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曲

鎖定
山曲主要流傳在山西西北部的河曲、保德和陝西的府谷、神木一帶,內容多為情歌,少部分內容為“走西口”。歷史上的晉西北地貧民飢、災荒頻繁,農民迫於生計,走出山西與內蒙古交界處古長城的關口(即“西口”)逃荒,到河套一帶打工謀生,謂之“走西口”。
中文名
山曲
別    名
走西口
發源地
山西河曲保德和陝西府谷、神木
內    容
以歌唱愛情為主

山曲基本介紹

山曲 山曲
丈夫出外遭磨難,妻兒在家受悽惶,生離死別,相互思念,這種特殊的生活現象,孕育了山曲“走西口”。“走西口”的苦難生活,在山曲中大量有所反映。

山曲主要內容

山曲 山曲
內容主要以歌唱愛情為主:“妹妹唱曲兒哥哥聽,十句有九句唱愛情”。歌詞中大量運用比興的手法,上句主要是起興作比、鋪墊場景並提供音韻,下句切入正題,如:“滿天雲彩化了個盡,咱二人好不成因為甚”,“關住大門放開狗,説不下個所以然你不能走”,“石搗石捶石圪墶,山曲兒都是些實心話”。

山曲歌詞特點

山曲 山曲
山曲的歌詞,一般都以7字為1句,上下兩句為一段,語言純樸自然、清新健康。由於詞中常常插入“親親我”、“哎呀親親”等襯詞,使歌唱更加口語化,更富於生活情趣。為了突出主題,常用起興、比喻和反覆疊句等表現手法。如“山在水在石頭在,人家都在你不在”,以加深歌詞的感情色彩。山曲的結構短小,手法洗煉,全曲上下兩個樂句8個小節,下句大都是上句的重複,只是通過句尾結音的變化而構成呼應,兩句的結音大都是四、五度或八度的關係。節拍以 2拍為主,也有少數是□或□拍。曲調大多數是建立在五聲或六聲的徵調式和商調式的基礎上。旋律的跳進多、起伏大,頻繁的跳進,賦予山曲以鮮明的特色和粗獷的性格。

山曲演唱形式

獨唱為主,由於音域比較廣,所以男聲在演唱時常用低聲。舊社會的“走西口”生活,使山西和內蒙古西部地區的民歌得到了廣泛的交流,所以山曲和內蒙古西部的爬山調,在音調和風格上都很接近。
另外,除山曲外,山西也流行一些其它山歌,如祁太地區的“看秧歌”,交城的“交城山”等。山西民歌大多清新活潑,歌詞十分的風趣。與直抒胸懷,以抒情為主的信天游和山曲不同的是,一般的山西民歌大都重在寫景,每隻歌兒都好像是一幅清麗的風俗畫兒。如“羊倌歌”:

山曲歌詞舉例

山曲 山曲
一朵朵白雲天上飄,一羣羣肥綿羊青草灣灣跑。青草灣灣楊柳葉葉擺,紅丹丹陽婆桃杏花花開。
畫眉眉羊羔虎頭搖,柔軟軟絨毛綿溜溜。
一顆顆羊鈴叮叮響,青山山綠水好地方
又如“走絳州”:
一根扁擔軟溜溜的溜,擔上了扁擔走絳州
筐兒繩兒刺拉刺拉崩,路旁樹兒柳葉子兒青,走絳州
一輛小車吱扭吱扭吱,推上了小車走絳州
軲轆轆兒咕嚕嚕嚕轉,樹上的鳥兒喳喳喳喳唱,走絳州
小小毛驢踢踏踢踏踢,趕上了毛驢走絳州
驢兒驢兒踏踏踏踏跑,棒槌兒鼓兒咚咚咚咚敲,走絳州
歌中大量地運用了形聲字和疊字,使樂曲增添不少情趣。

山曲形成歷史

歷史上的晉西北地貧民飢、災荒頻繁,農民迫於生計,走出山西與內蒙古交界處古長城的關口(即“西口”)逃荒,到河套一帶打工謀生,謂之“走西口”。丈夫出外遭磨難,妻兒在家受悽惶,生離死別,相互思念,這種特殊的生活現象,孕育了山曲“走西口”。
“走西口”的苦難生活,在山曲中大量有所反映。 從山曲流行的地區看,南邊大部分陝北地區流行的是信天游,而北邊內蒙河套一帶則流行漫翰調和爬山調,因此山曲與上述其它山歌相比,無論從歌詞內容上,還是曲式結構上,都有相近之處。山曲樂曲結構短小,多為上下句結構,旋律起伏度較大,這是北方高腔山歌的典型特點。另外從曲式結構上來看,大部分山曲的一二小節和五六小節曲調相同,只是在上下句的結尾處有變化,這和爬山調的旋法特點是一樣的。山曲的歌詞表白直露,表達的情感真摯而粗獷,全無半點忸怩作態,也不似那種一片聲的“愛你”“恨你”,無病呻吟,淺薄而俗氣。

