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歌

(民歌體裁)

鎖定
山歌是指人們在田野勞動或抒發情感時即興演唱的歌曲。它的內容廣泛,結構短小,曲調爽朗、情感質樸、高亢、節奏自由。《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其中《國風》部分即是從各地蒐集的民歌而成,也就是現代意義上的山歌。 [52] 
山歌,主要集中分佈在高原、內地、山鄉、漁村的漢族地區 [26] 少數民族地區 [1]  ,盛行於上海 [32]  、山西 [39]  、河南 [40]  、江蘇 [37]  、浙江 [45-46]  、湖北 [41]  、福建、廣東、廣西、湖南、貴州、雲南等地區 [2-6]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中,漢民族創作和保存了眾多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山歌。 [51]  嶺南地區的古百越民族後裔以好歌、能歌而著稱,山歌是其中非常獨特的民族文化,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越人歌》 [22-23] 
現代的漢 [36]  、藏 [78]  、滿 [79]  、羌 [80]  、壯、侗、毛南、仫佬、水、瑤、苗、彝、仡佬、畲、布依等民族都有唱山歌的傳統 [3-4]  [7]  [10]  。流傳極廣,藴藏極豐富。
山歌是中國民歌的基本體裁之一。泛指流傳於高原、山區、丘陵地區,人們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間歌會上為了自娛自樂而唱的節奏自由、旋律悠長的民歌
中文名
山歌
類    別
中國民歌
分    佈
中國高原、山區、丘陵地區
分    類
分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等
結    構
連八句、五句子歌
類    似
小調

山歌山歌定義

山歌是勞動人民自由抒發情感的民歌種類。傳統山歌中最常見的內容是愛情和苦難。山歌常在户外歌唱,曲調多高亢、嘹亮,節奏多自由、悠長,歌詞多為即興創作。山歌的歌詞具有純樸的情感、大膽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等特點,生動鮮活,真切感人。山歌往往在音樂的一開始處便出現全曲的最高音,感情充沛,表達強烈。在高音區,山歌還常常會有自由延長音。有的山歌因音域較高而使用假聲或真假聲結合的歌唱方法。 [26] 
中國民歌的基本體裁之一。流傳分佈極廣,藴藏也極為豐富。一種看法認為,凡是流傳於高原、山區、丘陵及少數民族地區 [1]  ,盛行於福建、廣東、廣西、湖南、貴州、雲南等少數民族地區 [2-6]  。人們在各種個體勞動如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間歌會上為了自慰自娛而唱的節奏自由、旋律悠長的民歌,就是通常所説的山歌。另一種看法認為,從體裁特徵而言,草原上牧民傳唱的牧歌、讚歌、宴歌,江河湖海上漁民唱的漁歌、船歌,南方一些地方婚儀上唱的“哭嫁歌”,也都應歸屬於山歌。因為它們同樣具有在個體勞動中詠唱,歌腔自由舒展,自娛自慰等基本特徵。一般來説,這種廣義的山歌概念更有助於我們對山歌體裁藝術特色的理解。 [49] 

山歌歷史發展

早在《詩經》成書之前,各地樂曲創作、演唱已經相當成熟,樂曲所表現的內容也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詩經》中的《風》即是這方面的代表。《風》又稱《國風》,是樂官奉王命從當時的十五個國家和地區採集、整理的樂曲,所以《國風》又叫“十五國風”。而論其實質,這種樂曲就是山歌 [75]  。如詩經·周南》的“采采苤苜,簿言採之。采采苤苜。簿言有之”是一首婦女們採集車前子時唱的山歌 [76] 
山歌這一名稱,在我國大江南北乃至東西邊塞均有聽聞。據專家考證,該詞最早出現於唐代。唐李益(約749—約827)《送人南歸》詩中有“無奈孤舟夕,山歌聞竹枝”;白居易琵琶行》詩中有“豈無山歌與村笛”之句。《月子彎彎照幾州》是南宋建炎年間江南的山歌 [77]  。明清以來,文人收集山歌者漸多,並編有專集。明代馮夢龍(1576—1646)輯錄的《山歌》,內容廣泛,包括各種民歌。明代崑山文人葉盛(1420—1474)所著《水東日記》中記有“吳人耕作或舟行之勞,多作謳歌以自遣,名‘唱山歌’”,明代陸容(1436—1494)《菽園雜記》有“吳越間好唱山歌,大率多道男女情致而已”等。這説明,明代吳地文人已經清晰地意識到“山歌”在吳地民間已經得到廣泛流傳,“唱山歌”已經成為民間一種司空見慣的俗稱。 [28] 
山歌是由廣大的人民羣眾所創作,是他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生活實踐中,為了表現自己的生活,抒發自己的感情,表達自己的意志願望而創作的,山歌歌詞內容廣泛地反映了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正是因為勞動人民和山歌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從西周伊始,歷朝歷代都曾經設立專門機構蒐集民間歌謠。到了近現代,尤其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創作出來的大批優秀山歌在調動農民生產生活積極性以及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52] 

山歌各地山歌

中國山歌流傳分佈主要集中在內蒙古高原、西北黃土高原、青海高原、新疆高原、西南雲貴高原、秦嶺大巴山區、大別山區、武夷山區、西藏高原一帶。 漢族許多地區的山歌有自己的民間稱謂,例如陝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內蒙古的“爬山調”,青海、甘肅等地的“花兒”、“少年”,湖北的“趕五句”,四川的“晨歌”,安徽的“慢趕牛”、“掙頸紅”,等等。 [26]  在我國南方還有許多沒有特定稱謂的山歌,人們常冠以地名而稱之,例如興國山歌、柳州山歌、温州山歌等。 [48] 
山歌又分為北方山歌,與南方山歌兩大類,北方山歌主要分佈在西北色彩區,西北山歌大多集中在幾個歌種之中。主要有:陝北的“信天游”,甘肅、寧夏、青海的“花兒”,內蒙西部的“爬山調”和山西西北部的“山曲”等,南方山歌比北方普遍,幾乎各地都有,大多以地名稱之:江浙山歌,用吳語方言,稱之為“吳歌”,客家山歌、湘鄂山歌、西南山歌、南方的田秧山歌等。 [49] 

山歌山西山歌

山西的山歌有“山曲”、“開花調”、“卷席片”(也叫“爛席片”)等因地而異的不同名稱。“山曲”主要分佈在晉西北高原或者稱西山(呂梁山)地區,其中以“河曲山曲”最為出色,風格高亢、嘹亮、悠長、舒展,富有山野風味。“開花調”是流行在太行山區(或稱東山區)的一種山歌形式,主要分佈於左權、和順、武鄉、襄垣各縣,其中以“左權開花調”最為出色,因歌詞的上句常“xx開花”為起興,下句點題,因而當地人把這種形式的山歌統稱“開花調”,風格委婉、清秀,節奏比較規整。“卷席片”(爛席片)是五台縣、定襄縣、原平市一帶對山歌的叫法,信口即唱無所拘束,歌詞更近於口語化。 [39] 

山歌山東山歌

棲霞山歌是山東省煙台市棲霞市的地方民歌,題材多為描寫愛情生活和讚美自然風光,是勞動人民生活和情感的真實體現。棲霞山歌裏最為典型的就是牙山山歌。此外,有代表性的棲霞山歌還有《疊斷橋》、《花車調》等。 [54] 

山歌河北山歌

唐山山歌流傳在北部山區燕山叢中,當地人叫做《山坡羊》,一般是放牧人或看山人唱的。《山坡羊》歌詞有兩句和三句兩種,曲調高亢自由,熱情奔放,旋律線條起伏很大。 [70] 

