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魯湖

鎖定
魯湖,屬魯湖—斧頭湖一西梁湖水系,屬金水流域,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金口街,湖泊水面中心地理座標為東經114°11'12”,北緯30°13'25”。 [1] 
2020年,魯湖水域面積52.29平方千米,岸線長度120.53千米。 [2]  魯湖的子湖較多、由三門湖、玉盆湖、張鄭湖、西垮湖等9個子湖組成,湖水依賴區間徑流和湖面降水補給,入湖河流主要是區間溪流、調蓄後經新河口由魯家閘入金水河入長江。 [1] 
魯湖具洪水調蓄、觀光旅遊、水產養殖等多項功能, [2]  為國家級健康養殖示範場和江夏區魯湖萬畝鱖魚健康養殖示範區。 [1] 
中文名
魯湖
地理位置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金口街
面    積
52.29 km²
岸線長度
120.53千米
所屬水系
魯湖—斧頭湖一西梁湖水系

魯湖位置境域

魯湖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金口街。魯湖湖盆呈不規則三角形,湖泊水面中心地理座標為東經114°11'12”,北緯30°13'25”。 [1] 

魯湖水文特徵

魯湖綜述

1949年,魯湖在中水位21.5米時湖泊面積77.1平方千米,容積16760萬立方米。
20世紀60—70年代,湖北省武昌縣(今武漢市江夏區)圍墾部分子湖,圍墾面積3690公頃,其中,新墾農田1388公頃,養殖面積2066公頃。
2080年代,魯湖當中水位21.50米時,湖泊面積40.2平方千米,容積10879萬立方米。
2012年,魯湖南北最大湖長13.1千米,東西最大湖寬7.2千米,岸線總長83.1千米,最大水深為3.16米,平均水深為2.27米,多年平均水位21.45米,湖面面積44.9平方千米,湖容9766萬立方米。據湖北省環保廳監測,2013年魯湖水質為Ⅲ類,輕度富營養。 [1] 
2020年,魯湖水域面積52.29平方千米,岸線長度120.53千米。 [2] 

魯湖水質

2021年魯湖01-07月水質狀況
湖泊
名稱
水質規劃類別
監測
月份
本月水質類別
上期水質類別
去年同期
水質類別
水質
同比變化
本月超標項目及超標倍數
(括號內為超標倍數)
魯湖
1月
變好
CODcr(0.09)TP(1.0)
2月
/
/
TP(1.80)
3月
變差
TP(2.20)
4月
變差
TP(2.60)
5月
穩定
TP(1.40)
6月
變好
CODcr(0.07)TP(0.20)
7月
穩定
CODcr(0.47)CODmn(0.10)TP(1.80)
參考資料: [3] 

魯湖湖區水系

魯湖屬魯湖—斧頭湖一西梁湖水系,西抵長江,東鄰梁子湖水系,北鄰湯遜湖水系,屬金水流域。
金水流域屬於典型的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夏熱冬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温和。由於幕阜山脈面對季風暖濕氣流的來向,地形的抬升作用,促成本地區為全省多雨區之一。流域內多年平均氣温17.2℃,極端最高氣温40.3℃,極端最低氣温-12.4℃。年均日照1712小時,無霜期272天。流域內年均降水量為1393毫米、地表徑流深500毫米。
金水流域屬鄂東南低山丘陵區向江漢平原邊緣過渡。地勢南高北低,嶺谷平行相間,山丘盆地殘差,沿江濱湖交接,為其地貌特徵。其東南邊緣屬幕阜山脈,自西向東延綿於湘、鄂、贛三省邊界,海拔高程1000米左右。地形地貌以中山和低山丘陵為主,山間河谷縱橫。
魯湖的子湖較多、由三門湖、玉盆湖、張鄭湖、西垮湖等9個子湖組成,湖水依賴區間徑流和湖面降水補給,入湖河流主要是區間溪流、調蓄後經新河口由魯家閘入金水河入長江。 [1] 

