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鎖定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簡稱:南京本校/中央軍校)是南京國民政府設置最早的軍事教育機構。1927年11月國民政府在首都南京籌設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於次年3月開學。
中文名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創辦時間
1927年11月
辦學性質
國立
知名校友
張治中
所屬地區
南京
類    型
軍事
屬    性
軍事教育機構
主要院系
學科與術科
首任校長
蔣介石
所屬部門
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軍校背景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籌建背景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政變。4月18日,國民政府定都南京,蔣介石為便於直接領導黃埔軍校,遂決定在南京另行籌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習慣上仍稱黃埔軍校,又稱南京本校。南京黃埔軍校的教育方針是把黃埔學生培養成能為今後對各地軍閥割據勢力進行削藩戰爭,實現國家統一的得力軍事人材。
1928年興辦之初它直隸於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蔣介石、李濟深、何應欽分任校長、副校長和教育長。1929年以後張治中接任教育長,實際負責軍校教育、校務一切事宜,直至抗戰開始。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辦學宗旨

南京中央軍校的辦學宗旨完全服從於蔣介石的統治需求,主要為其培養陸軍基層軍官,並短訓部分在職軍官,以此建立一支以黃埔係為骨幹並具現代化訓練素質的國民黨武裝。據此,軍校的教育體系,是以養成教育為主,兼含補習與召集教育。養成教育,也即培養初級軍官及特殊軍事技術人才的正期學生教育。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報考條件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每年通過考試招收新生一期。招考標準十分嚴格,規定投考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高中畢業或相當於高中畢業程度的學歷;
(二)年齡在18歲至24歲之間;
(三)體格須健康無疾病,並符合一定的身長和體重標準。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考試程序

投考者的考試程序,分初試、複試兩級。先在各省進行初試,初試及格後到南京本校複試。考試的科目為黨義、國文、外語、中外歷史地理數理化。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軍校建設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軍校籌建

陸軍軍官學校畢業證章 陸軍軍官學校畢業證章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籌建的校址,確定在南京小營。大門為水泥砌方形高門,門外兩邊各有一個磚砌崗亭。沿大門向兩邊延伸着鐵柵欄護牆。正對大門辦公大樓的主樓是一座3層方形樓,兩側延伸2層辦公樓。後面有南京本校大禮堂。禮堂正門有4組高大的雙立柱,門頂呈塔形,上置旗杆。此外,還有供校長專用的方形2層小樓、教學樓、學生宿舍等設施。校內有巨大的操場,可容納萬人集合、活動。
1928年3月6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舉行了開學典禮,蔣介石以校長身份主持大會,軍校教職員、一些學員、軍官團到會。蔣介石進行訓話,十分強調“革命的精神、革命的紀律”;還特別指出,“凡是反對黨的人,無論是軍官,是學生,都要反對他,即使本總司令不要黨,請各位就反對我,就殺我”。蔣介石希望把學生培養成完全忠於國民政府的軍人。
開學典禮已舉行,但學校遲遲不能授課。只因學員不足,難以編隊。原來,1926年在黃埔軍校本校招收了第6期4400多名入伍生學員。
1927年“412”與“415”政變後軍校校務停止,學員紛紛退學、逃離,留黃埔者僅800多人。1000餘名學員前往杭州,到南京的達800人。蔣介石雖已下野,仍命黃埔同學會在杭州設立執行所予以收容。
1928年4月13日,杭州第6期學生才到達南京本校。武漢、長沙分校的學員也陸續到達。共有3500多人。因此,拖至4月23日才開始上課。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組織機構