山歌河南山歌

山歌在河南是山區羣眾在秧田勞動或在山坡放牧時所唱的一種歌曲。有一人領唱眾人來和、對歌、獨唱等形式。山歌反映的內容也比較廣泛,河南的山歌歌詞多為五句。山歌的節奏多為散板,比較自由,曲調高亢嘹亮,悠揚開闊。
河南地區的山歌特點和全國其他地方的山歌特點差不多一樣,一般都是開門見山,詞隨見景,聲為山應,高亢板口,曲多為調,以嗆從調,曲子不定,舒展自由。河南山歌雖然不是太多,但是在風格上鑑於山水相隔,也有着它自己獨有的風采。 [40] 
豫西山歌作為中州民間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枝奇葩,以其獨特的風格和韻味世代流傳,經久不衰。豫西山歌係指流傳於河南省西部洛陽市、三門峽市及所轄15個縣(市)山歌的總稱。 [49] 

山歌陝西山歌

延安山歌是流傳在延安市的民間歌唱形式,分傳統山歌、新山歌(包括革命山歌)。山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種類有:勞動歌曲,如打夯歌、號子;山歌,主要是信天游,亦稱順天遊;小調、秧歌;風俗歌,如酒麴、祭祀歌、巫歌叫唱等。 [50] 

山歌甘肅山歌

隴南山歌的內容大部分是反映傳統情愛、婚姻和家庭的,少部分涉及社會變革、生活保健等內容,它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人們生活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生動地表現出濃郁的隴南地域特色。關於隴南山歌的淵源,甚至可以追溯到《詩經.秦風》。 [71] 

山歌浙江山歌

仙居山歌歷史悠久,種類繁多,風格獨特,是仙居山民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浙江省乃至中國民間音樂的一件標本。仙居山歌起源遙遠,現代仙居民歌,音韻與語言皆有中原文化的痕跡,應是“兩晉”人口南遷後逐漸繁衍而來。現存仙居山歌反映的社會內容,大多為晚清、民國時代。 [62] 
梅溪山歌源於勞動生產之餘的娛、慶活動,內容豐富,其創作大量運用了歷史傳説、歷史故事、民間笑話和民間生活積累的知識,其歌詞內容多以情歌為主。 [64] 
湖州山歌是人們的口頭文學創作,帶有原發性、即興性特點,最早見於史籍記載的是南宋胡仔的《苕溪漁隱叢話》,湖州山歌內容包羅萬象、豐富多彩。大致可分為勞動生活歌、情歌、風物歌、勸教歌、諧趣歌、敍事歌等。 [45] 
吳興山歌源遠流長,是浙北地區代表性民歌種類,有很強的民俗性、原發性和即興性。吳興山歌曾是吳興人的重要娛樂載體。 [46] 

山歌江蘇山歌

勝浦山歌流傳於江蘇省蘇州市勝浦鎮全境,是長期以來流傳着一種用吳語方言吟唱的民歌。勝浦山歌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的實踐中創作和積累的口頭文學。屬帶有民族和地方特色韻文的吳歌範疇。主要依靠在民間的口口相傳,代代相襲,是帶有濃厚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韻文。 [55] 
白洋灣山歌在吳地文化中尤有特色,它以“農耕、漁耕、花耕”三耕文化為生存土壤,以歌唱花卉、漁文化和農耕文化為題材,生動記錄了蘇州城郊一帶江南地區人民的生活史,是江南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 [56] 
白茆山歌發源於常熟市古裏鎮白茆塘畔,源遠流長,傳唱千年,是當地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謳歌生活、抒發情感的民間口頭文化。 [57] 
河陽山歌是江蘇張家港南部地區,千百年來勞動人民自己創造的原生態歌謠。以鳳凰鎮為傳承中心,分佈在河陽山的周圍地區。由於河陽山歌存在於江南水鄉的純農耕圈內,很少受外來文化的影響而獨立地生存着,傳承性強,亦是過去農村中主要的文化娛樂活動之一,具有自己鮮明的藝術特點。 [49] 
海門山歌是江南的山歌在數百年的發展過程中,受海門當地社會生活、生產環境的影響,經過長期積累、發展、流傳和加工,形成了獨特的海門山歌。海門山歌與江南民歌、崇明山歌一脈相承,是吳歌伸向蘇北的一個分支。海門山歌源遠流長。始於明代,盛於清後期。傳播的範圍除了海門本土外,還包括啓東、通州、崇明、張家港和鹽城地區的沿海區域。一般來説,蘇北沿海一帶凡有沙地人聚居的地方就有海門山歌的流傳。 [37] 

山歌上海山歌

崇明山歌是指分佈在以崇明島為中心的長江口諸多衝積沙島上的民歌與民謠的總稱。由“小山歌”、“漁歌”、“號子”、“小調”、“民俗歌”等歌種組成。崇明山歌流傳於崇明本島和江蘇海門市南部﹑江蘇通州市南部、江蘇啓東市及上海奉賢等部分郊區。 [32] 
川沙山歌,俗稱浦東老山歌。它是浦東川沙地區廣大勞動人民創作的口頭文學作品。 [65] 
浦東山歌,流行於上海浦東地區,以東鄉小山歌為主體,以及各類相關小調所組成。 [66] 
上海田山歌在音樂與文學特徵方面獨樹一幟,較為全面地反映了江南稻作文化區域民歌中所具有的獨特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並且具有較高的民俗研究價值。 [67] 

山歌安徽山歌

安徽蕪湖繁昌山歌內容廣泛,曲調豐富,語言樸實、生動、簡潔、易懂,近似口語而毫無匠氣;曲調清新、流暢、淡雅、無飾,可謂隨口曲子自來腔。繁昌山歌題材十分廣泛。生產類山歌涉及春、夏、秋、冬四時的各類農活;生活類山歌包括對大自然的敬畏與膜拜,對祖先業績的謳歌與崇敬,對未來幸福生活的嚮往;愛情類山歌有的直抒情懷,有的互訴衷腸。 [49] 

山歌江西山歌

九江山歌
九江山歌, 流傳於九江縣境內的城門、獅子、黃老門、馬回嶺、湧泉、新塘等地,是九江人民在生產、勞作、閒暇時,觸景生情即興演唱的歌曲。九江山歌起源已無從考證,單從流傳鄉間的唱詞,側面反映了九江山歌流傳已久。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音樂類項目。 [18] 
萬載紙棚山歌
萬載紙棚山歌,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萬載的客家人多從廣東、福建、贛南等地遷入,主要居住在西坑、官元山、仙源、赤興、白水、潭埠的大部分村及雙橋、茭湖、高村、嶺東等地的部分村。萬載紙棚山歌是紙棚工人在勞動時自娛自樂的一種文化現象,具體起源於何時已無從考證,但可以説從有表芯紙生產就產生了勞動號子,經過歷代紙工藝人的不斷傳承和發展,因而就慢慢地產生了紙棚山歌。 [19] 
奉新山歌
奉新山歌,有別於贛南地域的山歌,呈現出客家山歌和吳楚地方民歌交融匯合後的特色,是江西山歌中的又一地方特色。奉新山歌多以見景生情,即興起唱為主。人們在各種個體勞動如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間歌會上為了自娛或坐唱或對歌的演唱方式來表達情感。 [20] 
二塘長工山歌
二塘長工山歌,發源於南昌市進賢縣二塘鄉,流傳於二塘鄉的厚源、潭津源、新源、中潭、夏家、康樂、鹿塘等各個村落,是古時長工在田野山頭等地勞動時哼唱的一種歌曲。長工山歌又是封建社會苦難生活的縮影,亦有文獻史料價值。 [21] 

