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緬戰爭

鎖定
清緬戰爭,是1762年冬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清軍自衞反擊為開端,圍繞中緬邊境地區的領土控制權發生的一場戰爭。
清緬戰爭從邊境土司小衝突開始,演變為精鋭主力對決,1769年11月以緬甸稱臣納貢收場。戰役中,清軍統帥明瑞率領1萬清軍大破緬軍攻到緬甸首都阿瓦附近,但在緬軍大規模的堅壁清野下,清軍糧盡退走,遭到緬軍5萬主力包圍。清軍趁夜色沿小路撤退,為保大軍順利撤退,統帥明瑞、扎拉豐阿觀音保讓大軍先走,率數百八旗兵拼死殿後皆殉國,清軍萬餘官兵及傷病員和體弱文官都得順利撤退。緬軍懼怕明瑞,不知明瑞殉國,多次乞降,乾隆不許。最終戰役,清軍前線出動1.8萬士兵。緬軍出動主力三萬餘士兵,還有數百法國兵。依然是緬甸兵力佔優,但雙方野戰能力有一定差距,整個戰役,還是清軍保持攻勢,而緬軍保持守勢 [1] 
此役清軍雖取得了緬甸的臣服,收復了萬曆年間被緬甸掠奪的孟養、木邦、蠻暮(蠻莫)等土司,但清軍損失慘重,總兵吳士勝、副將軍阿里袞、水師提督葉相德先後病死,傅恆亦染病卧牀。此戰造成東南亞一大變局,緬甸中南半島霸主地位被大幅削弱,暹羅因此而復國;緬甸也重新認識到中國的力量,由此建立了綿延二百多年的睦鄰關係。 [1-4] 
名    稱
清緬戰爭
發生時間
1762年—1769年
地    點
中緬邊境
參戰方
清朝緬甸貢榜王朝
結    果
緬甸稱臣,清軍收復明緬戰爭丟失的孟養等土司、暹羅從緬甸獨立
參戰方兵力
緬甸 52000人
主要指揮官
愛新覺羅·弘曆孟駁

清緬戰爭戰爭背景

清緬戰爭早期關係

中緬兩國自漢代有了官方的正式往來。元、明時期,中緬關係進入了新的時期。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遣使詔蒲甘王朝的那臘底哈勃德王納貢歸附,緬甸國王殺害使者,並拒絕納貢。忽必烈下令相吾答兒、太卜、也罕的斤等率軍大舉攻緬,攻破了江頭城(也稱太公城,即蒲甘王朝的首都),並於次年設立徵緬行省。緬王那臘底哈勃德逃至勃生,之後緬王遣使謝罪納貢,緬甸與元朝建立朝貢關係。從嘉靖萬曆年間,隨着緬甸東籲王朝的崛起以及明朝統治的逐漸削弱,明朝在西南邊陲的統治受到挑戰。莽應龍繼續北進,開始蠶食中國的西南邊疆。明朝雖然在西南邊陲設有六個宣慰使司,並以土司領之,但由於地處邊遠之地,隨着時間的推移,中央政府施加的影響逐漸減弱。 [5] 
萬曆九年(1581年),緬王莽應龍去世,其子莽應裏繼位,他進一步加大了對中國西南邊陲的蠶食力度。緬甸軍隊不斷進攻雲南,對中國雲南邊陲的社會安定和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明朝終於在萬曆十一年(1583年)派劉綎鄧子龍率軍出征西南,歷時兩年的戰爭以劉綎收復所有失地而勝利告終,緬軍被打敗,原本搖擺不定的土司紛紛又重新歸順明朝。但當戰爭結束後,明朝並沒有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重整邊防,防止緬甸對雲南土司的侵擾,而是不再過問緬甸事務。結果,緬軍又不斷地持續侵擾中國西南邊境。 [5] 

清緬戰爭清緬接觸

乾隆帝 乾隆帝
清朝前期,中緬關係處於停頓狀態。清朝在平定南明政權的過程中,雖與緬甸有過接觸,但並沒有建立正常的外交關係,兩國之間也沒有官方的交往。而且清朝前期,清朝統治者忙於鞏固自身的政權,無暇顧及西南邊疆。在平定吳三桂的叛亂之後,清王朝採取的是穩定西南邊疆的國策。 [6] 
清朝在西南地區採取安邊守疆政策的同時,政治上還是抱有將緬甸和平納入朝貢體系的想法,只不過態度很慎重。隨着清朝國力的不斷增強,西南邊疆外的老撾、安南、暹羅等國紛紛被接納為藩屬國。但對於緬甸,從朝廷到地方都非常慎重。雖然清朝也希望緬甸能夠藩屬納貢,以體現清代中國威加四夷的強盛,但希望緬甸主動誠懇來貢,不想大動干戈。 [6] 
雍正七年(1729年),緬甸控制下的整邁土司請求內附納貢,被雲貴總督鄂爾泰拒絕。整邁入貢遭拒,肯定是清政府不想引起和緬甸的矛盾。乾隆十三年(1748年),緬甸迫於國內局勢的壓力,派人求貢,在雲南就被地方官所拒絕。 [7]  乾隆十四年(1749年),緬甸北部的土司木邦也請求納貢,但是清朝西南邊境的地方官員“以該夷於明末久為緬屬,未便准許”為辭,加以拒絕。 [6] 
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茂隆銀廠吳尚賢的牽線下,事情出現轉機。茂隆銀廠位於永順邊疆的佤族聚居地,又被稱為卡瓦。內地人吳尚賢設廠開礦,生意紅火。當地酋長“願照內地廠例,抽課作貢”, [8]  正式歸屬到清朝政府的管理之下。吳尚賢聚眾在邊境開採銀礦,和緬甸宮廷也有交往。乾隆十五年(1750年)七月,“緬甸初次奉表稱臣納貢”,清高宗乾隆帝同意其進京朝見。 [9]  這一事件後,清朝和緬甸甸的宗藩關係正式建立起來了,兩國在政治上實現了關係正常化。

