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歌

(1935年出版的圖書)

鎖定
《山歌》是成書於明代的一部中國江南民歌專集,由馮夢龍採集編纂。該書是一部記載明代蘇州一帶(包括今蘇州、湖州和嘉興等)的民歌小調集。《山歌》失傳已久,1934年抱經堂主人在徽州訪得原書,顧頡剛校點後1935年排印出版,併為之作序。
中文名
《山歌》
作    者
馮夢龍
出版時間
1935年
出版社
未知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山歌作品內容

《山歌》在編輯體例上,打破了前人單純按體裁分類的慣例,以內容為主,兼顧體裁併輔以必要的評註。全書共10卷 ,收吳地民歌356首 ,桐城時興歌24首。其中不少篇章,真切地反映出對愛情熱烈、勇敢的追求,具有明顯的反封建禮教的意義和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表現方法上大量採用比興手法。語言頗具特色,接近口語,多用雙關語。諺語、歇後語也多有應用。作品具有較濃的生活氣息。
由於編者受世界觀的侷限,《山歌》所選仍有一些庸俗甚至是猥褻色情之作。這部幾乎失傳的《山歌》從內容上來説,絕大多數是不可取的。

山歌作品影響

馮夢龍在書前的《敍山歌》中,對民歌的特徵及其發展歷史,它的價值與社會作用等問題都作了扼要的闡述,是一篇較早的民歌短論,是研究馮夢龍民間文藝思想的重要資料。他在評註中提出了民歌整理要遵從民間文藝作品的原貌,對民間文學的蒐集編選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此書對研究民歌的發展以及明代江南社會生活均有參考作用。
《山歌》它在語言上客觀地保留了明末蘇州一帶的許多吳語詞彙,對如今進行的對吳語的歷史研究有非常大的價值。
《山歌》失傳已久 。1934年上海傳經堂主人在徽州訪得原書,經顧頡剛校點後排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