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蟻族

(工作羣體)

鎖定
“蟻族”,並不是一種昆蟲族羣。本來形容擁擠狀態及工作任勞任怨、勞動時間長、工作忠良、有團隊精神的日本居羣。廣義“蟻族”可分為狹義蟻族(即典型蟻族)、蟻居族與蟻工族。借指蟻居族:低收入劣居羣體。現在也形容中國低收入聚居羣體。包括城市擁擠聚居的普通市民、農民工、高校畢業生、技校畢業生,並不單純指某個年齡學業羣體。其中,大學畢業知青蟻族是“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羣體”。話劇晨曦結藝集合青島話劇院演職人員中堅力量,推出原創勵志喜劇《蟻族》。
中文名
蟻族
外文名
ant tribe
拼    音
yǐ zú
本    義
形容日本居羣,含褒義
變    義
形容像螞蟻一樣,成羣擁擠住一起
名稱由來
根據螞蟻的生活習性而得名
相關文藝作品
原創勵志喜劇《蟻族》

蟻族名稱由來

蟻族 蟻族
首先,螞蟻是一種爬行的微型昆蟲,有着羣居的習慣和天生的挖洞本領。
其次,螞蟻屬羣居動物,一個蟻穴裏常常有成千上萬只螞蟻,這也與該羣體在物理狀態下呈現出聚居生活的特徵相吻合。此外,螞蟻很弱小,但若不給予其足夠的重視,螞蟻也會造成嚴重的災害(如蟻災),因此有人稱螞蟻為“弱小的強者”。螞蟻這些特點與該羣體弱勢、低收入、不被人關注,易引發諸多社會問題等方面極為相似。
其三,勤勞辛苦,工作忠良,團隊精神。這是螞蟻的突出特徵。
此外,螞蟻還有許多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優點,而恰恰是這些優點,與該羣體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比如螞蟻永不言棄的精神:如果我們試圖擋住一隻螞蟻的去路,它會立刻尋找另一條路。要麼翻過或鑽過障礙物,要麼繞道而行。還比如螞蟻所具有的期待情懷:整個冬天螞蟻都憧憬着夏天。在嚴冬中,螞蟻們時刻提醒自己嚴寒就要過去了,温暖舒適的日子很快就會到來。即便是少有的冬日暖陽也會吸引螞蟻們傾巢而出,在陽光下活動活動筋骨。一旦寒流襲來,它們立刻躲回温暖的巢穴等待下一個豔陽天的召喚。此外還有螞蟻勤勤懇懇、全力以赴的工作態度等等。

蟻族兩種用法

蟻族本指

典型蟻族指:跟螞蟻一樣,成羣擁擠住一起,住房很小,又勤勞辛苦、工作忠良、團隊合作
蟻族本來形容居住擁擠、住房很小(日本人多地少又集中居住於某些地帶導致住房很小)、及終身僱傭制下工作任勞任怨、勞動時間長、工作忠良、有團隊精神的日本工人羣。西方媒體這種用法對日本人半是遺憾半是讚揚。日本人的螞蟻啃骨頭等精神導致其生產率很高,過勞死現象也多。
值得注意,新用法的出現,用法的轉型,並不取消原義的存在,多義是語詞的普通現象。
廣義“蟻族”可分為三種類型:狹義蟻族(即典型蟻族如日本工人羣)、蟻居族和蟻工族。蟻居是劣居羣體,蟻工族是工作任勞任怨、有團隊精神的人羣。

蟻族借指蟻居族

“蟻族”也形容中國低收入劣居羣體,這種用法其實是借用,相當於蟻居族,採用蟻族的蝸居特徵。
“蟻族”或蟻居族,包括城市擁擠聚居的普通市民(如棚户區的)、農民工、大學畢業生、技校畢業生,有市民蟻族、農工蟻族、青知蟻族等,並不單純指某個年齡羣體。
其中,青知蟻族包括兩種,一是“大學(高校)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羣體”,二是技校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羣體 [1] 
注意用法:廉思《蟻族》書表現高校畢業青知蟻族,引起廣泛關注,但有些網友因此把蟻族的部分羣體當做全部,不妥。如果把蟻族錯誤地等同於高校畢業青知蟻族,就會嚴重忽視對廣大它類蟻族的關心。例如,2013年報道北京某地民工幾十人租套房子,就是一些民工蟻族的例子。都應該受關心,不應該讓其中一羣獨佔一個公共名詞。

蟻族話劇

晨曦結藝集合青島話劇院演職人員中堅力量,第一代“大料”《生活天天秀》主持人騰飛,青島春晚主持人康傑,話劇《武林外傳》導演苗青,“王二小”扮演者李鵬,聯合中央台“夢想劇場”御用導演孫大奎,經過近半年的精心打造,隆重推出原創勵志喜劇《蟻族》。

