。6月,湖北軍區組建後方勤務部,司令員吳先恩(不久改稱部長),政治委員韓東山。韓東山被選為中共湖北省第一屆委員會委員、湖北軍區黨委委員、湖北軍區後勤部黨委書記。此時,湖北省境內尚有許多地方未解放,軍區所屬4個師和7個軍分區的部隊配合野戰部隊作戰,後勤保障是作戰取得勝利的重要條件。韓東山是第一次做後勤保障工作,他尊重並請教老後勤,幹中學、學中幹,努力做好後勤保障和支前工作。7月至8月,湖北軍區(主要由後勤部牽頭)與湖北省人民政府組成聯合支前司令部。韓東山為指揮部成員,參與指導部署各軍分區沿平漢鐵路、粵漢鐵路,長江、漢水交通要道,建立各級支前機構,積極組織各支前指揮部開展支前工作。其中荊沙支前指揮部組織船隻,在二郎門、康家橋、拖船埠、洋碼頭等渡口,運送第四野戰軍部隊渡江南下;沙市渡江大隊,突擊運送第四野戰軍部隊過江,將一批武器裝備和軍需物資運至湖南常德;宜昌支前司令部,負責第二野戰軍進軍大西南和湖北省內部隊解放鄂西北的武器裝備、軍需物資的供應。在湖北西線經常保持650多條木船的運力,及時把幾十萬斤糧食運到前方。此外,韓東山等後勤部領導還及時組織湖北軍區所屬醫療單位在重要交通線上設置收治站,組織醫療隊救治傷病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湖北全省相繼獲得解放,但各地名目繁多、規模大小不等的土匪及國民黨特務活動很猖獗,危害比較嚴重。湖北軍區所屬部隊主要投入到清剿匪特的鬥爭中。韓東山與吳先恩商議,並報司令員李先念批准,決定各級支前機構不撤銷,繼續做好部隊武器裝備和軍需物資的供應工作,有力地保障了軍區部隊的剿匪作戰。 [6]  [7] 

韓東山建國之後

1950年3月,湖北軍區進行成立以來的首次整編,整編重點是精簡機關、部隊,加強人民武裝工作。整編中,軍區後勤部撤銷,設供給部、衞生部。5月,韓東山任湖北軍區參謀長。韓東山上任伊始,剛好貫徹中共湖北省委、湖北軍區聯合下發《關於建立與加強清匪肅特委員會的指示》,決定在全省各級人民政府設立清匪肅特委員會,將各軍分區、縣派出的工作隊及清匪工作隊歸屬各縣大隊建制,統一由縣清匪肅特委員會領導。韓東山對回到老本行從事軍事工作非常高興,除主持司令部日常工作外,投入很大精力參與指導部署剿匪工作。很快,在全省邊緣區(與鄰省交界)組建8個清匪肅特工作委員會、34個剿匪指揮部(所)、24個聯防區,有力地加強了湖北軍區的剿匪工作。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隨之出兵朝鮮,佔領中國領土台灣,並派第七艦隊侵入台灣海峽。國民黨台灣當局乘機加緊策劃“反攻大陸”。湖北各地殘匪再次聚集蠢動。韓東山原以為匪患基本肅清,部隊可以好好休整了,但匪患經常出沒。他繼續指揮剿匪鬥爭,還部署各地建立聯防,開展反空投反空降鬥爭。9月,中共湖北省委、湖北軍區聯合發出加強清匪肅特工作指示。韓東山認真抓好貫徹落實,湖北軍區抽調8900餘人組織若干工作隊、760餘人組成若干便衣隊,分赴各地開展工作。 [7] 
1951年合影,左起:韓東山、金紹山、李先念、王樹聲、王宏坤 1951年合影,左起:韓東山、金紹山、李先念、王樹聲、王宏坤
1951年4月,韓東山參加湖北軍區召開的專門會議,檢查研究清匪肅特工作。會後,他支持並相繼建立了大洪山、金紫山、藥姑山魯湖等清剿指揮部和鄂贛邊、鄂皖邊、鄂豫邊聯防清剿指揮部,由湖北軍區再抽調幹部和老戰士3000餘人,組成專職清匪肅特的若干便衣工作隊,加強各地。工作隊與公安機關和民兵相配合,依靠羣眾深入展開清匪肅特工作,接連摧毀多起土匪和國民黨特務地下組織,平息數十起眼特暴亂。11月,韓東山再次參加湖北軍區召開的清匪工作會議。他認真聽取各級清匪肅特工作情況彙報,對成績予以肯定,對問題批評指正,同時進一步提出:經過大規模的軍事進剿和政治攻勢,湖北地區成股土匪基本被殲滅,一些散、殘匪活動趨於隱秘性潛伏方式,必須更好地發動羣眾,深入展開清匪肅特工作。韓東山在下大力狠抓清匪肅特工作的同時,還指導部署多項任務:取締各種反動會道門;平息反革命暴亂;組織軍區部隊在剿匪作戰間隙開展練兵競賽活動;具體組織抽調8000人組建1個陸軍師和1個高炮師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參戰;擴招、代訓新兵10萬餘人,為赴朝作戰補充兵員等等。 [7] 
