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湔江

(長江支流沱江的支流)

鎖定
湔江,古稱湔水、蒙水、彭水、王村河等 [8]  ,由於解放後下游主要分支僅餘鴨子河一條,故德陽市境內也將全水系稱之為鴨子河。長江支流沱江的支流,為沱江三源之一,是成都平原西北山區的一條重要河流,發源於四川省彭州市北部龍門山中段的茶坪山 [7]  (玉壘山 [8]  ),上游稱金河,有著名風景區銀廠溝,先後有白水河、白鹿河匯入。出關口(古稱堋口)後進入平原,經湔江堰,以下河段歷史上曾分為九支。小石河為排洪幹道,鴨子河為沿山山溪集水河,其餘已改為灌溉渠系。建國後,積極治理湔江,興建人民渠,“九河歸一”,使小石河成為湔江排洪主河道,現代河道鴨子河與小石河流至什邡市馬井鎮又相匯合,向東南流入廣漢市境,稱鴨子河,繞廣漢城北,再向東南流至三江,先後與石亭江綿遠河相匯合,入金堂縣境稱北河,於趙鎮與中河(清白江)、毗河相匯後稱沱江。 [7] 
湔江在關口以上的山區河段長65公里,平均比降15.3‰,流域面積626平方公里;關口至湔江(鴨子河)與石亭江匯合口之間的平原河段長57公里,平均比降5.24‰,流域面積1068平方公里。湔江總長122公里 [7]  (一説129公里 [8]  ),總流域面積1694平方公里 [7]  (一説 2055平方公里 [8]  )。 [7] 
建國後經過治理,除鴨子河外,人民渠左岸河道大多開墾種植,右岸河道仍保留部分河段作區間排洪、泄澇之用。多年的湔江洪患得以基本控制,實現了排、灌兩利。 [2] 
中文名
湔江
別    名
湔水、蒙水、彭水、王村河、北江、濛水、琅岐水、鴨子河
所屬水系
長江支流沱江的支流
地理位置
四川省成都市、德陽市 [13] 
流經地區
四川省彭州市、德陽市什邡市、廣漢市
發源地
龍門山脈中段的茶坪山
主要支流
白水河、白鹿河
河    長
122 km
流域面積
1068 km²
平均流量
26.3 m³/s
落    差
2660 m
河    口
廣漢市和興鎮雙河村(鴨子河口)

湔江名稱演變

湔江,古稱北江,《山海經》雲“北江出曼山”(曼山,今太子城);《讀史方輿紀要》稱王邨河;《四川通志》作王村河;清嘉慶《彭縣誌》名玉村河,並言“一統志作馬木河”,志中地圖標記為“關口大河”。嘉慶《大清一統志·四川》誤記為馬水河,但言“合流曰王村河”。清光緒《彭縣誌》載:“彭之大川曰北江水,一曰濛水,一曰沫水……源仰天山巔,東流出五峯間……屈西南徑玉壘山南,白水河自西北來注之……又南徑天彭山西為汜水,亦曰湔水。又東南徑其南,巖鵝溪水自北來注之……又西南徑毛郎廟東……又南少東歷堋口堰,……湔堰今分為五,下流分為八也。俱東南會沱水。” [2] 

湔江幹流概況

湔江在沱江水系中的位置 湔江在沱江水系中的位置
幹流概況 幹流概況

湔江河源段

湔江一源於太子城峯西南的紅龍池(海拔4020米),另一源在其東北的乾龍池(海拔4360~4380米)(玉壘山紅龍池(海拔4080米) [8]  )。從源至海匯橋,總稱銀廠溝,彙集東銀廠溝、西銀廠溝、長河壩、五道河等水。河源段長20餘公里(地形圖上量算長度),落差達2660米,平均比降為133‰。該段流域形狀呈西北——東南狹長形,支溝密集短小,向主溝輻合,對稱排列成樹枝狀。冰雪融水和大氣降水在徑流補給中佔重要地位。其特點是坡降大,多急流險灘,跌水和瀑布發育,流速流量變化較大,且分佈不均。 [2] 
湔江發源地龍門山 湔江發源地龍門山
湔江發源地龍門山太子城峯 湔江發源地龍門山太子城峯
湔江發源地龍門山太子城峯 湔江發源地龍門山太子城峯
湔江發源地龍門山太子城峯 湔江發源地龍門山太子城峯
湔江發源地龍門山太子城峯的湖泊 湔江發源地龍門山太子城峯的湖泊
湔江上游銀廠溝 湔江上游銀廠溝
湔江上游銀廠溝 湔江上游銀廠溝
湔江上游銀廠溝溝口 湔江上游銀廠溝溝口

