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秦嶺

(中國地理南北分界山脈)

鎖定
秦嶺,分為狹義上的秦嶺和廣義上的秦嶺。狹義上的秦嶺,僅限於陝西省南部、渭河漢江之間的山地,東以灞河丹江河谷為界,西止於嘉陵江 [1]  。廣義的秦嶺,西起崑崙,中經隴南、陝南,東至鄂豫皖-大別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張八嶺,是長江黃河流域的分水嶺 [1] 
秦嶺不僅是中國南北方的界山,還是南北方地理氣候資源差異的分割線。氣候不同、水土不同,飲食、建築、交通等社會生活習慣不同,久而久之演變成了社會整體風俗習慣的不同。 [52] 
由於秦嶺南北的温度、氣候、地形均呈現差異性變化,因而秦嶺-淮河一線成為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冬天,秦嶺阻擋寒潮往南進入南方地區;夏天,阻擋濕潤海風進入北方地區。秦嶺、淮河流域是南方多雨和北方乾旱之間的過渡地區,從秦嶺、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劇減少。 [2-3] 
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龍脈,主峯太白山海拔3771.2米,位於陝西省寶雞市境內。秦嶺為陝西省內關中平原陝南地區的界山。
2024年3月,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研究團隊在十堰市鄖西縣西北部的鄖西大梁地區開展重要化石層調查中,發現豐富典型的泥盆紀珊瑚化石,為佐證秦嶺山脈曾發生海陸變遷事件提供了重要科學實物證據。 [53-54] 
中文名
秦嶺
外文名
Qinling Mountains,Chin Ling,Qin Ling
別    名
南山,終南
所屬山系
秦嶺山系
地理位置
陝西,甘肅
走    向
西東向
長    度
1600多千米
起    點
甘肅省臨潭縣
終    點
安徽省明光市
主    峯
太白山

秦嶺山系概況

秦嶺山系特點

狹義上的秦嶺
秦嶺 秦嶺
狹義上的秦嶺位於北緯32°—34°之間,介於關中平原和南面的漢江谷地之間,是嘉陵江洛河、渭河、漢江四條河流的分水嶺。東西綿延400—500千米,南北寬達100—150千米。 [4] 
廣義上的秦嶺
廣義的秦嶺,西起崑崙,中經隴南、陝南,東至鄂豫皖-大別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張八嶺。其範圍包括岷山以北,隴南和陝南蜿蜒於洮河與渭河以南、漢江與嘉陵江支流—白龍江以北的地區,東到豫西的伏牛山、熊耳山,在方城、南陽一帶山脈斷陷,形成南襄隘道,在豫、鄂交界處為桐柏山,在交界處為大別山,走向變為西北-東南,到皖南霍山、嘉山一帶為丘陵,走向為東北-西南。廣義的秦嶺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秦嶺以南屬亞熱帶氣候,自然條件為南方型,以北屬暖温帶氣候,自然條件為北方型。秦嶺南北的農業生產特點也有顯著的差異。因此,長期以來,人們把秦嶺看作是中國“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線。 [1] 

秦嶺山脈分段

西段
中國南北方界山 中國南北方界山
秦嶺大致可分為西、中、東三段。西段分為三支,北支為秦嶺,也稱南岐山或大散嶺;中支為鳳嶺,有黃土堆積,水土流失比較強烈;南支為紫柏山,在留壩的西北稱柴關嶺。這些山嶺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而以紫柏山最高,海拔達2610米。秦嶺西段分別成為清姜河與嘉陵江、嘉陵江左岸支流與沮水河干、支流以及褒河一些支流的分水嶺和發源地。 [1] 
中段
陝西秦嶺的中段稱終南山,主要山嶺有四方台、首陽山、終南山和東光禿山等,海拔均在2500—3000米。是灃河澇河滻河子午河旬河金錢河等的發源地。由秦嶺梁向東南延坤的平河梁,主峯是廣東山,海拔為2675米。在句河和社川河流域,有近東西向延伸的古道嶺、海棠山和羊山,山勢低緩而破碎,海拔在1500米左右,是月河主要支流——恆河、付家河和蜀河、池河等幹、支流的發源地。 [1] 
驪山是陝西秦嶺中段北麓外延的斷塊山,主峯是仁宗廟,海拔為1302米。來自驪山的溪流,有的成為灞河的支流,有的直接流入渭河。 [1] 
東段
陝西秦嶺的東段呈手指狀,向東南展開。從北向南依次是:太華山、蟒嶺流嶺鶻嶺新開嶺,海拔均在1500—2600米;南洛河、丹江及其支流銀花河分佈其間,成為山河相間的嶺谷地形。秦嶺主脊草鏈嶺和太華山,是丹江、南洛河以及秦嶺東段北坡山澗溪流的分水嶺與發源地。 [1] 
秦嶺風光