清緬戰爭貢榜崛起

正當清緬兩國關係正常化的時候,緬甸國內政局卻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緬甸貢榜王朝建立後,憑着其軍力,迅速壓服中緬邊境上的諸多土司。在對原緬屬各撣族土司確立統治後,開始派出小股部隊配合這些撣族土司的部隊以軍事威脅向中國管轄的內地土司強制要求徵收傳統的“花馬禮”(即為貢賦錢糧,處於中緬兩國邊境上的各撣族土司在歷史上為謀求自身安全曾向兩國都繳納這貢賦)。貢榜王朝是個強大的新興帝國,橫掃東南亞,向西北吞併阿霍姆王國和曼尼普爾王國(今印度東北),向北收服撣族土司,向東吞併南掌(今老撾),向南滅掉四百年曆史的暹羅(今泰國大城王朝 [4]  [10] 
乾隆二十年(1755年),緬甸東籲王朝的王子色允瑞東帶領戰敗的屬下八十餘人,渡江入猛卯。雲貴總督愛必達、雲南巡撫郭一裕會檄猛卯土司,遣之使去,兩天後,色充瑞東才率眾離境。清政府對待東籲王朝逃難王子的態度,充分説明了清朝不願意捲入緬甸國內事務。此後一段時間內,雲貴總督、雲南巡撫等地方高官在寫給乾隆皇帝的奏摺中充分表明了清王朝嚴守中立,不願多生事端的政策。 [11] 
內地土司有些屈服於緬甸的兵威,有些並不屈服。這些不屈服的土司派人向雲南地方官府請求軍事支援。但當時乾隆帝忙於平定準噶爾,無暇南顧,不願與周邊國家發生軍事衝突,因此雲南地方官府對此事一直是奉行偏向綏靖政策。而當乾隆帝從平定新疆這一事情脱身後,開始對緬甸這種壓迫邊疆少數民族和挑釁清朝國威的行為採取強硬態度,中緬邊境局勢逐漸緊張。 [12] 
此時,清朝歷經康雍乾盛世,國庫積累了巨大的財富,到乾隆中期,國庫存銀高達五千多萬兩。這樣,清王朝就具備了遠征西南的物質條件。 [13] 

清緬戰爭戰爭起因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緬甸方面再次向這些內地土司徵收貢賦未果,遂出兵入侵中國。正式點燃了中緬兩國邊境衝突導火線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冬,緬甸木邦的土司率領自己的部隊以及貢榜王朝的軍隊約2000人侵入中國孟定和耿馬兩內地土司的管轄區域,劫持了孟定的土司,焚燒了耿馬土司的衙署和一些當地的民居。當時清朝在當地的軍事駐紮力量有三種:一為雲南地方官府派駐的綠營兵,二為各地土司自己掌控的土練,三為邊境一些礦場為自保建立的場練。耿馬土司逃出後,立即率領土練和場練反擊追殺緬兵,於滾弄江畔擊敗緬兵,先後斬殺約200人。但為了息事寧人,耿馬土司隨後還是通過木邦土司向貢榜王朝繳納了“花馬禮”。雖然那時雲南地方官府沿滾弄江一帶佈防,但仍偏向於綏靖,不想多事。所以在第二年,邊境一礦場場長帶兵過江擒殺緬兵,卻被認為是“殺良冒功”而處死。
然緬甸方面卻沒有收斂的意思。孟定和耿馬兩內地土司稍微平靜些時,但車裏土司(今西雙版納)管轄地帶卻依舊不平靜。乾隆二十七到二十九年(1762-1764年),緬屬孟艮土司帶領自己的部隊和貢榜王朝的軍隊連年入界騷擾。特別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騷擾規模驟然升級,緬兵進入車裏土司多處地方勒索錢糧和擄掠民眾。其原因在於,當時緬甸正和其歷史上的死敵暹羅交戰,制定了沿清邁萬象一線進攻暹羅的方針,而車裏正處於其進軍路線的旁側,需要大量的錢糧以及勞力為軍隊的進軍做後勤保障

清緬戰爭戰爭經過

清緬戰爭第一次戰事

乾隆帝一直以為侵擾邊境的是境外的賊匪,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對手是緬甸新王朝的有組織的軍隊。這一誤判也是由於邊吏情報的不準確造成的。邊吏的情報主要來源於被侵擾土司的報告,但這些報告未必都是可靠的。緬軍侵擾沿邊內地土司的最主要目的是追索“花馬禮”恢復東籲王朝鼎盛時期對這些土司的控制,是有明確政治要求的。耿馬、孟連、車裏等土司在東籲王朝鼎盛時期大多兩屬,“以清為父,以緬為母”。東籲王朝衰落後,這些土司擺脱了緬甸的控制,成為清朝的內地土司。所以在緬甸新王朝重新要求交納花馬禮的時候,受侵擾土司在報告時大部分將其描述成境外賊匪的劫掠事件,而對“花馬禮”等涉及政治要求的信息故意隱去,以免清朝追究自己兩屬的問題。邊吏將土司加工過的情報上奏乾隆帝,影響了最高決策者的判斷。 [14] 
新任雲貴總督劉藻到任後,一方面清楚邊境形勢危急,一方面又明白乾隆皇帝對雲南邊事不願再綏靖,於是緊急派兵追剿,但除擒獲5人外,別無戰果。劉藻為一介書生,並不知兵,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乾隆帝對局勢的誤判,沒有將它當成是一場戰爭,而是普通的剿匪,所以敢於放手讓書生將兵。 [15]  到了七月,緬兵飽掠後自動撤退。而劉藻競以“緬人望風遁走,清兵大捷”上奏。但緬兵絲毫不給劉藻面子,於乾隆三十年(1765年)十月再次以數千人的軍隊規模入侵車裏,佔領了車裏土司衙署所在的橄欖壩,其兵鋒甚至深入內地思茅,發文中國,宣佈車裏(西雙版納)為緬甸領土。當地的土練一觸即潰,劉藻急忙命3000綠營兵圍剿,緬兵遊動作戰,清兵雖然陸續收復橄欖壩等多處地方,但是這些地方一般都是緬兵主動撤退的,清兵並無多大戰果。相反,一路大約600人的清兵在援救猛阿途中,陷入緬兵埋伏,被擊潰,死傷10餘人。乾隆帝聞奏大怒,將劉藻革職。乾隆三十年(1765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清軍參將何瓊詔、遊擊明浩率領綠營六百名渡整控江,遭遇緬軍,當時的報告是參將何瓊詔、千總薛士後、外委陶國興全部陣亡,遊擊明浩受鏢傷,六百餘兵丁,只有一百餘人生還回營。 [15] 
曾經點過翰林的劉藻因善於揣摩上意而屢次升職,因未能實現乾隆皇帝戰前要求的“窮力追擒,搗其巢穴”的目標,使得乾隆帝暴怒,又因謊報軍情降補湖北巡撫,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三月三日夜自刎身亡。 [16-17]  [22] 