湔江上游

海匯橋至白水河河口,稱沙金河,嘉慶《彭縣誌》稱竹溪河,長約20公里。海匯橋海拔1360米,白水河河口海拔1020米,落差340米,平均比降為17‰。該段右岸支流長而多,河岸平緩,左岸支流短而少,河岸較陡。流域形狀呈不對稱向心狀。右岸匯入的支流有白水河,其餘為山溪溝,如六河溪、響水洞、上沙金河、下沙金河、胥家溝等。左岸匯入的水有紙廠溝、小水溝、巖風溝等。 [2] 
湔江彭州市龍門山鎮寶山村段 湔江彭州市龍門山鎮寶山村段
湔江彭州市龍門山鎮寶山村段 湔江彭州市龍門山鎮寶山村段
湔江彭州市小魚洞鎮段 湔江彭州市小魚洞鎮段
湔江彭州市小魚洞鎮段 湔江彭州市小魚洞鎮段

湔江中游

白水河河口至關口段。河道大體呈“S”形,先是東北——西南向,流至小魚洞後,轉由西北——東南向,於新興場北之三岔河處匯湔江第二大支流白鹿河,然後折而南向流至關口。該段長約26.2公里,落差270米,主河道平均比降15‰左右。湔江中游,河面寬闊,有的地方河牀寬達200—300米,河道比降變小,流速減緩,多河漫灘、沙洲、階地。通濟以下主河道也常因洪水沖刷而改道,但主河道擺幅不大。中游的支流以右岸為多,有龍槽河、石匣子河、韓家溝、洪水溝、果木溝、龍懷溝、小石梯溝、花廟溝和丹景溝等。左岸支流有吊索溝、乾溪溝、翻山溝、蜂桶巖溝和白鹿河。 [2] 
湔江彭州市通濟鎮段 湔江彭州市通濟鎮段
湔江彭州市新興鎮段 湔江彭州市新興鎮段

湔江下游

湔江自關口進入成都平原後,海拔降至750~525米,河道呈放射狀分為青白江、新開河、新潤河、白土河、濛陽河、小濛陽河、馬牧河、小石河、鴨子河等九大分流, [8]  現鴨子、小石二河於什邡市馬井鎮北匯合為一,仍名鴨子河。清白江南流至彭州市(原彭縣)北君平鄉,與都江堰內江渠系蒲陽河匯合而東流,原新開、新潤、濛陽等河先後匯入。馬牧、白土等河已廢置。因此,前代的湔江九河已歸一,即為鴨子河(小石河)。鴨子河發源於彭州市(原彭縣)思文、楠木、永定三鄉交界的盡頭山南麓,自北而南匯納鹿茸溪(六龍溪)、花園溝、劉家溝、白石溝,經彭州市(原彭縣)永定、楠木、萬年、紅巖等處,於慈母山進入什邡市境,再經隱豐場至馬井場,與小石河相匯。以下即為小石河原下段河道,向東偏南流,於廣漢市和興鄉入石亭江,湔江河道亦止於此。石亭江向東南流至易家河壩匯入北河(即沱江干流)。 [7] 
湔江干流至湔江堰水利樞紐分流多支 湔江干流至湔江堰水利樞紐分流多支
湔江下游下石河彭州敖平鎮段 湔江下游下石河彭州敖平鎮段
湔江下游小石河在什邡馬井鎮匯鴨子河 湔江下游小石河在什邡馬井鎮匯鴨子河
湔江下游小石河(鴨子河)什邡馬井鎮段 湔江下游小石河(鴨子河)什邡馬井鎮段
湔江下游小石河(鴨子河)廣漢城區一段 湔江下游小石河(鴨子河)廣漢城區一段
湔江下游小石河(鴨子河)廣漢和興鎮段 湔江下游小石河(鴨子河)廣漢和興鎮段
湔江下游小石河(鴨子河)廣漢三星堆段 湔江下游小石河(鴨子河)廣漢三星堆段
湔江下游小石河(鴨子河)廣漢新平鎮段 湔江下游小石河(鴨子河)廣漢新平鎮段
石亭江和綿遠河在三水易家河壩會合為北河 石亭江和綿遠河在三水易家河壩會合為北河