蟻族蟻族三等

蟻族 蟻族
蟻族或蟻居族有三等。一等有小小房,二等租房子,三等是指沒錢租房子,更沒錢買房子,住集體宿舍的人羣。跟螞蟻一樣幾千只幾萬只住在一起。蟻族是二手煙的最大受害者,在集體宿舍有一個人抽煙,會導致整個宿舍是煙霧籠罩。有一個人腳不洗,會導致整個宿舍臭氣沖天。所以蟻族的生活是苦不堪言。蟻族的數量很龐大,而不是指小部分大學生,社會發展是分層次的,貧富差距很大,有很多外出的農民工,在外同樣過的是蟻族的生活,甚至沒有大的宿舍可以居住的。

蟻族熱議背景

高房價的時代背景 高房價的時代背景
再加上我國就業形勢變化、房價過高、大學生就業觀念滯後等原因,在大城市中逐漸出現一個特殊的羣體——青知“蟻族”,即“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羣體”。這個羣體和螞蟻有許多相類似的特點:高智、弱小、羣居。青知“蟻族”羣體在全國已有上百萬規模。與現實生活中“蟻族”的龐大數量相比,在社會關注度上,青知“蟻族”卻是一個鮮為人知的羣體。社會上經常出現以“農民工、下崗職工、農民”為主體的媒體報道和學術研究,而有關“蟻族”的學術研究和媒體報道則寥寥無幾。在外來流動人口成為新聞媒體和文學作品(特別是打工文學)關注的主題,同時也日益成為學術界的主流話語和焦點時,青知“蟻族”卻埋沒於“青年農民工”、“流動人口”、“校漂族”等字眼之下,他們既沒有被納入政府、社會組織管理體制,也很少出現在學者、新聞記者的視野之中。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一個被漠視和淡忘的羣體,這是一個少有人關注和同情的羣體。

蟻族社會現狀

蟻族掠影
蟻族掠影(18張)
青知“蟻居族”,是對“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羣體”的典型概括,是繼三大弱勢羣體(農民、農民工、下崗職工)之後的第四大弱勢羣體:受過高等教育,主要從事保險推銷、電子器材銷售、廣告營銷餐飲服務等臨時性工作,有的甚至處於失業半失業狀態;平均月收入低於兩千元,絕大多數沒有“三險”和勞動合同平均年齡集中在22—29歲之間,他們中有九成人是童年時曾被稱為家中“小太陽”、“小皇帝”的“80後”;主要聚居於城鄉結合部或近郊農村,形成獨特的“聚居村”。他們是有如螞蟻般的“弱小強者”,他們是鮮為人知的龐大羣體。
蟻族 蟻族
廉思書裏有特殊用法,他談的“蟻族”是“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羣體”。從名稱可以看出,該羣體具有三個典型特徵:大學畢業,低收入,聚居。該羣體是大學畢業生羣體,即該羣體成員均接受過高等教育。這就限定了羣體的界限,即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農民工以及務農青年不屬於此羣體的範圍之內。此外,根據課題組研究顯示:該羣體年齡主要集中在22—29歲之間,以畢業5年內的大學生為主,“80後”佔到調查總數的九成左右。也就是説,該羣體以“80後”的大學畢業生為主,是一個“80後”高知羣體。該羣體是低收入羣體,羣體中大多數人從事簡單的技術類和服務類工作,以保險推銷、電子器材銷售、廣告營銷、餐飲服務為主。羣體中甚至有的完全處於失業狀態,全靠家裏接濟度日。根據課題組研究顯示,該羣體月均收入為1956元,既大大低於城鎮職工平均工資,也低於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後的平均工資,因而可將其定位為低收入羣體。因此,該羣體是大學畢業生中月均收入2000元左右的低收入羣體。該羣體呈現出聚居的生活狀態。根據課題組研究顯示,該羣體主要聚居於人均月租金377元,人均居住面積不足10平方米的城鄉結合部或近郊農村,已經形成了一個個聚居區域——“聚居村”。這一羣體的人數到底有多少,沒有確切的統計數字。《中國人才藍皮書(2010)》統計顯示,僅北京地區保守估計“蟻族”就有10萬人以上,此外,上海、武漢、廣州、西安、重慶、太原、鄭州、南京等大城市也都大規模存在這一羣體。據初步分析,全國青知“蟻族”人數將在百萬人以上。

