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態自然觀

鎖定
生態自然觀是系統自然觀在人類生態領域的具體體現,是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現代形式之一。
中文名
生態自然觀
外文名
Ecological view of nature

生態自然觀基本簡介

西方學者以環境倫理學的形式展開的對人和自然關係的思考,提倡自然權利論和內在價值論,即所謂的生態自然觀。其主張把人的角色從大地共同體的征服者變成共同體的普通成員與公民,強調生態系統是一個由相互依賴的各部分組成的共同體,人則是這個共同體的平等一員和公民,人類和大自然其他構成者在生態上是平等的;人類不僅要尊重生命共同體中的其他夥伴,而且要尊重共同體本身;任何一種行為,只有當他有助於保護生命共同體的和諧穩定和美麗時,才是正確的;人和自然之間要協調發展,共同進化
本文闡述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思想是生態自然觀的理論來源;揭示了當代全球性的“生態危機”是生態自然觀確立的現實根源和生態科學基礎;論述了生態自然觀的基本思想及其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的重大意義。

生態自然觀生態思想

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思想是現代生態自然觀的直接的理論來源。在19世紀,人類的生態環境問題尚沒有像現在這樣嚴重,馬克思和恩格斯不可能就生態環境問題進行專’門而系統的研究,但是在他們的理論體系中包含了極其豐富而深刻的生態思想。
1.1 馬克思、恩格斯生態思想的基本觀點
1.1.1自然界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其一,人是自然界發展的產物,決定了人與自然之間結成了發生學意義上的關係。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產物,是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並且和這個環境一起發展起來的”。恩格斯説:“從最初的動物中,主要由於進一步的分化而發展出無數的綱、目、科、屬、種的動物,最後發展出神經系統獲得最充分發展的那種形態,即脊椎動物的形態,而最後在這些脊椎動物中,又發展出這樣一種脊椎動物,在它身上自然界達到了自我意識,這就是人。”
其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馬克思説:“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為自然存在物,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而不是存在於自然之外或凌駕於自然之上的。恩格斯告誡人們:“我們統治自然界、決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民族一樣,決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樣,——相反地,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於自然界,存在於自然界的;……”
其三,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依賴於自然界。恩格斯指出:“人首先依賴於自然。”馬克思説:人是“現實的、有形體的、站在穩固的地球上呼吸着 +;切自然力的人”。“人(和動物一樣)靠無機界生活,而人比動物越有普遍性,人賴以生活的無機界的範圍就越廣闊。從理論領域説來,植物、動物、石頭、空氣、光等等,一方面作為自然科學的對象,一方面作為藝術的對象,都是人的意識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無機界,是人必須事先進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糧;同樣,從實踐領域説來,這些東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動的三部分。人在肉體上只有靠這些自然產品才能生活;不管這些產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還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現出來。在實踐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現在把整個自然界——首先作為人的直接的生活資料,其次作為人的生命活動的材料、對象和工具——變成人的先機的身體。”
1.1.2 環境創造人,人也創造環境
馬克思和恩格斯明確提出“人創造環境”的思想。人類要想持續生存和發展,就必須進行勞動。人類正是在改造自然界的生產勞動中,才使人的類本質得到確認。“通過實踐創造對象世界,即改造無機界,證明了人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人類比其他一切動物強,在於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的需要來建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並且懂得怎樣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因此,人類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
馬克思主張依靠積極的、能動的實踐活動採實現“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的一致”。在他看來,我們居住的自然環境應該是健康的、合平人性的。“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環境造成的,那就必須使環境成為合於人性的環境。”人類的創造必須把改造自然、建設自然、美化自然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才是合乎人性的行為。人類的創造活動要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於和最適合於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進行。
1.1.3 自然生產力是社會生產力的基礎