清緬戰爭第二次戰事

  • 清兵出擊
清軍第一次出擊失敗後,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二月,乾隆帝派出的他器重的邊疆大吏楊應琚漢軍八旗出身,時擔任大學士,由陝甘總督移任雲貴總督)到達雲南。此時,清兵趁緬兵撤退之際,出邊攻入緬甸。 [23]  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4月時,緬屬整欠和孟艮兩土司管轄地區均被清兵佔領。但由於緬兵一路上堅壁清野,清兵並無多大戰果。 [24]  最後,清兵任命一些撣族土官治理這些地方,留下約800人駐防後退回。
清朝雲南諸多地方官員被表面的軍事勝利所矇蔽,主戰熱情高漲,鼓動楊應琚繼續對緬作戰。 [25]  雖然內部也有不少反對的聲音,認為緬甸聲勢浩大,不宜擅開邊釁。但楊應琚對緬甸局勢茫然無知,認為緬甸不過是莽匪和木匪兩部分組成,內部分裂渙散,不足為懼。在楊應琚的支持下,主戰派發布檄文號稱“發兵五十萬,大炮千樽”對緬甸大舉進軍,以震懾緬甸,同時多方招撫緬屬土司。對於緬甸當時的內部局勢、兵力情況和與暹羅交戰,清朝朝野上下一無所知,只幻想憑藉雲南地方的萬餘綠營兵即可征服緬甸。熱心軍功的雲南地方文武官員,不等乾隆帝聖諭,立即先動手起來。7月,緬甸蠻暮土司去緬都阿瓦(今緬甸曼德勒)沒回來,他的母親、妻子和弟弟在清朝的震懾招撫下,奉上版圖歸降。騰越副將趙宏榜率兵約500出鐵壁關,輕取蠻莫土司管轄地區重鎮新街(今緬甸八莫)。而蠻莫土司自阿瓦回來後,也向清軍投降。木邦土司不久也宣佈內附。9月,楊應琚開始調集約14000兵準備向緬甸進攻,並先派遣3300兵進駐木邦土司附近的內地遮放土司,本人也進抵永昌查看軍情。
  • 新街交戰
緬兵主力雖然在暹羅陷入泥潭,但留守部隊加各地土司部隊數量依然不少。在清兵發動攻勢後,留守阿瓦的緬王孟駁並未驚慌失措,一面嚴令徵暹緬兵繼續圍攻大城,一面派遣將領莽聶渺遮率緬兵1萬(清朝官方記載為3萬,但據各方資料,大約只有1萬),沿阿瓦溯伊洛瓦底江而上與清兵對抗,並令落卓土司攻擊木邦土司。9月初,木邦土司抵擋不住,退往清兵駐紮的遮放土司地區。新街此時成為中緬邊境重鎮,扼水陸之要衝,水路順流而下,四五日就可到達緬都阿瓦,為雙方必爭之地。這時該地的周邊形勢已經十分危急,但楊應琚依然只派永順鎮都司劉天佑和騰越鎮都司馬拱垣率400餘兵支援趙宏榜,援兵於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9月7日到達新街,清兵總數依然不足千人。9月24日,三千緬兵乘船抵達新街,隨即對清兵發動攻擊。雙方兵力懸殊,清兵堅持兩日一夜,宣告不支,劉天佑戰死,趙宏榜率殘軍由小道突圍,退入鐵壁關。蠻莫土司也率其部眾退入雲南。
楊應琚緊急調集各鎮綠營兵赴援,命東路永順鎮總兵烏爾登額帶兵至宛頂(今雲南畹町市),打算進攻木邦土司管轄地區。西路永北鎮總兵朱侖帶兵進駐鐵壁關,打算進攻蠻暮土司管轄地區以收復新街。緬兵部署卻出乎清兵意料,緬兵在新街分兵兩路,主力沿東北方進入中國境內,在鐵壁關外楞木駐紮。另一路二千餘人繼續沿伊落瓦底江北上,抵達戛鳩後,東向攻入中國境內,再南下截斷鐵壁關清兵後路。清兵對此絲毫不知,雲南提督李時升於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11月15日抵達鐵壁關,第二日,命朱侖率3000餘兵出關攻擊。17日,朱侖抵達楞木,在高處紮營。18日,緬兵主動發動攻勢。緬兵部分裝備的是燧發槍(來自英、法在印度的東印度公司,或通過購買,或通過俘獲),射速、火力、對環境的適應都遠勝清兵。結果雙方交戰四日,互有死傷。但清兵傷亡較大,首先感覺挺不住,急忙求援。提督李時升撥宛頂兵700名赴援。但清兵戰況依然不利,緬兵樹立營柵,逐漸逼近清兵大營。23日起,清兵堅壁不出。雙方暫時休戰。楞木緬兵全數也不到六千,但朱侖卻以殺敵六千,取得楞木大捷上報。
  • 清兵失利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11月20日,緬兵繞道戛鳩的北路兵二千餘人,由萬仞關巨石關間攻入守備薄弱的騰越境內,僅僅十天時間,先後攻佔盞達、銅壁關,清兵死傷數十,遊擊班第戰死,戰火蔓延至户撒、臘撒地帶,嚴重威脅鐵壁關後路。得知緬兵由萬仞關攻入後,清兵開始手忙腳亂。提督李時升命遊擊馬成龍帶兵900名由户撒前進,又令駐南甸的臨沅鎮總兵劉德成率所部2100兵自後夾擊。但劉德成到達木崖後,遷延不前。馬成龍率部徒涉渡江時,水深沒及腰,火藥皆濕。緬兵伏兵突起衝殺,馬成龍陣亡,除未來及渡江的70餘人,八百餘兵死傷殆盡。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12月,北路緬兵渡江進入户撒地帶,李時升先後調2800兵至户撒抵禦,雙方交戰不多。因為緬兵看清兵越來越多,乾脆脱離接觸,退往銅壁關。綠營又以大捷上報。
  • 隴川交戰
緬兵雖然屢戰屢勝,但也很清楚本國軍隊主力遠在暹羅,無法長期與清朝抗衡,壓力頗重。所以,其作戰目標很明確,就是以戰逼和。於是,在楞木前線,緬將莽聶渺遮請求議和,但清兵要求緬甸遞交降表稱臣,談判破裂。不久,楞木及鐵壁關清兵被北路緬兵嚴重威脅後路,清兵狼狽撤至隴川。緬軍主力四千餘人攻入鐵壁關,進軍隴川。
在隴川,兩軍再次爆發大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12月16日,緬兵先鋒進軍時,被大隊清兵圍困。第2日,緬軍主力增援,雙方交兵後,緬兵騎兵突然於叢林沖出,而被圍的緬兵先鋒也趁機突圍,清兵戰線崩潰,一路潰逃而回,兵員雖然喪失不多,但軍械槍炮丟棄很多,而總督楊應琚仍以克捷奏聞。雲南提督還想調兵三面圍攻,但實在力不從心,無法有效組織反攻了。楊應琚也由之前的雄心壯志轉為膽戰心驚,趕緊派人到隴川命令朱侖與緬兵議和。緬兵12月26日提出談判的時候,朱侖派參將哈國興接受對方條件,雙方停戰,蠻暮、新街等地仍歸緬甸。28日,緬兵主力開始撤兵,打算取道猛卯轉回木邦。北路緬兵由銅壁關取道鐵壁關,轉回新街。、
  • 猛卯、木邦兵敗
猛卯為內地土司,朱侖派已升為副將的哈國興率2000餘兵於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正月初四日進駐猛卯。緬兵正在猛卯附近扎筏渡江,看到清兵大舉追來,以為清朝撕毀協議。於是初七日開始圍攻猛卯城,哈國興受傷,一把總陣亡。11日,二千清兵來援。緬兵撤退,清兵追擊,遭到反擊,損失頗大,各有一名遊擊、都司、守備陣亡。緬兵雖然也有傷亡,但清兵卻上報殺敵四千,過於離譜。楊應琚繼續調兵萬餘,進到木邦土司地區與緬軍對峙。
楊應琚一味按照前線清兵的奏報上報給乾隆帝,清軍屢獲大捷,前後殺敵至萬人。乾隆帝派往雲南的侍衞福靈安將真實情況報告回來後,乾隆帝震怒,於2月將李時升、朱侖逮捕進京處死。3月,又將楊應琚逮捕進京賜死。廣東將軍楊寧接任雲南提督,3月到達木邦土司地區前線。這時,緬屬孟艮土司已經分別奪回孟艮、整欠等地,並進犯內地孟連地帶,威脅木邦清兵後路。木邦地區的緬兵也不與清兵正面交戰,而是在清兵後面出沒攻擊後勤糧隊,基本斷了清兵糧道。4月,木邦清兵後勤斷絕,戰力崩潰,撤回內地。乾隆帝派滿洲將領明瑞接任雲貴總督,繼續主持對緬戰事。而這時,緬甸大軍已經攻佔暹羅大城,準備撤兵回國了。
清朝雲南地方綠營兵幾乎沒怎麼上過戰場,器械又不精良,戰力薄弱;帶兵將領多能力不強,不體恤士兵,不懂地勢,不知戰術;方面大帥雲貴總督又是文人出身,絲毫不懂軍事。所以,中緬第二次戰事,雖然士兵總數上,清兵多過緬兵,但依然屢戰屢敗。