蟻族蟻穴

蟻族多居住在公寓或者膠囊公寓中-被稱為蟻穴
蟻穴網應運而生, 蟻穴網開設有新聞、財經、娛樂、體育、科技、旅遊、教育、培訓、遊戲等15個頻道、56個欄目專題,涉及大眾的信息需求和便捷化的日常服務。蟻穴網並積極組建線下互動,打通普通大眾與媒體、個體與個體之間的溝通渠道,使信息暢通無阻,更快更真更準的基於網絡表現民眾的訴求。
重點欄目特點:
新聞頻道刊發本網及特約記者的第一手的合作報道,集合眾多份量級兄弟媒體24小時最新資訊,日更新各類實用資訊100餘條,擔負着網上宣傳和網上輿論引導的重要任務。是蟻族地區信息更新量、點擊量最大的新聞類網媒之一,在蟻族省的網絡文化建設和網絡輿論宣傳中佔重要地位。
培訓頻道集合蟻族地區各大知名培訓機構強強聯手,重點打造蟻族地區最大的綜合培訓推介平台,為廣大的求學者提供便利的服務!讓更多的人可以學有所長,找到合適的工作。
更多精彩欄目,盡在蟻穴網!讓您足不出户可知天下,精彩瞬間一網可見!
此外,學者韓晗在《京滬穗三城蟻族閲讀調查》(《中國圖書商報》,2010.5.22)中就(青知)“蟻族”這一概念從收入、學歷、所在區域與生存狀況等入手,作了較為詳細的定義,他認為,(青知)蟻族是指大學(特指專本科)畢業10年以內,個人來自於非直轄市或省會的貧困家庭,在最低工資標準高於800元(2008年國家統計局標準)的一線城市從事合同、聘用職業的低收入羣體;除此之外,這一羣體的個人收入普遍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3倍,且在其生活的城市無固定房產;從收入支出上看,他們收入的70%以上用於支付房租與承擔基本生活保障,“恩格爾係數”遠遠高於國內平均標準;從地域上看,該人羣主要分佈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與大連等直轄市與經濟發達地區,根據官方統計數據,全國各大城市的“蟻族”總人數約為300萬人。

蟻族蟻族分類

學者廉思將這個羣體也稱為“蟻族”,並根據該羣體所處地域的不同,分別冠之以京蟻(北京)、滬蟻(上海)、江蟻(武漢)、秦蟻(西安)、穗蟻(廣州)等稱呼。
大學生就業難 大學生就業難
研究調查
根據對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和西安等城市研究調查顯示,每個城市的蟻族聚居的人羣數量都相當驚人。與就業、教育相比,該人羣的性危機凸顯。作為80~90後,他們處於性活躍期,然而,青知蟻族婚姻狀況與同居狀況對比。未婚的人數佔到被調查總體的93%,結婚的為7%,與異性同居的只有23%,這比農民工性危機還令人憂慮。
蟻族 蟻族
青知‘蟻族’的性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在93%未婚人羣中有戀人的人佔51%,其中的23%的人選擇了同居的生活方式,只有33%的人在一個月內有過性生活。就全國成年人而言,平均性生活頻率是在每星期1次左右。然而該羣體的67%的人一個月沒有性生活。對比之下,‘蟻族’在性需求方面難以得到滿足,人際性活動的缺失很可能會通過獨自性生活(如:自慰)或其他途徑進行宣泄,如果通過其他途徑則在很大程度上引起社會問題。”不論是“啃老族”,“月光族”,還是“蟻族”,它們指的是當前年輕人,特別是高校畢業剛步入社會不久的大學生們的幾種生活觀念和生活狀態。我且把它們統稱“三族”。其實這些“三族”現象不是我們中國的特色,它在國外早已普遍存在。只是我國每年湧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數以百萬計,每年流入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的年輕人成千上萬。規模上外國不可能有這麼多人,所以,在國外這個現象也就不顯得那麼突出了。
儘管如此,國外的“三族”現象早也引起人們的關注。在美國這個羣體有個比較好聽的名稱--“youngworkers" (青年打工者)。美國的一家專業機構(Peter D.HartResearchAssociates)曾經對這個羣體從1999年至2009年做過一項跟蹤調查,調查涉及該羣體生活的諸多方面,如就業、收入、醫療保險、家庭生活等。根據調查他們發表了一份報告,題目為“YoungWorkers -- A Lost Decade" (青年打工者--迷失的十年)。報告顯示青年打工者一族在走向社會、開始獨立生活的道路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當然,報告調查的“青年打工者”與我們的“三族”不一定完全吻合,但是報告反映的情況與我們的“三族”,特別是類似“蟻族”年輕人面臨的困惑和挑戰是相似的。
蟻族+IT民工:在中國北京和上海等一線城市,高校畢業生人數的增長遠遠快於白領職位的增長速度。天之驕子們一度設想大學學歷就等於高薪就業機會和舒適的住房,如今只能像 成千上萬的蟻羣一樣湧入IT商業圈附近的“貧民窟

蟻族生存現狀

生活條件差、缺乏社會保障、思想情緒波動較大,挫折感焦慮感心理問題較為嚴重,且普遍不願意與家人説明真實境況,與外界的交往主要靠互聯網並以此宣泄情緒。
青知“蟻族”多從事保險推銷、電子器材銷售和餐飲服務等低層次、臨時性的工作,絕大多數沒有“三險”和勞動合同,有的甚至處於失業、半失業狀態,收入低且不穩定。

