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軍閥割據

鎖定
軍閥割據,是指擁有軍隊、自成派系的軍人或軍人集團割據一方、不聽從中央政府號令的現象。
軍閥割據現象在古今中外皆有存在。中國雖然是一個大一統歷史久遠的國家,但在中央衰落或亂世易鼎時,也存在軍閥割據現象。中國歷史上的軍閥割據以東漢末、唐末——五代、民國三個時期為代表。
軍閥割據對中國歷史有深遠的影響。割據時期的普遍現象是:戰亂和兼併頻繁,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難以保證;社會生產建設和商品市場流通遭到阻礙或破壞;社會意識、社會認同撕裂;內外空虛,國家和民族的力量被削弱。在經歷一個割據時期之後,中央和國家相對實力會下降甚至造成外敵入侵的局面。
中文名
軍閥割據
外文名
carving up of a country by warlords
主要時期
漢末、唐末、五代十國、民國
代表人物
劉表、安祿山、吳佩孚、段祺瑞、張作霖、馮玉祥

軍閥割據解釋

軍閥割據是割據行為的一種,它的行為主體是軍閥。
軍閥是指在正常的國家體系內,由自成派系軍人組成軍事集團,對國家地域劃分勢力範圍,使用軍事手段割據一方,並控制其割據地的行政,司法,教育,税務等政府機構和所屬官員的任命。軍閥是國家中央政府和中央集權衰弱的產物。軍閥一般都無視中央政府的存在,有的甚至與中央政府分庭抗禮。其軍事集團只服從於軍事首領,並不服從於中央政府。
割據是指,分割佔據,即佔據一方領土,成立政權。

軍閥割據形成原因

軍閥割據中央政府下放過多權力

出於開疆、安邊、減支、平叛、制衡等目的,中央政府往往會下放一些權力到地方或軍隊,有時地方和軍隊的權力會集於一人或一職。這是十分考驗中央政府的執政能力的,若缺乏控制和變通的能力,可能會導致中央實力的下降和地方勢力的膨脹。

軍閥割據地方擁有割據的基礎

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軍閥割據和地方分立是一體兩面的——地方擁有武裝力量,才能維持自立;而地方的地理條件、資源稟賦、經濟基礎則是軍隊保持戰鬥力和割據的重要條件。一個各項條件良好的地區,更能激發軍閥的野心和慾望。

軍閥割據軍隊與地方形成穩定的結合

在長期自給自足的封閉經濟條件下,如果軍隊將官長期兼任地方職務(如天寶時期的節度使),或地方官掌有募兵養兵權力(如漢末的州牧),軍隊和地方易形成形成互生共存的關係。唐朝難以削平河北三鎮的一個原因就是,不能將河北三鎮牙兵從當地社會生活中剝離出來。

軍閥割據外部勢力的干涉

外力干涉有的會影響中央對地方的政策、有的會影響地方對中央政令的執行、有的還會支持地方勢力與中央對抗,甚至直接出兵干涉。這在民國的軍閥混戰時代十分明顯。北洋三系軍閥的背後,都有外國列強的身影;即使是日後的蔣介石政府,也得到了英美列強的支持。

軍閥割據中國歷史上的軍閥割據

軍閥割據東漢末

秦朝將郡縣制推向全國,漢初又糅合封國制,故謂郡國並行制。西漢中期後,封國勢力日衰,郡縣成為佔絕大多數的地方行政機關。漢武帝時設置十三刺史部,在郡縣上加了一級監察機構。
184年,為鎮壓黃巾起義,東漢中央政府允許地方政府和地方士族豪強自行招募軍隊。
188年,依據劉焉的建議,中央政府又改刺史為州牧。昔日作為中央派出監察機構的刺史一躍成為手握地方行政、財政和軍事大權的州牧
自主募兵已經使得地方大族軍事實力大增,放權州牧更使得有實力和野心的宗室、豪強士族可以名正言順地竊據地方權力。(宗室如劉焉、劉表就以此分別割據益州、荊州)至此,割據已經事實形成,中央政府名存實亡,歷史進入羣雄逐鹿的時期。
(詳見漢末羣雄

