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玉蟾

鎖定
白玉蟾(生卒年見正文“人物爭議”),原名葛長庚,字白叟、如晦、眾甫等,號海瓊子、海蟾、瓊山道人、海南翁等。世稱紫清先生。瓊山縣五原都顯屋上村(今海南省瓊山縣石山鎮典讀村)人。 [17]  祖籍福建閩清人,南宋道士。 [18]  南宋金丹派南宗的創始人“南宗五祖”之一。內丹理論家,詩人。 [19] 
白玉蟾6歲喪父,7歲能賦詩,12歲應童子科落第,漸厭惡科舉仕途。16歲時,離家雲遊,養真於儋州松林嶺。23歲時,隻身渡海到大陸各地求師,足跡遍及半個中國。後入住武夷山止止庵,師從道教南宗四世祖陳楠,盡得其道術,並遵師命至黎母山遇真人授“上注法篆洞法玄累訣”,創立道教南宗宗派。後往來於羅浮、武夷、九曲等名山,收徒傳道,授彭耜、留元長、等著名道士。其內丹修煉的中心為精、氣、神,而以神為主。所創煉丹術中,以“上火下凝法”密閉分解丹砂煉取水銀與銅及其“抽砂鍊汞”儀器圖解。1208年-1225年,詔入太乙宮中,為皇帝講道,被封為紫清明道真人。後往來名山,行蹤莫測。 [17] 
白玉蟾平生博覽羣經,無書不讀。書法善篆、隸、草,其草書如龍蛇飛動。畫藝特長竹石、人物,所畫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於詩詞,文詞清亮高絕,其七絕詩《早春》被收入傳統蒙學經典《千家詩》。所著《道德寶章》(又稱《老子注》),文簡辭古,玄奧絕倫,獨樹一幟,被收入《四庫全書》。其他著作有《海瓊集》、《金華衝碧丹經秘旨》、《海瓊白真人語錄》、《羅浮山志》、《海瓊白玉蟾先生文集》等。 [17] 
別    名
葛長庚
白叟、如晦、以閲、眾甫 [1] 
海瓊子、海蟾、雲外子、瓊山道人、海南翁、武夷翁、紫清 [1]  [11] 
所處時代
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瓊山縣
出生日期
1134年3月15日
逝世日期
1229年
主要成就
道教金丹派南宗的創始人,“南宗五祖”之一
主要作品
《道德寶章》(又稱《老子注》) [1] 
《羅浮山志》
《海瓊集》
本    名
白玉蟾
籍    貫
福建閩清
職    業
道士、詩人
信    仰
道教

白玉蟾人物生平

白玉蟾童試落第

白玉蟾,字如晦,號海瓊子,宋高宗紹興四年(1134年)三月十五日生,紹興十五年(1145年),年12歲,應瓊山童子科。童子科系唐宋時特設考試科目之一。宋制15歲以下能通經作詩賦者,應試後給予出身並授官。當時,主考官命他賦《織機詩》,他不加思索,立即賦曰:大地山河作織機,百花如錦柳如絲。虛空白處做一匹,日月雙梭天外飛。詩意奔放,豪情滿懷。然而主考官卻認為他出言驕狂,未錄取。
白玉蟾在考場上遭到不公正的對待,這位早熟的少年,憤而厭穢風塵,臊腥名利,慕長生久視之道,喜神仙變化之術。仕途不通,改走仙道。他後來在《秋霄辭》裏嘆道:“世有千里馬,可憐無王良。”於紹興十六年(1149年),他16歲就出家雲遊,先到黎母山尋師,後養真於松林嶺。
松林嶺,也稱儋耳山,海拔193米。位於儋州市之北部,為儋州之名山,山頂有天然石室,名博望台。山北有巖,名北巖洞,白玉蟾就在此洞修煉(見唐胄編纂的《正德瓊台志》),在山頂挖一井以煉丹。有詩云:“枝頭紅綻梅初熟,口角黃幹燕學飛。”《萬曆瓊州府志》也載:“白玉蟾,姓葛,名長庚,瓊山五原人,年十二應童子科。嘗於黎母山中遇仙人,授以洞玄雷法,養真於松林……。”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修的《儋縣誌》也記載:“松林山,一名藤山,一名儋耳山,以山固儋之主山也。山在州東北二十里,高八十丈,舊多松樹,頂上圓聳,下分八腳,恰如三山聚成。山石皆五色,頂有石室,名博望台,高大可一丈,容人站立。山北有巖名北巖,高不及博望台,而寬大過之。仙人白玉蟾與僧和靖皆曾修煉於此。鄉人刻有神像奉祀,名白衣公。”從這些資料看,白玉蟾沒有在樂會的白石嶺、文昌的抱虎山、澄邁的白石洞修煉,只在黎母山、松林嶺修煉。 [10] 

