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祝樓村

(安徽利辛縣紀王場鄉下轄村)

鎖定
祝樓村位於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縣城北部偏西,是利辛縣北大門的門閂,屬紀王場鄉管轄,距利辛縣縣城約24.8公里、距紀王場鄉約4.3公里。
中文名
祝樓村
外文名
Zhu Lou Village
行政區類別
農村
所屬地區
安徽省利辛縣
地理位置
安徽省利辛縣西北
電話區號
0558
郵政區碼
2367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122(2013年)
機    場
阜陽機場、合肥機場
火車站
亳州站阜陽站蚌埠站淮南站
車牌代碼
皖S
方    言
中原官話商阜片 普通話
周邊景點
利辛縣烈士陵園紀家塔陰陽城
主要作物
小麥 大豆 玉米 紅芋 蔬菜等

祝樓村地理環境

祝樓村地理位置

有文曰:吾家兒郎,族居於此不知幾多年,雖無大貴,然遇艱自護,亦能飯飽酒醉。此地有田埂苗物,攜白雲鋪美景於村舍;阡陌野花,蕩鄉景共禽鳴入耳目。餘生於斯,兒時無慮;予亦長於此,嘗三兩玩伴或獵北園雀鳥、或捉東塘魚蝦,童齜之友,舊時之樂,誠難忘也。

祝樓村圖文介紹

風清水美的祝樓
風清水美的祝樓(5張)
古有諺雲“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祝樓村所屬的安徽省利辛縣是皖北平原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時人贊之曰“上江南”,是著名的和聖故里仁義之源,祝樓村被當地人親切的念成(zhǔlóu)。
祝樓村風清水美、藍天白雲常駐。有“青龍溝”過村,有“馬蹄塘”、“東大塘”、“西黃灘、“祝樓北大窪”等環繞,可謂水路相擁、桃源勝鏡。
我憐祝樓村地靈物阜,久有揮毫意,然臨書則嘆,嘆不能言,蓋因言難達意!置身於斯,可仰觀宇宙之大,能俯察品類之盛。

祝樓村文化風俗

祝樓村古風故貌

相冊
相冊(5張)
淮才遍地!皖北平原人傑地靈:伍子胥、名員,春秋楚國乾溪(今利辛縣西北部,傳説又叫“陰陽城”)人,吳國大臣;老子孟子曹操華佗等皆為此方人物;當地還流傳着項羽車推霸王溝、高皇老(當地對漢高祖劉邦的尊稱)賣馬、張良遺履橋”得教等故事。
皖北平原歷史文化、人文遺產豐富,祝樓村周邊現存多處古蹟,雖歷經風雨仍完善存在,還流傳着許多歷史名流的傳説。祝樓村所屬的利辛縣在2002年發掘的一座西漢時期陰陽城古墓,出土了大量具有較高文物價值的陶罐、陶紡輪、陶珠、陶馬、陶井圈、瓦片等漢代文物。 [1] 
近現代至今,特別是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當地兒女也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祝樓村西南數百米處的“利辛縣烈士陵園”記載着各時期英烈們“紅血映江山”的故事。

祝樓村今時近況

祝樓村民眾相冊
祝樓村民眾相冊(49張)
從咿咿學語的嬰孩,到意氣風發的青年,再到年富力強的壯年,最後到黃髮台背的老人;從“南溝口”到“北大窪”,從“西地”到“東大地”,這片土地養育着一輩又一輩勤勞、熱情豪爽又實誠的祝樓人。生活在今天的祝樓人,通過勞作,已經把祝樓村建成極具新時期特點的新農村:條條平坦的道路和座座別緻的庭院就是時代的見證。
2018紀念相冊
2018紀念相冊(11張)
皖北多豪傑”一説絕非虛言,哪怕是在九州求名久也無功、四海沽利倦亦枉然的時候,倒一杯佳釀、炒兩道小菜,絮叨着家常,一直到夕陽落日、月上枝頭,管他“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皆性情使然也。
當莊西的“天邊夕陽再次映上我的臉龐”的時候,就知道差不多又是一年了。年初出去年尾回,可又有誰願意遠走他鄉呢?時時離鄉在外,可能就在聽歌、喝酒、走路的瞬間,就會想起我那小村頭,登高相望兩不見,當意識到看不見、摸不到的時候,就會吟唱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就會有無盡的鄉愁湧進心頭。
所以在新年歡會的時候是真熱鬧: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所以在歡會的時候,都會多留點鏡頭,以便在相思的時候能解解鄉愁;所以在歡會的時候都互相提醒:明年春色近,莫作未歸人

