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俚僚

鎖定
俚僚,即俚族和僚族,是嶺南地區壯侗語族少數民族的先民 [8]  。俚僚兩族先民是先秦時的西甌部落及駱越部落人。包括今壯族黎族侗族等族羣,以及畲族人民 [4]  。他們都喜歡唱山歌,歌中有“嘹嘹”之聲,於是便將他們稱為“僚”人。 [8-9] 
中文名
俚僚
地理標誌
廣東、廣西

目錄

俚僚僚演變史

俚僚 俚僚
壯族的先民是廣西乃至整個嶺南地區最早的土著,俚人最早見於《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列武十二年(36年),九真徼外蠻裏張遊,率種人慕化內屬,封為歸漢里君。”這裏所稱的“蠻裏”,以後改稱為俚。三國時期也有許多嶺南俚人的記載。僚人的稱呼在嶺南的出現是在隋唐時期,以後則是多俚僚連用。 [5] 
廣東省古時候一直是“百越之族”居住的地域 [2]  ,包括壯族先民 [6]  、畲族先民等 [7]  ,公元7世紀初,在閩、粵、贛三省交界地區的畲族人民,當時被泛稱為“蠻僚”、“峒僚”。 [4] 
據《壯族嘹歌研究》記載,從僚人的名稱出現及發展脈絡來看,當大批的壯族先民從廣西北上至四川等地,散佈在山川穀地,開墾定居、商品交易、歌圩聚集時,壯族先民最顯現、最活躍的外在文化符號是唱歌,所有的族羣成員都喜歡唱歌,歌中有“嘹嘹”之聲,於是便將他們稱為“僚”人。 [8] 
僚人是中國古代嶺南(廣東廣西)和雲貴地區一些民族的泛稱,包括今天的壯族、傣族等,關於他們最早的記錄見於《魏書》。 [1]  僚常和俚並稱“俚獠”、“夷獠”等。所謂“獠”是古代中央皇朝對在中國華南地區部分少數民族的蔑視貶稱。
秦漢年間,中原擴張到嶺南地區,引發持續三個多世紀的中原軍民移民潮。與此同時,西江、珠江流域的部落漢後始稱俚僚。
魏晉時期,大部分壯侗語族先民被稱為僚人 [8]  。《魏書》稱為古南蠻的別種。在嶺南地區,僚常和俚並稱。在雲南、貴州一帶,古代僚人又稱南蠻。漢武帝開西南夷時,在夜郎境內的民族大部分為“夷僚”。漢初在夜郎地區設置的牂牁郡17縣,都有僚人分佈。東晉時,居住在今廣西和貴州境內的僚人部分北上遷入四川,分佈“自漢中以達於邛笮”的廣大區域內。
唐代,嶺南地區冠以地名的僚人,有烏滸僚、邕州僚等,説明僚人遍佈嶺南廣大地區。“洞僚”“山僚”,或指其發展水平和居住地的地理特點。
唐前期,嶺南僚人活動範圍,大致在廣州以西,右江以東,北達湖南,南抵海南島的廣大地區,與唐中期以後兩原部人活動地區基本一致。唐中期以後,僚人記載漸少,西部原人記載較多。 [3] 
《後漢書·南蠻傳》:南蠻人“言語侏離”。
《靖西縣誌》文藝篇有“其碑俚難容讀”之句。
《明江州志》風俗記有“口唱鄙俚之詞”之説,説明俚字是由離字轉來的。俚有別於僚而自成一族。
《廣東通史》:“俚人隨山洞而櫝(以山洞為家),各有部落,各為雄長,好相攻討(互相搶奪),也有勢力較大的部落聯盟,由酋長統治,少與中原人往來。”

俚僚俚族

俚人是烏滸人的後繼族羣之一,從史書記載可以得到證實,也可看出兩者的關係。
《南史·苟匠傳》中,有梁武帝天監元年(公元502年),苟裴為鬱林太守徵俚的記載。
三國時吳人萬震作《南州異物志》: “在廣州之南,蒼梧、鬱林、合浦、寧浦(今廣西橫縣)、高涼(今廣東陽江等地)五郡皆有之,地方數千裏”。
張華《博物志》卷二異俗載: “交州夷曰俚人”。
隋唐之際,俚人在廣東粵東一直有着舉足輕重的位置,楊世略是粵東最重要的大首領。據《舊唐書》所載,仁壽初,隋朝派出世襲南越大首領冼夫人之孫馮盎征伐潮、成等“五州僚”。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粵東俚帥楊世略以潮、循二州之地,與馮盎同時降唐。可見,俚人不僅是粵東原住民,而且直至隋末唐初,勢力還相當強盛,以至涯話區、潮州話、閩南話地區還曾一度完全處在俚帥的控制之下。
到了南宋之後,作為粵東土户的俚人,居住在山裏的部分逐漸融入到外來的畲人、瑤人中,一部分逐漸成為涯話族羣中人,一部分遷走,一部分漢化。 [10] 
廣東通志》載: “海南島之黎,原居南思、藤、化、梧、高等地,多王苻二姓,因從徵至此,迫掠土黎,深入荒僻,佔據其地,稱為熟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