馬克思認為在社會生產中“人和自然是同時起作用的”,進而提出了自然生產力和社會生產力這兩種生產力的概念。所謂自然生產力,是“不需要代價的……未經人類加工就已經存在的”,如氣候、水分、土壤、森林、礦藏;社會生產力是在自然生產力的基礎上人通過勞動製造出來的,是“製造出來的生產力”,包括社會改造自然的能力及人類的勞動產品。人類的社會生產力必須維持在資源和環境的承受能力的範圍之內。這是因為“經濟的再生產過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會性質如何,在這個部門(農業)內,總是同一個自然的再生產過程交織在一起。”
自然生產力是社會生產力的基礎,它制約着社會生產力。馬克思指出:“撇開社會生產的不同發展程度不説,勞動生產率是同自然條件相聯繫的。這些自然條件都可以歸結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種等等)和人周圍的自然。外界自然條件在經濟上可以分為兩類:生活資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漁產豐富的水等等;勞動資料的自然富源,如奔騰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屬、煤炭等等。”在馬克思看來,自然生產力對社會生產力的影響,既包括作為“生活資料的自然富源”對社會生產力的影響,也包括作為“勞動資料的自然富源”對社會生產力的影響。
1.1.4 人要與自然和諧一致
早在生態危機初露端倪、還未引起人們普遍重視的時候,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關於人與自然和諧一致的思想。馬克思在閲讀了1847年出版的弗臘斯的《各個時代的氣候和植物界,二者的歷史》一書後,十分讚賞該書的生態思想,認為農民的“耕作如果自發地進行,而不是有意識地加以控制……接踵而來的就是土地荒蕪,像波斯、美索不達米亞等地以及希臘那樣。”恩格斯也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提到這一段歷史,他寫道:“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想得到耕地,毀滅了森林,但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為毛之地,因為他們使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積聚中心和貯藏庫。阿爾卑斯山的意大利人,當他們在山南坡把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護的那同一種樅樹林砍光用盡時,沒有預料到,這樣一來,他們就把本地區的高山牧畜業的根基毀掉了;他們更沒有預料到,他們這樣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內枯竭了,同時在雨季又使更加兇猛的洪水傾瀉到平原上。”恩格斯在總結了人向自然界索取的教訓後精闢地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每一次勝利,起初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往後和再往後卻發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最初的結果又消除了。”②他強調指出,要“認識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體性”。
1.1.5 改革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是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
自然與社會是不可分割的,人與自然之間的不協調,實質上是人與人的問題、人與社會的問題。不改變社會環境,就不可能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因此,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就在於改變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在一個嶄新的合理的社會里,“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置於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於和最適合於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變換”。
1.2 馬克思、恩格斯生態思想的基本特徵
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統一、人的能動性與受動性的統一、人的內在尺度與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統一以及自然主義與人道主義、共產:主義的統一是馬克思、恩格斯生態思想的“四大”特徵。
1.2.1 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統一
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類生存與發展所依賴的外部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即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兩個組成部分。由於“我們不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類社會中”,所以,我們應該認識到“自然和歷史——這是我們在其中生存、活動並表現自己的那個環境的兩個組成部分”。這兩個組成部分是相互關聯的、統一的。自然是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而社會則是自然進化的產物,社會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復活”。
1.2.2 人的能動性和受動性的統一