1952年1月至6月,據中共中央《關於實行精兵簡政、增產節約,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和反對官僚主義的決定》,湖北軍區開展了“三反”運動。韓東山領導司令部機關開展“三反”運動。在運動中,他勇於剖析自己,並表達改進決心:“來到大城市,因處在一個新的環境,在思想上就開始產生與人家比‘排場’擺‘闊氣’,表現在個人方面,就有些鋪張浪費的現象,比如想住好一點的房子,用好一點的傢俱。”“今後,特別是注意個人黨性的鍛鍊和政治修養,克服工作中的急躁性和簡單生硬的毛病,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克服本位主義鋪張浪費不良意識和作風,增進工作中的組織團結作用,發揮業務上的耐心鑽研及總結創造精神,大力提高文化理論水平,為做一個好的革命戰鬥員而奮鬥!”8月,韓東山任湖北軍區第二副司令員兼參謀長。他上任伊始,就忙於成立新兵組訓工作辦事處,併兼任處長,專門負責新兵組訓工作以及重大兵員調動之事。此時,完成荊江分洪工程的部隊共8500餘人,另有參加地方土改工作後歸隊的2000餘人,集結於孝感花園鎮待命,準備赴朝參戰。韓東山親臨現場,歡送這些部隊補入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抗美援朝戰場。9月至12月,根據中南軍區(1950年1月由華中軍區改稱)的指示,湖北軍區共招收新兵2萬餘人,組建6個暫編團,調歸中國人民志願軍。每當部隊出發赴朝時,韓東山都前往送行,鼓勵指戰員為抗美援朝、保家衞國建功立業。 [7] 
1953年8月,湖北軍區與湖北省公安廳、湖北省公安總隊召開聯席會議,會議決定:由湖北省公安部隊接替湖北軍區部隊擔負全省清匪工作,並擔負全省內衞值勤任務。韓東山多次參與研究及具體交接工作。同月,他參加湖北軍區召開的人民武裝工作會議。按照上級指示精神,隨着社會秩序的安定,民兵勤務已大為減少,韓東山督促部署有計劃、有步驟地撤銷民兵基幹營、團建制、以及逐步收回民兵槍支等工作。12月,韓東山參加湖北軍區召開的第二屆英模大會。他與軍區主要領導一起,給受到表彰的民兵先進單位和個人頒獎。 [7] 
1954年6月至8月,長江發生罕見的特大洪水。江漢幹堤、支堤潰口總長達160公里。湖北全省有64個縣及武漢、黃石等城市受災。湖北軍區組織幹部、戰士2600餘人,各軍分區、人民武裝部組織民兵50餘萬人參加抗洪搶險。部隊和民兵組成搶險突擊隊,在荊州大堤設立哨棚1059個,日夜守護江漢幹堤258公里,隨時處置險情。韓東山輕車簡從,親臨武漢城郊周邊抗洪現場,還趕赴枝江、荊州分洪區,看望並鼓勵指戰員和民兵突擊隊。經過全省百萬軍民共同奮戰,確保了荊江大堤和武漢市的安全,取得抗洪搶險的重大勝利。 [7] 
武漢軍區領導合影,左起:張廣才、王樹聲、韓東山、葉明 武漢軍區領導合影,左起:張廣才、王樹聲、韓東山、葉明
1955年2月,遵照中共中央軍委指示精神,湖北省公安總隊隊部與湖北軍區機構合併。韓東山兼管全省公安工作。5月,武漢軍區成立,由武漢軍區兼湖北軍區,韓東山仍任湖北軍區副司令員。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正式頒佈,中國人民解放軍由志願兵役制改為義務兵役制。這項制度是國家軍事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韓東山要求相關部門,廣泛開展《兵役法》的宣傳教育活動。他強調指出:要讓廣大羣眾受到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懂得保衞祖國是每個公民的神聖職責,依法服兵役是適齡青年應盡的光榮義務,保證義務兵役制在全省的順利實現。 [7] 
1955年9月,韓東山被中央軍委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7] 
韓東山少將1955年授銜照
1956年5月,奉國防部命令,以武漢軍區公安軍司令部為基礎,擴建組成武漢軍區公安軍司令部兼湖北省軍區,辦公地址由漢口江漢路26號遷至武昌水陸街特1號。韓東山作為主要負責人,參與一系列組建交接工作。7月,韓東山任武漢軍區公安軍司令部兼湖北省軍區司令員,中共湖北省委書記張體學兼任政治委員,副司令員周發田吳世安,副政治委員周志剛。武漢軍區公安軍司令部兼湖北省軍區,是武漢軍區實施領導指揮全區公安軍的領率機關(對河南省境內3個內衞團負有業務領導),接受軍隊和地方黨委、政府的雙重領導,主要擔負內衞治安任務,包括城市警備執勤、重點目標防衞、平息武裝暴亂、軍民聯防聯治等多方面專項工作。韓東山除了抓好機關及所屬單位的組建,重點關注各項戰備與內衞治安任務的執行情況。與此同時,他還親自過問所轄公安軍部隊的整編工作。 [7] 