山曲流傳地域

山曲 山曲
中國山歌的流傳分佈主要集中在內蒙古高原、西北黃土高原、青海高原、新疆高原、西南雲貴高原、秦嶺大巴山區、大別山區、武夷山區、西藏高原一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傳播區及其品種有:內蒙佔草原的各種"長調"歌曲,晉、陝、內蒙古西部的"信天游"、"山曲"、"爬山調",寧、甘、青地區漢、回等族的"花兒",新疆各民族的"牧歌",陝南、川北的"姐兒歌"、"茅山歌"、"背二哥",大別山區的"慢趕牛",江、浙一帶的"吳山歌",贛、閩、粵交匯區的"客家山歌",雲、貴、川交界地帶的"晨歌"(又名"神歌")、大定山歌、彌渡山歌及各少數民族山歌,各藏族聚居區的"藏族山歌"及廣兩的各少數民族山歌等。

山曲相關歷史

中國明代民歌專集。馮夢龍採集編纂。在編輯體例上 ,打破了前人單純按體裁分類的慣例,以內容為
山曲主,兼顧體裁並輔以必要的評註。全書共10卷 ,收吳歌356首 ,桐城時興歌24首。其中不少篇章,真切地反映出對愛情熱烈、勇敢的追求,具有明顯的反封建禮教的意義和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表現方法上大量採用比興手法。語言頗具特色,接近口語 ,多用雙關語。諺語、歇後語也多有應用。作品具有較濃的生活氣息。但由於編者受世界觀的侷限,所選仍有一些庸俗甚至是猥褻色情之作。馮夢龍在書前的《敍山歌》中,對民歌的特徵及其發展歷史,它的價值與社會作用等問題都作了扼要的闡述,是一篇較早的民歌短論,是研究馮夢龍民間文藝思想的重要資料。他在評註中提出了民歌整理要遵從民間文藝作品的原貌,對民間文學的蒐集編選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此書對研究民歌的發展以及明代社會生活均有參考作用。《山歌》失傳已久 。1934年上海傳經堂主人在徽州訪得原書,經顧頡剛校點後排印出版。

山曲種類介紹

山曲書山曲

山曲 山曲
書山曲海醉馬街: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一至十三,河南省寶豐縣城南十五華裏的楊莊鎮馬街自然村上千名民間説書藝人以天為幕、托地作台,在此會書、亮書、唱書、寫書(賣書)。純樸的民風民俗、濃濃的藝術氛圍、特有的文化現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前不久,馬街書會被列為“中國十大民俗話”之一。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專委北師大民俗學專業教授董曉萍説:馬街書會具有民族性、集體性、變異性、傳承性和神秘性等特點。藝人們通過在會上説唱、表演把民間信仰的思想、觀念、民俗文化等,傳達到老百姓的心裏去。對民俗學的研究,“馬街書會”是不可多得的取材基地。“馬街書會”有着悠久的歷史,但究竟起源於何時、何以源遠流長了近700年而經久不衰,歷來眾説紛紜、莫衷一是。但在當地流傳最廣的有四種説法。一是悼師説:據馬街廣嚴寺火神廟殘碑推斷,會因廟起,緣源於元延佑年間。距今約六百七十年。據傳,當時馬街有一位叫馬德平的老藝人,桃李滿天下,卒於正月十三這天,他的徒弟都來悼念他,為他獻藝,這樣年復一年、相沿成習;二是歌德説:傳説早年有位姓張的賢士,平日愛撫琴吟唱、廣交天下藝人,因帶領村民治理應河,積勞成疾,於正月十三謝世。
村民為了紀念張公,定於每年的正月十三,為張公寫書紀念,張公的各地藝友也被張公之舉所感動,而羣集於此説書獻藝,
山曲樂譜相傳至今。三是會藝説:相傳春秋時代,應國大夫張公(名舒)一生喜歡彈唱,且技藝超羣,慕名來訪者絡繹不絕。公不幸於某年正月十三離世,友人為紀念張公,於年祭日羣聚馬街,以曲會友,切磋技藝,年復一年,延續至今。四是祭祖説:早年馬街有個説大鼓書的老藝人,收了很多徒弟。某年正月十三仙逝,弟子們為他送葬,圍成一圈演唱。過一年遇週年祭日,弟子們又來祭祀他聚在一起演唱,之後,每年這一天,弟子又要帶弟子來,子子孫孫往下傳,一代代形成祭祖習俗等。“馬街書會”恰逢少有的好天氣。所以到會的人特別多。據介紹:本屆“馬街書會”共600棚,1800多名藝人到會演唱,觀眾超過10萬人。“馬街書會”已被列為河南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首批試點項目之一併申報國家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在書會會場上,“馬街書會”保護工程正式啓動。