馬克思説:“人作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動的自然存在物;這些力量作為天賦和才能、作為慾望存在於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為自然的、肉體的、感性的、對象性的存在物,和動植物一樣,是受動的、受制約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人是具有自然力的社會存在物,為改造自然界提供了現實的,可能性和內在動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説,人是“能動的存在物”,具有能動性。但是,人作為自然界的組成部分,是有形的、感性的存在物,由於它的血肉之軀和頭腦都是屬於自然界的,它永遠不可能完全擺脱外部自然和自身自然的制約;在任何時候,人的能動性的發揮都不是不受制約的,不是無限的、絕對的,“外部自然界的優先地位”並不因為人的活動而消失;人類只能順應自然界的規律性而不能違背自然的規律性。從這個意義上來説,人又是受動的、受制約的,即具有受動性。這樣,人在認識和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中,就表現出“人的能動和人的受動”。如果我們能夠注意到,由於人類的活動,打破了自然系統生態平衡,從而遭受自然界對人類的報復的話,那麼,我們就會更深刻認識到人的這種能動和受動、自由與必然的辯證關係。在認識和改造自然的實踐過程中,人不能以純粹自我規定的活動來實現自己的主觀願望,不能對人所具有的能動性濫加發揮;人在自然界裏能獲得多大的自由,並不單純取決於人的能動性的發揮程度,同時也取決於對人的受動性的認識程度和控制能力
1.2.3 人的內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統一
所謂人的內在尺度,是人的本質力量的一個表徵,表現了人區別於動物的活動的創造活動。“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並且懂得怎樣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所謂“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實際上就是通過反映和掌握任何一種客觀事物的具體屬性和規律,以它們為根據來進行生產;即人能夠認識和運用規律,表現出對於對象的超越性;所謂“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也就是指。人將外在種屬、事物的客觀規律內化自己的需要、本性、本質力量,然後以此為尺度進行改造對象世界的實踐活動。
所謂自然的外在尺度,即對象尺度,就是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的屬性和規律。要支配,自然,就須服從自然。人改造自然的活動,必須遵從自然界的外在尺度,即外部世界的客觀規律。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規律,仍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動的基礎。人的活動的內在尺度的形成,首先要以對客觀規律的正確反映為基礎。沒有客觀世界的存在及其規律為物質前提;內在尺度的形成就缺乏根據。然而,人的內在尺度又不僅僅限於對客觀事物規律的反映,在實踐上也不僅僅表現為遵從外在客觀規律而簡單地再生產自然界,人的內在尺度的鍛造凝結了人的創造性的本質力量,它可以通過改變外部客觀對象的形式,使之符合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説,必須使人的活動既符合作為人的內在尺度的體現人的本質力量的主體需要(即合目的性),又符合作為人的活動外在尺度的客觀自然規律(即合規律性),實現兩個尺度的統一。
1.2.4 自然主義和人道主義、共產主義的統一
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才能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一致。他説:“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於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於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性和類之間的鬥爭的真正解決。”
所謂“自然主義”就是遵循自然,遵循“人與自然和諧”的原則。實施自然主義,要求人類的全部活動遵從生態規律,具有較強的生態意識和環境意識,並在實踐上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環境。
所謂“人道主義”是指所有的人都享有公正和平等的權利與義務。實施人道主義,不但對人,而且對人以外的生命,給予必要的關懷。
共產主義,馬克思認為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在共產主義社會,人的“自然的存在方式”與“人的存在方式”統一起來。
馬克思主義關於“自然主義、人道主義、共產主義”相統一的生態思想,是其強大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其本質特徵。

生態自然觀生態觀點

自20世紀中葉新技術革命以來,人類掌握了強大的科學力量和物質力量,迫使自然界竭盡所能地為人類服務,物質財富大量湧流,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各種災難性的傳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死亡率下降,平均壽命延長』口此等等。然而,現代新技術革命所帶來的並非全是福音,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嚴重地威脅着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與此相聯繫,生態科學受到了人們普遍的關注,獲得了迅速的發展。以生態科學為基礎的生態自然觀是當代人類對“生態危機”進行反思和對生態科學進行概括與總結的結晶。
2.1 生態自然觀確立的現實根源:生態危機
2.1.1 生態危機的概念
所謂生態危機,主要是指由於人類不合理的活動,在全球規模或局部區域導致生態過程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損害、生命維持系統瓦解,從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現象。
生態危機是與生態失衡相聯繫的。1949年,美國學者福格特 (W.Vogt)在《生存之路》一書中首次提出“生態平衡”的概念,他把由於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過度開發而引起生態條件的惡化所導致的不利於人的生存與發展的現象,概括為“生態失衡”,並由此強調保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説:“我們必須進一步認識到生態平衡面臨嚴重的情況,即我們的環境阻力①正在因過度砍伐、森林火災過度放牧、不良耕作法、種植過度、土地結構崩潰、地下水降低、野生動物滅絕等原因而迅速增加。”
2.1.2 當代全球性“生態危機”的主要表現
(1)人口激增