蟻族社會問題

蟻族 蟻族
與現實生活中青知“蟻族”的龐大數量相比,在社會關注度上,青知“蟻族”卻是一個極少為人所知的羣體。社會上經常出現的是以“農民工、下崗職工、農民”為主題的媒體報道和學術研究,而有關青知“蟻族”的學術研究和媒體報道,都寥寥無幾。在外來流動人口成為新聞媒體和文學作品(特別是打工文學)關注的主題,同時也日益成為學術界的主流話語和焦點時,“蟻族”卻埋沒於“青年農民工”、“流動人口”、“校漂族”等字眼之下,他們既沒有納入政府、社會組織的管理體制,也很少出現在學者、新聞記者的視野之中。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一個被漠視和淡忘的羣體!這是一個少有人關注和同情的羣體!
青知“蟻族”在主流話語中的缺失,並不代表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不重要!2010年,青知“蟻族”的主要聚居區——北京市唐家嶺村面臨拆遷。大約5萬唐家嶺租客不得不另覓他處。
就業狀況:一方面,由於社會上有非常多的不規範行為和思想,基本上中小型企業,都會懂得繞開勞動法,鑽空子,使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更加嚴峻。首先,他們要求有經驗,這樣他們就可以節省成本,將即時利益擴大,其次,他們會想辦法延遲試用期,並且附加一些有利於自己的條件,如各種名義剋扣工資(老闆認為,你的勞動不值得2000,説你給公司帶來損失,你還是學習階段等等),變相超時用工,拖欠五險一金,利用主客心理和勞動保障申訴程序的阻力(上了船,岸上的就管不了了。而且申訴對於員工來説,很不現實。相關部門也是非常“冷靜”的),侵害員工利益。 雖然涉及的金額不巨大,最多幾千,少則幾百,幾十,但對於畢業生來説,哪怕幾元,也是很珍貴的。
由於畢業生太多,社會盈利單位根本不擔心沒人來給他們賺錢,用工態度極其陰暗(表面上説的很好聽,內裏確是想辦法吸盡勞動者的血汗錢,甚至變相欺詐,人身侵害)。這種趨勢,會大大的打擊畢業生就業信心和對社會的信心,進一步滋生懶惰和墮落。
對此,希望社會出台政策,嚴懲違法勞動法的行為,哪怕是很小的事,也需要嚴懲。拖欠剋扣工資,必須罰3倍月薪和3倍被扣被欠工資(一般來説,員工申訴用人單位後,是不大可能繼續在原單位工作的了,所以要保障因此而離職後的利益)和提高相應的行政費,員工損失的時間和精神費用,增加3個月的税務。

蟻族睡眠問題

透視蟻族生存狀態:為求安靜,每晚睡覺戴耳塞 在如今的網上,青知“蟻族”可以説是最震撼人心的一個詞,他們擁有名牌大學的高學歷,卻被社會定位是“高智商、低收入、羣居的弱勢羣體”。他們多出生於80後,從小生活在新中國的優越環境下,步入社會現實的逆境中,他們沒有被困難嚇倒,憑藉自己的努力勤奮,不斷地努力學習,依然堅持自己的夢想,腳踏實地去打拼生活。
安然畢業於國內一所知名的大學,大學畢業後跟隨畢業生招聘大軍孤身一人來到了北京,成為了北京這個大都市裏新增的一名“蟻族”。她用隨身帶着的錢租了一間四人合租的學生公寓,便四處奔走各個招聘會場,為自己未來的生活尋一條出路。
大學畢業生找到工作的機會還是很渺茫的,安然投遞出去的幾十份求職簡歷石沉大海,偶爾有幾個面試電話,卻又是工作前需要交押金的。在安然四面碰壁的時候,室友介紹安然去一家超市裏做促銷員,每月工資1800元,雖然工作累些,但是畢竟生活有了保障,安然接受了這份工作。
每天晚上安然都會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租的房子睡覺,房子處在城中村,每天夜裏兩三點街上依然燈火通明,非常熱鬧。安然為了能讓自己有充足的睡眠,網上買了一副耳塞,睡覺前把耳塞戴到耳朵裏,每晚也可以安靜的睡覺。安然也試過沒有戴耳塞睡覺,外面鬧市般的嘈雜讓人根本就不可能睡着。安然用第一個月的工資跟同室的姐妹們一人買了一副,在北京 這個外地人羣居的城市,擁有幾個能互相幫助的姐妹,心裏是多麼的温暖。
對於工作,安然也有一肚子的苦水。儘管安然每件事都想做到最好,但由於大學剛畢業,各方面經驗很少,工作中顯得笨手笨腳,經常受到顧客的投訴。在老闆眼裏,安然就是員工中的“差等”,平時總對安然冷眼相待。“沒辦法,現在剛畢業的大學生有幾個能符合老闆的要求的,慢慢來吧。”安然苦笑着,如果有機會安然想換一份輕鬆點的工作,哪怕工資少點,至少讓安然覺得有尊嚴。
有專家説,80後的尷尬在於面臨一個慾望的世界,想有卻不能擁有的窘困。當然這幾乎是每一代年輕人的共同問題,“蟻族”表現在當代,則是一個城市化進程中的過渡犧牲品。他們在用自己的方式,書寫着窮困潦倒卻依然擁有激情的青春歷程,他們承擔着生活的苦與悲,在無處安放的青春歲月裏堅韌頑強地成長,執着地完成自己的理想。

