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雷州民系

鎖定
雷州民系,即指雷州人,又稱閩南語系雷州話族羣。 [1]  雷州民系與“潮汕民系、客家民系、廣府民系”構成當今嶺南四大民系。
雷州半島,是雷州民系的根據地,亦是雷州文化的發祥地,更是天下雷州人的精神象徵所繫之處。它背靠厚重的大陸,力量千鈞;面朝蔚藍的大海,胸懷世界。鍾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精華,滋潤萬物。半島以雷州方言、雷神雷祖、雷州換鼓、雷樂雷菜、雷歌雷劇雷州石狗、醒獅、人龍舞、儺舞等諸多文化內容為載體,構建了獨特的人文地理範圍。
千百年來,雷州人就在雷州半島上,開疆僻壤,繁衍生息,他們熱愛家鄉,忠於祖國,勤勞勇敢,求真務實,淳樸重義,形成了較強的凝聚力。
中文名
雷州民系
外文名
Leizhou people
別    名
雷州人
主要聚居地
廣東省湛江市及周邊地區 [15] 

雷州民系民系簡介

雷州民系,也稱雷州人,雷州民系是廣東四大族羣之一。雷州人發源自福建閩南地區,之後和當地的百越民族互相混合。雷州民系與閩海民系、潮汕民系、海南民系頗有淵源。
雷州半島歷史悠久,文化璀璨。自西漢以來,位於半島腹部的“雷州城”,一直為縣、州、郡、軍、道、路、府治之所在地,是雷州半島政治、軍事、經濟、文化、航運的中心,因而被稱為“天南重地,海北名邦”。 [2]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由於雷州半島位居祖國大陸緊南端邊陲,優秀的中原文化廣泛吸收融會了古老的南越、俚僚和流入文化,互相碰撞、融合,不斷充實、更新,逐步形成獨放異彩的雷州文化。如雷州方言、雷祖雷神、雷歌雷劇、雷州音樂、雷州儺舞、雷州石狗、雷州珍珠等“雷字號”風物,凸現雷州文化特有風采。
[3] 

雷州民系分佈區域

雷州民系在國內主要分佈在廣東雷州半島的湛江市下轄的赤坎區霞山區麻章區東海島硇洲島雷州市(原海康縣)、遂溪縣徐聞縣等地,以及廉江市南部、坡頭區西部、吳川市東北部等縣(市)、區鄉鎮。 [4] 
國外主要分佈在南洋地區,新馬地區(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150多萬祖籍雷州府三縣(海康縣(今雷州市)、遂溪縣、徐聞縣)的華人及其後裔。人口布蓋900多萬。 [4] 
湛江所處的雷州半島是雷州民系和雷州文化的發祥地,也是世界雷商鄉情共系之處。雷州民系作為廣東四大族羣之一,常住雷州半島本土600多萬人、常住國內其他地區約200萬人、遷居海外約150萬人。雷州民系遍佈全球,政界、商界和文化領域的世界舞台上都活躍着雷州人的身影,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力。 [15] 

雷州民系語言

雷州方言即民間通俗稱呼的雷州話,乃屬閩南語系一支,為中國大陸最南方言區,同時雷州話也是廣東四大方言之一,雷州話得名於古雷州分佈於現今整個雷州半島及半島以北部分地區,因歷史上這於區域屬於古雷州府之管轄在內,所以稱為雷州話。
雷州話通行範圍很廣,雷州方言是雷州半島人民日常生活使用的語言。雷州方言分佈於今行政區劃上的;雷州市、遂溪縣、徐聞縣及麻章區、東海島、赤坎區、霞山區等。 [5] 
雷州城的雷州話是雷州方言的代表,是正音。因歷史上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民國初,數千年裏一直是縣、州、郡、道、軍、路、府治之所在地,成為雷州半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現出版有《雷州話注音字彙》、《雷州方言詞典》和《雷州方言志》等著作。

雷州民系雷州文化

雷州民系簡介

雷州文化最大一個特點是它的海洋性。據《漢書·地理志》載,自漢代開始,已從徐聞、合浦揚帆南溟,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 [14] 
雷州三元塔公園 雷州三元塔公園
雷州半島地區在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繁衍生息。春秋稱百越,戰國歸楚界,秦時屬象郡。隋唐時期 ,這裏是漢、黎、苗、侗、瑤等多民族雜居地區。宋朝以後 ,大量閩人南遷,定居在雷州半島及周圍地區,成為主要居民。二千多年來,勤勞聰明的雷州先民創造了輝煌的文化,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
雷州享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書法之鄉"的美譽。這裏不僅有"天下四絕"之一的雷州換鼓、"南方兵馬俑"的雷州石狗,而且有令人心往神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雷歌、雷劇、雷州音樂、姑娘歌、儺舞等。
這裏是多種文化的匯聚地,土著文化、中原文化、閩南文化、海洋文化在這裏碰撞融合,催生出獨具一格的雷州文化,成為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0年8月,省委十屆七次全會通過的《廣東省建設文化強省規劃綱要(2011——2020)》,把雷州文化列為廣東四大區域性文化之一,提出要大力弘揚保護雷州文化,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2011年1月,省委十屆八次全會通過的《中共廣東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再一次強調保護雷州文化,加大研究和建設力度。
2011年8月,省委書記汪洋深入雷州調研,對雷州文化給予充分肯定,並作出批示:"雷州文化是廣東省民系文化中歷史最悠久的文化之一,應予以高度重視。"從此,雷州文化的地位正式確立,大大地增強了全省上下對雷州文化的自覺和自信,也極大地鼓舞了雷州人民建設雷州文化的決心和信心。 [6] 