湔江河道變遷

湔江出山口進入成都平原後,歷史上最多曾分為九支。自東而西依次為鴨子河、小石河、馬牧河、濛陽河、小濛陽河、白土河、新潤河、新開河、清白江,號稱“湔江九河”。 [7] 
歷史上曾多次變遷。唐代稱“雙川”或“光、涵二水”。北宋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彭州鎮國寺新修塔記》碑文亦稱“江析二派”。一為光水,在東,包括鴨子河和濛水。二為涵水,即今新潤河。爾後,兩河口按方位稱東河口和西河口。
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六月,湔江大水,主流西遷,“始冒清白江之名”。明末清初,“濛江在縣東,亦曰彌濛水”,為主流(見《讀史方輿紀要·沱江》)。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彭縣誌》載:“玉村河之水出彭門,分七大支。”即清白江、新開河、乾河子、濛陽河(又分白土河)、馬牧河、小石河、鴨子河。“其正派東流六十里,入漢州界,名馬木河,又東經州南入清白江”。光緒四年(公元1876年)《彭縣誌》載:“湔堰今分為五,下流分為八也,俱東南會沱水。”民國時期,湔江九河以關口為頂點,呈輻射狀分佈於衝洪積扇上。自西而東北先後是清白江、新開河,南流入崇寧境,注入蒲陽河;新潤河經縣城西南流入新繁境注入清白江(蒲陽河桃花灘以下河段名),白土河經縣城東北流入廣漢境注入清白江;濛陽河、小濛陽河、馬牧河、小石河均東南流入廣漢。前三河於西城橋匯流至三水關合流於清白江。小石河於羅萬出境後,至什邡馬井;鴨子河東北流,至紅巖出境折而東南流,至什邡馬井會小石河水入廣漢,再到金堂至趙家渡入沱江。 [2] 
民國時期的湔江平原河道,年久失修,堤岸崩塌,洪災極為嚴重。河道襲奪,新河增多。民國12年大水後,小石河成為主河道。民國25年,時彭縣縣長陳文卿呈文稱:“馬牧、小石、濛陽三河之河身……竟成一片野草蓬蓬,白石粼粼,荒闊無垠之地矣……橫寬十二里至十五六里,縱長四十餘里。舊有之河身不但無蹤跡可尋,且另開新河數道,任意橫流。如濛陽河經流之九尺鋪,另開新河二道,白土河經流之集賢鎮,另開新河一道;小石河經流之楠木場,另開新河二道;馬牧河經流之化成院,另開新河一道……全縣各河以河身因淤塞年久,甚至高出平地三四尺者,故洪水一至,即不能儘量容納。”民國28年,小石河河槽已擴至二三百米。當年四川省水利局工程師施建臣,在察勘湔江的報告中稱它“俾成為最大之排洪道”。 [2] 
建國後,積極治理湔江,興建人民渠,“九河歸一”,使小石河成為湔江排洪主河道,關口攔河壩下河牀寬163米,人民大橋下河牀寬400米,境內小石河長20.8公里,平均比降9.6‰。枯水期,卵石裸露,洪水期,急流澎湃。小石河東流出境至什邡市馬井與鴨子河匯流,至廣漢與石亭江、綿遠河匯合後名北河,再與清白江昆河匯於金堂趙鎮入沱江。其餘分流的八河。除鴨子河外,人民渠左岸河道大多開墾種植,右岸河道仍保留部分河段作區間排洪、泄澇之用。多年的湔江洪患得以基本控制,實現了排、灌兩利。 [2]  [8] 

