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應琚

鎖定
楊應琚 [1]  (1696~1767) [3]  ,清朝大臣,字佩之,號松門。出生於青海西寧,漢軍正白旗人。雍正七年由廕生授户部員外郎乾隆時,擢山西河東道,尋調甘肅西寧道。於1754年5月3日-1757年8月31日期間,奉旨接替策楞擔任兩廣總督。全名為“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的該官職,是兼轄廣西地區的廣東、廣西兩省之最高統治者,亦為清朝封疆大吏之一。後調閩浙總督,再移陝甘總督。拜東閣大學士。乾隆三十一年任雲貴總督。時滇緬間土司屢與緬人衝突,他到任後,督師攻緬。戰敗且虛報戰功,被清廷召還,削籍逮問勒令自盡。有子楊重英 [2] 
本    名
楊應琚
佩之
松門
出生地
青海西寧
出生日期
1696年
逝世日期
1767年
主要作品
《西寧府新志》
旗    籍
漢軍正白旗
官    職
兩廣總督、閩浙總督、陝甘總督、東閣大學士

目錄

楊應琚生平

雍正十一年(1733年),正值38歲盛年的楊應琚走馬蒞任西寧道,當時西寧的防務雖經幾番調整,仍然處於“一線東通,三面外暴”的孤懸形勢。商旅常遭劫掠,百姓不得安寧。為改變這種被動局面,乾隆三年(1738年),楊應琚請準把原屬臨洮府的歸德(後改稱貴德)改隸西寧府。後又相繼在丹噶爾城設縣佐,在巴燕戎城設扶番通判廳,並將西寧北面的大通衞由永安(大通川北新城)移駐白塔城(大通城關鎮)。
乾隆四年(1739年),楊應琚請準在黑古城貴德縣境),千户莊(貴德縣境)、亦雜石(貴德縣境)等九處地方就險建城,設防增兵。這樣,西寧南北西三面形成連綿數千裏的軍事屏障。自此,“營訊相連,邊界清晰”,過去慣於劫掠的人,只能“縮項矯舌,屏氣而伏”了。商旅往來自如,農牧民的生產也有了保障。四境牛羊遍野,牧童 歌聲相聞。他一到任,“即以學校為首務”,決心從興辦教育入手,根本改變這種落後面貌。西寧原有府學一處,但校舍年久失修,破敗不堪。他和西寧知縣靳夢麟捐資重修,並從江浙一帶聘請教師前來執教,選拔西寧、碾伯二縣秀才前來學習。他還會同西寧知府劉洪緒、西寧知縣陳捐俸建立西寧縣儒學,並訂課程,置學田,保證教學的正常進行。在他的倡導下,碾伯縣、大通衞、貴德所、丹噶爾城等地也相繼創辦儒學、社會、義學多處。
乾隆十一年(1747年),楊應琚又與劉洪緒、陳捐俸在西寧東關創設回民社學,開了青海創辦民族教育的先河。為了辦好學校,楊應琚還親自制定“學約”,“學示”,以約束、敦促地方官、教師、家長和學生。經過楊應據等官員的努力,河湟地區儒學得到發展,崇尚儒學之風逐漸興盛,務本修學,耕讀傳家,勤儉敦厚成為河湟社會新風尚

楊應琚勤政

楊應琚為政勤勉。在西寧府任內十幾年裏,他的足跡踏遍了各縣、衞、廳、所。他還大力提倡種樹種花,美化家園。還親自“引流種樹”,以為表率。楊應琚還十分重視社會公益事業的建設,其中興建小峽橋,惠民橋是最為突出的成就。

楊應琚能幹

楊應琚不僅是精明能幹,政績突出的官員,而且還是一位博學多才、勤於著述的學者。他寫了不少詩詞、碑記、考傳和雜記。特別是他於乾隆13年(1748)修成的《西寧府新志》,彌補了“邊地質野,文獻無徵”的缺憾,為《大清一統志》的纂修,提供了豐富翔實的資料。對我們今天研究青海地方史和團結各族人民共同建設新青海,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歷史資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