蟻族大齡“蟻族”

在一個上升體制暢通的社會里,30歲以上的人羣應該大部分逐步進入到事業小有所成的“小中產”階段,甚至有些高學歷人才經過幾年的打拼能很快進入到標準的中產階級生活品質行列,這在西方國家的很多職業人羣裏表現的非常明顯,尤其是醫生或者律師行業。但在中國來看,年輕人大學畢業通過五六年的打拼能達到相對寬鬆和平順的工作境遇和生活品質的人數並不是很多,當然富二代和靠“拼爹”達到此人生境界的不在討論範疇。紅遍大江南北的草根明星旭日陽剛成名作《春天裏》,讓很多在外漂泊的人們聽了“與我心有慼慼焉”,甚至是淚流滿面,因為這首歌分明是一個多年不得志卻無顏面回故鄉的遊子內心最酸楚的聲音,請讓筆者完整摘錄一段於此,重温那最真實卻也最心痛的內心訴説:“凝視著此刻爛漫的春天,依然像那時温暖的模樣。我剪去長髮留起了鬍鬚,曾經的苦痛都隨風而去。可我感覺卻是那麼悲傷,歲月留給我更深的迷惘。在這陽光明媚的春天裏,我的眼淚忍不住的流淌。也許有一天我老無所依,請把我留在在那時光裏。如果有一天我悄然離去,請把我埋在在這春天裏……”
蟻族 蟻族
螞蟻“高智、弱小、羣居”的形象,被賦予到大學生羣落,是件很悲哀的現象。畢竟,螞蟻的弱小與大學生在社會中的定位是不能契合的。然而,社會的就業難題,教育的停滯和困境,使他們的生活狀態一如螞蟻般渺小和艱辛。 貧富差距問題正在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突出問題,危及人類生存。在這些不平等中,發展公平問題尤為突出。眼下,“階層固化”所導致的嚴峻社會現實已經擺在我們面前,“蟻族”階層日漸擴大,再也不可漠視。 不管我們是否願意承認,社會分層是一種客觀的社會現象。由於信息的不完善和改革參與主體的利益衝突,一個人生存越來越需要資源,沒有家庭背景和社會資源的人,改變自己的命運越來越難。農民通行的認識是,讀書就像賭博,押寶押對了是幸運,押錯了就意味着血本無歸,可能要背上一輩子的債務。
很多的年輕人認為大城市可提供更好發展空間的大學畢業生,選擇留在大城市奮鬥,卻成為繼農民、農民工、下崗職工之後的第四大弱勢羣體,這曾讓公眾大感悲哀。而“蟻族”發展現狀的最新結論,更讓人生出悲涼、絕望之感: “30歲以上的‘蟻族’比例增加”,表明更多80後大學畢業生雖然年齡增長了,但並未衝出“蟻穴”,生存狀態沒有改善;意味着這羣出身底層又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在大城市上升通道狹窄,改變自身命運艱難。
他們詮釋着年輕一代“奮鬥”的含義 他們詮釋着年輕一代“奮鬥”的含義
現實的輿論密集關注“逃回北上廣”現象:因不堪北上廣等一線大城市房價、物價及工作壓力,眾多年輕人(也包括“蟻族”)一年前紛紛“逃離北上廣”,回到二三線城市就業,但他們又選擇“逃回北上廣”。其原因主要是不滿地方講人情拼關係、拼爹習以為常等。也就是説,這些年輕人在對比中發現,雖然二三線城市生活成本和工作壓力較小,但拼關係、拼爹的氛圍較一線大城市重,底層青年的上升通道比一線大城市更窄。
而其中一些人情願回北上廣當“蟻族”也不願留在小地方過安逸輕鬆的日子,更是折射底層青年對地方上升通道逼仄的深深失望。但高不成低不就,底層青年的青春和未來,將在哪裏安放? 曾有調查表明,社會上升通道變窄,城鄉底層羣體的子女通過教育、就業等渠道進入更高層次的難度越來越大,貧窮正發生代際轉移;而那些擁有更多經濟資源權力資源家庭的子弟,更易獲得較高社會地位和工作收入,富裕也在發生代際轉移。窮者恆窮、富者恆富,由此引發社會階層板結和社會穩定之憂。
青知“蟻族”總人數分佈區域也不很廣泛(主要集中在北上廣等經濟發達地區),這個羣體上升通道逼仄,後果雖不及階層板結之憂那樣嚴重,但穩定之憂仍不可忽視。

