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湯恩伯

(國民黨黃埔系骨幹將領、陸軍二級上將)

鎖定
湯恩伯(1900年9月—1954年6月29日 ),字克勤,浙江武義人。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黃埔系骨幹將領。
1926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28年任新遷到南京的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學生大隊長。次年改任教導第一旅旅長。1930年中原大戰中在豫東歸德(今商丘市)作戰, 因保護蔣介石的安全而深受賞識。1931年升任師長。
1933年奉命往福建討伐李濟深蔡廷鍇等所建立的人民政府。1934年夏率部參加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第五次“圍剿”, 進逼瑞金。1935年任第十三軍軍長兼陝北“剿匪” 善後辦事處主任, 圍攻延安等地的工農紅軍。 [9]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指揮部隊在南口地區抗擊日軍進攻,重創敵軍,擔任中國國民革命軍第20軍軍團長。1938年3月,率部參加台兒莊會戰。6月,任國民革命軍第31集團軍總司令,先後參加武漢會戰隨棗會戰。1942年,任抗日戰爭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魯蘇皖豫邊區總司令。1944年4月,參加豫湘桂戰役中,所部潰敗,受撤職留任處分。
解放戰爭中,曾任國民黨政府軍第一兵團司令官,於1947年5月率部向山東解放區發動“重點進攻”。因孟良崮戰役中國民黨政府軍的整編七十四師等部全部被殲,師長張靈甫被擊斃,他於6月被蔣介石撤職。1948年春任徐州綏靖主任,當年冬被蔣介石任命為京滬杭警備司令。
解放戰爭之後,逃往台灣。1954年6月因病從台灣赴日本就醫無效,6月29日在東京去世。 [9] 
中文名
湯恩伯
別    名
湯克勤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0年9月
逝世日期
1954年6月29日
畢業院校
明治大學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職    業
軍人
出生地
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湯村
政    黨
中國國民黨
服役軍隊
中華民國陸軍
軍    銜
二級上將
參與戰役
台兒莊戰役,武漢會戰隨棗會戰
勳    章
青天白日勳章 [1] 
逝世地
日本東京

湯恩伯人物生平

湯恩伯早年教育

年輕時期的湯恩伯
年輕時期的湯恩伯(3張)
1900年9月,湯恩伯出生在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湯村。
1912年,入武義縣壺山小學讀書。
1916年,高小畢業,入省立金華第七中學就讀。
1917年,轉入浙江省體育專科學校學習。
1918年,與永康籍馬阿謙結婚。
1919年,浙江體專畢業,留校任教。後入援閩浙軍講武堂學習。
1920年,講武堂畢業,任浙軍第1師排長,是陳儀的部下。浙軍潰敗後回鄉,任東皋警察所巡官。
1921年,與武義鉅富之子童維梓東渡日本。
1922年3月,考入日本明治大學法科,主修政治經濟學
1924年5月,輟學,回國籌集求學經費。經陳儀保送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18步兵科學習。
1926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回國任教陳儀部第一師少校參謀。與王竟白結婚。

湯恩伯軍中升遷

湯恩伯(左)和杜月笙(右) 湯恩伯(左)和杜月笙(右)
1927年,任南京國民革命軍第19軍中校副團長,後任總司令部參謀處中校參謀,嗣後升任作戰科科長。
1928年,任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步兵第一大隊上校大隊長,12月升任該校第七期第一總隊教育處少將教育長。在校期間著《步兵中隊(連)教練之研究》,博得蔣介石賞識。
1929年,任軍校軍官教育連副連長,連長,軍官教育團步兵營營長。1930年任中央軍校教導第二師第一旅少將旅長,部隊改編後任陸軍第四師副師長兼第十旅旅長。
1931年,任國民革命軍第2師中將師長。
1932年,任國民革命軍第89師師長,後兼第四師師長。
1933年,任“剿共”軍第二路軍副總指揮。回鄉祭祖,巧理糾紛後重修嶺下湯恩伯祖墳,蔣介石為其墓碑題詞“中山發祥”。
1934年初,率89師由江西進攻福建人民政府,1月13日攻入福州,2月任贛粵閩鄂“剿共”軍東路軍第五路軍第十縱隊總指揮兼第四師師長,夏,接連擊敗紅軍,攻克蘇區將樂縣泰寧縣建寧縣石城縣,11月,湯恩伯部陳大慶旅率先突入中央蘇區首都瑞金
1935年,任陸軍第十三軍軍長兼第四師師長,4月8日晉升為陸軍中將。
1936年,兼任陝北“剿共善後辦事處”主任。率部駐綏遠省集寧縣,抗擊偽蒙勾結日偽進犯。

