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鎖定
第二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 II,1931年9月18日 [278-279]  [281]  —1945年9月2日 [65]  ),簡稱二戰,亦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以納粹德國意大利王國大日本帝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及僕從國與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戰爭範圍從歐洲亞洲,從大西洋太平洋,先後有60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 [1]  [27]  。其性質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279] 
1929年,世界經濟大危機激化了德意志國內矛盾。1931年日本製造九一八事變,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爆發的標誌。德軍於1939年9月1日向波蘭發動進攻。隨後英、法對德宣戰,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281]  蘇聯建立“東方戰線”,英法進行“靜坐戰”。德國進攻法國後,英法聯軍被迫敦刻爾克大撤退。法國淪陷後,戴高樂繼續開展對德鬥爭。德國按照“海獅計劃”進攻英國,展開不列顛之戰。德國按照巴巴羅薩計劃,發動蘇德戰爭。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對日宣戰。1942年,反法西斯國家通過《聯合國家宣言》等加強團結。 [30]  1943年,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國戰敗,成為重要轉折點。9月8日,意大利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 [27]  戰爭最後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戰勝法西斯告終。 [1] 
第二次世界大戰深刻地改變了人類歷史。其影響廣泛地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和科技各個層面。 [29]  [259]  二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22] 
名    稱
第二次世界大戰
發生時間
1931年9月18日 至 1945年9月2日 [278-279] 
地    點
歐洲東亞東南亞北非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
參戰方
反法西斯同盟國: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 VS 法西斯軸心國納粹德國大日本帝國意大利王國 [2] 
結    果
反法西斯同盟國勝利
參戰方兵力
蘇聯約2200萬
美國約1400萬
英國約1200萬
德國約1700萬
日本約700萬 展開
參戰方兵力
蘇聯約2200萬
美國約1400萬
英國約1200萬
德國約1700萬
日本約700萬
中國700餘萬(軍隊500萬,民兵200餘萬) [271]  收起
傷亡情況
共約7000萬人死亡
共約1.3億人受傷
主要指揮官
富蘭克林·羅斯福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
温斯頓·丘吉爾
毛澤東
蔣介石 展開
性    質
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
轉折點
斯大林格勒保衞戰(歐洲戰場),中途島戰役(太平洋戰場),阿拉曼戰役(北非戰場)
戰爭損失
5萬多億美元
戰後世界格局
雅爾塔體系
外文名
World War II
別    名
二戰(簡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作戰區域面積
2200萬平方千米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代背景

  • 一戰禍根
1918年11月11日,德國與協約國在法國巴黎東北的貢比涅森林簽訂投降協議。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的勝利宣告結束。戰爭結束後,協約國集團於1919年和1922年在巴黎和華盛頓先後召開了國際會議,討論重建戰後國際秩序的問題。經過幾番討價還價,最終建立了戰後初期的國際體系,即“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40]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核心問題是解決德國問題。英、法、美三國操縱簽訂的《凡爾賽和約》在處置德國時採取了“以暴治暴”的方法,使德國喪失了1/8的領土和1/10的人口,在德國人心目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140]  因此帝國主義時代所固有的各種基本矛盾一個也未解決,而又增加了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以及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德意志第三帝國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簽訂《凡爾賽和約》的嚴酷條款懷有怨恨。 [142] 
1933年初,阿道夫·希特勒出任德意志第三帝國總理,納粹黨掌握國家政權,阿道夫·希特勒違反《凡爾賽和約》20年停戰的協議,開始秘密武裝德意志第三帝國 [142] 
隨着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經濟、政治和軍事發展不平衡的加劇,軍事實力發展較快的德、意、日三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勢力範圍,使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尖鋭起來。 [142] 
  • 國際聯盟
1920年成立的國際聯盟雖然是各國為防止武裝衝突、加強普遍和平與安全而建立國際機構的第一次嘗試,但在實踐中並沒有起到維護和平的作用。它的作用只是幫助大國重新劃分勢力範圍,鞏固了戰後世界體系。受英法兩國的操縱,它缺乏對侵略行為的有力制裁,並且由於美國的缺席,進一步削弱了它的職能。到二戰前國際聯盟已經形同虛設,無力阻止法西斯勢力的擴張。 [200]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背景

  •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
1929年至1933年,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陷入了史上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 [138]  這次經濟危機使國際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資本主義各國之間對國際市場的爭奪也愈演愈烈,以此為基礎而產生的經濟、政治和軍事矛盾也不斷地激化,其結果最終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39] 
1929年經濟大危機中的美國 1929年經濟大危機中的美國
一方面,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原有的各種矛盾進一步深化,爭奪國際市場、爭奪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的鬥爭愈演愈烈。為了擺脱危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轉移矛盾、轉嫁危機,將關注點放在國外市場的爭奪上,以傾銷方式不斷擴大商品的海外銷售,展開了激烈的貿易戰貨幣戰,之後又進一步發展為“經濟集團”的鬥爭。 [138]  在這場激烈的經濟爭奪戰中,佔有明顯的優勢的美、英、法三國利用自己的優勢鞏固、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組成排他性經濟集團,在內部實行互惠關税制度,在其所屬的傳統市場中排斥其他國家。而國內市場狹小、對國際市場渴望的德意日在經濟上依賴於外部世界,其經濟競爭力脆弱,無法與英、法、美組成展開對抗,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和國際市場的競爭中佔下風。 [139]  與此同時,經濟危機引發社會危機,進一步激化了德日的國內矛盾,客觀上為兩國法西斯勢力上台創造了條件。危機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直接導致了資本主義國家政治、軍事矛盾的深化。繼意大利之後,德日兩國又明確選擇了法西斯道路,加緊擴軍備戰,決心用戰爭的方式來奪取殖民地和世界市場。 [138]  由於反對德、意、日的共同經濟利益的需要,英、法、美也逐漸聯合起來組成了同盟集團。兩種不同類型的資本主義國家這種對立和矛盾發展的結果,最終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39] 
  • 法西斯勢力上台
1922年10月,意大利王國國王任命墨索里尼擔任意大利王國總理,法西斯專政在意大利王國開始建立。 [199]  西方國家大蕭條所帶來的動亂,使法西斯主義惡性發展。納粹黨迅速膨脹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第一大黨。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在德意志第三帝國上台,2月製造國會縱火案,3月通過《授權法》,繼之一系列法西斯法案出籠,至次年8月頒佈《國家元首法》,對國家生活進行了全面改組,建立起集權統治的法西斯體制,並且加緊擴軍備戰。 [198] 
希特勒就職遊行 希特勒就職遊行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日本走上了戰爭和法西斯化的道路。在日本以軍部為中心,從首先發動侵略戰爭着手,然後通過天皇制機構,自上而下的逐步法西斯化,以適應進一步擴大侵略戰爭。1936年,日本法西斯青年軍官發動的“二二六”兵變,使軍部實力大大加強。不久,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台組閣,建立軍事法西斯專政。之後,德意志第三帝國、意大利王國與日本簽訂反共產主義協定,並且干預西班牙內戰 [197] 
到1933年11月,法西斯運動遍及23個國家,半年後增至30個國家。 [196]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起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大陸政策”

大陸政策”是明治政府“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的體現。 [74]  日本推行“大陸政策”的第一個目標是征服朝鮮,最終目標是征服中國。為進一步推行其政策,日本進行了多方面的準備。 [76]  1915年,日本打着“日中提攜”的旗號,以“援助”和“威壓”兩手,強迫袁世凱接受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日本還用“提攜、援助”手段,扶植段祺瑞。同時,利誘盤踞東北的張作霖,攫取了東北大批權益。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召開了加緊侵略中國的“東方會議”,再次鼓吹明治以來的侵略擴張思想,要求採取積極政策,儘快以鐵血的手段征服中國。1928年,當張學良為維護國家統一,決定“易幟”,服從於南京國民政府時,日本特務當面威脅。日本軍國主義者企圖以“和平外交”手段建立親日政府的幻想破滅後,便發動了大規模的侵華戰爭。 [75] 
“東方會議” “東方會議”

第二次世界大戰綏靖政策

面對德意日法西斯的崛起和擴張,英法美等西方主要大國非但沒有挺身而出,反而採取了明哲保身、處處退讓的綏靖政策,極大地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氣焰,對局部戰爭演變為全面戰爭起到了加速劑的作用。 [138]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侵華戰爭。英美等國出於想利用日本反蘇、壓制中國革命力量等目的,對日本侵華行徑採取了姑息養奸的縱容政策。次日,美國國務卿史汀生無視中國核心利益明確表示,“事件不是政府間而是地方局部衝突,不適用於國際公約”。英法操縱下的國際聯盟對中國政府提出的申訴也只是通過了一個決議,要求中日雙方停止一切衝突,並且把中國東北劃為“非武裝區”,由“國際共管”。這實際上是對日本法西斯侵略行為的縱容和偏袒,進一步助長了日本的侵略野心。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但是,英美法等西方大國繼續採取綏靖政策,不願制裁日本,只是重申《九國公約》,對侵略者和被侵略者不加區別,要求雙方停止戰爭行動,致使日本法西斯侵略更加猖狂。 [138]  [141] 
慕尼黑陰謀(左起張伯倫、達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 慕尼黑陰謀(左起張伯倫、達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並在英法的實際縱容下得手。1936年3月,德國出兵佔領萊茵非軍事區,同時宣佈廢除《洛伽諾公約》。對於希特勒公然撕毀《凡爾賽和約》和《洛迦諾公約》,法國按兵不動,英國也不願採取任何實質性的制裁措施。這不僅使得希特勒這一冒險軍事行動獲得成功,同時也讓他摸清了英法綏靖政策的底牌,導致日後德國的侵略擴張更加肆無忌憚。 [140]  1936年7月,西班牙法西斯首領佛朗哥叛亂。德意法西斯藉口反對“共產主義威脅”,出兵干涉西班牙內政。英法對此卻採取所謂的“不干涉政策”,美國也宣稱在衝突中保持“中立”。最終,促使德意迅速靠近,簽署《柏林協定》,建立“柏林—羅馬”軸心。1938年3月,面對德國法西斯的咄咄逼人的侵略,英法兩國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並與希特勒達成協議,希望把德意志第三帝國的侵略矛頭引向蘇聯。在英法的繼續縱容下,德國不費一槍一彈吞併奧地利,奧地利淪為德國的一個省。奧地利是英法的盟友,對此英法兩國雖然表面上提出了抗議照會,但實際上4月初英法美就承認了德國對奧地利的侵略,分別撤銷使館,代之以駐維也納領事館。1938年9月,德國陳兵捷德邊境,將侵略的黑手伸向捷克斯洛伐克。9月29日,英、法、德、意四國首腦阿瑟·尼維爾·張伯倫愛德華·達拉第、阿道夫·希特勒和貝尼託·墨索里尼在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慕尼黑開會,簽訂協議,在沒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的情況下,強行把蘇台德等地區割讓給德意志第三帝國。歷史上把這次會議稱為“慕尼黑陰謀”。會議簽訂了《慕尼黑協定》,規定捷克從10月1日開始10天內,把蘇台德區割讓給德國。至此,綏靖政策達到頂峯。慕尼黑協定的簽訂產生了很大的消極影響。德意志第三帝國更加肆無忌憚,第二年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全境,德意志第三帝國軍事和經濟實力大增,加速了侵略擴展的步伐。 [138] 
慕尼黑協議簽訂之後,蘇聯對英、法兩國更加不信任,出於自己國家的安全考慮,1939年,蘇聯與德意志第三帝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由此,在與蘇聯商討了瓜分波蘭和東歐勢力範圍,得到蘇聯的中立保證之後,希特勒決定放手一搏。這一條約進一步加速了二戰的爆發。 [152] 

第二次世界大戰雙方陣營

第二次世界大戰軸心國陣營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陣營

原本是法西斯軸心國陣營的意大利芬蘭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在退出了法西斯軸心國陣營後也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國陣營。 [213]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首腦

第二次世界大戰軸心國

國家
人物
職務
政黨
納粹德國
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兼任德意志第三帝國總理
德意志第三帝國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納粹黨
意大利王國
首相
國家法西斯黨
日本
日本皇室
日本首相
匈牙利
匈牙利領導人
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沙皇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國王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

國家
人物
職務
政黨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總理
統一黨
澳大利亞總理
工黨
波蘭
拉茨凱維茨
波蘭流亡政府總統
(任總統時)
荷蘭
荷蘭女王
美國
美國第32任總統
民主黨
美國第33任總統
民主黨
英國
英國國王
英國首相
保守黨
英國首相
工黨
中國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 [282] 
中國國民黨總裁、國民政府主席兼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蘇聯
聯共(布)中央總書記 [25] 蘇聯部長會議主席
加拿大
加拿大總理
加拿大自由黨
自由法國
自由法國領袖/法國臨時政府總統
(戰時)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僕從國與軸心國的合作國

國家
人物
職務
政黨
自由印度
臨時領導人印度國民軍最高指揮官
印度國民大會黨
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總統
不詳
西班牙國家元首
西班牙長槍黨
維希法國總統
芬蘭總統
民族進步黨
芬蘭總統
“偽滿洲國皇帝" [3]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將領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陣營

國家
人物
照片
朱可夫 朱可夫
羅科索夫斯基 羅科索夫斯基
科涅夫 科涅夫
切斯特·威廉·尼米茲 切斯特·威廉·尼米茲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
小喬治·史密斯·巴頓 小喬治·史密斯·巴頓
伯納德·勞·蒙哥馬利 伯納德·勞·蒙哥馬利
安德魯·布朗·坎寧安 安德魯·布朗·坎寧安
鄧小平 鄧小平
彭德懷 彭德懷
楊靖宇 楊靖宇
張自忠 張自忠
李宗仁 李宗仁
阿爾方斯·朱安 阿爾方斯·朱安

第二次世界大戰軸心國陣營

國家
人物

埃爾温·隆美爾 埃爾温·隆美爾
埃裏希·馮·曼施坦因 埃裏希·馮·曼施坦因
海因茨·馮·古德里安 海因茨·馮·古德里安
卡爾·鄧尼茨 卡爾·鄧尼茨
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
東條英機 東條英機
魯道福·格拉齊亞尼 魯道福·格拉齊亞尼
喬瓦尼·梅塞 喬瓦尼·梅塞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戰場

二戰主要戰場
戰場
戰役
東歐戰場
西歐戰場
太平洋戰場
亞洲戰場
中國戰場抗日戰爭八月風暴行動、緬甸戰場緬北滇西戰役
非洲戰場
大西洋戰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方

  • 中國戰區
①正面戰場
1937年8月20日,蔣介石發佈命令,實行全國總動員,政府轉入戰時體制,以大本營取代軍委會。國民政府大本營同時頒發了四個作戰指導方案的訓令。在其中第一號訓令中,宣佈將全國劃分為五個戰區,至11月份又成立了第六、七、八三個戰區,為領導全國抗戰提供了組織保障。 [195]  1938年11月25—28日,國民政府召開南嶽軍事會議,重新調整戰略區劃,將全國劃分為十大戰區。 [193]  1945年1月,在中國戰場,為了整頓豫湘桂戰役後的潰軍,國民政府重新編組軍隊,調整全國戰區,將全國劃為九大戰區。 [194] 
②敵後戰場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深入敵後,放手發動羣眾,廣泛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抗日遊擊戰爭(如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破襲戰、圍困戰等),開闢了陝甘寧、晉察冀、晉冀豫、晉綏、山東、蘇北、蘇中東江、瓊崖等廣大的解放區戰場,進行反“掃蕩”、反“清鄉”,取得了平型關大捷雁門關伏擊戰、夜襲陽明堡機場、百團大戰等戰鬥戰役的階段勝利,形成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205]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八路軍新四軍華南人民抗日遊擊隊主要在日軍後方及日佔區進行遊擊戰,共作戰12.5萬餘次,殲滅日軍52.7萬人,殲滅偽軍118.7萬人,繳獲各種69.4萬餘支(挺)、各種炮1800餘門,軍隊發展到130餘萬人,建立了約100萬平方公里、近1億人口的抗日根據地 [204]  [206] 
  • 太平洋戰區
1942年3月,美英重新劃分了盟國對軸心國的作戰責任區,規定英美共同負責歐洲、大西洋地區,英國負責中近東、印度和印度洋地區,美國負責整個太平洋地區。從此,太平洋戰場的軍事行動領導權便完全控制在美國手中。美國將太平洋戰場以東經159°為界,分為兩大戰區:西南太平洋戰區和太平洋戰區。 [207] 
西南太平洋戰區包括澳大利亞、菲利亞、新幾內亞、所羅門羣島、荷屬東印度(除蘇門答臘外)俾斯麥羣島等,由美國麥克阿瑟上將任總司令。澳大利亞的托馬斯·布萊梅將軍任陸軍總司令兼澳軍總司令,美國奧馬爾·納爾遜·布萊德雷將軍(7月份起由肯尼將軍)任空軍總司令,美國利裏將軍(7月份起由卡彭特將軍擔任)任海軍總司令。 [207] 
太平洋戰區由美國尼米茲海軍上將任總司令,管轄除西南太平洋地區以外的太平洋地區,包括新西蘭、薩摩亞和斐濟等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政府反對將兩國分在兩個不同的戰區,但美國不同意調整。為了加強澳美合作,澳政府要求將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部設在澳大利亞,美國欣然接受。3月17日,麥克阿瑟將軍從菲律賓抵達澳大利亞,在墨爾本(7月份起遷至布里斯班設立了司令部。3月28日和4月6日,美軍第32、41師先後到達澳大利亞。在短短4個月內(1942年1—4月),美軍約有12.5萬人調往太平洋西南和南部,佔美國在這一時期派往各個戰區全部兵力的45%以上,還派去大量航空兵和炮兵,這些軍隊有3/4以上集中在澳大利亞北部。佈雷特將軍組織了空軍參謀部,他的參謀長曾一度是澳大利亞的博斯托克空軍中將,空軍參謀部的5個指揮官中有3個是澳大利亞人。4月底,利裏將軍的海軍力量有:澳3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美3艘巡洋艦、11艘驅逐艦、31艘潛艇,荷蘭1艘巡洋艦。 [207] 
  • 歐洲戰區
開闢歐洲美國戰區,是英美兩國政府一致同意的擊潰納粹德國的主要戰略行動。1942年5月23日,艾森豪威爾前往英國進行了為期10天的實地考察。回國後,他於6月8日,把文件草稿呈送給馬歇爾審閲。在文件中他把美軍設在倫敦的司令部稱為歐洲戰區司令部,他主張“戰區司令官應實施絕對統一的指揮”,戰區司令官應組織、訓練和指揮派到該戰區的美國三軍部隊。美國政府在關於建立歐洲戰區的文件中指出:“歐洲戰區指揮官的任務是在歐洲戰區準備和實施軍事行動,以反擊軸心國及其同......歐洲戰區指揮官,負責指揮派往歐洲戰區的所有美國陸軍。”6月11日,經總統羅斯福批准,艾森豪威爾被任命為盟軍歐洲戰區總司令。隨後馬克·韋恩·克拉克被任命為副總司令,參謀長聯席會議秘書沃爾特·比德爾·史密斯被任命為總參謀長。副指揮官是英國人蒙哥馬利元帥。 [208] 
  • 東南亞戰區
1943年6月18日,盟軍在東南亞戰區的最高指揮中心東南亞盟軍司令部在科倫坡成立,同年8月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爾在第一次魁北克會議中予以確認。10月,英國海軍上將蒙巴頓出任東南亞盟軍總司令,史迪威兼任東南亞戰區副司令,負責指揮盟軍在東南亞地區的對日作戰。 [209] 
  • 蘇聯戰區
盟軍蘇聯戰區最高指揮官是蘇聯領袖斯大林,實際前線最高指揮官是朱可夫元帥,所轄地區主要是蘇聯和德國以及其盟國(羅馬尼亞,芬蘭,匈牙利等小國家) [212] 
為了便於對南方部隊實施指揮,蘇聯最高統帥部於1942年4月21日建立北高加索方向總指揮部,任命布瓊尼為總司令,統一指揮克里米亞方面軍、塞瓦斯托波爾防禦地域、北高加索軍區、黑海艦隊和亞速海區艦隊的作戰行動。旋即由於蘇德戰場兩翼的情況發生急劇變化,北高加索方向總指揮部被撤銷,北高加索方面軍成立,布瓊尼任司令。1942年7月28日,北高加索方面軍和南方方面軍奉命合併為北高加索方面軍,布瓊尼為司令,負責阻止德軍繼續向南推進,並盡力恢復頓河左岸態勢。 [211] 
1945年2月,蘇聯最高統帥部總參謀部開始調整遠東部隊高級指揮員。同年6月,蘇聯最高統帥部向遠東派出了最高統帥部代表,統一協調備戰。7月30日,蘇聯最高統帥部命令,正式組建遠東軍總司令部,從而拉開了蘇軍進兵中國東北對日作戰的序幕。遠東軍總司令部成員如下:總司令員為蘇聯元帥華西列夫斯基;軍事委員為上將約瑟夫·瓦西裏耶維奇·希金;參謀長為上將弗拉基米爾·德米特里耶維奇·伊萬諾夫;作戰部長為中將波塔波夫;偵察處長(代)為少將楚維林;炮兵司令員為炮兵元帥契斯佳科夫;裝甲兵司令員為坦克兵上將米哈伊爾·德米特里耶維奇·索洛馬京;空軍司令員為空軍元帥諾維科夫;海軍司令員為海軍元帥尼古拉·格拉西莫維奇·庫茲涅佐夫;工程兵主任為工程兵上將納扎羅夫;通信兵主任為通信兵上將尼古拉·傑米亞諾維奇·普蘇爾採夫;後勤主任為上將維諾格拉多夫 [210] 
蘇聯遠東軍對日作戰形勢圖 蘇聯遠東軍對日作戰形勢圖
1945年5月,蘇聯軍隊的作戰主力部隊大都遠在歐洲戰場,而遠東地區的駐軍只有40個師。蘇聯最高統帥部為保證遠東戰役對日軍發起進攻時的絕對兵力優勢,確保戰役的完全勝利,決定向遠東地區調集作戰部隊。從5月開始首先由德國戰場調第5集團軍和第39集團軍,從捷克斯洛伐克調近衞坦克第6集團軍和第53集團軍等。共先後調集了2個方面軍的指揮機關3個集團軍工個坦克集團軍等27個師、12個旅和其他獨立兵團和特種部隊,兵種有步兵機械化步兵、坦克兵、炮兵航空兵等主力作戰部隊。利用西伯利亞鐵路幹線,動用13.6萬節車皮,歷時2個月左右的時間,完成了“西兵東調”向遠東地區集結兵力的行動。並在1945年7月組建遠東軍總部的同時,調整和加強了遠東方面軍集團軍的指揮力量,將遠在歐洲戰場的8個集團軍司令員調到遠東地區,分別任外貝加爾方面軍和遠東方面軍所屬集團軍的司令員。在戰役開始前蘇聯遠東軍總部統轄後貝加爾方面軍遠東第1方面軍遠東第2方面軍、太平洋艦隊和紅旗阿穆爾區艦隊。在各軍指揮員中,有元帥7位,將軍200餘位。參加對日作戰的有20個集團軍、33個軍,134個師,總兵力1577725人,火炮及各種大炮26137門,坦克和自行火炮5556輛,作戰飛機3800餘架,海軍航空兵飛機1549架,各種艦艇510艘。 [210] 
蘇聯部隊向遠東地區集結 蘇聯部隊向遠東地區集結 [210]
空軍總司令諾維科夫元帥負責指揮航空兵與諸方面軍部隊間的協同;海軍總司令庫茲涅佐夫元帥負責協調太平洋艦隊、紅旗阿穆爾區艦隊與諸方面軍部隊間的協同;總後勤部主任維諾格拉多夫上將指揮整個部隊的後勤保障工作。 [210] 