白玉蟾拜師學道

紹興二十四年(1156年),白玉蟾隻身渡海,拜師學道。他身上只有三百錢,蓑衣、竹笠都沒有,隨身只有一把傘,光着腳,滿身疥蝨,蓬頭垢面。在福建羅源興福寺,捐身為僕。未半月,跟主僧作別。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與臞仙遊於樂內,是歲以後,方悟妙道。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清明節後三日,遊於盧阜。與刀圭子等200人飲酒於翠鹿亭,飲罷有辭曰:風氣融兮畢華冷,月影浮兮夜漏永…… 再歌曰:吾家瓊山前萬遙,白楊青草幾度秋……
淳熙二年(1175年),白玉蟾42歲,於甬東遇陳泥丸,拜之為師,隨歸廣東的羅浮山。陳泥丸給白玉蟾授予持行金丹之基,白玉蟾易之,不再請益,結茅靜坐。陳泥丸謂之曰:“子可更往外勤求數年後,當待子於此。”陳泥丸遣其離羅浮後,他北向洞庭,經瀟湘,再折到武當山,與北極經邪院左判官講習符法。復而入四川青城山,進訪金堂,遇老道人授予《度人經》。
白玉蟾在拜師學道中,他先後到過廣東、江西、福建、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廣西等地,羅浮山、廬山、霍童山、武夷山、龍虎山、天台山等名山大川都留下他的足跡。他在拜師訪友中,到處受冷遇碰釘子,但沒有畏懼、退縮。他飢來吃飯困來眠,安然以對。淳熙九年(1182年),49歲的白玉蟾往外勤求7年,乃歸廣東羅浮山覆命,陳泥丸慰之曰:“學者須如此,方能任道也。”次年中秋,對月坐談,陳泥丸授予“大道歸一論”,乃太乙刀圭之説。光宗紹熙元年(1190),承陳泥丸受以大前號一論,歸而誦習默味。經過8年,深知奧妙。次年,陳泥丸對其間修煉工夫,乃指點火候次第。白玉蟾辭別羅浮,而隱酈市,預備金丹藥材。紹熙四年(1193年)陳泥丸給白玉蟾受長生留命訣。紹熙五年,白玉蟾用盡苦工3年,而温養不慎,致汞走鉛飛,丹敗垂成。煉丹失敗,對白玉蟾思想上打擊很大,但他並不灰心喪氣,繼續總結經驗教訓。寧宗慶元二年(1196年),張紫陽(即張用誠)知道白玉蟾煉丹失敗,命童自天基送金丹400字訣授白玉蟾,教其關防慎密。於是白玉蟾方悟分玉沐浴之理。後購藥材重煉,盡其防危慮險之能事。慶元三年(1197年)煉丹告成 [10] 

白玉蟾精心著述

慶元四年(1198年),65歲的白玉蟾再往福建武夷山,結茅靜坐修道。此段時間,白玉蟾經常往返武夷。嘉泰元年(1201年),他到江西南昌,與臞仙相遇於豫章,嘉泰三年(1203年)又返武夷。以後又離武夷來往於霍童、羅浮諸山。嘉定六年(1213年),翠虛假水解於臨漳、復出武夷,給白玉蟾授諸玄秘。嘉定八年(1215年),白玉蟾與道友洪知常、陳守默、唐繼瑞等會於武夷。這年九月,白玉蟾寫《雲窩記》。嘉定九年(1216年),名隱士詹琰夫出資重建止止庵,並延請83歲的白玉蟾住持。白玉蟾與武夷山關係密切。武夷山道教由於巧借山水,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影響。過往的仕宦權貴、文人墨客,流漣于山水之間,無意穿梭於武夷山道教的規範之中卻屢屢為道士、為官觀題字賦詩,詩賦記載又進一步促進道教的發展。南宋朱熹為代表的學者在武夷山聚徒講學、深研學問,使武夷山成為理學名山,理學家與道士互為影響。宋以後的道士還接受朱熹的“正心誠意”的學説,將其融匯人道教修煉之中,成為道士們追求的一種境界。白玉蟾在武夷山以獨特的內丹大法創紫陽派。他的修煉以精、氣、神為核心,摻合理學和禪理,“心通三教,學貫九流”,發展和豐富了道教的思想和理論。
在止止庵和衝佑觀住持的白玉蟾廣收弟子,致力於傳播丹道,建立了稱為“靖”的教區組織,在武夷山創立了紫陽派(又稱內丹派南宗),形成正式教團。白玉蟾的丹道理論重視對儒學及禪理的融會,是神仙道教的代表派系。他的理論和學術思想,是對道教理論和思想發展的重大貢獻,對宋元以後的道教發展影響很大。他曾被邀請主持玉隆官、瑞慶官的國醮大典。他的著作《武夷集》、《玉隆集》、《上清集》等數十卷文稿均被收入正統《道藏》,被視為重要的道教典籍,影響極為深遠。由白玉蟾編創的“玉蟾功”法,流傳至今,被譽為“東方神功”,武夷山地區有關部門還成立了“玉蟾功醫理研究會”等組織。特別是他註釋老子的《道德經》是很大的貢獻,繼承並發展老子的學説。 [10] 