人類在地球上生活了三百多萬年。在開始的歲月裏,人口發展非常緩慢。公元初年,世界總人口只有2.3億。1830年全世界人口才達到第一個10億。當時的年平均自然增長率不過0.5%。到1930年,世界人口總數也只有20億。真正的人口高速增長,出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1950年至1987年,世界人口平均增長率為1.89%,1960年為30億,1974年為40億,1987年達到50億,1999年達到60億。第二、三;四、五、六個10億分別用了100年、30年、15年、12年、12年。人口問題反映了人口數量環境容量的矛盾。人口增加,必須要開發更多的土地、森林、草地和漁場,開發更多的水資源、能源?和地下礦藏,從而加劇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壓力。然而,地球表面的生態資源是有限的,迄今為止還看不到大規模向太空移民的可靠前景。
(2)自然資源消耗、短缺
自然資源,是自然界中能為人類所利用的物質和能量的;總稱。它是人類生活和生產資料的來源,是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構成人類生存環境的基本要素。按自然資源的物質屬性,通常將其分為再生性資源和非再生性資源二類。前者是指人類開發利用後,在現階段可更新、可循環、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如水資源、生物資源等,後者是指在現階段不可更新、不可再生的資源,如煤、石油等礦物資源。“資源危機”,主要表現在非再生性資源的枯竭、短缺、污染,可再生性資源的鋭減、退化、瀕危。其中土壤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礦物資源等問題尤為突出。
研究表明,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1釐米厚的土壤需要100年至 400年的漫長歲月。然而,全球土壤流失量已增加到每年600億噸,已超過新土壤的形成量。其直接結果是土層瘠薄,肥力下降。目前全球大約 30%的陸地發生沙漠化現象,平均每年有600萬公頃的土地淪為沙漠。因沙漠化和土壤退化而喪失生產力的土地,每年就有2 000萬公頃。土壤資源流失的結果,使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由1975年的3 200平方米減少為2000年的1 500平方米。
土地沙漠化之所以迅速擴展,主要原因是人類對植被的破壞。人類對森林的亂砍濫伐,對草原的過度放牧,打亂了水分的循環,氣候出現乾旱,土地出現鬆散的流沙沉積。據世界觀察研究所報告,在500年前,地球的陸地面積有2/3為森林覆蓋,總面積達76億公頃,到1990年減到34億公頃,覆蓋着大約三分之一的陸地面積。目前,世界森林面積正以每年 2 000萬公頃的速度從地球上消失。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交換的樞紐, 它同人類利益息息相關。特別是有“地球之肺’’之稱的熱帶雨林橫遭破壞受到全世界普遍關注。
由於人類活動,特別是大規模砍伐熱帶雨林,加速了生物物種的滅絕。據資料記載,石器時代,物種滅絕速度為每1 000年1種;19世紀工業革命時代,物種滅絕達到每年1種;20世紀中葉發展到每天一個物種滅絕,現在每6個小時就有一個物種滅絕。1850年以來,人類已使75種鳥類哺乳動物絕種,使359種鳥類和297種獸類動物面臨滅絕的危險。據估計,目前全世界有2 500種植物和1000多種脊椎動物瀕於滅絕的危險。生物遺傳的多樣性,即所謂基因庫,對人類的長遠利益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每消失一個物種都將是一個無可挽回的損失。
礦物資源也處在危急之中;現代工業國家消耗的礦物資源主要是燃料礦物和金屬礦物。礦物資源是屬於非再生性資源。這些礦物是經過千百萬年的地質運動,在地殼中形成的,其數量有限,在人類生產發展的短暫歷史時期,它們不能恢復。因此,人類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能耗盡這些礦物儲備。
(3) 環境污染
所謂環境污染,是指由於人類的活動引入環境的物質和能量,造成危害人類及其他生物生存及生態系統穩定的現象。一般説來,可以根據污染物起作用的空間處所差別,把污染分為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也可以根據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方面,將環境污染分為物理污染化學污染生物污染。目前,最具全球規模的環境污染主要表現為酸雨蔓延、臭氧層耗損和温室效應
酸雨,通常是指和大氣沉降相關的一種複雜現象,是大氣污染後產生的酸性沉降物。由於最早引起人們注意的是雨中含有這種沉降物,故習慣上稱為酸雨。實際上,酸性物質不僅僅依附於雨、雪、霧和露水,而且它們可以作為於塵粒降到地面。酸雨中含有多種無機酸有機酸,絕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工業生產、民用生活燃燒煤炭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硫,燃燒石油以及汽車尾部放出來的氮氧化物,經過“雲內成雨過程”,即水氣凝結在硫酸根硝酸根凝結核上,發生液相氧化反應,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經過“雲下衝刷過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過程中不斷合併吸附、沖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氣體,形成較大雨滴;最後降落在地面上,形成酸雨。酸雨不僅會腐蝕建築物和文物古蹟,加速金屬;石料、塗層等風化,降低林木抗病蟲害的能力,而且還會造成湖泊;河流酸化,導致魚類水生生物數量減少甚至滅絕。最新研究表明,酸雨引起的環境污染會損害人的大腦,引起早老性痴呆症。
臭氧是大氣中的微量元素,主要密集在離地面20-25公里的平流層內,稱為臭氧層臭氧層的含量只有大氣質量的1/10,但它好比地球的“保護傘”,過濾了太陽99%的紫外線輻射,保護地球上的生靈萬物。科學探測發現,在北美歐洲新西蘭上空,臭氧層正在變薄,南極上空的臭氧層已出現了“空洞”。其主要原;因是人類在使用揮發劑、冷凍劑消毒劑起泡劑、滅火劑等化學制品時,向大氣中排放的氯氟烴類物質 (尤其是氟利昂)在紫外線照射下會放出氯原子,氯原子奪去臭氧中的一個氧原子,使臭氧變成純氧,從而使臭氧層遭到破壞。臭氧的減少會使更多的紫外線射入地面,使人類非黑色素瘤皮膚癌增加,降低人體免疫系統的保護功能。