第二次世界大戰軸心國方

  • 德國
德國地處中歐,東有強鄰蘇聯,西有勁敵英法,兩線作戰問題便成為德國對外擴張戰略所面臨的死結。二戰爆發前後,希特勒運用政治利誘和軍事威脅雙管齊下的手段,曾使德國一度擺脱了兩線作戰的窘境,但終因戰略企圖和實力的嚴重脱節,德國最後仍陷入東西兩線作戰的局面,法西斯政權也迅速走向崩潰。 [186] 
德國各大戰區及指揮人員簡表
戰區
總司令
下轄軍隊
西方戰區
(1940年10月在法國巴黎組建,1945年5月投降)
格爾德·馮·倫德斯泰特 [189]  (1940.10—1941) [190] 
德國A集團軍羣和D集團軍羣
埃爾温·馮·維茨勒本 [189]  (1941—1942.3.15)
格爾德·馮·倫德斯泰特 [189]  (1942.3.15—1944.7) [190] 
德國B集團軍羣、G集團軍羣、西線裝甲集羣、第一傘兵集團軍
貢特爾·漢斯·馮·克盧格 [189]  (1944.7—1944.8.17)
德國B集團軍羣(德國第十五集團軍和第七集團軍)、G集團軍羣(德國第十九集團軍和第一集團軍)、西線裝甲集羣和第一傘兵集團軍(9月編入新組建的德國H集團軍羣)
沃爾特·莫德爾 [189]  (1944.8.17—1944.9.4)
格爾德·馮·倫德斯泰特 [189]  (1944.9.4—1945.3.10) [190] 
阿爾貝特·凱塞林 [189]  (1945.3.10—1945.5)
東方戰區
(1939年10月3日在波蘭組建,1940與1941年之交解散)
格爾德·馮·倫德斯泰特 [189]  (1939.10—1940.9.20)
德國第三集團軍、第八集團軍和第十四集團軍
費多爾·馮·博克 [189]  (1940.9.20—1941) [191] 
德國第十八集團軍、第二集團軍和第四集團軍
南方戰區
(1941年底組建,1945年5月投降)
阿爾貝特·凱塞林 [189]  (1941.11—1945.3.010)
隆美爾的駐意大利的德國B集團軍羣、胡貝的駐西西里的德軍部隊以及駐中意大利、撤丁島和科西嘉的德軍部隊(1943年8月)
意大利戰場的德國第十集團軍和第十四集團軍以及駐在北意大利的贊根戰役集羣(1944年5月)
德國G集團軍羣、C集團軍羣和E集團軍羣
東南戰區
(1941年6月在希臘組建,1945年5月投降
威廉·利斯特(1941.6—1941.10.15) [192] 
德國第十二集團軍 [189] 
瓦爾特·孔策(1941.10.15—1942)
亞歷山大·勒爾(1942—1943.8)
德國第十二集團軍/德國E集團軍(1942與1943年之交由德國第十二集團軍擴編,勒爾兼總司令) [189] 
馬克西米連·馮·魏克斯(1943.8—1945.3.25)
德國E集團軍羣、德國F集團軍羣(1943年兼德國東南總司令部,魏克斯兼總司令) [189] 
亞歷山大·勒爾(1943.3.25—1945.5)
德國E集團軍羣(因德國F集團軍羣總司令部撤銷而成為德國東南總司令部所轄的唯一的集團軍羣) [189] 
表格參考資料: [187-188] 
  • 日本
日本在1937年—1941年間的作戰戰場是中國,1931年—1937年間一直為侵略中國蓄勢。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政府決定向華北派遣日軍。組成華北中國駐屯軍,後將中國駐屯軍編組為“華北方面軍”。8月,編組並向上海派遣“上海派遣軍”;11月,日本又編組“華中方面軍”,隨着侵華戰爭的擴大,1939年9月日本大本營為了鞏固在中國佔領區的統治,統一調配兵力,命令組成“中國派遣軍”,以西尾壽造為總司令,板垣徵四郎為總參謀長,設總司令部於南京,“中國派遣軍”統轄華北方面軍、第十一軍、第十三軍、第二十一軍及第三飛行集團等,共有二十三個師團又十七個旅團,兵力八十五萬。此後幾年,兵力一直保持在八十至一百多萬之間;日本投降時,其兵力約有一百一十萬。1941年3月,畑俊六任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1944年,岡村寧次任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1945年9月9日,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向中國戰區最高統帥部投降。 [248]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聯合艦隊成為太平洋戰場的主力。1941年11月,聯合艦隊擴編成大規模綜合作戰艦隊,所轄第1艦隊為戰列艦部隊,第2艦隊為重巡洋艦部隊,第3艦隊為封鎖運輸部隊,第4艦隊為佔領區部隊,第5艦隊為北方部隊,第6艦隊為潛艇部隊,第1航空艦隊為航空母艦部隊,第11航空艦隊為岸基航空部隊,以及南遣艦隊。其規模達到組建以來的頂峯。 [250]  聯合艦隊歷任司令為山本五十六(1941年8月11日)古賀峯一(1943年4月21日)、豐田副武(1944年5月3日)、小澤治三郎(1945年5月29日) [249] 
  • 意大利
二戰開始時意大利在非洲的部隊在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有約22萬人,司令為奧斯塔公爵。而在北非另有25萬人左右的軍隊集團,分為兩個集團軍。在西邊,面對法屬突尼斯方向的的黎波利塔尼亞,是第五集團軍,轄第10軍(第25博洛尼亞步兵師,第55薩沃納步兵師,第60薩布拉查半摩托化步兵師)、第20軍(第27佈雷西亞步兵師,第61錫耶納步兵師和第17帕維亞半摩托化步兵師)、第23軍(轄第2利比亞師,第1黑衫師)。在東邊,面對埃及方向的昔蘭尼加,集結了第十集團軍,轄第21軍(第62馬爾馬利卡步兵師,第63塞利內步兵師)、第22軍(第64康坦扎羅步兵師,第1利比亞師,第4黑衫師)。此外還擁有七個土著營和兩個傘兵營的部隊以及“利比亞”坦克羣。司令為伊塔諾·巴爾博元帥,其死後魯道福·格拉齊亞尼元帥接替了他的職務。 [251]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經過

第二次世界大戰早期戰爭

  •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
1929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嚴重衝擊了意大利,墨索里尼斷定領土擴張是減輕國內經濟壓力所必需的辦法,進而走向了擴張的道路。首先,他希望先吞併埃塞俄比亞,但想達到目的,必先得到英、法默許。英、法最終對意大利的行為採取綏靖政策,墨索里尼認為時機已成熟,便於1935年10月3日,發動了侵略戰爭,在經過7個月的抵抗之後,因西方國家的出賣和兩國實力差距過大,埃塞俄比亞寡不敵眾,最終淪陷。這次戰爭進一步暴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軟弱無能,助長了法西斯的囂張氣焰。 [138] 
意大利的對外擴張示意圖 意大利的對外擴張示意圖
  • 西班牙內戰
主詞條:西班牙內戰
西班牙內戰(1936年7月17日—1939年4月1日),是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國發生的一場內戰,由共和國總統曼努埃爾·阿扎尼亞的共和政府軍與人民陣線左翼聯盟對抗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為中心的西班牙國民軍長槍黨右翼集團;反法西斯的人民陣線和共和政府有蘇聯墨西哥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國民軍則有納粹德國意大利王國葡萄牙的支持,最終親法西斯的佛朗哥勢力獲得勝利,重新在西班牙復辟帝制。因為西班牙意識形態的衝突和軸心國集團與共產勢力的代理戰爭,使西班牙內戰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前奏。 [150] 
西班牙內戰示意圖 西班牙內戰示意圖
  • 日本侵華
1931年9月18日,日本製造柳條湖事件,炮轟瀋陽,發動九一八事變。僅三個月,日本便佔領了中國東北三省。從而在世界東方形成第一個戰爭策源地。之後中國政府向國聯求助,卻並未得到國聯的積極迴應。這場事變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 [273]  [272]  [151]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東北抗日聯軍進行抗日戰爭 [284] 
1932年,日軍又製造了一·二八事變,進攻上海,在江南地區建立了一個新的軍事據點,又將清廢帝溥儀劫持到東北,建立偽滿洲國傀儡政權,將東北變成了日本的殖民地。接着,1933年,日軍侵佔熱河及長城一線,1935年,日軍又發動了華北事變,1936年,日軍侵佔綏遠。1936年,日本首相廣田弘毅提出“國策基準”:在確保日本東亞大陸地位的同時,期望向南方海洋發展;鞏固日“滿”國防,消除北方蘇聯的威脅,並防範英美,實現日、“滿”、華三國的緊密合作;以蘇、美為目標,擴充陸軍和海軍軍備等。 [75]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中國掀起了全民族抗戰的高潮。這也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爆發的標誌 [273]  。7月16日、17日,中華民國最高統帥蔣介石在廬山先後發表《蔣介石廬山抗戰聲明》,號召全民族抗戰;7月31日,蔣介石發表《告抗戰全體將士書》,宣告戰爭已經全面爆發。 [167] 
1937年8月13日,侵華戰火燃向上海,第九集團軍總司令張治中率所部第八十七、八十八師等奮勇抵抗,猛攻日本駐上海海軍陸戰隊虹口基地。次日,中國空軍協同作戰。日軍大將松井石根被任命為上海派遣軍司令官,指揮日軍第三師團、第十一師團等進攻上海,派遣日軍航空隊空襲上海、南京、南昌等地,且不斷增兵,進一步擴大對華侵略。 [168]  中國軍隊第九十八師奉命開赴上海前線,其第二九二旅第五八三團第一營中校營長姚子青被派往寶山縣城防守。9月7日,在數日激戰後,姚子青率部戰死。淞滬會戰中湧現出“八百壯士”保衞四行倉庫的壯烈事蹟。 [169]  11月13日,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上海同胞書,激起中國人民奮勇抗戰的信心和勇氣,引起國際社會對日本的譴責和對中國抗戰的支持。雖然中國軍隊損失慘重、上海失陷,但淞滬會戰是全民族抗戰爆發後的首次大會戰,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迷夢。 [170] 
淞滬會戰形勢圖 淞滬會戰形勢圖
1937年11月中旬,日軍佔領上海後,自太湖南北同時西進,威脅南京。為打破日軍試圖通過佔領首都南京以摧折國民政府抗戰意志的圖謀,國民政府開始調整戰略部署,做了兩手準備:一是於11月20日正式宣佈遷移政府於重慶,以示持久抗戰;二是緊急制訂南京守衞計劃。 [173]  12月1日,日軍大本營下達“大陸第8號令”,命令華中方面軍與海軍協同,兵分三路,攻佔南京。蔣介石任命唐生智為首都衞戍部隊司令長官,部署南京保衞戰。12月初,日軍突破南京外圍及復廓防禦陣地,直逼南京城垣。中國守軍與日軍展開了空前的拼死決戰。因敵我力量對比懸殊,南京各城門先後被日軍攻陷,守軍節節抵抗,犧牲無數。 [172]  由於日軍攻擊兇猛,經激烈爭奪後,南京守軍各主要陣地相繼失守。12月12日下午,當戰鬥處於膠着之時,唐生智不得不下達撤退命令。守軍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數滯留城內,被日軍大量屠殺,損失慘重。南京保衞戰失敗後,日軍在6個星期中,進行了瘋狂的屠殺、強姦、搶劫和焚燒,犯下了人類歷史上極為罕見的暴行。 [171] 
1937年9月中旬,日本侵略軍佔領大同等地後,分成左右兩路撲向雁門關平型關,太原會戰由此展開。太原會戰事關中國抗戰全局,如日軍拿下山西,南可進攻華中與華南日軍匯合,西可長驅直入西北、西南威脅中國抗戰後方。日軍調最精鋭的第五師團入晉。為統一晉北作戰指揮,將位於內長城以南的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等4個半旅,劃歸第五師師長坂垣徵四郎指揮。閻錫山所部包括八路軍在內共有三個集團軍。閻錫山為挽救山西戰局危機,保衞太原,決定利用忻口戰役進行正面防禦,阻敵南下。 [165] 
太原會戰形勢圖 太原會戰形勢圖
抗戰初期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戰鬥最激烈、持續時間最長、戰績最顯著的太原會戰拉開序幕,日軍參戰總兵力有4個半師團總共約14萬人,傷亡近3萬人;中國軍隊參戰總兵力6個集團軍,52個師(旅),總共約28萬餘人,傷亡10萬人以上。八路軍在太原會戰中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戰場的國民黨軍作戰,115師在平型關、120師在雁門關都曾多次伏擊日軍運輸車隊,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後方交通線,成為抗戰初期國共聯合作戰的典範。 [166] 
在經過了大同會戰、天鎮戰役的節節敗退之後,中國軍隊直到1937年10月才最終在忻口一線穩住陣角,與日軍展開了激戰,以5.5萬人傷亡的慘重代價,阻滯日軍二十餘天。但到了10月26日,另一路日軍突然進攻山西的東大門娘子關,這裏守軍兵力薄弱,難以有效阻擊日軍攻勢,娘子關、平定、陽泉相繼陷落,因此閻錫山命令放棄忻口一線陣地,太原會戰也由此進入了太原保衞戰。最終由於兵力不足和裝備差距過大,傅作義於11月8日率部隊撤出太原。 [166] 
1938年5月毛澤東發表《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述游擊戰的戰略地位,向運動戰的發展,取得最後抗日戰爭的勝利。 [285] 
武漢會戰形勢圖 武漢會戰形勢圖
1938年6月,侵華日軍向武漢瘋狂進攻,先後投入兵力約25萬人。為保衞華中、拱衞西南,國民政府調動了第五戰區、新編第九戰區,及第一戰區、第三戰區等部隊共14個集團軍、47個軍、120餘個師,總兵力約100萬人。蔣介石親任總指揮,利用大別山、鄱陽湖和長江兩岸的有利地形,同日軍展開大規模作戰,史稱“武漢會戰”。為了抵禦民族大敵,國共兩黨進一步加強合作,中共中央派周恩來葉劍英等一批領導幹部到武漢工作,以加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日雙方激戰至1938年10月底,歷經大小戰鬥百餘次,日本軍隊最終佔領武漢三鎮。 [164]  此戰中國軍隊浴血奮戰,大小戰鬥數百次,以傷亡40餘萬的代價,斃傷日軍10餘萬,大大消耗了日軍有生力量,挫敗了日軍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是抗日戰爭戰略防禦階段中國軍隊進行的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 [163]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爆發

  • 東歐戰場
1939年9月1日,德國出動了58個師、2800輛坦克、2000架飛機和6000門大炮,向波蘭發動了“閃電式進攻”。閃電戰又稱閃擊戰,其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利用便捷的新式武器,裝備快速反應部隊,向敵方發動突然襲擊,並在短時間內佔據優勢。 [38]  英、法兩國在德國入侵波蘭之後,於9月3日對德宣戰。但在實際上,英、法兩國的政府卻只是宣而不戰,開始了“靜坐戰”。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273]  [37] 
德國閃擊波蘭
德國閃擊波蘭(2張)
德軍根據“閃電戰”的作戰要求,在戰爭伊始就出動了2000多架轟炸機,對波蘭全國主要的機場、電站、橋樑、行政中心、交通樞紐進行了狂轟濫炸。並以坦克和摩托化師為先導,利用飛機空襲的掩護迅速突破波軍的防線。深入波蘭腹地後,德軍以每天60公里的速度向前推進。 [39]  德國還利用潛伏的奸細不失時機地製造恐慌和混亂。而波蘭當局也被假象所迷惑,錯誤地認為德軍的主力已經被英、法所牽制。直到發現德軍壓境時,波蘭政府才開始發動軍事動員。由於時間倉促,波軍只調動了40個師和22個旅倉促應戰,結果在德軍的“閃電戰”進攻下迅速瓦解。9月16日,波蘭政府被迫逃往國外,德國的兩個兵團也在當日勝利會師。9月17日,德軍包圍了波蘭的首都華沙。隨後,波蘭淪陷。 [37]  蘇聯趁德軍侵入波蘭之際,開始向西擴展疆域,建立了“東方戰線”。
巴巴羅薩計劃示意圖 巴巴羅薩計劃示意圖
早在1940年6月下旬,德法停戰協定剛剛簽訂,德國陸軍領導人就開始考慮入侵蘇聯的可能性。7月21日,希特勒首次命令陸軍總司令瓦爾特·馮·布勞希奇元帥着手製訂侵蘇作戰計劃。為此,率先調往東線的第18集團軍參謀長埃.馬爾克斯少將於7月29日被暫調陸軍總司令部,並根據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大將的指示立即着手製訂作戰計劃。他根據希特勒7月31日表明的侵蘇決心和在1941年夏秋殲滅蘇軍主力的基本要求,並參照哈爾德大將8月1日的指示精神,於8月5日擬就德軍第一個《東線作戰方案》。 [42]  德軍統帥部指揮參謀部參謀長阿爾弗雷德·約德爾又命令國防處處長伯·馮·洛斯貝格中校擬製一份《東線作戰研究報告》。根據希特勒關於在1941年夏秋殲滅蘇軍主力的要求,馬爾克斯於8月5日擬就第一個《東線作戰方案》。9月15日,馮·洛斯貝格完成第二個侵蘇作戰方案。10月29日,在上述兩個方案基礎上,陸軍總參謀部第一總軍務長弗·保盧斯中將領導的修訂小組完成了代號為“奧托”的新草案。 [41]  爾後,德軍統帥部指揮參謀部國防處草擬了“巴巴羅薩”方案。經希特勒簽署,該方案於12月18日作為他的第21號指令下達。據此針對英國的海獅計劃不列顛之戰轉為掩護侵蘇戰爭準備的佯攻措施。德軍統帥部和三軍總司令部還就侵蘇作戰的任務區分、物質技術保障、戰區準備、偽裝與欺騙措施等事項陸續下達了一系列指令和指示,它們和第21號指令一起統稱巴巴羅薩計劃 [42]  該計劃規定,要在對英作戰結束前,速決戰將蘇俄擊敗。為此,德軍北方、中央和南方集團軍羣應在空軍和海軍密切協同下,利用強大的快速部隊,在普里皮亞季沼澤地的南北兩側實施快速的縱深突擊,並將被分割的蘇軍集團殲滅在第聶伯河西德維納河一線以西"。爾後,視情況向列寧格勒或莫斯科方向實施主要突擊,最終進至阿爾漢格爾斯克斯大林格勒阿斯特拉罕一線。 [41] 
  • 西歐戰場
德軍侵佔波蘭後,立刻加緊準備進攻西歐各國。1939年10月,德國統帥部制定了入侵西歐的“黃色方案”。方案的具體作戰路線酷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施裏芬計劃"。由德軍右翼擔任主攻,由包克指揮的B集團軍羣在比利時中部的列日兩側進行主要突擊,穿過盧森堡、比利時和荷蘭,對法國北部實施閃電式的進攻,迅速佔領英吉利海峽的法國沿岸港口。為了實施這一計劃,希特勒調集了136個師,2560輛坦克,3824架飛機,分為A、B、C三個集團軍羣。希特勒原定進攻日期為11月12日,因準備不足而推遲。但是擔任德軍左翼A集團軍羣參謀長的曼施坦因將軍對“黃色方案”持有不同看法,竭力建議全面修改該方案,主張把原來的主攻方向改為佯攻,誘使英法軍隊大量調往這一地區,隨後由左翼A集團軍羣實施真正的主攻,以龐大的裝甲部隊突破比利時南部道路崎嶇但敵軍防禦力量最為薄弱的阿登山區,打擊英法軍隊,在色當地區強渡馬斯河,迅速向西推進,突入法國開闊地區,直逼英吉利海峽,以截斷盟軍的退路。曼施坦因的計劃比起“黃色方案”來,出其不意,希特勒對此計劃極為讚賞,力主以此取代“黃色方案”。 [46] 
曼施坦因計劃 曼施坦因計劃
1940年,德國發動“閃電”攻勢(稱“白色閃電”)。4月9日攻擊丹麥和挪威。
德國入侵西歐示意圖 德國入侵西歐示意圖
1940年2月24日,德軍最高統帥部發布指令,正式採納這個計劃。5月,德軍按照修改後的“曼施坦因計劃”完成戰略部署,德軍總共投入136個師,包括10個裝甲師和4個摩托化步兵師。其中,B集團軍羣下轄28個師,其任務是向荷蘭、比利時進攻,並吸引英、法軍隊主力;A集團軍羣下轄64個師,其任務是擔任主攻,在那慕爾和色當之間突破法軍防線後兵鋒直指索姆河河口,包圍北翼盟軍;C集團軍羣下轄17個師,負責在馬其諾防線正面進行佯攻。 [47]  5月10日凌晨,德軍在一再延期後,終於打破了西線的“平靜”,從北海到馬其諾防線之間的300多千米的戰線上發動全面進攻,迅速完成對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比利時等國的佔領。德軍在很短的時間內擊潰英法聯軍,報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箭之仇”,並迫使比、荷、盧、法等國簽訂“城下之盟”。曼施坦因計劃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最成功的軍事計劃之一,被視為“經典之作"。 [46]  5月20日,德軍第二裝甲師進抵大西洋沿岸,完成了對英、法聯軍北翼的合圍。由於B集團軍羣在正面打擊,英、法聯軍節節敗退,在後路已經被德軍A集團軍羣截斷的情況下,他們只能向海岸撤退。德軍的包圍圈收縮的越來越小,英、法聯軍被壓迫到敦刻爾克,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但是由於希特勒橫加干預,德國裝甲部隊停止了對敦刻爾克的進攻,盟國方面得以將33萬多人撤退到英國。 [47]  [48]  至此,“曼施坦因計劃”基本上達到了預期效果,盟軍北翼基本被完全殲滅。法國南方的部隊戰鬥力低下,已經無法阻擋德軍的進攻,德國的全面勝利得到了保證。隨後,德軍兵分兩路,突破“魏剛防線",分別向法國東南、西南推進,法軍敗局已定,被迫投降。 [47] 
6月,德國對法國發動了總規模的進攻,意大利也趁火打劫,對法國宣戰。在前線,法軍開始按照魏剛的命令全面撤退,力圖避開德軍的突擊。法軍有組織的抵抗被摧毀。法軍未經戰鬥而撤離巴黎,並從埃皮納勒、梅斯、凡爾登要塞地域退卻。德軍的猛攻下,法軍節節敗退,指揮失靈,在任何地區都來不及設防固守。6月16日,貝當上台組閣,宣佈停戰。6月22日,法國正式投降。 [49]  法國的迅速敗降震撼了世界,不僅極大提升了希特勒在國內的威望,而且使德國的戰爭資源和工業生產能力得到極大提高,這都加劇了法西斯勢力對世界的威脅。法國的迅速敗降還使世界反法西斯主義者的信心遭到極大的挫傷,人們開始懷疑反法西斯侵略的前景,歐洲上空的陰霾何時散去變得遙遙無期。 [47]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擴大

