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播音與主持藝術

(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

鎖定
播音與主持藝術(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Art)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藝術學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旨在培養具備新聞傳播基本理論知識和深厚的文化功底,熟悉中國新聞宣傳政策及法規,能從事播音、節目主持、採編、節目製作及其他相關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 [1] 
中文名
播音與主持藝術
外文名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Art
專業代碼
130309
專業層次
本科
學科門類
藝術學
專業類別
戲劇與影視學類
修業年限
四年
授予學位
藝術學學士

播音與主持藝術發展歷程

1940年12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座廣播電台——延安新華廣播電台誕生,標誌着人民廣播播音的開始。
1943年的春天,廣播發射機發生了重大故障,被迫中斷播音,期間停播兩年多。
1945年8月,延安新華廣播電台恢復播音。
1947年3月,延安台改名為陝北新華廣播電台。
1948年3月下旬,陝北台隨新華總社一起由太行遷到平山。
據1947年9月統計,各解放區已經有廣播電台10座。
1949年10月1日,丁一嵐齊越登上天安門城樓,現場廣播了開國大典的盛況;同年12月,北京新華廣播電台正式定名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當時又從全國各地電台抽調來一批優秀播音員,並從青年學生中招收了一批新人。
1958年5月,中國第一座電視台——北京電視台開始試播。最初沒有專職播音員,才有了正式的專職電視播音員。
1956年5月,劉少奇代表中共中央聽取中央廣播局工作彙報時,建議創辦培養廣播幹部的高等學校。
1958年9月,中央廣播局在原有的廣播技術人員培訓班基礎上,創辦了北京廣播專科學校。
1959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北京廣播專科學校擴建為北京廣播學院。
1963年,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正式開辦兩年製播音專業大專班。 [2-4] 
1998年,教育部第三次修訂《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頒佈實施,新的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代碼050419*)取代原播音專業(代碼050305*)。 [5] 
2012年10月,教育部第四次修訂《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頒佈實施,藝術學獨立成為一級學科,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屬於藝術學科下戲劇與影視學類的專業,專業代碼由050419*變更為130309。 [6] 

播音與主持藝術培養目標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着眼於廣播電視發展的學科與產業前沿,旨在培養具有廣播電視節目編導、紀錄片導演、頻道與欄目策劃、節目採訪製作,以及在廣播、電視、網絡等傳媒機構從事播音主持及其他語言傳播工作的複合型人才。
各高校應根據自身的基本定位制定合適的培養目標。培養目標應保持相對的穩定性,同時應根據社會、經濟和行業的發展需要,定期進行評估,並適時進行修訂和完善。

播音與主持藝術培養規格

  • 學制與學位
1、基本學制為4年,各高校可在四年制基礎上,實行彈性學制。總學分建議控制在160學分以內。
2、學生完成各專業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和學分要求,考核合格,准予畢業。符合規定條件的,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
  • 素養要求
1、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2、養成良好的道德品格、鍵全的職業人格、強烈的社會職業認同感,具有服務於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國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掌握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知識,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具備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時代意識和國際視野。
  • 知識要求
1、系統掌握廣播電視藝術學的基本理論;
2、瞭解廣播電視傳播的理論和技術發展最新動態;
3、掌握廣播電視專業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
  • 能力要求
1、掌握採、寫、編、攝、評、説、播的基本技能;
2、掌握廣播電視節目的創作方法和製作技巧;
3、能夠運用廣播電視藝術學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編導與播音主持創作。

播音與主持藝術課程體系

播音與主持藝術總體框架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課程框架總體上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
理論教學課程體系包括通識教育類課程、公共基礎類課程、專業基礎類課程和專業教育類課程;
實踐教學包括認識實習、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作品)等獨立設置的實踐環節和課內實踐(實訓)環節,實踐教學學分不低於總學分的25%。
各高校可根據實際情況設雙學位或輔修專業,制定課程學分和技能訓練的基本要求。可選擇一些反映學科前沿、學校特色的知識單元作為選修科目。有條件的學校可制定並實施中國國內(外)學生交換計劃、各類形式和層次的聯合培養,以及開展雙語教學。

播音與主持藝術理論課程

  • 通識教育類課程
通識教育類課程主要包含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類、自然類科學課程,旨在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應根據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類的特點和社會行業實際需要,設置一定數量的通識教育課程,形成通識教育課程體系。
學生修讀通識教育類課程一般不少於2門。
  • 公共基礎類課程
公共基礎類課程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體育、外語、計算機、軍事理論等。
  • 專業基礎類課程
專業基礎類課程主要指學科基礎理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課程,含史論類課程(如藝術概論、廣播電視導論、新媒體概論)、基礎理論課程(寫作、視聽語言、廣播電視編導概論)、基本技能訓練課(電視編輯、攝像基礎、電視節目製作)。
  • 專業類課程
主要指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課程。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可開設新聞節目與播音主持、綜藝節目主持等課程。
還可以自主設置專業選修課程或專業方向課程模塊,供學生選擇。鼓勵開設跨學科、跨專業的新興交叉課程和網絡新媒體相關課程。