白玉蟾住持止庵

嘉定十一年(1218年)春,白玉蟾遊西山,適降御香建醮玉隆宮,玉蟾避之,使者督官門力挽他回,為國升座,觀者如堵。又邀玉蟾詣九官山瑞慶官主國醮,神龍見於天。具奏以聞,有旨召見,玉蟾遁而去。嘉定十二年(1219年),自洪都入浙,訪豫王 [10]  嘉定庚辰(1220)季暑,白玉蟾結束了在福州的居住,回到江西,在閤皂山等地活動了半年。嘉定辛巳(1221),他又離開江西,長途北上雲遊江蘇宜興、蘇州等地,耗時一年左右。然後於嘉定壬午(1222)元宵,從江蘇自浙而閩,千里迢迢又來到福州。這次他在福州居住約3個月。同年孟夏,白氏到臨安“伏闕言天下事”,由於“沮不得達”,甚至差點被問罪入獄,他在浙江只呆了不足3個月,於十月返回江西。從嘉定壬午十月至嘉定甲申(1224)孟秋,大致2年時間內,白玉蟾一直在江西境內活動,足跡遍及臨江、臨川盱江、渝江、南城等地。從他兩年內活動範圍之廣、地點之多,可以推測他不可能在某個地方久留。嘉定甲申之後,現有已發現有關記載白氏活動比較可靠的資料,沒有反映他再遊歷某地,當是如他的大弟子彭耜所云:白氏離開江西后,“度桂嶺,返三山,復歸於羅浮”。由此可見,從嘉定甲申以後,一直到紹定己丑(1229)去世,他基本上居住於羅浮山。由於健康狀況惡化,即使他有短暫外出,也只能侷限在周圍地區活動。因此,他的人生晚期,在羅浮山大致居住了5年。 [14]  宋理宗寶慶二年(1229年)冬,解化於盱江(江西臨川江),享年96歲。 [10] 

白玉蟾羽化飛昇

白玉蟾修道功成,鶴壽思歸,步師後塵,重返遠隔喧世、清靜純真的故里,百數十年歲羽化飛昇。海南定安縣文筆峯“飛仙崖”上(此峯高僅海拔l81多米),留有白玉蟾飛昇成仙的腳印。 [16] 

白玉蟾主要影響

白玉蟾綜述

八百多年前,在被稱為蠻荒之地、瘴癘之鄉,作為貶謫官員、流放罪犯場所的海南島,出了個著名的詩人、畫家、書法家、哲學家。他名叫白玉蟾,聰慧穎異,刻苦自學,善詩詞和四體書法,其草書視之若龍蛇飛動,尤妙畫梅竹人物,間或自寫其容,數筆立就,工畫者不能及。《中國美術史》記載他的事蹟,《中國畫家大辭典》有他的傳,著名的《千家詩》選入他的詩。他涉獵羣書,學識淵博,精通儒學、道學、佛學。由於在道學理論和修煉方面的卓越成就,他被尊稱為道教南宗第五世祖,對後世影響深遠。 [8] 

白玉蟾文化

書法
白玉蟾存世書法作品最著名的有上海博物院藏的紙本楷書《仙廬峯六詠卷》和台北故宮博物館藏的草書《天朗氣清詩》。觀其楷書,寫得天骨開張,字勢雄強,結體奇蛸,筆力勁拔,將顏筋柳骨同《瘞鶴銘》的清高閒澹舒展奇逸融為一體,行筆過程又偶露宋徽宗瘦金體飄逸之神及黃庭堅跌宕恣肆的筆意。從中可窺其融鑄百家,自成一體的脈絡。草書《天朗氣清詩》洋溢着浮游的仙氣,盪漾着清虛的神采。似有經堂清煙徐徐環繞之狀,亦有空谷浮雲出岫之形。其筆法遠紹羲獻,章法近師旭素,實開明代草書之先河。為南宋書家中佼佼者,亦為吾瓊有記載的第一位詩、書畫家。 [4] 
白玉蟾重視道教著作的重要與啓發性,曾曰“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書千萬篇?人若不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羅天。” [9] 
詩詞
白玉蟾的詩作,究其根源,大體脱胎於晉人的遊仙詩。前人評其詩曰“清空縹渺”、“雄博瑰奇”,並以“垂露湧泉之筆”譽之。這評價基本上是準確的。然細究之下,還可發現白詩所描畫的另一番煙霞風雨及所隱含的黃老之道。
白玉蟾詠物詩的三層結構:以畫引出仙,再以仙引出道。白氏以畫人詩,因為他是畫家;以畫引仙,因為他是道士;以仙明道,因為他不是一般的道士,而是參悟了歸根覆命學説的南宗五祖,有其自成體系的哲學觀,有一首詩被選入《千家詩》。 [12] 