清緬戰爭第三次戰事

  • 明瑞赴雲
富察·明瑞 富察·明瑞
雲南綠營兵共三萬餘,能用之兵只有二萬餘。中緬第二次戰事,雲貴總督楊應琚上報兵部調兵14000,實際共調兵15000。戰爭中,死、傷、病官兵不下三千人(其中戰死1100人,病故1500人),木邦地區的失敗就有遊擊以下兩百餘人被俘。在木邦地區潰敗後,緬甸400餘士兵和各地土司部隊共二千兵於七月進攻車裏,清兵雖有兩個總兵坐鎮,但只是略為抵擋後即聞風潰逃,緬兵劫掠一番後很快退回孟艮。至此,宣告了單靠雲南綠營兵已經完成不了對緬戰爭的任務。
但乾隆帝、軍機處以及新任雲貴總督明瑞,都對緬甸仍舊抱着極其輕視態度,他們向來看不起綠營,認為綠營兵戰敗不等於緬兵戰力強大,又分析緬兵主力不過萬人,只需要調集二、三萬主力軍就可征服緬甸。乾隆帝還早早地考慮征服緬甸後如何統治,同時命令兩廣總督行文暹羅,如果緬王戰敗逃往暹羅,務必盡力追擒。其實此時暹羅已經滅亡,1767年4月緬甸攻佔暹羅大城,此時消息還沒有傳到北京乾隆耳中。朝中有人還提出請暹羅出兵夾攻,乾隆皇帝一口否決,説我大清正當全盛之時,滅緬甸不過是輕而易舉。如果請藩屬出兵幫忙,即使打勝了,也會被屬國看不起。
明瑞為外戚親貴,在平定新疆中,也立過不少軍功,調任前為伊犁將軍,是員悍將。乾隆32年(1767年)4月明瑞到任後,在盲目樂觀的情緒支配下,籌備各項對緬作戰事宜。乾隆帝調滿洲兵三千,四川綠旗兵八千,貴州綠旗兵一萬(其中一千駐守普洱,並未參加遠征),外加雲南綠旗兵五千,合計二萬五千兵,分兩路進軍。明瑞親率一萬七千兵(內有滿洲兵二千餘)為南路軍,出宛頂由木邦經錫箔直搗阿瓦;參贊大臣額爾景額率八千兵(內有滿洲兵九百餘)為北路兵,出鐵壁關經新街進取猛密,再南下與明瑞回合阿瓦。每兵帶足兩個月的糧食,征馬、驢、牛八萬餘為作戰、後勤用。明瑞認為如果直搗阿瓦,緬甸將自顧不暇,加上立功心切,幾乎把所有的精兵強將都帶在自己身邊。
  • 明瑞出擊
九月二十四日,清兵從永昌出發。十一月二日,明瑞率南路兵出宛頂進入緬境,十日,佔領木邦城(今緬甸興威)。自宛頂至木邦城六百多里,因為屢經兵火,人煙斷絕。緬兵也一路堅壁清野,不與清兵交戰。明瑞留參贊大臣珠魯訥率兵五千留守木邦城,自率一萬二千精兵繼續前進。
北路兵十一月十六日抵達老官屯(新街附近),與早已在此夾江樹柵防守的數千緬軍對峙。清兵連日攻擊,傷亡甚重。十二月,額爾景額得病身亡,乾隆令其弟額爾登額接任北路統帥。
明瑞出木邦後,克舊小,渡大疊江,經錫箔、大山等土司管轄地區,在蒲卡處殺敵數十,擒獲數名緬兵,偵知有九千緬兵屯駐蠻結(今緬甸南渡河以東),便於十一月二十九日率部直逼蠻結。蠻結緬兵在各險要處分扎十六營固守。第二日,明瑞分兵三路,自率中路,領隊大臣扎拉豐阿、總兵李全率部佔住東部山樑,參贊大臣觀音保、總兵長青率部佔住西部山樑,逼近緬兵營外兵列隊駐守。下午,緬兵自西部營寨出兵攻擊觀音保部,觀音保率所部奮力衝殺,明瑞中路也出兵接應,緬兵敗退,被殺二百餘名。緬兵兵器以火器和鏢子為主,無甲冑、弓矢,平地決戰不是騎兵強悍的清兵對手。緬人也説,交戰時候,最怕的是清軍彩甲騎兵(即滿洲八旗兵)。緬兵受挫,堅守不出。
  • 蠻結之役
明瑞屢次挑戰不遂後,下決心直接攻營,並判斷主動出擊的西部緬兵為強兵所在,強兵被破,其他營寨不難破,遂決定集中兵力攻擊此處。十二月二日清晨,除留二千兵留守大營,以一萬兵分十二隊衝擊緬兵營寨。緬兵善守,營內木柵為深埋地下的濕木,露出地面仍高二丈,內外均有深溝,溝旁又埋鋭利竹木,緬兵有木柵保護,槍炮難傷,而從柵隙處以火槍射擊,則命中奇高。清兵自緬營附近山樑衝擊而下,第一座營寨臨近山樑,很快被清兵攻破。在攻第二座時,比較困難,有一名貴州藤牌兵王連看到木柵附近一處有些木料,容易攀登,從該處攀柵而過,一人在數百名緬軍中衝殺,後續十餘名清兵跟着攀登而進,在此掩護下,王連殺敵十餘名後又拔開木柵,清兵蜂擁攻入,再次奪得一座營寨。所得兩營地勢較高,明瑞又分兵配合其他各路攻下兩營。緬兵連續反擊至晚上二更,見反攻無望,紛紛撤退,清兵全力追殺,直到第二日黎明時分才收兵。此戰即蠻結之役,清兵殺敵二千餘,俘三十四名,繳獲槍炮糧食牛馬甚多。乾隆皇帝聞訊大喜,封明瑞為一等公,貴州兵王連也直接升為遊擊。
蠻結之戰後,明瑞更加輕敵,繼續率兵深入,繞過天險天生橋,十二月十三日抵宋賽(今緬甸送速),十七日到邦亥,前鋒十八日至象孔(今緬甸辛古),距離阿瓦僅70裏。但在緬甸的堅壁清野下,清兵糧盡、馬疲、人乏,已經無力攻城。十九日,明瑞無奈,只得下令退兵到孟籠處(今緬甸孟隆)就食。緬兵偵知清軍撤兵後,大舉反擊,對明瑞大軍只是派軍隔着十幾里路遠遠跟着,時不時進行騷擾作戰,但不正面作戰。主要還是將主力用在木邦方向,到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正月初二,緬兵先後將天生橋、蠻結、蒲卡、錫箔等處的清兵台站攻佔,清兵損失八百餘,只有百餘人退回木邦。明瑞軍後勤、軍情線路被斷絕。正月初八,緬兵包圍木邦,珠魯訥堅守十日後不支,自殺,兵潰,總兵胡大猷、胡邦佑等戰死,道府銜楊重英以下多人被俘,但清兵大部分還是逃回雲南。緬兵不善打殲滅戰,清兵撤退行動也組織的不錯。同時雲南巡撫派出的九百援兵也潰敗而回。
  • 明瑞兵敗
這時,北路軍已經敗退。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十二月,北路清兵攻擊老官屯不下,傷亡五百餘,總兵王玉柱陣亡。同時,染病官兵也不少。緬兵又逐次增兵,清兵被迫退至四十里外的旱塔。正月初十左右,因錫箔台站被斷,雲南巡撫、乾隆皇帝數次令額爾登額率兵轉至木邦,接應明瑞。額爾登額聽聞中途猛卯有緬兵出沒,就退入鐵壁關內,轉從隴川入木邦,額爾登額畏敵遷延不前,走走停停,數日路程走了二十多日,直到二月四日才到邊境宛頂。此時木邦早已失陷,而明瑞也已陷入緬兵重重包圍中,但額爾登額自知戰力脆弱,依然不敢出邊救援。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明瑞軍到孟籠,得糧二萬餘石,暫時緩解了缺糧窘境,明瑞在此休息十多日,過完春節後,再次出發,打算經大山回木邦,途中聽聞木邦被圍,於正月初十改向宛頂撤退。正月十四日,明瑞軍在蠻化向尾追不止的緬兵突然反擊,殲敵千餘,總算把尾追之敵打痛,不再追得那麼緊,清兵傷亡雖不大,但總兵李全中槍身亡。緬兵攻佔木邦和擊退北路清軍後,幾乎全部主力都趕赴明瑞軍處,數萬緬兵於二月初七日,將萬餘清兵圍困在小孟育處,此處距離宛頂二百里。明瑞軍在此休息三日,於十日夜,沿探明的小路突圍,明瑞率領隊大臣、侍衞及數百滿洲兵殿後,領隊大臣扎拉豐阿中槍陣亡,觀音保以身上攜帶的最後一支箭刺喉自殺。明瑞身受重傷,用盡力氣疾馳了二十多里,“手截辮髮授其僕歸報,而縊於樹下,其僕以木葉掩屍去”。清兵突圍中共有千餘官兵戰死。十三、十四日,總兵哈國興、常青以下萬餘官兵突圍回到宛頂,其中許多傷病官兵及體弱文官都得以生還。
乾隆帝聽聞明瑞大敗、身亡訊息,震怒憤恨無比,將額爾登額逮捕進京,處以磔刑,同時北路軍的雲南提督譚三格也被處死。明瑞的靈柩歸京後,乾隆帝親臨弔唁,賜諡號果烈。
中緬第三次戰事,緬甸戰略戰術對頭,北路堅守要隘,南路堅壁清野、誘敵深入,終於將清兵擊敗、驅逐出境,但也暴露出了緬兵不擅長平野決戰、不善打殲滅戰的弱點。清兵自最高統治者到前線指揮,不明敵情,盲目輕敵,純粹自取其敗。但清兵在作戰中也給緬兵沉重打擊,迫使緬甸在今後作戰不大敢野戰,而是選擇以守為攻。