播音與主持藝術實踐教學

  • 認知實習
認知實習指通過組織學生到媒體參觀學習,聽取相關介紹,瞭解行業現狀和發展動態,使學生對專業、行業、產業有初步的認識,為學生專業課程學習打下基礎。
  • 專業實習
專業實習是對學生專業技能的訓練和培養,也是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各高校應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搭建校內、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以拓展實習資源。根據廣播電視藝術學的特點,應以作品創作為核心開展專業實踐活動。
專業實習可採用在專業課程中理論加實踐和設立獨立的專業實踐環節等多種模式進行。
  • 畢業實習
畢業實習是指學生在畢業之前到媒體參與一定的實際工作,在實習崗位上獲得訓練,進一步熟悉工作環境、提升專業素養、獲得工作能力的實踐教學形式。
  • 畢業論文(作品)
1、選題要求。畢業論文(作品)是學生培養的一個綜合性環節,學生可以通過畢業論文或畢業作品的形式來完成這一環節的綜合訓練。畢業論文選題應圍繞廣播電視行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及新媒體的發展來進行;畢業作品應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創作一件完整的作品。
2、內容要求。畢業論文應論證有力,邏輯嚴密,合理鋪陳材料;在理論、方法和視角上力求有所創新;在研究結論上力爭提出新的見解;鼓勵運用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來綜合分析。
畢業作品應通過審美創作實踐強化敍事與表達能力,激發創新精神,提升藝術表現力。
3、指導要求。為保證和提高畢業論文(作品)質量,指導教師應對畢業論文(作品)的全過程進行指導。主要職責有:向學生講解選題意義,提出明確要求,指導學生選題或自主擬題,制訂指導工作計劃。指導學生擬定畢業論文(作品)寫作(創作)提綱。介紹參考書目,進行文獻檢索指導。對畢業論文(作品)的總體方案進行指導。督查畢業論文(作品)進度,對學生提出的間題給予耐心細緻的指導。審閲畢業論文(作品)初步成果,指導學生進行修改。對所指導的畢業論文(作品)做出專業性評價。
指導學生做好畢業論文(作品)答辯的準備工作。參加學生的畢業論文(作品)答辯。
  • 創新創業教育
1、為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設置此類課程。
2、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就業創業指導、創業基礎等方面的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計入理論學分。
3、將學生開展的創新實驗、發表論文、獲獎作品、獲得專利和自主創業等折算為學分,計入實踐學分。

播音與主持藝術教學條件

播音與主持藝術教師隊伍

  • 師資規模與結構要求
1、專業教師隊伍應滿足專業教學需要。
2、在專業教師隊伍中,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比例應當不低於90%。
3、教師團隊中應該有學術帶頭人,學術帶頭人應由在本專業領域教學、研究或創作中經驗豐富的資深專任教師擔任。
  • 教師背景與創作能力
1、教師背景
(1)應具有良好的品德修養和職業操守。
(2)系統掌握廣播電視藝術學的基本理論和實踐方法,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國際視野,清晰瞭解學科前沿和最新的發展趨勢,能提出前沿性的學術問題並具有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
2、創作能力培養
(1)實踐性強的課程的主講教師應具有實務工作背景或實務經驗。
(2)教師隊伍中應當包括一定比例的具有業界經驗的專家,可採取專兼職的方式引入。
(3)能從事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學,又有節目創作經歷和經驗或從事過一線廣播電視節目的“雙師型”教師應占一定比例;配有專職實驗指導教師和相應的專職實驗室管理人員。
3、生師比
(1)專任教師數量應與高校的學科地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和授課學時相匹配。
根據教育部相關文件規定的辦學條件指標,生師比應不高於11:1。
(2)可根據專業需要聘請一定數量的兼職主講教師,尤其應積極聘請具有實踐經驗並來自行業一線的兼職教師。
(3)兼職教師應納入教師考核,聘請的校外教師經摺算後計入教師總數;應合理控制班級授課規模,有足夠數量的教師參與實踐教學輔導。