1957年3月,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裁減軍隊數量加強質量的決定》指示精神,武漢軍區公安軍司令部兼湖北省軍區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在韓東山主持下,研究了整縮工作,決定分三個步驟實施:整編省軍區的公安部隊;調整省軍區機關以及軍分區和縣(市)兵役機構;調整幾個單位的領導關係。韓東山擔任整編委員會主任,指導督促一步一步分期落實。4月,根據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撤銷武漢軍區公安軍司令部番號,所屬公安部隊分別劃歸湖北、河南省軍區領導。隨後,武漢軍區公安軍兼湖北省軍區,奉命改為湖北省軍區,韓東山任省軍區司令員。隨着軍區領導機關體制的變化,原所屬的公安部隊要進行裁減和整編;原公安司令部兼湖北省軍區機關的各部、處以及軍分區機關的兵役機構,均將進行調整。韓東山精心主持了對公安軍的整編和省軍區機構的調整工作。此兩項重大任務,分別於同年7月和12月結束。韓東山在抓好整編工作的同時,還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改進民兵工作的指示》和湖北省下發的《關於加強民兵和預備役建設工作的指示》精神,指導部署民兵建設工作。他要求各級軍分區、人民武裝部認真貫徹“預備役和民兵合二為一”的方針,為平時徵兵和戰時動員工作奠定組織基礎。在全省建立民兵聯防組織,建立民兵觀察哨、防空防特哨,加強了重點地區的反空降、防暴亂工作。 [7] 
1958年,毛主席接見武漢軍區黨代會代表時與韓東山親切握手 1958年,毛主席接見武漢軍區黨代會代表時與韓東山親切握手
1958年8月18日至10月10日,韓東山參加中共武漢軍區第一次黨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會議期間,傳達學習了不久前召開的中共中央軍委擴大會議精神,對軍事訓練工作中的“教條主義傾向”進行了批判。9月12日,在武漢視察的毛澤東接見全體與會人員,並與高級將領一一握手。韓東山感到非常激動。同年冬,根據總參謀部和武漢軍區關於公安部隊整編為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指示,湖北省軍區多次召開整編會議。在韓東山主持下,經研究確定,會同湖北省有關部門,組成湖北省軍區公安部隊整編交接委員會。省軍區將看守監獄、勞改農場,以及擔任其他任務的公安部隊共2個團、1個獨立營、6個獨立連,總員額3786人,連同任務移交地方公安部門。將保留部隊整編為1個獨立團,仍負責城市警備任務。12月31日,省軍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安廳)舉行交接儀式,所屬公安部隊改編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歸地方公安部門領導。 [7] 
1959年1月,中共湖北省委批轉《省軍區黨委關於整頓民兵工作的意見》,並指示“各級黨組織在整黨、整團和整社工作中,要切實把民兵組織整頓好,使民兵成為保衞人民利益、保衞社會主義建設的隊伍”。同月,在韓東山指導督促下,湖北省軍區又發出《關於結合整社整頓民兵組織的指示》:從整頓的目的意義,基層武裝部幹部的配備,調整民兵組織,清理民兵武器,建立健全的民兵組織制度等5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在整頓過程中,韓東山還率省軍區工作組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他先後赴通山蒲圻黃陂咸寧安陸等縣檢查指導工作,直接聽取彙報,及時處理問題。通過整頓,健全了民兵組織,純潔了民兵隊伍,全省民兵師保持147個,總人數770餘萬。整頓至6月結束。5月,韓東山參加中共湖北省軍區第一次黨代表大會,被選為湖北省軍區黨委第二書記。同月,韓東山響應毛澤東關於幹部下連當兵的號召,到軍區獨立團第五連當兵鍛鍊(1個月)。該連連長和政治指導員聯合署名的《韓東山同志的鑑定材料(下連當兵)》記述道:“這位老同志工作一貫積極負責,雖年齡大身體弱,但幹勁沖天,處處帶動大家”,“工作中不怕累不怕髒,擦桌子、搬板凳、掃地、洗菜、切菜、洗米等,什麼活他都主動地爭着幹”,“特別重視時事政治學習,有時在幹活當中還提問同志們政治常識,在幹活中或休息時給同志們講戰鬥故事”,“平時與同志們打鬧説笑,一起吃、一同睡,一塊兒散步、打撲克等,真正做到了與戰士‘五同’”,“時時注意發現問題,積極提出改進措施”,“根據以上事實,一致通過老韓同志為‘五好戰士’”。 [7]  [8] 