1928年11月,南京本校改校長製為委員制,推定蔣介石、胡漢民吳敬恆、戴傳賢、馮玉祥閻錫山、何應欽、李宗仁、李濟深為校務委員會委員,何應欽為常務委員。由國民政府任命。此後吳稚暉錢大鈞、張學良、張治中、汪精衞朱培德、程潛、唐生智、陳誠、劉湘白崇禧等也都陸續擔任過校務委員之職。校務委員會為最高領導機構,常務委員主持工作。教育長由張治中擔任,執行委員會決議,綜理全校事務。
校部下設各處(或部)二級機構,負責各方面工作。處下設科。軍事教官和助教,少數隸屬處裏管轄,大部分歸於各兵科。處屬教官中有高級教官、技術總教官、普通學總教官、普通學外國文教官,還有體育總教官等。此外,軍校還屬設各機關,有畢業生調查科、圖書館、官生同樂會、校舍設計委員會,以及軍官團、軍官研究班、航空隊等。
學生總隊,是入伍生受訓期滿升學學習和訓練的組織,一般編有步兵大隊(若干)、炮兵大隊、工兵大隊、交通兵大隊,有時設騎輜重兵隊。各大隊設大隊長,負全責。大隊下又編有若干隊(或中隊、或區隊),由隊長(或中隊長、或區隊長)率領。
南京本校建立以後,還陸續開辦了昆明分校、廣州分校等。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軍校教育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育制式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舊址現狀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舊址現狀
從新生至畢業的軍校生活,南京本校成立初為2年學制,採取日式教育。1930年以後,將學制改為3年制,採取德式教育。
入伍生教學首當其衝。考生一旦考入軍校,要進行一定時期的入伍生教育。第一期,新兵教育四個月。第二期,上等兵教育二個月。第三期,下士教育二個半月。第四期,分發各師實習三個月。入伍生學業期滿後,要通過考試才能升學。考試包括筆試、野外學習和閲兵分列式,成績合格者,可以升入本學期學生總隊,編入各專業隊繼續學習深造。成績不合格者,或留下期入伍生團再學習,或被淘汰。對能升學的人,按其特長編隊。然後進入下一年學習,成為軍校正式學生。學期為2年,第一年進行各兵科基本軍士教育,第二年為各兵科專門教育。學業的最後階段,要舉行諸兵種聯合演習。第9期學生聯合演習編成了東、西兩軍。東軍由學生總隊組成,而本校教導總隊編為西軍。總隊原軍官隨軍負監視、審判、管理責任。演習部隊要按規定步槍每支每日裝備20發空包彈,給每門山炮每日裝備30發空包彈。給每挺機槍配備5000枚鞭炮,每100枚作1串。西軍一律配戴紅帽箍、紅臂章,東軍則不戴。演習地點選在句容東西一帶地區。演習中不準捕獲,不得喬裝潛入,不得破壞建築及農作物,不得僱用民夫等。演習共進行了6天。
養成教育的修業期限,起初各期長短不一,自第八期開始制度化,學制定為三年:
第一年為入伍生教育,入伍教育期滿後,經考試合格並根據志願和考試成績分別升入步、炮、騎、工、輜重等各兵種學生隊,實行為期兩年的正式學生教育,也即軍官候補生教育;期滿之後分配到各部隊任見習官半年,隨後即可以少尉軍官補用。
除正期學生的養成教育外,南京中央軍校還兼辦中級以上軍官的補習教育和應特殊需要而進行的召集教育。此類教育基本上均屬軍官短期訓練班性質,受訓者大多系在職或失業軍官,其也稱學員教育。養成教育、補習教育和召集教育的分類興辦,使南京中央軍校的規模和影響超過了同一時期的任何一所軍事學校,從而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軍事教育重心。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軍事教育