軍閥割據唐末-五代十國

唐睿宗時,為防止異族的進犯,唐朝廷擴充軍鎮,設立節度使。到玄宗時,天下共有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各地的節度使手握重兵,同時也兼任其他職務,在地方往往還有財政,監察管內州縣等權。節度使制度既是唐朝安疆拓邊的利器,也為唐朝的衰落埋下了隱患。
755年,身兼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叛亂。在平叛以及之後的維穩過程中,中央政府越來越仰仗藩鎮的力量,節度使、經略使、觀察使越設越多,直至無地可設。藩鎮之中有許多是忠於朝廷、接受中央人事任免的,但它們在內政事務上又有一定的獨立性;更有一些以河北三鎮為代表的藩鎮,它們聽調不聽宣,甚至不服從唐廷的任命。中唐後期,藩鎮割據的局面事實上已經形成。乾符二年,黃巢領導的農民戰爭遍及全國(北至黃河,南到廣州,東臨海,西達關中),唐朝廷建構的藩鎮制約體系被打破。農民軍攻入長安後,唐朝廷威望無存,各地勢力肆意發展,很快進入軍閥混戰的五代十國時期。
五代十國時,地方雖然初步形成了割據政權,但在這些政權的內部,武人思想盛行,軍中往往還存在一些山頭。這些政權大多短命,有不少就亡於內部的軍事政變。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之一。

軍閥割據民國

在民國政府作為中國(名義上)的中央政府的三十餘年中,地方擁兵自重、自行其是的現象可以説是相伴始終。而這些現象的種子,則是在風雨飄搖的晚清種下的。
在長達十餘年的太平天國運動(1851~1864)中,綠營和八旗不堪大用、無力鎮壓,清政府乃命令各省在籍官紳舉辦團練,組織武裝。在鎮壓太平軍及洋務運動期間,清廷又給予一些地方度支自便之權。這就為地方的分立提供了軍事和經濟條件。
這些地方實力派組織的團練軍在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的同時,也天然具有以籍貫為紐帶,保持內部團結的特點,如軍號:湘軍、淮軍、楚軍等,就有明顯的地域性。後來,湘淮楚三軍主要人物既治軍務,又參與中央政事,有時又坐鎮地方。這種類似“入而內相,出為外王”的關係十分微妙。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年)中,李鴻章(時任兩廣總督)等人(還有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認為中國必敗,為保全地方,竟然與列強達成“東南互保”協議,對北方戰事坐視不理。事後,李鴻章又被清政府任命為談判代表。不管李鴻章的初心如何,這些事件已經表明,清政府並非上下一心,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已經大大衰弱;清政府對地方和軍方實力派並不信任,但又不得不倚重之。在大廈將傾的時代,這種不利的趨勢沒有得到扭轉,反而不斷的加劇。日後民國的軍閥割據混戰,與此有一定的關係。
地方團練軍一度救清朝於危亡,這些隊伍被納入國家正規軍後繼續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統一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隨着時代的發展和內部的腐化,湘淮楚等團練軍戰鬥力下降的問題日漸嚴重,在不少重要的戰事中敗下陣來。
甲午戰爭(1894年)後,清政府開始籌建新軍。辛亥革命前,各省的新軍相繼籌建或建立。但在辛亥革命時,新軍中既有追隨革命者,又有效忠清廷、或是趁勢投機者。其中,武昌新軍打響了革命的第一槍;而以袁世凱為核心,駐守北方的北洋新軍則是清政府與革命勢力對峙和談判的最大籌碼。袁世凱野心勃勃,趁機漁利,如願成為中華民國大總統。此後數年,北洋勢力不斷謀求擴張、駐守各地的前清新軍大多成為地方的實力派,而孫中山等革命黨人仍在南方活動。
袁世凱修約和稱帝前後,一批愛國軍人公開與袁世凱決裂,不再聽其號令。1916年6月,袁死。北洋勢力隨即分裂為直、皖兩系,張作霖領導的東北奉系也自成一家。三系矛盾日益激化,直皖戰爭、直奉戰爭、第二次直奉戰爭、北伐戰爭等大戰接踵而至,較小規模的軍閥混戰更是數不勝數。這些割據和爭奪基本以省為單位進行。
1928年12月,奉系軍閥張學良在東北宣佈易幟,擁護南京國民政府。至此,北伐戰爭結束。北伐戰爭結束了北洋軍閥時代,蔣介石領導的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上統一中國。但是,全國各地仍存在大大小小的軍閥勢力,民國進入新軍閥混戰的階段。
東部新軍閥的崛起和矛盾引發了新一輪的混戰,蔣系、新桂系、奉系、馮系、晉系之間時而結盟,時而交兵。由於蔣系實力最強,蔣政府又坐有中央政府的名號,其兼併願望最為強烈,故此時期的戰事多與蔣繫有關。1930年,新軍閥之間的中原大戰爆發,這是近代中國最大的一次軍閥混戰。除這些軍閥之外,北伐的策源地廣東為陳濟棠所據;四川逐漸形成劉湘等八大軍閥頭目;雲貴兩省控制在滇系軍閥的手中;山東韓復榘、西北馬氏軍閥漸漸脱離馮系,馮系日趨瓦解;新疆先後控制在楊增新、盛世才手中。
隨着全面抗戰爆發,各軍閥暫止爭鬥,共禦外侮。在這個階段,蔣介石趁勢接手川渝,並以中央政府身份和民族大義對其他軍閥進行管制和調動,消耗了其他軍閥的實力,而進一步擴大了蔣系的力量。
直至解放戰爭時,解放軍才掃清了中國大陸的軍閥勢力。