1960年1月,總參謀部、總政治部在北京聯合召開全國民兵工作會議,確定省軍區、軍分區的主要職責就是搞好民兵工作。同月,湖北省成立民兵工作領導小組,中共湖北省委書記兼省軍區政治委員張體學任組長,韓東山和省軍區副政治委員周志剛任副組長。在加強戰備要準備打仗的特定條件下,全省的民兵工作得到了進一步加強。但是,在民兵建設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韓東山針對民兵建設中出現的弄虛作假、形式主義、浮誇風、強迫命令等不良風氣,予以嚴厲批評,制止了這些不良風氣的發展。3月,按照中共湖北省委的要求,省軍區再次派出“整風整社”工作隊。韓東山與副司令員吳世安帶1個組,先後到達竹山、竹溪鄖陽鄖西隨縣的6個公社、11個生產隊、36個小隊調查研究,歷時43天。通過調查研究,發現了基層羣眾在生產、生活和民兵組織等方面若干新的問題。就這些新問題,韓東山、吳世安聯名向中共湖北省委和武漢軍區黨委寫出情況報告。3月24日,中共湖北省委批轉了這一報告。 [8] 
1961年,人民生活正處於困難時期。為了讓人民羣眾休養生息,根據中共中央對民兵建設工作的指示,湖北省軍區對民兵工作進行調整,將工作重點轉向武裝基幹民兵建設。韓東山除了抓好省軍區部隊的訓練、戰備、執勤、民兵組建,還抓了部隊學習毛澤東著作,加強政治思想建設,改善後勤保障,以及支援地方經濟建設(水利、鐵路、橋樑大型工程)等項工作。 [8] 
1962年春,盤踞在台灣的國民黨當局錯誤地估計形勢,企圖對大陸進行大規模軍事進攻,後又被迫放棄,轉為小股武裝襲擾,屢屢派出武裝特務竄犯東南沿海地區,並對內地進行空降騷擾活動。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發出“備戰整軍”的指示,韓東山的主要精力轉到抓戰備工作。他要求省軍區部隊廣泛開展小分隊戰訓練,貫徹“少而精”原則,突出技術基礎訓練,重點是射擊訓練,每個課目、每個動作都嚴格把關。部隊迅速掀起軍事訓練熱潮。3月,湖北省軍區召開戰備工作會議,研究地方武裝和武裝基幹民兵建設、預備役兵員、維護社會治安等問題,部署戰備工作。韓東山在會上講話指出:我們雖然是內陸省軍區,但要做好反空襲、反空降、反敵特和徵集兵員、組建新部隊的準備;民兵要做到保衞生產,維持治安,守護重要廠礦、倉庫,橋樑等目標。6月19日,毛澤東在武漢視察期間,發出“民兵工作要做到組織落實、政治落實、軍事落實”(簡稱“三落實”)的指示。總參謀部、總政治部對“三落實”的指示很快進行了傳達。《解放軍報》和民兵專刊對“三落實”的內容進行了具體解釋。韓東山及時指導部署湖北省軍區,召開民兵工作座談會,進行大力宣傳,抓好貫徹落實。同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準備粉碎國民黨軍進犯東南沿海地區的指示》,中共湖北省委下發《關於開展戰備宣傳的緊急通知》。韓東山指導部署省軍區機關,與地方有關部門密切配合,進行戰備宣傳,制訂戰備措施,加強軍民聯防,加強武裝基幹民兵建設和民兵值勤,加強對重點目標的防護。省軍區和各軍分區擬製了戰爭初期預定作戰計劃和相應的保障計劃,為戰備工作打下良好基礎。8月,韓東山率領省軍區工作組先後到房縣襄陽南漳宜城等地調查民兵戰備工作情況。他強調將“三落實”作為部署和檢查基層民兵工作的基本指導思想,着重提高民兵的戰備執勤能力。12月,中共湖北省軍區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韓東山被選為省軍區黨委第二書記(中共湖北省委書記張體學兼任第一書記)。 [8] 
1963年5月,湖北省軍區召開作戰會議。韓東山在講話中要求:省軍區的全訓部隊除了完成正常的軍政訓練內容外,還要採取野營的方式,重點進行城市攻防戰術等課目訓練;其他部隊堅持邊生產、邊值勤、邊訓練。8月,湖北省軍區就加強民兵對重點目標守護問題召開專門會議,韓東山聽取彙報並參與指導部署。省軍區決定建立民兵防空隊伍,以“民兵地空情報網”替代“民兵固定防空哨”。經過認真組織實施,至1964年,全省陸續建立了“民兵地空情報網”。 [8] 