湔江水文特徵

湔江,為沱江上游三大支流之一,流域面積2057.3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部分1430平方公里,山區集雨面積627.3平方公里。總長度約128公里,關口以上河長71公里,彭州市(原彭縣)境內長約90公里。從源至出境落差達3475米。水文特徵是洪峯高,洪水量大,易漲易落,推移質多,對河牀下切和旁蝕的破壞力大,其支溝的溯源侵蝕也強烈。 [2] 
據關口水文站1956~1985年實測資料統計分析,年平均流量23.5立方米/秒,年徑流量745億立方米,年徑流深1190毫米;最大年平均流量32.6立方米/秒,最大年徑流量10.31億立方米(1960);最小年平均流量13.5立方米/秒,最小年徑流量4.26億立方米(1982),年平均流量最大最小值較差2.4倍;實測最大洪峯流量4490立方米/秒(1978),最枯流量2立方米/秒(1981)。 [7] 
湔江在德陽市境內河道長40公里,流域面積431平方公里,歷史上關口最大洪峯流量為5060立方米/秒,最小214立方米/秒,年徑流總量6.4億立方米。 [8]  湔江下游鴨子河冬春水量小,夏秋較大。廣漢段20年一遇的洪峯流量約4300立方米/秒。1972年,在寶成鐵路橋處測得洪峯流量586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年徑流總量6.4億立方米。 [9]  鴨子什邡段最大洪水流量為1964年每秒972立方米。每年之砂礫推移量約1萬立方米(彭州市湔江總輸砂量每年為90萬噸)。鴨子河亦為什邡之主要排洪河道。由於源頭大多山頭裸露、岩石破碎,加之兼納彭州市(原彭縣)關口之分洪,故每暴雨來臨,洪峯急陡,推砂滾石,吞田毀地,沿岸各處,每年均需淘河補堤,方能保護農田。 [10] 

湔江主要支流

湔江匯入支流

湔江本幹段的主要支流有白水河、白鹿河等,下游鴨子河段的支流詳見:鴨子河
白水河,是湔江第一大支流。嘉慶《彭縣誌》載:“白水河一名牛圈溝。”源出光光山、石門山南麓,與湔江主源紅龍池僅一山脊相隔,兩源相距2公里許。河流集雨面積192.2平方公里,河長約20公里。河源海拔3760米,河口海拔1020米,落差2740米,平均比降為137‰。河口平均流量8.56立方米/秒。徑流補給主要是冰雪融水和大氣降水。 [2] 
白鹿河,古名琅岐水,訛為兩岐水。“源出琅岐山”,故名。全長約23.5公里,河源海拔1880米,匯入湔江處海拔814米,落差1066米,平均比降45.4‰。河道集雨面積100平方公里,河口年平均流量3.69立方米/秒。 [2] 

湔江下游分支

鴨子河,按《德陽市志》,起於湔江關口(1963年後改至牛心山七佛巖 [7]  ,另説1960年冬封閉河口,改自牛心山七佛巖穿隧洞180米引水入故道。 [2]  ),按《成都市志-水利志》發源於彭州市思文、楠木、永定三鄉交界的盡頭山南麓,自北而南匯納鹿茸溪(六龍溪)、花園溝、劉家溝、白石溝,經彭州市(原彭縣)永定、楠木、萬年、紅巖等處,於慈母山進入什邡市境,折向東南至再經隱豐場至馬井場,與小石河相匯。以下即為小石河原下段河道,向東偏南流,於廣漢市和興鄉入石亭江。 [7]  鴨子河於成為單獨水系,承泄境內永定至紅巖一帶淺山、丘陵區徑流。集雨面積63.4平方公里。 [2] 
小石河,古稱羅江水或廉江水,源於彭州市(原彭縣)關口,經楠木場、羅院場,由白衣庵河壩入什邡境內,至馬井(鄉)上場匯於鴨子河,什邡境內全長6.6公里。河岸最寬處930米,平均寬420米。河牀比降為千分之5.4。洪水流量每秒2000立方米左右。1978年彭州市(原彭縣)關口洪峯流量為每秒4490立方米,小石河承受其絕大部份。是年洪峯集中,巨石翻滾,移至廣漢市(廣漢縣),竟摧折了金雁大橋。砂礫推移量,什邡境內每年約3萬立方米。小石河在清道光以前為一小河,寬不足十米,在五顯廟處僅搭木板橋即通行,故河名從“小”字。又因水清不攪堤岸,故又名廉江水,道光十一年(1831年),彭州市(原彭縣)縣令毛輝鳳在關口舊堰下10米處建分水平梁,改兩河口為五河口,鴨子、小石同一口,寬五丈四尺(舊制)。民國十二年(1923年)後,湔江主河道又逐漸轉至小石河。1960年築關口以下西河大堤,小石河即正式成為排洪河道,並封閉堵死其餘河口,小石河遂逐年吞食沿岸農田,僅隱峯天台寺河壩,從1963年至1973年10年中,就沖毀農田數百畝,寬度達200餘米。 [12] 
《德陽市志》以為鴨子河(湔江)幹流的中游,而彭州段鴨子河為支流。 [11] 

