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雷州文化

鎖定
雷州文化泛指形成、發育於雷州半島,並輻射周邊地區的一種區域文化。 [4]  是廣東省湛江地區,形成獨特的以閩語雷州話為通用語言的區域文化。
湛江雷州市、遂溪縣和徐聞縣以及湛江市區和廉江市、吳川市的部分地區,形成獨特的以閩語雷州話為通用語言的區域文化(即“雷州文化”)。 [9] 
雷州文化有鮮明的異於其他地域文化的熱帶海洋、崇尚自然、樸實無華、剛毅有力、開拓進取、開放包容、務實求變等文化物質和風格,構成一個海陸文化兼具獨特地域文化體系。 [4] 
雷州文化是廣東文化版圖中不可或缺並具有獨特魅力的重要文化區域,是嶺南地區古老、持續時間長的文明之一,與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並列為“嶺南四大文化”。 [1] 
中文名
雷州文化
外文名
Leizhou Culture
別    名
雷州半島地方文化 [4] 
流行地區
雷州半島及周邊地區
通用方言
閩南語-雷州話 [1] 
代表文化
雷州音樂、雷劇、石狗、人龍舞等

雷州文化名稱由來

雷州三元塔公園 雷州三元塔公園
過去在討論中,有“雷州文化”、“雷陽文化”、“高雷文化”等眾多備選提法,“雷州文化”無疑是比較合適的提法,由於雷州半島從唐代起就由雷州府管理,而雷州府的管理區域和建制與如今的湛江市相當,所以,稱之為“雷州文化”理由比較充分。 [4] 
但是,由於過去三雷之一的海康縣改名為雷州市,從而干擾了人們的視線,其他地區的人有可能誤以為“雷州文化”與已無關從而另有想法。 [4] 
司徒尚紀教授的上述定義解決紛爭,統一認識做出了貢獻。
這一定義説明,“雷州文化”是“雷州半島地方文化”的簡稱,如果大家都在這個層面上理解和使用“雷州文化”的概念,就會使人的認識最大限度地統一起來。 [4] 

雷州文化地域分佈

雷州文化在嶺南文化中獨樹一幟。
雷州市是廣東省唯一的縣級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位於雷州半島中腹,東臨南海,西瀕北部灣,扼瓊州海峽之咽喉,乃古代“海上絲路”之要津,素有“嶺南名郡”、“天南重地”之稱。 [7] 
雷州府 雷州府
在數千年的文化發展過程中,雷州半島的雷州市遂溪縣徐聞縣以及湛江市區廉江市吳川市的部分地區,逐漸形成獨特的以閩語雷州話為通用語言的區域文化(即“雷州文化”),雷州城是雷州文化的核心區域。
雷州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早在五千年前新石器時代便有先民繁衍生息,自元鼎六年 (公元前111年)置徐聞縣治、合浦郡治始,長期為縣、郡、州、軍、路、府、市之治所,是古代雷州半島及環北部灣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7] 

雷州文化雷州方言

雷州話(Leizhou dialect ),即稱雷語 , 海內外雷人同胞的共同母語。屬閩語系一支,主要分佈於國內的廣東省西南部 、廣西東南部 以及海外的東南亞、歐美華人華僑聚集地區。
雷州話通行範圍很廣 ,是雷州半島及周邊地區人民的日常生活使用語言。今湛江市屬的雷州市、遂溪縣、徐聞縣、麻章區、東海島、廉江市南部、桂東南等地都通行雷州話,國內人口覆蓋800多萬,海外人口約150萬,為廣東省四大方言之一。 [8] 