1964年1月,武漢軍區發出指示,要求全區部隊響應中共中央軍委號召,掀起學習郭興福教學法的熱潮。韓東山領導湖北省軍區立即貫徹落實,作出具體部署,按照“選苗定點”、培養“尖子”的方法,抓評比競賽,很快在部隊和民兵中掀起推廣郭興福教學法的羣眾性大練兵、大比武高潮。4月20日至5月15日,韓東山赴襄陽、荊州、孝感地區對民兵工作進行考察。5月18日,即以6000餘字的《關於當前民兵工作中幾個問題的調查》,署名報告省軍區黨委並報武漢軍區黨委和中共湖北省委。5月29日,湖北省軍區黨委發出《批轉韓東山同志關於當前民兵工作中幾個問題的調查》文件指出:報告中“所提生產中發揮民兵作用問題,在社會主義教育中的民兵工作問題,戰備工作問題,領導作風和工作方法問題,是全區當前工作中的幾個主要問題,特全文轉發你們,希認真研究,結合各自具體情況,在工作中貫徹執行”。5月,韓東山任武漢軍區副司令員,主要分管湖北、河南兩省的民兵工作。7月,經中共中央軍委批准,韓東山為中共武漢軍區黨委常委。他多次帶隊到湖北、河南兩省檢查工作,強調把貫徹執行民兵工作“三落實”,作為基層民兵工作的基本指導思想。抓民兵的戰備教育,韓東山要求從階級教育、傳統教育入手,在抓好民兵幹部、基幹民兵的基礎上,對廣大民兵普遍教育,使之正確認識民兵的戰略地位。抓民兵組織整頓,他要求各級民兵組織尤其是武裝基幹民兵要整頓,重點是縣市武裝基幹民兵連,將這些民兵連的武器配備好一些,軍事訓練多搞一些,使之形成拳頭,確保一旦有事能夠拉得出,過得硬。抓民兵武器的維修和武器彈藥的管理,他根據總參的通知精神,要求在3年內把縣(市)民兵武器、彈藥倉庫分別修建(改建),要有民兵看守;公社(鄉)、縣人武部和軍分區成立民兵武器修配領導小組,組建修理廠(車間、小組),負責修配各種武器裝備。抓民兵工作“三落實”,他着重檢查民兵是否組成班、排、連,武器是否掌握在可靠人手裏;民兵是否落實政治思想教育,增強組織紀律觀念,能否隨時參軍參戰;民兵是否掌握一定軍事技能,能否擔負起維護社會治安的任務。這一年,人民解放軍進行了全軍性的軍事大比武。韓東山要求:湖北、河南兩省民兵也要搞一些比武選拔培訓,為舉行民兵比武創造條件。民兵大比武的規模不宜過大,1000人左右即可,其目的是推動民兵訓練的開展。在他的督促指導下,落實了民兵軍事技術表演選拔賽,經層層選拔產生一大批民兵比武尖子。 [8] 
1965年3月初,湖北省在武漢市組織全省民兵比武大會,參加比武民兵1000餘人。韓東山觀看了比賽,並接見民兵比武尖子。3月中旬,韓東山帶隊赴湖北省建始縣,參加以“四清”為內容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23日,韓東山就民兵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給武漢軍區主要領導及軍區黨委寫了一封信。他提出有幾個問題需要引起注意:1.不敢放手發動羣眾;2.政治思想教育不夠;3.武器保管不當;4.對民兵幹部的選拔培養不夠。4月5日,武漢軍區發出《轉發韓副司令員關於在四清運動中民兵工作問題給軍區黨委的信》,指出:韓副司令員的來信,反映了“四清”運動中民兵工作的一些帶有普遍性的問題。現轉發各地,望你們結合本地區的情況,認真研究。8月,湖北省成立全省人民防空委員會,韓東山兼任副主任。同月,武漢軍區召開民兵工作會議,韓東山到會並講話。他根據上級有關指示精神,對湖北、河南兩省民兵工作“三落實”提出新的要求:在兩年內組建地炮、高炮、裝甲、通信、工程、防化、偵察、雷達、衞生等技術兵分隊,並進行專業技術訓練。韓東山還帶領工作組先後赴河南、湖北兩省督促檢查落實情況。 [8] 
1966年5月,“文革”開始。6月,經中共中央批准,總政治部下發《關於部隊開展社會主義文化大革命運動幾項措施的報告》,其中規定“在連隊和師以下的戰鬥部隊中,着重進行正面教育”。武漢軍區立即傳達貫徹。韓東山一面參加軍區部署的各種政治學習,一面督促落實民兵進行強渡長江訓練。民兵強渡長江訓練期間,韓東山幾次到現場巡視,檢查正式演練前的準備情況,審閲演練方案。8月8日,武漢軍區湖北省軍區組織武漢市1.1萬名武裝民兵進行強渡長江演練:步兵、炮兵、通信兵、衞生兵、運輸兵和消防兵等6個民兵團,從武昌橋頭下水,在強渡中演練了對空射擊、通信聯絡、水上救護和水上滅火等一系列課目,歷時2小時20分鐘,強渡7000米遊程。韓東山和武漢軍區、湖北省軍區以及湖北省、武漢市領導共同檢閲了強渡長江的民兵隊伍。10月,中共中央轉發中央軍委、總政治部《關於軍隊院校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緊急指示》。從此,全軍院校乃至全國掀起了“踢開黨委鬧革命”的浪潮。武漢軍區所屬各院校和文體單位先後開展“四大”(大鳴、大故、大字報、大辯論),打亂了正常秩序。隨着社會動盪,武漢軍區各級黨委和辦事機關被衝擊,局面混亂。韓東山感到憂慮和不安。此時,武漢軍區信陽步兵學校的“造反派”到軍區機關串聯,並要求軍區領導接見。受司令員陳再道、第二政治委員鍾漢華委派,韓東山與副司令員唐金龍及司令部、政治部有關領導,在漢口濱江飯店一連3天、3次接見信陽步兵學校“造反派”。對“造反派”提出的一些無理要求,韓東山做了耐心的解釋説服工作。 [8] 