秦嶺主要山峯

終南山
道教主流全真派的聖地,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西起寶雞市眉縣、東至西安市藍田縣,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
詩經·秦風》有“終南何有,有條有梅”的詩句。唐代官紳多在此建有別墅,其中以王維的輞川別墅最負盛名。王維所作的優美山水詩大多是描寫此處景色。山中分佈有明清以來建造的太乙宮老君庵等大小廟宇40餘處。 [5-6] 
終南山 終南山
華山(惇物山、太華山)
古稱“西嶽”,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西安市以東120千米處,最高處2160米,為秦嶺東段高峯之一,有南、西、北、東、中五峯,又稱太華山。華山奇峯突兀,氣勢磅礴,自古以奇險峻拔著稱於世。
華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相傳道教全真北五祖中的呂洞賓、劉海蟾曾修道於此。現存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20餘座,其中的玉泉院都龍廟東道院鎮嶽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有南山湫、金華洞、玉泉洞、日月岩等名勝古蹟,為西安市旅遊勝地之一。 [7-10] 
華山 華山
太白山 太白山
位於眉縣東南,最高峯拔仙台3767米,秦嶺主峯,中國大陸東部最高峯,名山之一。夏商稱悖物山,周稱太乙山,《史記》中稱嶽山,魏晉始稱太白山。山地土壤、植被、氣候垂直帶譜複雜,分帶明顯,林木茂盛。山高坡陡,谷地深邃狹窄,石峯林立,千姿百態。海拔2500米以上寒凍風化強烈,在緩坡谷底形成石河、倒石堆地貌景觀。由拔仙台向東南延伸的跑馬梁,海拔3500—3700米,長約6千米,寬數百米,為中生代秦嶺準平原面的殘留部分,也是秦嶺山地保存最好、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山地夷平面。其上發育有石海、石環、石多邊,形等冰緣地貌。太白山曾多次受到第四紀古冰川的作用,海拔3000米以上古冰川遺蹟保存較好,有角峯、刃脊、冰斗、冰斗湖、槽谷、冰蝕湖、冰磧湖、終磧堤等多種形態。 [7] 
透馬駒山
位於鳳縣北36千米處,最高點2739米,秦嶺高峯之一,鳳縣最高點,石質山地,有樺木林。 [7] 
代王山
位於鳳縣東北與寶雞市交界處,最高點2598米,秦嶺高峯之一,寶雞市最高山峯,石質山地,有樺林、櫟林,嘉陵江發源於代王山南側。 [7] 
紫柏山(紫柏坡)
位於鳳縣東南與留壩交界處,最高點2610米,秦嶺高峯之一,山體近似東西向延伸約20千米,石質山地,留壩縣的最高點,有松、櫟、漆、楊林,主要分佈在南坡及東部,山頂部為草甸,並有古喀斯特窪地、漏斗,東部山腳下有張良廟,風景優美,建築秀麗。 [7] 
紫柏山 紫柏山
玉皇山
位於太白縣西北20千米處,最高點2819米,秦嶺高峯之一,石質山地。有樺、楊、,漆、櫟林,主要分佈在南坡和東坡。山頂寒凍風化強烈,有石礫,為高山,草甸。 [7] 
鰲山
位於太白縣東南16千米處,最高點3476米,秦嶺高峯之一,石質山地。有古冰川作用遺蹟。有樺、雲杉、冷杉林,屬太白山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 [7] 
鰲山 鰲山
興隆嶺
位於太白縣、周至縣、佛坪縣、洋縣交界處,最高點2810米,秦嶺高地之一,石質山地,林木茂盛,以樺類、雲杉、冷杉為主。 [7] 
摩天嶺
位於洋縣、城固、留壩縣交界處,最高點2603米,秦嶺高地之一,石質山地,林木較,茂盛,以松、樺、楊為主。 [7] 
光頭山
位於周至西南與佛坪縣交界處,最高點2838米,秦嶺高地之一,石質山地,漢江支,流湑水河及渭河支流黑河發源于山地北坡。山坡林木茂盛,以樺、松為主,山頂為草甸。 [7] 
秦嶺梁
位於周至縣、寧陝縣、户縣交界處,最高處2822米,為秦嶺高峯之一,石質山地,山坡林木茂盛,有樺、松、杉等,山頂為風化碎石和灌叢草甸。 [7] 
秦嶺梁 秦嶺梁
東老君嶺
位於周至縣西南29千米處,最高處2557米,為秦嶺太白山向東延伸的支脈,石質山地,櫟林茂密。 [7] 
四方台
位於周至縣南29千米處,最高點2631米,為秦嶺梁向西北延伸的支脈,石質山地,櫟林茂密。 [7] 
翠峯山
位於周至縣西南19千米處,最高點1773米,為太白山向東北延伸的餘脈,山上部以岩石為主,北坡下部有黃土及坡積物覆蓋。植被較差,以草灌為主。 [7] 
首陽山
位於户縣與周至縣交界處,最高點2720米,為秦嶺向北延伸的支脈,山坡有櫟林,頂部為岩石、風化碎石及草甸。 [7] 
靜峪腦
位於户縣南30千米處,最高點3015米,為秦嶺高峯之一,石質山地,山頂寒凍風化強烈,有碎石、草甸,山坡有樺、櫟林。 [7] 
麥秸磊
位於長安區西南35千米處,最高點2887米,為秦嶺高峯之一,石質山地,山坡林木茂盛,有樺樹、雲杉、冷杉,山頂為杜鵑等灌叢硬草甸。 [7] 
牛背
位於長安區南30千米,處,最高點2802米,為秦嶺高峯之一,石質山地,南坡有楊、漆、松林,北坡為灌木,頂部為風化碎石及草甸。 [7] 
南五台
位於長安區南18千米處,最高點1688米,為秦嶺北側支脈終南山向西北的延伸部分,石質山地。因有大台、文殊、清涼、靈應、捨身五峯台而得名。羣峯錯列,谷地幽深,流水潺潺。加上人工培植的青松綠竹,環境優美,景色宜人。隋唐時已是中國佛教聖地之一。有明清以來建造的大小廟宇40多處。 [7] 
南五台 南五台
翠華山
位於長安區東南20千米處,最高點1515米,為秦嶺終南山向西北延伸的支脈,石質山地。山清水秀,風景優美。山間有水湫池,為唐天寶年間山崩峯裂,積石阻塞河道而成。池周圍有風洞、冰洞、瀑布等名勝,是西安避暑遊覽勝地之一。 [7] 