蟻族相關報道

“80後”的層次分化—“XX二代”標籤與階層固化
“80後”不會像一些人所想的那樣“立”不起來,他們一定會挑起建設國家的重任。現在看來,他們承擔了許多本不該由這個年紀的人承擔的東西。同時,在“80後”這一代人身上,也體現了很多迷茫、彷徨和無奈,體現了傳統和現代的衝突。
成功之路,往往不在於你自身能力的強弱,而在於你是否擁有一個“好爸爸”——“利用自己經濟和政治優勢,為後代鋪設了一個無遠弗屆的關係網絡,讓這些錦衣玉食的年輕人在社會資源分配過程中佔盡先機;而沒有權貴後台和財富背景的“窮二代”們,在起跑時就已經被甩在後面,無論是教育、就業還是社會交往都屢屢遭遇身份壁壘。

蟻族階層固化

如何才能通過制度安排,縮小不同階層之間的差距,從而彌合分歧,化解矛盾,控制衝突,降低風險?
“富二代”、“官二代”與“貧二代”、“農二代”等熱詞躥紅網絡。從被指“欺實馬”的杭州飆車撞人案,到喊出“我爸是李剛”的河北大學撞人案,從一些地方公務員招考為幹部子弟“量身定做”,到大學生舉報“官二代”被寧夏吳忠警方跨省拘捕一個個公共事件不斷刺激着社會各界的神經,將“官”與“民”、“富”與“窮”、“強”與“弱”的社會斷裂與對立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這些事件中,當事人的“身份標籤”成了不少民眾價值判斷的主要依據,事實真相以及對錯反而成了次要問題。這種看似非理性的社會心理背後,其實是民眾對於階層固化與權力世襲的焦慮與憤恨,尤其是對社會底層人羣向上流動日趨困難,而特權階層權力代際傳遞不斷增強的情緒宣泄。改善社會管理、維護社會穩定,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新背景、新課題。
“拼搏不如拼爹”?
合理、充分的階層流動是社會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源泉,只有實現社會的良性流動,社會才能在飛速前進中保持穩定與平衡。1978年中國吹響的改革開放號角中,社會層面的最強音就是打破了“出身論”與“血統論”對人的桎梏。恢復高考,讓無數青年有了改變命運的平等機會,實現了正常的社會流動。正是充分的階層流動,為30多年的改革開放提供了持續動力和人才支撐。
蟻族 蟻族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中國經濟轉軌與社會轉型的步伐明顯加快,社會階層的分化成為必然趨勢。中國社科院2001年發佈的《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將中國社會劃分為十大階層雖然引發爭議,但是每個社會實際上都存在一個地位較低的社會羣體。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我國有沒有一個底層羣體存在,而在於處在社會底層的人羣日趨定型,缺乏改變自己命運的渠道和機會,難以實現公正、合理、開放的向“上”流動。讓人擔心的是,這種局面沒有因為經濟的發展而緩解,反而有惡化的趨勢。
從教育層面看,教育和因教育而獲得的技能,是現代社會主導社會流動的最重要的機制。過去,平民或農家子弟改變命運的主要路徑是:家庭貧困——發奮讀書——考上大學——順利工作——改變家境。但這一傳統的底層向上流動模式出了問題,教育產業化帶來的教育費用攀升成為“新三座大山”之一。
僅在西部一些城市,2010年就讀優質公立幼兒園的費用都已逼近重點中學,讀大學本科普通專業僅4年的學費就達2萬元左右,如果是藝術類專業四年的學費高達6萬元。按現價計算,要讓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支出在20萬元以上。應對這樣的“高消費”,工薪階層父母都壓力很大,社會底層人羣更是難以承受。近幾年,本刊記者每次到下崗職工、無業居民等城市困難羣體聚集區走訪,大家抱怨最多的除“腐敗和社會不公”外,就是“子女教育費用高,無力承擔”。