白玉蟾思想主張

白玉蟾以為,人的認識,不是先天生成的,也不是從母胎中帶來的,而是漸漸長大之後,所見所聞,進而學習,深入研究,悟出其中之道理,終於有所成就,有所建樹。他在《日用記》中自述:“予年十有二,既知有方外之學,已而學之,偶得其説。非日生而知之,蓋亦有所遇焉。後數年,洞究其妙,由是知三生之因緣,達四大之變滅,漸不堪留意於其學矣。”可見,白玉蟾是一個後知後覺,學而知之論者。
人之學習,機遇也是重要的,要不失良機。俗話説:“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要能堅持,刻苦鑽研,然後才能出成果。前人的經驗,後人可以借鑑。白玉蟾在《修道真言》中指出:“三教聖人語錄,無非發天地之秘密,接引後學階梯,細心玩味,便知端底”。
白玉蟾還認為,人的記憶是有限的。世事繁雜,日子久了就會忘記。所以要有錄載,以備查考。他在《日用記》中説:“生於人世,為乎人之事,今日今日而已,明日又明日也。回首齠齔之事,今皆不復記憶。性月雖明,情雲易蔽。心茅愈塞,神室為蕪。”
白玉蟾認為,事業的成功,是自己平生刻苦努力的結果,絕不是有什麼神靈相助或代勞。他在《日用記》中指出:“平生雖得道法,未嘗效炷香之誠。”可見他是一個非常認真謹慎的人。
白玉蟾一生勤學不倦,尋師結友,足跡幾乎踏遍大半個中國,吃盡不少苦頭,堅韌不拔,“讀天下不讀之書”。所以,他“精通三教,學貫九流”。
白玉蟾還在《鶴林法語》中強調:做事要全神貫注,否則無致於事。他説:“方咫之木致於地上,使人蹈之而有餘。方咫之木致於竽之端,使人踞之而不足。非物有大小也,蓋心有虛實耳。”又説:“猛虎行,草木偃。毒鳩怒,土石揭。蓋神全則威大,精全則氣雄也。射虎者,見虎而不見石。斬蛟者,見蛟而不見水。當是時,目視者有所不見,耳聽者有所不聞。此蓋以神用形之道也。” [13] 
白玉蟾是中國古代一位傑出的唯物論者。他認為,大自然是無限的。他在《鶴林問道篇(上)》中指出:“混沌無極”,“謂之先天一氣,混元至精,則是大而不可知之之謂神之意也。”白玉蟾是世界歷史上最先提出大自然無限的觀點的人,比意大利科學家布魯諾提出這一觀點要早500多年。
白玉蟾認為,事物的新陳代謝,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他在《道德寶章白玉蟾評語》·《儉武章第三十》中指出:“師老必潰,物壯則老,老者必死,是謂不道。……有道則長存,無道則早已,自然之理也”。在《靜勝堂記》中,他説:“大道者,天地之根,陰陽之原”。在《道德寶章白玉蟾評語》·《成象章第六》中又説:“神者,一身之元氣”。“神存則生,神去則死”。
白玉蟾認為:大自然是客觀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他在《道德寶章白玉蟾評語》·《運夷章第九》中説:“古者虛無生自然,自然生大道,大道生一氣,一氣分陰陽,陰陽為天地,天地生萬物,則是造化之根也”。所以,人類要認識自然的規律,就必須“搜尋造化根”。那些尚未被揭示的規律,只能等待去研究,去探索,不能信口開河,胡説八道。其解釋是“天機不可泄露”。
白玉蟾在《海瓊白真君語錄》中指出:“大造無聲,風自鳴,籟自動,冬去冰自泮,春來草自生,燕春至,鴻秋歸,霜天梅花開,月夜螢火明”,這些都是自然的規律。所以,研究自然規律,掌握自然的規律,就可以一通百通,一了百了。他認為,要順其自然,不要做違反自然規律的事情。在《鶴林問道篇》(上)中,他説:“存者有也,亡者無也。存者存我之神,想者想我之身。閉目見自己之目,收心見自己之心。有物則可以存,謂之想。無物而強存之,謂之妄想。此乃精思存之妙。操者存之也,舍者亡也。操者操真一之氣,存者存太玄之精。凝一神則萬神俱凝,聚一氣則萬氣俱聚。順我之物,可以無心藏之。逆我之物,可以無心順之”。他在《鶴林法語》中又説:“吾亦不喜其有,亦不憂其無。但知行道奉法,聽其自然,所以爾者”。
白玉蟾認為,物質是不滅的。他在《海瓊白真君語錄》中説:“出入虛無,還返混沌”。也就是説,萬物生於自然,迴歸於自然。在《鶴林問道篇》(上)中他又説:“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往古來今,本無成壞,第以生死流轉”。
白玉蟾還認為,事物是可以互相轉化的。他在《鶴林問道篇》(上)中指出:“有為之為,出於無為”。在《海瓊白真君語錄》中,他説:“知則不知,不知則知”。在《修道真言》中,他又説:“因禍得福”。 [13] 
做人處世,是每個人都遇到的問題。白玉蟾在《修道真言》中説;“天下人不難立志,最怕轉念。富貴二寶是鈎人轉念的香鉺。所以每每得道者,非貧寒,即大患難之後。何也?割絕塵累,回頭皆空。”“自一身推之,吾一身即天地,天地即吾一身。天下之人即吾,吾即天下之人。不分人我,方是人道之器”。“萬事萌芽,在乎一心。心動則機動,機動則神明而合之,故至誠之道,可以前知。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心乃一身之主,故曰主人要時時在家。一時不在,則官骸亂矣。,所以學道貴恆。始勤終怠,或作或輟,則自廢也。”;“功夫如不早做,及至精乾血枯,屈曲求團,有何益哉?”“夫心之動,非心也,意也。神之馳,非神也,識也。意多欲,識多愛。去此二賦,真性園明。不欲何貪?不愛何求?無貪無求,性如虛空,煩惱妄想,皆不為累。”“敬慎二字,通天徹地”。“人當以聖賢自待,不可小視自己,則上達矣。故天下未有不聖賢的神仙”。“居塵不染,乃為上品”。綜上所述,白玉蟾的人生哲學就是:立志,不慕榮華富貴,不高高在上,不自以為是,要有至誠之心,要緊守“敬慎”,要自重自尊,不自卑。所以,他強調“清心寡慾”,不“紛紛逐逐”,不“落流俗”,要“陶養性情,變化氣質”,要拋掉“煩惱”,絕不能“粗心浮氣”,在“與人接物上渾厚些”。
白玉蟾在《修道真言》載:有問前知者。答曰:“機從心生,事以理斷。以理斷事,人即神也。棄理問神,神亦不答”。關於符水,白玉蟾在《鶴林法語》中説:“驗與不驗,卻是他事”。“不問靈不靈,不問驗不驗,信手行將去,莫起一切念”。他從不把神和符咒當做一回事。他深知迷信是愚蠢的行為。所以,當南宋朝廷詣他主國醮並召見他時,他卻不辭而去。他在《呂祖全書》·《指玄三燦上篇律詩一十六首·十六》中勸人“莫聽邪師妄惑”。白玉蟾認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死了,魂消魄散,化成糞土,化成精氣,回返大自然。
做人要做什麼樣的人?白玉蟾在《道德寶章注》·《安民章第三》中説:“為子當孝,為臣當忠”;當官要為百姓,使民“飽不思食”,“如意無他”。在《道德寶章注》.《任德章第四十九》中又説:“不以我為我,乃見心中心:人心我心,同乎一性”。在《道德寶章注》·《守道章第五十九》中説:要“以天理勝人慾”,“儉視、儉聽、儉思、儉為”。在《道德寶章注》·《謙德章第六十一》中,他指出應對形勢,“以靜制動”。在《道德寶章注》·《守微章第六十四》中,他指出,面對禍患,“刁知其始,不見其尾”。即不使其萌發,不讓其有成。要“防微杜漸”。在《道德寶章注》·《三寶章第六十七》中説:“逐物”,“貪嗔愛慾”,“急欲求成,不見乎道”。“身心不動,靜以待之”。在《道德寶章注》·《配天章第六十八》中説:要“慈和、寬泰,“安穩”,“小心翼翼”。在《與彭鶴林書》中,白玉蟾告誡説:“凡事宜珍重,聖事宜珍重,一切事宜珍重”。
白玉蟾 白玉蟾
白玉蟾所處的時代,宋夏、宋金長期對峙,戰爭沒有休止,致使民不聊生。對此,他深感厭惡,希望儘快結束戰爭,使百姓安居樂業。他主張,解決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的紛爭,取決於一個信字。在《道德寶章注》·《獨立章第八十》中,他説:“信是道之源”,“味道之腴”,“受道之庇”,“處道之安”,“樂道之和”,“心心相照”,“照見五藴皆空”。“灰心絕念”,“如如自然”。即是要和平共處,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肝膽相照,坦誠相待。他反對用戰爭的手段解決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的爭端。他在《道德寶章白玉蟾評語》·《儉武章第三十》中説:“不以兵強天下,不露鋒芒也。……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心兵起處,靈地荒蕪也。大軍之後,必有凶年。魔軍馳騁,精氣耗散也”。