山歌湖北山歌

鶴峯山歌
鶴峯山歌的歷史源遠流長,它既是勞動的山號子,又是生活的浪漫詩。鶴峯,是湘、鄂、黔、渝的文化融匯之地,其漊澧腔韻歷練而成的鶴峯山歌,別具一格,異彩獨放。鶴峯山歌是大山中的鶴峯各族人民面對高山峽谷、飛流瀑布,長聲高腔、呼山喚水喊出來的歌,伴隨着狩獵、採集和肩挑背扛的農耕生活而產生。 [41] 
長陽山歌
長陽山歌也稱鑼鼓歌,是人們在田間從事農業生產時唱的歌,主要分佈在長陽縣的11個鄉鎮,以榔坪、賀家坪、資丘、漁峽口、鴨子口、高家堰等土家族聚居區最為盛行。 [42] 
通山山歌
通山山歌是當地人民以世代相傳的獨特腔調和方言土語唱出的民間歌曲,其唱腔豐富、旋律高亢婉轉。 [44]  山歌形式豐富多樣,有獨唱,男女對唱,猜調對答、山歌小組唱。 熱情、奔放的山歌,能夠直觀,表達人們的喜怒哀樂,同時人們也用山歌來抒發自己的情感。 [43] 

山歌湖南山歌

嶽北山歌
嶽北山歌”是衡山嶽北地區人民在長期勞動生產生活中集體創造的、直接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歌唱藝術。 [60]  “嶽北山歌”是湖南唯一保存完整的漢民族山歌傳承基地,是中國漢族民歌的典型代表。 [59] 
嶽西山歌
嶽西山歌大多以獨唱或對唱形式出現,也有少數是一唱眾和,人們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撐排、以及民間歌會上,常常以自娛自樂的方式演唱。 [74] 
蘭溪山歌
蘭溪山歌起源於清咸豐年間,始發於勞動號子,這種勞動即用水車車水,是農民在勞動強度極大的情況下,呼喊出來的聲音,繼而慢慢演變成為有曲調的蘭溪山歌,其高腔高亢嘹亮,小調婉轉悠揚,演唱一氣呵成,給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覺,有“關間鶯語”“幽咽泉流”的美稱。 [68] 
清塘山歌
清塘山歌是湖南省安化縣的民歌,是梅山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它延續着先秦以來梅山文化發展的血脈。清塘山歌歌詞內容豐富多彩,旋律跌宕起伏多變,傳統文化積澱深厚,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69] 
韶山山歌
韶山山歌是湖南民歌中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主要流傳在韶山市韶山鄉、大坪鄉和楊林鄉三鄉鎮及周邊鄰近地區。韶山山歌質樸、粗放、風趣、詼諧,聲調高亢、拖音帶顫且長,有插田歌、扮禾歌、收工歌、贊新屋、思郎君等。 [30]  韶山山歌分為高腔山歌和平腔山歌,高腔山歌高昂且節奏感強,平腔山歌聲調平緩婉轉,唱的大多都是勞動人民的農耕生活、愛情故事等,以七言三句體或五句體為主。 [31] 
新化山歌
新化山歌,起源於秦代以前,盛興於唐宋,流經明清,傳承已有2000多年曆史,是瑤、苗、漢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產物。內容廣泛,有勞動歌、時政歌、儀式歌、陶情歌、生活歌、兒歌等;按腔調分為高腔山歌和平腔山歌。音樂特色鮮明,高腔和平腔山歌,起音都較高,跳躍性強,具有粗獷、激越、陡峭的抒情風格和大膽、利索、調皮的野性美特徵;表現形式豐富多樣,句式長短有致,俚俗方言襯詞較多,説唱風味很濃,全面記述了新化的天文地理、部族遷徙、人倫教育、民情風俗等,被譽為梅山文化的瑰寶。 [38] 
土家族山歌
土家族山歌 土家族山歌
土家族山歌即土家人民在山裏唱的歌,它不受時間、地點、空間的侷限,白天夜晚、田間地角、坡頭坳嶺,有感而發,隨心而歌,土家山歌的類型有勞動歌、生活歌、情歌、儀式歌、敍事歌、歷史傳説歌、時政歌等等。這些歌明快暢達,通俗易懂,比喻形象,寓意深刻,言詞活潑,妙趣橫生。其情歌含蓄委婉,如詩如蜜。經歷代歌手的不斷創作、加工、錘鍊,如今,上萬首流傳下來的山歌已成為了土家族民間文化藝術的精典。 [16] 

山歌福建山歌

畲族山歌
畲族山歌 畲族山歌
福州的畲族人主要分佈在晉安區、連江縣、羅源縣以及其他畲族居住區。畲族人歷史上頻繁遷徙,他們自稱“山哈”,意思是山裏的客人。連江縣小滄鄉位於連江、羅源、晉安三縣(區)交界處,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少數民族鄉。“山哈”喜歡唱山歌。傳唱最廣的是長篇敍事《高皇歌》(亦稱《盤瓠王歌》)。盤瓠被畲民視為始祖。畲族民歌的唱腔、曲調受居住地區漢族方言的影響,日漸地域化。連江縣畲族山歌受到客家方言的影響。畲族山歌有獨唱、對唱、齊唱等形式。小滄鄉小滄村村民蘭玉平介紹,畲族人平時的勞動、生活都離不開唱畲歌。人們獨自上山勞動時,往往以歌驅寂寞,遠處有人聽到,聽出是年齡相仿的異性,往往就接上,發展成談情説愛的對唱。畲族山歌內容豐富,包含歷史歌、故事歌、勞動歌、情歌、時政歌、雜歌等。山歌裏記錄了畲族的歷史文化。 [7] 
德化山歌
德化山歌,第三批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流傳的歷史源遠流長,在唐至五代已經廣泛傳播,隨着中原人口的南遷,鼓樂和古曲的不斷傳入,德化山歌也不斷髮展。德化山歌集文學與音樂為一體,較好地結合了文學性和音樂韻味、融合有民間故事的傳唱藝術,具有語言精煉,章法段落分明的特點,運用比興、借喻、譏諷、雙關、諧音等多種修辭手法,有詩意和美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17] 