1967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小組發出《關於人民解放軍堅決支持革命左派羣眾的決定》武漢軍區成立“支左指揮部”,韓東山與副司令員孔慶德主持工作。2月開始,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指示,武漢軍區陸續派出10萬餘幹部、戰士分赴湖北、河南兩省各機關、廠礦,院校等單位,執行“三支兩軍”任務。此時,武漢地區逐漸形成兩大派羣眾組織,對立情緒很大,不斷髮生武鬥。調動部隊制止武鬥,成了韓東山和孔慶德的重要工作內容。7月20日,武漢發生“七二〇事件”。武漢軍區主要領導被更換,軍區許多領導人被抄家,韓東山也未能倖免。8月,武漢軍區及機關各部門主要領導奉命進京,參加以中共中央名義辦的“學習班”。韓東山是軍區“支左”工作主要負責人之一,也是被點名受衝擊的重點之一。 [8]  [9] 
1968年2月,湖北省革命委員會成立。韓東山與武漢軍區原班子多位領導陸續返回武漢,但未分配工作。6月,經中共中央、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小組批准,成立新的武漢軍區黨委。韓東山仍為常委成員,仍分管民兵工作。這時民兵訓練基本處於停止狀態,韓東山感到非常焦急憂慮。7月22日至8月14日,武漢地區陸、海、空軍團以上幹部2987人到北京參加“毛澤東思想學習班”。其間,韓東山與軍區原主要領導多人又被召去作檢查和接受批判,他內心對一些過激言行是反感的,但不得不違心地表態要總結教訓、改正錯誤、接受批評。湖北、河南兩省,屬國家三線建設的重點地區。“文革”期間,武漢軍區成立三線建設領導小組,軍區多位領導擔負重大工程的總指揮。韓東山也先後兼任多項領導職務。12月,他受命就任襄(樊)丹(江口)高壓輸變電工程指揮部指揮長兼政治委員。此項工程是漢江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中的重要工程之一,主要任務是架設漢(江)丹(江口)90萬伏高壓輸變電線路。工程面臨的特殊難題是有些地段溝深山高,吊車等機械進不去、上不了山,無法架設電纜。韓東山多次到現場勘察,和工程人員一起研究,最後決定:採用人工運送電纜,每10餘米一人,像玩龍燈似的扛着上山。這個辦法雖然笨,但總能把電纜架起來。他組織調集幾個民兵團分片分段作業,經幾個月的努力,終於將100多公里的電纜線路架通。 [9] 
196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批准在湖北省江漢地區組織石油勘探會戰。隨即,從全國各地有關部門抽調的大批人員,陸續開赴會戰地域。國務院、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江漢石油會戰由武漢軍區牽頭組織,武漢軍區和湖北省革委會統一領導指揮。7月,武漢軍區、湖北省革委會和國家石油工業部軍事管制委員會在武漢召開會議,就會戰指揮機構的組織形式、隸屬關係、領導成員、機關地點、成立時間,以及會戰隊伍的安置、調遣等一系列問題,進行研究並取得一致意見。韓東山參加了會議。8月1日,武漢軍區和湖北省革委會聯合發文《關於成立江漢石油勘探會戰指揮部的通知》,並任命了指揮部的領導成員。韓東山擔任指揮長兼政治委員。國家石油部副部長康世恩任副指揮長,為便於工作,後兼任湖北省革委會副主任。指揮部機關設政工組、勘探指揮組(後改生產指揮組)、地方工作組和辦事組,下設9個分指揮部,下轄若干以團、營、連為建制的單位。同月,會戰指揮部召開成立大會,韓東山帶領副指揮長張顯揚(武漢軍區副參謀長)和幾百名軍隊幹部參加了大會。在指揮部成立大會上,他一一介紹指揮部領導成員,對康世恩滿懷敬意地説:“你這個石油專家辛苦了。”他對軍隊幹部強調:“我們主要做些行政保障工作,業務工作由懂業務的同志來抓,要支持康世恩同志,支持那些懂業務的專業幹部的工作。”韓東山認為,軍隊幹部和地方專業幹部之間的關係擺正了、處理好了,工作就會很順利,少有扯皮的事。他強調指出:江漢油田大會戰,是黨中央決定的,周總理親自抓的。我們要以毛澤東思想武裝頭腦,苦幹,大幹,快乾,早出石油,多出石油,為國家做出貢獻。因受“文革”不良影響,一些人無視工作紀律、擅離職守。韓東山聽到反映,召開大會,嚴厲批評:工人不做工,專門搞批鬥,還算什麼工人階級?油田會戰要實行軍事化管理,沒有紀律怎麼會戰?