山曲興國山曲

贛南客家山曲 贛南客家山曲
興國縣位於江西省南部,贛南北部地區,屬贛州市管轄。三國時期孫吳嘉禾九年(公元236年)建縣,始稱平陽縣,宋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以“興國”年號為縣名,至今已有千多年曆史。興國鍾靈毓秀,人才輩出,唐代中書令越國公鍾紹京,書法繼繇埒王,名傳於世;宋有李潛、李朴父子兄弟一門七進士,均以理學詩文名世……歷史文化積澱極為豐厚。全縣轄25個鄉(鎮)、304個行政村,73萬人口,境內多山地、丘
山曲陵,蜈蚣山、大烏山、覆笥山、秦峨山分列東、北、西部,方石嶺綿亙中央,只有朝南一隅,地勢低平。山上林木茂密,古時山民多為樵夫或半農半樵。相傳,興國山歌“唐時起,宋時興,世代流傳到至今。”在興國縣志中,就有唐朝“太上隱者”唱山歌的記載;宋朝大文人蘇東坡也留下了“山中木客解吟詩”的佳句。民間流傳,興國山歌為唐末落第秀才羅隱所創,民間至今還有一首流傳久遠的山歌:會唱山歌歌駁歌,會織綾羅梭對梭;羅隱秀才造歌本,一句妹來一句哥。由此可見,興國山歌至少已有千多年的歷史了。
興國山歌本來是山民們在田野山林相互唱和的歌。然而,宋朝中葉,一種叫“跳覡”的封建迷信活動從閩西一帶的客家人中流傳到興國。跳覡,本意是祈吉攘兇、保佑平安吉慶,它有一整套獨特的畫符作法的程式,然而,聰明的法師為了吸引更多的觀眾,把羣眾喜聞樂見的興國山歌引入跳覡之中,使之成為兩部分:一部分為法事活動,一部分為娛樂,也就是唱山歌。於是,興國山歌就進入了室內演唱。山歌,也就隨之出現了人物、情節、故事、表演,出現了有男有女的覡公、覡婆(男扮女裝),而後,又逐漸深入到廟會、婚嫁、建房、祝壽等民俗活動中。至此,興國山歌出現了兩條平行發展的道路:一是山野田間的即興唱和,另一種是職業歌師的室內娛樂山歌。蘇區時期,興國山歌成為了有力的戰地宣傳武器,寫下了“一首山歌三個師”的輝煌篇章,一曲“蘇區幹部好作風”唱遍整個蘇區。新中國成立後,興國山歌在宣傳土地革命、歌唱新中國等方面更是名聞遐爾。1996年,文化部正式將興國命名為“山歌之鄉”。

山曲贛南客家山曲

贛南客家山曲 贛南客家山曲
贛南客家山曲,是隨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形成並發展的,是中原移民文化與本地土著文化相融合,以及周邊文化影響的產物。它產生於客家勞動人民中間,人們在山上砍柴、摘木梓、伐木放排、鏟松油、挑擔及田間勞動時,或為尋覓同伴,以驅野獸強盜;或為消除疲勞對歌打趣:或訴幽怨;或泄憤懣;或表男女愛慕之情等等,都用山歌的形式來表達。“唱戲一半假,山歌句句真”其豐富多彩的內容,是客家人民生活的一面鏡子。而其中又以情歌數量最多,也最富特色。
正如山歌所唱:“自古山歌唱風流”,“ 山歌唔唱唔風流”。諸如愛慕、試探、追求、初戀、熱戀、拒愛、送別、相思、斷情等等,均用大量形式各異的山歌來表達。如上猶的一首山歌唱道:“高嶺埂上打呼咒,細妹屋家吃晏晝;細妹聽到呼咒響,筷子一扔碗一丟。”表現了細妹聽到情哥唱山歌的喲嗬聲,便無心吃飯的天真活潑形象。又如興國的《生死纏》:“入山看到滕纏樹;出山看到樹纏藤;樹死滕生纏到死,滕死樹生死也纏。”歌隨人走,這首表現愛情生死不渝的山歌,不僅廣泛流傳於贛南,且在粵東、閩西、廣西和台灣都有傳唱。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