山歌廣東山歌

封開山歌
封開山歌是封開地區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的藝術結晶和歷史產物,是當地人民精神信仰的集中體現,有着深厚的羣眾基礎。它具有寓意深刻、形象鮮明、句式精煉、富有韻味以及易懂易記的特點。由於生活環境、勞動條件、風俗習慣和語言差異,封開山歌產生了多種獨具特色的歌種。按地域劃分,封開的山歌有封川山歌、泗科山歌、羅董山歌、文德山歌等30多種。曲調方面主要有二友調、四平調、木魚調、吟詩調、看花調、缸魚調、花枝調等。按內容劃分則主要有出嫁(新娘)歌、新客(新郎)歌、送雞(滿月)歌、鸞鳳歌等。 [47] 
高州山歌
高州山歌是廣東省粵西流傳甚廣且很有影響的山歌之一,在全省地位僅次於客家山歌。高州山歌長期深深地紮根於人民羣眾之中,起源於南朝,用高州白話(廣府語)或啀話(客家語)傳唱,歌手不論家裏家外,山坡田野,可即編即唱,它的創作題材是以勞動人民生活為基礎的,反映和表達了人民羣眾的思想情感、意志和願望。 [53] 
瑤族山歌
瑤族山歌 瑤族山歌
乳源瑤歌,瑤語稱“賽花柄”,有“賽過花朵的語言”之意,是流傳於乳源瑤族自治縣勉語系瑤族羣眾中獨特的山歌形式。乳源瑤歌大約形成於500年前,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流行於乳源瑤族各個山寨之間,是當地少男、少女成長的必修課程。乳源過山瑤的山歌是用吶喊形式,音高、音長、音大、聲清是其特徵。乳源瑤歌大體可分為念歌、嘔歌兩種。念歌以傳授和背頌歌詞為主,是為嘔歌演唱打基礎;嘔歌也稱喊歌,主要是對遠處大喊唱鳴,起音、唱鳴大部分都用高八度音完成。乳源瑤歌的歌詞分兩大類,古典歌詞與現代生活歌詞。古典歌詞主要用於祭祖或《拜盤王》時使用,或作為現代散歌的“歌引”之用,現存《大歌書》中有用漢字記載的古典歌詞2000多首,以五字、七句詩體為主。現代散歌是即興作詞、即興演唱,多為描寫生活的山歌。 [8] 
新興山歌
新興山歌,又稱新興民間歌謠。新興民間向有唱山歌的習慣,傳説擅唱山歌的劉三妹為新興人。新興山歌種類很多,源遠流長,生活氣息濃,語言形象,曲調流暢,內容多反映下層社會生活、人間悲歡離合的故事,用新興方言傳唱,新興方言裏的很多發音不同於廣府話的發音,據説是古代新興話與中原地區的官話相結合的結果。因新興方言的獨特發音,使得用新興方言傳唱的新興山歌保持了原汁原味的特色。 [33] 
連灘山歌
連灘山歌始於明朝隆慶年間,因源於鬱南縣連灘鎮而得名,流行於鬱南、羅定、雲浮、德慶及廣西的蒼梧、岑溪等縣,它是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口頭文學。唱的內容包括時事、愛情、婚姻、生活、歷史故事等等。多數是即景演唱,心有所感發而為歌。 [34] 
陽江山歌
陽江山歌是一種民間口頭説唱藝術,源自當地民間祭祀中的唱説過程,是當地人民在生活、勞動中不斷吸收中原文化,特別是唐詩、宋詞和元曲等藝術形式,而創造出來的一種民間音樂形式,經祖祖輩輩心口相傳下來。現主要流行於陽江地區,尤以陽西的織篢、溪頭、上洋、程村一帶為盛。 [35] 
廣府山歌
廣府山歌主要分佈在粵西一帶,題材廣泛,有的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生活的艱辛;有的反映了婦女在舊社會的苦難生活;有的傳播文化知識和生產知識;還有部分反映男女愛情的情歌。廣府山歌受到鄰近地區和兄弟民族的影響,色彩豐富,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87]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源流於河南東南部的固始,是隨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形成並發展的,與信陽山歌一脈相承。 [24]  客家山歌是中原文化與土著文化融合的產物,於宋、明期間伴隨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傳播繁衍,是中華民族民間音樂、民間文學的瑰寶,是2006年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81-82]  [84]  。無論是從客家的遷徙史,或從客家族羣的歷史記憶,還是從客家山歌與畲族、瑤族山歌的比較中,都可以發現,客家民系獨特的歷史形成過程決定了客家山歌的獨特性。 [83]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產生於客家勞動人民中間,人們在山上砍柴、摘木梓、伐木放排、鏟松油、挑擔及田間勞動時,或為尋覓同伴,以驅野獸強盜;或為消除疲勞對歌打趣:或訴幽怨;或泄憤懣;或表男女愛慕之情等等,都用山歌的形式來表達。“唱戲一半假,山歌句句真”其豐富多彩的內容,是客家人民生活的一面鏡子。而其中又以情歌數量最多,也最富特色。正如山歌所唱:“自古山歌唱風流”,“山歌唔唱唔風流”。客家山歌作為最具嶺南特色的文化之一,已列入國家和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5] 

山歌廣西山歌

  • 漢族
廣西漢族山歌內容豐富,有生產勞動過程中的“節氣歌”、“插秧歌”、“收禾歌”、 “打場歌”、“漁歌”;紅白喜事中的“哭喪歌”、“哭嫁歌”、“酒歌”;各種社交活動 和娛樂活動中的“情歌”、“猜謎歌”等。山歌的形式又因地區的不同而各具特點,故又有 “柳州山歌”、“桂林山歌”、“桂北山歌”、“桂東南山歌”、“水上民歌”等稱。流行 於桂林、柳州、桂北、桂西北及桂中一些地區的山歌,大都用西南官話演唱,由於廣西稱西 南官話為“桂柳話”,故又稱“桂柳山歌”。桂東南、桂南以及散佈於各地的水上疍民的山 歌是用粵語來唱的,又叫“白話山歌”。另外還有用客家方言唱,流行於陸川、博白、貴港 、柳江、柳城等地的“客家山歌”和用閩南方言唱,流行於博白、玉林、北流、桂平、賀州 等地的“閩南山歌”等。廣西有一部分操平話的漢族,與各少數民族長期雜居共處,分別與 壯、侗、苗、仫佬等民族相互同化,形成為具有“融合特徵”的漢族不同支系,他們的山歌 明顯受到當地少數民族影響,如主要流行於三江侗族自治縣境內的漢人六甲歌,帶有明顯的 “侗味”;柳城的漢人百姓歌,帶有較明顯的“壯味”、“仫佬味”的特點。 [29] 
  • 少數民族
壯族山歌 壯族山歌
在廣西,壯、侗、毛南、仫佬、水、瑤、苗、彝、仡佬等民族都熱愛唱山歌,廣西少數民族歌謠最早見諸文獻的有兩則。一是西漢劉向《説苑·善説》用漢字記越音所錄春秋戰國時期的《越人歌》。經學者考證,《越人歌》為古越語,其語法結構、語音格律等均與今壯、侗語相近,當屬壯侗語各民族歌謠之源。二是《周禮·春官》所載“四夷之樂”。經學者考證,“四夷之樂”中的南方之樂曰“任”。現廣西東部一帶流傳的瑤族《盤王大歌》中有一套曲目叫《七任曲》,學者們認為這套七任曲與周代的“四夷之樂”中的“任”有密切關係。因此,可以説廣西少數民族的歌謠文獻記載可追溯到周代、春秋戰國時期,實際存在可能更早。 [3-4] 
廣西少數民族歌謠題材之廣泛、內容之豐富,一直令人歎為觀止,它涵蓋了各族人民生活的各個領域。諸如生產勞動中的漁獵採集、開山挖地、農事耕作、伐木造屋、築路架橋,社會生活中的倫理道德、尊老愛幼、人際交往、迎來送往、娛樂嬉戲,人生禮俗中的生男育女、成年儀典、婚戀嫁娶、添糧補壽、喪葬祭祀等等,無不訴諸歌;甚至講述本民族的傳統歷史文化、傳授日常的生產生活知識、調解民間糾紛、判斷是非曲直等等,也都以歌代言。相應的歌種、歌名也難以數計,僅《中國民歌集成·廣西卷》就收集了各民族不同曲調的民歌達3000多種。可以説,每個民族的歌謠都是本民族的一部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 [3-4] 