雷州文化發展過程

雷州文化文化簡介

來自不同地區、民族或民系的文化,長期在雷州半島上交流、碰撞、整合,大約在明代,主要以雷州話(亦稱黎話,但不是海南黎族使用屬壯侗語族的黎語)形成為標誌,表明雷州文化作為福佬文化一個亞文化產生。
明人王士性指出:“廉州中國窮處,其俗有四民:曰客户,居城廓,解漢音,業商賈(指客家人);二曰東人,雜處鄉村,解閩語,業耕種(來自閩語區之人);三曰俚人,深居遠村,不解漢語,惟耕種為活(指黎族人);四曰蛋人,舟居穴處,僅同水族,亦解漢語,以採海為生(指水上居民)”。此處所説廉州包含今雷州半島。
清代雷州話進一步成熟,外地人已聽不懂這種方言。乾隆張渠《粵東聞見錄》指出:“高廉雷瓊之間,益侏難解。官司聽訟,恆任隸役傳達。至於吏、禮户庫,往往呼此而彼應,即胥役亦不能辨。幸近奉功令,士人應試,皆先學習官音,庶臻同文之盛雲”。當然,雷州風俗、飲食、宗教等也在此前後定型,表明雷州文化作為一個區域文化體系脱羽成熟,也是多個文化要素歷經長期整合的結果。 [2] 
千百年來,雷州人民自覺豐富生活情趣,形成富有雷州特色的民間風俗。民俗活動豐富多彩,包含了宗教、藝術、體育等內容,涉及生產、飲食、祭祀、娛樂多個方面。雷州民俗文化在嶺南文化中獨樹一幟。主要包括雷歌、雷劇、姑娘歌、雷州音樂、鬧元宵、雷州儺舞、井尾坡民俗節、風箏節、十三腔、舞鷹雄、雷州飄色、人龍舞、下火海、滾筋牀、穿令箭、目連舞、頭祿花燈、蜈蚣舞高蹺龍舞等。 [3] 

雷州文化俚僚文化

雷州半島時屬交趾部,自屬土著里人分佈區。
雷州半島屬合浦郡地,亦為俚人區域。
其時雷州還是“瑤、壯、侗、僚與黎雜處之地”,但他們多是從俚僚中分化出來的,有一部分相繼走上漢化道路。
古代黎族不限於海南島,雷州半島也是其居地。後來他們部分漢化,部分遷居海南。
俚僚文化在雷州半島留下深深的痕跡,在各個文化層面上表現出來;又因為俚僚文化是雷州半島最早的歷史文化,所以也是底層文化,成為以後雷州文化最基本構物之一。 [2] 

雷州文化閩潮文化

雷州三面臨海,其海洋地理環境與資源遂成為最富海洋文化特性的閩潮人移居和開發的對象。唐代,已有“徙閩南之民於合州”之説。宋以後,移居雷州的閩潮人更多,幷發展為當地居民的主體,這有大量家乘、族譜記載。明清遷居雷州閩潮人不減於前。明清時應募至雷州半島開墾的閩潮人更不在少數。閩潮移民所帶來閩潮文化在雷州空間佔用和流佈,整合雷州文化一部分。可以説,閩潮文化是雷州文化一個最重要來源,從雷州居民後來歸屬於福佬系看來,這誠不為過。 [2] 

雷州文化中原漢文化

秦漢中原封建勢力進入雷州半島,設立郡縣,中原漢文化開始在當地紮根生長。
漢代興盛一時的徐聞、合浦港,即為漢文化在當地傳播的強大基地。其中徐聞港地望不出雷州半島,無論今徐聞還是海康都有大量漢墓,僅徐聞就有290多座,出土“萬歲”瓦當、捲雲紋瓦、陶板瓦、灰坑、井、柱洞、宜宮磚、錢紋磚等建築遺存遺址,以及鐵、銅器、五銖錢、龜鈕銅印、各種陶器等,顯示今徐聞縣西南五里鎮二橋、仕尾一帶大有可能為古徐聞縣城或港口,中原建築文化在當地傳播無可置疑。
在與海康鄰近的徐聞沿海,也發現不少漢代文物,其文化風格與在廣州、澄海、五華出土的同類器物相同或相似,既受南越文化,也受中原漢文化影響,有非同尋常的淵源關係。至中原的政治、經濟制度,以及精神文化等,也先後傳播至雷州各地,漸漸成為當地文化主宰。例如劉宋時徐聞著名大户阮謙之,其祖父東晉時舉家遷入徐聞,數十年後到阮謙之時,已發展為當地豪紳大户,成為封建文化在徐聞的代表人物。
經唐代俚人大規模漢化或他遷,到宋代以降,中原漢文化漸漸成為雷州主流文化。雖然閩潮文化這時也伴隨移民高潮傳入,但它代表的是民間文化,自不能與擁有強勁文化勢能的官方文化,即中原漢文化相比。隨着封建統治的加強,中原漢文化日益牢固地佔領各個文化陣地,也是雷州文化主體。 [2] 