雷州民系分類

近十多年來,司徒教授在研究嶺南地域文化過程中,越來越感到雷州文化的地域個性很突出,而其時流行將雷州文化與潮汕文化同視為福佬文化的觀點有失科學合理,應予修正。 [14] 
提出概念
1993年和2001年,司徒教授在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研究成果出版的《廣東文化地理》兩個版本中,已將雷州文化與海南文化整合在一起,提出“瓊雷文化”概念,明確地將雷州文化潮汕文化作了區別,並在原廣東文化版圖上劃分出一個“瓊雷漢文化亞區”,奠定了雷州文化與海南文化同屬一個文化區的基礎,這為雷州文化和海南文化成為兩個既相對一致,又有一定差異的區域文化單元,奠定了理論基礎。 [14] 
2001年以後,司徒教授被聘為省政府參事,他積極參政議政,對廣東文化建設提了不少有益的建議,尤其對雷州文化的關注和研究又進入了一個新高度,成果也更加突出。他深知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必須藉助政府的力量來推動雷州文化的研究。為此,他於2009年以《參事建議》的形式,提出應《關於確立和打造“雷州文化”類型與品牌的建議》,明確提出:在廣東地域文化發展戰略規劃上,應將“雷州文化”作為一個獨立文化類型和廣東文化分區,以這個理念來構建廣東區域文化版圖和相應文化戰略規劃。 [14] 
提出建議
他在建議書中寫道:“雷州文化”可與廣府、潮汕、客家文化並立。司徒教授的建議書得到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的肯定和批覆。自此,“雷州文化”不再是一個停留在學術層面的概念,而進入了政府決策、文化發展戰略和規劃的範疇。
雷州石狗 雷州石狗
2010年,時任廣東省長黃華華在省人大會議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就第一次出現雷州文化的概念。此後,在建設廣東文化大省、文化強省有關文件中,雷州文化已與廣府客家潮汕文化並列,成為廣東四大文化板塊之一。 [14] 
與此同時,司徒教授也很注意雷州民系(族羣)的研究問題。因為雷州文化作為地域文化,它的載體即雷州人也必然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文化羣體。 [14] 
在2010年於湛江召開的雷文化學術研討會上,他就提出探討“雷州民系”可能性問題。以後在廣州市雷州文化研究會組織的多次學術討論會上,他一再重申了這一民系概念。自此,“雷州民系”(雷州人)概念開始進入人們視野,正逐步成為與廣府人、客家人、潮汕人一樣的廣東四大民系之一 [14]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雷州半島和海南島北部一樣,死火山數以百計,不亞於東北五大蓮池、山西大同、雲南騰衝死火山羣,無論從自然還是人文視角,都有重要的科學、文化和旅遊價值,特別是在歷史文化名城雷州,發現這座古城文化積澱十分厚重,資源很豐富,但開發利用不盡令人滿意,許多景點佈滿歷史灰塵。 [14] 
也許因為這些原因,在近年出版的《經典廣東》一書“歷史名城”部分,廣東6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就缺了雷州沒有列上。後來一打聽,説是雷州是縣級市,未達到地級市建置,因而未列入,云云。
司徒尚紀教授對這種名城與政區等級相聯繫説法不敢苟同,也為此感到有欠公平。故在不同場合大力呼籲不能如此虧待雷州城。在近年由他任主編即將面世的《中國地域文化通覽·廣東卷》中,已將“雷州文化”列為廣東四大區域文化之一,雷州城是傳統雷州文化中心城市。 [14] 

雷州民系非物質文化遺產

雷劇 雷劇
至2008年底止,其中國家級主要有:湛江人龍舞遂溪醒獅雷州石狗雷州歌、湛江儺舞等。省級主要有:廉江舞鷹雄、麻章儺舞“考兵”,麻章“爬刀梯”,雷州姑娘歌等。市級主要有:雷州烏石蜈蚣舞、雷州沈塘人龍舞、雷祖文化、雷劇、雷州穿令、雷州翻棘牀、廉江白戲、雷州音樂等、雷州下火海、簕古龍、雷州方言、湛江番鬼託梁、徐聞陣式藤牌功班舞、調順網龍等。 [7] 

雷州民系歷史族羣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曾有着不同的人類族羣在雷州半島繁衍生息。其中,重要的有百越先民、南遷漢人、莆田遷民三大族羣,它們對雷州民系及雷州文化的形成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13] 