山歌貴州山歌

高腔大山歌是一種古老而獨特的原生態山歌,流傳在桐梓縣原獅溪區一帶(現獅溪、水壩塘、芭蕉三鎮)。高腔大山歌以七言為主,採用賦比興手法並以比興手法為眾,且保留了大量的入聲字。 [73] 
布依族山歌 布依族山歌
山歌是布依族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一種較為發達的口頭文學。布依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由於與漢民族的友好交往,與其經濟文化發展有着密切的聯繫,山歌吸取了漢民族的某些精華,又由於與其他民族的友好往來和感情的需要,因而山歌多用漢語演唱。布依山歌主要分為:情歌、習俗歌、酒歌、讚歌、謙讓歌、勞動歌、時政歌等。 [9-10] 
彝族山歌是彝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流傳在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盤北地區,其中以盤縣淤泥鄉的山歌最具有代表性。盤縣彝族山歌按內容可以分為情歌、酒歌、勞動歌、敍事歌。從演唱形式上來分有獨唱、兩人對唱、羣體對唱,也有集體齊唱和簡單的二聲部合唱。 [11] 

山歌雲南山歌

哈尼族山歌 哈尼族山歌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字就叫栽秧山歌,是在栽秧的時候所唱的一種民歌,屬於四季生產調裏面的春季調。自古以來,哈尼族唱的四季生產調內容豐富、通俗易懂,貼近哈尼族人的生產生活。 從哈尼歌聲中,能感悟到哈尼族人的歷史,瞭解他們是怎樣待人接物的。 [12-13] 
阿昌族人民喜歡在田間地頭、山上一邊勞動一邊唱山歌,自娛自樂。如果遇上過路人,對方接唱時,就可以對唱幾個小時,樂此不疲。 [14-15] 

山歌重慶山歌

木洞山歌是巴南區木洞鎮及周邊地區人們所傳唱的一種古老民歌。木洞山歌品種繁多,曲調豐富。有由薅秧勞作孕育出的主要品種禾籟(高腔禾籟、矮腔禾籟、花禾籟和連八句等),彌足珍貴的羅兒調。還有如勞動號子、風俗歌、情歌、神歌、盤歌、舞歌、小調等。 [58] 

山歌四川山歌

西嶺山歌發源於成都市大邑縣西嶺鎮,可分為酒歌、山歌、情歌、勞動歌、風俗及儀式歌等。西嶺山歌唱式有獨唱、領唱、和唱、對唱等,尤以獨唱居多。詞意富於比興,樂句結構完整,音樂形象集中。 [61] 
巴山背二歌”產生並流傳於四川省東北部米倉山南麓巴中市轄區內,是一種傳統山歌。是"背二哥"在艱苦勞動過程中傳唱的。其歌詞多用賦、比、興手法。 [63] 
龍華山歌的主要工具為鑼鼓和鋤頭。其表現形式為歌唱,是龍華人們在田野勞動或抒發情感時即興演唱的歌曲。其內容廣泛,結構短小,曲調爽朗、情感質樸、 高亢 、節奏自由 。其歌詞除有一定的模式以外,更具特色的是可以見物唱物。 [72] 

山歌山歌分類

山歌遍佈我國農村,分佈面廣,各地山歌風格迥異。常用的分類法:一是按歌唱場合分類;一是按歌唱方法分類。按歌唱場合分類,將山歌分為放牧山歌、田秧山歌和一般山歌。山歌的類型山歌一般説來,高原山歌比較高亢、粗獷有力。平原及其江南一帶的田歌較流暢、美麗。而草原上的牧歌則開闊奔放。在唱法上有些地區用真假聲結合的方法。山歌在我國分三大類;高腔山歌、平腔山歌和矮腔山歌。 [86] 

山歌放牧山歌

放牧山歌是人們在野外放牧時唱的山歌,包括各種喚牛調、犁田時的吆喝調,牧童的放牛歌等。放牧山歌為放牧者在田野勞動時為吆喝牲畜或問答逗趣所唱,歌唱者經常為農村的少年兒童。歌詞大多表現農村兒童身邊發生的事情。 [48] 

山歌田秧山歌

田秧山歌是人們在農田中從事農事勞動時唱的山歌。田秧山歌在民間一般稱作“田秧歌”,有的地方又叫“田歌”(江浙)、“秧歌”(安徽)、“秧號子”(安徽、蘇北)、“薅草歌”、“薅秧歌”、“薅草鑼鼓”、“打鬧”(湖北、四川、貴州等地)、“調子”或“號子”(陝西南部)等。田秧山歌主要唱用於插秧、耘秧、耥稻、車水等勞動中 [48] 

山歌一般山歌

一般山歌是在野外不拘任何場合均可歌唱的山歌是一般山歌,它以人們自我抒發情懷,表情達意為主要功能,它在山歌中佔的數量最豐,品種最多,且最具有山歌的典型特徵。 [26]  一般山歌多流行在山區、高原,平原地區則較少。在漢族地區,一般山歌主要分佈在西北、江浙、西南、湘鄂、閩粵贛等山區。北方漢族一般山歌,即陝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青海、甘肅、寧夏的“花兒”,均流行在我國西北地區。 [48] 
漢族南方山歌分佈比較廣泛,安徽、江浙、西南、湘鄂、閩粵贛等山區,均可見多種山歌流佈。與漢族北方山歌比較而言,南方山歌因方言多樣,分佈廣泛,而沒有像信天游、山曲、花兒等相對集中的歌種,學界常冠以地名來稱呼漢族南方山歌,如江浙山歌、湖南山歌、四川山歌等。同時,從音樂的整體風格來看,漢族南方山歌曲調相對委婉清秀,寬廣的音域和風格奔放的大跳音程相對少一些。 [48] 

山歌高腔山歌

高腔山歌曲調高亢、嘹亮、奔放,音域寬、曲調進行跳動大、節奏自由、富於變化拖腔長,自由延長音較多,一般成年男子多用假聲,如山西和青海花兒等。 [86] 

山歌平腔山歌

平腔山歌曲調悠長,節奏自由,拖腔較短,旋律進行平穩抒情、優美,一般用真假聲歌唱,是最普遍的一種,也是平腔山歌的一種變體,這些歌詞運用垛句式一連串的疊字加強語氣,曲調運用急速節奏型或自由延長音相結合的手法,使音樂形象生動活潑。 [86] 

山歌矮腔山歌

矮腔山歌在某些地區簡稱為“低腔山歌”或“謠唱山歌”;曲調優美、柔和,音域不寬,少用大跳音程,一般無拖腔,詞曲結合為一字對一音,節奏規整、結構短小精幹,多為真聲演唱,短腔山歌與小調相接近。
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矮腔山歌較多,其中部分曲式結構上類似舞歌。這類山歌是將一句唱詞切成兩段,中間插人襯詞,襯詞與曲調、節奏型互配合構成,這也是此類山歌的特有形式,其主要是便於傳配詞。
北方地區的山歌具有一定的特色,如陝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內蒙古西部的“爬山調”。這三種山歌它們之間有一定淵源關係,其特點是相似的,在流傳上都受小調的影響,音樂上含小調因素較多。
在長江以南,主要是田間勞動時歌唱,故稱為“田秧歌”。這種田秧歌又有大小山歌之分。由於它們在繁重集體性的田間勞動時間較長,所以山歌的演唱也就形成了成本大套的和大篇幅的歌唱形式。這種形式的形成是綜合了小調的因素。它也被稱之為“大山歌”。“小山歌”則是一種小巧玲瓏的四句山歌,形象單純,感情真摯、語言通俗勻稱,形式上修飾較少,有生活氣息。 [86] 