作為南京國民政府軍事訓練中心的中央軍校,其軍事教育的基本宗旨,是力求學生“修得軍事知識與各兵科初級幹部必要之技術與指揮能力”。由此,軍校正期學生的軍事教育在前兩個年度,均是修習初級軍官所需的基本軍事知識,所學課程各兵科大致一樣(除第八期外,一般入伍生期間不分兵科,升入學生期後再分兵科)。內容分為學科與術科兩大類。
  • 學科,系講授軍事學之原理,包括軍事學、政治學和普通學三個部分。軍事學基本內容是典範令、戰術學、軍制學、兵器學、築城學、交通學、地形學、通訊學、航空學、戰車學、瓦斯學、輸送學、軍隊教育、衞生學、經理學等;政治學的主要內容,是黨義和政治訓練;普通學包括數學、物理、化學、史地及外語。
  • 術科,系根據軍事學原理,演習一切作戰上之技術。其基本內容是制式教練、戰鬥教練、野外演習和實彈射擊與小部隊之指揮練習等。
第三個年度,學生則被授以各兵科專門學識及技能。正期學生之外的各類軍官短訓班,則在一般學、術科教育的基礎上,再根據各班的專業特點施以特種專門訓練或高層次的提高教育。如步兵重兵器訓練班,在學科方面主要授以器械學、射擊學和觀測教練;術科方面則着重於步兵榴彈炮教練、八二迫擊炮教練、以及各種加農炮馬克沁機關槍教練等
軍校制定了各種細緻的教育進度預定表等,按照所開課程編纂一批相應教材,並收集各種現成軍事書籍,“斟酌損益”,修改使用。對教育的結果也十分注重。建立了嚴格的考試製度。通過各項考試,一方面檢定學生對於學、術兩科理解之程度,及應用之能力,另一方面鞭策學生在學業上不斷進取。
軍事教育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師資隊伍的狀況。南京中央軍校對教職人員具有很高的要求。規定教官任用,必須由教官資格審查委員會進行資格審查,然後再呈請學校委任。被委任到校服務的人員必須以一個月為試用期,在此期間將審查其經歷是否確實,精神是否充足,思想是否純正。試用期後再須經過三個月的代理工作,最終才被補授實職
軍校每年還對教職人員進行一次考核,凡“服務勤慎或卓著成績者”將分別得到嘉獎、晉薪或記升、晉級等獎勵;凡“學力欠缺或放棄職守者”將分別受到警告、降級、免職等處分。同時,軍校還強調所有教官必須精通英、德、日其中一種語言,以使其能“直接探求各國之最新軍事學術”,更好勝任現代軍事學術的教學工作。
軍校當局對教職人員的嚴格把關,一方面確使軍校召集到一批頗具才識的軍事理論教育家,有助於軍事教育的發展和軍事人才的培養;另一方面由於錄用了一批所謂“思想純正”,能夠“效命黨國”的軍事教官,從而也強化了蔣介石對於軍校的直接控制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政治訓練

南京中央軍校建立後,以“政治訓練與軍事教育並重”為方針,從開學的第一天起蔣介石就強調,軍校學生在政治方面“要受嚴格的訓練,守嚴格的紀律,服從黨,服從主義”;
1929年國民黨“三大”確立了“軍事教育與三民主義教育成為一體”的原則之後,政訓工作在南京中央軍校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原先隸屬於教授部的政訓處開始獨立工作,名義上直屬於校本部,實際上由軍委會政訓處直接節制,所有政工人員均由軍委會政訓處統一委派。1932年黃埔系的秘密宗派團體力行社成立後,軍校的政訓工作又一直在力行社的控制之下活動,成為蔣介石專制統治的一塊重要陣地。
軍校政訓工作從政治教育與政治訓育兩大方面展開,政治教育側重於政治理論和政治知識的灌輸,由政治教官負責向學生講授黨義以及社會科學課程,政治訓育着眼於人格、精神之陶冶,由訓育教官及訓育員分負其責。
南京中央軍校政治訓練的實質,是通過嚴密的政訓工作體系監視學員生的思想,約束學員生的行為,“凡是被他們認為有共產黨嫌疑或思想不穩的學生,即由政訓處通過學校予以禁閉、開除處分,交軍法機關轉送陸軍監獄”。同時又是利用講課、講話、討論,以及其它各種政治活動,向學員進行反共、領袖獨裁的思想宣傳,以造就軍校學生的蔣記“三民主義靈魂”。當然,軍校的政訓工作也包含着抗日愛國的思想內容,其訓練計劃中明確規定,要“使學生認識帝國主義尤其是日本帝國主義,……為民族之最大敵人。”這種教育無疑有利於軍校學生作好抗日御敵的思想準備。
“軍人精神,居軍隊教育上首要之地位”。南京中央軍校的教育,尤其是政治教育訓練是以蔣介石的軍人精神教育作為思想指導的。蔣介石十分注重于軍校的軍人精神教育,幾乎每逢軍校學員生的開學、升學、畢業典禮和各種紀念儀式,他都要臨場發表軍人精神教育的訓話。蔣介石的軍人精神教育,其中心理論,是所謂“恢復中國固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道德”。儘管它着上“三民主義”的外衣,以“統一禦侮,復興民族”相標榜,但究其思想實質,乃是向軍人灌輸封建主義倫理道德法西斯主義的獨裁思想,力圖使全體軍人的思想、意志、信仰和行動全都統一到蔣介石的旗幟之下。用他自己的話講,就是“要合萬人之心為一心”。從而鞏固其“一個主義,一個黨,一個最高領袖”的獨裁專制政權。其基本目標,就是要把所有軍校學生鍛造成其專制統治的武力基礎。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軍校沿革