  • 東歐戰場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希特勒秘密調集的190個師、3700輛坦克、5000架飛機、4.7萬多門各類大炮、193艘艦艇,共550萬兵力,從波羅的海至黑海的兩千多公里的蘇聯國境線上,同時發起猛烈攻擊,其機械化部隊開始迅速向蘇聯境內推進。在此之前,德軍炮兵已在3時30分開始對蘇邊防軍駐地指揮部發起轟擊,納粹空軍則對蘇聯前沿機場、鐵路樞紐、海港碼頭狂轟濫炸。入侵蘇聯的戰爭已打響一個半小時,德國駐莫斯科大使舒倫堡才向蘇聯外長莫洛托夫遞交“戰書",宣佈對蘇開戰。蘇德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 [43] 
按“巴巴羅薩計劃”,德軍分三路向蘇聯發起進攻。北路集團軍羣由馮·李勃元帥指揮,從東普魯士出發,沿波羅的海進攻列寧格勒;中路集團軍羣由費多爾·馮·博克元帥指揮,從波蘭出擊,沿明斯克斯摩稜斯克向東北進犯,目標是侵佔莫斯科;南路集團軍羣由倫斯德元帥指揮,向基輔方向進犯,進而向頓巴斯地區推進。由於德軍是集中優勢兵力突然襲擊,加上德軍現代化裝備較高,且經過西線的戰爭積累了許多作戰經驗,因此蘇德戰爭初期德軍掌握了主動權。相反由於蘇聯領導人缺乏思想準備,沒有制訂好周密的戰略防禦計劃,致使前線部隊一時陷於混亂。入侵的第一天,德軍就深入蘇聯國境25至50多公里。 [43] 
蘇德戰爭示意圖 蘇德戰爭示意圖
列寧格勒保衞戰形勢圖 列寧格勒保衞戰形勢圖
6月30日,蘇聯成立了以斯大林為首的國防委員會。7月3日,斯大林發表廣播演説,號召蘇聯各族人民奮起保衞祖國。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軍民奮勇抵抗,陸續撤到內地防守地帶。德軍憑藉一時優勢,瘋狂地向蘇聯內地推進。 [44]  在頭三個星期,德軍已深入蘇聯腹地五六百公里。到7月中,德軍已侵佔拉脱維亞、立陶宛、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廣大地區。蘇軍有28個師被擊潰,70個師的人員、武器損失過半。在德軍暫佔優勢的情況下,蘇軍被迫採取戰略防禦,在防禦退卻中消耗敵人有生力量,爭取時間從內地調集後備部隊,為扭轉戰局,轉入反攻準備條件。 [43] 
7月10日,德中央集團軍羣開始猛攻莫斯科的門户一斯摩稜斯克,但遭到蘇軍強烈反抗。雖由於力量懸殊,德軍於7月16日攻佔了斯摩稜斯克,但不久,蘇最高統帥部又組織反擊,奪回了周圍的一些城鎮。在斯摩稜斯克會戰中,德軍損失25萬人。7月30日,希特勒被迫命令德中央集團軍羣“轉入防禦”。蘇軍為莫斯科保衞戰爭取了寶貴的準備時間。 [44]  在西南方面和北翼保衞列寧格勒的戰役中,蘇軍也嚴重削弱德軍進攻的鋭勢。南翼以基輔為中心的保衞戰持續兩個多月,從7月中開始,到9月19日,基輔才陷落;敖德薩的戰役也持續兩個多月。在北翼,希特勒調集40個師的兵力猛攻列寧格勒。9月中,德軍已抵達城郊,並企圖困死守城軍民。列寧格勒軍民在被圍困併發生饑荒的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仍奮勇頑強地抗擊敵人。德軍始終沒能攻下列寧格勒 [43] 
莫斯科會戰 莫斯科會戰 [45]
希特勒妄想在可怕的嚴寒來到之前一舉攻佔莫斯科。他調集了侵蘇兵力的180萬人、1.4萬多門大炮和迫擊炮、1700輛坦克、950架飛機,從9月30日開始發動了代號為“颱風”的大規模攻勢。希特勒揚言一定要在10月12日拿下莫斯科。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指示德國各報在10月12日這天空出頭版位置。蘇聯由於7、8兩月阻截了德軍的攻勢,爭取到了一段極其寶貴的時間。同時,由於在1941年4月13日,蘇聯和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這使蘇聯暫時解除了東西兩線作戰的威脅。因此能調集125萬兵力、990輛坦克、677架飛機、7600多門大炮和迫擊炮來保衞莫斯科。 [43]  蘇聯軍隊在斯大林的領導下奮力抵抗,粉碎了德國軍隊迅速佔領莫斯科的企圖。11月底至12月5日,蘇軍以約6個集團軍的兵力向德軍實施反突擊,擊退了德軍的進攻,開始掌握作戰的主動權。1941年12月5—6日,蘇軍投入大量預備隊,共100餘萬人,作戰飛機1200架,在加里寧至葉列茨約1000公里的正面上出其不意地發起強大的反擊,反攻迫使希特勒於12月8日下令蘇德戰場全線轉入防禦。至1942年1月7日,蘇軍在西方向重創德軍38個師,將德軍擊退100—250公里,徹底粉碎了德軍奪取莫斯科的企圖。蘇軍從1942年1月8日起轉入總攻,對德軍中央集團軍羣進行分割包圍,後因德軍以新鋭兵力實施反突擊,蘇軍西方向部隊於4月20日轉入防禦。莫斯科會戰結束。蘇軍在莫斯科會戰的偉大勝利,使德軍遭到它發動侵略戰爭以來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它粉碎了德軍在三五個月內征服蘇聯的狂妄計劃,標誌着德軍的“閃擊戰”從此破產。 [45] 
  • 西歐戰場
法國貝當政府投降以後,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發佈入侵英國本土的第16號指令,代號為“海獅計劃”。8月1日,他又發佈第17號作戰指令。希特勒想用武力“提醒”丘吉爾,遂發起了不列顛之戰。不列顛之戰的目標一是想取得制空權,二是摧毀英國戰爭經濟的潛力,並摧垮英國民眾抵抗法西斯的意志。其最終目的是想迫英媾和。 [50] 
德國主管空軍的元帥戈林信奉意大利軍事家朱利奧·杜黑的“制空權”理論,認為大規模的戰略轟炸在戰爭中能起決定性作用,能夠摧毀對方的物力資源和作戰意志;通過持續猛烈的轟炸,把對方的軍事面工業、軍事設施、交通運輸線摧發毀,以及把敵方飛機摧毀在地面,從而就能取得制空權。因此,所謂不列顛之戰就是德國在未動用陸軍、海軍的情況下,主要依靠空軍對英吉利海峽的護航船隊以及對從多佛爾朴茨茅斯之間的英國主要工業城市、港口、機場、鐵路、橋樑及其他軍事設施,進行密集而猛烈的轟炸。在不列顛之戰中,德國共調集2669架各類飛機,向英國投下了6萬噸炸彈,有8.6萬多英國居民被炸死。 [50]  8月13日至9月6日,德軍突擊英空軍基地和雷達站,尋殲英空軍主力。8月13—23日德空軍組織五次大規模轟炸,德機的轟炸達到了高潮,常常一天出動1000多架飛機,不分晝夜地轟炸。9月7日至10月31日,德空軍改變攻擊目標,全力轟炸倫敦。英空軍得以喘息,不列顛之戰出現轉折。10月12日,希特勒下令推遲執行“海獅”計劃。11月至次年5月,德國為隱蔽進攻蘇聯的企圖,繼續轟炸倫敦等大城市。 [57] 
德軍執行“海獅計劃”時的倫敦
不列顛之戰中空軍分佈圖 不列顛之戰中空軍分佈圖
但是,英國人民在丘吉爾帶領下進行了堅決英勇的反抗。數百萬羣眾參加國民警衞隊,對空監視網密佈整個英倫三島。到9月15日止,參加對空監視的男女青年達5萬多人。面對數量上佔優勢的德國空軍,英國皇家空軍奮起迎擊。英國當時生產的颶風式和噴火式飛機的性能、威力大大超過德機。此外,當時英國已掌握了雷達這門新技術。英國軍民更是士氣高昂,屢屢給敵機以沉重的打擊。 [50] 
1940年11月14日夜間,德機羣瘋狂地轟炸位於英格蘭中部的考文垂。攻擊時間長達10個小時。自襲擊考文垂以後,不列顛之戰轉入低潮,德國空中力量也逐漸東移。希特勒想單靠空中力量來摧毀英國的軍事抵抗,從而迫其求和,或為海上入侵掃清道路的陰謀破產。1941年5月德空軍主力調往東線後,停止轟炸英國,不列顛之戰結束。 [50]  在1940年7—10月不列顛之戰最緊張的4個月內,英空軍擊落德機1733架,擊傷643架,損失飛機915架,被炸死、炸傷147萬人,被毀房屋超過100萬幢。此役是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首次失敗的戰役,未達征服英國的預期目的。英國則成為日後歐洲抵抗運動和盟國反攻歐洲大陸的基地,使德國在進攻蘇聯後,始終處於兩線作戰的境地。 [57] 
1941年前納粹德國在歐洲的侵略擴張圖 1941年前納粹德國在歐洲的侵略擴張圖
  • 亞洲戰場
長沙作為抗日戰爭戰略相持階段重要的戰略要點日益凸顯,這裏不僅是國民政府糧草、兵員的重要供給基地,也是扼守中國西南地區戰略大後方的門户。 [143] 
1939年9月,日軍第11軍司令官岡村寧次集結10萬餘兵力,由贛北、鄂南、湘北分兵進犯長沙,企圖在短期內將主要駐守湖南、鄂南、贛省的中國第九戰區主力殲滅。國民黨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嶽為保衞長沙,採取以湘北為防禦重點,“後退決戰”“爭取外翼”的作戰方針,調動30多個師和3個挺進縱隊,共約24萬多人蔘加此次戰役。 [143]  9月14日起,日軍第6、33、106師團等部從三個方向發起攻擊,佔領多處城鎮,進至長沙外圍。中國軍隊在羅卓英關麟徵樊崧甫等將領指揮下頑強抵抗,且戰且退,不斷阻擊、伏擊日軍,並在局部地區包圍日軍予以殲滅。雙方激戰近一個月,岡村寧次見無法取勝,權衡利弊後下令撤軍。中國軍隊全線追擊,收復平江、南江橋等城鎮。10月中旬,雙方恢復戰前態勢。此役,彙總軍粉碎了日軍試圖圍殲我第九戰區主力的戰略目標,消耗了日軍大量人員、裝備。日軍顯露出發動大規模作戰時兵力不足的弱點。中方廣大官兵的士氣得以提振,抗戰必勝的信心進一步增強。 [145] 
第一次長沙會戰 第一次長沙會戰
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中國八路軍在華北抗日根據地發動大規模進攻戰役,參戰總兵力達105個團,沉重打擊了日本軍隊。 [289] 
1941年後,日軍再次在湘北嶽陽以南地區集結12萬餘人,向中國軍隊展開攻勢。此次戰役日軍兵力集中,日軍第四師團遂突入長沙城。但是由於其他戰區均趁日軍集結兵力攻擊長沙之時主動出擊收復城池,日軍被迫放棄了剛剛佔領了兩天的長沙城,倉皇北撤。第二次長沙會戰歷時一個月,中國軍隊共殲滅日軍3萬餘人,擊落飛機6架,擊沉汽艇9艘,使日軍妄圖一舉殲滅第九戰區主力的計劃失敗。 [143] 
第二次長沙會戰 第二次長沙會戰
以伏擊、誘擊、側擊、尾擊等方式,分段消耗日軍的兵力與士氣,最後把日軍“拖”到決戰地區,再狠狠圍殲,薛嶽根據前兩次長沙會戰的經驗教訓創立了“天爐戰法”,這套戰法在隨後的第三次長沙會戰中取得了出色的戰果。 [146]  1942年年初,駐武漢的日本部隊6萬餘人進軍湘北,用以牽制第九戰區之兵力,負責掩護香港方向的行動,第三次長沙會戰隨即拉開序幕。中國軍隊沿着新牆河、汨羅江逐級抵抗,日軍指揮官阿南惟幾堅持向長沙進軍,卻掉入薛嶽設計好的“口袋”中,陷入重重包圍。合圍之下,日軍全面潰退,最終被殲滅5萬餘人,此後兩年都沒有在中國戰場發動大規模攻勢。 [143] 
第三次長沙會戰 第三次長沙會戰
三次長沙會戰,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華軍隊,粉碎了日本消滅中國軍隊主力、“以戰迫降”的戰略目標,振奮了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 [144] 
  • 太平洋戰場
日軍偷襲珍珠港 日軍偷襲珍珠港
1941年10月,就在希特勒侵略歐洲之際,日本法西斯進一步向東南亞擴展,企圖建立亞洲、太平洋地區的霸權。 [59]  日本的侵略政策嚴重損害了美、英兩國的利益,美國不得不做出反應,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鋼鐵、石油等戰略物資,凍結日本在美國的資產,增加對中國的援助,英國、澳大利亞等國也同樣採取了相應的措施,這對戰略物資依賴進口的日本是一個嚴重的打擊。日本決定趁美國戰爭尚未準備就緒,發動突然襲擊,取得戰爭主動權。 [60] 
珍珠港是美國在太平洋上的主要海軍基地,是美國通往亞洲和澳洲的交通樞紐,遏制日本擴張的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隨着歐洲戰局的發展和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的簽訂,日本為奪取美、英、荷在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的殖民地,加速南進的戰爭準備。1941年,日本下定決心襲擊珍珠港。襲擊珍珠港是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戰略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受孤立主義影響,且推行“先歐後亞”戰略,疏於戒備。1941年11月中旬,日本先遣部隊偽裝日常巡邏,分別由佐伯灣和橫須賀等地出發,沿中航線和南航線駛向夏威夷。11月26日日軍開始攻擊,只遇到輕微抵抗。日軍以損失“飛機29架、潛艇1艘和特種潛艇5艘的微小代價,擊毀擊傷美國太平洋艦隊停泊在港內的全部8艘戰列艦和10餘艘其他主要艦隻,擊毀美機232架,斃傷美軍3681人。空襲時,潛入港內的特種潛艇也進行了襲擊,但未獲戰果。日軍襲擊珍珠港,給美國太平洋艦隊以重創,從而在太平洋上掌握了制海、制空權,為進攻菲律賓、馬來亞荷屬東印度創造了條件。 [57] 
同時,日軍還在東南亞各地對英美兩國發動大規模的進攻,直到次年春天,日軍侵佔了東南亞的廣大地區和太平洋上的許多島嶼。次日下午,德意日同時對美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擴升到最大規模。 [60]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轉折