雷州文化開疆文化

雷州半島向稱“天南重地”,為中國大陸最南地理區域,與海南島一樣,古代是封建王朝貶謫罪臣或途經之地。這些流落邊疆的政治或文化人,多致力於傳播中原文化,推動當地文化發展。這種由流寓人物在邊陲地區傳播的漢文化,後被稱為“開疆文化”。它的一個最大特點是以流寓人物為載體,以自己活動改變當地落後文化,有助於邊疆地區開發和進步。當然歷史上進軍邊疆所帶來文化傳播,也可列入“開疆文化”範疇。 [2] 
  漢代以來,雷州半島已為中原政治勢力所及或南下所經之地,從漢兩伏波到後來統一嶺南戰爭,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強了中原文化在雷州傳播。歷史上有過許多文化名人,如唐宋時即有7位宰相貶雷或途經逗留,官階以下者更不勝其數。雷州西湖十賢祠所祀奉的10位大賢,即寇準李綱趙鼎李光王巖叟蘇軾蘇轍任伯雨秦觀胡銓等即為他們的代表人物。他們在當地興教化,辦水利,發展生產,改善民生,培養人才,貢獻匪淺。如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坐貶徐聞典史,為一個未入流小吏。他見百姓窮困,官吏橫行,應從教育入手,以正吏治民風,他創辦貴生書院,升座講學,座無虛席。這些貶官逐客到來,恰如羣星殞落夜空一樣,照亮了文化荒涼雷州大地。其流風所及,仍未泯滅。保留雷州十賢祠真武堂蘇公亭、寇公亭、萊公井、徐聞貴生書院等即為開疆文化在雷州歷史見證,它們深藴的文化內涵已融合進雷州文化之中。 [2] 

雷州文化海外文化

雷州半島海岸線曲折綿長,港灣眾多,又有徐聞以及附近合浦古港;緊靠歷史早期中原南下北部灣湘桂走廊這條水陸交通線;而雷州半島上台地廣佈,容易通過,海陸交通方便,海上絲綢之路對它影響甚大,海外文化得以參與雷州文化的形成和傳播。徐聞出土漢代舶來水晶、琉璃、瑪瑙、琥珀;徐聞和遂溪出土南朝波斯銀幣、銀盒、銀手鐲等飾物,高州良德出土唐代崑崙奴女人頭像;明清時期發掘的荷蘭銅炮、越南銅錢、日本瓷器、銀圓、歐洲青花瓷器等,它們早期的以波斯為主,也有來自東南亞和南亞,後期的包括西班牙、日本、荷蘭、英國等,這些器物所代表的海外文化都在雷州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 [2] 

雷州文化文化內涵

無論是土著俚人,還是入居閩潮人,都視海洋為他們經濟生命線,以耕海為生活一個主要來源,也是雷州海洋文化最基本一個層次。在雷州半島新石器或秦漢文化遺址中,都有不少石和陶製網墜,如海康英利鎮蘭圓嶺、海母鄉英樓嶺、廉江河唇鎮鴨嶺、吳川梅菉鎮、梧山嶺、塘尾鎮南蛇嶺,三村港鎮大兜嶺、遂溪江洪鎮鯉魚墩、黃略鎮禮部村、洋青鎮羅馬壇等遺址,除了捕魚工具還有大量蜆螺、魚骨等,顯示土著居民從遠古時代起就與海洋有不解之緣。 [2]  宋代以來,大片河海灘塗被開墾而成為新的糧倉。如雷州灣和南渡河出海口一帶,地勢低窪,海潮侵襲,長期處於沉睡狀態。宋代閩潮移民到來,修成南北大堤和灌渠,引淡沖洗,經數代努力,大片斥鹵化為沃壤,遍地荊棒變成稻梁。到明代,雷州東西兩洋成為雷州半島最大糧倉,耕海同時向農業土地利用方向轉變。 [2] 
故萬曆《雷州府志》説雷城附近“宋始築岸防海,以開阡陌”。則此前,魚鹽生產是開發海洋資源的主要形式;此後,其地位也沒有降低,志稱雷州地區“山民務家圃以盡地力,海人謀魚鹽以養身家”。如電白一帶海岸“漁箔橫列,以海為田”,當地人“漁佃為生”,即用竹製“漁箔”圍灘塗,使魚類養殖、儲存、捕撈三者達到完善空間組合,有效利用水體、灘塗和餌料,使漁業生產工場化和規範化,取得精養密放效果。這種方式類似網箱養魚,為一項先進技術,其經濟效益大於海洋捕撈,故時有“白米鮮魚電白街”詩句。 [2] 