他宣佈:從即目起,必須按規定上下班,給擅自回家的捎個信,限10日內返回上班,逾期不歸停發工資!不上班的停發工資!10天后,康世恩對韓東山説:“你的講話真靈,都各就各位了,現在油田已是一片熱火朝天的生產場面啦。”11月,“江漢石油勘探會戰指揮部”改稱“五七油田會戰指揮部”。同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指示武漢軍區:從復員退伍戰士中抽調2.5萬人參加“五七”油田會戰。來自全國各地的會戰大軍最多時達到12萬餘人。韓東山督促指揮部各級領導,迅速調遣,投入會戰,深入現場辦公,及時解決問題他指示將最艱苦的任務交給部隊,如修道路及建管道、油庫、廠房等。經過建設大軍的共同奮鬥,當年投產初見效益。 [9] 
1972年7月,會戰勝利結束。後來成立了江漢石油管理局,部隊逐步撤出。韓東山回到武漢軍區後,仍分管民兵工作。他按照上級指示精神,督促部署民兵開展“三打”(打坦克、打飛機、打空降)訓練,強調這是當前戰備訓練必備的技能,必須作為民兵軍事訓練的重點。11月,武漢軍區召開民兵武器改制工作會議,並討論了軍區《民兵武器管理規定》。韓東山在講話中肯定了改制武器的做法和經驗,還提出將遺棄倉庫報廢的舊雜式武器改制,可用於訓練。後來,總部在鄭州召開改制民兵舊雜式武器現場會,推廣了武漢軍區改制民兵舊雜式武器的做法。 [9] 
1973年1月,韓東山參加武漢軍區黨委擴大會議。其間,武漢軍區民兵工作會議也在召開,韓東山出席會議並講話,就民兵工作的認識,加強民兵組織建設,民兵軍事訓練,發揮民兵重要作用,加強民兵工作的領導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他特別強調:“要改進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各級領導必須經常帶領機關幹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抓好典型,以點帶面,推動全盤。並在實際工作中搞好傳幫帶,把新幹部放在點上去培養,提高他們做羣眾工作的能力和業務水平。既要做好老點的鞏固提高工作,又要注意發現培養新的典型。民兵工作的點最好同中心工作的點結合起來,這樣便於圍繞中心做好工作,總結和推廣經驗。”9月,武漢軍區召開民兵組織訓練工作會議。韓東山在動員講話中分析國內外形勢,強調搞好民兵工作“三落實”的重要性以及對民兵戰略地位的認識,提出要重點研究民兵獨立團、武裝基幹連和城市防空高炮、高機專業分隊的建設及訓練。等問題。他還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總參《1973~1975年民兵軍事訓練綱要》。 [9] 
1974年10月,武漢軍區召開管理教育工作會議,同時傳達總參謀部召開的民兵組訓工作座談會和人防、城防工作會議精神。11月,軍區召開武漢地區人防、城防工作會議。韓東山對這兩個會議很重視,在講話中強調:要進行人民防空教育,要以人民防空為重點開展民兵工作;在解放軍對口幫教下,搞好民兵專業技術分隊的技術、戰術基礎訓練;採取分級負責,層層培訓人武部幹部和民兵骨幹。 [9] 
1975年1月,韓東山作為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赴北京參加大會。8月,中共中央軍委批准韓東山離職休養,韓東山卸去職務,心情坦然,生活平淡。他多次帶子女回家多過年,住的屋子透風潮濕,鋪稻草,睡通鋪,入鄉隨俗。他對子女説:“我不把功勞當資本,向黨伸手,你們更不能把父親的功勞當資本,向黨伸手!人家過得,你們也過得!”他的長女始終是農民。 [9] 
1977年,韓東山全家福 1977年,韓東山全家福
1976年10月,“文革”結束。韓東山積極參加武漢軍區組織的傳達學習中共中央文件。 [9] 
1978年2月,韓東山當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9] 
1979年,韓東山參加武漢軍區傳達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學習活動。他堅決擁護中共中央關於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重大決策,從思想上政治上同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9] 
1982年10月,根據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批准的《韓東山職級待遇》文件,韓東山享受大軍區正職待遇。 [9] 
《人民日報》韓東山同志訃告 《人民日報》韓東山同志訃告
1986年1月13日,韓東山因病於武漢逝世,享年81歲。 [9] 

韓東山所獲榮譽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參考資料
  • 1.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編審委員會領傳編撰委員會等.《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 第36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3.08:第451-456頁
  • 2.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編審委員會領傳編撰委員會等.《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 第36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3.08:第457-462頁
  • 3.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編審委員會領傳編撰委員會等.《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 第36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3.08:第463-468頁
  • 4.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編審委員會領傳編撰委員會等.《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 第36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3.08:第469-474頁
  • 5.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編審委員會領傳編撰委員會等.《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 第36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3.08:第475-480頁
  • 6.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編審委員會領傳編撰委員會等.《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 第36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3.08:第481-486頁
  • 7.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編審委員會領傳編撰委員會等.《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 第36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3.08:第487-492頁
  • 8.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編審委員會領傳編撰委員會等.《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 第36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3.08:第493-498頁
  • 9.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編審委員會領傳編撰委員會等.《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 第36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3.08:第499-5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