蟻族心理狀況

蟻族 蟻族
青知“蟻族”的總體心理健康水平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消極完美主義特質明顯,大多數人對生活狀態不滿意,社會支持較低,社會政治控制力相對較高,且個體強烈地感受到一種心理層面的相對剝奪感。這與該羣體面臨的較高的生存壓力,頻繁更換工作或找不到自己理想工作的現狀是密切相關的。尤其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嚴峻的就業形勢及壓力,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衝擊着他們的內心。因此,應當對"蟻族"心理健康狀況給予高度重視。 青知“蟻族”一方面對未來充滿期待,另一方面,對於生存狀況如居住環境、經濟收入、社會福利等感到不滿意。
青知“蟻族”為什麼留在城市,而且規模呈不斷擴大的趨勢?據調查,“大城市的吸引力”是首要原因。許多“蟻族”來自農村和小城鎮,他們認為大城市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和發展空間,因此都留在城市工作,“寧要北京一張牀,不要外地一套房”的想法很普遍。
高校就業形勢日趨嚴峻也是青知“蟻族”的催生劑。自2003年我國首批擴招的大學生畢業以來,大學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達到611萬人。當面向西部和基層就業激勵政策不夠完善時,高校眾多的大城市必然出現大學生滯留的現象。調查發現,青知“蟻族”年齡多數在22歲到29歲之間,都是近幾年畢業的大學生。

蟻族發展趨勢

蟻族 蟻族
隨着中國社會城市化、人口結構轉變、勞動力市場轉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等一系列結構性因素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選擇在大城市就業。再加上國際金融危機的到來,青知“蟻族”的數量在未來幾年內必將急劇增加。因此,儘管青知“蟻族”還沒有形成社會學意義上的“社會階層”,但日益顯現的“蟻族”現象應當引起社會的充分關注和重視。執著未來憧憬明天。  青知“蟻族”,一個孕育着希望的羣體,他們受過高等教育,充滿智慧,不畏艱難,樂觀開朗,面對現實,敢於接受挑戰,懷揣夢想,有着質樸的信念,對未來充滿美好的期待,尤其相信通過奮鬥實現自己的理想,絕少抱怨。他們知道,大學校門已走出,而社會的大門還沒有完全敞開,這是一個艱難的過渡,也是一個必然階段。不少青知“蟻族”表示,從表面看我們很苦,其實那是打拼的過程,人生的經歷本就包括艱難和辛酸,條件差正應該是艱苦奮鬥的起點 [1] 
多重壓力下的年輕人 多重壓力下的年輕人
學者廉思撰寫的有關青知“蟻族”的研究報告得到了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青知“蟻族”現象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北京市相關部門已經開始着手為該羣體立法,並已經開始了初步的調研工作,青知“蟻族”困境有望得到較好的解決。
北京最大青知蟻族聚居地唐家嶺改造 將建設公租房
33個市級重點掛賬村整治改造規劃方案通過審查。最大青知“蟻族”聚集地唐家嶺將拆違法建築,預留部分產業用地建公租房,租給外來人口。
北京將啓動包括海淀區唐家嶺村豐台區夏家衚衕村等50個衞生環境髒亂、社會治安秩序較亂的市級掛賬整治督辦重點村改造工程,並限期完成整治。昨日,市規劃委透露,已經有33個市級重點掛賬村的整治改造規劃方案通過審查。
根據最新的規劃方案,唐家嶺村將採用原址回遷的方式安置。
掛賬村整治改造規劃方案將公示
據介紹,這33個掛賬村包括朝陽區姚家園村、官莊村,大興區廡殿二村廡殿三村,海淀區唐家嶺村、振興村、門頭村,豐台區夏家衚衕村、西局村等 [2] 

蟻族思考評論

青知“蟻族”羣體的出現,源於1990年代末期推進教育產業化之中的大學擴招。往往順勢擴散為社會問題。由於人們支付高教成本時隱含的預期收益高於離校後被一般勞動力市場“再定價”的實際所得,向上流動的機會不多的各種青知“蟻族”越來越多地聚居一處擴散情緒,遂導致幾乎任何社會衝突都會有“無厘頭參與”。青知“蟻族”所揭示的就是一個教育產業化直接製造的不和諧因素。
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青知“蟻族”現象似乎在為大學生畢業後的狀態敲響警鐘,高校和有關教育部門在就業問題上不能只關注數字,更應該看到數字下面畢業生真實的生存狀況和他們渴望教育體制改變的無力掙扎。
當然,同樣不能忽視的還有在這種畸形的就業壓力下暴露出來的一系列社會悲劇!例如:住房,教育,戀愛,婚姻……可能更多的人還在説80後是在改革開放的春風裏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沒有經歷過他們父輩們曾經的貧窮與艱辛,然而,這些堵在他們人生的道路前面的問題,可以説沒有一個是可以能在短時期內解決好的,祝願那些依然生存於迷茫中的青知“蟻族”們努力進取,不被社會“垮掉”吧。