雷州文化歷史地位

雷州石狗 雷州石狗
在熱帶海洋環境下由多個源頭文化融匯、整合而成雷州文化,像地層古生物一樣,由底層俚僚文化、中層閩潮文化、表層中原漢文化構成,在嶺南文化共同文化特質下,具有獨特文化風格。如上述,俚僚文化在原始崇拜、民間信仰、風俗活動、地名等頗具特色;閩潮文化則以海洋文化特質見長;中原漢文化則反映在歷史政治、經濟制度、儒家倫理、道德、禮儀範式等方面。半島的地理形勢,使雷州文化具有海島型文化的某些特徵,如相對封閉性和海洋文化較發達等。 [2] 
在這一點上,雷州文化與海南文化特質基本相同或相似,在許多方面可以溝通,故在嶺南文化分區上,同屬福佬文化區、瓊雷文化亞區。但兩地之間畢竟有小異,一是瓊州海峽分隔,它們到底是兩個地理單元;二是海島和半島對外交往不盡相同,雷州半島與大陸關係比海南密切。
反映在文化特質上,雷州有大陸少有石狗崇拜和比海南更強悍民風。雷州地理縱深有限,缺乏大面積山區,歷史後期,文化也比較均質。從這個意義上説,雷州文化相對獨立性有可能成為一個單獨文化區,在嶺南文化體系中佔有一席之地。 [2] 
雷州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早在新石器時代,雷州先民創造雷州原始文化,英良、英樓出土的石斧石鑿,象徵青銅時期雷州古文化。春秋戰國,楚子熊揮築石城,建楚闊樓,奠定了雷城為古代雷州半島甚至嶺南西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歷史地位,百越五大銅鼓,中國四絕之首"雷州換鼓",印證了雷州南越文化的輝煌。秦朝漢代海上絲綢之路,從雷州開始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先河。唐宗宋祖時,大量漢人南遷,謫官貶煥宦的流入,商賈騷人的湧進,中原文化在這片紅土地中紮根結果,使雷州文化不斷豐富和發展,獨放異彩。 [2] 
雷州更是古時候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兩千多年的海上絲路,從根本上影響了廣東乃至中國的歷史進程;是兩千多年的海上絲路,賦予了廣東有別於內陸的海洋文明的特質;是兩千多年的海上絲路,塑造了廣東人敢為天先、重傷務實、開放兼容的精神品格;是兩千多年的海上絲路,把廣東再次推上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潮頭浪尖。而雷州半島為此提供了天然的港口,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從徐聞縣城出發,往偏西南方向走10多里,便是雷州半島最南端的胺尾灣。灣東的岬角是大陸通往海南島的粵海鐵路火車輪渡碼頭,碼頭西側的五里鄉二橋、南灣、仕尾附近的港灣,即為公認的海上絲路最早始發港-徐聞古港 [2] 

雷州文化名人

雷州市人文景觀薈萃,歷史名人文化厚重。歷史上外來名人顯赫,本土名宦雅士湧現。
西漢邳離侯路博德、東漢新息侯馬援兩伏波將軍,先後揮師南下屯兵雷州,平息叛亂,功垂史冊,雷民感恩,築“伏波祠”以紀其功。
唐代名宦李邕和宋代名臣寇準李綱胡銓秦觀蘇軾蘇轍趙鼎李光任伯雨王巖叟等先後被貶到雷州或貶經雷州,帶來先進的中原文化,傳授了中原正音。這些歷史名人在雷州繼承、糅合和創造了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敬賢如師的雷州人民先後建立起了十賢祠、蘇公亭、寇公祠、真武堂等以示紀念。
本土歷史名人主要有唐代雷州首任刺史陳文玉,宋代廣東唯一的名畫家白玉蟾,明代有“包丞再生”之稱的周德成,編修《雷州府志》的馮彬,户部員外郎林文亨,明末清初越南河仙城的開拓者、其史績被載入《世界通史》和《大南實錄》的著名華僑領袖莫玖,清代曾任福建古田知縣、台灣令、刑部主事、刑部員外郎、台灣廈門道、偏沅巡撫、閩浙總督的天下清官陳璸
乾嘉年間精通考據、語言、文學、天文、歷算、醫學、地理的近代著名科學家“漢學廣東第一人”陳昌齊,擅長詩督、能文能武、善政循吏王夢齡,還有文人學士吳應銓、蔡寵李晉熙馮彬莫天賦、王定九、丁宗洛等,他們都是翰苑中的佼佼者。明末至清代,雷州學子有22名考中進士。
以清官陳為首的雷州歷史名人文化正在鄉土文化教育和黨風廉政建設中不斷深化,社會效應良好。陳文玉陳璸陳昌齊入選南粵先賢館。 [3] 