白玉蟾歷史評價

王弘誨在《張事軒集》:“吾鄉自丘文莊相、而白海瓊仙二先生詩文出,業已彪炳藝林,為後世經世之宗,後之作者不可及已。
唐順之《左編》:“蓬頭跣足,一衲弊甚,而神情清爽。喜飲酒,不見其醉,出言成章,文不加點,隨身無片紙,落筆滿四方,大字草書,視之若龍蛇飛動,兼善篆隸。” [4] 
中國歷史學家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道教南宗的建立,較晚於北宗,其創始者是南宗寧宗時代的白玉蟾……嘉定十年至十五年是白玉蟾的活動時期,道教南宗即創建於此時”。 [6] 

白玉蟾軼事典故

白玉蟾胸懷大志

白玉蟾自幼聰明,又得祖父葛有興的教導,12歲時便語出驚人。他在《少年行》中寫道:“寸心鐵石壯,一面冰霜寒。落筆鬼神哭,出言風雨翻。氣呵泰山倒,眼吸滄海乾。怒立大鵬背,醉衝九虎關。飄然乘雲氣,俯首視世寰。散發抱素月,天人鹹仰觀。”還傳説他在應試童子科時,主考命作《織機詩》,他居然作出“大地山河作織機,百花如錦柳如絲。虛空白處作一匹,日月如梭天外飛”的豪邁詩篇。也難怪考官説他太驕狂了點。但童言無忌。小小童孩便懷有如此雄心壯志,實在讓人讚歎!聯想到230年後丘俊七歲就寫出的、容天地日月為一體的、後人再也無法超過的“遙從海外數中原”的《五指山詩》,聯想到少年毛澤東“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遠大抱負,聯想到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以及孫中山、魯迅等偉人年紀輕輕便遠涉重洋,到異國它鄉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壯行大舉,生在宋代的白玉蟾少時的壯懷激烈,就更令人覺得其間的難能可貴。白玉蟾小時的事蹟啓示人們:凡成大業者,必須胸懷大志,有超凡脱俗的心態,有頂天立地的氣派。

白玉蟾飽經磨難

白玉蟾一生的艱辛,是常人難以堅持忍耐的。相傳他16歲離家,“初別家山辭骨肉,腰下有錢三百足。思量尋仙訪道難,今夜不知何處宿”。他先是在黎母山尋師,後赴大陸拜師學道。至漳州,衣服賣盡,隨身只有一把雨傘。至興化,僅存三文錢。滿身疥蝨,時值送春,揀祭品充飢。至羅源興福寺,捐身作僕。未半月,與主僧作別。時值炎夏,赤腳趕路,腳底打泡流血。至劍浦,荒郊秋雨,無蓑無笠,借宿茅檐,村翁不許。聞建寧人好善,前往求活,無人見憐。上武夷山,遭道士叱罵。去閩至龍虎山上清官,知堂只給餿飯冷湯。渡江往北,遇兵火。轉江東,入兩浙,夜棲古廟。到處碰釘子,遭冷遇。真是“世道常如蜀道難”啊!但白玉蟾直面前行,從未退縮。後來他幾乎走遍了南宋天下。廣東、江西、福建、浙江、湖南、四川、廣西的名山大川如廬山、羅浮山、霍童山、武夷山、龍虎山、金華山、天台山、長江、洞庭湖、西湖等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跡。白玉蟾65歲起在武夷山結廬修道。“千古蓬頭跣足,一生服氣飧霞,笑指武夷山下,白雲深處吾家。”他對道教十分專注虔誠,85歲時遇皇帝詔封他為“紫清明道真人”,命館太乙官。白玉蟾本可從此安享晚年。但他首先顧及的是道教的事業。在他眼裏,“擬佔朝班最上頭,官情冷似一天秋”。一聲不吭便“一夕遁去”。第二年86歲時,玉蟾自洪都入浙,訪豫王。