山歌山歌代表

中國山歌最有代表性的傳播區及其品種有:內蒙古草原的各種“長調”歌曲,晉、陝、內蒙古西部的“信天游”“山曲”“爬山調”,寧、甘、青地區漢、回等族的“花兒”,新疆各民族的“牧歌”,陝南、川北的“姐兒歌”“茅山歌”“背二哥”,大別山區的“慢趕牛”,江、浙一帶的“吳山歌”,贛、閩、粵交匯區的“客家山歌”,雲、貴、川交界地帶的“晨歌”(又名“神歌”)、大定山歌、彌渡山歌及各少數民族山歌,各藏族聚居區的“藏族山歌”及兩廣的各少數民族山歌等。 [49] 

山歌信天游

信天游”,又稱“順天遊”“小曲子”,流行於陝西北半部及寧夏、山西、內蒙古與陝西接壤的部分地區。以往,由於交通不方便,這裏的生產、經貿全靠驢、騾馱運,當地把從事此種勞動的人稱作“腳户”“腳伕”“趕腳的”。“腳户”長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溝壑間,便順乎自然地以唱歌自娛。 [26] 

山歌爬山調

爬山調”—長期流傳於內蒙古西部的一種漢族山歌。其基本傳播範圍在東西走向的陰山山脈南麓廣大漢族聚居區。又分“前山調”和“後山調”。“前山調”以內蒙古“巴彥淖爾盟”“伊克昭盟”為主要流傳地;“後山調”以烏蘭察布盟的武川縣為中心,所以也俗稱為“武川調”。 [26] 

山歌山曲

山曲(又叫“酸曲”)和爬山調主要流行在晉西北、陝北和內蒙古西部一帶。它們的音樂結構和信天游近似,也是由上下句構成的單樂段。山曲和爬山調一般由上下兩個樂句構成,兩句的前半部分常相似,有時只是結尾的落音不同。它們受蒙古族民歌的影響,旋律起伏比較大。 [27] 

山歌花兒

花兒是一種流行在甘肅洮河流域的漢族山歌。當地有一座五峯並立,遠觀如蓮的蓮花山,當地羣眾把山歌稱作“花兒”,因為蓮花山就是“花”。 [27] 

山歌江浙山歌

江浙兩省多用吳方言,因此古代把這裏流行的民歌稱為“吳聲”或“吳歌”,其中大部分是山歌。江浙山歌歷史悠久,在魏晉樂府和明清文人編輯的山歌集中都佔有重要地位。明代文學家馮夢龍曾收集的300餘首江浙山歌,和流行在這一帶的山歌在唱詞格律、語言特點、表現手法方面都很近似。 [27] 
山歌是泰伯、仲雍奔吳後,將中原文化散播到江南吳地後的產物。當今大部分吳語地區仍將唱歌稱為“唱山歌”,且運用非常普遍。在常熟白茆、太倉雙鳳、吳江蘆墟、蘇州園區勝浦地區等歌鄉,老百姓一直稱唱歌為“唱山歌”。 [28] 
江浙山歌是對流行於江浙一帶的山歌的統稱。江浙山歌的基本形態多為四句體,旋法以級進為主,音域比北方山歌窄些,音樂委婉秀麗。與北方山歌不同的是,江浙山歌沒有集中的歌種,基本曲調的數量也比北方山歌少,常見的有徵調式、羽調式和商調式幾種,最常見的是徵調式山歌。 [48] 

山歌湘鄂山歌

湘鄂兩省為楚國故地,史籍中有關楚辭和荊楚西曲的記載説明這裏的民歌有悠久的歷史,湘鄂山歌繼承了古代楚文化的傳統,風格獨具。經常採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加“趕句”的發展手法,使音樂形象極為鮮明、生動。
湖南的漢族山歌,民間分“高腔”“平腔”“矮腔”“童腔”四類。“高腔”的特徵是:成年人全部用假聲唱;使用“啊嗚啊嗚”特殊的襯字和拖腔;聲音高亢嘹亮,有獨特風格。“高腔”山歌主要流傳於湘中、湘北。“平腔”以真聲為主,歌腔悠揚舒展,速度較自由,多為成年男子演唱。“矮腔”又稱“低腔”、“哼歌子”和“婦女歌”,是婦女在室內唱的歌,聲音柔和,音量較小,節奏較規整,某些方面近似小調。“童腔”是兒童放牧時唱的,音調單純,音域較窄,常常使用“咚咚”、“溜溜”、“扯扯”等襯詞。湖北最有特色的山歌是流行在鄂西北的“趕五句”,如江陵民歌《喊我情哥吃火燒》。 [27] 

山歌西南山歌

西南地區的山歌包括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流行的漢族山歌。西南山歌歷史悠久,早在唐代,詩人李益便寫下了“無奈孤舟夕,山歌聞竹枝”的名句讚美它。西南山歌在調式、音調和結構方面有一致的風格,羽調式居多,有兩種常見的旋律型,一是“窄域型”,曲調起伏小,樂意較單純;二是“寬域型”,曲調起伏大,樂意較複雜。西南山歌在總體風格一致的情況下,不同地區山歌又有不同特色。四川山歌剛勁、幽默;雲南山歌有的旋律起伏很大,顯得開朗、豪爽,有的曲調則多用級進,曲折婉轉,富有裝飾性;和川、滇山歌相比較,貴州山歌則較為古樸、深沉。 [27] 

山歌德化山歌

有情歌、勞動歌、時政歌、儀式歌、生活歌等,如勞動歌類有《呼牛歌》、《牧牛歌》、《打石歌》、《挑擔號子》、《播田小唱》、《作田歌》等;時政歌類有《抗日救國好名聲》、《月光光》、《壯丁歌》、《紅軍紀律歌》、《翻身歌》等;儀式歌類有《訣術歌》、《節令歌》、《禮俗歌》、《祭典歌》等;情歌類有《全心全意共娘好》、《生水娘子》、《風仔吹來味清香》、《娘汝看來君看去》等;生活歌類有《勸孝歌》、《顧牛歌》、《問甲心悶》、《園內開花》等。
在經濟發達的閩南文化圈,德化山歌是不可多得的鄉土文化載體。人們用山歌歌頌新社會,歌頌新生活,山區農村山歌處處傳唱,豐富了鄉村百姓的文化生活,對當地的民間民俗禮儀活動、對當地的宣傳和對外交流發揮重要作用。
  • 德化特點
德化山歌有別於其它地方山歌的特點在於:其一是歷史悠久源流清晰。德化山歌的淵源可以追溯到晚唐,歸德場(今德化縣建縣時的前身)場長顏仁鬱“有詩百篇,傳於民間”,民間美稱其為“顏長官詩”,詩有《農桑》、《朱門》、《客路》、《邊庭》、《城市》、《貧女》、《負薪》、《空門》、《山居》、《漁父》十門類(各十首),反映農家、朱門、城市、各階層人民的生活和封建社會的現實,顏仁鬱所作詩歌長期以來在民間廣為傳誦。其二是受地方戲曲推動發展。明清以來德化農村戲曲班、木偶戲、高甲戲、布袋戲、舞獅、舞龍活動的興起等,推動了山歌的繁榮發展。其三是以德化本土方言演唱。歌詞押韻,語言精煉,章法段落分明;有明顯的遣詞用語、習慣口語的組詞造句和服從韻律的音節節奏安排詞句的民間口傳編排特徵。其四是歌聲委婉動聽。德化山歌旋律簡潔、節奏簡單、具有規整的特點,而且歌曲的起伏不大,較為平穩,易於傳唱,而且表演形象、生動、親切、自然、樸實又獨具特色。