祝樓村祝樓傳承

祝樓村祝姓輩分排序(部分):
祝家家訓(祝虎城書) 祝家家訓(祝虎城書)
洪、士、傳、經、國、文。
 
近年祝樓村大事記:
2012年,村通水泥路,告別水“泥”路。
2014年,村裏通了自來水。
2016年,村整改電線線路。
2017年,祝樓橋重建,原祝樓橋(石拱橋)歷時37年。
來馬下馬:
鄉間裏流行着一種類似於圍棋的對弈棋類,當地人稱之為“來馬(音)”或“下馬”,此棋無譜,不知是誰發明的、也不知已經流傳了多少年,鄉間老者最好此樂。
祝樓村景象相冊
祝樓村景象相冊(4張)
農事稍閒,兩翁便相約來馬,雙方各帶幾根香煙為“賭資”以助興:一翁去折柳枝、團泥巴(也可用瓶蓋或石仔)以作“棋子”;另一翁則去尋一處陰涼地畫一“棋盤”(有三馬、四馬、五馬和六馬,以六馬難度最大)。二人坐罷便折枝團泥開始“佈陣”,不一會棋盤戰況便廝殺激烈:但見棋盤上既有泥巴狠狠把樹枝壓着、也有樹枝深深的插進泥子裏。好半天一棋結束初見勝敗,勝者笑咪咪的在圍觀者的吆喝中取過香煙,輸者卻在惱怒自己剛才有一步不該那樣走,而觀棋者則因沒看過癮而慫恿着:趁着天還沒黑,多加幾根香煙,再來一棋分勝負!

祝樓村小橋流水

祝樓
祝樓(9張)
青龍溝又叫祝樓大溝,北起紀大寨村,南終西,自北向南全長約15千米。青龍溝歷年多次清淤,起重要的抗澇、抗旱作用,是祝樓村及兩岸村莊重要的水利工程;青龍溝盛產多種優質野生淡水產品:魚類、蝦類、鱉類等,是釣者的好去處。
穿村而過的青龍溝把祝樓分溝東、溝西兩部分,溝東、溝西往來靠卧在溝上的“祝樓橋”連通,“祝樓橋”建於公元一九八零年十二月(於二零一七年十一月拆除重修),跟趙州橋一樣,祝樓橋也是五孔石拱橋:其造型優美,曲線圓潤,整體呈拋物線形,如垂虹卧波,富有動態感。橋體中間大孔正中上方行楷大字“祝樓橋”及下行記錄小字古樸有力,歷經風雨至今仍清晰可見。祝樓橋現已成為祝樓村象徵。
橋上紫氣東來、祥雲南聚。鄉間有“祝樓橋上站一站,所許萬事都如願;祝樓橋上走一走,一生能活九十九”一説,故此祝樓村以及周邊村莊孩童的“剃辮子”儀式都是在祝樓橋上舉行:鴿飛魚泳、炮竹齊鳴,莊重而又熱鬧。
臨水而立,清波送風,渾然忘我!兩岸楊柳依依,與座座庭院共成小橋流水人家之景。