所謂“温室效應”,就是太陽短波輻射能夠透過大氣射人地面,而地面增温後放出的長波輻射卻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烴以及水氣等物質所吸收,從而使大氣變暖的效應。隨着人口的急劇增加,工業的迅速發展,排人大氣中的二氧化二氮相應增多,又由於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氣中應被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沒有被吸收,由於二氧化碳逐漸增加,“温室效應”也不斷增強。據統計,在過去的:100年中,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增加了25%,全球平均氣温上升0.3℃~0.7℃。目前全世界每年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65多億噸,遞增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估計到本世紀中葉,全球平均氣温將上升1.5℃—4.5℃。地球升温 1.5℃—4.5℃,將使海平面上升30cm—50cm,海岸和河口地區將直接受到嚴重威脅,並造成全球氣候反常。
2.1.3 對於“生態危機”的反思
所謂“生態危機”,首先是人與自然的關係的危機。當代全球性“生態危機”的出現,是同過去三四個世紀中人把自己視做自然的統治者和主宰者的觀念與態度有着密切的關係。這種統治、征服、控制、支配自然的慾望是現代精神的中心特徵之一。”在這種觀念的制約和影響下,人們追求的主要是使自然界來合乎人的需要、目的和特性,卻較少考慮如何使人的需要和特性等適合和適應自然的特性、法則和生態規律;人們普遍注重強調人改造;征服和戰勝自然的力量的增長提高與發展,而忽視人和自然之間物質交換的調節能力和人對不斷變化着的自然界的適應能力的訓練、提高和發展;人們一味陶醉於對大自然的勝利和統治,卻忽視了我們對自然的每一勝利,都要受到大自然的報復和懲罰。
生態危機”與社會問題息息相關,是社會異化的產物。例如,當今出現的環境污染問題既包括髮達國家,也包括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其主要原因就在於發達國家置全人類的長遠利益和國際公法於不顧,肆意向發展中國家傾倒垃圾、化學廢料,把公害型企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而發展中國家由於貧窮和債務也加劇對自然資源的開發。
全球性“生態危機”是傳統工業生產方式的必然結果;傳統工業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資源和排放廢棄物的粗放式生產經營方式之上的,它尋求最大限度地滿足人的物質需求。人類通過發展科學技術極大地擴張了駕馭自然的種種能力,卻沒有同樣擴大保存和保護自然的能力。傳統工業無限度地向自然界索取,使得人類能夠以從前無法想象的巨大力量來燃燒、砍伐、挖掘、移動、改變各種各樣的物質,從而嚴重地損壞了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態系統
全球性“生態危機”也是由於傳統的發展觀把發展等同於經濟增長、單純地追求經濟增長所致。20世紀下半葉以來,在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傳統發展觀為世界許多國家所運用。按照這種發展觀,自然資源可以無償地利用。古典經濟學家認為沒有人類勞動參與的東西就不能體現價值,因此自然資源是無價的或低價的,可隨意地無償地利用,自然環境的各種資源是無限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於是,工業革命以來的巨大經濟增長即以漫無節制地消耗地球上大量不可再生資源為代價。按照這種發展觀,就可以把發展理解為國民生產總值(GNP)的增長,將GNP作為衡量國家的生產力水平、國民生活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首要指標。但在這一指標中,既沒有反映自然資源的消耗,也沒有反映環境質量這二重要價值的喪失程度。事實證明,這種發展觀是有很大侷限性和片面性的。
2.2 生態自然觀確立的科學基礎:生態科學
2.2.1 作為人類“生存之科學”的生態學
生態學原本是一門研究動植物與其生活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是生物學主要分科之一。20世紀中葉以來,由於世界範圍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日益尖鋭,以及系統科學環境科學的發展,生態學擴展到人類生活和社會活動方面,把人類這一生物物種也列人生態系統中,採研究人與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關係及其相互作用的規律。“當生態學成為關於人類的生態學時,就把人類安置於他們的Oikos——他們的‘家’的邏輯之中”。這樣,生態學就變成了一門關於人類“生存之科學”(Science Of survival)。
現代生態科學的發展,特別是人類生態學的研究彰顯了人在生態系統中的位置,具體而生動地體現了人與自然的關係。
第一,人在生態系統中處於雜食性消費者的生態位上。人作為大自然鏈條中的重要一環,在由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所組成的金字塔形的食物鏈中,人類同其他動物一起共同消費自然界的水、空氣、陽光等生活資料,但作為有能動性的人類的消費與其他動物的消費有着本質的區別。人類的消費是建立在一定社會關係中以改造自然為目的的高級消費。人類的消費方式、方法、範圍和質量與其改造自然的方式、方法和結果有着直接的聯繫。“因為他們不僅變更了植物和動物的位置,而且也改變了他們所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氣候,他們甚至還改變了植物和動物本身,使他們的活動的結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遍死亡一起消滅。”由人類改造自然的盲目性造成的生態失衡和環境污染,最終還要通過負反饋來危及人類自身的生存。
第二,人還是生態系統的調控者和協同進化者。在人類產生以前,甚至在人類產生之後一個相當時期內,生態系統是靠?自然調節機制來調節的,因而當生態系統陷入無序時會經過自我調節達到新:的有序狀態。但是人類社會對自然資源大規模地無限度的濫用,尤其是工業社會對自然的污染,使大自然應接不暇,單靠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機制便難以恢復正常狀態了。人作為生態系統的調控者,其調控的現實對象是人類與自然界的相互影響,即人以自身的活動來引起、調整和控制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的過程。所謂人與自然的協同進化,即是説在人與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兩者都必須對這種相互作用發生特定的進化變化。也就是説;兩者通過相互依賴的合作關係,通過相互之間的適應性選擇和制約,在人類創造自己社會歷史的同時,維護地球健全的生態系統,不斷提高生態系統維持生命的能力。