清緬戰爭第四次戰事

傅恆 傅恆
明瑞軍大敗,外加也逐漸知道緬甸內部並非分崩離析,而是新興強權,暹羅也被其所滅等等。乾隆皇帝開始對緬甸的國力、軍力有了相當程度的瞭解,但必雪喪師辱國之恥。乾隆皇帝於是很憤怒地不理緬甸陸續發來的求和文書,開始調集精兵強將,準備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任重臣傅恆為經略,阿里袞、阿桂為副將軍,舒赫德參贊大臣鄂寧為雲貴總督。原來跟隨明瑞出征的滿洲兵調回,增調1500滿洲兵以及3000貴州兵入滇,後來又加派3000滿洲兵、2000福建水師。同時,也放下天朝面子開始考慮聯繫暹羅等國共同出兵,暹羅國破消息傳來後才死心。 [18] 
乾隆帝還鬥志昂揚,不過手下卻有人開始嘀咕緬事難辦了。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四月,先期到滇的舒赫德及鄂寧聯合上奏,説徵緬有五難。一是辦馬難,按滿兵一萬、漢兵三萬出兵規模算,戰馬、馭馬需十萬匹,急切難辦。二是辦糧難,按四萬兵、十萬馬算,單十個月就需糧42萬石,全省倉糧也不過35萬石,缺口很大。三是行軍難,從內地永昌到邊境就路難走,邊外地形更差。四是轉運難,單從永昌運糧到邊境,按三夫運米一石算,就需百餘萬人次,而如果到了邊外,內地人不願意出邊,人煙稀少,僱夫幾乎不可能。五是氣候難,水土不適,歷次戰事病故或因病失去戰鬥力者比戰場死傷還多。兩人最後結論就是,對緬甸戰事勝算不大,不如設法招致緬甸投誠算了。應該説,這兩人總結教訓還算總結得不錯,可惜不對乾隆帝胃口。雖然對緬戰事連續失利,乾隆帝依然感覺良好,認為“我大清勢當全盛,認真起來,將緬甸打得屁滾尿流還不是輕輕鬆鬆的事”聽到這些後暴怒,痛罵兩人乖謬無恥,很快將兩人降職調任。
大軍遠征,特別是出征境外,後勤向來是大難題。明瑞全軍共徵用馬驢牛八萬餘,其中馬萬餘,馭獸多為牛隻,牛隻半路還被宰殺當糧,即時如此,一半糧食還是要從緬甸當地取得。二十年後,乾隆皇帝出兵越南,只是一萬兵打到河內,就動用了七八萬民夫,也才勉強保持供給。因此,乾隆帝要再次大舉徵緬,準備時間還是比較匆促,以馬騾為例,從貴州、四川、湖廣、河南等地只蒐括了兩萬餘匹馬、六千匹騾,只能規定滿洲兵有馬,綠營兵不給馬。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二月,傅恆率兵出征。臨行時,乾隆帝還親自在太和殿授之敕印,並把自己用的甲冑贈給傅恆,以表示對他的信任和期望。四月,經略傅恆到達永昌。清兵將領們大約也吸取了以往多次被緬甸斷後路的教訓,經多次商議後,決定進攻方向選定中緬邊界北段,即一路從伊落瓦底江(清朝時稱之為大金沙江)上游戛鳩經孟拱(今緬甸密支那之西)、孟養(今緬甸密支那),另一路由蠻莫地區、老官屯取孟密,再配以水師,全軍水陸並進、夾大金沙江而下,直取木梳、阿瓦。南段與緬甸接壤的宛頂、普洱處,只保留少量兵力牽制。因為大金沙江在雲南境內支流大盈江不能行船,要到蠻莫地區附近,才能通航,所以清兵在五月就派數千兵馬及數百工匠到蠻莫上游野牛壩打造戰船。
伊洛瓦底江上的緬甸戰船 伊洛瓦底江上的緬甸戰船
七月二十日,清兵誓師出征。八月初二,傅恆率八千餘兵自戛鳩渡大金沙江,深入緬屬孟拱、孟養土司地帶,緬兵原駐數千兵都退至新街附近的老官屯,並未在此設防,所以傅恆行程2000多里,兵不刃血,唯 一成果是招降孟拱土司,而因為氣候道路問題,傅恆遲遲未到蠻莫附近,“惟途間忽雨忽晴,山高泥滑,一馬倒,則所負糧帳盡失,軍士或枵腹露宿於上淋下濕之中,以致多疾病”。而此時阿里袞、阿桂早已經率清軍一萬五千餘人,造好戰船,水陸並進,於九月由野牛壩出蠻莫,九月十八日在兩江交會處甘立寨,發生激戰,清兵以火炮擊沉緬兵十三艘戰船,擊退了攔截的緬甸水師,水師由大盈江至大金沙江,陸上兵馬也到達新街附近,並派數千兵渡江到西岸哈坎紮營,打通水路,控制兩岸。然後由哈坎派兵2000接應傅恆南下。九月二十九日,傅恆才到達哈坎。此時,傅恆已經知道西岸難行,被迫改變原先指揮西路軍沿西岸攻佔木疏(今緬甸甘布魯),由陸路直取阿瓦的計劃,而是指揮東路軍與新街、老官屯緬兵主力決戰。十月初二,傅恆過江東清兵主營指揮作戰。