翠華山 翠華山
萬華山
位於長安區西南25千米處,最高處1988米,秦嶺北側支脈,石質山地,風景優美,建有廟宇。 [7] 
太興山
位於長安區東南29千米處,最高處2320米,秦嶺北側支脈,石質山地,沿山谷建有多處廟宇,如五隆宮、太興宮、興隆宮等。 [7] 
雲台山
位於藍田縣南南西21千米處,最高處2224米,秦嶺北側支脈,石質山地,藍田縣高峯之一。 [7] 
五鳳山
位於藍田縣南南東28千米處,最高處2005米,秦嶺北側支脈,石質山地,羣峯錯列,怪石嶙峋。 [7] 
鳳凰山
位於藍田縣東南30千米處,最高處1965米,秦嶺高峯之一。石質山地。 [7] 
王順山(玉山、藍田山)
位於藍田縣東東南19千米處,最高處2311米,秦嶺北側高峯之一,石質山地,藍田縣最高峯。 [7] 
王順山 王順山
將軍帽
位於藍田縣東29千米處,最高處2190米,秦嶺北側高峯之一,石質山地。 [7] 
箭峪嶺
位於渭南市、華縣與藍田縣交界處,最高處2449米,秦嶺高峯之一,石質山地,有樺木、漆、楊樹林。 [7] 
驪山
位於臨潼縣南,最高處1302米,一般900—1000米,為秦嶺北側斷塊山地,頂部多有基岩出露,周圍有黃土及鬆散物覆蓋。北坡林木蒼翠,有烽火台、老君廟、老母殿、兵諫亭、華清池等名勝古蹟。“驪山晚照”為長安八景之一,為中國著名旅遊地。 [7] 
驪山 驪山
草鏈嶺
位於華縣南與洛南縣交界處,最高處2646米,為秦嶺陝西東段最高峯,石質山地,林木茂盛,有樺、櫟、楊、雲杉等林。第四紀古冰川遺蹟明顯,有槽谷、冰斗等。 [7] 
少華山(小華山)
位於華縣東南8千米處,最高處1665米,為秦嶺北側古代名山之一,因比東側華山較低,故名。山勢高峻挺拔,有東、西、中三峯。“少華晴嵐”是華州八景之一。曾是道教活動場所,峯頂有明代玉皇廟遺址。周圍松柏蒼翠,草木葱綠。 [7] 
渾人坪
位於略陽縣東北36千米處,最高處2425米,秦嶺向南延伸的高峯之一,石質山地,有塊狀櫟林、楊樹林。 [7] 
龍山
位於略陽縣南14千米處,最高處1956米,秦嶺南側高峯之一,山體裸露,水力、重力侵蝕強烈。 [7] 
鳳凰寨
位於勉縣北約28千米處,最高處2177米,秦嶺南側高峯之一,山地林木茂盛,有櫟、楊、柳、漆等樹種。 [7] 
溜石板梁
位於漢中漢台區北部與城固縣交界處,最高處2038米,秦嶺南側高峯之一,石質山地,林木茂盛,以櫟林為主。 [7] 
天台山
位於漢中市漢台區北22千米處,最高處1932米,秦嶺南側高峯之一,石質山地,林木茂盛,以櫟林為主。 [7] 
牛心寨
位於佛坪縣西西北11千米,最高處2158米,秦嶺南側高峯之一,石質山地,林木茂盛,以櫟林為主。 [7] 
光頭山
位於寧陝縣西北44千米處,最高處2679米,秦嶺南側高峯之一,石質山地,林木茂盛,以樺樹為主。 [7] 
龍潭子
位於寧陝縣東北26千米處,最高處2679米,秦嶺南側高峯之一,石質山地,林木茂盛,以紅樺、光皮樺為主,有冰斗、槽谷等第四紀冰川遺蹟。 [7] 
鷹嘴石
位於鎮安縣西50千米處,最高處2602米,秦嶺南側高峯之一,石質山地,有塊狀楊、漆林分佈。 [7] 
迷魂陣
位於鎮安縣西北與柞水縣交界處,最高處2409米,秦嶺南側高峯之一,石質山地,有櫟林分佈。 [7] 
羊山
位於鎮安縣東南18千米處,最高處1920米,秦嶺南側石質山地,喀斯特地貌發育,有石芽、峯叢、溶洞等。 [7] 
北羊山
位於鎮安縣東南33千米處,最高處1868米,秦嶺南側石質山地,喀斯特地貌發育,有石芽、峯叢、溶洞、窪地等。 [7] 
四方山
位於柞水縣北北東13千米處,最高處海,拔2341米,一般2000—2800米,秦嶺終南山向南延伸的支脈,山體呈東西走向,石質山地,有櫟林、楊樹林分佈。 [7] 
九華山
位於柞水縣北東東38千米處,最高處2160米,秦嶺南側高峯之一,石質山地,有櫟林、樺木林分佈。 [7] 
書堂山
位於洛南縣西北12千米處,最高處1745米,秦嶺南側高峯之一,屬石質土石山地,有櫟林分佈,山地下部植被受到破壞,水土流失較明顯。 [7] 
蟒嶺
位於洛南縣南部與商州區、丹鳳交界處,一般海拔1400—1600米,最高1744米,為秦嶺陝西東段支脈,多石質山地或土石山地,東西長約50千米,南北寬15—25千米,為南洛河和丹江上游的分水嶺。山地植被較差,以草灌為主,在低山、丘陵區受人為破壞植被及耕墾的影響,水土流失嚴重。 [7] 
流嶺
位於山陽與商州區、丹鳳縣交界處,一般海拔1400—1700米,最高1928米,為秦嶺陝西東段支脈,多石質山地或土石山地,東西長約60千米,南北寬15—20千米,為丹江和銀河花的分水嶺。山地植被較差,以草灌為主,在商州區、山陽、丹鳳縣交界地區有塊狀櫟林。在低山、丘陵區水土流失較嚴重。 [7] 
西蘆山
位於商州區南部與山陽縣交界處,最高處1928米,為流嶺西段高峯之一,石質山地。 [7] 
流嶺山
位於商州區、山陽縣、丹鳳縣交界處,最高處1679米,為流嶺東段高峯之一,石質山地,有櫟林分佈。 [7] 
玉皇頂
位於商州區西南與山陽縣交界處,最高處1684米,為秦嶺東段向東延伸的高峯之一,石質山地。 [7] 
秦王山
位於商州市西南24千米處,最高處2087米,為秦嶺東段向東南延伸的支脈,石質山地,北側有冰斗、槽谷、冰磧堤等第四紀古冰川作用遺蹟。有櫟林分佈。 [7] 
鶻嶺
位於山陽縣中南部,最高處2074米,一般海拔1400—1600米,秦嶺東段向東南延伸的支脈,東西長約35千米,石質山地及土石山地。植被以草灌為主,在大天竺山地區有櫟、楊林。山地受構造巖性影響,多有峽谷、陡壁及尖峯。 [7] 
大天竺山
位於山陽縣東南18千米處,最高2074米,為鶻嶺最高峯,石質山地,挺拔高峻,植被較好,有櫟林分佈。 [7] 
鄖西大梁
位於山陽縣南部與湖北省鄖西縣交界處,一般海拔1500—1800米,為秦嶺陝西東段向東南延伸的支脈,多石質山地,東西延伸約50千米。喀斯特地貌比較發育,有溶洞、石芽、,峯叢、窪地、暗河等。尤以白馬塘地區喀斯特地貌發育典型。 [7] 