山歌興國山歌

“興國縣”位於江西省南部,贛南北部地區,屬贛州市管轄。三國時期孫吳嘉禾九年(公元236年)建縣,始稱平陽縣,宋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以“興國”年號為縣名,已有千多年曆史。興國鍾靈毓秀,人才輩出,唐代中書令越國公鍾紹京,書法繼繇埒王,名傳於世;宋有李潛、李朴父子兄弟一門七進士,均以理學詩文名世……歷史文化積澱極為豐厚。全縣轄25個鄉(鎮)、304個行政村,73萬人口,境內多山地、丘陵,蜈蚣山、大烏山、覆笥山、秦峨山分列東、北、西部,方石嶺綿亙中央,只有朝南一隅,地勢低平。山上林木茂密,古時山民多為樵夫或半農半樵。
相傳,興國山歌“唐時起,宋時興,世代流傳到至今”。在興國縣誌中,就有唐朝“太上隱者”唱山歌的記載;宋朝大文人蘇東坡也留下了“山中木客解吟詩”的佳句。民間流傳,興國山歌為唐末落第秀才羅隱所創,民間至今還有一首流傳久遠的山歌:會唱山歌歌駁歌,會織綾羅梭對梭;羅隱秀才造歌本,一句妹來一句哥。由此可見,興國山歌至少已有千多年的歷史了。興國山歌本來是山民們在田野山林相互唱和的歌。然而,宋朝中葉,一種叫“跳覡”的封建迷信活動從閩西一帶流傳到興國。
跳覡,本意是祈吉攘兇、保佑平安吉慶,它有一整套獨特的畫符作法的程式,然而,聰明的法師為了吸引更多的觀眾,把羣眾喜聞樂見的興國山歌引入跳覡之中,使之成為兩部分:一部分為法事活動,一部分為娛樂,也就是唱山歌。於是,興國山歌就進入了室內演唱。山歌,也就隨之出現了人物、情節、故事、表演,出現了有男有女的覡公、覡婆(男扮女裝),而後,又逐漸深入到廟會、婚嫁、建房、祝壽等民俗活動中。
至此,興國山歌出現了兩條平行發展的道路:一是山野田間的即興唱和,另一種是職業歌師的室內娛樂山歌。蘇區時期,興國山歌成為了有力的戰地宣傳武器,寫下了“一首山歌三個師”的輝煌篇章,一曲“蘇區幹部好作風”唱遍整個蘇區。新中國成立後,興國山歌在宣傳土地革命、歌唱新中國等方面更是名聞遐爾。1996年,文化部正式將興國命名為“山歌之鄉”。

山歌景寧山歌

景寧山歌,是景寧人民在生產、生活鬥爭中創作的口頭文學。景寧人民喜愛山歌,以歌代言,溝通感情;以歌論事,揚善懲惡;以歌傳知,比睿鬥智。不僅婚嫁喜慶和逢年過節唱,且在生產勞動、招待客人、閒暇休息、談情説愛時唱,甚至在喪葬悲哀時,也以歌代哭,傾吐衷腸。在舊社會,在與統治階級的鬥爭中,常以山歌作武器,表達對壓迫者的憎恨和對美好的追求。解放後,以歌頌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新生活為主要內容的革命山歌和讚歌,反映出景寧人民新的思想風貌,與傳統山歌質的區別。
山歌一般以四行、七言體式韻文為一條,四句為一首。也有少數歌詞第一句為三個字或五個字,講究押韻,第三句末字須是仄聲。山歌多唱“假聲”,有獨唱、對唱和齊唱。很少伴隨動作和音樂。著名歌手有藍春翠(女)、雷石連、藍振水、雷龍花(女)、雷馱銀(女)、雷永慶、藍榮昌、藍餘根、藍培菊(女)等。
有敍事歌、風俗歌、勞動歌、 情歌、時令歌、小説歌、革命山歌、兒歌、雜歌等種類,景寧約有手抄歌本3000多冊,2萬餘首。用本土史實編成的《打酒局》、《打鹽霸》和《古老歌》、《湯夫人歌》等4聯編入《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浙江省卷》。
《十八小妹學插田》,屎窟朝後臉向前 ; 路頭客商莫笑話,代我丈夫插年田。舊社會景寧人民沒有受文化教育的機會,把學歌唱歌作為一種重要文化生活。所以20世紀60年代以前,民歌普及率較高,常以歌代言,溝通感情;以歌論事,揚善懲惡;以歌傳知,鬥睿鬥智,形成一套上山勞動、接待來客、婚喪喜事的對歌習俗。
民歌七字一句,四句一首,不少人能即興編唱,有的歌手對唱一兩夜而不重複。唱時用夾有“哩、羅、啊、依、勒”等音的“假聲”唱,平時學歌時不夾假音唱叫“平唱”。上山勞動,單人時往往以歌驅寂寞,遠處有人聽到,聽出是年齡相仿的異性,就往往接上,發展成談情説愛的對唱。
以上都是原生態的山歌。還有一些如《山歌好比春江水》,即《劉三姐》的主題曲,這是後來改編的。

山歌柳州山歌

廣西柳州市的魚峯山,是柳州山歌的發源地。柳州山歌歷史悠久,自唐代以來,歷經滄桑而不衰。時至今日,每逢年節假日,魚峯山下、小龍潭邊、人民廣場上,都有歌手自發結伴對唱山歌,圍聽者甚眾,場面歡快熱烈。在現代化的都市裏仍保留着傳唱山歌的古老文化形態,這在全國的城市中是罕見的。
柳州山歌有獨唱、聯唱、對唱等形式,其中對唱是柳州傳統山歌中最常用且最具特色的一種形式。對唱俗稱對歌,是歌手或歌隊互相比試歌才的競賽形式,因此又稱為賽歌、打擂台,具有強烈的對抗性、競賽性。每逢歌圩,對歌雙方你唱我和,即興創作、臨場發揮、出口成歌。用詞詼諧生動,出歌迅速犀利,常常讓聽者為之捧腹。

山歌劉三姐山歌

有關劉三姐唱歌、對歌和傳歌的故事主要流傳於廣西、廣東、貴州、雲南、湖南等省、自治區。其中,廣西有貴港、宜州、來賓等38個傳播地,佔55%。顯然,廣西的傳播地點最為密集,覆蓋面遍及廣西東南西北多個地域,而其他各地大多為流傳的輻射地帶。
壯族民間傳説認為,劉三姐生於唐代,從小聰慧過人,能歌善唱,12歲即出口成章,妙語連珠,以歌代言,名揚壯鄉,後曾到附近各地傳歌。慕名前來與她對歌的人絡繹不絕,短則一日,長則三五天,個個罄腹結舌,無歌相對,無言以答,羞赧而退。她的才華遭到流氓惡霸的嫉恨,後被害死於柳州,死後騎鯉魚上天成了仙。
準確地説,劉三姐並非某一個具體的人,而是壯族羣眾根據自己對山歌的體驗和理想追求而塑造出的心目中一位創造了山歌和愛情的歌仙。“劉三姐乃歌圩風俗之女兒。”劉三姐不但與歌圩緊密相連,更是歌圩文化的集大成者。同時,劉三姐也是壯漢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產物。秦漢以後,中原民族大量南遷,尤其是唐代,漢族文化在嶺南廣泛傳播,不僅使“官話”(漢語西南方言)成為壯漢民族之間交流的通用語言,而且壯族傳統的五言四句體的“歡”(即山歌)也吸收了漢族七言四句體的詩歌、民歌形式,但仍保留壯族押“腰腳韻”的傳統。
因此,從本源上來説,“劉三姐山歌”則是壯族及其先民創作的以“劉三姐”藝術形象為表徵的傳統歌謠文化的積澱和昇華,同時又在民族雜居的地區流傳並衍生演化,進而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劉三姐歌謠文化。 [4] 