清兵大舉進攻的消息已經傳了一年,緬兵這時也打探清楚清兵進攻方向,幾乎調集齊主力在新街、老官屯一帶夾江與清兵對峙。清兵此次出征,名義上動用滿漢兵五萬,但因為後勤限制,實際前線只有28300兵,扣除畹町駐兵1500以及普洱駐兵3500,出關只有23300兵,再扣除沿路台站駐兵4400,新街、老官屯前線清兵只有18900兵(其中水師2000)。日趨加重的瘴氣,使清軍大量減員。緬兵全軍無精確數字,但應不下三萬,而以前與法國交戰俘虜的數百法國兵也在緬兵中服役。所以,這次清緬主力對撼,依然是緬甸兵力佔優,但因為雙方野戰能力有一定差距,整個戰役過程,還是清兵長期保持攻勢,而緬兵基本保持守勢
十月初十,雙方在新街發生激戰,先是雙方水師發生戰鬥,緬兵不利,退到稍南一沙洲處據守,清水兵師及部分陸軍一起水陸攻擊,擊敗緬兵水師,殺敵兩千餘,奪得戰船六艘。西岸阿里袞率正白旗滿洲馬甲九百破緬兵三個營寨,殺敵一千五百餘人。此戰後,緬兵退守數十里外的老官屯,清軍佔據新街。
十月二十日,清兵進至老官屯。緬軍在老官屯早已紮下兩座堅固大營,主力在江東大寨,數千緬軍在西岸紮營,營柵伸入江中,緬軍水師停泊在兩營之間江面,左右策應。東岸緬兵見清兵剛來,便出營攻擊,被清兵擊退,雙方都沒有大的戰果,雙方只是不時以火炮互轟。戰鬥結束,清兵便在兩岸分別紮營與緬兵對峙。而緬兵兩營之間水面湍急,且有沙洲,清兵水師暫時無法前進。第二日東岸清兵派偏師到緬兵南面紮營,準備斷其水路。 [19] 
緬兵在營內挖了不少深及三尺的土坑,兵員在其間既可躲避炮火,又可隱藏目標。十月二十二日,清兵斥候在大樹高處觀察,誤判斷營中敵兵甚少。清兵於是發動大規模進攻,傅恆、阿里袞等人還抵達柵外數十步處指揮。緬兵營寨外有深壕,木柵堅固無比,外加槍炮火力極猛,清兵一日內連續多次攻勢都被擊退,總兵德福也中槍陣亡。清兵將領殺得興起,還打算乘夜肉搏,後被制止。同日,兩軍水師在江上也有交鋒,清兵擊沉緬軍二十艘戰船。接連三日,清兵進攻勢頭沒那麼猛,試着以火攻、大炮等方式摧毀木柵,結果均告失敗。二十六日,清兵水師發力,乘夜攻佔兩營間近西岸沙洲,奪戰船二,俘虜十一人,緬兵水師退守東岸,東岸緬兵水路運輸被斷,清兵士氣大振,但陸上對緬兵的火攻再次失敗。二十九日,清兵以地道爆破、數百丈長藤拉倒等方式破柵,結果還是失敗。十一月初一,西岸有大股緬兵來援,猛攻西岸攻營清兵,並以火炮轟擊清兵水師,幸得三百滿洲兵殊死掩護殺敵,使得清兵和水師來得及後撤。緬兵水路繼續暢通,西岸到東岸的補給源源不斷。其時,傅恆若以小部兵力繼續圍困老官屯,而以大部兵力從江西岸直攻阿瓦,還有扭轉不利戰局的可能,但傅恆堅持攻下老官屯,使得清兵陷入戰局僵持的局面。
至此,雙方已經打得精疲力盡,都有厭戰情緒。期間,除了零星小戰,雙方事實上已經停戰。初九日,緬兵來信要求停戰。傅恆想打,但副將軍阿桂以下絕大部分將領都不想打了,於是初十日傅恆回信緬兵,同意停戰。而且上奏乾隆“奈因本年瘴癘過甚,交冬未減。”,説前線三萬一千兵,主要因為染病,如今僅存一萬三千餘。實際前線清兵不到一萬七,為了把情況説嚴重些,故意誇大前線兵員數。清兵損失雖小,但病死病倒的比戰場死傷還多,如總兵吳士勝、副將軍阿里袞、水師提督葉相德先後病死,傅恆本人亦染病卧牀。緬兵損失雖然略大,但戰場形勢略優,緬兵統帥諾爾塔(即大城征服者摩訶梯訶都羅)明白緬甸無力支撐與中國的長期戰爭。因此,雙方前線將領都在未取得最高統治者同意的情況下,自行決定議和停戰。幾經交涉後,雙方於十一月十六日正式議和,緬軍14名將領與清軍12名將領為雙方代表,談判定議畫押,互贈禮物,正式停戰。十八日清兵沉炮焚舟,緬甸人大概覺得船燒得太可惜,跟清兵索要,自然沒要到。二十一日,老官屯清兵全部撤走。這場延續多年、花費清朝911萬兩白銀的戰爭終於落下帷幕。

