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好戰士

鎖定
1958年4月17日,出席全國青年第三次代表大會的解放軍代表向全軍發出了開展“五好”評比活動的倡議。五好的內容是:(1)努力學習好;(2)愛護武器裝備和一切公物好;(3)消滅事故好;(4)生產節約好;(5)鍛鍊身體好。
1960年10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決議提出:在全軍青年中開展以政治思想好、軍事技術好、三八作風好、完成任務好、鍛鍊身體好為內容的五好戰士運動。
1961年10月召開的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對“四好連隊、五好戰士”作出了具體要求。五好戰士和四好連隊運動的開展,對於加強基層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
中文名
五好戰士
屬    性
榮譽稱號
提出時間
1958年4月17日
對    象
解放軍戰士
楷    模
雷鋒

目錄

五好戰士標準

五好戰士證章
五好戰士證章(3張)
五好戰士的標準是:政治思想好,三八作風好,軍事技術好,完成任務好,鍛鍊身體好。由連級單位主持評比,按訓練年度,半年初評,年終總評。被評為“五好”的戰士,由軍區、軍種、兵種以上政治機關頒發五好戰士獎狀、證章。 [1] 

五好戰士歷史背景

開展五好戰士運動,始於1958年。同年4月,出席中華全國青年第三次代表大會的軍隊代表,向全軍青年發出開展以五好為內容的革命競賽活動倡議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支持這一倡議,指示在全軍基層單位開展以“努力學習好、愛護武器裝備和一切公物好、消滅事故好、生產節約好、鍛鍊身體好”為內容的創造五好戰士、五好連隊運動。1960年9月,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擴大會議對“五好”的內容作了重新規定。1961年,全軍全面開展創造四好連隊、五好戰士運動。1971年9月,隨着四好連隊運動的終止,全軍不再評比五好戰士。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