白玉蟾博學勤作

白玉蟾天資聰明,勤奮好學。七八歲即能背誦儒家九經。他以“文苑麗長春,學海深無窮”,“青春不再來,光陰莫虛度”鞭策自己,決心“讀盡人間不讀書”,“識破世上不識事”。他自稱“三教之書,靡所不究”,“世間有字之書,無不經目”,他“天才橫溢,慧悟超絕,平生博覽羣經,無書不讀,為文制藝,無所不能”。他的詩友驚歎“莫笑瓊山僻一隅,有人飽讀世間書”。他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海瓊白真人語錄》《海瓊問道集》《海瓊傳道集》《道德寶章注》《靜餘玄問》《金華衝碧丹經秘旨》《太上老君説常清靜注正誤》《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等著作。他的《道德寶章注》編入了《四庫全書》。由於他“隨身無片紙,落筆滿四方”,在他死8年後,他的弟子才蒐集他的作品付印,先後印6次。名為詩文“全集”,其實僅是白玉蟾作品的一部分。台灣出版的《宋白真人全集》達11卷之多,約70萬字。他還善長琴棋書畫,其書畫作品《足軒銘》,現藏於故官博物院。元代隱士黃王介,讚揚白玉蟾書法“飛蛟龍影”。清康熙皇帝的《御定佩文齋書畫譜》,也談及白玉蟾草書“龍翔鳳翥”。《宋元寶翰》收錄宋元兩代書法精品,其中十三幅就是白玉蟾的草書四言詩。其繪畫作品知名者有《修篁映水圖》《竹石來禽圖》《紫府真人像》《純陽子像》《墨梅圖》等十六幅。可謂多才多藝,成果累累。白玉蟾的“玉蟾功”,也早馳名中外。當然,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白玉蟾留下的精神成果究竟有多少實用價值,這倒可以另當別論。但在中國道教發展史上,白玉蟾確是道教南宗教旨的創立者,是名符其實的道教南宗第五世祖。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但白玉蟾所俱備的勤於學習,勤苦鑽研,勤奮修煉,勤快創作的精神,不也是我們今天建設“學習型社會”時可以吸取的中國古代文化遺產之“精華”嗎?

白玉蟾海納百川

白玉蟾與諸多僧道不同之處,就是他善於學習別人的長處併為己所用。他的道教吸取了佛教禪宗及宋代理學思想。“他雖沒有入禪,卻與禪宗一派過往甚密,他的道術融攝了禪法”。他在武夷山時又與朱熹過往甚密,集理學大成之朱熹的思想,也被吸收到練丹思想中來;他開創的金丹派南宗,還具有道家內丹學説與神霄派雷法相結合的特點。當他發現外丹的作用有限時,就改在煉內丹上下功夫。朋友蘇森説他“心通三教,學貫九流”,一點也不誇張。他的詩,有五言、六言、七言、絕句、律詩等,詞有30多個詞牌。並吸取了李白陶淵明王維等著名詩人的寫作風格,寫出了不少獨具匠心、趣妙橫生的千古絕句。他的《橘隱記》,最能説明他是位博採眾長的高手。文中寫道:“古人所以隱於松者,蓋欲示其孤高峭勁之節;古人所以隱於柳者,蓋欲彰其温柔謙遜之志。……吾未聞橘之為物果何如焉!楊州厥包橘柚錫貢江陵千株橘,其人與千户侯等,如是,橘可貴也;《風土記》名橘曰胡柑,巴人有橘革中藏二叟語,如是,則橘可奇也;瀟湘有橘鄉,洞庭有橘澤,雲夢有橘裏,彭澤有橘市,如是,則橘可嘉也;陸績懷橘而遺母,李靖食橘而思兄,如是,則可以存孝義;李德裕作《瑞橘賦》,張華作《靈橘歌》,如是,則橘可以人文章;李元有‘朱實似懸金’之句,沈休文有‘金衣非所吝’之句;唐,蓬萊殿六月九日賜羣臣橘,秦,阿房官正月一日賜羣臣橘;湖之多橘,寒州之盛橘。人孰不知橘之為美,亦不易多得,故古今多記錄,則橘果之異物也。”(《修真十書上清集》)橘子,比不上松之孤高,柳之温柔,但經作者一番廣徵博引,卻揭示其許多可奇、可嘉之處。同時又給後人留下他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方法。即要善於在研究吸納他人的思想成果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充實和校正自己的知識和理念。在今天改革開放的條件下,“善取天下之長”,顯得尤為重要。

