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對象性

鎖定
對象性是一個用來表述他的絕對觀念的體系中自我意識同意識之間的關係的哲學用語。
中文名
對象性
外文名
objectivity
所屬學科
哲學
引證解釋
對象性(objectivity)德國古典哲學用語。在不同的哲學家中有不同的含義。在黑格爾哲學中用來表述他的絕對觀念的體系中自我意識同意識之間的關係。在費爾巴哈哲學中,指感性對象性,是用來表示存在的哲學用語。費爾巴哈認為,任何真實的存在,只能是感性的、對象性的存在。感性對象性,一是指對象在主體之外的存在,一是指“主體必然與其發生本質關係的那個對象,不外是這個主體固有而又客觀的本質”。費爾巴哈把這個原則特別地運用在對於人的理解中,認為正像一切真實的存在都是對象性的存在,都在對象中映照或直觀自身一樣,人以自然界、他人或上帝作為自己的對象,並在這樣的對象中直觀自身,所以人就是自然界,就是他人(另一個人,即“你”),就是上帝。如果沒有了對象,人就成了無,取消了對象,也就取消了主體固有而又客觀的本質。他認為唯心主義的自我意識或絕對精神是非對象的主體,即“純粹活動”或“活動本身”。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根據同樣的原則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指出思辨的辯證法只是精神主體的自我回旋,這種精神主體在所謂的揚棄活動中,“主要地具有揚棄對象性本身的意義”。因此,絕對主體本身既不是對象,又沒有對象,而是唯一的、非對象的存在物;但是,非對象的存在物只能是“非存在物”,是根本不可能有的怪物,它實際上無非是抽象思辨的產物。在關於對象性的理解中馬克思和費爾巴哈的區別在於:費爾巴哈把對象性僅僅規定為直觀的對象性,而馬克思則把它主要地理解為“對象性的活動”,即勞動。馬克思在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中發掘出黑格爾在表述人的生成中所藴含的勞動的積極意義,指出“他抓住了勞動的本質,把對象性的人、現實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為他自己的勞動的結果”(《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63頁),並進一步把人和自然的關係看做對象性的關係,把人類歷史看做人通過對自然界的改造而自我創造的過程,從而把黑格爾的對象性改造成為唯物辯證法的命題。 [1] 
參考資料
  • 1.    金炳華等編.哲學大辭典(修訂本) (上、下冊):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第300-3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