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康世恩

鎖定
康世恩(1915年4月20日—1995年4月21日),出生於河北省懷安縣田家莊,1936年考入清華大學地質系,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康世恩由軍隊轉到石油系統,歷任玉門油礦軍事總代表,西北石油管理局局長,石油工業部部長助理、副部長兼大慶石油會戰指揮部總指揮,石油化學工業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國務委員等職務。中共十一屆、十二屆中央委員,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 [4] 
康世恩是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我國工業戰線傑出的領導人、新中國石油工業和石化工業卓越的開拓者之一,他一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1-3] 
中文名
康世恩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河北省懷安縣
出生日期
1915年4月20日
逝世日期
1995年4月21日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康世恩人物生平

革命戰爭年代,康世恩同志積極投身革命、頑強戰鬥,經受了生與死的考驗。康世恩同志1915年4月20日出生於河北省懷安縣田家莊。1935年在河北省立北平高中讀書時,參加了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1936年考入清華大學地質系學習,同年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擔任清華大學學生救國會常委。193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八路軍,在晉綏地區從事抗日武裝鬥爭和邊區建設,先後擔任120師民運部工作員,山西朔縣戰地動員委員會主任,晉綏八分區專員。解放戰爭期間,他擔任晉綏雁門軍區政治部主任、一野三軍九師政治部主任等職,參加了保衞延安和榆林戰役、瓦子街戰役以及解放蘭州的戰鬥,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積極貢獻。
新中國建設時期,康世恩同志不畏艱難、鋭意進取,為打破“中國貧油論”、建設新中國石油工業作出了突出貢獻。1949年9月,康世恩同志奉命到玉門油礦擔任軍事總代表,在他的領導下,玉門油礦迅速改變面貌,成為新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為正在成長的中國石油工業培養了大批幹部和生產技術骨幹。20世紀50年代以後,康世恩同志歷任西北石油管理局局長,燃料工業部石油管理總局局長,石油工業部部長助理、副部長兼大慶油田會戰指揮部總指揮,華北石油勘探會戰指揮部指揮,石油工業部主要負責人、黨委書記。在此期間,他組織進行了多次地質調查,並借鑑國外經驗,提出了運用多種手段對全盆地進行綜合勘探、整體解剖的方針,相繼在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松遼盆地和華北地區開展區域勘探,發現了克拉瑪依油田,實現了新中國石油工業的第一次突破。20世紀60年代初,康世恩同志參與領導和直接指揮了大慶石油會戰,為我國石油自給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和其他領導同志一起,堅持以“兩論”(即《實踐論》、《矛盾論》)起家,提倡“三老、四嚴”作風(即對待革命事業要當老實人、説老實話、辦老實事;對待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建立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的各項管理制度,加強基礎工作和基層建設,培養和鍛鍊了一支能打硬仗的石油隊伍,並在油田開發和油氣集輸等方面獨創了一套新技術、新工藝,使大慶油田的開發建設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大慶油田的發現,開創了陸相地層尋找大油田的先河。康世恩同志對這一重大地質理論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繼大慶會戰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後,康世恩同志又先後組織指揮了沿渤海灣地區勝利、大港、遼河等石油會戰。他從這個地區特殊複雜的地質結構出發,經過反覆研究論證,提出了複式油氣聚集帶的科學概念及相應的技術方針,使我國石油產量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文化大革命”期間,康世恩同志忍辱負重、殫精竭慮,千方百計維持石油工業和石化工業生產穩定。“文化大革命”中,康世恩同志堅持原則、對黨忠貞,與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他正直無私、忍辱負重,在長達兩年的被批判和隔離審查中,始終秉承一名共產黨員的黨性和原則,頂着被圍攻批鬥的壓力,保護了一大批受迫害的幹部。在處境險惡的情況下,他不顧個人安危,做了大量艱苦的工作。1969年初,渤海海上一口油井被流冰衝擊,隨時可能出現險情,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過問和關懷支持下,康世恩同志受命到渤海破冰壓井搶險。