祝樓村周邊景點

祝樓村正東十里許有條大溝,是傳説中西楚霸王項羽推車留下的“車轍”溝,“車轍”溝又叫霸王溝
當年項羽路經楚店(地名,祝樓村北10餘公里),恰逢淫雨霏霏,商旅難行皆困於此。一鹽商高價尋人着急運鹽到邵渡口上船,卻因水陸難行無人應僱。項羽聞之,願助推送。舞象之年的西楚霸王膀闊腰圓、力大無比,他推起沉重的鹽車,弓着腰,在泥濘的土道上行走如飛。力拔山兮氣蓋世!他一口氣推了六十餘里,直到邵渡口後才停下來休息。後來,項羽把鹽車推到船上,也跟隨鹽商順流而下了。項羽神力推車,路面留下深深車轍,車轍兩旁多日積水皆匯於此自北向南流入夏肥水(西淝河),此轍不日成溝,既使得大面積良田免受澇災,也讓人們的出行變的方便。
實際上,車轍溝並非直線,項羽只顧推車,期間發現方向稍有差異、就稍微拐過來,所以車轍溝稍有彎曲。百姓認為:項羽是玉皇大帝派來用車輪開溝的神仙,為感激項羽,就給這條溝取名車轍溝。後來,項羽到江東扯旗造反,稱為霸王,因此,車轍溝又叫霸王溝。項羽在邵渡口休息時,刮鞋泥留下的兩堆土疙瘩,後來形成了邵渡口的霸王丘。
紀家塔
紀家塔 紀家塔
紀家塔位於祝樓村正南約5公里處。建於清嘉慶五年(1800年),是一座小型墓葬塔,塔體七層六面,塔基平面呈正六邊形,塔高約10米。塔房原有一寺廟,已毀。
此塔系仿木結構磚塔。第一層高約2.2米,其他各層高度自下而上逐層遞減。二、三層外檐口及六角轉變處,均砌一磚挑檐和一磚挑出飛檐。塔身第一層東南距地表64釐米處嵌青石碑一塊,碑高42釐米,寬82釐米,碑文字跡不清,只落款處有“嘉慶五年”、“蒙城舉人李××撰”尚可識。第二層一方向正中嵌青石匾額一塊,鐫刻隸書“芳名永垂”四字。第三層至第七層東南方向,每層正中均砌有拱形佛龕。塔身無窗,塔內中空,無塔心柱,每層只有“十”字形橫木交叉支撐。塔頂為綠紅彩柚葫蘆形按尖,中心以鐵釺貫穿鞏固。全塔玲瓏剔透,保存基本完好。是全省現存最小的古塔。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利辛縣烈士陵園
利辛縣烈士陵園 利辛縣烈士陵園
該陵園始建於1984年,原名為路集烈士陵園,2008年,縣委、縣政府在原有基礎上擴建成現在的“利辛縣烈士陵園”。陵園主要由烈士紀念碑、悼念廣場、烈士墓羣和革命烈士紀念館組成,規模大、功能全。
2005年10月,利辛縣烈士陵園先後被確定為“利辛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全縣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僅今年以來,就接待羣眾特別是青少年學生30餘批次,受教育者達20000餘人次,充分發揮了烈士陵園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 [2] 
青山有幸埋忠骨”,祝樓村民也以能跟周邊村民一起守護先烈們的忠骨為榮。據《利辛縣誌》記載:祝海田(1890年~1947年),屬原孫集區路集鄉祝樓人,革命烈士。
海田家庭赤貧,幼喪父母,在外祖父家長大成人。抗日戰爭爆發後,海田出於愛國熱情,積極支持年僅16歲的次子兆民投奔新四軍,不久又支持三子洪昌參加抗日部隊。抗日戰爭勝利後,海田又送長子洪福參加革命鬥爭。1947年江集建立區、鄉革命政權,海田協助區、鄉政府開展武裝鬥爭。同年12月17日,敵74師派便衣特務5人潛入江集,密將海田和鄉長張魁龍、革命積極分子江效禹逮捕殺害。

祝樓村地方特產

祝樓村經濟作物

谷乃國之寶,民以食為天”,祝樓村主產多種非轉基因農產品:小麥大豆玉米紅芋蔬菜等;輔助作物有:棉花油菜籽花生芝麻柿子、棗、藥材等,這些都是重要的生活物資。
近年來,隨着農業生產逐步實現機械化,祝樓村農產品已獲多年大豐收,餘糧在滿足本地人食用的同時也帶動了和家禽等養殖業等產業的發展。這些農副產品也被加工製作成各種食物,極具地方特色,深受喜愛。
十年育樹、百年育人,祝樓村周邊植滿了各種樹木:楊樹槐樹楝樹(有的地方又叫紫花樹、森樹等)、柳樹桐樹等,這些樹把村莊緊密的包裹起來,既能起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還無形中把祝樓村建成天然的“氧吧”。

祝樓村特色食品

小磨香油
小磨香油(俗稱“麻油”、“芝麻油”)是用本地自產的芝麻採用傳統的小石磨工藝壓榨而出,真正純天然、非轉基因。香油含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氨基酸,居各種植物油之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味美而營養價值豐富。小磨香油暢銷多地,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燒巴子
燒巴子是當地的一種麪餅類小吃,與燒餅相似但又有不同。燒巴子製作時以水和麪無需加入油脂,濕法成形後灑上本地自產的黑芝麻貼在爐膛內壁用炭火烤熟,有適合大眾口味的淡味、鹹味、甜味、麻辣味,極具地方特色,與江集羊肉湯齊名,是旅遊者和商務人士以及外鄉人士前來探親訪友者必嘗的著名特色美食。
楊花(音、又作洋花)
楊花(音)是刺槐的花,又名洋槐花。開放的花朵稱為“槐花”,也稱“槐蕊”,花蕾則稱為“槐米”,每年4~5月開花,花期一般為10~15天左右。祝樓人一般食用的是待開放的“槐米”:取之洗淨後以麪粉拌勻、以土鍋蒸熟後佐以調料,味道鮮美;也可清洗乾淨後晾曬風乾、可以在過季後繼續食用。
在當地,楊花跟香椿一樣,都是春天的絕味。
油炸食品
麻花(又叫饊子),是一種油炸食品;油饃即是油條的暱稱;糖糕就是油炸的甜點。