  • 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主詞條:聯合國家宣言
1941年12月,在日本突然襲擊美國珍珠港之前,由於法西斯勢力不斷壯大,美國出於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考慮逐漸改變了“中立”態度。並且加強了對英國、蘇聯等各國的援助。1941年美國國會通過《租借法案》,授權總統“向與美國安全有重大意義的國家用出售、轉讓、交換或租借等方式提供武器和軍用物資”,事實上介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6月24日,羅斯福宣佈,凡是抵抗法西斯侵略的國家,包括蘇聯在內,都將得到美國的援助。反法西斯世界逐漸走向聯合。 [51] 
華盛頓會議 華盛頓會議
1941年8月,羅斯福和丘吉爾在大西洋一艘軍艦上會晤,並發表聯合宣言《大西洋憲章》。倡導自由、和平,反對侵略。同時,美英也開始對蘇聯提供援助。 [51] 
丘吉爾於12月22日抵達華盛頓。在重慶聯合軍事會議召開的同時,英美兩國領導人也進行了太平洋戰爭之後的第一次最高級別會議,代號“阿卡迪亞”,討論全球局勢。英美領導人認為,他們最終會集聚起足夠的力量並打垮他們共同的敵人,但是已經投入的軍隊能否堅持到這種力量的形成,依然懸而未決。 [51]  因此,羅斯福和丘吉爾重點討論瞭如何協調兩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戰略以及如何加強兩國之間的合作。阿卡迪亞會議還決定設立一個盟軍最高行政機構,負責指揮各戰區的作戰。 [53]  阿卡迪亞會議決定成立總部設在華盛頓的聯合參謀長委員會,以協商和確定盟國的戰略、指揮、軍事行動和後勤的諸多問題,為此決定在太平洋戰區建立ABDA(即美國、英國、荷蘭和澳大利亞)聯軍司令部。根據羅斯福的意見,由英國的韋維爾將軍出任聯軍總司令。 [51]  此外,阿卡迪亞會議還決定成立軍火分配部和戰時生產部等美英聯合機構。 [53]  除了機構和制度建設,阿卡迪亞會議還確立了“先歐後亞”的戰略原則。會議確認戰爭的主要敵人是納粹德國,同時認為反擊日本侵略的太平洋戰爭同樣是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原本希望至少在1943年在法國開闢第二戰場。但是,丘吉爾更關心如何保住英國在海外的殖民地。所以,他主張讓蘇聯繼續承擔抵抗納粹的主要責任,先只用空軍對德國的工業進行轟炸,並努力將德國趕出北非。該意見在當時佔據了上風,決定了對法西斯發動反攻的戰略安排,歐洲第二戰場直到1944年才正式開闢。最後,丘吉爾與羅斯福會談的最重要內容是建立世界性的大聯盟。經過大量的電報往返,26個國家決定聯合成立一個新的世界組織。羅斯福提出,以“聯合國”替代原來擬議中的“協約國”作為這一世界組織的正式名稱。丘吉爾對此表示贊同。 [51] 
《聯合國家共同宣言》 《聯合國家共同宣言》
1942年1月1日中國、蘇聯、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哥斯達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等26國在華盛頓發表《聯合國家共同宣言》,其主要內容是集中各國全部的經濟與軍事力量,表示贊成《大西洋憲章》,共同對德、意、日軸心國作戰,直至最後勝利,絕不和敵國單獨媾和。 [52]  當天美、英、蘇、中分別簽署了文件,次日再由澳大利亞等其他國家按照國家字母順序依次簽署。作為一個開放型文件,截至1945年5月1日,陸續在宣言上簽字的還有伊朗、自由法國墨西哥等21國和戰時組織。《聯合國家宣言》標誌着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終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強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各國人民對法西斯的鬥爭,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進程。 [51] 
  • 太平洋戰場
主詞條:中途島戰役
1942年5月5日,日軍大本營為了徹底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下達攻佔中途島阿留申羣島西部的命令,企圖為日本海軍航空兵獲得前進基地,繼續向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擴張,同時誘殲美國太平洋艦隊。 [60]  是月底,日軍調集各型艦艇200餘艘,艦載機約700架,分編6個戰術編隊,駛向目標地區。美軍通過破譯日軍密碼,掌握了日軍作戰企圖、兵力編成和進攻日期,隨後加強巡邏,積極備戰,待機殲敵。 [147] 
在阿留申羣島方向,6月3日,日軍北方編隊首先襲擊荷蘭港。7日,日軍佔領基斯卡島阿圖島。在中途島方向,6月4日凌晨,日軍第1機動編隊派出第1波飛機108架對中途島進行了轟炸。當日軍第2波飛機卸下炸彈重掛魚雷的混亂之際,遭到美軍第16、第17特混艦隊艦載航空兵的猛烈襲擊,結果,日軍第1機動編隊4艘航空母艦全部被擊沉。日軍損失慘重,被迫於5日凌晨撤退,美軍旋即追擊。6日晚,中途島海戰結束。 [147] 
中途島海戰 中途島海戰
在中途島海戰中,日軍損失航母4艘、重型巡洋艦2艘;美軍損失航母1艘、驅逐艦1艘。從此,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攻勢受到遏制,美、日海軍力量趨於均衡,戰局出現了有利於盟軍的轉折。 [147] 
  • 蘇德戰場
莫斯科戰役之後,受到重大損失的德國軍隊無力再發動大規模全面攻勢。希特勒決定集中兵力,早在戰役策劃初期希特勒就決定將進攻兵力集中於南線,目標是奪取高加索油田,佔領伏爾加河流域的小麥產區,拿下斯大林格勒。希特勒認為,一但實現上述目標,俄國將失去它的石油和糧食供應,與南部地區的聯繫將被切斷,這樣,德國就可以輕易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54] 
1942年5月8日,德國開始了1942年夏季攻勢。經過近兩個月血戰,蘇軍防禦的最後要塞塞瓦斯托波爾失守,德軍佔領了整個克里米亞半島。7月11日,保盧斯率領德軍第六軍團進入斯大林格勒州界。7月17日,保盧斯的先頭部隊在頓河大河曲的奇爾河和齊姆拉河線與蘇軍交火。斯大林格勒戰役開始。 [54]  7月23日,希特勒下令,南線德軍兵分兩路:赫爾曼·霍特的裝甲部隊和第十七軍團南下高加索,佔領高加索油田,承擔這一任務;保盧斯的第六軍團東進攻打斯大林格勒。 [54] 
7月22日,德軍在突破蘇軍阻截後繼續前進,抵達離斯大林格勒僅有120公里的蘇軍外圍防禦體系的前沿。雙方在進行激烈的戰鬥。直到8月9日德軍才突破蘇軍防線。蘇軍的頑強阻擊為蘇聯統帥部加強斯大林格勒的防禦爭取了寶貴時間。 [54]  8月19日,保盧斯發動了對斯大林格勒的第一輪大規模攻勢。22日,德國坦克突破蘇軍防線,攻入斯大林格勒北郊,抵達伏爾加河畔。23日,德軍出動幾百架飛機,對城區進行狂轟濫炸。8月31日,蘇軍中央防線被突破,蘇軍被迫撤入內圍防線。9月13日德軍才攻入城內。到26日,德軍佔領了大半個市區。蘇軍士兵和工人民兵則用自動步槍、手榴彈、刺刀與德國步兵進行血戰。德軍和蘇軍在廢墟中的混戰持續了兩個月,期間蘇軍擊退德軍700多次衝鋒 [56]  ,保盧斯不斷向前線增派援兵,但仍不能取得決定性勝利。 [54]  同時,蘇軍的援兵和補給源源不斷地通過伏爾加河運送到斯大林格勒。德軍則漸漸精疲力竭,被迫逐步轉入防禦。11月初,德軍最後一次企圖攻下城市。他們佔領了“街壘”工廠的南部,並在一個狹窄地段突進到伏爾加河岸。但是第六十二集團軍的主力牢牢地守衞着“紅十月”工廠地區和狹長的沿河地帶,一直到蘇軍發動大反攻,希特勒始終未能完全佔領斯大林格勒。 [55]  在對斯大林格勒的持續進攻中,德國第六軍團耗盡了力氣,不得不停止攻勢,轉入防禦。 [54] 
斯大林格勒戰役形勢圖 斯大林格勒戰役形勢圖
蘇軍的積極防禦戰術,再次粉碎了希特勒的侵略計劃,併為蘇軍全面反攻贏得了時間。由於德軍傷亡過重,蘇軍在兵力和武器裝備上開始超過德軍。在這種形勢下,蘇聯最高統帥部決定組織力量進行反攻。 [56]  11月中旬,蘇軍開啓反攻計劃。計劃由蘇最高統帥助理朱可夫和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主持,並將其定名為“颶風”。蘇軍的110萬人完成了在頓河中游和斯大林格勒四周的集結。 [54]  11月19日拂曉,蘇軍開始大反攻,向德軍陣地發起攻擊。22日夜間,蘇軍強渡頓河成功。23日,幾支蘇軍在卡拉奇會師,形成了對斯大林格勒城下德軍第六集團軍的包圍。 [56] 
1943年1月10日,蘇軍以50門大炮向包圍圈內的敵人猛轟。德軍開始全線崩潰。蘇軍指揮部命令被圍德軍投降,但遭拒絕。1月22日,蘇軍再次發動全線進攻。德軍第六集團司令保盧斯在彈盡糧絕的困境下,請求希特勒投降,未獲同意。1月30日,蘇軍攻佔了第六軍團指揮部。保盧斯在最後時刻違背了元首的命令,選擇了投降。兩天後,德國第六軍團全軍覆滅。 [54]  2月2日,蘇軍生俘德軍9萬人以上,被圍的33萬德軍全部殲滅。斯大林格勒戰役至此結束。 [56] 
斯大林格勒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會戰之一。前後歷時200天,德軍總共損失150萬人、3500輛坦克和強擊炮、1.2萬門大炮和迫擊炮、3000架飛機和其他大量軍需品和技術兵器。從此德國被迫轉入戰略防禦,納粹德國迅速走向滅亡。 [54] 
庫爾斯克戰役形勢圖 庫爾斯克戰役形勢圖
蘇聯在斯大林格勒會戰取得的勝利具有重大的政治、軍事意義。這次勝利,對爭得蘇聯偉大衞國戰爭乃至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做出了決定性貢獻。 [54]  對蘇德戰場,乃至對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產生了巨大影響。 [56]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場的根本轉折點,使蘇軍從德軍手中奪取了戰略主動權,並一直保持到戰爭結束。 [56]  會戰更推動了整個世界戰爭形勢的轉變,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它鼓舞了各國人民同法西斯佔領者進行更加堅決的鬥爭。這次戰役以後,軸心國的失敗指日可待,盟國方面,英、美、蘇三大國開始着手製定戰爭結束後的政治方針,描繪未來的世界格局。這就是以後雅爾塔等一系列會議的召開。 [54] 
斯大林格勒戰役以後,蘇德戰場暫時沉寂。但蘇軍在庫爾斯克地區的陣地,給德軍防線造成了很大的威脅,於是雙方都向庫爾斯克方向調兵遣將。德國統帥部計劃以庫爾斯克突擊部隊為主,發動代號為“堡壘"的夏季攻勢,以改善戰場形勢。為了這次戰役,德國調集了90萬軍隊,1萬門火炮,2700輛坦克和自動火炮,2000多架飛機。蘇聯最高統帥部洞悉德軍戰略意圖,準備了佔優勢的軍隊、大炮、坦克和飛機,嚴陣以待。1943年7月5日晨,大批德軍在飛機和坦克的配合下,開始進攻,但從一開始就遭到蘇軍的頑強阻擊。7月12日,戰鬥白熱化,雙方共出動12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在普羅霍洛夫卡一帶展開激戰,形成二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坦克遭遇戰,結果德軍慘敗。7月12日和15日,蘇軍先後在庫爾斯克的北部和南部轉入反攻,德軍節節敗退。8月5日起,蘇軍連續收復了奧廖爾哈爾科夫、頓巴斯、基輔等重要城市。為此,莫斯科曾首次鳴放禮炮祝捷。德軍的“堡壘”計劃完全失敗,從此,德軍在蘇德戰場完全喪失了戰略主動權。 [55] 
  • 北非戰場
主詞條:阿拉曼戰役
第一次阿拉曼戰役形勢圖 第一次阿拉曼戰役形勢圖
1940年12月,意軍在北非被英軍擊潰。次年2月,E·隆美爾率德國非洲軍增援,擊敗英軍。1942年6月,英軍退守亞歷山大港以西100餘千米的阿拉曼地區。德意軍隊進攻阿拉曼,開羅告急。8月底,德意軍對英軍阿拉曼防線南段進攻失利,轉入防禦。中旬,蒙哥馬利接任英國第8集團軍司令後,力主以進攻將德意軍隊趕出北非,並着手補充兵員和裝備,加強訓練,鼓舞士氣,採取偽裝措施等。10月23日21時40分英軍發起進攻。首先實施20分鐘炮火準備,隨後步兵向敵前沿陣地發起衝擊。經數日激戰,雙方損失慘重。 [4]  26日,隆美爾判明英軍主攻方向,開始將第21裝甲師調往北線,英軍進攻受挫。後來,德軍油料奇缺,後勤補給陷入困境,隆美爾命令德意軍全線撤退,但撤退行動遲緩。英軍乘勢轉入追擊,並出動大批飛機轟炸,給退卻中的德軍以重大殺傷,戰役至此結束。阿拉曼戰役扭轉了整個北非戰局,盟軍從此開始掌握戰略主動權。 [57] 
1943年4月,北非德意軍隊投降。1943年7月,美英軍隊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島登陸,意大利發生政變,墨索里尼政府垮台,9月,意大利宣佈投降,法西斯軸心國集團開始瓦解。 [148] 
  • 亞洲戰場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出現了重大轉折。一方面,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已經形成並不斷髮展壯大,同盟國在各主要戰場上節節勝利。另一方面,德國被動挨打,處境困難;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權被推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軍民對日本軍隊發起攻勢作戰。 [283]  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對日軍的反攻與進攻不斷增強,日軍的海路交通隨時會被切斷。因此,日本決定發動一場能夠扭轉時局的戰役。1944年1月末,日本天皇批准了日軍參謀總長杉山元的"一號作戰"計劃。 [174] 
豫湘桂戰役形勢圖 豫湘桂戰役形勢圖
整個豫湘桂戰役由豫中、長衡、桂柳三次會戰組成。1944年4月,豫中會戰中國軍隊艱苦奮戰,終未阻止日軍打通平漢線。5月,日軍以攻佔湘桂鐵路為目標,向長沙、衡陽地區進攻。中國第4軍堅守至6月18日,傷亡殆盡,長沙城失陷。接着,日軍以15個步兵營、12個炮兵營攻擊衡陽。衡陽是鐵路公路交通樞紐,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衡陽保衞戰從6月22日到8月8日,共堅守47天,第10軍以不滿2萬的兵力,頑強抵抗日軍攻勢。日軍死亡2萬餘人、6萬餘人受傷。衡陽保衞戰也稱衡陽會戰,是中國抗戰史上最成功的戰役和以寡敵眾的最典型戰例,被譽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衞戰”,為中國整個抗戰史中作戰時間最長、雙方傷亡士兵最多、程度最為慘烈的城市爭奪戰。 [175] 
廣西是日軍打通大陸交通計劃的最後一道門户,長衡會戰後日軍從湖南、廣東及越南三個方面向廣西進攻,開始桂柳會戰。進攻桂林時日軍15萬人,而桂林守軍加上地方民團,總兵力不足2萬,大部分民團士兵拿的還是土槍。11月4日,日軍開始進攻桂林城,曾經27次衝入桂林市中心,都因為陷入巷戰的泥潭損失慘重而不得不撤出。日軍又從灕江迂迴進攻桂林,但是被桂軍準確的火力殺傷大半,地方民團敢死隊甚至身上綁上手榴彈划着竹排去炸燬日軍的登陸艇。後來,日軍使用大量的毒氣彈攻擊,10日桂林城陷落,守軍1.2萬人戰死(其中一半被毒氣毒死)。豫湘桂會戰近8個月,日軍艱難取勝。 [175] 

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反攻

  • 三巨頭會議召開
1943年11月22日—26日,中美英三國首腦蔣介石、羅斯福、丘吉爾及其隨從人員在埃及首都開羅會晤,簽署了《開羅宣言》。聲明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將堅持對日本作戰,直到日本法西斯無條件投降,明確規定日本侵佔的包括東北三省、台灣、澎湖列島在內的中國領土必須歸還給中國。 [5]  《開羅宣言》是第一份確認台灣是中國領土的具有國際法效力條約性文件,它從法律上明確了日本侵佔台灣的非法性,為戰後中國處理台灣問題提供了國際法依據。《開羅宣言》在中國維護領土主權完整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光復台灣奠定了法律基礎。 [58] 
開羅會議合影 開羅會議合影
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蘇、美、英三國首腦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等人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會議,通過了三國首腦在對德國作戰中一致行動和戰後合作的宣言。會議決定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代號“艾森豪威爾計劃”以儘快打敗納粹德國。德黑蘭會議使蘇、美、英三大國之間在重大問題上長期存在的基本矛盾和分歧得到了解決,進一步加強和鞏固了反法西斯聯盟各國在經濟、政治、軍事上的團結與合作。德黑蘭會議擬訂的反法西斯盟國共同打擊納粹德國作戰計劃,對1944年在歐洲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決定性勝利起了巨大的推進作用。會議對於戰後重建世界和平的設想,在三國之間也取得了一致的協議,為聯合國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61] 
德黑蘭會議三巨頭 德黑蘭會議三巨頭
1945年2月,美國、英國、蘇聯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為了加快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解決戰後的重大問題,在蘇聯召開雅爾塔會議。會議的主要內容有:徹底消滅德國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懲辦戰犯,實現戰後民主化,準備在戰後成立聯合國,蘇聯在歐戰結束三個月之內參加對日作戰等等。 [62] 
雅爾塔會議三巨頭 雅爾塔會議三巨頭
  • 中國敵後根據地反攻
各敵後抗日根據地經過恢復和發展的1943年,這一年敵後抗日軍民對日作戰2萬次以上,粉碎了日軍的大規模“掃蕩”、“蠶食”和“治安強化運動”,平原根據地得以恢復,山區根據地獲得發展,為1944年轉入局部戰略反攻創造了條件。1944年春夏季,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各抗日根據地軍民乘日軍兵力減少和戰鬥力下降之機,積極主動地向敵發起了局部的攻勢作戰,有效打擊和牽制了日偽軍,配合了正面戰場作戰。在同年的反攻中,抗日根據地得到了擴大,八路軍、新四軍也由47萬人發展到65萬人。通過進行反攻作戰,八路軍、新四軍已經開始了由以游擊戰為主向以運動戰為主的轉變,為進行大規模的攻勢作戰和戰略反攻作好了準備。 [176] 
面對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局部反攻,日軍採取以攻為守的手段,對根據地進行“掃蕩”。中國各根據地部隊按照“敵進我退”的方針,展開了攻勢作戰。1944年上半年,山東軍區展開春夏攻勢,打通了各根據地的聯繫;晉冀魯豫所屬軍區向日軍孤立的城鎮及據點展開攻勢,收復大片土地,並控制了部分黃河渡口;晉察冀軍區向游擊區和敵佔區伸展,擴大根據地;晉綏軍民加緊對日軍孤立據點的圍困,根據地得到恢復和發展。同年下半年,華北、華中各根據地發動秋冬季攻勢,向日占城鎮和主要交通線推進,一方面不斷攻擊日軍重點守衞的據點、城鎮,消滅日軍的有生力量,另一方面組織羣眾開展交通破襲鉗制日軍。這些攻勢不僅解放了大片地區,也使以前被分割的根據地連接成大塊。 [176] 
1944年春國民黨軍隊放棄河南時,中共中央便開始制定經略河南的戰略計劃。從7月初開始,八路軍冀魯豫軍區組成南下支隊進入黃河以東地區,會合堅持抗戰的獨立團擴大了豫東抗日根據地;太行軍區一部組成豫西抗日獨立支隊進軍河南,建立了豫西抗日根據地;同時,新四軍第五師北上在平漢線兩側開闢了豫南抗日根據地;新四軍第四師從淮北出擊,恢復了豫皖蘇邊抗日根據地。八路軍、新四軍相互策應,密切配合,開闢豫西,發展豫南,擴大豫東,恢復豫皖蘇邊,進一步打通了華北和華中、八路軍和新四軍兩大戰略集團的聯繫,達到了“綰轂中原”的戰略目的。 [176] 
日軍在河南得手後,馬上開始了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的第二階段進攻。為了順應戰局變化,開展華南地區的抗日遊擊戰爭,中共中央決定派出部隊向新淪陷區發展。1944年10月,八路軍三五九旅和延安南下幹部大隊5000餘人組成獨立第一遊擊支隊(通稱南下支隊),在王震王首道率領下出徵,衝破日軍的尾追堵截,進入湘北地區後建立起湘鄂贛邊區。新四軍在蘇北、蘇中也展開了局部反攻,通過車橋戰役拔除了日軍在根據地內重要據點,使蘇皖解放區連成一片。1944年末,新四軍以主力一部南渡長江,隨後進入蘇南和浙江天目山地區建立根據地。江南抗日根據地的發展,壯大了新四軍的力量,併為迎接盟軍登陸反攻做了準備。 [176] 
1944年秋冬,解放區戰場通過局部反攻,不僅將日軍壓縮到主要交通線上,共產黨領導的軍隊也迎來了抗日戰爭以後第二次大發展。至1945年8月初,八路軍、新四軍發展到91萬人,敵後根據地人口發展到1億,為贏得中國革命戰爭的勝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176] 
  • 第二戰場開闢和會師
1943年5月,英、美華盛頓會議決定,於1944年5月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經過長期準備,1944年6月6日,英、美聯軍集中6000艘艦船、2萬多空降部隊和17.6萬進攻部隊,在總司令艾森豪威爾指揮下,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法國北部的諾曼底登陸,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這次戰役的勝利,為英、美聯軍解放法國和攻入德國本土掃清了道路。蘇軍也在東線對德軍發動更加猛烈的進攻。從此盟軍開始兩面夾擊德軍,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8月,盟軍進入巴黎,收復法國。 [57] 
諾曼底登陸戰役形勢圖 諾曼底登陸戰役形勢圖
1945年2月初,西線盟軍已擊退德軍在阿登地區的反撲,進攻齊格菲防線。東線蘇軍已完成維斯瓦河至奧得河的進攻,進至奧得河。在蘇軍對柏林已構成嚴重威脅的情況下,德軍把西戰場半數以上的裝甲師和大批的坦克、火炮調到蘇德戰場對付蘇軍的進攻,在西戰場則企圖以剩下的大約59個師,依託沿萊茵河西岸構築的齊格菲防線,阻止美英法加聯軍的推進。德軍59個師分散部署在整個防線上,戰鬥力已大大削弱。這時,希特勒雖然還用欺騙和強迫手段驅使德國人為法西斯賣命,但兩線夾擊的不利形勢和盟軍大規模持續的戰略轟炸,已使德國軍民喪失了信心。因此,聯軍統帥艾森豪威爾預言,如果再發動一次大規模的進攻就可使德國受到致命的打擊。 [178] 
易北河會師 易北河會師
1945年3月,美法英等國盟軍強渡萊茵河,向德國腹地挺進。4月,美軍在取得魯爾戰役勝利後,於11日進抵易北河畔。18日,美軍第9集團軍佔領易北河畔的馬格德堡。19日,英第2集團軍進抵易北河畔的勞恩堡,美第1集團軍佔領萊比錫。與此同時,東線的蘇軍於4月16日從奧得河邊向西面發動強大的攻勢,開始實施柏林戰役。4月25日,美第1集團軍第69師的一部在柏林南部120公里處易北河畔與蘇軍會師。美蘇雙方商定,兩軍沿易北河及其支流穆爾德河一線會合。 [177]  易北河會師把德軍截成南北兩段,反法西斯德國的東、西兩條戰線從此聯接。為慶祝盟軍易北河會師,斯大林命令莫斯科鳴放禮炮,並發表《告紅軍和盟軍書》,向紅軍和盟軍致敬。 [63]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結束

1945年4月12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因突發腦溢血逝世,時任副總統杜魯門接替總統職位。 [62] 
1945年4月29日凌晨,希特勒與情人愛娃·布勞恩在柏林總理府地堡裏舉行婚禮。4月30日,蘇軍攻佔柏林。下午3點,希特勒在德國柏林暗堡裏面開槍自殺,愛娃服毒自殺。 [64] 
1945年5月8日,在太平洋戰場,美軍展開猛烈的進攻,向日本本土步步逼近。中國等國家的抗日武裝也在亞洲各地展開了反攻。 [57] 
1945年5月7日,鄧尼茨宣佈德國無條件投降。5月8日深夜12時在柏林蘇、美、英、法四國代表面前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以希特勒帝國覆滅而宣告結束。5月8日成了“歐洲戰勝法西斯日”。5月9日,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59] 
德國凱特爾元帥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德國凱特爾元帥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1945年7月16日,首次原子彈爆炸試驗取得成功。盟國方面明白這種殺傷力極強的武器帶來的後果,以及使用者應當承擔的責任。但日軍在菲律賓製造馬尼拉大屠殺、“巴丹死亡行軍”,在中國製造南京大屠殺以及偷襲美國珍珠港等,已達到了令盟國憤怒的地步。盟軍認為,就日本軍國主義的好戰本性,不使它付出沉重代價,不對其形成致命威懾,日本絕不會放下屠刀,亞洲各國民眾付出的代價勢必更為慘重。 [67] 
1945年7月17日,美、英、蘇三國首腦和外長在柏林西南波茨坦舉行會議。會議期間,三國首腦討論了結束對日作戰的條件和有關對日本戰後處置的方針。7月26日,中美英三國《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精神,規定該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成為確定戰後東北亞秩序的基礎性文件。 [5] 
波茨坦會議合影(從左至右艾德禮、杜魯門、斯大林) 波茨坦會議合影(從左至右艾德禮、杜魯門、斯大林)
1945年8月6日,美國投擲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轟炸日本廣島。 [62]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進攻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到9月2日日本正式簽訂投降書,歷時24天。蘇軍把這次戰略性進攻戰役稱為“遠東戰局”。它包括5個不同規模的戰役,即在中國東北地區進行的3個進攻戰役及南庫頁島和千島羣島登陸戰役。同時,中國的抗日武裝向日軍發動全面進攻。 [68] 
1945年8月9日,美國投擲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轟炸日本長崎。 [67]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發表《終戰詔書》,宣佈無條件投降。中國戰區最高領導人蔣介石對中國軍民和世界人士發表廣播演説。 [66] 
1945年8月21日,日本陸軍少將今井武夫飛抵芷江洽降。中美代表用中、日、英三種語言宣佈了要求今井武夫轉交岡村寧次的《中字第一號備忘錄》。這份備忘錄規定,在中國戰區內的日本陸海空三軍應接受命令,向中方指定之受降主官全部投降。此後兩天,中方又就受降的細節問題向日方接連發出三份備忘錄。 [179]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國戰艦密蘇里號的甲板上籤署無條件投降書,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隨後,接受投降的同盟國代表、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代表尼米茲海軍上將,中國代表徐永昌將軍,英國代表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代表傑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加、法、荷、新西蘭等國代表依次簽了字。 [66]  至此,三個法西斯軸心國中的最後一個國家日本正式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法西斯軸心國的失敗和反法西斯同盟國的勝利而告結束。 [65] 
當代·陳堅《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時·南京》 當代·陳堅《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時·南京》 [180]
1945年9月3日上午,中國戰時陪都重慶舉行了慶祝大會和遊行活動。9月9日9時,在南京原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中國戰區日本受降簽字儀式。在四百餘名與會者的共同見證下,岡村寧次在降書和《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中正第一號命令》上簽字蓋章。 [179]  隨後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立即發表演説,向世界宣佈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已在南京完成。 [180]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結果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審判