6月中旬,周恩來總理又點名讓他去江漢組織石油會戰,任湖北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兼江漢石油會戰指揮部副指揮。經過兩年10個月奮戰,一個年產100萬噸原油的油田和年加工原油100萬噸的煉油廠建成了,誕生了又一個新的石油基地,從根本上改善了我國石油工業的佈局,揭開了中部地區找油找氣的序幕。1972年後,他主持燃料化學工業部工作,1975年擔任石油化學工業部部長、黨的核心小組組長。面對生產遭破壞、能源短缺的嚴重困難,他堅決貫徹周恩來總理的指示,千方百計增加石油、煤炭和化肥生產,制定了引進綜合採煤機組、改造小化肥和組織陝甘寧、任丘石油會戰等重要決策,為支撐瀕於崩潰的國民經濟,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改革開放以後,康世恩同志立足長遠、開拓創新,在推進新時期石油工業快速發展和對外開放方面功勳卓著。1978年,在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康世恩同志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任副總理期間,還兼任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國家計劃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國務院財經委員會委員,國家能源委員會副主任、黨組第二書記。他堅定地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積極推進改革開放。為了儘快恢復被“四人幫”破壞的工業生產,他親自抓了交通運輸、鋼鐵、能源等一批影響國民經濟全局的特大型企業的整頓,加強領導班子和隊伍建設,恢復企業管理制度;倡導企業走內涵發展、擴大生產的道路,加速老企業技術改造;推廣擴大企業自主權的經驗,同時積極組織30萬噸乙烯、寶鋼和大化纖等一批重大項目的引進和建設,對壯大我國經濟實力起到重要作用。在加強基礎產業的同時,康世恩同志還努力扶持輕工業,關心和支持國家海洋事業,為我國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981年,康世恩同志重新兼任石油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提出對國家實行1億噸原油產量包乾,得到國務院批准。他和其他領導同志一起,精心組織實施這項政策,為擴大勘探和開發油田籌集了大量資金,引進了國外先進技術和裝備,大大提高了石油工業的生產和技術水平。1982年至1988年,康世恩同志任國務委員,1987年當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80年代後期,康世恩同志特別強調要重視資源接替、勘探佈局和資金戰略,提出要加強東部地區的勘探,充分挖掘老油田潛力,使產量穩定增長;加快西部地區對外開放,吸收國外資金和技術,儘快在勘探上取得突破。這些意見對我國石油工業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康世恩同志還為建立中國海洋石油工業傾注了心血。在鄧小平、葉劍英同志的大力支持下,他積極籌劃和組織海洋石油對外開放,提出對外合作的方針、政策並主持立法工作,積極吸收國外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使海洋石油成為我國最早大規模引進外資和對外開放的行業,迅速形成了一支技術先進、管理科學、裝備精良、素質全面的海洋石油隊伍,在海上石油勘探和油氣田開發上取得重要成果,成為中國石油工業新的生力軍。我國原油年產量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2萬噸發展到1994年的1.45億噸,這其中凝聚着康世恩同志的大量心血。
康世恩同志一直十分關注石油化工工業的發展,大力支持自力更生建設現代化煉油廠,發展煉油新工藝、新技術,對老廠進行挖潛、革新、改造。他一貫強調從嚴治廠,倡導在煉油化工企業建立崗位責任制,嚴格科學管理和質量要求。他主持制定了充分利用1億噸石油的規劃方案,以優化資源配置和提高效益。他親自領導和大力支持13套30萬噸合成氨和5套30萬噸乙烯裝置的引進規劃和建設,倡導石油資源深度加工和綜合利用,發展精細化工,對增強我國石油化工實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康世恩同志退居二線後,仍然時刻關心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他多次到基層單位調查研究,及時向中央提出建議。他滿腔熱情地組織老同志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為加強青少年思想教育奉獻餘熱。病重期間,他還念念不忘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改革、管理和發展,諄諄告誡各級領導要嚴格要求,完善制度,努力提高管理水平,體現了一個老共產黨員的革命責任心和事業心 [2] 

康世恩人物評價

康世恩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志,高貴的精神品質和優良的工作作風,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永遠值得我們學習併發揚光大。