清緬戰爭戰爭結果

時隔18年後,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緬甸國王孟雲為應付周邊暹羅等國的壓力,主動改善對華關係,派出使節奉表納貢,此事才結束。
清緬臨時和約的正式文本沒有保留下來,而雙方向各自國君稟報的內容又有出入,雙方戰後交涉還因此拖延了二十年。
中國方面的記載:
一、緬甸遵照古禮奉表進貢;
二、緬甸永不犯天朝邊境;
三、緬甸將所有清朝戰俘釋放 [20] 
緬甸方面的記載:
一、逃往雲南的所有緬屬土司,清朝都要交還給緬甸,並承認緬甸對所屬土司的主權;
二、所有戰俘一律釋放;
三、商道重開,准許兩國商販自由貿易
四、每隔十年兩國君主交換使節,互通友善書信,並致送禮物。 [21] 

清緬戰爭戰爭評價

乾隆他晚年親筆撰寫了《十全武功記》,以記錄這十次戰事。其中的平準格爾、掃大小金川、靖台灣、降安南等九次戰爭,都應算作他的成就,唯獨“平緬甸”一事,跟真實的情形相差甚遠。
從1765年到1769年,清緬邊境再燃戰火,戰爭的起因還是邊境土司們的納貢及歸屬。清軍與緬軍進行了四次戰役,前三次都是清軍大敗而歸。
第一次,清軍盲目冒進,中了埋伏,雲貴總督劉藻被乾隆革職,鬱悶自殺。第二次,清軍不明緬甸內陸地理,在窮山惡水間屢戰屢敗,總督楊應琚還編造虛假的“勝利”戰報,其實緬甸貢榜王朝主力部隊都在暹羅,正攻打大城,留守雲南邊境的也非正規部隊,但清兵還是不能取勝。乾隆震怒,將楊應琚逮捕進京賜死。第三次戰役,乾隆派出皇親明瑞率滿洲王牌騎兵入緬,但緬軍堅持堅壁清野、誘敵深入的戰術,再次打敗清軍。清朝將士死傷慘重,明瑞身負重傷,上吊自殺。 [4] 
清緬戰爭中,乾隆根本沒能做到知己知彼,自以為“南荒小夷”不是天朝上國的對手。乾隆不知道緬甸的貢榜王朝是新興的強大帝國,已經橫掃了東南亞,消滅了暹羅,吞併了老撾,兵強馬壯,士氣正旺。朝廷中竟然還有人建議派使者到暹羅,請藩屬出兵幫忙夾攻。另外,清軍將領也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不瞭解化外之地山高路險,輜重難行,軍隊的後勤補給跟不上。還有一項最重要的,緬甸乃瘴癘之地,北方士兵多有水土不服,疾病奪走的生命比戰鬥中犧牲的人數還要多。
第四次戰役時,清軍又是雨季進軍,列陣數月,雙方各無進取。清軍方面,士兵精疲力盡,將領厭戰情緒嚴重,統帥傅恆卧病不起。雙方均無心戀戰,在沒有奏明各自主上的情況下,兩邊的前敵將領私自決定議和停戰。 [4] 