  • 紐倫堡審判
1945年8月8日,蘇、美、英、法四國代表經過談判,在倫敦正式締結了關於《控訴和懲處歐洲軸心國首要戰犯的協定》(《倫敦協定》),並通過了《國際軍事法庭憲章》。憲章共30條,對設置法庭的目的、任務、構成、管轄權等一系列問題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其中管轄權規定如下:
1.破壞和平罪:係指策劃、準備、發動或進行侵略戰爭或違反國際條約.協定或保證的戰爭,或為實現上述行為而參與共同計劃或密謀。2.戰爭罪:係指違反戰爭法規或戰爭習慣的罪行。這種違反行為包括:屠殺或虐待佔領區的平民,或以奴隸勞動為目的,或為其他任何目的放逐平民,屠殺或虐待俘虜、人質,掠奪公私財產,肆意破壞城鎮鄉村等。3.違反人道罪:指戰爭爆發前或戰爭期間對平民進行殺害、滅絕、奴役、放逐及其他非人道的行為,以及以政治、種族或宗教為理由進行的迫害行為。凡參與擬定或執行上述罪行之一的共同計劃或密謀的領導人、組織者、發起者和同謀者,均應承擔個人責任。 [158] 
電影《紐倫堡的審判》劇照
1945年11月20日至1946年10月1日,紐倫堡審判舉行。這次審判由美、英、法、蘇四大盟國共同組織,各自任命參加審判的法官:美國法官弗朗西斯·比德爾、英國法官傑弗裏·勞倫斯爵士、法國法官亨利·多內迪尼·德瓦布爾、蘇聯法官尼基欽科將軍。由英國的傑弗裏.勞倫斯法官長期擔任法庭庭長。還任命了一名調查戰爭罪行和首要戰犯起訴的首席檢察官:美國首席檢察官羅伯特·H·傑克遜、蘇聯首席檢察官羅曼·魯登科中將、英國首席檢察官戴維德·馬克斯韋爾—法伊夫、法國首席檢察官弗朗索瓦·德芒東。 [159] 
四名首席檢察官代表四大盟國組成了起訴委員會,是這次審判的控方;起訴委員會於1945年10月18日向法庭和被告提交了起訴書。起訴書起訴希特勒的主要同夥赫爾曼·戈林等24名納粹政權的主要人物及德國內閣等集團或組織犯有破壞和平罪、戰爭罪、違反人道罪及共謀罪。除上述個人被告外,起訴人還對納粹黨政治領袖集團、秘密警察和保安勤務處、納粹黨黨衞隊、納粹黨衝鋒隊、1933年1月30日以後的德國內閣、參謀部和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等集團或組織提出”了控訴。 [153] 
起訴委員會指控這些個人被告和組織的罪狀有以下四條:“共同計劃或共謀”、破壞和平罪、戰爭罪、反人道罪。四個盟國分別任命了一名法官和一名助理法官,聯合組成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進行了這次審判。審判的法律基礎是美英法蘇四國於1945年8月8日共同簽訂的《國際軍事法庭憲章》(通稱《倫敦憲章》) [157]  經過10個月多的審判,1946年9月30日法官公佈了對被告人以及6個組織的判決:戈林等12人被判處絞刑,赫斯等7人被判處終身監禁和10年至20年刑期不等的監禁,沙赫特等3人無罪。在6個組織中,納粹黨政治領袖集團、蓋世太保以及黨衞隊被認定為犯罪組織,衝鋒隊、德國內閣以及參謀總部和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無罪。 [182] 
紐倫堡審判會場 紐倫堡審判會場
對發動侵略戰爭的國家領導人及其相關責任人員進行國際審判是史無前例的,紐倫堡審判法庭是第一次。它既是人類歷經無數次的戰爭創傷之後在法律的基礎上進行制度設計的一大創舉,也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盟國政府軍事、政治、法律、外交活動的重大成果。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空前的戰爭犯罪審判活動,不僅對法律的發展而且對整個人類的進步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57] 
  • 東京審判
根據日本投降書及1945年12月26日美、英、蘇莫斯科會議的授權,並徵得中國同意,1946年1月19日,駐日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公佈了《設置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特別通告第一號》,宣佈根據盟國懲治戰犯的一系列共同宣言、《波茨坦公告》中懲辦戰犯的條款及《日本投降書》,並經盟國授權,發佈命令設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同日還公佈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規定法庭將以破壞和平罪、反人類罪和普通戰爭罪控告日本戰爭罪犯。 [184]  從1945年12月開始,美、英、中、蘇、法、菲、澳、新、荷、加、印度等十一個國家的法官和檢察官陸續到達日本,參加審判。這十一個國家代表了佔世界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民,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153] 
法庭的起訴是由國際檢察局承擔的。它由參加審判的美國及其他國家的檢察官及其助手組成。國際檢察局實行首席檢察官負責制,美國檢察官約瑟夫·季南被麥克阿瑟任命為首席檢察官,代表參加審判的十一個國家負責全面的檢察任務,其他國家的檢察官作為助理檢察官參加檢察工作,一般擔任與自己國家有關的檢察事務。 [153] 
法庭由前述十一國派遣的法官、經麥克阿瑟任命後組成。為避免給人以美國獨攬審判的指責,麥克阿瑟沒有任命美國人擔任法庭庭長,而是任命了澳大利亞法官威廉·弗拉德·韋伯爵士為庭長。 [185]  與檢察官的情況不同,法庭的法官地位是平等的,但庭長在審判程序、判決時出現正反票相等及行政事務方面有一定的特權。 [153] 
《東京審判》油畫
被告名單是由國際檢察局確定的。美軍佔領日本後,分三批逮捕了118名戰爭嫌疑犯,其中包括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荒木貞夫松岡洋右等要犯。國際檢察局的各國檢察官經過反覆討論,從上述嫌疑犯中確定了第一批28名被告名單,向法庭提起訴訟。為保證審判的公正,法庭憲章規定給予被告充分的辯護權。據此,被告通過日本政府或日本律師會聘請辯護律師,並組成了辯護團。審判期間,先後有一百多名日美辯護人蔘加了辯護活動。 [153] 
1946年4月29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東條英機等28名甲級戰犯正式起訴。1946年5月3日開始審判。首席檢察官基南宣讀起訴書,起訴書控告荒木貞夫等28名被告犯有共謀策劃、準備、發動和實行侵略戰爭及在戰爭中進行大屠殺和虐待俘虜等55項罪行。 [153]  兩年半的審判中先後開庭818次,法官內部會議131次,出庭證人419人,779人提供書證、物證達4336件,審判英文記錄達48412頁,判決書長達1231頁。 [183] 
1946年7月22日的東京審判庭審現場(彩色復原版) 1946年7月22日的東京審判庭審現場(彩色復原版)
由於法庭依照英美法系操作,確鑿的人證物證便成為能否將被告定罪的關鍵。對此,中國不少戰爭受害者和經歷者,東渡東京出庭作證,揭露了日本的侵華事實和侵略暴行。如七七事變的親身經歷者秦德純將軍在法庭作證時,揭露了日本侵佔中國東北,挑起七七事變的事實;梁廷芳、伍長德等受害者及貝德士約翰·馬吉等數位外籍人士為日軍制造的南京大屠殺作證;溥儀出庭為日本在中國東北扶植偽滿政權、實行殖民統治作證等,都為證明日本的侵略罪行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十幾位中外證人,他們揭露了日軍制造南京大屠殺的罪行,加上國內為證明日軍大屠殺提供的大量證據,對法庭最終判處大屠殺的主要責任者松井石根死刑起到了關鍵作用。 [184] 
1948年4月16日,東京審判結束了法庭審理階段。由於11名法官對法庭管轄權及適用法律存在着嚴重的分歧,如何給被告定罪在全體法官會議上引起了激烈的爭論。印度法官主張全體被告無罪;而澳大利亞、法國、蘇聯法官雖認為被告有罪,但因其國已廢除了死刑,故不主張對被告處死刑;荷蘭法官則對個別被告的判罪提出獨自的主張;但中、美、英、加等7國法官則主張根據被告的犯罪事實定罪。最後以投票方式決定了判決。結果25名被告全部被判有罪,其中7名主犯被處死刑。中國法官梅汝璈在法官會議上堅決主張嚴懲主犯,對法庭的最終判決結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184]  28名被告人中,除1人死亡、1人喪失責任能力外,東條英機等7人被判絞刑,荒木貞夫等16人被判無期徒刑,東鄉茂德等2人被判有期徒刑。 [182]  1948年11月12日東京審判結束。 [183] 
電影《東京審判》劇照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主要戰犯作出的合乎正義的公正判決,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通過這次審判,核實了大量相關事實,揭發和列舉了戰犯們的戰爭罪行,肯定了日本從“九一八”事變到太平洋戰爭期間所進行的是侵略戰爭,並懲辦了戰爭的策劃者和發動者。 [181] 
但東京審判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例如,對參與戰爭的財團沒有觸動,如鮎川、巖畸、中島、藤原、池田等均免於受審,有的即使逮捕了,隨後又被釋放;除28名甲級戰犯外,還有多名在中國犯下滔天罪行的戰犯,如西尾壽造多田駿岸信介賀屋興宣等,在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廣田弘毅、板垣徵四郎、木村兵太郎、松井石根、武藤章等7人被處以絞刑的第二天,就被麥克阿瑟下令釋放,岡村寧次更是逍遙法外,實施人體活體試驗和細菌戰731部隊也受到美國的庇護;重光葵梅津美治郎等雖罪行昭昭卻都被輕判,1950年3月7日“第5號指令”後,一些服刑的甲級戰犯被釋放。重光葵、岸信介等重返政壇。 [183] 

第二次世界大戰財產損失

參戰國軍費消耗總額為13520億美元,再加上財政消耗和物資損失,損失總數達40000億美元。 [155] 
直接參戰的反法西斯國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財力方面的代價。戰爭期間,美國財產損失3500億美元,蘇聯財產損失2000億美元,英國財產損失1500億美元。 [156]  根據僅能統計到的數字,中國在1937至1945年間,按1937年的比值計算,中國直接經濟損失為1000多億美元以上,間接經濟損失達5000億至10000億美元。 [154] 
法西斯國家本身在大戰中也遭受重創。戰爭期間,德國經濟損失達3000億美元;日本經濟損失達1000億美元。 [156] 

第二次世界大戰傷亡人數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死於戰爭及與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饑饉、缺醫少藥、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屠殺等)的人約為7000萬歐非戰場約佔2/3,歐非戰場死亡人員中的1/3是死於納粹集中營或是被納粹集體屠殺、虐殺的,佔二戰中遭交戰各方刻意屠殺、虐殺的平民及戰俘總數的80%以上
在這7000萬人中蘇聯佔2660萬(1941年—1945年,軍人佔35%,蘇聯方面因戰爭造成的傷病人數也是及其巨大的,僅在冊軍人的傷病累計數便高達1830多萬人次),中國約佔1800萬人(1937年—1945年,其中軍人約佔15%,另外因戰爭造成的傷病者累計約1600萬人次,因此傷亡累計約為3500萬人)
7000萬人按死因可分為三類:一是死亡的軍人;二是死於屠殺虐殺的平民及戰俘;三是死於戰爭相關原因的人員。 [34]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軍人死亡人數合計約有1800多萬(不含死亡的俘虜);死於交戰各方刻意殺戮的平民和戰俘大概也有1800多萬(其中80%以上死於納粹德意志第三帝國之手);而死於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饑饉、缺醫少藥、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等的人數則在1500—3000多萬。比如中國所列的傷亡數為3500萬,其中死亡佔1800萬,而在這死亡的1800萬人中屬於前兩類死因的人數大概佔20%,蘇聯前兩類的死亡人數則要佔到死亡總數的一半以上,中國死亡的1800萬人中還包括了諸如1942年河南大旱引發饑荒而死亡的300多萬人以及其他非淪陷區各種原因的非正常死亡,因為戰爭導致救援無力災情擴大,把這些死亡列入也是合理的。而抗戰勝利後不久中國所公佈的死亡人數為800多萬,統計標準有所變化。
軍隊在戰爭中的損失一般由死亡、傷病、被俘、失蹤等幾部分構成,而軍人的死亡又包括陣亡、因傷致死、其它原因致死等成分。以蘇軍在蘇德戰爭中的損失為例:蘇軍損失累計為2959.3萬。其中死亡為681.7萬(陣亡佔76%,因傷致死佔16%,因病、事故等死亡佔8%),被俘或失蹤為445.6萬,傷病累計為1832萬人次(受傷佔82.9%,因病減員佔16.6%,凍傷佔0.5%)。另外,軍隊所處的戰爭態勢不同,其損失的構成便有極大差別,以蘇德戰爭期間的蘇軍為例,蘇軍的歷年月均損失為:1941年71萬,1942年61.4萬,1943年65.5萬,1944年57.3萬,1945年70萬,相差並不太大,損失最慘的1941年與損失最輕微的1944年之比不過為1.24倍,但其歷年損失中死、傷、俘構成比例卻有天壤之別,其1941年死亡及被俘失蹤人員月平均為49.6萬,1942年為27.1萬,1943年19.2萬,1944年14.7萬,1945年18.6萬,其高低之差達3.37倍以上。處於進攻的一方其傷員所佔比例較大,而敗退的一方,由於其傷員無法及時撤出,或最終成為俘虜,或因得不到有效醫治而死亡,因此敗退的一方其損失中死亡、被俘人員所佔的比例一般都較大,其中又尤以被合圍的部隊最為典型,如被合圍在斯大林格勒的28萬德軍,除了3萬多傷員空運出圍外,剩下的就非死即俘了。日本在太平洋戰場所遇也有類與此,一個個的島嶼成了已喪失制海權的日軍的死亡陷阱,死亡成了絕大部分守島日軍的歸宿。 [6] 
  • 第二次世界大戰軍隊傷亡列表
同盟國
死亡人數
23,400
37,500
2,050,000
6,840
10,000
意大利(從1943年起)
17,500
法國和解放法國隊伍
210,000
292,000
264,000
943
[7]  [8]  [9]  [10] 
同盟國
傷亡人數
20,000
12,000
保加利亞(從1944年起)
1,000
46,000
1,800
5,000
88,300
24,300
4,000
27,000
3,000
7,900
123,000
300,000
羅馬尼亞(從1944年起)
5,000
3,000
[10] 
軸心國
傷亡人數
保加利亞(到1944年)
9,000
納粹德國(包括德意志第三帝國軍隊中的奧地利人和蘇台德德意志人)
3,500,000以上
200,000
意大利(至1943年)
60,000
1,850,000以上
羅馬尼亞(至1944年)
290,000
芬蘭(至1945年3月3日) [26] 
82,000
[10] 
  • 平民傷亡人數
國家
平民傷亡人數
阿爾巴尼亞
10,000
奧地利
125,000
比利時
76,000
保加利亞
10,000
中國
17,000,000以上
捷克斯洛伐克
294,000
丹麥
2,000
埃塞俄比亞
5,000
芬蘭
2,000
法國
350,000
二戰後驅除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德意志第三帝國人
2,000,000
希臘
325,000
匈牙利
290,000
印度
25,000
羅馬尼亞
200,000
波蘭
5,680,000
菲律賓
91,000
挪威
7,000
荷蘭
200,000
南斯拉夫
1,200,000
美國
6,000
英國
92,700
蘇聯
17,400,000以上
日本
672,000
[7]  [11]  [8]  [9]  [10] 
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死亡人數高達5500萬,軍人佔3200萬;約有3500萬人負傷;4500萬人被捕或放逐。 [12]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評價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由德意志第三帝國意大利王國日本法西斯挑起的,它給整個人類造成了極大的災難。作為對戰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德日兩國能否對戰爭進行深刻的反省,是它能否為深受戰爭之苦的世界人民所寬恕,並從而成為政治大國的重要條件。當歐洲國家決心翻過60年前那一頁黑暗歷史時,歷史問題卻仍然深深困擾着亞洲國家。 [29]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國方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日在對待歷史這一問題上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態度:德國建立了反省戰爭的系統機制,對戰爭進行了徹底的反省;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卻百般抵賴,自戰爭結束以來竭力否認其對外戰爭的侵略性質,歪曲給被侵略國及其人民造成的慘重災難的歷史事實。尤其是近年來,美化其對外戰爭,為其對外戰爭侵略翻案的議論甚囂塵上,日本首相、內閣官員及參眾兩院議員,下至數目眾多的民間組織、民間團體乃至個人,掀起了這場美化侵略戰爭的運動,日本這一舉動引起了社會尤其是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亞洲各國的警覺和強烈的反對。 [20]  [72] 
  • 德國
在德國,戰後歷屆德國領導人,毫不隱諱侵略歷史,代表政府和人民向世界宣佈承擔歷史責任。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聯邦德國首任總理阿登納也十分重視歷史反思。 [149]  他痛恨希特勒和納粹分子毀掉了德國,説他們是“使德國的名聲在整個文明世界面前備受恥辱和聲譽掃地的一班人”。 [201]  阿登納還強調德國農民、中產階級、工人、知識分子對於民族社會主義在德國攫取政權的責任,認為德國各階層民眾把國家搞成了偶像,供奉在祭壇之上,使個人、個人的尊嚴和作用成了這個偶像的犧牲品。他們的政治意識和責任心很薄弱,沒有看清民族社會主義濫用國家權力的危害性。阿登納也反對唯物主義世界觀,認為它進一步誇大了權力的作用,強調集中和體現權力的國家的重要性,貶低道德的意義和個人的尊嚴。民族社會主義恰恰是從唯物主義世界觀產生的一種崇拜權力、不尊重個人價值、甚至蔑視個人價值的結果。 [201]  阿登納要求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教訓,提高德國民眾的民主思想和民主覺悟,使之把民主當作一種世界觀看待,高度重視個人的尊嚴、作用和不可讓渡的權利。 [201] 
1969年聯邦議院舉行大選,以維利·勃蘭特為首的社會民主黨聯合自由民主黨上台執政。勃蘭特曾經是一位反法西斯戰士,對納粹政權有刻骨銘心的仇恨,他痛斥希特勒是個“賣國賊”,認為民族社會主義“不僅是背叛了本國,它也背叛了歐洲”。 [202]  勃蘭特批評阿登納“對待納粹的同路人和幫兇時尺度不嚴”,致使後者“在官僚政治中逍遙自在,在經濟方面輕而易舉地保住了過去的地位,或取得新的地位”。 [203]  在他看來,全體德國人,包括被關在集中營裏的那些人和反納粹者,都“必須承擔責任”,都要對納粹的政策負責,都“不能逃避其容忍希特勒上台執政這一部分責任”,“不能逃避納粹屠殺政策所造成的後果”。 [202]  勃蘭特反對“開脱德國人在他們參與的某些事情上的罪責”,但也指出,擔責任不等於犯罪,不應該因為納粹領導的犯罪行為而譴責整個德國人,把所有德國人都説成是納粹分子的觀點是毫無根據的,把罪名加在羣眾身上也是沒有意義的。如果所有的德國人都屬於納粹黨,那麼,希特勒肯定不必利用恐怖、蓋世太保和集中營來進行統治。 [202]  另外,“責任不能單單限於德國和德國人民方面”。如果西方國家沒有讓西班牙共和國受到蘇聯人的操縱支配,如果它們沒有讓西班牙的民主制度受到傷害以至死亡,那麼,它們的行動就會更明智一些了。西班牙內戰要是產生了另一種結局,那就肯定會削弱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地位,也許還會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對於希特勒在德國上台並得以建立其國家機器這個事實,其他國家也都負有一部分責任。西方國家搖擺不定的政策,是造成德國沒有活躍的政治反對派這一事實的決定性因素之一。西方國家所採取的自滿政策,一再削弱了國內反對派反對納粹政權的力量。 [202] 
前聯邦德國總理理查德·魏茨澤克指出:“應該幫助青年人理解為什麼牢記過去是及其重要的。我們要幫助他們面對歷史真相。”1985年5月8日,在紀念二戰結束40週年特殊儀式上,魏茨澤克還説:“無論是否有罪,無論年輕還是年老,我們必須接受過去併為其負責。德國人必須正視事實——不粉飾,不扭曲。沒有記憶就沒有和解。”在演講中,國家元首魏茨澤克代表德國首次直面了黑暗的過去,並第一次將二戰結束定義為擺脱非人道獨裁統治的“解放日”,而不是“投降、被驅逐和失去自由”。“當一個揹負歷史罪責的民族沒有勇氣正視歷史,完成自我否定,就無法完成自我救贖。”魏茨澤克在演講中説。而他對自己罪行的坦白,也被認為“在全世界都近乎獨一無二”。 [71] 
德國總理施羅德曾在參加盟軍登陸60週年慶典時講道:“德國人民未能阻止那場醜惡的戰爭,因此深感歷史責任無可推卸。我們知道誰發動了戰爭,我們承認自己的歷史責任,我們會嚴肅地承擔起這一歷史責任。” [70]  施羅德提醒德國人應把納粹政權垮台視為從獨裁統治下的解放,儘管在1945年,德國人心底“可以理解地被國家崩潰後的震驚和對自己未來的擔憂”所佔據。“對他們來説,這是噩夢的結束,是大災難的結尾。”施羅德寫道,當新納粹今天試圖“通過衡量暴行與不幸的多寡來減輕納粹罪行的時候,我們必須堅決反對。”施羅德稱,德國做出了很多努力勇敢地面對“最深的恥辱”,因而現在“成為了國際社會中受尊重的一員”。但“牢記納粹時期,牢記戰爭、種族滅絕和各種罪行已經成為我們民族認同的一部分。這是永久的道義責任。”施羅德在給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2005年5月7日刊發的文章中寫道:“我們對通過德國人之手和以德國人之名給俄羅斯及其他各國人民造成的傷害表示道歉,請求寬恕”。 [92] 
德國總統霍斯特·克勒在2005年5月9日發表講話,告誡德國民眾牢記納粹暴政和苦難,絕不讓納粹罪惡重演。克勒在講話中強調,德國有責任永遠清醒地保持對納粹罪行及其產生根源的記憶,絕不允許其再次發生。德國對過去歷史的反思沒有終結點,不能在某個時刻就一筆勾銷。 [97]  “我們德國人恐懼而羞恥地記得由德國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大屠殺。對此,我們德國人有責任,”克勒在聯邦議院召開的特別會議上發表講話説,“我們記得被殘暴殺害的600萬猶太人。”他説,60年後的德國不僅在外部看來已成為另外一個國家,而且“從內部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德國曆史上第一次完全被朋友和夥伴所包圍,德國內部建立起穩定的民主政體。他強調,如果沒有從過去歷史中汲取經驗,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克勒同時表示,德國仍有少數人不願汲取歷史教訓,企圖使種族主義和極右主義死灰復燃。但德國民眾絕不會給他們可乘之機。 [96] 
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在擔任外交部長時就稱“我們的國家在二十世紀給世界帶來了如此之多的戰爭和苦難,這一點應該被國際社會一再地銘記在心。”還表示,“德國人對於國際和平與和解負有特別的責任。”他在2020年5月8日在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勝利日”75週年活動中發表演講時説,銘記歷史沒有終點,否定歷史是羞恥的。他表示,1945年5月8日盟軍將德國從納粹法西斯的統治中解放出來,今日德國要從思想上解放,抵禦“仇恨、煽動、排外和對民主的蔑視”,這些舊時代的邪惡思想今天正在以新的形式呈現。 [120]  德國總理府官網當天發文指出,持續近六年的戰爭奪走了超過六千萬人的生命,當中有約六百萬猶太人。“永遠使對戰爭及其災難性後果的記憶不陷入沉睡,德國將之作為自身的任務。”“永遠不可遺忘因納粹政權發起的戰爭所造成的成百上千萬死難者和不可估量的苦難。”文章寫道。 [135] 
“教育子孫後代,讓他們知道和解與對話才是實現世界和平的可靠途徑——這是每一個德國人的任務。”柏林市長米夏埃爾·米勒表示,“在一個和平的社會,不容種族主義、排外勢力、狹隘和暴力的思想有一席之地。” [137]  “仇外、種族主義和民族主義永遠不會有好的結果,走這樣一條路只會剝奪自由、帶來苦難。”勃蘭登堡州州長迪特馬爾·沃依德克稱,“這也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重要的教訓。” [137]  在民眾中,由於盟軍在德國進行了較為徹底的改造,使得德國人清楚的看到法西斯的罪惡行為,他們從國家的角度出發認為戰爭是錯誤的,他們同樣要承擔歷史的責任,自定義為“加害者”,並不斷的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彌補過錯,把法西斯統治時期看作是自我的黑暗時代,盟軍的佔領卻被當作是一種“解放”,並以此來教育自己的後代,這就是德國的歷史教育——“不要走納粹的錯誤道路,也不要去憎恨盟軍的佔領,更不要做一個歐洲孤立的國家”。 [69] 
  • 日本
但在法西斯戰敗的60年裏,日本從上到下都堅持“認輸不認錯"的頑強態度,文部省不斷的藉助教科書修訂的權力篡改教科書,淺談甚至忽略二戰近代史的教育,逃避犯下的罪惡行徑,僅僅宣揚威武的“天皇”,讓其國民處在安逸的虛擬環境之中。民眾僅看到政府主導下軍國主義社會,二戰日本人民慘遭原子彈轟炸,他們永遠扮演“受害者“的角色,不斷地抱怨亞洲乃是世界對他們的不公平待遇。 [69]  [73] 
政壇上,日本軍國主義仍遺毒不輕、禍患難止,一些人對昔日帝國“榮光”的迷戀依舊頑固。在戰爭歷史認識問題上仍犯禁不斷,對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等累累暴行拒不認賬,內閣大臣頻頻“失言”。從1985年8月15日中曾根康弘以首相身份在二戰首次正式參拜靖國神社 [79]  ,之後包括安倍晉三菅義偉在內的歷任首相以各種名目參拜靖國神社。 [78] 
日本右翼政客否認東京審判,屢屢拋出荒謬言論,歪曲歷史真相,為侵略擴張塗脂抹粉,上躥下跳翻案“洗白”。2013年4月23日,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稱,“侵略”的定義在學術界或國際上都沒有定論,在國與國的關係中,從不同角度看這一問題的結論也不同;5月8日,安倍又稱,關於“侵略”,學術上有各種觀點,並沒有絕對定義;5月16日,面對日本是否曾經有過侵略這一提問,安倍避而不答,強調不應將“侵略”的定義政治化或變成外交問題。 [160]  在東京審判中印度法官拉達賓諾德·巴爾的巨篇個人意見書認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管轄權不當,進而提出全體被告無罪。帕爾的個人意見書被日本右翼奉為東京審判的“經典”之作,形成了“帕爾神話”,被日本右翼用作否定東京審判和侵略戰爭歷史的“武器”。 [161]  安倍晉三2007年訪問印度時對主張巴爾“大加讚賞”。稱巴爾當時在戰勝國對戰敗國的“事後審判”中提出置疑,主張被告人全部無罪,“許多日本人至今還很‘欽佩’巴爾法官的勇氣”。在日本靖國神社,為了“表彰”拉達賓諾德·巴爾對日本戰犯的“功德”,右翼組織還特地為他立了一塊“功德碑”。 [162] 
2020年8月15日,日本德仁天皇在“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上表示:“回顧過去,在深刻反省的基礎上,深切祈禱戰爭災禍不再重演。”明仁天皇在2015年日本戰敗70週年“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講話中增加了“深刻反省”字眼,並一直沿用。 [77]  自從1993年日本前首相細川護熙之後,日本歷任首相都會在“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上明確表示“深切反省”和“哀悼之意”,並明確提及對於亞洲各國的戰爭加害責任。不過,安倍則連續3年均採取了迴避的姿態。此外,安倍也並未提及“不再戰的誓言”,僅表示“在戰後70週年之際,將絕不會重演戰爭的慘禍,再次我們要立下誓言”。 [124] 
日本國內同樣也有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責任的左翼羣體與和平人士。 [79]  1995年8月15日,日本首相村山富市發表“村山談話”,是戰後日本官方就歷史問題發表的正式談話。村山表示,在談話出台過程中,他要求撰稿人必須明確日本的殖民統治和侵略給亞洲人民帶來難以忍受的災難和痛苦這一歷史事實,表示謝罪,並決心不再發起侵略和殖民統治。 [80] 村山談話”指出,日本在過去一段時期,國策有錯誤,走上了戰爭的道路,使國民陷入存亡的危機,殖民統治和侵略給許多國家、特別是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害和痛苦。戰敗後五十週年的日本應該立足對過去的深刻反省,排除自以為是的國家主義,作為負責任的國際社會成員促進國際和諧,推廣和平的理念和民主主義。 [79]  日本國內有很多有良知的有識之士,他們一直堅持反省侵略歷史。1996年上任的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以後的歷任內閣都表示繼承“村山談話”。日本學術界、文化界、法律界等知名人士於2013年11月聯合成立了“繼承和發展村山談話會”。這一組織旨在堅持反省二戰中日本的侵略和殖民行為,推動日本繼續走和平、非戰道路,舉辦了各種研討會以及國際交流活動。與此同時,亞洲各國以及美歐國家也堅決反對“日本發動的戰爭不是侵略”“日本發動的戰爭是正義的戰爭”“那場戰爭是殖民地解放戰爭”等錯誤歷史認識。 [79]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國方