康世恩同志在革命戰爭年代經受了生與死的考驗,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各個時期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他與餘秋裏等同志一起,參與領導和組織指揮了大慶、華北、勝利等十大石油會戰,建立了一個個石油工業基地,為我國甩掉“貧油”帽子立下了卓越功勳。康世恩同志為了黨的事業,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從不計較個人名利和得失。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忍辱負重,為國分憂,帶領廣大石油職工堅持生產,恢復被破壞了的制度和紀律,使原油產量每年遞增20%以上。1981年,面對石油產量下滑的嚴峻形勢,國務院決定康世恩同志回石油部兼任部長。他帶病工作,醖釀研究大思路,推進實施大方案,一舉扭轉了被動局面,使我國石油工業重振雄風。1995年初,康世恩同志在彌留之際,仍念念不忘石油,在寫字板上寫下了一個大大的“油”字。今天,我們學習康世恩同志,就是要更加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堅持原則,無私無畏,不計較個人名利和得失,積極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
康世恩同志和廣大石油戰線建設者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連續拿下了克拉瑪依、大慶等多個大油田,為建立新中國石油工業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特別是在大慶石油會戰期間,康世恩同志作為總指揮,在最困難的時候、最困難的地方、最困難的條件下,身住“乾打壘”,堅持一線指揮,經常通宵達旦工作,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這些都成為激勵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忘我奮鬥的寶貴精神財富。在長期的石油工作實踐中,康世恩同志執著追求,鍥而不捨,努力吸收和借鑑國內外新的科技成果,並在實踐中創新發展,探索出一系列新理論和新技術,提高了我國石油工業發展水平。今天,我們學習康世恩同志,就是要堅持獨立自主、艱苦奮鬥,敢於直面困難和挑戰,攻堅克難,鋭意進取,開拓創新,牢牢把握髮展的主動權,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努力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密切聯繫羣眾,是康世恩同志一貫的領導作風和工作方法。康世恩同志堅持立足中國國情,注重書本知識又不迷信書本知識,尊重國外經驗又不囿於國外經驗,把石油科學的一般理論與中國地質條件有機結合起來,解決了一系列實際問題。在克拉瑪依油田勘探過程中,面對國內外專家的爭論,他在充分調查論證的基礎上,大膽果斷決策在克拉瑪依找油,並創造性地開展區域綜合勘探,最終發現了克拉瑪依油田,打破了我國石油勘探的長期沉悶局面。康世恩同志堅持羣眾路線,善於聽取羣眾意見,從羣眾中汲取營養,經常召開有技術人員、工人羣眾和領導幹部參加的“三結合”座談會,集中羣眾智慧,集思廣益,形成正確決策。康世恩同志愛護幹部,關心羣眾,經常深入基層,與幹部、工人談心,幫助解決羣眾實際困難。今天,我們學習康世恩同志,就是要鞏固和拓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堅持不懈加強作風建設,密切聯繫羣眾,尊重和用好人民羣眾的首創精神,汲取藴藏在人民羣眾中的無窮智慧和力量,更好地服務羣眾、造福人民。
康世恩同志一生清正廉潔、艱苦樸素,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他的足跡踏遍了全國陸上、海上的油氣田,而對風景名勝,即使路過也不去。康世恩同志參加革命幾十年,始終崇尚簡樸,常對孩子們説“窮可以助廉”,去世時僅有積蓄3萬元,體現出共產黨人艱苦奮鬥、廉潔奉公的高尚情懷。康世恩同志以身作則,嚴於律己,嚴格要求子女、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不允許兒孫在參軍熱、出國熱、經商熱等方面趕浪頭、搞特權。他對自己吃穿從不提特殊要求。康世恩同志嫉惡如仇,痛恨貪污腐敗,針對1993年石油行業發現的幾起大的貪污案,他説:“要使幹部明白,只要是共產黨員,就必須把崗位工作幹得好上加好,必須以身作則,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作出表率。要鮮明地反對貪污腐敗,不能把工人的血汗錢讓少數人糟蹋了,要對歷史負責任。”今天,我們學習康世恩同志,就是要更加清正清廉清明,秉承大公無私、嚴於律己、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和坦蕩胸襟,做一個對黨忠誠、個人乾淨、勇於擔當的共產黨人。
康世恩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為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繼續奮勇前進,奠定了堅實基礎。當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的事業正在不斷向前推進,先輩們孜孜以求的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夢想正在一步步成真。我們要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同心協力,開拓進取,紮實工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