清緬戰爭戰爭影響

後來清朝和緬甸雙方國君都對這份和約不滿意。緬王孟駁撕掉前線送回來的和約文本,罰緬兵統帥及其他將領的家屬頭頂清兵饋送的禮物在王宮外跪了三天三夜。這時緬甸曼尼坡發生叛亂,老官屯緬兵不等孟駁命令,就直接進軍曼尼坡平定了叛亂,這才平息了緬王的憤怒。中國因為緬甸沒送貢表,而緬甸因為清朝方面只放了孟拱土司,木邦和蠻暮土司安置內地沒給回緬甸,又繼續禁止雙邊貿易,別説貢表,連清朝方面的使者也扣押下來,還發了封出言不遜的文書過來,雙方打起了漫長的外交戰。乾隆帝雖然憋氣,但也清楚要再次動兵很困難,單氣候水土問題就非常頭疼,像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七月,回到北京不久的傅恆就因此病死了。加上小金川再次叛亂,於是暫時押在一旁不理。
清緬戰爭造成中南半島上的重大政局變動:清緬戰爭爆發的時候,緬甸正和它歷史上的死敵暹羅交戰,剛滅了暹羅就遇上清朝軍隊進攻。國內空虛的緬甸被迫只留下三千兵力駐紮暹羅,全軍歸國抵禦清朝進攻。暹羅的鄭信由此得以擊敗國內其他割據勢力,擊退緬兵,重建暹羅。清緬戰爭造成中南半島上發生了一大變局,緬甸被戰爭削弱,暹羅得以復國。緬甸戰後十年主動求貢,重新被納入東亞朝貢體系。
參考資料
  • 1.    《清史稿·列傳三百十五·屬國三》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0-04-27]
  • 2.    王春橋. 明清雲南西部邊地土司“內外”分際的歷史過程[J].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2019, 034(001):85-91.
  • 3.    朱昭華. 薛福成與滇緬邊界談判再研究[J].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04(01):45-53+149.
  • 4.    在緬甸發現中國︱朝貢體系下的中華與緬甸之爭  .澎湃新聞網.2014-11-04[引用日期2020-04-21]
  • 5.    毛春林.清高宗與清緬關係的變化[D].長沙:湖南師範大學,2013:第7-9頁
  • 6.    毛春林.清高宗與清緬關係的變化[D].長沙:湖南師範大學,2013:第10-11頁
  • 7.    昭槤:《嘯亭雜錄》:“乾隆十三年,鎮康土司刀悶鼎報,緬夷願通職貢,不許。”
  • 8.    官修.《清高宗實錄》卷269.北京:中華書局,1985:第30頁
  • 9.    官修.《清高宗實錄》卷369.北京:中華書局,1985:第15頁
  • 10.    印觀察|苦心經營七十年,印度本土與東北七邦的紐帶強些了嗎  .澎湃新聞.2017-08-10[引用日期2020-06-07]
  • 11.    毛春林.清高宗與清緬關係的變化[D].長沙:湖南師範大學,2013:第15頁
  • 12.    昭槤:《嘯亭雜錄》,卷5,《緬甸歸誠始末》:“(普洱府)所屬有九龍江、車裏宣慰司及倚邦土守備、六困土守備,猛遮土千總、普藤土千總,猛阿、猛籠、猛臘、猛旺、整董、猛烏、烏得土把總,大小十三土司,俗稱十三猛。又稱十三版納”
  • 13.    毛春林.清高宗與清緬關係的變化[D].長沙:湖南師範大學,2013:第27頁
  • 14.    任燕翔.乾隆時期清朝對緬政策述論[D].濟南:山東大學,2007:第13頁
  • 15.    任燕翔.乾隆時期清朝對緬政策述論[D].濟南:山東大學,2007:第14頁
  • 16.    《清史稿·卷三百二十七·劉藻傳》:(乾隆)三十一年,移湖廣總督,未行,尋奏:“副將趙宏榜等赴孟連、耿馬剿逐莽匪,鎮臣烏爾登額赴滾弄江口。臣於普洱、思茅各隘調度。”又奏言:“由小猛侖進攻九龍江、橄欖壩諸寨,多斬獲。惟參將何瓊詔、遊擊明浩派赴整控江防禦,冒昧渡江,遇賊敗沒。”尋奏瓊詔等未死,請治貪功輕進之罪,上以“瓊詔、明浩等遇賊敗逃,又復妄言敗沒。此法所難宥,藻反稱冒昧貪功輕進,何憒憒乃爾”?詔言:“藻本書生,軍行機宜,非其所習,朕不責以所不能。至調度賞罰,並可力為籌辦,乃舛謬若此,豈堪復勝總督之任?”因左授湖北巡撫,命楊應琚往代。復諭:“應琚未至,藻當實力經理。若自以為五日京兆,致誤事機,必重治其罪!”部議奪職,留雲南效力。藻聞上怒,惶迫自殺,巡撫常鈞疏報。
  • 17.    莊古發.《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7:第290-291頁
  • 18.    《清史稿·屬國三》,卷528。乾隆稱“堂堂大清勢當全盛,殄此醜類,於力有何不給,而肯效掩耳盜鈴,恬不為恥耶”。
  • 19.    《乾隆東華錄》乾隆三十四年十月丁丑,傅恆的奏報,十月初八進攻老官屯,在江口與緬軍作戰。
  • 20.    《清高宗實錄》卷848, 中華書局1985-1987年影印本, 第17-18頁。
  • 21.    哈維《緬甸史》下冊, 商務印書館1973年版, 第453、479、566頁。
  • 22.    《清史稿·明瑞傳》:是時緬甸為亂犯邊,總督劉藻戰屢敗,自殺。大學士楊應琚代為總督,師久無功,賜死。
  • 23.    《清史稿·卷三百二十七·列傳一百十四·楊應琚傳》:三十一年,緬甸大入邊,滇事棘。緬酋莽達拉自為木梳長所篡,擊敗貴家木邦,貴酋宮裹雁奔孟連。時應琚子重穀為永昌知府,誘殺之,木酋亦走。緬益橫,入犯思茅。上移應珺雲貴總督視師。
  • 24.    《清史稿·卷三百二十七·列傳一百十四·楊應琚傳》:應琚至楚雄,緬人漸退,師乘間收復。應琚往孟良、整賣正經界,集流亡,釐户口,定賦税,而令召丙、叭先俸分據之,請賞給三品指揮使。上以為能,賜珍物,官其孫茂齡藍翎侍衞。又使人誘致孟密、孟養、蠻暮令獻地,實則地懸緬境,內附特空言。
  • 25.    《清史稿·卷三百二十七·列傳一百十四·楊應琚傳》:諸將希應琚指,爭謂緬勢孤,易攻取。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