雷州文化商業

徐聞古港 徐聞古港
雷州人善商有着悠久歷史,漢徐聞、合浦港作為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已與東南亞諸國直接交易。志稱徐聞“漢置左右候官,在徐聞縣南七里,積貨物於此,備其所求,與交易有利”,直至唐代仍有“欲拔貧,詣徐聞”之諺。海上商業貿易不失為當地經濟支柱。 [2] 
雷州窯業也久負盛名,隋唐窯址就不少,宋元雷州陶瓷業相當興旺,遂溪、廉江、海康等地均有大窯址,且多分佈在海運方便的河岸、海邊,產量大,非當地所能消費,於是大部分外銷東南亞各地。海上絲綢之路或稱陶瓷之路成為雷州海洋文化一個強大載體。 [2] 
宋元以來入居雷州閩潮商人,為雷州文化注入更多海洋文化成分。宋代雷州城居民富甲一方,不但因為附近農產豐饒,而且依靠與閩浙、海外貿易。宋代海康港出口貨物有“谷、米、牛、酒、黃魚”。 [2] 
北宋時詩人秦觀貶雷州,詩中有“粵女市無常,所至輒成區,一日三四遷,處處皆蝦魚”之句。南宋李綱貶海南,暫住雷州,也説當地“山果海鮮多不識,卻須傳與北人誇“。
雷州海產品多得不可勝數。明清時潮商“恃重資往各鄉買糖,……租舶艚船裝所貨糖包,由海道上蘇州、天津……,販棉花、色布四邑,下通雷瓊等府,一往一來獲息幾倍”。澄海等地所需糧食,“向借商民領照赴洋及高雷等處買回澄,以賈民食。
明代吳川梅菉港“生齒盈萬”,清代被稱為“小佛山”,會館彙集,福建商人在那裏專設“漳州街”,成為“嶺西一大都會”。徐聞海安港,潮州、珠江三角洲各州縣、廣西、澳門、湖北等商人云集,各式商號薈萃的海安街,長一里多,為瓊雷各地商品集散市場。 [2] 
遂溪赤坎港,各地商船蝟集,設有閩、浙、湖廣會館,商賈繁華不減梅綠。
今湛江市區尚有“福建村”、“福建街”等地名,過去內設有潮州會館,民主路內有閩浙會館,徐聞縣民生路有廣府會館、潮州會館等,展示閩、湖、廣(州)商人在雷州半島活動盛況。 [2] 