秦嶺地理環境

秦嶺地質特點

秦嶺北坡是一條極大的斷層,秦嶺循着斷層上升,而渭河谷地則循斷層下降。站在西安一帶平原上遠望秦嶺山脈,山嶺自西向東排列十分整齊,崖陡壁峭,巍然突起,成為中國南北之間一條重要的地理界線。而秦嶺山脈到了河南省西部的南陽一帶突然中斷,再向東又出現於湖北、河南與安徽三省邊界,這就是桐柏山大別山。這些山地海拔僅1000—1500米左右,走向略呈西北—東南方向。到了湖北省的廣濟北面,走向略呈西南—東北向,山勢更低,一般為海拔200—300米左右的低矮丘陵,如張八嶺等。這些丘陵和桐柏山、大別山連起來構成了一條向南突出的弧形山脈,因為都在淮河以南,故總稱為淮陽山脈。 [11] 

秦嶺地質構成

在地質構造上,秦嶺是一個掀升的地塊,北麓為一條大斷層崖,形勢極為雄偉;山脈主脊偏於北側,北坡短而陡峭,河流深切,形成許多峽谷,通稱秦嶺“七十二峪”;南坡長而和緩,有許多條近於東西向的山嶺和山間盆地。 [4] 

秦嶺地質形成

秦嶺山地是古老的褶皺斷層山地,秦嶺北部早在4億年前就已上升為陸地,遭受剝蝕;秦嶺南部卻淹於海水之中,接受了古生代時期的沉積。在距今3.75億年的加里東運動中,秦嶺南部隆起,露出海面。2.3億年前晚古生代的海西運動時,秦嶺北部也崛起上升,至三疊紀時,因距今1.95億年的印支運動的影響,秦嶺與海完全隔絕,雄偉的身姿基本成型。進入中生代以後,秦嶺林區以剝蝕為主,是周圍低窪地區的供給地。距今約8千萬年的燕山運動使秦嶺在形成以斷塊活動為主的南北褶皺帶構造格架後,秦嶺又在喜馬拉雅山運動的強烈改造下,經大幅度的塊斷式垂直升降運動而最終形成了現今秦嶺的格局。
秦嶺的演變,在中生代以前和以後的變化非常大。中生代三疊紀時期,中秦嶺和南秦嶺地區形成了褶皺山隆起帶,成為一個廣闊的侵蝕地區;以南和巴山地帶,是一個廣闊的沉降地區;北秦嶺(包括渭河斷陷谷地)是介於中、南秦嶺剝蝕地區與鄂爾多斯沉積區之間的過渡地區。當時,南秦嶺的河流往南流入巴山四川海相盆地,中秦嶺的河流往北流入鄂爾多斯內陸盆地。
侏羅紀時期,秦嶺地帶,包括北秦嶺、中秦嶺和南秦嶺,成為具有差異震盪運動的古老準平原,並形成了鳳縣、商州區、勉縣和紫陽等許多侏羅紀含煤盆地。秦嶺兩側廣闊的沉降、沉積地區在逐步收縮,分別向南向北後退;而秦嶺地帶隆起剝蝕地區卻在逐漸擴大。從地貌上看,起伏突出變為平緩,而流域盆地增多且規模變小,分佈分散,因而形成了許多侏羅紀的含煤盆地。而兩側河流仍流向陝北和四川盆地中。
燕山運動時期,秦嶺地帶進一步隆起,並伴有岩漿運動。由於秦嶺巴山的隆起,南坡河流向四川盆地移動。由於岩漿活動和差異隆起,絕大多數內陸小型含煤盆地逐漸沉降得越來越低,河流侵蝕更為強烈。因此在秦巴山區兩側的內陸盆地中沉積的白堊系地層的底部和秦嶺山地中的盆地裏,形成了大量的礫岩。
新生代早第三紀,由於構造運動和緩,因而在這個廣泛的均夷作用時期,山地又一次逐漸剝蝕成準平原。在秦嶺地區廣闊的準平原上分散着許多小盆地,其面積逐漸擴大。在這一時期,除了如徽縣和商州區這種已經擴大了的中生代盆地外,還發育瞭如商洛和安康盆地等新盆地。秦嶺地區的古老河流自然流入了這些分散的盆地。其時,漢江可能已經大體上發育成現今的形態。漢江的源頭當時可能向西穿過嘉陵江,而現今的嘉陵江河源可能就是那時期漢江的源頭。因此,漢江可能是秦嶺山區早第三紀準平原上早已形成的古老大河。
早第三紀到晚第三紀過渡時期,通過喜馬拉雅運動的影響,秦嶺又進行了隆升。這次隆升開始分裂成許多傾斜的斷塊,並在以前沉積的基礎上,形成了許多斷塊盆地,如徽縣盆地、洛南盆地、商州區盆地和安康盆地,以及在其它區形成的盆地,如漢中盆地。渭河斷陷谷地以深斷裂與秦嶺帶分開。秦嶺大小斷塊的形成,分割了早第三紀的準平原,形成了最高一級的夷平面——海拔2300—3500米的太白山跑馬梁面;其次一級的海拔2600—2900米,以終南斷塊和佛坪斷塊嶺脊為代表,包括玉皇山、首陽山、終南山、興隆嶺、草鏈嶺的夷平面和海拔1600—2200米,以華山、蟒嶺、流嶺、馬道嶺、柴關嶺為代表的共三個夷平面。而通過三趾馬和在藍田公王嶺地層中發現的大量南方來的動物羣的遺蹟可以推斷當時秦嶺的海拔不會超過1000米,從而證明三個夷平面如此大的高程是在第四紀時期中逐步形成的。在分水脊以南的大多數河流都向南流入漢江,而黑河由於水量豐富,足以抗衡秦嶺和緩的抬升運動,所以繼續向北流入渭河斷陷盆地。
到了晚第三紀和早更新世時期,秦嶺又發生強烈的垂直升降運動。進入中更新世時期,秦嶺山地的上升運動以區域性間歇式抬升為主。以後隨着地殼的寧靜和上升的交替,逐步形成了第三、第二和第一級階地。秦嶺山地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12] 
中國秦嶺終南山地質公園地質遺蹟分佈圖 中國秦嶺終南山地質公園地質遺蹟分佈圖

秦嶺地貌特點

秦嶺由東向西逐漸升高,陝西境內嶺脊海拔約2000米,高峯都在2000-3000米,如華山主峯海拔為2400米,太白山主峯為3771.2米,高出漢水及渭河河谷超過3000米之多。秦嶺北坡山麓短急,地形陡峭,又多峽谷,南坡山麓緩長,坡勢較緩、但是因河流多為橫切背斜或向斜,故河流中上游也多峽谷。秦嶺山脈入隴南境內後,其走向為西北-東南,主脈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叢山之間形成一些小的盆地。 [1] 
秦嶺北鄰渭河平原,其間有大斷裂,為北仰南傾的斷塊構造,因而山勢陡峭,形成千崖競秀的壁立山峯,總坡長不到40千米,河流短促,多急流。 [1] 
秦嶺山地
秦嶺是中國中部東西向延伸的巨大山系。陝西境內為秦嶺中段,山體高大,西窄東寬,西段南北寬度約150千米,向東逐漸展寬,東部寬200千米以上。山體嶺脊海拔2000—2500米,相對高度為1500—2000米,山高坡陡,谷深流急,成為南北交通的一大險阻,因而古代稱秦嶺為“天下之大阻”。不少山峯海拔超過2500米,如玉皇頂海拔2819米、鰲山3475米、太白山3767米、首陽山2720米、活人梁3071米、靜峪腦3015米、草鏈嶺2646米,它們之間的連線,構成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局部地段為黃河與洛河的分水嶺。秦嶺主脊以南的南秦嶺,山勢大致由北向南逐漸下降,發源於主脊附近的褒河、湑水河、酉水河、子午河、旬河、丹江等,沿地表傾斜面自北而南或東南注入漢江,嘉陵江在四川重慶注入長江,南洛河由西向東到豫西注入黃河。
秦嶺山地層狀結構明顯,從主脊向南到漢江谷地,依次分佈着3000米、2600—2800米、1500—1800米、1100—900米和700米左右的五級剝蝕面;河谷地帶出現1—4級階地,海拔高度和地貌部位不同,自然景觀有明顯的變化,土地利用狀況有顯著差異。陝西秦嶺東段的商洛地區,山勢結構形似手掌狀,掌結位於柞水西北部,山脈由此向東北、東和東南方延伸,由北而南有秦嶺主脊、蟒嶺、流嶺、鶻嶺和鄖西大梁、新開嶺等。秦嶺主脊在柞水、商州區和洛南的北部,海拔2000米左右,主要的山峯有牛背梁、文公嶺(1693.6米)、迷魂陣(1943.3米)、苜蓿山(1868.0米)、蕎麥嶺(1845.6米)、八套峔(2132.1米)和老鴉岔腦(2413.6米)等,構成渭河與丹江、南洛河的分水嶺。
蟒嶺西起洛南、藍田交界處的龍鳳山,向東南延伸,形成洛南與商州、丹鳳之間的界嶺,是洛河與丹江的分水嶺,主峯雲架山海拔1709.5米。流嶺山脈西接秦王山和九華山、文公嶺,東至丹鳳竹林關以北的丹江峽谷,構成商州與山陽間的界嶺,主要山峯有秦王山(2087米)、西蘆山(1928米)、馬梁寨(1841.9米)、牛夕山(1735.5米)和天橋山(1770.2米),是丹江與銀花河的分水嶺。鶻嶺西接柞水東北部山地,東延至商南丹江南岸為新開嶺,它們構成社川河、金錢河、銀花河、丹江的分水嶺,主峯大天竺山海拔2074.4米。鄖西大梁展布於商南與鄖西、鄖縣之間,為陝西與湖北界嶺。這些山嶺多為褶皺斷塊山,北仰南俯,山坡北陡南緩,部分山區有森林分佈,上述諸山脈之間有洛河、丹江、銀花河、社川河和金錢河等谷地,這裏有多級階地、川塬、丘陵和低山等地貌分佈,為發展農林牧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 [13] 
巴山山地
巴山亦稱大巴山。巴山之名與巴族有關。巴族古代居住在巴山周圍。商代巴族建立過“巴方”,巴方就是巴國,巴國一直存在到戰國時期。
巴山山地西起嘉陵江谷地,向東一直伸延到湖北西北部,聳立於陝、川、鄂三省之間,東西綿亙1200多千米,境內長度600千米。海拔2060—2500米。其北坡主要延伸在陝南地區南部,由寧強至白河等十多個縣的全部和部分地區。較高的山峯有化龍山(2917米)、摩天嶺(2621米)、九龍山(2503米)、巴山(亦稱巴嶺,海拔2533米)等。巴山雖不及秦嶺高峻,但亦危峯如林,千崖萬壑,層巒疊嶂,道路崎嶇險阻,是川陝之間的又一天然屏障。 [13] 
漢江沿岸丘陵盆地谷地
秦嶺與巴山之間為漢江沿岸丘陵盆地、谷地,該區東西長約400千米,南北寬3—60千米,海拔800—170米,漢江流貫中部,流經不同的構造巖性區段,河谷平面形態一束一放,漢中和石泉—安康盆地為兩個最大的盆地,也是秦巴山地區人口集中和經濟發達的地區。 [13] 