湔江治理開發

湔江引水工程

湔江干流終點湔江堰水利樞紐 湔江干流終點湔江堰水利樞紐
湔江堰首工程,建國前,由引水渠,平梁石、分水魚嘴、東西河邊埂、上下海漫5處工程組成。每年歲修,均按工程損毀情況進行整修。除大修外,均作一般維修,成為慣例。引水渠(平梁以上河牀):為達到各河平梁上水一致,在平梁以上200~300米的一段計算比降,定出深度,然後淘挖平整,使水平穩地上平梁,各河均流。這項工程,每歲淘挖沙石1萬立方米左右。平梁石:系用條石幹砌或白灰漿砌的工程,起量水埝的作用,也是湔堰分水重點。
平梁石必須按照各河分水尺寸,固定寬窄,併成為定則,歷年不變。分水魚嘴:各河分水平梁,均以魚嘴為界。1930年代,魚嘴用杉木結構,稱為圍木。捆以鉛絲,中填卵石,抵抗力量全在圍木,圍木損壞,卵石即崩。1940年代,改為幹砌卵石,維持春灌分水。東西河邊埂:亦即護岸石堤。湔江洪水,時東時西,故東西兩岸均需保護。每年引水渠所淘挖的沙石,全部傾倒在東河岸做砌石保護,以免汛期沙石衝入河中,堵塞河口。這項工程用曬席粘土填心,埂面用大卵石幹砌,起維持平梁上水、維護春灌和抵禦一般山洪的作用。上下海漫:平梁石上下都要用條石鑲砌,再鋪竹籠於條石後面,鉗住新砌的平梁石,使之牢固,並使一般洪水通過平梁後,得暢其流,不致沖刷河底,危及平梁的安全。1940年代起,改竹籠為千釘卵石海漫。民國37年,省府派工程師在湔江堰修建東西河分水防洪工程。計作竹籠魚嘴1座,用石灰漿砌卵石分洪埂(即六合堤)1道,東西河分洪平梁、左右岸幹砌卵石防洪大堤各1道,東西河潛壩7處。這是民國時期湔江分洪工程一大改革。但因工程質量差,抗洪力量弱,於1950年被洪水沖垮一部分。六合堤尚殘存。
建國後,湔江堰首工程的治理,1951年冬,川西行署水利局派工程師湯學雲負責湔江堰首工程。
1966年歲修,針對濛、馬兩河口分水工程位置不當,結構不堅,年修年毀,以及河口淤塞嚴重等狀況,決定延長西河大堤,並採用混凝土漿砌條石工程,封閉濛、馬河口。至此,結束了湔江“九河”的歷史,實現了一個比較完善的灌溉、排洪系統的新佈局。1980年歲修,又在西河大堤至壩長21米處,試建長55米、寬21米的消力池一段,以穩定滾水壩工程。 [3] 