雷州文化戲劇音樂

雷州文化雷州歌

雷州歌是記載着雷州人民生存、勞動、生活的鬥爭史。雷州歌的基本內容就體現出雷州半島的地理風貌以及雷州人民的生存環境、勞動生產、家庭生活、愛情婚戀、歷史人文、倫理道德、風土習俗、娛樂戲謔、喪白喜慶、政治時事等等。反映雷州風貌及勞動生產內容,是雷州歌的主流題材。雷州歌曾出現眾多韻腳,達34種。後經過長期多次合併,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再從上次合併後的25韻合併為17韻,韻音全按雷州方言劃分。不同的韻音具有表達不同內容的功能。隨着時代的變遷,雷州歌的主題思想也不斷昇華。藴藏在雷州半島的民歌資源非常豐富,這大批雷州歌具有十分寶貴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雷州歌的基本特徵:結構嚴謹,平仄協調,韻律優美。每首四句,每句七字,一、二、四句末字押雷州音韻,二、四句的第四字是陽平聲,這就是雷州歌格律。這種格律接近七絕,唱起來朗朗上口。其腔調自由,喜怒哀樂隨心所欲自由唱,如親人死了,以歌代哭;女子出嫁,姐妹夜裏集中,以歌訴情陪嫁唱等。雷州有一句很流行的俗語叫做“一條歌唱到城”,即趕集時沿途接連不斷地唱歌,直唱到城鎮。這種自由腔調開口即唱,才使雷州歌得以一代代傳承下來。
在雷州半島,不論是文人雅士或野夫村佬,也不論是年邁老翁或村姑牧童,人人都愛唱雷州歌,創作雷州歌。特別是歷朝歷代雷州的騷人墨客,碩學名流。如官至閩浙總督的陳、身為朝中翰林院編修的陳昌齊、名登進士的安徽休寧縣知縣洪泮洙、舉人黃清雅、丁宗閩、貢生黃景星、陳伯常、梁成久、洪翰及一大批口頭創作人才,他們都熱心參與創作和賽歌(主要是口頭)活動,才使雷州歌代代繁衍生息,傳承下來。雷州歌的出現一直伴隨和記載着雷州的歷史,成為一部雷州人誕生、遷徙、勞動、生活的口傳歷史。雷州歌的對唱歌衍生了“姑娘”歌,“姑娘”歌中的勸世歌又衍生出雷劇,因此雷州歌在雷州文化中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雷州歌是南國藝苑中的一株奇葩,是雷州人民的智慧體現。要了解雷州的歷史,熟悉雷州的風土人情和人文環境,在雷州歌中都能得到充分體現。其大量作品是研究和認識雷州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寶貴資料。2008年6月,雷州歌被公示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姑娘歌是雷州民間曲藝之一,是以雷州歌為藍本的一種説唱藝術。女演員稱“歌姑娘”,男演員稱“歌童”,舊稱“相角”為輔,即興而歌,邊歌邊舞,陋口對答,談天説地,口若懸河。觀眾亦可上台對歌,謂之“鬧台”。後來,雷州姑娘歌由民間組織進行比賽,據民國《海康縣續志》記載,雷州姑娘歌登台比賽已有559年的歷史,還在雷州城鄉長唱不衰。

雷州文化雷劇

雷劇 雷劇
雷劇源自雷州歌,其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姑娘歌、勸世歌、大班歌、雷劇(包括雷州歌劇)。由雷歌演變為雷劇已有800多年曆史。雷州古有演戲前開設“鬧(撈)姑娘”以助演歌戲前場面的熱烈,這種習俗1950年前仍很盛行,形成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1964年,雷州大班歌改名雷劇,雷州人仍稱“雷劇”為“歌班”。姑娘歌是雷州民間曲藝之一,是以雷歌為藍本從“自歌唱”發展為“為人歌唱”的一種説唱藝術。雷劇多次赴省進京演出,雷歌、雷劇、雷州姑娘歌曾榮獲國家、省級多項大獎。2011年6月,雷劇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簡珍、黎明) [3] 

雷州文化信仰

雷州海洋文化深厚歷史積澱,也見於精神文化層面,其中海神崇拜又居獨特地位。因半島海陸相接地理環境,海陸相互作用產生的各種自然現象增加了人們對茫茫大海的神秘感,一方面由此產生海神崇拜,另一方面是閩潮人帶來媽祖(天妃、天后)崇拜。 [2] 
海神廟宇遍及各地。據方誌統計,媽祖廟在電白有5座,吳川有8座,位居南海神、冼太夫人、龍母廟之上,在人們心中地位甚高。雷州城南有雷州最大天后廟。今湛江東方街原名“天后街”,以舊有天后廟得名。
雷州本盛祀冼夫人,廟宇林立,媽祖傳入,也有請進廟宇幷祀,稱“宣封廟”,在今湛江市南郊即有一座。湛江硇洲島為航海衝要,有明正德元年(1506年)修天后廟,代有重構,為當地名廟。 [2] 
徐聞海安港有明代修媽祖宮,另在化州、廉江、茂名,信宜等地同樣有大小不一天後廟,香火甚旺,信仰至篤。這些地區民居對聯多曰:“源從閩海,澤及莆田”,電白舊俗人死曰“回福建”。
有關天后顯靈記載不絕於書,光緒《電白縣誌》説:“聖女水神,江淮河漢多顯靈,不獨吾電也”。又宣統《海康縣誌》雲:“仕宦之過瓊,商賈之海運,必禱於廟”。每逢天后誕日(一般為農曆三月二十三),各地都有遊神、演戲活動,屆時萬人空巷。另外還崇拜三婆神,作為天妃之姐,農曆三月二十二為誕,祀祭活動也很熱烈。這反映了天后作為勇敢、無畏、正義化身,涉波履險,濟世救人,熱心公益事業,正是雷州人敢於開拓、進取海洋文化品格的表現。 [2] 
雷州人親海,除了崇拜天后,也祀奉漢代開拓嶺南有功之臣伏波。雷州有不少關於馬(援)、路(博德)兩伏波傳説。海康、徐聞、化州、吳川等地均有伏波廟。徐聞伏波廟建在討網村,時間最早。蘇東坡經此,寫了《徐聞伏波廟祀》,雲:“海上有伏波祠,凡渡海者,必卜焉。曰某日可渡,必吉,而後敢渡”。雷州城內有伏波祠,傳始建於東漢,現今規模最大,為人仰止。伏波被尊為海神,也是雷州海洋文化一種折射。 [2] 