2.2.1生態理念和生態規律
生態學中的整體的觀念、循環的觀念、平衡:的觀念和多樣性的觀念,以及它所揭示的生態規律,構成了生態自然觀的重要理念和科學根據。
整體的觀念,是説生物(包括人在內)與其環境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任何生物均不能脱離環境而單獨存在;循環的觀念,是指作為生產者的植物、消費者的動物、分解者的微生物,它們互相耦合,形成由生產、消費和分解三個環節構成的無廢棄物的物質循環;平衡的觀念,認為生物之間的食物鏈關係、金字塔結構和循環體系處在一個動態的平衡之中;多樣性的觀念,即“多樣性導致穩定性”的生態原理,它強調保護生物物種的多樣性,認為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直接威脅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陳昌篤認為生態學的一般規律,可以概括為“物物相關”、“相生相剋”、“能流物復”;“協調穩定”、“負載定額”、“時空有宜”等幾條規律。“物物相關”和“相生相剋”的規律,揭示了自然事物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共存共生的生態關係。自然界任何生物物種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這是生態系統維持其動態平衡的動力之網,因而保持物種多樣性,使人與生物夥伴協同進化,才能確保生態系統的穩定發展。而“能流物復”和“協調穩定”的規律是生態系統存在和發展的內在保證。物質循環能量流動把生態系統進而把生物圈聯成一個整體,雖然各系統、系統的各部分有它們獨特的運動形式,但都遵循整體性的原則。
“負載定額”規律揭示了任何生態系統的生產力和承載能力都是有限的。它由生物物種(包括人類)自身的特點及可供它利用的資源和能量決定。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實際上都是由於人類的活動接近或已超過生態系統的“負載定額”的限度而造成的?。“時空有宜”規律揭示了生態系統動態變化的特徵,使人類在構建區域社會生態系統,規劃人的生產二消費理念和行為時,能既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又因時因地制宜,與時俱進。
2.3生態自然觀的基本思想
生態自然觀是對馬克思、恩格斯生態思想的繼承與發展,是在人類反思全球性“生態危機”的過程中和總結現代生態科學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礎上形成的。其基本思想大體上可以概括為下述幾個方面:
其一,生態系統生命系統生態系統生物系統環境系統共同組成的自然整體,是以生命的維持、生長、發育和演替為主要內容的活生生的系統。生物圈所以被稱為生態圈,就是因為它普遍存在着生命現象。在整個生物圈中,森林、草原、海洋等地帶有大量的生物生存,即使“死寂”的沙漠或凍土帶中,也有生命存在,也分別構成了沙漠生態系統苔蘚生態系統。因此,生態系統的平衡、破壞和演化,都是圍繞生命物質來進行的。生態系統的活力是生態系統本身所固有的。
其二,生態系統具有顯著的整體性。生態系統就是各個相互關聯的部分有機構成的‘張生命之網,無論哪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會對整個系統產生重大的影響。生態系統偽整體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生物與非生物之間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離開了非生物各種因素所構成的環境,生物就不能生存,就無所謂生態系統;二是每一種生物物種都佔據着特定的生態位,各種生物之間以食物關係構成了相互依賴的食物鏈或食物網,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就會影響整個生命系統的生存。
其三,生態系統是組織織的開放系統。生物系統和環境系統的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由外來能量(主要是太;陽輻射能)的輸人維持。、外來能量的輸入及其在系統內的流動、消耗;轉化,形成了生態系統複雜的反饋聯繫,使系統具有自我調控、保持平衡的能力。
其四,生態系統是動態平衡系統。生態系統的動態過程由系統內的物質運動決定。系統內的物質和輸入系統的能量從植物的光合作用開始循環和轉化,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由無機元素合成的有機物質,經草食動物、肉食動物一級一級地轉移,組成食物鏈,物質和能量從一種生物傳遞到另一種生物,最後被微生物分解為。簡單的化合物和元素,再回到環境中。這種循環和轉化構成了生態系統不斷髮展和演化的動態過程。
其五,生態平衡是穩定性與變化,性相統一的平衡。維護生態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來的穩定狀態,不是單純的消極適應和迴歸自然;而是遵循生態規律,自覺地積極保護自然。那種認為人類對生態系統的任何干預都是破壞生態平衡的觀點是錯誤的。當人們運用生態平衡的規律時,不必要也不可能完全不去打破生態系統的原有平衡。生態系統在人為的有益影響下,可以建立新的平衡,達到更合理的結構、更高的效能和更好的生態效益
生態自然觀主張把人的角色從大地共同體的征服者改變成共同體的普通成員與公民,強調生態系統是一個由相互依賴的各部分組成的共同體,人則是這個共同體的平等一員和公民,人類和大自然其他構成者在生態上是平等的;人類不僅要尊重生命共同體中的其他夥伴,而且要尊重共同體本身;任何一種行為,只有當它有助於保護生命共同體和諧、穩定和美麗時,才是正確的;人與自然之間要協調發展、共同進化

生態自然觀可持續發展

生態自然觀的確立,為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和戰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學依據。綜觀可持續發展理論和戰略的提出、基本原則的形成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明途徑的探尋;均貫穿了生態自然觀的基本思想。
3.1 可持續發展理論和戰略的提出
可持續發展一詞,在國際上最早出現於1980年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聯合發表的《世界自然資源保護大綱》。該大綱提出必須研究自然的、社會的、生態的、經濟的以及利用自然資源過程中的基本關係,以確保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該大綱指出;自然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互相依存,兩者應當綜合起來予以思考。保護意味着對人類利用的生物圈加以管理,以使生物圈能給當代人帶來最大的和可持續的效益,同時維護生物圈滿足後代人需求和期望的潛力。發展是指生物圈的變化及人力、財力、生命和非生命資源的利用去滿足人類需求並改進人類生活質量