  • 美國
1984年6月6日,時任美國總統里根在《諾曼底登陸40週年紀念演講》中指出二戰中納粹德國吞併西歐大陸到諾曼底登陸的四年中,“大部分歐洲國家籠罩在可怕的陰影之下。自由國家紛紛淪陷,猶太人在集中營裏哭泣,無數的歐洲人渴望解放。歐洲遭到奴役,世界為它的重獲拯救而祈禱。” [93]  諾曼底戰役中,“盟軍挺身而出、搏擊暴政,成就了人類歷史上前無古人的偉業。” [93]  里根説“信仰和信念、忠誠和愛”使士兵在此奮戰;正是它們締造了盟國的團結,“相同的忠誠、傳統和信仰,40年前將盟國團結在一起。”並指出“他們的勇氣給了我們力量,他們的價值觀讓我們備受鼓舞“,呼籲人們“繼承他們曾為之生、為之死的理想。” [93] 
2014年6月6日,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諾曼底登陸日七十週年紀念日典禮講話中指出:諾曼底登陸使“歐洲一隅再次獲得解放和自由。希特勒的銅牆鐵壁倒塌了,使得巴頓的部隊挺進法國。一週內,世界上最血腥的海灘成為了世上最繁忙的港口。”在廣袤的歷史中,世界從未見證過像諾曼底登陸的事情。“當二戰勝利,我們不曾要求任何戰利品——我們幫助着歐洲重建。除了我們埋葬過那些在我們旗幟下付出生命的,以及我們安置那些仍然為之服務人們的土地,我們從未要求其他。而美國所承諾的平等,自由,和博愛——鐫刻在海灘深埋下的鮮血中,並隨之永恆。” [95]  “奧馬哈是民主的灘頭。我們在二戰中的勝利不僅決定了一個世紀的進程,同時保障了全人類子孫後代的安定。我們將舊時的隊友陣列於全新的聯盟。我們創造了全新的財富,我們與歐洲人民共同佇立於灰暗的鬥爭中,以拆毀最後一席銅牆鐵壁。從西歐到東歐,從南美到南亞——七十年的民主運動蔓延開來。所有曾一度黯然於盲目惶恐下的國度開始品嚐自由所帶來的庇佑。” [95] 
2020年5月8日,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紀念二戰歐戰勝利75週年講話中指出:“納粹政權的殘餘無條件投降給盟國,標誌着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結束。結束歐洲劇院中的法西斯主義運動暗淡地提醒着自由的代價。在戰爭中,美國遭受了不可思議的損失。在部署到歐洲和地中海或在大西洋巡邏的超過200萬美國人中,有186000多人付出了最終的犧牲,而受傷人數則是這一數字的兩倍以上。這些無私而英勇的勇士中,大多數人從未知道過在繁榮的美國生活。但是,他們回答了我們國家的職責要求,因為他們相信建立在我們國家基礎上的原則。他們來自中西部平原,工業和製造業城鎮,美國鄉村廣闊的農田以及我們國家的新興城市。許多人從未到過本國旅行,但他們會在法國的海灘,比利時的森林,意大利的山丘以及其他數百個戰場上跋涉數千英里,與暴虐的敵人見面。”並對“勇敢的勇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英勇奉獻和犧牲表示敬意”,還稱“他們這一代將永遠不會被遺忘”。 [90] 
特朗普在北卡羅來納州威爾明頓市發表講話時還稱,“1945年9月2日,偉大的美國將軍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在美國‘密蘇里’號戰艦上接受了日本無條件的投降。戰勝日本的那一天標誌着人類歷史上最致命衝突的結束,也是美國自由的最終勝利。”特朗普補充説:“這是偉大的一天,是一個偉大國家的一次偉大勝利。”特朗普來到威爾明頓市,是為了賦予這座城市“美國首座二戰遺產城市”稱號。特朗普説道,“這座城市和這個州的人民,為打贏這場戰爭做出了非凡的貢獻。近200萬美國士兵在北卡羅來納州接受了戰鬥訓練,比其他任何州都多。這個州有超過36萬名士兵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他代表美國政府正式認可這座城市為二戰勝利做出的特殊貢獻。 [91] 
  • 英國
英國首相丘吉爾認為二戰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那是一場“不需要的戰爭”。二戰所以發生,民主國家公眾的愚蠢和政客的軟弱是主要原因之一。在《二戰回憶錄》裏,丘吉爾認為,一戰戰勝國最大的一件蠢事,是在《凡爾賽和約》裏要求德國繳付鉅額戰爭賠款,“其苛狠和愚蠢,竟達到顯然不能實現的程度”。丘吉爾説:“羣眾始終不瞭解這種最簡單的經濟事實,而一心想取得選票的領袖們,又不敢向他們説清楚。報紙和領袖們一樣,反映和強調流行的見解。各國當權者沒有人能超越或擺脱公眾的愚昧之見,向選民宣佈這種基本的、無情的事實。即使他們説了,恐怕也沒有人相信。”最後的結果極其荒謬:德國並沒有真正執行十億英鎊的戰爭賠償,反而由英美兩國向德國發放了十億五千萬的貸款。德國迅速走向復興。但《凡爾賽和約》的巨大恥辱,在德國孕育了強烈的民族仇恨。這種民族仇恨的代表,就是狂熱的、邪惡的現代暴力憤青之祖——奧地利下士希特勒。希特勒把全世界拖進了戰爭。 [40]  [83] 
2020年5月8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電視講話中把英國公眾抗擊新冠疫情比作二戰期間英國士兵所做的努力。“當我今天看到我們的國家,看到我們努力保護和支持彼此時,我要自豪地説,我們仍然是那個被彼時勇敢的士兵、水手和飛行員認可和欽佩的國家。” [94]  女王回憶其二戰結束時的經歷,讚揚了英國和同盟國軍隊的“力量和勇氣”。她説二戰是“那是一場全面戰爭,它影響了所有人,無人能置身事外。無論是被徵召服役的戰士們、被迫分離的家人,還是被要求從事新職業、學習新技術以支援戰爭的人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最初,前景看似黯淡,終結之日遙不可及,最終結局懸而未決。但我們堅信是在為正義而戰,正如我父親在廣播中所説,這種信念讓我們堅持了下去,‘永不言棄,永不絕望。’這就是‘勝利日’所要傳達的信息。” [94]  女王説,“我清楚地記得,我和妹妹、我們的父母以及温斯頓·丘吉爾在白金漢宮陽台上看到的歡慶場面。” [82] 
  • 中國
1995年5月9日,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在莫斯科參加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週年慶典時表示:蘇聯人民在抗擊法西斯戰爭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在東方,中國人民進行了長達8年的抗日戰爭,是反抗日本法西斯的主力軍。中蘇兩國和兩國人民為爭取二戰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和歷史貢獻,兩國人民在戰爭中相互支持,並肩作戰,有着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蹟。二戰歷史表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論大小都是不可征服的。中國和俄國這樣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民族更是這樣。 [87] 
1995年9月3日,江澤民在首都各界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五十週年大會上發表講話: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的持久抗戰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戰,抗擊和牽制了日本陸軍總兵力的2/3,迫使日軍放棄北上計劃,削弱了日軍南進的實力,支援了太平洋戰場美英盟軍的作戰。中國人民在與日本法西斯進行的殊死搏鬥中,共殲滅日軍150餘萬,約佔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傷人數的70%,對其徹底覆滅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中華民族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為人類文明進步事業作出了彪炳千古的歷史貢獻。中國抗日戰爭得到世界人民的支持。我這裏要特別提到蘇聯、美國、英國等反法西斯盟國對中國抗戰給予的人力、物力支持。蘇聯衞國戰爭給德國法西斯以毀滅性的打擊,並同盟軍一起奪得反法西斯戰爭歐洲戰場的勝利;美英盟軍在太平洋戰場的反攻和蘇聯紅軍出兵東北;東南亞各國人民的抗日鬥爭;朝鮮、越南、美國、加拿大、印度、日本等國反法西斯戰士的志願援華行動,都是對中國抗日戰爭的巨大支持和寶貴援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豐碑上,熔鑄着中國人民的卓著功勳;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紅旗上,凝結着各國友人的血跡。 [254] 
2005年9月3日,胡錦濤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週年大會上上説:發生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同人類文明的兇殘敵人進行的一場殊死搏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二十世紀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對於中華民族發展和世界文明進步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253] 
2010年5月8日,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會見俄羅斯總理普京時指出,中國和俄羅斯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歷史貢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問題上,中方同俄方立場一致。雙方要加強溝通和協調,堅決維護歷史的真實性和嚴肅性。 [88]  9日上午,在俄羅斯紀念衞國戰爭勝利60週年的慶典上,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表示,60多年前,法西斯侵略者發動的侵略戰爭是人類歷史上一場前所未有的浩劫。包括蘇聯和中國在內的60多個國家、近20億人被捲入那場戰爭。在那場正義與邪惡殊死搏鬥的戰爭中,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團結一致、英勇奮戰,用鮮血和生命捍衞了人類的尊嚴,贏得了世界和平。在那場戰爭中,蘇聯軍民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氣概,浴血奮戰,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勳。在那場戰爭中,中國人民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以頑強不屈的精神和眾志成城的力量戰勝了兇殘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89] 
2015年9月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會上提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這一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這一偉大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使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這一偉大勝利,開闢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啓了古老中國鳳凰涅粲、浴火重生的新徵程。” [252] 
2020年9月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給普京的賀電中指出:“75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蘇聯對日作戰的勝利,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終勝利。在那場遍及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的戰爭中,各國軍隊和民眾傷亡超過1億人,付出人類歷史上最慘痛的代價。中俄雙方分別作為亞洲和歐洲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承受了巨大民族犧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兩國人民並肩奮戰,用鮮血凝成牢不可破的偉大友誼,為兩國關係高水平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84] 
人民日報》在9月3日頭版社論指出抗日戰爭是“一場艱苦卓絕的反侵略戰爭”。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同仇敵愾、共赴國難,以血肉之軀築起拯救民族危亡、捍衞民族尊嚴的鋼鐵長城,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抵禦外侮的偉大篇章。”中國人民“以巨大民族犧牲支撐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經過14年不屈不撓的英勇鬥爭,中國人民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贏得了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86]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於2020年11月10日電發佈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75週年的聲明,稱二戰是“一個巨大悲劇,讓無數人捲入其中並遭受無盡的苦難。戰爭因獨斷專橫者野心膨脹而起,揭示了對民族、種族、宗教間仇恨、不包容和歧視姑息縱容之危險。” [36]  並將二戰的勝利歸功於“愛好和平的各國人民面對納粹主義、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分子及其擁護者和支持者的血雨腥風、暴戾兇殘能夠眾志成城、奮起反抗。” [36]  還呼籲國際社會“以史為鑑,緬懷共同抗擊納粹主義、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的歷史記憶,抵制企圖從道德和法理角度歪曲二戰成果、遺忘這一全人類慘痛教訓的行徑。” [36]  堅決譴責“任何企圖美化納粹主義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並助其死灰復燃的行徑。”指出:“二戰勝利成果、紐倫堡審判和東京審判結果永遠不容篡改,絕不允許激進、反人類和極端思想死灰復燃,再度把世界引向災難。” [36]  還支持聯合國大會每年通過《打擊美化納粹主義、新納粹主義及其他助長種族主義、種族歧視、排外和不寬容思想的行為》的決議。 [36] 
  • 蘇聯及俄羅斯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在2010年5月8日指出:“我們決不會忘記,我們的國家蘇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作出決定性貢獻。正是我們的人民摧毀了納粹,決定了全世界的命運,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258]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於2020年9月3日給習近平的賀電中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最慘痛的悲劇。蘇聯和中國是抗擊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的主戰場,為徹底戰勝侵略者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 [84]  他同樣不否認蘇聯盟國在戰勝德國法西斯中做出的貢獻,但如果要看對整個戰爭勝利所作出的貢獻大小,應當從其對戰爭做出的犧牲、努力、重要作用等方面來比較。因此蘇聯對於二戰勝利貢獻應是最大的。(按蘇聯史書説法:從1941年6月22日到1944年1月,德軍共有153—201個師佈防在蘇德戰線,大約佔德軍總兵力的2/3;同時期德軍在其他戰線只配置了2—19.5個師。蘇聯軍民共消滅了73%以上的德軍官兵,75%以上的飛機,75%的坦克和強擊火炮,這些佔德軍在二戰損失的兵員總數、飛機、大炮、坦克總數的3/4)普京説還可以從為戰爭犧牲的人數比較來看對戰爭的貢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共犧牲了大約35萬人,美國大約在50萬人左右。儘管犧牲這麼多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還是不能和蘇聯為戰爭勝利犧牲了2700萬人相比較。他曾經多次談到當時蘇聯黨和國家領導人、特別是斯大林對取得偉大衞國戰爭勝利所作的貢獻。他曾説過:“衞國戰爭的勝利在很大程度上與斯大林的名字聯繫在一起。正是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才取得了偉大衞國戰爭的勝利……我們取得了偉大衞國戰爭的勝利,不管誰怎麼説,最終是取得了勝利。即使我們損失很大,現在誰也不能指責組織和領導了這場勝利戰爭的人,因為如果我們在戰爭中失敗了,那麼對我國來説其後果就會悲慘得多。” [35] 
普京總統在2015年5月9日的紅場閲兵式上的演講中指出:“我們不應忘記,種族優越和種族排他思想是引起這場血腥戰爭的罪魁禍首。我們不應該忘記,在反法西斯戰爭中逝去的數千萬條生命,其中包括難以數計的先烈、無辜的死難者,以及那些九死一生的二戰老兵和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我們不應該忘記,二戰期間各國人民同仇敵愾、並肩戰鬥的光輝歷程,以及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結下的深厚友誼。”普京還説:“這一偉大的勝利將永遠是我們國家歷史中的一座英雄豐碑”。 [134] 
普京還在一檔電視紀錄片中説,一些國家試圖通過“篡改歷史”解決國內政治問題,“我們不能原諒那些試圖篡改歷史的人”。俄駐美大使安東諾夫表示,俄羅斯不會允許任何人無視蘇聯在擊敗納粹中發揮的作用。俄羅斯知名國際關係和對外政策專家、《全球政治中的俄羅斯》雙月刊主編費奧多爾·盧基揚諾夫指出,冷戰結束以來,美國一直在有意識地否定蘇聯在包括二戰在內的歷史事件中的作用。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美方試圖以否定蘇聯二戰貢獻來推進其在歐洲地區的地緣政治議程。 [81] 
  • 波蘭
當地時間2022年10月28日,波蘭外交部在其官網發表了一份聲明,公佈了此前因二戰索賠向德國發出的外交照會的具體內容。其中,波方向德方提出的賠償金額為62206.09億茲羅提(約合人民幣95325.06億元)。 [280]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國際秩序