軍閥割據其他時期

除以上三個時代外,中國歷史上影響較大的軍閥割據也存在秦漢之際、兩晉——南北朝、隋末唐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

軍閥割據其他國家的軍閥割據現象

無獨有偶,軍閥割據現象也廣泛於世界各地。東亞的日本軍閥割據歷史十分漫長,以日本戰國時代為代表。歷史上,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蒙古帝國奧斯曼帝國等龐大帝國都在中後期面臨軍閥割據的問題,它們都沒有有效的解決方案,有的甚至因此國家解體。
奧斯曼帝國距今較近。在它的衰落期,它的北非行省相繼失控,如埃及馬穆魯克集團實質上已經自治。馬穆魯克衰落之後,雄踞埃及的一代梟雄穆罕默德·阿里一度對抗中央,甚至北伐奧斯曼本土。在穆罕默德·阿里的治下,埃及幾乎成為獨立的國家。
西歐的分裂局面一般不視為軍閥割據,但長期盛行的封建領主制度下,中央政府的實際管轄範圍並沒有看起來那麼大,地方大多掌握在擁有軍隊的封建貴族手中。這些封建貴族會對國王(或皇帝)履行相應的義務,但也時常為自己的利益消極履行義務,甚至對國王(或皇帝)加以反抗。同時,有些貴族還與鄰邦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法國的諾曼底公爵,同時也是英格蘭的領主)。這與中國歷史上某些時期的軍閥割據局面有所相似。這種局面直到以國王為代表的中央的權力擴大和封建貴族的式微時才有所改觀。從這時起,以法國為代表的統一民族國家逐漸形成了。

軍閥割據民國軍閥割據年表

軍閥割據1916年

6月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裂出以直隸(今河北)人馮國璋為首領的直系和以安徽人(簡稱皖)段祺瑞為首的皖系.直系代表人物有曹錕李純陳光遠王佔元等,分別任直隸,江蘇,江西,湖北等省督軍,構成直系的基本勢力.皖系主要人物有徐樹錚靳雲鵬﹑段芝貴﹑傅良佐倪嗣沖等。黎元洪任總統,段祺瑞任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掌握北京政府大權.段祺瑞依靠曹汝霖等親日派官僚,急欲取得日本的援助,積極主張對德,奧匈宣戰,但遭到黎元洪和多數國會議員的反對.

軍閥割據1917年

5月黎元洪免去段祺瑞國務總理職.皖系便煽動10餘省區的軍閥通電"獨立",發兵進逼北京.
7月張勳乘機擁清廢帝溥儀復辟.段祺瑞率兵討伐,迅速打敗張勳,重新控制政權.皖系不惜出賣國家利權,向日本大借外債,他們乘機編練"參戰軍",擴充皖系實力,鼓吹以武力統一全國.
,發動內戰,妄圖消滅以孫中山為首的南方護法力.

軍閥割據1918年

民國七年(1918年),由於軍閥混戰,四川實行“防區制”,四川境內各派軍閥劃區割據,各個防區就是一個獨立王國,全川軍令政令並不統一。 [1] 
,組成以安福系議員佔絕對多數的新國會,史稱安福國會.皖系又利用安福國會選舉徐世昌取代馮國璋任總統,壓制直係軍閥,以便實行一系專制.皖系武力統一政策激起全國人民的公憤,也為直系將領所反對.直系在英,美支持下,同以段祺瑞為首的皖係為爭奪中央政府的權力展開了激烈的鬥爭.
8月,皖系操縱的安福國會選徐世昌為總統,取代了馮國璋的職權.

軍閥割據1919年

12月,馮國璋病死,曹錕,吳佩孚成為直系首領.直皖軍閥的權力爭奪日益加劇.

軍閥割據1920年

7月直皖戰爭爆發,皖系被直,奉軍擊敗.北京政府由直系控制,皖系軍閥逐步被消滅.
直奉聯合發動了直皖戰爭,打敗了皖系軍隊,一起控制北京政府.直皖戰爭後,直奉之間因在地盤和權力分配上的矛盾。
8月,粵桂戰爭爆發,桂軍以沈鴻英為攻粵總司令與陳炯明指揮的粵軍作戰。
同年8月中旬至10月,粵軍轉危為安
11月,桂軍撤出廣東,第一次粵桂戰爭結束。

軍閥割據1921年

6月,舊桂系再次出兵廣東,旨在重新控制兩廣地區,卻仍以桂系失敗告終。

軍閥割據1922年

4月爆發首次直奉戰爭.結果奉軍戰敗,退出關外.直系控制北京政權後,仍推行武力統一的政策,驅逐徐世昌,扶出黎元洪覆任總統,策動廣東的陳炯明發動軍事政變,驅逐孫中山出廣東.同時派楊森督川,孫傳芳督閩,沈鴻英督粵.