湔江蓄水工程

西河水庫 西河水庫
西河水庫。位於隆豐鎮西挖斷山五一村境內,屬湔堰西河灌區,故名西河水庫。1960年1月開工,7月停建,於1962年底續建竣工。因蓄水量小,又於1965年11月進行擴建,次年3月告竣。此水庫壩基系砂頁岩,壩型為均質土壩,初建人工滾壓,擴建時拖拉機碾壓。大壩高20米,壩頂長868米。其中主壩長220米,副壩長648米。槓桿轉動閘門,放水最大可達2立方米/秒,屬引蓄水庫小(一)型。設計庫容262萬立方米,正常庫容250萬立方米,加上覆蓄,年供水量420萬立方米。提供養魚水面233畝。因水庫是引蓄湔堰之水,遇豐水年可引蓄相當於兩個類似水庫的蓄水量,並且不受洪水威脅。保證了隆豐、麗春、慶興3鄉的農田用水。 [4] 
牌坊溝水庫(鳳湖) 牌坊溝水庫(鳳湖)
牌坊溝水庫。位於永定鄉尖峯村境的牌坊溝處,故名牌坊溝水庫。1958年籌建,因資金困難停建。1977年,經温江地區批准,當年12月開工,1980年竣工蓄水。勞力由受益的萬年、楠木、敖平、永定等鄉承擔。大壩壩基為頁岩。壩體為土壩。壩高29.5米,壩頂長426米(主壩210米,副壩216米)。該水庫為湔堰東河灌區引蓄水庫。引水渠在鹿茸溪下鴨子河起水,引水渠長4500米,設計流量2立方米/秒,主建築物有渡槽8處和進水口閘、攔河壩。此水庫屬小(一)型,總庫容380萬立方米,正常庫容358萬立方米。放水設備是槓桿式轉動閘門,多層放水,最大可放3立方米/秒。出水渠長1390米,建放水隧洞、渡槽和鴨子河倒虹管等工程。還提供300畝水面養魚。 [4] 

湔江水電工程

1961年,於關口引湔江東河水,興建第一座國營牛心山水電站,裝機容量為100千瓦。後又靠近該站興建二級電站,裝機容量55千瓦。 [5]  1977年12月至1979年5月建成西河電站,裝機容量620千瓦。 [3] 

湔江航道航運

歷史上,湔江和白鹿河為筏運河道。前者從白水河場起,經小魚洞、通濟、新興到關口,全長26公里。後者從白鹿場起,經思文、三岔河、新興到關口,全長22公里。每年有大量木材靠木筏運送出山,有時木材筏上附搭花炭等物。清朝、民國時期,筏運業務最盛。每天彙集在終點——關口的筏子在千張以上。從事筏運的人員500餘人。放筏旺季,從灌縣、什邡等地來搭幫的在200人以上。
筏運作業分3個段:白水河至通濟,白鹿場到思文場,三岔河到關口。放筏人員,除三岔河到關口是新興、關口兩場的60餘名專業筏工外,其餘200餘人都是農兼副業。1950年,關口成立筏運工會,1953年改為水運工會,1956年合併成立關口水陸運輸合作社。1960年代以來,公路、鐵路發展,河道變化,山區的木材多用汽車、火車轉運,筏運工人外出到灌縣、什邡、金堂、平武、綿陽、樂山、雅安等地作業。有的在外落户,有的轉業於縣內廠礦,專業筏運逐漸終止。至1980年代,個別不通公路、鐵路的林區,尚有少數副業人員,扎小木筏,轉運木材到公路邊或火車站。 [1]  [6] 
參考資料
  • 1.    北川湔江——大禹治水第一河  .北川湔江[引用日期2012-10-15]
  • 2.    彭縣誌編纂委員會.彭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146-148
  • 3.    彭縣誌編纂委員會.彭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343-344
  • 4.    彭縣誌編纂委員會.彭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365-366
  • 5.    彭縣誌編纂委員會.彭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391
  • 6.    彭縣誌編纂委員會.彭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435-436
  • 7.    成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志-水利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2001:30
  • 8.    德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德陽市志(第一輪 上下冊):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138-139
  • 9.    廣漢市《廣漢縣誌》編輯部.廣漢縣誌(第一輪):四川省人民出版社,1992:59-60
  • 10.    什邡縣誌編輯委員會.什邡縣誌(第一輪):四川大學出版社,1988:3-9
  • 11.    德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德陽市志(第一輪 上下冊):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138-139
  • 12.    什邡縣誌編輯委員會.什邡縣誌(第一輪):四川大學出版社,1988:3-9
  • 13.    德陽市政府信息公開  .德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10-0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