白玉蟾桃李滿園

在白玉蟾之前的金丹派南宗四代,基本上都是秘密的傳播。範圍很窄,門徒也很少。且無本派祖山、官觀,故未形成羣眾性的教團。至白玉蟾時,他收留了許多弟子,如彭耜、留元長、張雲友、王金蟾、陳守默、詹繼瑞,還有趙汝渠、葉古熙、周希清、胡世簡、羅致大、洪知常、陳知白、莊致柔、王啓道等人。再傳弟子又有趙牧夫、謝顯道、蕭廷芝、林伯謙、李道純等人。他還一改以往無固定修道場所的狀況。設立了碧芝靖、鶴林靖、紫光靖等教區組織和修道基地,擴大了道教的影響,從而使道教成為一個有較多徒眾,有一定傳教地域的較大規模的教派。道教在南宋時期所以能在中國南方流傳,蔚為大觀,後來連皇帝也授予他“紫清真人”的稱號,“為國升座”主醮事時,還出現過“觀者如堵”的熱鬧場面,恐怕都與他廣招子弟,注重傳播,桃李滿園,道友眾多關係甚大。

白玉蟾念故思鄉

“家在瓊州萬里遙,此身來往似孤舟。夜來夢乘西風去,目斷家山空淚流。海南一片雲水天,望眼生花已十年。忽一二時回首處,西風夕照咽悲蟬。”(《華陽吟》)白玉蟾終生為道教事業奮鬥,但始終不忘生他養他的故土家鄉。他自號“海南翁”、“瓊山道人”、“海瓊子”、“瓊山老叟”。他的詩詞中還有“長天與遠水,極目煙冥茫。暮鴻孤悲鳴,霜林萬葉黃。倚松望翠微,數點寒螢光。吾非長夜魂,墮此寂寞鄉。衷情憑誰訴,空山草木長。”(《道藏輯要·瓊館白真人集》)詩中的“墮此寂寞鄉”與前詩“家在瓊州萬里遙”,“目斷家山空淚流”一樣,都反映了他對家鄉海南“雲水天”的思戀。他詩詞中還有諸如“所喜江山無病痛,可憐故舊半消磨”一類嘆息,恐怕都與他念故思鄉有關。只是沒有李白的“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樣“明明白白我的心”罷了。相傳白玉蟾最終迴歸故鄉,且在文筆峯羽化昇仙。這都是傳説而已。但白玉蟾愛故鄉,常思念,則是無可置疑,值得弘揚的。白玉蟾身為道士,但也關心着國家和百姓。有他兩首詩可以佐證。一首寫道:“三分天下七分亡,猶把山川寸寸量。縱使一丘添一畝,也應不似舊邊疆”,這是對國土淪亡的焦慮。其《祈雨歌》中“山河憔悴草木枯,天上快活人訴苦”,則是對民不聊生的吶喊。我們今天在研究白玉蟾,論述白玉蟾對海南道教的貢獻時,對白玉蟾憂國憂民,愛戀故鄉這方面的事蹟,也是不能忽略掉的。 [3] 

白玉蟾主要作品

白玉蟾文集版本

朝代
編注出版
文集
備註
洪知常
《海瓊傳道集》
1卷

彭耜
《白玉蟾集》
40卷
《白玉蟾集》已佚,惟餘《海瓊玉蟾先生事實》一文尚存。
端平
《海瓊玉蟾先生文集》

僅文集已佚,惟餘潘牥敍
王元暉注
《清靜經注一卷·海南瓊琯子白玉蟾方章正誤》
1卷
又名《太上老君説常清靜經注》,在《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是字號第28冊。

《重編海瓊玉蟾先生文集》


《瓊琯白真人集》
13卷
存於道藏本中有《瓊琯白真人集序》,萬曆甲午本尚有潮陽林有聲的《白真人文集後敍》
王時宇編
《白真人文集》

署名為瓊山王時宇重訂,及門林桂同校

《白真人集》

重刻
近現代
王國憲刻版

台灣宋白真人玉蟾全集輯印委員會編
《宋白真人玉蟾全集》


叢書中版本

《道德寶庫》

四庫全書》子部五十六,道家類有葛長庚

上海古籍出版社
《武夷集》
8卷
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






朱祖謀校輯
《葛長庚玉蟾先生詩餘》

疆村叢書》第5冊


《上清集》
8卷
正統道藏》第7冊在《修真十書》六十卷中






台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集註》
2卷
《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收字號第3冊


《白玉蟾》
6卷
《正統道藏》第7冊在《修真十書》六十卷中


《武夷集》
8卷
《正統道藏》第7冊在《修真十書》六十卷中


《海瓊問道集》
1卷
《正統道藏》正乙部,弁字號;第55冊

謝顯道
《海瓊白真人語錄》
4卷

浙江古籍出版社(清)董德寧輯
《紫清指玄集》

《道藏精華》2,白玉蟾述


《全華碧丹經秘旨》
2卷
《正統道藏》洞神部,眾術類,斯字號;第32冊有白玉蟾授、彭耜受




海南師範學院複印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複印本嘉慶《道藏輯要》有關白玉蟾作品多種
參考資料 [2] 