祝樓村樂悠祝樓

祝樓村遊麥海

祝樓麥海
祝樓麥海(4張)
五月的祝樓,花鋪佳景、鳥好音;在這裏,極具特色的田園麥海美景就像精彩的電影畫面一樣循環着播放。
冬天的覆蓋的雪被緩緩融化後,再經過春雨的滋潤,此時的麥苗一天一個樣的快速生長着。五月是麥子要吐穗的日子,沿着大路走出村莊走進小道,映入眼中的是各種綠油油:大塊的田、小塊的地、壩子、鄉道連天接地都是綠茫茫的海,麥的海洋,這是大自然和人們一道架在土地上的海。清風輕拂,一波一波又一波的晃着,停不下來,一天又一天着循環。置身其間,當盪漾着的泥土味道、夾雜着麥穗的芳香迎面撲來的時候,真能放空自我!這裏不是海洋,這裏更勝海洋!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這樣的日子裏,土地是沒有閒地方的,即便你樂累了,也沒有空地給你坐。不過,你可以彎着腰,在海洋邊上採一把茅針來緩口氣,茅針好吃又對身體有益。

祝樓村賞野菊

祝樓村鄉野野菊 祝樓村鄉野野菊
百花香盡兀芬芳, 山野村溝不彷徨。
秋風橫掃如沐浴, 花蕊輕搖浮暗香。
神農採去入藥湯, 疾患清除精氣昂。
墨客雲遊嘆命強, 揮毫流芳共人賞。
四大名菊的“亳菊”,不僅好看還很好用,特別適用於常常面對電腦的上班族。同時我也一直認為陶淵明就是採了這裏的野菊才有了筆下那“採菊東籬下”的千古佳句。
走在鄉道旁、壕溝坡那開滿的花叢中,再吟上“簇擁似繁星,不擇環境生。淡然迎風霜,清香潛入夢“,或是汪峯的那曲《春天裏》,真是一種美妙!

祝樓村採狗尾草

百草叢生的鄉間小道 百草叢生的鄉間小道
狗尾巴草,別名狗尾草,屬禾本科狗尾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為須狀,高大植株具支持根。稈直立或基部膝曲,高10~100釐米,基部徑達3~7毫米。葉鞘鬆弛,無毛或疏具柔毛或疣毛,邊緣具較長的密綿毛狀纖毛;有祛風明目清熱利尿的作用。生於海拔4000米以下的荒野、道旁,為旱地作物常見的一種雜草。
在電視或電影中看到狗尾巴草的鏡頭時,我都恍若置身其中,因為場景太熟悉了。狗尾巴草不僅僅是一種草的名字,還是一種美好的記憶:那時候戴一頂狗尾巴草編的帽子,捧一堆瓜果,個頭矮一點的還會被草叢裏”吞沒“,和小夥伴們在鄉間田道里追逐着。碰到歇息的勞作老人抽煙的機會,還能聽他們講一段沒頭沒尾故事,這都是對狗尾巴草的記憶。

祝樓村收小麥

收小麥
收小麥(6張)
收小麥北方俗稱“收麥子”、“夏忙”,即將成熟後的小麥收割脱粒後曬乾入倉,一般收小麥的時間在公曆六月份前後,收麥勞作時間一般在十天左右。祝樓村收小麥現已經告別割麥、打場、堆垛、曬麥等傳統做法,已經實現機械化作業!
傳統收小麥過程:
飽脹的麥穗剛開始飄香時,老農便日日守在田頭,就是在天氣晴朗的日子裏,戴一頂草帽、拿一把鐮刀,束腰挽袖去割麥。收割後的小麥連秸帶穗集中放到一個平坦開闊的場地裏(麥場、場)進行脱粒,脱粒是讓老牛拉一石磙進行轉碾,脱粒後麥秸杆清出堆垛、是老牛接下來一年裏的主要食材,剩下的就是麥糠和麥粒了,再經揚場後分出麥粒,麥粒經過晾曬後進倉。整個過程要持續一個月的時間。
如今,各式收割機已經替代鐮刀、黃牛和拖拉機(當地稱作“四輪頭”),收小麥效率大大提高,作業時間可在一週內完成。
收割後的麥茬
收割後的麥茬(3張)
秸稈處理新方法:
隨着農業機械化的完全推廣,如今收小麥三五天即可完成。
傳統的麥秸稈是耕牛的食材,由於沒了耕牛食用,對麥秸稈的妥善處理急需新方法:隨着自身意識的增強(焚燒秸稈時的高温對土壤微生物等產生嚴重的破壞,會造成土壤板結,嚴重影響今後的耕種)、地方的深入宣傳和大力支持以及××的模範帶頭作用,村民將秸稈還耕于田(用大型旋耕機把秸稈打碎後旋入土壤中),這種方法科學合理,極具推廣價值。

祝樓村祝樓小夥

祝樓小夥相冊
祝樓小夥相冊(5張)
説到祝樓的風景,最美的當屬祝樓的小夥伴們。
祝樓小夥是對祝樓村年輕男子的稱呼,周邊村民一提到祝樓小夥,大拇指都要翹半天,讚辭不息!也是,“張口能説、提筆能寫、下手能幹”的祝樓小夥誰不喜歡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