湯恩伯抗日建功

1937年8月,任第七集團軍前敵總指揮,指揮所部第13軍在南口地區抗擊日軍進攻。9月任第20軍團軍團長兼第13軍軍長。10月在河北漳河南岸阻擊日軍,掩護河北國民黨軍轉移。10月底率第13軍馳援晉綏第二戰區,參加子洪口戰役。
湯恩伯圖集
湯恩伯圖集(9張)
1938年3月,率部參加台兒莊戰役和徐州會戰,獲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嘉獎,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6月任第31集團軍總司令,隨後參加武漢會戰
1939年5月,參加隨棗會戰。春夏兼任南嶽遊擊幹部訓練班教育長。年底參加冬季攻勢。
1940年5月,參加棗宜會戰。冬,任魯蘇豫皖邊區黨政分會主任兼邊區總司令、第31集團軍總司令。
1941年1、2月間,參加豫南會戰
1941年兼任魯蘇皖豫四省邊區委員會主任。他曾與李品仙等部進攻長江以北的新四軍,製造國共摩擦。
1942年1月14日升任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四省邊區總司令,主要精力用於對付八路軍和新四軍。他在四省邊區擴充實力,擁兵自重,除正規軍外還收編遊雜部隊,總計達四十萬人。湯及其所部在所在地區橫行霸道,苛徵暴斂,肆意殺人,禍害至深,民眾苦不堪言,比之與蝗蟲一樣,當地有“水旱蝗湯”之説,連其好友戴笠都深感不安。 [10] 
1943年,湯恩伯發動軍民搶修黃泛堤防。2月當選為三青團中央委員會幹事。
1944年4月,在豫湘桂戰役中潰敗。因為貴州方面的張發奎不斷告急,11月蔣介石調其出任黔桂邊區總司令。12月初獨山縣陷落,陪都震動,急調湯恩伯部孫元良29軍由四川入貴州解圍。
1945年3月,任陸軍第3方面軍司令官,兼任滇黔戰區前線總指揮,率部參加桂柳會戰。4、5月份以一部參加湘西會戰。5月當選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5~7月在廣西發動華南大反攻。9月抵上海,主持京滬地區日軍受降。

湯恩伯退去台灣

1949年的蔣中正和湯恩伯及其他高級將領 1949年的蔣中正和湯恩伯及其他高級將領
1946年2月,加上將銜,任京滬衞戍區總司令加上將銜。7月任陸軍副總司令兼南京警備司令。
1947年3月,兼第1兵團司令官,率部參加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5月孟良崮戰役所部整編第74師被全殲。湯恩伯被撤職查辦。7月代理陸軍總司令。
1948年8月,任衢州綏靖公署主任。12月升任京滬警備總司令。
1954年湯恩伯喪禮家屬圍在棺木旁 1954年湯恩伯喪禮家屬圍在棺木旁
1949年1月,任京滬杭警備總司令,奉蔣介石之命憑藉長江天險固守京滬杭地區。4—5月,所部主力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的渡江戰役上海戰役中被殲,殘部潰退廈門,5月任國防部廈門指揮所主任。7月任金門縣廈門防衞部主任,8月任福建省主席兼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廈門分署主任。10月參與指揮金門戰役,月底由金門去台灣,任台灣“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
1954年5月,赴日本醫治胃病。6月29日在日本東京都慶應義塾大學醫院去世,一説是被日本醫生謀殺。後軍銜被追贈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7月15日,湯恩伯靈柩自殯儀館送往台北縣南宮壺山下葬,何應欽陳良胡宗南蔣經國為其送葬。後遷葬於五指山公墓。 [2-5] 

湯恩伯人物評價

湯恩伯
湯恩伯(5張)
蔣介石的愛將湯恩伯因在南口抗日打過硬仗一時全國有名。 [11]  然而,他在因功晉升、統御大規模部隊後,數十萬成分複雜的軍隊單靠對河南省徵收糧餉,無力顧全軍紀。有人認為河南人以“水旱蝗湯,河南四荒”形容河南當時之四大災害,其中的“湯”就是湯恩伯。依照李宗仁在其回憶錄的暗示,湯恩伯軍隊的軍紀非常敗壞。據稱吳國楨親眼目睹湯恩伯吃空額、盜賣軍用汽油等行為。