白玉蟾詩歌

曲肱詩
昔在青華第一宮,只緣醉後怒騎龍
傾翻半滴金瓶水,不覺人間雨發洪。
玉皇有勅問神霄,誰去騎龍亂作妖。
自別雷城一囘首,人間天上已相遼。
謫君塵世意徘徊,煉盡金丹待鶴來。
歸去神霄朝玉帝,依前命我掌風雷。
五雷深鎖玉清宮,白鶴呼風唳碧空。
説着這般辛苦處,三千玉女蹙眉峯。
太一天皇謁紫清,翠娥百萬擁雲軿。
當時不合抬頭看,忽見天丁叱火鈴。
我不生嗔怒玉皇,翠娥無復舞霓裳。
如何天上神仙女,染污清都一散郎。
夢斷南柯覺昨非,因緣盡處兩分飛。
寒松空鎖翠娥夢,我獨於今未得歸。
玉府官僚無甚人,上皇憐我最辛勤。
忽然詔下催歸去,猿呌萬山空白雲。
瑤池王母宴羣仙,兩部笙歌簇綺筵。
誤取一枚仙李吃,又來人世不知年。
我到人間未百年,恰如頃刻在三天。
向來我本雷霆吏,今更休疑作甚仙。
十一
往昔逍遙在太華,朝餐玉乳看瓊花
當年身着六銖服,不識人間有苧麻
十二
做到天仙地位時,三遭天遣落天墀。
卻嫌天上多官府,且就人間洞府嬉。
十三
白雲隨我見天台,又趁金華路上回。
樓鳳亭中留不去,武夷山下野猨哀。
十四
説與清風明月知,楊州有鶴未能騎。
夜來五鳳樓前看,天上白雲空自飛。
十五
跣足蓬頭破衲衣,悶來飲酒醉吟詩。
廛中走遍無人識,我是東華大帝兒。
十六
這一聖過二十年,肉重不能飛上天。
抖擻衲頭還自笑,囊中也堅一文錢。
十七
我有隨身一顆珠,見時自有覓時無。
金雞呌罷無人見,月射寒光滿太虛。
十八
不識看經不坐禪,飢來吃飯困來眠。
玉皇若不開清眼,卻是凡夫骨未仙。
十九
不把雙眸看俗人,五湖四海一空身。
洞天深處無人到,溪上桃花幾度春。
二十
桑田變海海成田,這話教人信也難。
只有一般輸我處,君王未有此清閒。
二十首 [5] 
悲秋辭 [7] 
蟲聲樹聲各已變,吾知流年暗中換。
晝烏夜兔忙如箭,各光漸入蘆花岸。
蘆花白兮蓼花紅,鴻雁跧蹲滿荻叢。
牡丹海棠如夢中,蓮香散池館空。
人生歲月去如水,燕去鶯歸一彈指。
星霜磨老道人心,滿目世人紛如蟻。
感今慨昔令人愁,乃知宋玉非悲秋。
江山紫翠餞漢唐,風物不復追商周。
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知何限。
古人憐今今憐古,夕陽影裏雲影亂。
此身飄飄如游塵,身體髮膚皆他人。
尚餘方寸管喜怒,不敢漏世天公嗔。
向時歡娛成冷落,誰與感慨憐蕭索。
定知悲喜取取勝散因,世間果無揚州鶴。
所可悲者仇且孤,覽鏡自笑清而癯。
安能十事九如意,定數豈復人能逾。
秋風起兮秋水寒,秋心悲兮秋興酸。
佳人一去不復還,顧影度此時光難。
此心寥寥秋夜月,孤光散入寒光闊。
夜深月落無人知,江上漁翁空網撒。
不堪舉此向愁人,使人泣下肝腸裂。
何人為我調素琴,疊疊為我寫孤襟
庶令鬼神伴伊泣,山空樹冷風蕭森。
八兩日月精,半角雲霧屑。
輕似一鴻毛,重如千秤鐵。
白如天上雪,紅似猩猩血。
收入玉葫蘆,秘之不敢泄。
夜半忽風雷,煙氣滿廖廓。
這般情與味,啞子咬破舌。
捧腹付一笑,無使心惱熱。
要整釣魚竿,再斫秋筠節。

白玉蟾人物爭議

白玉蟾名氣很大,對於道教史上這樣一位重要的人物,學界迄今連他的生卒年問題都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關於這個問題,學術界目前大致有兩種看法:以何敦鏵、李遠國、謝金良等先生為代表者,認為白玉蟾生於紹興甲寅年(1134),卒於紹定己丑年(1229)或以後,享年96歲或以上;以曾召南、王尊旺、方寶璋等先生為代表者,則堅持白玉蟾生於紹熙甲寅年(1194),卒於紹定己丑年,世壽36歲。這兩種説法各有所本。前一説起源最早,本於彭耜。彭耜,號鶴林,生卒年不詳,乃白玉蟾高足和密友,也是最早編纂《海瓊玉蟾先生文集》(約編定於嘉熙元年即1241年)的人。他説:“時(先生)大父有興董教瓊琯,是生於瓊,蓋紹熙甲寅三月之十五日也。”後一説濫觴於元初道士趙道一(生卒年不詳),他在其所編《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約成於1294年頃)一書中雖未明説白玉蟾生於紹興甲寅年,但卻斷然否定了劉克莊(1187-1269)關於白玉蟾“夭死”的説法。後來明代史家何喬遠(1558-1631)編《閩書》時,就引《鶴林彭耜傳》明確説白玉蟾“是生於瓊,蓋紹興甲寅三月十五日也”。清代乾隆年間自稱白玉蟾弟子的道士彭翥(字竹林)也沿襲這種看法,説白玉蟾“父振業於紹興甲寅歲三月十五夢道者以玉蟾蜍授之,是夕產子,母即玉蟾名之以應夢”。此後,各種方誌、山志和研究在論及白玉蟾生平時,都或此或彼取其一説以自守。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