秦嶺地貌分區

秦嶺 秦嶺
秦嶺山地區北起秦嶺北麓,南至漢江北側海拔1100—1200米以上的秦嶺南坡,東西至陝西省界,南北寬80—155千米,東西長約490千米。是一個以石質中山為主,兼有石質高山、土石低山丘陵的山地地貌區。其特點是:
1.山勢自西而東逐漸降低,以長安、寧陝為界,以西秦嶺主脊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且多3000米以上的山峯;以東除少數山峯(草鏈嶺2646米,華山2160米,老鴉岔2414米等)海拔超過2000米以上,一般海拔1500—2000米,至商南山頂面降至1000—1300米。由鎮安、柞水向東,山體呈指狀分開,自北而南有華山、蟒嶺、流嶺、鶻嶺、鄖西大梁。
2.山地主分水嶺以主脊為界,北坡寬10—48千米,南坡寬140—40千米,呈北仰南俯形勢。北側次一級分水嶺坡度較大,急劇下降,與渭河谷地以斷層相接,斷層面清晰可見。秦嶺北側有七十二峪,一般短小流急,除黑河、網峪、嶗峪、清峪外,一般長度不超過40千米,河牀比降較大,谷地多為尖V形;南側次一級分水嶺坡度較小,緩慢向漢江谷地下降;發源於南側的河流一般源遠流長,多在50—100千米,呈格狀水系,谷地多為寬V形或槽形。
3.在秦嶺主脊及南北兩側,山地夷平面保存較好,致使次一級分水嶺呈階梯狀下降。如自太白山向南至漢江谷地,夷平面高程分別為海拔3600—3500米(跑馬梁)、2800—2600米(紫柏山2610米,摩天嶺2603米,佛坪光頭山2830米,財神嶺2666米,黃桶梁2810米,爛店子梁2762米,介樹村2753米,活人坪梁3071米)、2400—2200米(長壽梁2230米,黃花嶺2238米,牛角灣腦2362米,觀音山2429米,大倉梁2256米)、2000—1900米(妖魔坪2076米,天星窩1980米,明陽山2007米)、1300—1200米等;向北夷平面高程分別為2900—2600米(平安寺2883米,鬥母宮2878米,四嘴山2634米)、2200米左右(安溝梁2201米,青峯山2242米)、1400—1500米、1200米左右。
4.地貌受構造控制作用明顯,構造地貌發育。本區近似東西走向延伸的幾組大斷層及其活動,控制着本區地貌的基本格局,致使山文走向作近東西向展布,並由主脊向南呈階梯狀下降。北仰南俯的斷塊活動,不僅使秦嶺褶皺斷塊山地形態到處可見,而且導致了秦嶺南北兩側水系極不對稱。北側短小的河流自主分水嶺向北急流,形成梳狀。黑河是一條承襲性的河流,受構造影響形成切穿主脊的釣鈎狀水系。南洛河、丹江、銀花河等均系沿斷裂帶發育起來的河流。另外,沿斷裂帶或斷層交會處,形成許多構造小盆地。至於斷層三角面、斷層崖、倒置地形、單面山等小的構造地貌,也比較常見。
5.與各大河河流階地地貌比較發育,主幹河普遍發育了四級階地,雖然各級階地分佈高度、保存程度、沉積物結構和厚度及同一河流與同一級階地的位相,都存在着一定的差異,但從總體上看,明顯地反映構造運動及氣候對秦嶺地區各大河流階地形成的影響,具有同步性、週期性的特點,因而在進行研究時可以互相進行對比。依據該區地貌形態的區域差異,可分為三個地貌亞區。 [7] 
秦嶺高山、中高山地貌亞區
主要分佈在長安區終南山以西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區,山頂面一般海拔3300米以上,相對高度在1000—2800米之間,基本上為石質山地。由於第四紀以來新構造運動的強烈上升,山體不斷抬高,在第四紀冰川作用的基礎上,又經流水強烈侵蝕,因此山高坡陡,谷地深邃狹窄,多深切的V形谷。谷間分水嶺受冰川及寒凍風化作用,有的呈魚脊狀,有的呈鋸齒狀,石峯林立,千姿百態,山勢崢嶸。岩石受冰凍凍融作用影響,不斷破裂,逐漸分崩離析,在斜坡重力作用下發生塊體運動,沿坡而下,堆積在緩坡谷地,形成別具一格的石河、石浼、倒石堆地貌景觀。其中由拔仙台向西延伸的跑馬梁,長約6千米,海拔3500—3600米,梁面起伏平緩,約5—12°,頂面寬100—800米,系中生代秦嶺準平原面的殘留部分,也是秦嶺山地保存最好、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山地夷平面。由於寒凍風化作用強烈,使巖體分解為大小不等的角礫岩塊,覆蓋在平緩的山樑上,廣闊浩瀚,猶如石塊組成的海洋,故稱石海。同時,由於凍融分選作用,形成許多石環、石多邊形等特殊的冰緣地貌。第四紀古冰川作用在本區地貌的形成中起了重要的雕造作用,形成許多古冰川地貌,雖然由於多次冰川的刻蝕與堆積,晚期的古冰川既在加強前次的刻蝕與堆積,又在破壞和改變着原來的形態,使其複雜化。特別是後期的流水作用,使原來的冰川侵蝕與堆積地形受到很大破壞。但在太白縣玉皇山,留壩縣紫柏山、摩天嶺,佛坪的敖山,周至的首陽山,户縣的靜峪腦,長安的終南山等處,都有古冰斗、角峯、槽谷保存;尤其在海拔3000以上的太白山區,保存完好,角峯、刃脊以拔仙台為中心,呈放射狀分佈於各槽谷之間;冰斗和冰斗湖分佈於槽谷中,有名的冰斗湖大爺海、爺海、三爺海、玉皇池等。冰川槽谷有大爺海、三官殿、佛爺池、二爺海—三清池和紅水河等槽谷。各槽谷保存有不同的冰磧地貌,如相對高度近百米的三清池終磧壟、高30多米的玉皇池退磧壟,大爺海槽谷中有高15米的側磧、終磧堤,三官殿—佛爺池槽谷有終磧堤等。太白山高山地貌景觀奇特,是可貴的旅遊地貌資源,歷來為人們所稱頌。例如,李白在《登太白峯》中寫道:“西上太白峯,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願乘冷風去,直入浮雲間。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一別武功去,何時復更還?”在《古風其五》中寫道:“太白何蒼蒼,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尺,邈爾與世絕。”在《蜀道難》中寫道:“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祖詠《終南望餘雪》中寫道:“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著寒。” [7] 
秦嶺中山亞區
分佈在山陽、商州區以西秦嶺高山、中高山周圍,北至秦嶺北麓,西至省界,南與東則以海拔1200米為分界,其山頂面一般海拔1200—2000米,相對高度500—1000米,為秦嶺山地的主體部分。該亞區具有以下特點:
1.組成本區的巖性比較複雜,以中生代花崗岩、斑狀花崗岩、二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巖、閃長巖為主,是構成本區許多高大山地的主體。此外,秦嶺北坡太古界的片麻岩、石英岩以及下元古界的片岩、石英岩、大理岩、碳酸鹽巖等有較多分佈;秦嶺南坡震旦系至三疊系比較發育,除火成岩外,有寒武奧陶系炭質硅質碎屑岩、碳酸鹽巖、變質碎屑岩、砂岩、板岩、千枚巖等。岩石性質不同,給地貌形態以深刻的影響,片岩分佈區,分水嶺脊起伏不平,呈梳狀、魚脊狀;碳酸鹽巖分佈區有一定的喀斯特地貌發育,石英岩和花崗岩分佈區,往往山高、坡陡、谷狹,因而本區地貌形態比較複雜。
2.從宏觀上看,本區以中山地貌為主,山體多為自秦嶺主脊向南、北、東三面延伸的次一級分水嶺,受斷塊不等量抬升的影響,逐級向周圍下降,形成海拔2000米左右、1400—1500米、1200米左右的多級山頂面。其上分佈有眾多的高峯,例如秦嶺北側的華山(2160米)、草鏈嶺(華縣,海拔2646米)、藍田的五鳳山(海拔2004米)、王順山(2311米),長安區的南五台(1688米),鳳縣的玉皇山(2278米)、望天梯(2314米),略陽的龍山(1956米)、三花石(1630米),勉縣的雷公山(1277米)、五泉山(1512米),留壩縣的老鴉山(1924米)、場寨梁(1703米),城固縣的五道槽梁(1802米)、觀音巖(1804米),洋縣的天星窩(1980米)、龍山(1854米)、婦人山(1765米),石泉縣的雲霧山(2008米),安康的五台山(1868米),鎮安縣的黃龍寨(1591米)、玉皇頂(1763米),柞水縣的藥王梁(1739米),商州的秦王山(2087米),山陽縣的西饅頭山(1587米)、大天竺山(2074米),旬陽縣的南羊山(2330米)、海螺頂(1928米),洛南縣的書堂山(1745米)等。
由於構造運動的間歇性上升及流水的強烈侵蝕剝蝕,使大部分山地基岩裸露,僅在平緩坡段及較低的分水嶺(<1500米)上有殘積坡積物覆蓋,形成土石山地。
3.本亞區河谷形態普遍具有套谷結構的特點。在秦嶺北坡上為寬U谷,下為深切V形谷;其它大部分地區是上部為寬U谷,下部為寬V形谷或箱形谷。秦嶺北坡谷地狹窄,很少超過百米,而南坡一般谷地較寬。嘉陵江、褒河、湑水河、子午河、旬河、乾佑河、金錢河等較大河流的谷地寬多在100—500米,有些河段受構造或鬆軟巖性影響,形成寬谷。例如,嘉陵江的鳳縣河段,子午河的寧陝、佛坪以下河段,旬河的下游河段,其河谷寬500—1000米,這些寬谷段底部普遍發育了高2—10米的河流沖積低階地,是本亞區重要的糧食基地和經濟活動中心。
4.本亞區地處暖温帶、北亞熱帶,年降水量較多,一般達600—900毫米,加之山高坡陡,現代地貌作用過程主要為流水侵蝕剝蝕,部分河谷有堆積,在陡坡地帶重力崩塌、滑坡較普遍。近幾十年來,在土石山區由於人為破壞植被,陡坡耕墾,致使土壤侵蝕加劇,雖然在不斷進行治理,但水土流失面積仍在繼續擴大,雨季泥石流、滑坡屢見不鮮。例如,略陽縣解放40多年來,新增加流失面積621平方千米,柞水縣新增加流失面積538平方千米;1981年8月受特大暴雨襲擊,鳳縣竟發生泥石流溝400餘條;柞水縣近幾年活動的泥石流溝有112條,1983年7—9月,全縣發生滑坡、崩塌5000餘處,暴發大小泥石流80餘條,造成數千人無家可歸,傷亡300餘人,經濟損失達5000多萬元。流水侵蝕的加劇,使坡面土層變薄,耕地減少,而且大量的風化碎屑被侵蝕搬運至河谷,沖毀農田,淤積河牀,破壞交通,增加河流輸沙量。1987年山陽縣因土壤侵蝕致使1982.9公頃的坡耕地基岩裸露,變成亂石坡。
5.本亞區由於地質構造和地表組成物質複雜,同時在地貌形成和發展中受到多種內外營力的作用,因而形成多種多樣的地貌形態。有以侵蝕構造為主形成的高大分水嶺、山峯及階梯狀山地夷平面;有以侵蝕堆積為主形成的大小谷地;有溶蝕為主形成的喀斯特窪地、溶洞、溶鬥、峯叢、地下暗河(例如旬陽北部的羊山、南羊山,鎮安東南的羊山、北羊山,山陽西南的白馬塘,略陽東部的魚洞子等);有構造堆積作用形成的寬谷盆地(華陽盆地、太白盆地、鳳縣盆地、窯口盆地、石門盆地等);至於重力作用形成的滑坡、崩塌地貌則分佈普遍。特別是第四紀冰期時,本區許多山地受到古冰川的作用,因而留下了一定的古冰川地貌。雖然這些古冰川作用遺蹟遭到了後期外營力的破壞,但仍有保存,如玉皇山黃牛河冰川槽谷及頂端冰斗(海拔2100米)、太白盆地北部七里川分水脊和秦嶺梁的槽谷(海拔1400米)、冰蝕湖泊、殘存冰斗(海拔1800—2060米)、長安區雞窩子附近的乾溝槽谷、平溝槽谷(海拔1800—2000米),周至縣順廟峪、煙筒溝、西溝等溝頭槽谷(海拔1900米),華縣草鏈嶺南側冰斗(海拔1900米)、商州秦王山周圍的槽谷(海拔1300—2000米)、洛南縣書堂山冰斗(海拔1700米)及下部槽谷,柏米山、陽窪山冰斗及冰窖(海拔1550米)等,其形態仍清晰可辨。 [7] 
南洛河—丹江兩側中低山丘陵寬谷盆地亞區
本亞區主要分佈在商州區、山陽以東的洛河、丹江、銀花河兩側,除蟒嶺(最高點海拔1744米)部分地區外,其他廣大地區海拔400—1200米,商南縣梳洗樓附近最低海拔為215.4米。本亞區以低山丘陵和寬谷盆地地貌為主,受東西向斷層影響,山地丘陵與寬谷盆地相間排列,自北而南為洛河北側低山丘陵、洛河寬谷、洛南東部丘陵低山、三要—古城—景村寬谷、蟒嶺中低山丘陵、商州—丹鳳—商南寬谷盆地、流嶺—耀嶺低山丘陵、銀花河—丹江寬谷、新開嶺低山丘陵。一般低山丘陵多為由變質片岩、花崗岩及風化碎屑組成的土石山地,另外在一些寬谷盆地周圍有第三紀紅色砂岩、粘土組成的丘陵。低山丘陵山勢和緩,相對高度100—500米,紅色丘陵相對高度100—200米。現代流水侵蝕剝蝕強烈,大量推移質堆積於河牀,使河牀不斷淤積增高,洛河及丹江兩側許多支流河牀因沙礫淤積而形成懸河牀或平底谷地。在紅色丘陵區因侵蝕強烈,使其溝壑縱橫,地面十分破碎。
寬谷盆地較多,是本區地貌的突出特點之一。一般河流谷地較開闊,尤其是較大河流普遍發育了沖積洪積階地,多由亞沙土、亞粘土組成,地平水豐土肥,是重要的糧食產地,也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較大的寬谷盆地有:南洛河寬谷(寬200—1000米)、洛南縣河寬谷(寬500—1000米)、景村—古城寬谷(寬500—2000米)、商州—丹鳳寬谷盆地(1000—2500米)、鐵峪鋪—武關寬谷(寬200—800米)、試馬盆地(長2000米、寬800米)、商南盆地(長5000米、寬1000米)、富水盆地(長2千米、寬1千米)、山陽寬谷盆地(寬500—1200米)、銀花河寬谷(寬200—1000米)、竹林關—過風樓寬谷(寬200—1500米)等。 [7] 