播音與主持藝術設備資源

  • 信息資源
1、購買和自建若干專業知識數據庫,能夠為師生提供便捷地開展文獻檢索、科技查新、代檢代查、館際互借、文獻傳遞等多類型、多層次的需要服務。
2、與中國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和業界建立學術聯繫,舉辦一定數量的國際、中國國內學術研討會,及時瞭解和掌握專業前沿信息。有條件的學校可建設專門的教學信息資源平台或若干門在線開放課程等數字化教育資源。
3、學校圖書館和院系資料室應有一定數量的廣播電視藝術學類圖書資料等,每年還應購買一定數量的中國國內外最新專業圖書資料。綜合性重點高校生均專業圖書不少於100冊,生均年購進圖書不少於20冊;師範院校和地方院校生均圖書不少於50冊,生均年購進圖書不少於10冊。
  • 教學設施
1、具備基本的教學辦公場所和設備,能滿足學科建設、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的需要。
2、配備必要的設備,如數碼相機、高清攝像機、專業燈光設備、舞台音響、軌道、錄音設備等。
3、應建立滿足教學要求的多媒體專業教室、語音室、實驗室(如虛擬演播廳、專業攝影棚、非線性編輯室等),並配置需要的設備,以滿足教學和科研需要。
  • 實踐教學基地
1、應建設相對穩定的校內或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以滿足實踐教學需要。
2、健全教師、學生的對外交流制度,有計劃地派遣師生出國實習或考察。
3、提供充足的實習經費,以保障實踐教學的效果。

播音與主持藝術教學經費

必須具備必要的經費,主要用於圖書資料購置、教材建設、教學團隊建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和實驗室建設等。

播音與主持藝術質量保障

  • 質量監控體系
1、各高校應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為基礎,建立覆蓋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體系、專業師資、教學條件五項指標的質量保障目標系統。
2、質量監控規範
各高校應圍繞各質量保障目標要求,制定質量保障實施規範,建立信息反饋機制和調控改進機制,開展經常化和制度化的質量評估,確保對教學環節全過程實施有效監控,保證教學質量的持續提高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充分實現。
  • 質量監控
1、質量監控體系
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制定專業教學質量保障、監控與評估辦法及實施細則。對專業定位、辦學思路、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管理評審、教學評估、公眾監督,以及教學質量監控機構、責任人及職責等予以明確規定,建立起對教務運行、教學過程、教學經費、設施建設、教學改革與研究、教學計劃修訂、實踐教學改革等全方位、分層次的質量管理體系。應定期進行全面的教學質量檢查與評估。
2、質量監控措施
充分發揮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學術指導委員會的作用。建立日常管理、定點管理與定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機制。
日常管理:須由院長(系主任)負責對執行本科教學質量保證項目的情況進行日常管理。
定點管理:須由專門的質量管理組織或個人對教學質量控制點進行定點管理。實施定點管理的組織有教學指導委員會、督導組等,個人則有教師、學生、用人單位代表等。
定期管理:須由學校和學院組織定期的管理評審、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業評估(認證)、專項評估着重加強教學過程的管理。

播音與主持藝術培養模式

  • “專業分流”模式
該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在這種培養模式的實施過程中,大一階段學生接受統一的專業基礎課程教育,在大二實施專業分流,學生可以依據自身的基礎知識、興趣愛好及未來發展需求等選擇不同的專業方向。 [7] 
  • 因材施教培養模式
因材施教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因材”,指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另一方面是施教”,指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採用針對性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人才個性化培養過程中,因材施教就是要將學生特點中可用的部分保留與發揚,不良的部分進行去除與改造。 [8] 
  • “1+X”人才培養模式
“1+X”人才培養模式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化內涵,將地域文化因子有機的注入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和實踐中,而且對中國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育的發展有着推動作用。
所謂“1+X”中的“1”就是指專業基礎,專業基礎是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基石,其中包括:普通話語音基礎、語言表達、主持人思維以及廣播電視播音等專業理論和實踐課程。對於中國各個地方高校的具體情況而言,在授課方式上儘量實行小班授課,讓每個學生能夠真正利用好課堂教學時間,在專業課的學習中把專業技能練紮實。在夯實專業基礎後,各個地方高校還應該結合自身的優勢,確立好一個自身的播音與主持藝術人才培養方向。每個地方高校將學科建設和地方特色緊密結合,實行“局部撒網,重點撈魚”的人才培養模式,即是“1+X”模式中的“X”。 [9] 
  • “三階引導”型人才培養模式
“三階引導”型人才培養模式把對學生的引導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這三個階段是延續性和承接性的,每一階段對下一階段的引導都有這先導式的影響,考慮到學生的情況各異,三個階段的引導彼此之間沒有絕對明確的界限,在此意義上,也可以認為“三階”呈現為螺旋式發展樣態。
代表院校:衡水學院
  • “寬基礎、重實踐、突特色”的課程體系
在“寬基礎、重實踐、突特色”的指導思想下,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課程體系可以設置為四大模塊:學校公共課程模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專業技能教育課程模塊和實踐教學模塊。
具體的課程模塊結構應該遵循進階化原則。大學一、二年級着重解決學生的“怎麼説”、“怎麼寫”、“怎麼做”,標準的普通話、較好的寫作能力與基本的節目製作與主持能力是大學初級階段的教學目標。大學三、四年級則主要解決學生內在素養與專業方向定位問題,該階段的教學應圍繞學生的綜合素養的提升和學生專業方向選擇問題進行,體現個性化。 [10] 