1927年國民黨政府定都南京後,蔣介石在南京再次籌設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旋定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次年3月開學。隸屬於軍事委員會。校本部設校長、副校長、教育長各一人,綜理全校事宜。以蔣介石為校長,李濟深為副校長,何應欽為教育長。下設校長辦公廳及教授、訓練、政治三部,管理、經理、軍械、軍醫四處,學制三年。入伍生教育(預科)一年,期滿考試合格後,升入學生隊,正式軍官教育二年。教育內容分軍事、政治兩類,主要軍事課程有戰術、軍制、兵器、築城、交通、地形以及各兵種所需技術學科、步兵操典、射擊教範等。政治課程有中國國民黨史、中國革命史、三民主義等20餘門。中央軍校第一批學生多為黃埔軍校第六期及武漢、長沙分校來寧之學生,為標榜自己為黃埔軍校之繼續,遂將該期定為第六期,編為3個步兵大隊和炮兵大隊、工兵大隊。是年11月改隸訓練總監部,附設軍官團、軍官研究班、航空隊,增設要塞炮兵隊、交通大隊。1929年7月將校長制改為委員制,設校務委員9人,蔣介石、閻錫山、何應欽為常務委員,張治中為教育長。1933年恢復校長制,蔣介石兼校長,並於校長之下設校務委員會。是年起,先後開設洛陽、武漢、成都、廣州、昆明、南寧等分校。1937年七七盧溝橋抗戰爆發後,本校遷四川銅梁(今屬重慶)。為適應部隊擴編和補充的需要,除擴大本校招生外,並將原有的分校依次改為第一分校至第六分校,學制亦相應縮短為一年半至二年。學校組織機構亦有所調整。1938年3月在甘肅天水(後遷西安)成立第七分校。11月,本校遷成都,並將成都第三分校併入。本校隨後於江西瑞金、湖北均縣(今丹江口市)、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成立第三、第八、第九和寶雞特種兵聯合分校以及軍校駐魯、冀、蘇各幹訓班、特科幹部教育班等。抗戰勝利前後,各分校、幹訓班相繼裁撤。1946年改名為“陸軍軍官學校”,並改隸於陸軍總司令部。次年關麟徵任校長。1949年12月,學校遷往西昌途中,所屬成員大部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殲滅。 [1]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歷史地位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推進了中國軍事教育的近代化,但此種進程並未超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軍事歷史範疇。南京中央軍校是黃埔軍校的繼續和變異,既為南京國民政府養成了一支國防力量,又為蔣介石的統治的提供了一支近衞武裝。
概觀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的歷史,可以認為它在近代中國所產生的影響和作用是雙重交織的。置於軍事角度探究,南京中央軍校給中國近代軍事教育帶來了些許新的因素:由其引進並推廣的西方現代軍事教育及現代軍事學術理論,局部改觀了當時中國軍事教育的落後狀況;而大批受過現代軍事教育的新型軍人的培養又為三十年代南京國民政府的陸軍整編注入了新的生機,從而一定程度地起到了鞏固中國國防建設,做好反侵略戰爭準備的作用。在這意義上講,南京中央軍校又推動了中國軍事教育和中國國防建設的進步。軍校的這種兩面性正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近代軍事教育特徵 [2]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
  • 2.    王玲. 黃埔軍校(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分校簡介[J]. 民國檔案, 1990(3):1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