1981年,美國著名學者布朗出版《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一書,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觀點,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長、保護資源基礎和開發再生能源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三大途徑。他指出:“我們不是繼承前輩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兒孫的地球。”以此告誡人們要有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社會的責任感。
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布倫特蘭主席的領導下,出版了《我們共同的未來》,該報告以豐富的資料,論述了當今世界環境與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處理這些問題的比較全面而具體的建議,首次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可持續發展是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並強調可持續發展是長期的、全局的、支持全球人類持續進步的道路。
1992年6月,聯合國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了“環境與發展大會”這一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會議,有183個國家和地區參加,102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到會。這次會議提出了“人類要生存,地球要拯救,環境與發展必須協調”的口號,通過了《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21世紀議程》等重要文件,這些文件始終貫穿着一個核心,這就是可持續發展。由此可見,可持續發展戰略已成為全人類的共同選擇。它着眼於三個“實現”:第一,實現人類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第二,實現世界各國即不分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第三,實現人類世世代代的共同發展。此外,還從政治平等、消除貧困;環境保護、資源管理、生產和消費方式、國際貿易、羣眾參與等方面,對可持續發展進行了詳盡地闡述。
1994年2月,中國政府編制發佈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一中國21世紀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白皮書》,首次把可持續發展列入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長遠規劃,標誌着中國政府對可持續發展理論和戰略的確認和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參與。
3.2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
3.2.1 突出發展的主題——發展原則
發展原則包括三個方面:第一,發展的必要性;認為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那種主張必須停止發展以保護環境的觀點是不可取的十第二,發展不純粹是一個經濟現象,發展與經濟增長的概念有着明顯的區別,發展不等於經濟增長。從最終意義上講,發展不僅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質和經濟方面,還包括其他更廣泛的方面;發展是集社會、科技、經濟、文化、環境等多項因素於一體的完整現象;可持續發展的最終落腳點是人類社會,即改善人類的生活質量,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第三,發展是人類共同的和普遍的權利,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剝奪的發展權力。特別是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説,發展權力尤為重要。目前,發展中國家正經歷着來自貧窮和生態惡化的雙重壓力,貧窮導致了生態惡化,生態惡化又加劇了貧窮。《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中的第五條原則就寫道:“所有國家和所有人民應把消除貧困作為可持續發展的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務。”因此,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發展權尤為重要。只有發展才能為解決生態危機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也才能最終擺脱貧困和愚昧。
3.2.2 發展的可持續性——可持續性原則
可持續發展從人類長遠利益出發,追求發展的可持續性,即人類社會世世代代延續不絕的發展。它不僅要實現當代人自身的發展,而且也要實現未來世代人的發展。可持續發展絕不是短期行為的發展,不是人類以今天的利益換取明天的利益,吃祖宗的飯,斷子孫的路。它確認人類社會系統之間存在相互制約的關係,把有利於生態資源的持續存在和永續利用,視為重要的基本原則。正是在這種意義上;世界自然資源保護同盟、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在1991年撰寫的《保護地球:可持續生存戰略》的報告中,把可持續發展界定為:“在不超出地球生態系統承載能力的情況下改善人類生活質量。”
3.2.3 人類根本利益和行動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則