二戰中,反法西斯同盟,蘇、美、英、法、中五國通過大西洋會晤、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敦巴頓橡樹園會議等一系列國際會議就維護戰後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經濟發展,達成了一系列協議和諒解,確立了維護戰後世界秩序的國際制度。 [13] 
聯合國與敦巴頓橡樹園會議
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徹底打破了歐洲主導下的以國際聯盟為代表的舊的國際秩序結構,代之而起的是以美、蘇、英、中、法五大國為主導的、世界各國廣泛參與的新的國際秩序結構。 [261]  根據雅爾塔會議協定,1945年10月24日發起成立了聯合國,中、美、蘇、英、法則成為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14]  聯合國的創始者將維持世界和平,尊重基本人權和自決原則,加強國際友好合作,促進全球經濟、社會、文化和福利發展作為根本宗旨並寫進《聯合國憲章》。《聯合國憲章》第一次把維護和平與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問題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是聯合國創始者的深刻的戰略思考。 [261]  1948年以來,安理會共授權進行了60餘項維和行動。聯合國先後組織制定了從不擴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等數百個國際條約。 [15-16] 
佈雷頓森林會議與三大經濟支柱
在戰後初期新建立起來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關税及貿易組織等國際經濟組織,成為戰後國際體系中占主導地位的國際經濟組織。 [13]  [16]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現代國際法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根據“關於告發及懲處歐洲各軸心國家主要戰犯”的倫敦協定和《歐洲國際軍事法庭憲章》,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從1945年開始對法西斯德國主要戰犯進行了國際審判。而根據《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由中、蘇、美、英等11國代表組成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從1946年開始在日本東京對日本法西斯戰犯進行了審判。《歐洲國際軍事法庭憲章》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及其司法實踐,對戰爭法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國際司法制度的進步,主要表現在國際法院的設立及其運作上。國際法院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繼承國際聯盟時代常設國際法院的聯合國主要司法機關。它於1946年在海牙設立。在當代的國際社會中,無論是對訴訟案件還是諮詢案件,它都是可以作出法律上有權威的認定的世界性常設法院。 [17] 
國際法院 國際法院
這一主要由戰勝國建立的戰後國際秩序,儘管仍然存在大國強權政治的烙印,但是這一國際秩序有着很大的歷史進步性。首先,它第一次將蘇聯和美英兩種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的和平共處原則正式納入了國際關係,成為戰後國際秩序的有機組成部分,這就在總體上制約了美、蘇在產生任何爭端時的行為方式,即雙方不能以戰爭手段,而要用和平手段協商談判來解決。因此,在二戰後東西方緊張對峙,局部戰爭始終不斷的情況下,冷戰中的兩個主要角色美國和蘇聯之間從未發生過直接的軍事衝突,這便形成了冷戰的最基本特徵:它既是戰爭,又是和平,從而使世界維持了整體的和平狀態,同時有利於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其次,它所提倡的和平、民主、獨立原則,對戰後世界的發展有很大作用,從一定意義上説,它決定了戰後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潮流。 [260] 

第二次世界大戰民族獨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鼓舞下,亞非拉地區掀起了爭取民族解放鬥爭的高潮。首先,在亞洲的東部,中國、越南、朝鮮革命的勝利,推動了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20世紀50年代中期,民族解放運動擴展到中東、北非。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以來,民族解放運動的中心在非洲,到80年代初除南非種族主義政權外,非洲國家幾乎都取得獨立。拉丁美洲戰後民族運動也在深入發展,其中1959年的古巴革命勝利,影響尤為重要。60年代以來,亞非拉總共有104個民族獨立國家,其中新獨立國家達69個。這一系列鬥爭的勝利摧毀了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結束了幾百年的殖民統治,深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歷史進入了一個新時期。民族獨立國家的普遍出現為發展中國家走上世界舞台奠定了基礎。 [18] 
戰後非洲民族獨立運動 戰後非洲民族獨立運動
戰後世界政治的一個重大變化是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而第三世界的崛起就是民族獨立運動高漲和發展的集中表現。1955年亞非會議的召開,1961年不結盟運動的誕生及隨後七十七國集團的形成是第三世界崛起的三大標誌。其中1959年古巴革命的勝利,60年代印度支那三國人民抗美救國鬥爭,70年代拉美國家發起爭取200海里海洋權的鬥爭,還有發展中國家在聯合國的鬥爭為爭取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鬥爭震動了當時的世界,極大地衝擊了兩極格局,推動着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19] 

第二次世界大戰兩極陣營

第二次世界大戰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範圍的力量對比,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西歐各國普遍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摧毀了數百年形成的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政治格局。促使世界歷史從一個歐洲列強主宰的時代,逐步過渡到一個兩極格局的時代。 [31]  戰後以雅爾塔體系為基礎形成了以美蘇兩大國為首的、從兩大陣營的對峙到兩極對抗的世界政治格局。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20世紀90年代初才發生了改變。 [33] 
華約北約對峙形勢圖 華約北約對峙形勢圖
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宣佈向希臘、土耳其提供4億美元的援助,並派遣美國軍事人員。標誌着戰後美國等西方國家執行“冷戰”政策和東西方之間特別是美蘇之間冷戰的開始。1949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等國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5年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成立華沙條約組織。從此,在歐洲範圍內,形成了華約和北約兩大軍事同盟的直接對峙,在全球範圍內,形成了社會主義陣營資本主義陣營的全面對抗的局面。美蘇兩極對抗的世界政治格局最終確立。隨着東西方兩大軍事集團、兩大陣營的形成,戰後以兩極對抗為特徵的世界政治格局隨之建立了。美蘇兩大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意識形態等各個領域中進行了尖鋭激烈的對抗和鬥爭。 [32] 
美蘇在戰後分別以“世界憲兵”和“世界革命中心”的特殊地位自居,使大批國家處於不平等的依附地位。後來,被控制的“盟國”和“兄弟國家”情況雖有較大變化。但也未能完全擺脱受制境況。 [19] 

第二次世界大戰科技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大戰期間,為了戰爭的需要,各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並且發展相應的科學技術,製造新式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些用於製造作戰武器的科學技術為和平事業服務,推動了人類歷史文明的進步。 [20] 
二戰中的新型科技
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機械化時代特有的典型戰爭形態,其軍事上的成功與失敗和戰爭的進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以內燃機技術為核心的科學技術羣與作戰理論、戰術的結合程度。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兩類新興技術的悄然發展,決定了機械化戰爭的來臨。一類是飛機、坦克、大型艦船製造技術,另一類是電子通信技術。坦克和飛機廣泛密集的使用,使美英和蘇聯採用了新的作戰理論和戰術,美英開始形成空中火力支援地面、密集使用機動兵器的戰役理論和戰術,蘇軍則重新恢復了大縱深作戰理論。 [23] 
在戰爭開始向有利於反法西斯聯盟轉化的同時,三大新技術的發展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和保障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電子技術羣的發展。雷達、聲吶及其它電子通訊器材的改進與應用,飛彈技術羣的出現、火箭推進技術的發展、核技術的誕生。 [21-22] 

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爭議

第二次世界大戰起始時間之議

關於二戰的起始時間,國際歷史學會秘書長、法國曆史學教授羅伯特·弗蘭克説,在歐洲史學界,一般認為二戰是從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開始的,這是一種“歐洲中心論”的視角。 [256] 
近年來,隨着歷史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外國學者認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起點在中國。 [255]  比如弗蘭克介紹,最近法國出版了一部兩卷本的二戰史著作,把二戰的起點定位在了1937年。這一年是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書中提出,二戰起源於中國。這是一種“在歐洲打破‘歐洲中心論’”的嘗試。弗蘭克説,他個人的觀點,二戰戰火是從中國燒起來的,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就是二戰的起點。 [256]  2013年至2014年,英國牛津大學教授拉納·米特的一本著作在英國、美國相繼出版,美版書名為《被遺忘的盟友:中國的二戰1937—1945》。該書很快引起英美主流媒體的重視,被《經濟學人》《金融時報》等媒體評為年度書籍,而其中二戰起點在中國的觀點由此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米特在書中寫道,“在1937年,中國是第一個遭受軸心國攻擊的國家,這比英國和法國早了2年,比美國早了4年。”《紐約時報》刊登的一篇書評寫道,“如米特指出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並非在歐洲的平原上開始的,而是開始於1937年北京西南部盧溝橋的戰火中。” [263]  米特在《紐約時報》上刊發的《世界欠中國戰爭債》一文也指出,“中國對日本抵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未被講述的最偉大的故事之一,儘管中國是同盟國中第一個與軸心國開戰的。” [257]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釗認為,這一變化是歐洲史學邁向“全球視野”的一種表現。“全球視野”已成為當前史學研究的潮流,這一特點在本屆歷史科學大會上的議題設置上得到體現。 [256]  弗蘭克説,西方史學界對二戰起點爭議正在逐步統一。他和其他學者的著作中明確提出二戰最早始於亞洲、始於中國的觀點,讓這一史實在歐美民眾中獲得更為廣泛的傳播和普及。 [257] 
原蘇聯駐前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大使、歷史學博士瓦連京·法林也不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為起點。在俄羅斯“衞星”新聞社刊文稱1939年9月德國對波蘭發起攻擊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上千萬人慘遭日本侵略者殺害,因此二戰爆發的時間不是1939年,而是1931年。法林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不是一次性爆發的,它是一個過程,並且越來越多的國家逐漸被捲入其中。“為什麼我國普遍贊同二戰始於德國進攻波蘭的觀點。這點我完全不明白。蘇聯時期我就嘗試證明,應按歷史事件來確定日期,而不是按照某個人的意願。戰爭始於日本進攻中國。”法林説。“還有一點不太明白:為什麼美國和英國,還有其他歐洲國家先是認可二戰始於日本進攻中國,而之後突然又改變官方立場。”法林認為,原因顯而易見:1945年進入“冷戰”階段時,西方需要製造一種社會輿論,以便將發動二戰的責任同等歸咎於蘇聯和德國。 [262]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起點在中國的支持中,又有三種主要觀點:一種主張起始於1931年九一八抗戰,認為日本對中國東北的佔領是全球戰爭衝突的開始;一種主張起始於1937年七七抗戰,認為中國是第一個對抗軸心國的國家,比英法早2年,比美國早4年;還有一種主張起始於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認為這次會戰是中日雙方主力部隊第一次大規模正面作戰。國內學者大多傾向於把1931年九一八抗戰確定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起點。人民日報評論員柳千岸認為,把九一八抗戰作為起點符合歷史事實,是基於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法西斯性質得出的結論,也是基於日本自此以後持續擴大侵略的戰爭行為得出的結論,更是基於從那時起武裝反抗法西斯侵略的中國軍民的雄壯舉得出的結論。 [255]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徐藍認為,中國學術界過去也是以1939年9月作為二戰的起點。但是通過近十多年的研究,中國學者把抗日戰爭和歐洲戰場連起來考察的時候,就會覺得中國的抗戰實際上開闢了二戰的亞洲主戰場。她説,現在中國學者傾向於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看作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中國局部抗戰開始,所以一些學者認為這就是二戰的起點了。到了1937年,中國進入全面抗戰階段,形成了二戰的東方主戰場。1939年,希特勒發動了對波蘭的戰爭,戰爭擴大,歐洲戰場形成。到1941年6月,蘇德戰場形成,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戰場形成。 [256]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地與時間爭議

從1934年開始,日本關東軍為了進行對蘇作戰的準備,徵用大批中國勞工,花費鉅額資金在中蘇邊境線上修建了龐大的軍事要塞羣,號稱“東方的馬其諾防線”。到1944年,先後建立起虎頭、東寧、鹿鳴台、綏芬河、觀月台、半截河、廟嶺、鳳翔、璦琿、黑河、海拉爾、法拉別、霍爾莫津、琿春等14處要塞,配備有14支國境守備隊守護,這些要塞絕大部分分佈在黑龍江省境內或歷史上曾屬黑龍江的轄區。1990年以來,虎林、東寧、綏芬河、黑河、孫吳等地方政府將關東軍要塞遺址列為文物保護單位,並相繼進行了開發、整理、利用和開放。其中虎林和東寧的關東軍要塞遺址分別樹有兩塊碑石,碑石題詞分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戰場”。個別學者也對此作出認定 [266]  ,這一認定幾乎成為包括媒體在內的社會各界的共識。 [265] 
王希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地”問題的考察與思考》中指出:黑龍江省的虎林東寧兩地的紀念碑題詞既互相矛盾,又不符合歷史事實。日本宣佈投降後,東北戰場對日軍的戰鬥延續到1946年初;中國戰場其它地區對日軍的戰鬥則延續到1945年9月下旬;中國之外的亞洲戰場對日軍的戰鬥也延續到1945年9月初。第二次世界大戰東西兩大戰場戰爭結束的時間雖不同,但不能將於1945年8月下旬結束對日作戰的虎林、東寧作為二戰的“終結地”和“最後戰場”。 [265] 
而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間,因東西兩大戰場情況不同,而在表述上一直有區別。 [265] 
1.歐洲戰場:1945年4月,蘇聯紅軍對德國法西斯發動全面攻勢。5月2日,蘇聯紅軍佔領柏林。5月8日,德國陸軍元帥凱特爾代表德國政府向蘇、美、英、法無條件投降,並在投降書上簽字,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戰爭落下帷幕。因此,蘇、英、法等西方同盟國家將5月8日定為反法西斯勝利紀念日。 [265] 
2.亞洲太平洋戰場:1945年8月14日上午,日本御前會議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當日23時,日本政府通過駐瑞士公使向美、蘇、中、英四國發出加急電報,稱,“天皇陛下已經頒佈關於接受波茨坦公告條款的詔書”,“陛下準備命令所有日本國陸海軍官指揮下的所有軍隊,停止戰鬥行為,交出武器,準備發出為實施上述條款盟國最高司令官所要求的命令”。 [270]  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的《停戰詔書》通過廣播向日本全國播放。8月16日,同盟國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通告日本政府命令日軍大本營,迅速派遣有決定權限的使者到馬尼拉磋商投降事宜。8月19日,日軍參謀次長河邊虎四郎率領一干人等到達馬尼拉。8月20日,河邊代表日本政府、軍部接受了麥克阿瑟的第一號命令,內容包括接受美軍進駐日本、簽署投降文件等。8月28日,第一批美軍乘飛機降落在厚木機場。8月30日,麥克阿瑟到達厚木機場,開始了對日本的佔領。9月2日,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密蘇里”號軍艦上,美、中、英、蘇、法、加拿大、荷蘭、新西蘭、澳大利亞等9國代表接受了日本的投降書。因此,當時國民政府將9月3日定為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朝鮮和韓國將8月15日定為祖國光復日。1963年日本池田內閣將8月15日定為“追悼戰沒者日”。1982年鈴木內閣又將其改稱為“追悼戰沒者祈念和平日”。 [265] 
3.中國東北戰場:1945年8月14日夜,關東軍司令部接到日本大本營發來的電報,內稱“明天(15日)早上有重大廣播,務要謹聽”。8月15日夜,在得知天皇的《停戰詔書》後,關東軍司令部召開決定進退的秘密會議,當時有三種意見,一是堅決抵抗;二是有條件的停戰;三是立即停戰,各種意見爭論不休。最後,關東軍總參謀長秦彥三郎表示,“我軍人除服從陛下命令別無其他忠節道路可選,如不從者即是永久的亂臣賊子”。關東軍司令官山田乙三也表示,“奉戴聖旨”。 [267]  8月16日夜,關東軍司令部向所屬各部隊下發停戰命令。 [268]  8月17日,日本皇族竹田宮恆德親王(曾任關東軍參謀、中佐)乘飛機到中國東北,傳達天皇停戰諭旨。當日下午,關東軍總參謀長秦彥三郎從長春乘飛機到哈爾濱,通過日本駐哈總領事宮川佑夫與蘇軍取得聯繫。當日,蘇聯遠東軍總司令部,要求關東軍必須在8月20日12時之前停止一切軍事行動,放下武器投降。 [269]  8月19日,秦彥三郎率參謀人員及宮川佑夫總領事乘蘇聯飛機到達位於興凱湖西的加利克沃蘇聯遠東軍第一方面軍司令部,與蘇聯遠東軍總司令華西列夫斯基會面,接洽有關日軍解除武裝時間、投降程序及其它事宜。8月20日,蘇聯紅軍進駐長春,8月21日,命令關東軍司令部及長春附近的所有部隊在公主嶺集結繳械。8月22日,設在長春的關東軍司令部被蘇軍佔據,日方軍政人員移住海軍武官府等處。隨即,蘇聯紅軍迅速佔據了東北全境和北部朝鮮,分別解除了各地的日軍武裝。綜上所述,日本宣佈投降後,美、英、蘇等國都宣佈戰爭沒有結束。理論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1945年8月15日),但之後發生的零星戰鬥也應該被納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的研究範疇。 [265]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紀念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方

  • 日本
“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 “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
2011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在東京都千代田區日本武道館舉辦了戰爭陣亡者追悼儀式。日本天皇夫婦、首相菅直人和陣亡者家屬等參加了該儀式。 [123] 
2013年0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68週年紀念日,由日本政府主辦的“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在東京都千代田區的日本武道館舉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席並致辭。除了4700名戰歿者遺族外,日本天皇、皇后、眾參兩院議長等也列席參加了追悼儀式。 [222] 
2014年8月15日,為紀念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69週年紀念日,日本政府在日本東京武道館舉行“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席並鞠躬默哀。 [221] 
2015年8月15日中午,由日本政府舉辦的“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在日本武道館舉行,悼念約310萬在“二戰”中的陣亡者。據報道,此次追悼儀式共有來自日本全國的戰歿者遺屬約5500人蔘加。 [124] 
2019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74週年紀念日,日本政府在東京都千代田區的日本武道館舉行“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出席的遺屬等追悼在二戰中死去的約310萬人,重温了不戰誓言。這是進入令和時代後的首次追悼儀式。追悼對象包括戰死的軍人、文職人員等約230萬人,以及因空襲、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等死去的民間人等約80萬人。 [223] 
2020年8月15日,在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75週年之際,日本政府主辦的“全國陣亡者追悼儀式”在東京都千代田區的日本武道館舉行。德仁天皇雅子皇后、政府人員以及遺屬等約500人蔘加了活動,共同悼念日本在二戰中死去的約310萬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出席儀式前,前往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的千鳥淵公墓,獻花並哀悼。 [85] 
  • 德國
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羣 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羣
2005年5月10日,為紀念全歐洲被納粹德國屠殺的猶太人而建設的歐洲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羣揭幕。紀念碑羣由美國建築師彼得·艾森曼設計,佔地1.9萬平方米,由2700餘塊石碑組成。石碑最高的有4.7米,最低的不到半米。 [224]  5月12日,歐洲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羣在柏林正式向公眾開放。 [225] 
2015年5月10日默克爾與普京在無名士兵墓前 2015年5月10日默克爾與普京在無名士兵墓前
2006年4月28日,柏林的德國曆史博物館從28日起舉辦名為《1945—戰爭及其後果/戰爭結束與德國的紀念政治》的大型展覽,紀念二戰結束60週年。 [216]  這次展覽分為“戰爭與歐洲的解放”等7個專題,展出500餘件不同時期的歷史實物和文學藝術作品。展覽將一直持續到8月28日。這次展覽是柏林市2005年以“戰爭與和平”為主題的系列展覽的一個組成部分。德國文化部長魏斯於27日晚主持了展覽的揭幕儀式。 [136] 
德國總統高克向希特勒統治時期的死難者獻花圈 德國總統高克向希特勒統治時期的死難者獻花圈
2012年10月24日,德國聯邦政府在首都柏林舉行信德人和羅姆人受難紀念園落成儀式,悼念遭納粹德國屠殺的至多50萬信德人和羅姆人。德國總統約阿希姆·高克、總理默克爾等政要和大約100名屠殺倖存者當天參加落成儀式。 [218]  信德人和羅姆人受難紀念園由以色列藝術家丹尼·卡拉萬設計,位於柏林市中心德國聯邦議會大廈南側蒂爾加滕公園,與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羣隔街相望。紀念園中心是一座圓形水池,池底為暗色,象徵生命的隕落。水池四周環繞紀念牆,用英文和德文刻着意大利作家、作曲家桑蒂諾·斯皮內利的詩歌《奧斯威辛》。 [217] 
2014年9月10日,德國議會舉行特別儀式,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75週年,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波蘭總統科莫羅夫斯基出席。 [215] 
2015年5月8日,德國國會舉行紀念活動,紀念“解放日”。德國議會主席拉邁特向西方盟軍及蘇聯紅軍陣亡士兵表示悼念,歷史學家海因裏希·奧古斯特·温克勒發表了講話。德國總統約阿希姆·高克當日參觀了勃蘭登堡州與波蘭邊界城市盧布斯的戰爭紀念地,向當年陣亡的蘇聯紅軍士兵墓地獻了花圈。 [219]  5月10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一道在莫斯科向無名烈士墓獻花圈,以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遇難者。 [220] 
2016年5月8日,德國多地舉行儀式,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止戰71週年。當天,來自德國各州的政治人物和德國軍人在柏林弗里德里希斯海因人民公園向波蘭士兵紀念碑敬獻了花籃。該紀念碑是為悼念二戰中為反抗法西斯而犧牲的波蘭地下政權和抵抗運動士兵而建。 [137]  同日,柏林德國—俄羅斯博物館和蘇聯紅軍解放柏林紀念碑等地,也舉行了有關紀念儀式。蘇聯紅軍解放柏林紀念碑前,路人獻上花圈、花束,紀念為解放柏林而犧牲的蘇聯士兵。勃蘭登堡州在州政府議會廳舉行開放紀念活動,邀請集中營倖存者親述經歷,讓民眾直面黑暗恐怖的法西斯歷史。主講發言的里昂·施瓦茨鮑姆今年95歲,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倖存者之一,包括他父母在內的35名家族成員都在集中營慘遭殺害。勃蘭登堡州議會於去年將5月8日設為該州法定節假日。 [214] 
2020年5月8日中午,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總理默克爾、聯邦議會上下兩院議長和聯邦憲法法院院長五人來到紀念戰爭與暴政死難者的柏林新崗哨獻花圈。與此前計劃在國會大廈前舉行的有1000名觀眾、500名各國青少年出席的盛大紀念活動相比,當天僅由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面對沒有觀眾的廣場發表了演説。 [135]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方