雷州民系百越先民

百越先民是一支古老的族羣。三代時期已在長江中下游及嶺南地區創造了歷史與文化。百越的通稱見於戰國。生活於雷州半島、海南島等環北部灣地區的分支,先秦時期又稱駱越,兩漢稱烏滸,晉至隋唐稱俚僚,宋元時期稱黎僮。
百越先民崇尚鬼神,有“剪髮文身,入水以避蛟龍”的習俗;駱越族信奉龍蛇圖騰,有剪髮文身,錯臂左衽習俗。嶺南越人穿筒裙,着貫頭衣,項髻徒跣,“飯稻羹魚”,“依樹積木,以居其上,名曰幹欄”。俚僚習俗尚銅鼓,與越人一脈相承。雷州獞黎崇尚銅鼓,且有崇雷、崇鱷、崇蛙、崇巫等習俗。 [13] 
駱越族在陶唐之世已歸屬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百越的南裔主要聚居於雕題、交趾,稱為駱越。有關史籍還記載了駱越族雕題、緩耳、貫胸、交趾等奇俗以及他們與中原王朝友好往來的史實。 [13] 

雷州民系南遷漢人

早在先秦時期,中原王朝就已着手對這一地區的經營與開發。但規模較大且有確切史書記錄的漢人遷民活動即始於秦代。爾後,西漢伏波將軍路博德平南越、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徵交趾,都在雷州留下數量可觀的戍守士卒。 [13] 
歷代還有很多朝廷命官、謫臣,由於種種原因而落籍雷州,有的還成為雷州漢姓的“開山始祖”。 東晉宰相謝安之侄子謝琨,東晉末年任合浦郡學政,劉宋建立後誅殺前朝元勳重臣,遂“掩滯不得歸”,後卜居榜山村,成為雷州地區謝氏的開山始祖。雷州胡姓始祖胡文亨,北宋樞密院編修胡銓次子,紹興十八年(公元1148年),隨父貶謫吉陽軍(今海南三亞)時,留居雷州府城,後擇居今雷高鎮坑營村。
這些特殊的南遷漢人,大多曾經在軍政方面任有要職,在政治文化、生產技術、經營管理等方面都具有較高的水平。南遷漢人帶來了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與生產技術,他們與歷代的朝廷命官謫臣一道,成為雷州地區華夏文明的薪火傳播者。其中,莆田遷民對後世雷州民系的形成影響最為深遠。 [13] 

雷州民系莆田遷民

到了唐代,雷州半島依然人煙稀少。
據晉代史料記載:“合浦郡領縣三,户二千”(平均每縣户僅六百三十三)。《隋書》記載:“合浦郡統縣十一,户二萬八千六百九十”(平均每縣户二千六百零八)。《舊唐書》載“雷州舊領縣四,户二千四百五十八;天寶領縣三,户四千三百二十,口二萬五百七十。”(平均每縣八千五百多人)。 [13] 
為此,自唐中葉始,直至清朝,朝廷有計劃地“徙閩民於合州”(唐合州轄今徐聞海康遂溪等縣),開始了閩民開發雷州半島的歷史。宋元時期莆田移民的高峯期。對此,北宋紹聖間貶雷的蘇轍在《和子瞻次韻陶淵明勸家詩》的小引裏有“餘居海康……其耕者多閩人也。” [13] 

雷州民系古民居

雷州市 [8]  (原海康縣)保留下來的傳統民居分佈於雷城、白沙 [9]  、附城、南興、龍門 [10]  、紀家 [11]  、英利等東西南圩鎮,其中以中國古大古村邦塘村、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潮溪村以及東林村、周家村、調銘村等文化古村為代表。他們大多是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建築。 [12] 
雷州市古民居平面組合除個別官宦的府第呈現較規模的建築外,多為三合院形式,四周高牆齊整,防火防盜功能顯著。一般大宗族多聚族而居,而每個小家小户只有一至兩進院落,同族的多户連成一行,排列在巷道的兩側。 住宅多以廳堂為中心佈局,具有中軸明顯,左右對稱,主次有序特點的封閉型建築,廳堂是家庭祭祀、兇吉大事的主要活動場所。廂房在廳的兩側,是主人的居室。天井左右兩側的房間,一般用作廚房和雜物間。有的民居,在正廳對面還設三間房,稱為倒座。 [12] 
這些古民居經歷悠悠歲月的洗禮,依然散發出迷人的風采,府第、豪宅設計獨特,造型美觀,氣象輝煌壯麗,深具嶺南特色。各座建築巧飾石雕,楹聯,匾額等,雕樑畫棟,龍脊飛檐,工藝十分精巧,惟妙惟肖。繪畫、雕塑、建築三種藝術共治一爐,交相輝映。特別是那些斑駁的牌匾、灰塑……無言袒露出這方水土曾蜂擁而出的各類人文景觀。最具代表的是東林古居,其主體建築的梁、柱、斗拱、檐板、屏風用材考究。木雕、石雕、灰塑、壁畫、脊飾等工藝之精在粵西也不多見。這些古民居羣外形雄偉、建築材料和設計很考究,風格獨特,雕樑畫棟,木刻石刻,壁畫書法,陶瓷瓦脊,琳琅滿目,工藝精湛。這是清代粵西地區建築藝術精品,對研究的建築史和文化建築藝術具有重大的價值。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