軍閥割據1923年

2月,吳佩孚製造了"二七"慘案.
6月,曹錕在京驅逐黎元洪,
10月,曹錕經賄選竊踞總統職位.直系由此而聲名狼藉,財政經濟狀況也日趨惡化.

軍閥割據1924年

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囚禁曹錕。吳佩孚腹背受敵,主力被殲滅,率殘部倉皇南逃.

軍閥割據1925年

3月,孫中山逝世後,北京政權實際上被奉系首領張作霖控制.原屬直系的浙江督軍孫傳芳,躍為直系後期最有實力的首領.
10月,孫組織浙,閩,蘇,皖,贛5省聯軍,自任總司令,以東南5省首領自居.吳佩孚則乘機到漢口自稱蘇,浙,鄂,贛,川等14省討賊聯軍總司令,重新糾集直系勢力.

軍閥割據1926年

6月,北伐戰爭前夕,吳佩孚擁有兵力約20萬人,佔據湖南,湖北,河南和陝西東部,河北南部,控制着京漢鐵路.孫傳芳擁有兵力約20萬人,佔據着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等省。國民革命軍北伐後,先在湖南,湖北消滅吳佩孚的主力,接着在江西,福建擊潰孫傳芳軍隊.不久,直系軍隊的殘部也分別被消滅.

軍閥割據1928年

6月,奉軍統領時任安國軍政府的張作霖在返回奉天(今瀋陽)時被日軍炸死,其子張學良繼任奉軍總司令。
12月,張學良通電全國宣佈東北易幟,服從國民政府,信奉三民主義。東北易幟標誌着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國的統一和北洋軍閥割據時期的結束。

軍閥割據護法運動

護法運動亦稱"護法戰爭".
1917年
7月張勳復辟,孫中山發表《討逆宣言》,號召護法.段祺瑞重任北京政府國務總理,拒絕恢復國會,實行《臨時約法》.孫中山發出擁護約法,恢復國會的號召,率駐滬海軍到廣東,與西南軍閥聯合.
8月,孫中山召集離京南下議員在廣州召開國會,因不足法定人數,遂稱國會非常會議或"非常國會",決定成立護法軍政府.
9月1日,選舉孫中山為大元帥,領導滇軍,粵軍及部分桂軍黔軍湘軍,川軍等,抗擊北洋軍閥段祺瑞的軍事進攻,曾擊敗進入湘,川的北洋軍.
1918年
5月,孫中山在桂系軍閥陸榮廷排擠下辭職赴滬.護法軍政府成為南方軍閥的政權,並向北洋軍閥靠攏,醖釀南北議和,護法運動遂告失敗.

軍閥割據張勳復辟

軍閥割據人物簡介

張勳(1854~1923),原是清代的江南提督.中華民國成立後,他率領的隊伍仍然留着髮辮,表示效忠清室,所部故稱辮子軍.他因率軍鎮壓孫中山發動的二次革命有"功",被袁世凱提拔為長江巡閲使,統率兩萬軍隊駐紮徐州一帶.1916年袁世凱稱帝敗亡後,政局動盪不已.張勳遂乘機聯絡前清遺老遺少及保皇黨人康有為等,積極為復辟作準備.

軍閥割據事件經過

1917年7月清廢帝溥儀在北京復辟12天的事件.由於這次事件是張勳一手策劃,史稱張勳復辟.
1917年5月,因是否解散國會問題,大總統黎元洪和國務總理段祺瑞發生爭端.黎元洪被迫召張勳入京調解.張勳便帶領3000軍隊於6月14日入京.30日晚入清宮,召開"御前會議",決定恢復清帝國.7月1日凌晨,張勳穿上清代的朝服朝冠,率領康有為等羣黨,擁12歲的傅儀登基.改民國六年為宣統九年,易五色旗為龍旗,恢復清末官制,封官受爵.張勳自為議政大臣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掌握軍政大權.消息傳出,孫中山在上海發表討逆宣言,各大城市羣眾團體,社會名流,紛紛集會通電,要求討伐張勳.段祺瑞藉助全國反對復辟的聲勢和日本政府的財政支援,於7月3日在天津附近的馬廠組成"討逆軍",誓師討伐張勳.張的軍隊一觸即潰,
1917年7月12日,張勳倉皇逃入荷蘭使館,溥儀再次宣佈退位.段祺瑞7月14日到北京,重新執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