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門山歌

鎖定
海門山歌,包括通東民歌及沙地民歌 [19]  ,是流行於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啓東通州如東等地的地方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海門山歌是由清代大批崇明及江南移民帶來的方言習俗及民歌俚調發展而來的,與江南吳歌一脈相承,是吳歌伸向蘇中的一個分支。海門山歌分即興山歌和敍事山歌兩大類。在音樂上,以山歌調和對花調為主,也包括大量的民間小調。在演唱方法上,主要是獨唱和對唱,語言純樸自然,故事生動形象;音樂清純甜美、悠揚婉轉。 [1-2] 
2008年6月7日,海門山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Ⅱ-94。 [3-4] 
中文名
海門山歌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申報地區
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
遺產類別
傳統音樂
遺產編號
Ⅱ-94

海門山歌歷史淵源

海門山歌演出 海門山歌演出
海門山歌流傳於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啓東通州如東等地。海門位於長江口北側,由江口泥沙淤積而成。早在公元958年今海門就設立了海門縣,與靜海縣均隸屬於通州,本地居民在勞動和生活中產生了早期的海門山歌(即通東民歌),這在明代的《海門縣誌》中就有相關的記載。 [20]  後來由於海門土地逐漸被江水淹沒,海門縣於1672年被迫撤銷,殘存的沿海狹長地帶直接歸併通州,這就是人們所説的老海門,古代通東老海門的山歌加上後來新海門的沙地山歌,形成了現在綻放異彩的海門山歌,千百年來,代代相傳。 [5] 
1768年,清政府重新恢復了海門建制,大批北方先民和崇明、太倉一帶的人們紛紛過來開星。他們帶來了南北方的方言習俗,也帶來了家鄉的山歌,以至代代相傳,久唱不衰。在數百年的發展過程中,受到海門當地社會生活、生產環境的影響,兩種語言和山歌的交相融合,相互輝映,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音樂風韻。
海門山歌 海門山歌
“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影響全國,一大批知識分子投身於人民羣眾中,從事民間文藝的採集、整理和研究。海門一些知識分子受此時代潮流的影響,也開始重視海門山歌的收集與整理,其中,海門文化教育界的老前輩管劍閣先生最早投身於這項工作。1931年,他在上海大夏大學學習時,與同學丁仲皋一起,利用假期,深入鄉間田頭和農户家中,採錄了大量海門山歌唱詞,並精選一百首輯成《江口情歌》,由大夏大學出版,接着海門山歌走進了高等學府,登上大雅之堂。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重視民間文藝的搶救發掘,組織廣大文藝工作者開展對海門山歌的收集,整理並組織演唱。1953年,三廠鎮歌手趙樹勳首次將敍事山歌《搖船郎》搬上舞台演唱。《搖船郎》後來發展為第一個山歌小戲《淘米記》。1962年,海門文化部門開展民間文學的收集整理,陸續編印了《海門山歌》《海門山歌劇曲調選》等,進一步推廣普及海門山歌,在當時,山歌演唱成為文藝演出中的重要部分,山歌的內容也逐步反映新的時代生活。由於山歌劇的形成,海門山歌的影響也擴大到了整個長江三角洲,乃至南京和北京。
海門山歌 海門山歌
進入20世紀70年代,海門山歌的發展進入了全新的歷史時期,1978~1982年,海門縣文化館根據全國統一開展民歌收集的部署,組織梁學平、陳衞平、崔立民三人小組,對海門民歌進行系統採集,整理,1979年編印了《海門民歌選》(曲譜本),不少精品編入《南通地區民歌集》《江蘇民歌選》 《中國民間歌曲集成》。《小阿姐看中搖船郎》就是其中的代表作。1980年,由崔立民根據海門通東鋤草山歌編創的山歌新作《八月桂花噴盆香》由上海電視台向全國播映。1987年海門又出版了《海門山歌選》(唱詞本)。隨着社會生活的變化和改革開放的深入,山歌融入時代的旋律中,湧現了大量的山歌作品。如《歡迎你到這裏來》(李翔詞、崔立民曲)。
1985年以來,海門舉辦了六屆山歌會唱,培養眾多青少年加入了演唱海門山歌的行列,給山歌注入了新的活力。 [6] 

海門山歌基本特徵

山歌類型
海門山歌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即興山歌,多系農民隨口編唱,歌詞有四句、六句或八句,內容大多反映勞動生活和男女愛情;另一類是敍事山歌,歌詞長達數十、數百句,有完整的故事情節、生動的人物形象和豐富的思想情感。 [7] 
樂隊編制
海門山歌 海門山歌
樂隊編制有主奏樂器、基本樂器和色彩樂器,如二胡、笛子、琵琶為主奏樂器;以揚琴、大提琴、三絃、笙、中胡等為基本樂器;剩下來的是嗩吶、小提琴、西洋木管、電子琴為色彩樂器。主奏二胡音量搭音樂比較高亢清脆。 [8] 
演唱方式
海門山歌的演唱方式主要分為獨唱和對唱,但在實際表演生活中,還會以合唱或是歌劇的方式呈現。 [9] 
音樂曲調
海門山歌以中國傳統的五聲性調式為主,其中D羽調的山歌數量偏多。在小調山歌中,則以G宮、G宮羽調為多。從旋法上來看,海門山歌的旋律以級進下行、大小三度進行為主,跳進很少。 [9] 

海門山歌代表作品

代表劇目有《淘米記》《採桃》《倆媳婦》《銀花姑娘》《青龍角》和《獻給媽媽的歌》等。 [8] 

海門山歌傳承保護

海門山歌傳承價值

海門山歌曲調以其風格、特點,形成了獨特地方性特色的藝術品種,研究、整理、保護這筆可貴的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對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增進民族團結,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6] 

海門山歌傳承人物

宋衞香,女,漢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門山歌代表性傳承人,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申報。 [10-11] 

海門山歌保護措施

海門山歌 海門山歌
2003年,由海門區文化部門牽頭編寫了《海門山歌》普及教材,同時為學校音樂教師與音樂文化工作者組織了針對海門山歌的培訓。之後海門區文化局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物力組織編寫了多達65萬字的《中國海門山歌集》,對海門山歌進行了重點的收集與整理,對海門山歌的傳承與發展準備了詳實的資料。 [12] 
2004年起,海門山歌傳承人、民間藝術家崔立民先生為全市中小學生舉辦了多場海門民歌 (包括號子山歌小調)專題演講演唱傳承活動。 [13]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海門區文化館獲得“海門山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4]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海門山歌”項目保護單位南通市海門區文化館評估合格。 [21] 

海門山歌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2015年6月25—26日,海門山歌參加“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民歌、山歌展演。 [15] 
2017年6月10日,海門山歌亮相首屆江蘇民歌大會 [16] 
榮譽表彰
2005年4月,海門山歌劇《採桃》參加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濱州・博興國際小戲藝術節”獲銀獎。 [17] 
2016年,海門山歌獲全國山歌邀請賽最佳表演獎。 [1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