雷州文化民俗文化

雷州文化雷州石狗

雷州半島位於祖國大陸的最南端,屬古揚州之地,歷史上有“揚越之南”“駱越”之稱。古代的駱越族即為後來的俚、峒、獠、黎等族的祖先。駱越族有一支以狗為圖騰的部落,他們自稱為狗的後人,有崇拜狗的習俗——用玄武岩雕刻狗圖騰作為崇拜物。雷州古為漢越族羣雜處之地,漢、越民族的融合,使駱越族的圖騰崇拜習俗在雷州得以傳承,並逐步添加了漢文化的內容。南朝時雷祖陳文玉的誕降——“狗耳呈祥”的傳説,使雷州人對石狗的崇拜達到高潮。唐宋元明時期,先後有大量的中原漢族與閩南人遷居雷州,他們帶來的原居地“鎮邪符法”,與石狗圖騰崇拜相結合,使雷州石狗從部落圖騰發展為守護神靈與吉祥物,形成了獨具雷州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雷州石狗是漢、越文化融合的產物。在現存的石狗文物中,大量石狗均伴有銅錢、八卦、石鼓等附加雕刻,有些石雕基座上還有“石敢當”“敕右敢當”“泰山石敢當”“皇” “麒麟在此”等漢字。雷州人認為石狗能鎮魔驅妖、祛邪消災,能司風雨、賜財福、添丁壽、主功名、主正義等等。因此,雷州人有給小孩取名“呢狗”“狗仔”“狗生” “狗保”並讓其戴“狗仔帽”、穿“狗弄衫”(類似馬甲)的習俗,城鄉還普遍在門口、巷口、村口、路口、井口、河口、廟前、墓前祀立石狗,逢年過節,初一、十五或遇有紅白喜事時加以拜奉。
雷州石狗 雷州石狗
雷州市的石狗文物分佈密聚,遺存豐富。全市已發現石狗近1萬尊,雕刻年代從戰國至現代,石質為玄武岩。雷州石狗是個龐大的“家族”,成員的臉譜各異,造型藝術林林總總,有卧相、蹲相、坐相,表現手法有寫真、抽象、擬人、誇張等。大部分石刻均伴有銅錢、石鼓、八卦、帥印、烏蛇、繡球、船錨、漁網、小狗、領帶、螺鈿、辮子等附加雕刻及紋飾,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及鄉土氣息。
雷州石狗習俗是一份厚重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很好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文物價值和人類學、宗教學價值。是一部濃縮了的雷州歷史沿革、社會文化、民族民俗史書,是一筆不可再生的珍貴遺產。為了保護這一文化遺產,2004年文物部門除採取原生態保護外,還收集有代表性的石狗1000多尊作為館藏。2004年4月,雷州石狗被列為國家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試點項目。近年來,先後在中央電視台、亞洲衞視、本港台、廣東衞視,以及南方日報、廣東文物、羊城晚報、嶺南文史等媒體報道推介雷州石狗。先後出版《雷州半島石狗文化》
《雷州石狗奇觀》《雷川石狗》《雷州歷史文化大觀》等圖書,對雷州石狗作了初步的挖掘研究。2005年4月,雷州石狗信仰已被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簡珍、黎明) [3] 

雷州文化雷州換鼓

古老的雷州大地孕育了“天下四絕”之首的“雷州換鼓”。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記載:“從來説道天下有四絕,卻是雷州換鼓、廣德埋藏、登州海市、錢塘江潮。”“雷州換鼓”是雷州先民古老的祭雷活動,是古雷州奇特的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結合。其景:眾拜天雷、萬民歌舞、鼓樂喧天、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奇觀無比。這種祭雷、酬雷、頌雷的活動一直沿至清初,形成雷州換鼓文化。明清時代有記載,今已失傳,但雷州民間仍保留着許多對雷神的崇拜和祭祀活動。 [3] 