秦嶺氣候特點

秦嶺,可視作暖温帶半濕潤氣候區與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的重要分界線。一道秦嶺南北分開米麪之隔,一道秦嶺南北分開寒暑之差,一道秦嶺南北分開了大漠黃沙與青葱漫山。正因為秦嶺龐大而綿長的身軀阻斷了南北氣流,才有了中國南雨北雪、南船北馬等差異。 [52] 
秦嶺山地對氣流運行有明顯阻滯作用。夏季使濕潤的海洋氣流不易深入西北,使北方氣候乾燥;冬季阻滯寒潮南侵,使漢中盆地四川盆地少受冷空氣侵襲。因此秦嶺成為亞熱帶與暖温帶的分界線。秦嶺以南河流不凍,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土壤多酸性。秦嶺以北為著名黃土高原,1月平均氣温在0℃以下,河流凍結,植物以落葉闊葉樹為主,土壤富鈣質。秦嶺山地、白龍江流域尚保存連片森林,並有珍貴動物和植物。 [14] 
秦嶺風光
“秦嶺,天下之大阻。”它不僅阻斷秦塞人煙,也讓氣流運行有了明顯阻滯。冬天,秦嶺能夠阻擋寒潮南下;夏天,能阻擋潮濕海風進入西北地區。由於對水汽的阻滯作用,秦嶺南坡平均降水800毫米以上,北坡平均降水800毫米以下。北坡相對寒冷乾燥,南坡則温暖濕潤。南坡自下而上擁有亞熱帶、暖温帶、温帶、寒温帶、亞寒帶5種氣候類型。南坡在海拔800米以下呈現一幅亞熱帶森林植被景觀。北坡自下而上為典型暖温帶山地森林植被景觀。 [52] 

秦嶺資源概況

秦嶺水資源

渭河:黃河最大的一級支流,發源於今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鳥鼠山,主要流經今甘肅天水、陝西省關中平原的寶雞、咸陽、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關縣匯入黃河。 [15] 
漢江:長江最大的一級支流。在源地名漾水,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東流至漢中始稱漢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稱滄浪水,襄陽以下別名襄江、襄水。 [16] 
嘉陵江:發源於秦嶺北麓的陝西省鳳縣代王山。幹流流經陝西省、甘肅省、四川省、重慶市,在重慶市朝天門匯入長江。
北洛河:陝西省內長度最大的河流。它發源於白于山南麓的草梁山,由西北向東南注入渭河,途經黃土高原區和關中平原兩大地形單元。

秦嶺植物資源

秦嶺地區的秦巴山區跨越商洛、安康、漢中等地區,自然資源豐富。素有“南北植物薈萃、南北生物物種庫”之美譽。特色產品繁多,如核桃、柿子、板栗、木耳產量居全省之首,核桃產量佔全國的六分之一;它還是全國有名的“天然藥庫”。中草藥種類1119種,列入國家“中草藥資源調查表”的達286種。
比較而言,秦嶺被子植物中約有木本植物70科、210屬、1000多種,其中常綠闊葉木本植物佔38科、70屬、177種,除個別樹種外,南坡都有生長,而北坡只有21屬、46種。
秦嶺以南柑桔、茶、油桐、枇杷、竹子等亞熱帶標誌植物均可生長良好,而秦嶺以北柑桔絕跡,卻盛產蘋果、梨等温帶水果。 [4] 

秦嶺動物資源

秦嶺地區野生動物中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珍貴品種,鳥類有國家一類保護對象朱䴉黑鸛。秦嶺現設有國家級太白山自然保護區和佛坪自然保護區。其中,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䴉被並稱為“秦嶺四寶”。在秦嶺裏,還藏匿着鬣羚斑羚野豬黑熊林麝小麂刺蝟竹鼠鼯鼠松鼠等數不清的哺乳動物,以及堪稱世上最為豐富的雉雞類族羣。 [17] 
秦嶺南北的動物也有較大差別。就獸類來説,以秦嶺為分佈北界的有23種,佔獸類總數的42%。秦嶺以南的獸類中,有不少南方成分,如華氏菊蝠、金絲猴、大熊貓、豬獾大靈貓小靈貓雲豹、羚牛、蘇門羚豪豬等。而分佈於秦嶺以北的獸類,只有8種,佔獸類總數的10%,主要有白股闊蝠和黃鼠等。 [4] 