湯恩伯個人軼事

湯恩伯作戰習慣

湯恩伯書信
湯恩伯書信(3張)
湯恩伯將軍作戰時的指揮習慣頗有意思,他在任第31集團軍總司令時,參謀長為宋濤,副參謀長萬建藩。宋參謀長每天在湯恩伯總部管理大大小小的瑣事,總部人員譏之為常務參謀長,萬副參謀長平常不大到總部上班,一有戰事,宋參謀長留守,萬副參謀長則到總部指揮作戰。湯恩伯在作戰時,喜帶參謀一人(帶地圖),副官一人,短槍衞士七八人,電台一部,乘汽車一輛到前線找個軍部住下,隨軍行動,對前線部隊就近用有線電指揮,對總部用無線電指揮。湯恩伯往往親自擬稿,交譯電員譯好發出,若交通困難則改騎馬。

湯恩伯喜怒無常

湯恩伯之喜怒無常有一趣事,1943年初湯恩伯到安徽省臨泉縣巡視,當地請湯恩伯看戲,排了個棒打薄情郎。湯恩伯看完,即吩咐將總部某秘書謝某關起來。眾人與謝秘書均莫名其妙,原來這個謝秘書也丟了一個小腳老婆在總部的鎮平留守處,不給生活之資變相遺棄。謝太太悲憤之餘,有個冒失鬼出主意,不妨攔車告狀,於是一次湯恩伯車隊經過,謝太太即攔車遞上狀紙,湯恩伯看看就忘了。這回看了戲觸景生情,馬上主持正義,莫明其妙地將謝秘書關起來,關起來後卻又忘了,沒再追問,總部就將人放了,不了了之。是為一時之笑談。

湯恩伯孟良崮慘敗

1947年,湯恩伯奉命率軍對山東解放區進行重點進攻,其第一兵團的主力——張靈甫的整編74師前進到沂蒙山區的坦埠附近,其他部隊沒有及時跟進,結果,整編74師在孟良崮高地,被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全殲。蔣介石的愛將張靈甫亦被擊斃。
消息傳到南京。蔣介石極為震怒。蔣介石竟當着眾將領的面,勒令對孟良崮慘敗負有責任的湯恩伯跪下,舉起手杖就打,致使湯恩伯滿頭是血。 [6] 

湯恩伯個人家庭

湯恩伯祖父是湯李乾,祖母是羣妹,父親是武義縣地主湯家彩,母親是林秀鳳。
湯恩伯第一任妻子是馬阿謙,後湯恩伯給其300銀元與之離婚,兩人育有長子湯建元,第二任妻子是陳儀的義女王竟白,兩人育有長女湯國梅、次女湯國蘭、三女湯國芳、四女湯國麗和幼子湯建平。1950年陳儀被處決後,王竟白對湯恩伯產生怨恨,除四女湯國麗留在台灣外,與其餘三女一子前往美國定居。 [7] 
湯恩伯孫女有湯曉娟,另有胞弟湯恩華和侄子湯建宏。 [8] 

湯恩伯人物遺蹟

湯恩伯故居

湯恩伯故居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湯村,是一座舊式磚木結構的帶樓層的四合院。外牆通體白色,院落進門是天井,兩邊是廂房,堂屋正中掛着湯恩伯身穿戎裝的照片,兩邊掛着湯恩伯生前好友及後人的對聯和對湯恩伯生平事蹟的概略,客廳里布滿了湯恩伯及其家人的照片。1998年故居被列為武義縣文物保護單位。 [3] 

湯恩伯公館

位於珞珈路5號,1946年7月湯恩伯以其妻王竟白之名,從林宛義的手中購得。小院佔地748平方米,主樓為一西式三層磚混結構的樓房,有客廳、書房、卧室等房間12間。小樓外觀是紅瓦紅色拉毛水泥牆面,院內綠樹成陰,曲徑通幽。現為南京軍區使用。 [12] 

湯恩伯藝術形象

湯恩伯影視形象

序號
上映時間
作品名稱
飾演人員
1
1982年
2
1986年
3
1999年
大戰寧滬杭
4
2008年
5
2009年
6
2010年
7
2011年

湯恩伯文學形象

序號
出版時間
作品名稱
作者姓名
出版社
1
2009年1月1日
朱連法
2
2009年1月1日
王文政
3
2012年4月1日
鄒偉平,章瑞年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