魯湖資源狀況

魯湖湖區水產

魯湖適宜養殖,為國家級健康養殖示範場和江夏區魯湖萬畝鱖魚健康養殖示範區。湖區金水農場是中國建場最早的大型國營農場之一。
畜牧業以養豬為主,年生豬飼養量1.16萬頭,年末存欄4500頭;家禽飼養量1.7萬隻,其中雞1萬隻,鴨0.7萬隻;生產肉類966噸,其中豬肉928噸,禽肉38噸;畜牧業總產值0.2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30%。
漁業以精養魚池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水域面積1.6平方千米。全年生產淡水魚120噸,蓮子240噸。漁業總產值0.08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13.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職工23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1億元,比2011年增加10%。財政總收入520萬元,比2011年增加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0萬元,比2011年增加10%。 [1] 

魯湖旅遊資源

  • 馬家橋
馬家橋於清同治八年(1869年)修建,位於武漢市江夏區鄭店街道辦事處蓮花橋村馬家灣西邊約80米的河港上,系單孔石樑橋,全用青條石砌建。橋長3.85米,寬1.35米,頂厚0.3米,頂距水面1.9米,距水底2.43米。北偏西20°角。橋面由3塊長條石鋪建,橋基兩端呈“八”字形分開,全用條石平鋪錯縫砌建,十分規整。橋整體保存較好。 [1] 
  • 青蓮庵橋
青蓮庵橋位於武漢市江夏區鄭店街道辦事處青蓮庵四組西北部約150米處一條東西走向的河港上。該橋系雙孔石樑橋,主要用花崗岩麻石砌建,間砌少許紅砂石。此型較大雙孔石平梁橋在江夏區尚屬首次發現。全長17.2米,寬3.6米,單孔間距2.8米,總跨度8.7米,橋面厚0.3米,橋內頂距水面高1.8米,距水下淤泥3米,中間橋墩長6.5米,寬1.75米。橋面條石長3.95~4.07米,寬0.35米,厚0.3米。橋面分二節條石平鋪砌築,現存有10塊,兩側原建有護欄,已毀,橋基兩端呈“八”字形狀,中間橋墩東西兩端呈“△”形,橋底鋪有條石,整個橋體採用條石錯縫平砌,十分規整。 [1] 

魯湖歷史文化

魯湖名稱來歷

據清同治《江夏縣誌》記載,“魯湖在縣東南八十里”。因湖中有一山狀若螃蟹,因恐螃蟹得勢、橫行霸道,明代兵部尚書熊廷弼辭官歸鄉時呼其為“滷湖”,欲將螃蟹滷煮來吃,後因同音演變為“魯湖”。 [1] 

魯湖神話傳説

魯湖西部鐵錦一帶,有座名為娘娘錐的山。相傳,鐵錦有個漂亮的漁家姑娘在魯湖打魚,遇上大風,翻了船,被湖東邊賀嶺的一個後生救起。從此,兩人彼此愛慕,每天太陽落山時,他倆都會盪船到湖中心會面,説知心話。一天,蝦兵蟹將到魯湖巡查,看見此事,報告龍王,龍王又報告天上的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發脾氣,説這樣傷風敗俗的事決不能輕饒。這天,太陽落山了,這對情侶又在湖中會面。天上的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簪子朝下一擲,變成一座無形的山,將他倆分隔開來。他倆不管怎樣用勁蕩槳,可船就是到不了湖中心。從此以後,不管是颳風下雨,還是下雪,他倆還和以往一樣,把船用勁地往湖中心蕩。每天,他倆都這樣蕩呀,蕩呀,就是蕩不到一起去。姑娘急得大聲呼喊湖東的後生,後生也急得大叫鐵錦姑娘,他們都隱隱約約地聽見了呼喊的聲音,就是見不了面。每天深夜,他倆都急得要大哭一場。久而久之,他倆流的淚水,使魯湖的水漲了三尺。後來眼淚流乾了,他倆就變成了兩座山,一座叫女山,一座叫兒山。每當下大雨,雲霧遮住王母娘娘的眼睛,兒山和女山就會慢慢往湖中心移動,到湖中心去説知心話。 [1] 

魯湖環湖道路

2024年,武漢市委市政府審議通過《武漢市湖泊綜合治理工作方案》,將開展魯湖綠道建設,在魯湖等生態區和部分建設區湖泊的重點區域,建設環湖道路及植被緩衝帶。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