蟻族相關作品

蟻族圖書信息

蟻族:蟻穴中安放的青春 蟻族:蟻穴中安放的青春
書名:《蟻族:蟻穴中安放的青春
作者:歡顏
ISBN:9787538544398
開本:16
頁碼:288
版本:第1版
出版時間:2010年4月
廉思的《蟻族》講述漂泊在外為夢想打拼的年輕人,他們儘管像螞蟻一樣弱小,內心卻有着強大的力量,在“蟻族”中演繹笑中有淚的人生。曾經的你是否也屬於蟻族人羣,現在的你是否正屬於蟻族一羣?你心裏是不是也懷揣着一個大大的夢想,面對着大大的太陽做出自己大大的努力?這條路上也充滿着坎坷、泥濘和波折,在通向幸福的路上,我們也遇到過巨大的困難。但是,螞蟻雖小,但力量強大!我們會在前進的道路上不斷成熟不斷成長不斷強大,因為我們不僅僅是單獨的螞蟻,而是“蟻族”,我們的隊伍很強大,我們的力量很強大。

蟻族作者簡介

歡顏,八零後一個喜歡畫畫喜歡寫字喜歡獨處的女孩兒大學畢業後,帶着夢想與期望,毅然來到北京,成為蟻族一員北京漂泊的三年裏,體會着夢想與現實間,那一段遙遠的距離曾經住在地下室的時候,是那麼的期待有一縷明媚的陽光,從窗口照射在身上;曾經住在京郊的時候,才愕然發現自己從未見證過這城市夜色的曖昧與迷離這個故事,寫給曾與我在一起相互鼓勵,而此刻卻已經擦肩而過的你們也送給,正準備青春啓程以及已經啓航的朋友 ……

蟻族內容簡介

畢業許久,我依舊是我,住在這座城裏的村莊,生活在一羣與我一樣的人中間。我們脆弱但強悍、無奈卻樂觀、敏感又堅韌、強大而卑微……我們很貧窮,唯一擁有的就是心裏那一點夢想。我們相信現實可以改變,或許就在明天……

蟻族蟻族聲音

父母已經開始催問我這兩年攢了多少錢?夠不夠在北京買小房子?什麼時候能找個媳婦?我覺得這些想都不敢想,可我爸媽不能明白,我也不想讓他們知道。 ——北京
爸,昨天你問我存了多少錢,我説八千多。你有點兒不高興,説工作都大半年了,三千二一個月,怎麼也得存一萬五,我沒敢吱聲。其實,我一個月才一千塊錢。 ——成都
我82年的,03年計算機本科畢業。漂泊多年,深圳福田一個城中村租了10平方的小單房,還是單身流浪漢,還不知未來會在哪。 ——深圳
因為畢業時的一個巧合,剛出來打拼就接觸到了房地產這個行業,以後所換的4份工作都與此有關。2008年3月第一份工作,每個月只能領到600元錢,生活還要家裏補貼。爸媽還嘆息4年大學白唸了!——鄭州
來上海,就是為了有所作為。我也希望把家安在這裏,每一年春節都快快樂樂地和家人團聚。但對我而言,像是一個很遙遠的夢。 ——上海
寧要北京一張牀,不要家裏一套房。其實,我想回家,但我不知道如何跟父母交代,讀了四年大學,在北京打拼了三年…… ——北京
上班在高新,吃住在城中村,這叫白天不懂夜的黑。 ——西安
我90年剛畢業,家裏的獨生子,一人漂在福州,是不折不扣的月光族。放幾天假想回家都難。人生很糾結,壓力好大。我只想説堅持!!!--------福州 [3] 

蟻族給蟻族的歌

深海》
在黑夜裏夢想春光,心中覆蓋悲傷。在悲傷裏忍受孤獨,空窮一絲温暖。我的淚水是無底深海,對你的愛已無言。相信無盡的力量,那是真愛永在我的信仰是無底深海。澎湃着心中火焰,燃燒無盡地力量,那是忠誠永在。温暖若仍在你心裏願用一生祝願,生命只為一個信仰,無論誰能聽見。

蟻族圖書目錄

1北京我來了
2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3忽然的悲涼
4初到大學村
5愛情“火龍果
6我可愛的,朵朵
7霜姐的生存法則
8一管口紅的震撼
9應聘的故事
10公交車上的沉思
11朵朵戀愛了
12愛情嚮往
13可樂陽光
14愛情初體驗
15愛在深秋
16搶單風波
17那一場雨的紛亂
18曖昧與糾纏
19一千隻鴨子
20第一次爭吵
21把臂同遊
22突遇情敵
23黯然返鄉
24家的温曖
25重回北京
26生存戰爭
27再回蟻穴
28一個奇怪的男人
29商界女強人
30組團忽悠
31理想是什麼
32新工作新問題
33特別的晚餐
34平靜的生活
35去他的藝術
36雨季來了
37北京歡迎你
38買雪茄的男人
39畫家的聚會
40辦公室裏的激情
41老邵的温暖
42她們走了
43灰姑娘的童話
44情人的尷尬
45誰愛了誰,誰又負了誰
46尾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