地球是一個相互依存的整體,只有全世界範圍的共同發展才是真正的發展;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全球性的“生態危機”;表現了人類所遇到的危機的共同性、安全的共同性和未來的共同性,實施可持續發展需要不同國家超越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差異來採取聯合的共同行動。鼓勵和支持各國政府之間為解;決全球性問題而開展的各種形式的合作,譴責和制止那些把污染嚴重的技術和產業輸入不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以鄰為壑”和“嫁禍於人”的行徑,為停止軍備競賽、停止核武器的生產與試驗以及乾淨徹底地銷燬一切核武器與大規模殺傷武器而鬥爭。
3.2.4 人與人關係的公平性——公平性原則
可持續發展觀確認,人與自然的危機和人與人的矛盾不可分割,只有解決人與人之間的不公平性,才有可能達到人與自然間的協調和諧。所謂公平,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互利共生協同發展。這裏有兩層含義:
一是代際公平,強調當代人在發展與消費的同時,應當承認並努力做到使後代人有同等的發展機會。當代人的發展不能以損害後代人的發展能力為代價。這裏包含兩個基本點:其一,當代人對後代人生存發展的可能性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必須加強對未來人負責的自律意識;其二,可持續發展要求當代人為後代人提供至少和自己從前輩人那裏繼承下來一樣多甚至更多的財富。當代人不能濫用自己的環境權利,不能因片面追求自身的發展和消費,而剝奪了後代人理應享有的發展與消費的機會。可持續發展要求今天的人類不應以犧牲今後幾代人的幸福而滿足其需要。這一代人要把環境權利和義務有機地統一在一起,在維護自身環境權利的同時,也要維護後代人生存與發展的權利。
二是代內公平,即是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發展不應當損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就是在一個國家內,地區利益服從國家利益;在國際範圍內,國家利益服從全球利益。它要求在區域內部和不同區域間從成本效益的角度實現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兩者的公平分配和負擔。為了實現代內公平,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建議人們通過國際公約和國際法來解決資源和環境問題。要求各國遵循這樣一些關鍵原則:“每一個國家有責任不損害其他國家的人民健康和環境;對任何由跨國界污染引起的危害都應承擔責任並賠償;所有有關各方享有獲得補救措施的平等權利。”
3.3 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途徑
人類從自然界中分化出來已經有三百多萬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中,人類文明的進化經歷了原始文明(採集與狩獵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三大階段。工業文明歷時三百年,它為人類創造了以往無法比擬的財富。但是,工業文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資源和排放廢棄物的工業經濟的基礎之上的,因而嚴重地損害了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態系統。從工業文明走向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社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途徑。200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明確指出:“加強生態建設,維護生態安全,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共同主題,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要確立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可持續發展道路;要建立以森林植被為主體、林草結合的國土生態安全體系,建設山川秀美的生態文明社會。”
在生態自然觀指導下,生態文明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發展為宗旨,強調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共同發展,在維持自然界再生產的基礎上進行經濟再生產
生態文明包含着下述三個相互區別、相互聯繫的層面:
一是物質生產層面。生態文明的主導產業生態產業,即以生態化為目標的農業、工業、信息業與服務業。其核心是維護“自然一社會一經濟”生態系統平衡基礎產業——生態農業。它的生產過程是由自然界再生產過程(自然生產力)和經濟再生產過程(社會生產力)交織在一起進行的。在自然界再生產過程中,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信息交換,遵循生態產業運行的自然規律;在經濟再生產過程中,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一方面必須以自然界的物質、能量與信息流為基礎,要遵循自然規律,另一方面又以市場為導向,遵循社會經濟規律。與此相聯繫,其消費方式受制於:自然界的承受能力,這是維持自然界再生產過程的前提;經濟發展的水平與消費水平必須保持平衡。
二是社會制度層面。生態文明是在上述物質生產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新興的社會制度。從政治、經濟、法律、倫理、教育等方面規範和約束人們的行為;為維護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建立相應的法規與機構,以協調和解決在環境保護中的人與人的關係。如建立保護生態環境的機構與組織、制定保護生態環境的政策與法律、採取確立生態意識的教育措施等等。
三是思想觀念層面。生態文明的思想觀念的核心要素是思維方式價值觀唸的生態化思想。在思維方式上,要打破工業化的思維方式,它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工業的發展上,不考慮生態化問題。一些城市把興“工”作為其政策,提出一切工作都要圍繞“工”字來做,卻沒有在事前從生態化的觀點對工業生產造成的環境污染或生態失調採取積極的防範措施。這實際上是重複發達國家先工業化、後治理污染的道路。在價值觀念上,我們要破除把經濟價值凌駕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之上的工業文明的價值觀,也要破除那種認為工業增值大,農業增值小,是弱質農業,只增產不增收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