1945年5月8日,時任英國首相温斯頓丘吉爾向英國宣佈,納粹德國已“簽署無條件投降法案”。此後,美、英、法等國把5月8日定為“歐洲勝利日”。 [82] 
  • 蘇聯及俄羅斯
俄羅斯勝利節即"勝利日",是前蘇聯為紀念戰勝德國法西斯而設立的紀念性節日。每年的5月9日是原蘇聯時期衞國戰爭勝利,德國投降書生效的日子。俄羅斯獨立之後保留了這個節日,並改稱為勝利節。 [132] 
普京在莫斯科出席衞國戰爭爆發80週年紀念活動 普京在莫斯科出席衞國戰爭爆發80週年紀念活動
2010年7月14日,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批准將9月2日設定為該國新的紀念日——二戰結束日。設立這一紀念日的國際法基礎是1945年9月2日簽署的日本投降書,包括蘇聯在內的同盟國接受了日本的投降。日本投降書的簽署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並確認了蘇聯對日作戰的合法性。 [125] 
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在閲兵式上 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在閲兵式上
2015年5月9日,為紀念二戰勝利70週年,俄羅斯在莫斯科紅場舉行勝利日大閲兵。此次閲兵將成為俄羅斯近代史上最盛大的一次閲兵,將檢閲最新和最先進的武器和軍事裝備。 [132]  此次閲兵,俄羅斯武裝力量將動用200輛戰車、143架飛機和直升機參與。 [131]  除俄羅斯本國軍人外,還有中國、阿塞拜疆、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印度、蒙古和塞爾維亞10國軍人蔘加閲兵式。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內的多國政要將出席觀禮,共憶二戰歷史。 [133] 
2020年6月24日,俄羅斯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紀念衞國戰爭勝利75週年閲兵活動,超過14000名士兵、234件武器裝備和75架飛機參加此次閲兵。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的105名軍人也參與了此次本次紅場閲兵。 [130] 
2021年5月9日,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舉行紀念衞國戰爭勝利76週年紅場閲兵。當天,俄軍1.2萬名受閲官兵,191件地面武器裝備和76架飛機組成的空中編隊悉數亮相紅場。 [129] 
當地時間2022年5月8日,克里姆林宮網站發佈消息稱,在紀念衞國戰爭勝利77週年之際,俄羅斯總統普京向白俄羅斯、亞美尼亞、摩爾多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領導人致賀電,並向上述多國民眾以及格魯吉亞和烏克蘭民眾表示祝賀。 [275] 
  • 美國
美國紀念二戰的活動形式多樣,最主要的紀念活動集中在首都華盛頓的二戰紀念園和夏威夷珍珠港的“亞利桑那”戰艦紀念館。 [127] 
華盛頓二戰紀念園 華盛頓二戰紀念園
美國國家二戰紀念碑(華盛頓二戰紀念園)是美國最重要也是規模最大的二戰紀念建築。該紀念園位於華盛頓紀念碑林肯紀念堂之間,佔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總投資1.94億美元,2004年4月竣工。紀念園南北兩端是兩個拱門,分別代表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每一個拱門內有三隻巨大的雄鷹銅像,銜着象徵勝利的花冠。紀念園四周分佈着56根石柱,代表在二戰期間美國的每一個州以及海外屬地。每一根柱子上都鑲嵌着一個銅質的花環,並以一根粗壯的銅索相連,寓意美國人民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反抗法西斯的大無畏精神。紀念園西面中央有一面鑲嵌着4048顆金星的弧形“自由牆”,每一顆星代表着在二戰中犧牲的100位美國人。 [127] 
每逢紀念日,美國總統和政府要員都會到這裏或阿靈頓國家公墓,敬獻花圈、發表紀念講話。美國各地現役軍人和退伍老兵也在這裏舉行各種紀念活動。 [127] 
亞利桑那軍艦紀念館 亞利桑那軍艦紀念館
亞利桑那軍艦紀念館建立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原址。以被擊沉的同名戰艦命名。戰艦內至今仍躺着當年陣亡的1102具將士遺骸。每年12月7日,也就是羅斯福總統稱之為“恥辱日”的當天,美國的二戰老兵們都會聚集在這裏,為戰爭中為國捐軀的英烈默哀、獻上鮮花。所有進入珍珠港的美國海軍、海岸警衞隊以及美國商船的全體人員都會立正站立在甲板之上,向戰艦的殘骸行禮。一些外國軍艦訪問珍珠港時也常常行禮,表示對陣亡將士的尊敬和哀悼。 [127] 
2011年12月7日,紀念日軍偷襲珍珠港70週年活動在珍珠港事件紀念館遊客中心一塊瀕海草坪上舉行。 [128]  約3000名二戰老兵參加了紀念活動。早上7點55分,老兵們在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時間默哀,參加紀念活動的海軍高官和二戰老兵發表談話,向為國捐軀的亡靈致敬,並向海裏投放鮮花和花圈。 [127]  美國總統奧巴馬當天宣佈,把12月7日命名為美國珍珠港事件紀念日。 [128] 
2019年12月7日,上百名中美友好人士在加州利佛摩市立機場舉行“珍珠港事件暨二戰飛虎隊紀念會”。加州都柏林市長豪伯特為兩位援華“飛虎隊”老將——哈里·莫耶和梅爾文·麥克穆林佩戴“都柏林市胸針”。 [126] 
奧巴馬參加在諾曼底舉行的紀念盟軍在諾曼底登陸70週年儀式 奧巴馬參加在諾曼底舉行的紀念盟軍在諾曼底登陸70週年儀式
美國的陣亡將士紀念日是5月的最後一個週一,是全國公共假期。2000年經白宮提議,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決議案,要求美國人無論在哪裏,在陣亡將士紀念日當天當地時間下午3時,都要停下正在進行的活動,默哀一分鐘,以表示對陣亡將士的哀悼。 [127] 
與世界反法西斯陣營一起紀念二戰是美國官方紀念二戰的另一重要形式。2014年6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前往法國,參加了在諾曼底舉行的紀念盟軍在諾曼底登陸70週年儀式。70年前,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成為二戰的重要轉折點。為了紀念這一天,法國總統邀請了20多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參加紀念儀式。奧巴馬在美軍公墓發表演講,他感謝法國人民照看9378名陣亡美軍士兵,並且稱諾曼底登陸讓歐洲人民看到了傘兵的英勇無畏。奧巴馬在演講中提及二戰老兵時,現場響起長時間的掌聲。 [127] 
  • 英國
二戰婦女紀念碑 二戰婦女紀念碑
2005年5月9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在海峽島參加二戰紀念活動,慶祝該島擺脱納粹佔領60週年。女王接見了經歷過佔領時期的海島居民以及當年解放海島的老兵。 [118] 
2005年7月9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倫敦為二戰婦女紀念碑揭幕。該作品是為紀念那些在“如此多舛境遇中仍能從容應對”的英國婦女們而建的。 [229] 
2015年5月8日倫敦部分二戰老兵參加遊行 2015年5月8日倫敦部分二戰老兵參加遊行 [228]
2015年5月8日下午3點,英國在倫敦白廳附近的紀念碑舉行歐洲勝利日紀念活動。同時,英國其它地區也舉行了兩分鐘的默哀儀式。剛剛連任英國首相的保守黨領袖卡梅倫、工黨領袖米利班德、自民黨領袖克萊格、蘇格蘭民族黨領袖斯特金出席活動,向和平紀念碑敬獻紅色花環。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次子、約克公爵安德魯王子身着戎裝,代表英國王室向和平紀念碑敬獻花環。多名二戰老兵也出席了紀念活動。丘吉爾的曾孫倫道夫·丘吉爾朗誦了70年前丘吉爾的講話摘錄。當晚,英國點亮從紐卡斯爾到康沃爾郡的百餘座燈塔,温莎公園亮起巨大的V型燈光。英國慶祝二戰勝利70週年的活動將持續3天。5月9日,英國各地都將在上午11點敲響教堂的鐘聲,倫敦將舉行一場紀念音樂會。5月10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王室成員將出席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行的祈禱儀式,倫敦市中心將舉行紀念遊行活動。 [219]  此外,英國皇家退伍軍人協會將為2000名退役老兵舉行招待會,英國皇家空軍將舉行飛行表演,屆時各年代的飛機都將亮相藍天。 [226]  蘇格蘭福弗爾於5月9日舉行歐洲勝利日70週年慶祝活動,有軍樂隊演出、二戰重演活動、飛行表演和兒童活動,同時還會對所有二戰老兵進行表彰。此外當晚7點舉行閲兵活動。 [227] 
伊麗莎白二世發表電視講話紀念二戰勝利 伊麗莎白二世發表電視講話紀念二戰勝利
2020年5月8日,英國皇家空軍“紅箭”飛行表演隊飛過倫敦上空,紀念二戰勝利75週年。 [119]  英國廣播公司(BBC)播放二戰紀念日特別節目,並重播了英國前首相丘吉爾二戰期間發表的著名演講。英國首相約翰遜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一段視頻,紀念二戰中犧牲的英雄。當晚,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也發表電視講話,紀念二戰勝利。 [120] 
  • 波蘭
2015年9月1日,波蘭在維斯特普拉特半島舉行儀式紀念二戰爆發76週年。 [122] 
2019年9月1日,波蘭舉行多場活動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80週年。規模最大的紀念活動在波蘭首都華沙市中心的畢蘇斯基廣場舉行。波蘭總統安傑伊·杜達檢閲了波軍儀仗隊,出席活動的各國代表依次敲響刻有“記憶和警示”字樣的紀念鍾。隨後波軍儀仗隊士兵向無名烈士墓敬獻花環,並鳴禮炮。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總理默克爾,美國副總統彭斯和法國總理菲利普等出席了在華沙舉行的紀念活動。 [121] 
  • 法國
2005年5月3日,法國政府在巴黎拉雪茲神甫墓地為二戰期間曾在法國抗擊德軍的3.5萬名原蘇聯士兵舉行了紀念儀式。眾多來自俄羅斯和法國的二戰老兵參加了紀念活動。俄羅斯和法國政府代表還共同為一個士兵銅像揭幕,以此表達對曾在法國抗擊德軍的原蘇聯士兵的敬意。 [244] 
 2005年5月8日法國紀念二戰勝利60週年閲兵  2005年5月8日法國紀念二戰勝利60週年閲兵
2005年5月8日,為紀念二戰勝利60週年,法國總統希拉剋在巴黎凱旋門主持官方紀念活動。在檢閲三軍、向無名烈士墓獻花並撥旺火焰等儀式結束後,法國軍隊合唱團和巴黎大區少年合唱團除演唱了法國國歌《馬賽曲》外,還高唱歐盟盟歌《歡樂頌》。除法國軍隊外,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美國、希臘、盧森堡、挪威、新西蘭、荷蘭、波蘭、捷克、英國、俄羅斯和斯洛伐克也派出軍隊儀仗隊參加。蘭斯於5月7日也舉行了“納粹受降六十週年”紀念儀式,儀式中同樣獻上了《歡樂頌》。 [247] 
2005年5月8日法國總統希拉剋向戴高樂雕像敬禮 2005年5月8日法國總統希拉剋向戴高樂雕像敬禮
2005年4月24日,近千名年邁的二戰抵抗戰士和受害者聚集在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對面的夏樂宮人權廣場,隆重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及納粹集中營解放60週年。法國總統希拉剋在紀念儀式上發表了演講。 [246] 
2014年8月15日,法國總統奧朗德在法國南部軍港土倫附近停泊的“戴高樂”號航空母艦上主持儀式,隆重紀念盟軍普羅旺斯登陸70週年。突尼斯總統馬爾祖基、喀麥隆總統比亞、布基納法索總統孔波雷、阿爾及利亞總理塞拉勒等12個非洲國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腦,以及美國、英國、加拿大等總共28個國家的領導人或代表出席了紀念儀式。參加普羅旺斯登陸的100多名老兵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了儀式。隨後,進行了空海軍檢閲式。 [245] 
2014年8月25日描繪二戰故事的畫面投影在巴黎聖母院上 2014年8月25日描繪二戰故事的畫面投影在巴黎聖母院上
2014年8月25日晚間,法國巴黎市和多地舉行慶祝活動,紀念從納粹統治下解放70週年。當天總統奧朗德、巴黎市長阿娜·伊達爾戈出席了在巴黎市政廳廣場上舉行的慶祝儀式,並發表致辭。市政廳樓體設計了正面投射聲光展覽,160名藝術家和200名技術人員用3D技術回顧了法國在二戰期間的重大歷史時刻,很多檔案影像首次公之於世。巴黎還舉行了民眾舞會,這一傳統可以追溯到當年勒克萊爾將軍指揮的法國第二裝甲師進入巴黎時,那時當地民眾就曾在市政廳前自發組織的舞會。25日白天,奧朗德還趕到法國西部布列塔尼地區的森島,瞻仰島上的抵抗運動博物館,並和當地的抵抗老戰士共進午餐。1940年,島上的大部分男性公民拒不服從停火協議,響應戴高樂號召投身戰鬥,因此該島成為法國抵抗運動的標誌之一。 [243] 
2020年5月8日馬克龍在凱旋門舉行二戰勝利75週年紀念儀式 2020年5月8日馬克龍在凱旋門舉行二戰勝利75週年紀念儀式 [241]
2020年5月8日,法國仍處於“封城”等管制措施中,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官方紀念二戰勝利75週年活動低調進行。 [242]  儀式沒有邀請老兵出席,也沒有閲兵儀式,同樣也禁止任何公眾圍觀。 [241]  法國總統馬克龍向位於香榭麗舍大街克雷蒙梭廣場的戴高樂將軍雕像敬獻花環,隨後前往凱旋門參加紀念儀式。參加紀念儀式的法國政要非常有限:參議長拉爾歇、國民議會議長費朗、前總統奧朗德和薩科齊、總理菲利普、國防部長帕利和巴黎市長伊達爾戈。 [242] 
當地時間2022年5月8日,法國舉行紀念二戰勝利77週年活動。隨着法國的新冠疫情形勢趨緩,官方在巴黎紀念二戰勝利77週年活動的規模與前兩年相比有所擴大。凱旋門前重新設置了觀禮台;總統檢閲部隊等傳統慣例流程也在8日的紀念活動中恢復。凱旋門拱門上方懸掛起巨幅法國國旗,凱旋門四周也擺放歐盟旗幟。法國總統馬克龍、法國國民議會議長費朗、參議長拉爾歇、前總統奧朗德、總理卡斯泰、外交部長勒德里昂、國防部長帕利、巴黎市長伊達爾戈等政要,軍政官員、各國使節等數百人在凱旋門參加紀念活動。 [274] 
  • 中國
建築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位於湖南芷江侗族自治縣。 [236]  1945年8月21日,代表百萬侵華日軍的今井武夫一行奉岡村寧次之命,飛抵芷江向中國投降。為表紀念,中國在受降地芷江建立了“受降紀念坊”。1985年,修復後的受降舊址對外開放,1995年在受降舊址附近擴建了紀念館。2014年下半年進行提質改造。新紀念館總陳展面積達1550平方米,總展線260米。陳列5個部分,共設置展櫃、展框30餘個,多媒體放映廳1個,展出圖片300餘幅,文物和仿件180餘件,雕塑6具,場景和全景6個。其中,40餘幅圖片和文獻以及芷江受降原始視頻資料等系首次對外公開展出。 [235]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位於南京市建鄴區水西門大街418號。1985年8月15日建成開放。紀念館內現存三處南京大屠殺“萬人坑”遺址,分別展示了1984年、1998—1999年以及2006年發現的遇難同胞遺骸。2015年12月,“三個必勝”新展館和分館慰安所舊址陳列館建成後,紀念館總佔地面積10.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7萬平方米,展陳面積達2萬平方米。含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實展、“三個必勝”主題展、“日軍‘慰安婦’制度及其罪行展”等三個基本陳列,共展出近4000幅照片,9992件各類文物,262部影像資料。其中,美國牧師約翰·馬吉牧師用於拍攝南京大屠殺歷史影像的攝影機和影像資料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1997年被評為全國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6年被國務院頒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被評為全國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從2014年12月13日起,紀念館作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的固定舉辦地。 [237]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位於北京市豐台區盧溝橋畔宛平城內。1987年7月6日建成。 [232]  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首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 [234]  2015年7月7日開始舉辦《偉大勝利歷史貢獻——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主題展覽》,作為抗戰館基本陳列長期展出。展覽總面積為6700平方米,展出照片1170幅,文物2834件。 [233] 
紀念日及慶祝活動
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4週年儀式 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4週年儀式
“七七”抗戰紀念日(每年7月7日):為紀念國恥七七事變的發生而設立。一系列的抗戰紀念日是由1949年12月23日政務院發佈,1999年9月18日國務院修訂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發佈。
2021年7月7日上午,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4週年儀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激勵人們牢記歷史,珍愛和平,勿忘國恥,圓夢中華。北京市領導,在京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老戰士、抗戰將領親屬、烈士遺屬,部隊官兵、首都學生、幹部羣眾等各界代表400餘人參加。 [231] 
烈士紀念日(9月30日):2014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經過表決,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並規定每年9月30日國家舉行紀念烈士活動。國務院還先後公佈了第一批80處和第二批10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民政部也先後公佈了第一批300名和第二批600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羣體名錄。 [264]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9·3紀念日(每年9月3日)抗戰勝利後每年的9月3日,被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後來台灣當局為了統一各軍種節日,於1955年起將對日抗戰勝利日作為陸海空三軍的軍人節。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230] 
習近平在天安門廣場前閲兵 習近平在天安門廣場前閲兵
2015年9月3日,中國召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大會,當天在天安門廣場組織盛大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閲兵式,中方邀請了第二戰主要參戰國、亞洲國家和其他地區國家領導人、聯合國等國際組織負責人、為中國抗戰勝利作出貢獻的國際友人或其遺屬出席。 [238]  習近平出席親自為抗戰老戰士、老同志代表,戰將領以及遺屬頒發紀念章、發表重要講話並檢閲受閲部隊。 [239]  9月3日晚,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文藝晚會《勝利與和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240] 
習近平向烈士敬獻花籃 習近平向烈士敬獻花籃
2020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週年紀念日。全國各地舉行多種活動隆重紀念抗戰爭勝利75週年。 [100]  當天上午,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 [24]  河北省蔚縣在陳家窪鄉馬寶玉烈士陵園同時舉行敬獻花籃儀式,追憶抗戰先烈的豐功偉績。 [113]  河北省舉行在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向華北軍區烈士敬獻花籃儀式,王東峯許勤等省委領導參加。 [114]  煙台市組織部分退役軍人代表在煙台山公園煙台抗日烈士紀念碑前開展紀念活動。 [115]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組織北京、上海、重慶、江蘇、湖北等23個省份和加拿大、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的80餘家相關紀念館、博物館,以多種形式,聯動開展主題紀念活動。 [100]  河北邢台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陳列館與全國20餘家抗戰類紀念館同步舉行主題活動。陳列館講解員前往抗大各舊址村宣講抗戰歷史、發放宣傳摺頁。 [112]  遼寧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銘記歷史開創未來眾館聯動守望和平”主題活動。學生代表表演了抗戰情景劇《我的母親趙一曼》《民族英雄楊靖宇》。 [116]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勝利廣場舉行紀念抗戰勝利75週年系列活動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勝利廣場舉行紀念抗戰勝利75週年系列活動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勝利廣場舉行了紀念抗戰勝利75週年系列活動。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舉辦《艱苦卓絕——上海抗戰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主題展 [106]  ,展覽共分7個部分,共展出1690件珍貴文物,生動展現了中國人民為民族獨立而英勇奮鬥的歷史畫卷。 [107] 上海交通大學東京審判研究中心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合作編纂的百卷本《中國對日戰犯審判檔案集成》在滬首發出版。 [105]  上海市檔案館在館藏抗戰時期檔案中精選631件,首次在線上向社會全文公佈。本次公佈的檔案包括淞滬抗戰照片等。 [117] 
“重走東縱抗戰路”活動 “重走東縱抗戰路”活動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全網推出線上8小時不間斷接力講解活動。從8時30分開館到16時30分閉館,36人接力講解。 [101]  “三個必勝”主題展用1100餘幅圖片,100餘部歷史影像以及6000餘件文物,提醒人們銘記歷史。 [102]  以“和平”為主題的憑弔抗日航空烈士活動,以及抗日航空英烈文物、檔案專題展開展儀式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舉行。 [103]  展覽匯聚了該館徵集的近百件中外抗日航空烈士的文物和檔案,大部分為首次公開。 [104] 
香港特區政府舉行儀式紀念中國人民抗戰勝利75週年 香港特區政府舉行儀式紀念中國人民抗戰勝利75週年
抗戰勝利75週年之際,由廣東省委宣傳部、省委黨史研究室、省國防教育辦公室聯合組織開展的“重走東縱抗戰路”活動於8月25日舉行。 [108-109]  位於廣東惠州市惠城區橋東上塘街70號的東湖旅店——營救中國文化名人陳列館,再現了當時秘密大營救的艱辛歷程和英勇事蹟。全館展陳面積700平方米,採用豐富的展陳方式,全面真實展示了秘密大營救的歷史。 [110] 
香港特區政府3日舉行儀式,紀念中國人民抗戰勝利75週年。紀念儀式於當日上午在香港大會堂紀念花園舉行。 [111]  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週年展覽”在澳門塔石藝文館揭幕。展覽展出70多幅珍貴歷史圖片,輔以簡明的歷史故事和圖片説明,旨在普及抗戰歷史,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99]  澳門學生觀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週年展覽”。展覽旨在普及抗戰歷史,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98] 
2022年5月8日,紀念二戰結束77週年的活動和集會在德國柏林多地舉行。 [276] 
  • 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以敬獻花圈的方式紀念二戰勝利日 塞爾維亞以敬獻花圈的方式紀念二戰勝利日 [277]
當地時間2022年5月9日,塞爾維亞各界以敬獻花圈的方式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日。議長達契奇代表國民議會,部長武林代表內務部,部長斯特法諾維奇代表國防部,部長特帕夫切維奇代表勞動、就業、退伍軍人和社會保障部分別在無名英雄紀念碑和貝爾格萊德新公墓等地敬獻花圈。特帕夫切維奇還作為總統特使在紀念簿上留言寫道“今天我們慶祝勝利、自由、勇氣和英雄主義”。當天,斯梅代雷沃等其他城市也分別舉行了向紀念碑敬獻花圈的活動。 [27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