山歌山歌特點

山歌的歌詞首先是即興性強,隨編隨唱,除反映愛情生活外,還有反映關於自然景色的、勞動生活、革命鬥爭和舊社會受統治的痛苦的,以及對新社會熱愛內容的,十分廣泛。常用的手法是比興。比是比喻。“興”就是觸景生情,句子通常用七字句,唱時往往加入一些襯字,如,呀、哪、羅、喲、哎、哩等。這些襯字有些是拉長音唱,有時的是附帶着唱的。
山歌的音樂奔放、嘹亮、開闊,曲調悠長。在曲首廣泛地使用自由延長音,具有寬長、上揚的特點。曲尾的呼喚襯詞、襯腔相互結合,形成了山歌所特有的前腔、後腔兩種曲式形式,這樣增強了其抒情。山歌的曲調具有字正、腔長的特點,在陳述唱詞時常用節奏密集和語言聲調緊密結合的朗誦性曲調,(陳述單位有半句、一句、二句、三句)然後運用拖腔或自由延長音在情緒上給以充分地發揮。
山歌的節奏自由,有的依附於語言的氣勢和節奏,取密集和自由延長相結合的節奏,有的在語言節奏基礎上略規整化,形成一定的格律,有的則規整節拍自由化。
山歌的演唱形式多種多樣,但多以獨唱最多,對唱、數人接唱、一領眾和等形式均有。
山歌的曲式結構,山歌的句法較為簡單,常見的多為一對上下句,也有二句半、四句頭、五句子、趕五句、聯八句等。這些結構不同的歌詞反映在音樂上,形成了山歌曲式結構的多樣化。
總之,由於歌詞的即興性強,抒情方式無拘束,山歌的曲調常不太固定,不像小調那樣定型,山歌是經常即興加以改動的。由於字數多少不同,再加上襯字,以及歌詞語調改革及感情抒發的需要,演唱者常在原來曲調的基礎上進行變化。 [86] 

山歌結構特徵

山歌的第一種結構特徵是連八句。連八句又寫作“聯八句”,是一種山歌的結構類型,流行在四川和陝西南部地區。其結構形式為,前後是兩個上下句樂段,第二個樂段是第一個樂段的反覆或變化反覆;中間插入一段數板性質的部分,節奏比前後兩個樂段相對密集,句幅緊湊。全曲一共八句,有的連八句的中段構成完整的四句樂段,便形成了帶再現的三部曲式結構。山歌的第二種結構特徵是五句子歌。五句子歌也是山歌的一種結構類型,流行在四川、湖北、湖南和陝西南部等地區。它的結構形式是:第一、第二句是一個上下句的對應式樂段,第四、第五句是第一、第二句的反覆或變化反覆,中間的第三句或是第一句的變尾,或是第一、第二樂句的綜合。同時,第三句的落音常為調式主音,有時是調式主音的上、下二度音或四度音。山歌的曲式結構大部分短小單純,多樣化。民間習慣按歌詞句式來稱呼,有單句頭、二句頭、二句半等。從曲體上看,它大部分屬單樂段,以二樂句、四樂句的單樂段最多。 [85] 
畲族山歌以輕聲細語為特色,歌調整齊,多7字一句,4句成一段(又稱為一條)。一首民歌,少則一兩條,多則七八條。調式多為五聲性調式,宮、商、角、徵、羽五種調式都有;在平仄、對仗等方面要求不高,但押韻較嚴格,講究畲語押韻。對歌就像對詩,要對得迅速、精彩。 [7] 
乳源瑤族山歌沒有曲譜、沒有伴奏,主要由“呵、嘔、矮、哎”四個大修飾音階和“哦、爾、烏、黑、喝、衣”六個小修飾音階組成,故每個歌手演唱時有各自的區別。由於沒有樂譜,要準確表達歌詞內容,需長時間的訓練,因此乳源瑤歌要依次學習四大修飾音階發音、六個小修飾音階,並將小修飾音階摻插在修飾音階中,進而把歌詞內容安排到每個音階,使音、詞溶為一體,達到和諧完美動聽。 [8] 
自由、悠長的節奏形態是典型山歌體裁的特徵,它主要表現在兩個互相依存的方面。第一,在陳述唱詞的部分,山歌音樂的節奏接近自然語言的節奏,目的是直接而清楚地説出心中的話;第二,在唱詞的詞組或句讀(dòu)的後面,也就是旋律的樂節或樂句的尾部,山歌常常出現自由延長音,為的是盡情抒發心中的慨嘆。唱詞陳述部分有規律的密集型節奏,與感情詠歎時的自由延長音形成了密集與寬放、規律與自由的鮮明對比,並且由於二者頻繁而多樣化的交替,豐富了山歌的節奏佈局,強化了山歌音樂的表現力。

山歌文化傳承

山歌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的重視程度提高以及中國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然而,山歌的發展依然危機重重,總結下來不外乎是城市化進程破壞了山歌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基礎以及全球文化交流融合帶來的文化繁榮客觀上減少了對山歌的潛在需求。加強創新創作出真正符合時代社會生活和精神寫照的作品是山歌持續發展的生命線。首先是要摒棄囿於傳統的傳統。所有反映社會進步農村實際的題材都可運用到山歌創作;所有技術進步途徑創新都可以服務山歌傳播;所有最優秀的文藝工作者都可以而且應該加入山歌傳承。 [52] 
廣西各級政府都組建了包括傳統歌謠在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構,制定了保護、傳承的有效措施和與時俱進的發展規劃。鼓勵、支持其傳統“歌圩”活動,倡導原生態民歌的各種賽事,進一步擴大了民族歌謠的生存空間。武鳴山歌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壯家人往往三兩成羣聚在一起,唱對應答,由此形成獨特的“歌圩”。每場歌圩可聚集成千上萬的人,三天三夜都不散場。所唱山歌內容包羅萬象,極具民族特色。為傳承壯大壯民族文化,打響文化品牌,武鳴從1980年開始舉辦“三月三”壯族歌節。2003年,正式將“歌節”複名為“歌圩”。 [22] 
少數民族歌謠入選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進入校園傳唱。三江民族實驗學校、梅林鄉、富祿鄉中小學辦起了“侗族大歌班”。“壯族嘹歌進校園”活動逐漸在平果縣各鄉鎮中小學鋪開。少數民族歌手班前後共培養了近700名學員,開啓了我國少數民族歌手傳承的新模式,其辦學經驗和培養模式為解決我國少數民族歌手傳承的問題作出了重大貢獻。廣西藝術學院於2008年開設了民族音樂表演(演唱)專業,2009年成立了民族藝術系,設有“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科研”“聲樂”“器樂”“理論”4個教研室,堅持將民族民間文化元素滲透到教學與實踐中,開展了高等教育民族音樂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壯語新歌是壯族原創新音樂,是近兩年來開始在壯族青年中興起的時尚潮流,越來越多的壯族年輕人開始用現在流行的手段演繹傳統音樂。他們的音樂大都來源於生活,把生活與音樂結合起來,唱出心中的理想與信念,現已出版壯語新歌音樂專輯《貝儂》,受到廣西壯族羣眾的歡迎。通過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和《印象·劉三姐》兩個載體,廣西的民歌文化被越來越多的人熟悉並喜愛。 [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