播音與主持藝術發展前景

播音與主持藝術考研方向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考研方向有:廣播電視、戲劇與影視學、新聞與傳播、傳播學。

播音與主持藝術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到各級廣播電視台、網絡新媒體、宣傳部門等新聞傳播機構從事播音、主持、新聞採編等工作,也可以到文化傳播公司、企事業單位等從事與商務禮儀主持、影視配音、文藝演出、羣眾文化活動等相關工作。 [11] 

播音與主持藝術開設院校

地區
院校名錄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慶
四川外國語大學、長江師範學院、西南大學重慶大學、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重慶外語外事學院
河北
邯鄲學院、衡水學院、河北民族師範學院、廊坊師範學院、河北地質大學、河北師範大學、河北大學、滄州師範學院、河北傳媒學院
河南
安陽師範學院、鄭州師範學院、許昌學院、平頂山學院、黃淮學院、洛陽師範學院、周口師範學院、商丘師範學院、南陽師範學院、信陽師範學院、河南工業大學、河南大學、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南陽理工學院、安陽工學院、中原工學院、安陽學院、商丘學院、黃河科技學院、鄭州經貿學院
山東
臨沂大學、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泰山學院、山東藝術學院、山東體育學院、濰坊學院、山東師範大學、齊魯理工學院
山西
山西傳媒學院、運城學院、山西師範大學、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山西工商學院、山西師範大學現代文理學院
安徽
皖西學院、黃山學院、安徽師範大學、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安徽新華學院
江西
九江學院、宜春學院、新餘學院、贛南師範大學、上饒師範學院、南昌航空大學、江西師範大學、南昌大學、江西應用科技學院、江西科技學院、南昌工學院、江西服裝學院、南昌理工學院、江西師範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
江蘇
南京藝術學院、鹽城師範學院、江蘇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蘇州大學
浙江
湖北
武漢大學、湖北工程學院、江漢大學、三峽大學、長江大學、湖北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體育學院、黃岡師範學院、武漢晴川學院、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武漢工程科技學院、武昌理工學院、武漢東湖學院、漢口學院、武漢傳媒學院
湖南
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湖南女子學院、湘南學院、長沙學院、湖南信息學院
廣東
暨南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海洋大學、深圳大學、廣東財經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
廣西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賀州學院、廣西藝術學院、廣西民族大學、廣西大學、南寧師範大學、北海藝術設計學院、廣西外國語學院、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
雲南
昆明理工大學、雲南師範大學、雲南藝術學院、曲靖師範學院
貴州
遵義師範學院、黔南民族師範學院、貴州師範大學、貴州大學
四川
四川文理學院、西昌學院、內江師範學院、樂山師範學院、西南石油大學、西華師範大學、四川師範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綿陽師範學院、四川音樂學院、成都文理學院、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四川傳媒學院、四川大學錦江學院
陝西
陝西科技大學、西北大學、西安體育學院、西安外國語大學、西安工程大學、寶雞文理學院、咸陽師範學院、陝西服裝工程學院、西安翻譯學院、西安培華學院、西北大學現代學院、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
青海
寧夏
黑龍江
齊齊哈爾大學、黑龍江工商學院、黑龍江外國語學院
吉林
北華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吉林藝術學院、長春師範大學、吉林動畫學院、吉林外國語大學、長春光華學院、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
遼寧
瀋陽音樂學院、渤海大學、瀋陽師範大學、遼寧師範大學、遼寧大學、瀋陽大學、瀋陽城市學院、遼寧傳媒學院、大連藝術學院
西藏
新疆
內蒙
內蒙古藝術學院、集寧師範學院、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範學院
海南
三亞學院、海口經濟學院
福建
三明學院、廈門理工學院、華僑大學
甘肅
蘭州文理學院、蘭州城市學院、西北師範大學
資料來源:中國高校之窗;摘錄時間:2020年4月24日 [12-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