雷州文化圖騰崇拜

雷州先民以生活或傳説中的信仰物為圖騰,祈求庇護保佑,平安吉祥。圖騰崇拜是雷州半島最原始、最簡樸的信仰行為,在民間廣泛流傳,主要有石狗圖騰、牛圖騰、龍圖騰、鱷圖騰、鳥圖騰、生殖圖騰、雷祖圖騰、媽祖等崇拜。此外,雷州民間習俗還有對土地的崇拜,土地廟遍佈城鄉。對太陽的崇拜,小孩子都要拜“太陽公”;對月亮的崇拜,女孩子拜“月母”;對北斗星的崇拜,祭北斗;對海龍王的崇拜,祈求風調雨順。 [3] 

雷州文化紅土文化之鄉

深色玄武岩地層,乾熱氣候,形成雷州紅土。在這種地理環境下孕育、發展起來的鄉土文化,稱為紅土文化。
它包含了物質和精神文化各個層次,既有可視又有可悟文化景觀。雷州與海南一樣,過去是檳榔、椰子、甘蔗等熱作分佈區。明清時徐聞“糖蔗得利,幾與谷相半”。“雷(州)之烏糖,其行不遠,白糖則遠貨蘇州、天津等地”。雷州又是國內引進新作物基地之一,如花生“宋元間,……粵估(賈)從海上諸國得其種,高雷廉瓊多種之,大牛車運之,以上海船而貨於中國(原)”清末海康“城西坡地種落花生盈阡盈陌,用以榨油,運輸出口”。 [2] 
晚明又從海外引入番薯,雷州半島是最先種植地區之一,吳川人林懷蘭被認為是從越南引入番薯者之一,電白縣還有番薯林公廟作為紀念。解放後,雷州引種橡膠劍麻、咖啡、胡椒油棕菠蘿等熱作顯示紅土地利用一個新方向和熱作文化景觀的空間佔用。在熱帶紅土視野下,人們用黃牛運輸,輾出殷紅車路,過去穿葛、麻布衣或吉貝製作衣裳,戴油笠或大葉笠遮陽,穿木屐,吸煙用“大碌竹”工具,普遍以番薯粥為主食等,都是適應乾熱氣候所構成紅土文化風景線。 [2] 

雷州文化相關書籍

雷州文化雷州文化概論

中山大學著名教授司徒尚紀所著的《雷州文化概論》日前已經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是《嶺南文庫》叢書中的一種,是在廣東省委省政府頒佈《廣東省建設文化強省規劃綱要(2011—2020年)》,高度重視雷州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的背景下出版的,是繼《廣府文化》、《客家風華》、《潮汕文化概説》出版之後的又一部嶺南四大文化研究的專著。 [5] 
該書內容翔實,論述全面系統,分為前言、緒論、雷州文化和雷州民系形成發展的地理環境、雷州文化和雷州民系的歷史演進過程、雷州熱帶農業土地利用、雷州方言文化景觀與分佈、雷州發達的熱帶海洋文化、雷州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雷州多元的宗教和民間信仰、雷州多姿多彩的風俗文化、雷州人才和流寓文化、雷州器藝與文學藝術、雷州文化的風格等章節。全書總共43萬多字,還有很多附圖,堪稱是一本全面剖析雷州文化百科全書式的鉅作。 [5] 

雷州文化粵西府縣舊志

2018年初,蔡平通過調研並查閲大量文獻,將當今傳世的湛江、茂名兩市地方舊志書目整理出來,並制定了整理條例。廣東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13位從事文獻學、古代文學、歷史語言學等學科研究的研究人員按照先雷州府部後高州府部的順序,分頭展開整理工作。整理稿初步完成後,由蔡平審稿,然後提交出版社。這套舊志整理成果定名為“粵西府縣舊志叢書”,分別由鳳凰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6] 
“大家應該對此投入更多的關注和支持,讓地方舊志整理變成一件大眾關心並認可的事。”蔡平表示,整理地方舊志是一件澤被後世的事情,對地方經濟社會和文化事業發展都是功德無量的,“雷州文化作為歷史底藴最深厚、發展脈絡清晰,影響也最為深遠、最具代表性的湛江本土文化,發掘它、整理它、研究它、傳承它,是每一個湛江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