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城市學院

編輯 鎖定
北京城市學院(Beijing City University)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建立一所民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1-3] 
北京城市學院創建於1984年3月,是新中國第一所實行公有民辦體制的新型高校 [49]  ,學校前身是海淀走讀大學,2003年,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本科院校,並更名為北京城市學院。2011年10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北京城市學院開展碩士研究生教育。
據北京城市學院2020-2021學年科教學質量報告顯示,學校總佔地面積131.4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48.50萬平方米;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總值2.45億元;擁有圖書館2個,擁有紙質圖書215.29萬冊;學校設有10個教學部,62個本科專業,3個高職(專科)專業;學校有專任教師1023人、外聘教師918人,本科在校生21418人。 [6] 
中文名
北京城市學院
外文名
Beijing City University
簡    稱
北城
創辦時間
1984年3月
創辦人
傅正泰
辦學性質
民辦高校
學校類別
綜合類
學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主管部門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校長:劉林 [5] 
高職專業
3個
本科專業
62個
碩士點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4個
院系設置
公共管理學部、經濟管理學部、國際語言文化學部、藝術學部、表演學部等
校    訓
改革探索 勤奮進取 艱苦創業 開拓前進
校    歌
《北京城市學院校歌》
地    址
北京市順義區楊鎮木燕路楊鎮段臨26號(順義校區) [23] 
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皇后店路6號院(航天城校區) [23] 
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中路269號(中關村校區) [23] 
院校代碼
11418
主要獎項
奧運會志願者工作優秀組織單位
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赴美社會實踐優秀學校

北京城市學院辦學歷史

編輯
1984年3月,北京城市學院的前身海淀走讀大學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為中國第一所國家承認學歷的民辦高校。
1996年,海淀走讀大學被國家教委委託試點高等職業教育。
2003年4月,教育部批准海淀走讀大學升格為本科院校,並更名為北京城市學院。
2011年10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北京城市學院自2012年起開展研究生教育,成為中國第一批擁有碩士研究生招生培養資格的民辦高校。
2020年7月,北京城市學院與北京京劇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4] 
北京城市學院 北京城市學院

北京城市學院辦學條件

編輯

北京城市學院院系專業

截至2021年11月,學校有本科專業62個, [6]  設有9個學部和1個系。 [3] 
學部(系)
專業
公共管理學部
法學、社會工作
經濟管理學部
金融學、金融科技、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文化產業管理(管理學)、供應鏈管理、旅遊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
國際文化與傳播學部
廣播電視編導、翻譯、英語、西班牙語、德語、法語、動畫(日語國際課程班)、
傳播學(英國諾森比亞大學雙學位國際課程班)、
工商管理(奢侈品管理方向英語國際課程班)、
會計學(英國赫爾大學雙學位國際課程班)、
金融學(美國新澤西城市大學雙學位國際課程班)、
旅遊管理(國際旅遊方向韓語國際課程班)
藝術設計學部
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藝術、環境設計、 動畫、服裝與服飾設計、產品設計、工業設計
表演學部
表演(影視表演、曲藝表演、模特表演)、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影視編導)、音樂表演(音樂教育)、舞蹈表演(體育舞蹈與教育)、攝影、影視攝影與製作、視覺傳達(人物造型設計)
生物醫藥學部
生物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中藥學、藥學、護理學、康復治療學
信息學部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車輛工程、機械電子工程、交通工程、工業設計
城建學部
建築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土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工程造價、環境工程、地理信息科學、城市管理
教育學部
學前教育、教育學、小學教育、書法學(書法教育)
工藝美術系
工藝美術、文物與博物館學
參考資料: [28-36]  [46] 

北京城市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2021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省級精品課程1門,北京市級重點專業4門,北京市級精品課程2門,有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7個,有北京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 [6-7]  [9]  [26] 
學院校門 學院校門
北京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藥與生物技術實驗教學中心(2009年)
北京市級重點專業: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信息安全、人工智能
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環境設計 [9]  、傳播學、中藥學、會計學等 [37] 
北京市級精品課程
序號
課程名稱
負責人
獲批年份
級別
1
汽車發動機故障診斷技術
趙新
2007年
北京市級 [39] 
2
環境科學概論
崔玉靜
2010年
北京市級 [40] 
  • 教學成果
據2021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個、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三個;其中2019年共出版教材16種,有北京高校“優質本科教材”3本。獲批教育部2018年第二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2個。 [6-8]  [22] 
北京高校“優質本科教材”:《出鏡報道與新聞主持》、《生物化學實驗指導》 [45]  、《大學藝術英語2》 [6] 
教育部2018年第二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序號
項目名稱
負責人
1
金融科技背景下應用型高校《金融風險管理》課程資源優化建設
宋彤
2
智能製造類專業師資培訓
白晶
3
基於紅亞科技產學合作的師資培訓項目
劉雅麗
4
北京城市學院外語類專業教師培訓
呂英莉
5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及工程造價專業BIM課程建設師資培訓
高豔華
6
“互聯網+”背景下國際貿易專業師資培訓
劉暢
7
基於實戰沙盤的創業師資能力提升培訓項目
鄧凱元
8
“雙創”背景下經管創新實踐基地建設研究
顏穎
9
基於行業和區域發展需求的財富管理人才特訓營
王海霞
10
基於城建類智慧城市虛擬現實教學軟件的開發及應用
劉容宇
11
臨空經濟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項目
顏穎
12
基於城鄉規劃專業教學的虛擬現實實踐基地建設 [21] 
鄧曉瑩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
名稱
獎項
主要完成人
《基於“四教育”理念的社會服務驅動式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實踐》
一等獎
劉林、胡麗琴、陳茂旺、葉映芳、陳紅
《以培養綜合應用能力為目標的4I式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二等獎
祁穎、顏士軍、趙佳因、鄭麗紅、張寧
《北京高等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優化佈局的研究》
二等獎
郭靜、劉林、張丹海、徐寶力、吳敏
《院校教育與師承教育相結合的中藥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二等獎
敖冬梅、陳雲華、秦雯、楊春梅、王國寶

北京城市學院學科建設

據2020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北京城市學院有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和1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管理碩士教育項目。 [4]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專業領域
中藥學碩士
藝術碩士
電影
藝術設計
廣播電視
美術
社會工作碩士
社會工作
公共管理碩士
公共管理
中外合作辦學碩士教育項目:項目管理(由英國華威大學授予項目管理專業理學碩士證書)

北京城市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教學樓 學院教學樓
據北京城市學院2020-2021學年科教學質量報告顯示,學校有專任教師1023人、外聘教師918人,具有高級職稱的專任教師326人,佔專任教師的比例為31.87%;具有研究生學位(碩士和博士)的專任教師958人,佔專任教師的比例為93.65%。有國家級、省級教學名師12人。 [6]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高豔玲 [17] 
北京市優秀教師:王培英、李寶珍、郭樂深 [15]  [18]  [25] 
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吳繼娟、韓建新 [14]  [16] 
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孫巧雲、劉雪梅 [10-11] 
北京市“高創計劃”教學名師:王培英 [12] 
北京市師德先鋒:趙記同、高清華 [13] 
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
負責人
電子信息工程教學團隊 [34] 
吳繼娟

北京城市學院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8月,學校先後同50多所中國國外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
2013年,與英國華威大學聯合舉辦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管理碩士教育項目。
2015年,在歐洲聖馬力諾建成具有中醫藥特色的孔子學院,開設具有校本特色的全外文課程。
2016年,入選北京市“高水平人才培養計劃--外培項目”,公派學生赴社斯旺西大學學習。
2016年,建立“整學期交流項目”,與中國國外部分合作院校共設獎學金,鼓勵相關專業學生在大學期間赴中國國外院校學習一個學期。共有數百名學生分別前往加拿大、美國、英國、法國、韓國參加該計劃。
2017年,學校順利通過歐盟審核,成功加入歐盟伊拉斯莫斯(Erasmus+)高等教育獎學金交流項目。
2019年,學校成功獲批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全日制留學生獎學金項目, 舉辦中藥學全日制研究生層次留學生項目。 [19] 

北京城市學院學校榮譽

2021年6月17日,北京城市學院黨委被中共北京市委評為“北京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27] 
2022年4月,北京城市學院表演學部19人物造型本團支部入選“北京市五四紅旗團支部”擬表彰名單。 [47] 

北京城市學院學術科研

編輯

北京城市學院科研平台

據2022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首都城市環境建設研究基地、中國信訪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首都城市治理與綜合執法研究所(與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合作成立)、眾城智庫(城鎮化研究院)、北京社會組織服務評估中心、北京城市學院城市發展研究所、北京城市學院學科閲讀研究所等科研機構。 [41] 

北京城市學院科研成果

據2022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教師教師參與的國家級與省部級科研課題、各類橫向課題200餘項,發表高水平論文1200多篇,其中百餘篇被EI等三大索引收錄,並多次獲得國家和北京市獎項。 [20-22] 
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民辦高校黨組織參與重大決策、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調查研究》(賈詠梅)
國物流學術年會優秀課題研究成果三等獎
序號
項目名稱
獲獎級別
負責人
年份
1
城市物流規劃流程與方法研究 [42] 
國物流學術年會優秀課題研究成果三等獎
杜文龍
2011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序號
項目名稱
負責人
年份
1
基於時間序列雙極化被動微波遙感數據的植被有效光學厚度反演算法研究 [44] 
李雲青
2016年
2
β-葡萄糖醛酸苷酶內外切底物催化識別的分子機制 [43] 
劉豔麗
2018年

北京城市學院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1年9月,學校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215.29萬冊,生均紙質圖書87.79冊,當年新增28.13萬冊;擁有電子期刊2.16萬冊,學位論文517.18萬冊,音視頻127小時。 [6] 
學院圖書館 學院圖書館
  • 學術期刊
《北京城市學院學報》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管、北京城市學院主辦的社會科學類學術期刊。該刊主要刊登民辦高等教育理論研究和高等職業教育理論與實踐方面論文以及各個學科的專業論文。 [38] 
北京城市學院學報 北京城市學院學報

北京城市學院文化傳統

編輯

北京城市學院形象標識

  • 校徽
學校校徽以藍為底色,主體部分是一棟建築,寓意城市;圖案下方的1984則為建校時間;學校中英文全稱分別位於上下方。 [3] 
校徽 校徽

北京城市學院精神文化

  • 校訓
改革探索、勤奮進取、艱苦創業、開拓前進
學校校訓反映了時代特徵,是具有改革精神、創業精神和奮鬥精神的校訓詞,當代大學生要用正確的思想武裝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立志把自己鍛造成為最優秀的人才,爭取為祖國、為人民建功立業。 [3] 

北京城市學院現任領導

編輯
職務
姓名
校理事會理事長
賈春旺
黨委書記
龔裕
黨委副書記
秦士友、葉映芳
紀委書記
王琳
校長
常務副校長
副校長
温宗勇、秦士友、胡麗琴、袁佳、練玉春
參考資料: [4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