秦嶺礦產資源

秦嶺地區的關中平原盆地區南部山地礦產資源豐富,不僅金礦、鉬礦等藴藏豐富,而且有大量的非金屬礦和建材石料,為發展冶金、建材工業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其中潼關、太白的金礦,金堆城鉬礦,藍田玉石等最為著名。
秦嶺地區的秦巴山區礦產資源含量高,主要礦產金、銀、煤、、鋁、鋅等,鉀長石儲量位居全國第一,世界第二,釩礦亞洲第一。 [18] 
秦嶺風光

秦嶺地理意義

秦嶺—淮河地理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是東西走向的,它是一月份0度等温線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的通過地,再加上冬天的時候,秦嶺能夠阻擋寒潮南下,夏天又能阻擋潮濕的海風進入西北地區,導致這條線的南北地區在氣候、河流、植被、土壤、農業等方面存在差異,所以也就成為了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分界線了。
南北差異對比
⑴中國的南北方分界線
⑵一月份中國0℃等温線
⑶濕潤與半濕潤地區分界線
⑷800毫米等降水量線
⑸南方水田與北方旱地分界線
⑹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温帶季風氣候分界線
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與温帶落葉闊葉林帶分界線
⑻(秦嶺)是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分界線
⑼多水帶與過渡帶分界線
⑽亞熱帶與暖温帶分界線 [19] 
阻擋沙塵
2023年4月11日,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刊文介紹,在秦嶺的阻擋下,南下的沙塵被擋住了,重慶、四川成都、陝西西安等地沒有出現沙塵天氣。秦嶺地區的平均海拔高達1200多米,漂浮在空中的沙塵主要集中在近地面的低空中,低空氣流很難越過秦嶺,受其阻擋會沿秦嶺向東傳輸。 [51] 

秦嶺歷史文化

秦嶺詩詞文章

作者
詩文
《送新安張少府歸秦中》
《初貶官過望秦嶺》
白居易
《藍橋驛見元九詩》
《別李郎中》
《登秦嶺》
《閬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
《登秦嶺》
白居易
《送武士曹歸蜀》
《送鄭寂上人南行》
《冬暮送人》
《華清宮》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奉送李相公重鎮襄陽》
《玄元皇帝應見賀聖祚無疆》
趙氏
《雜言寄杜羔》 [20] 

秦嶺歷史名人

唐賜福鎮宅聖君——鍾馗(陝西省秦嶺終南人) [21-25] 
天子之師——王九思(今終南鄠邑區人)
道教天神教祖——太上老君(老子在終南山著《道德經》五千言,並在樓南高崗築台授經)
全真聖祖——王重陽終南山南時村“活死人墓”得道,歸葬於鄠邑區大重陽萬壽宮)
文財神——劉海(終南鄠邑區人)
武財神——趙公明(終南山周至縣人)
文史真人——尹喜(迎老子於終南古樓觀,為道教樓觀派祖師)
藥王——孫思邈(隋唐長期隱居終南)
四皓公——東園公、夏黃公、綺裏季、甪里(隱居秦嶺商山
漢初三傑之一——張良(晚年隱居於秦嶺紫柏山)
西周元勳——姜子牙(秦嶺支脈岐山文王求賢)
詩佛——王維(晚年隱居秦嶺輞川別業)
麻衣子——李和(南北朝太元年間終南山得道)
西域高僧——鳩摩羅什、曇摩流支、那崛多(常住秦嶺圭峯山北麓草堂寺)

秦嶺相關影片

大秦嶺 [26-27] 
宏基偉業
在秦嶺的蔭庇下,秦王朝不但完成了中華統一的春秋霸業,更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以農為本”的基礎,開創了中華農業文明的第一個高峯。 [28] 
山佑漢脈
在巍峨的秦嶺之中,漢王朝奠定了中國遼闊的版圖。此外,沿着一條條秦嶺古道,造紙術等中華文明的文化遺存,更是穿越千年時空留傳後世。 [29] 
盛世佛音
莽莽秦嶺之中,佛教在唐朝完成了它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融合,談起中國文明,後世人每每神往的是大唐王朝,而佛教文化便是盛唐文明尤為絢麗的一朵奇葩。 [30] 
高山仰止
老子的《道德經》在秦嶺著成,從這裏流傳,而以《道德經》為核心的道家思想與儒家思想亦成為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兩座並峙高峯。 [31] 
感恩秦嶺
從秦嶺流淌而出的河流澆灌了中國十三個封建王朝,又承載着“南水北調”的使命,牽繫着中國的未來。 [32] 
萬類霜天
秦嶺深處的洋縣是地球上唯一的朱䴉營巢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在這裏得到了最好的彰顯。 [33] 
生息與共
秦嶺密林深處,熊貓等珍稀動物在此自由的生活着,這裏不但被稱為野生動物的樂園。也被國際最大的自然保護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稱為全球第83份“獻給地球的禮物”。 [34] 
秦風雅頌
李白的《蜀道難》到白居易的《長恨歌》,從王維的《輞川圖》到山水田園詩派,面對秦嶺,歷代詩人或揮筆豪放,書寫秦嶺的雄渾、奔放,或淡雅、內斂,揮灑自己對秦嶺山水的感悟。 [35-36] 

秦嶺風景名勝

華山 華山
古稱“西嶽”,雅稱“太華山”,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於華山。華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為“第四洞天”,也是中國民間廣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嶽華山君神。共有72個半懸空洞,道觀20餘座,其中玉泉院都龍廟東道院鎮嶽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1982年,華山被國務院頒佈為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11年,華山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37] 
終南山 終南山
終南山
終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道文化”、“佛文化”、“孝文化”、“壽文化”、“鍾馗文化”、“財神文化”的發源聖地,“壽比南山”、“終南捷徑”等典故的誕生地,位於陝西省境內秦嶺山脈中段,是中國重要的地理標誌。東起盛產美玉的西安市藍田縣最東端的楊家堡,西至周至縣最西界的秦嶺主峯太白山南梁梁脊,綿延200餘里,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 [38] 
秦嶺七十二峪 秦嶺七十二峪
秦嶺七十二峪
秦嶺的山谷眾多,因而得名七十二峪,它們分佈在北坡的潼關縣、華陰縣、華縣渭南市藍田縣長安區户縣周至縣眉縣內,其中著名的山峪有華山峪、大敷峪、文仙峪、蒲峪等。 [39-40] 
南夢溪 南夢溪
南夢溪
南夢溪藏於終南山腹地,距西安114千米(210國道1047千米處),溪長8千米,總面積12平方千米,森林覆蓋率達99.9%,有山峯128座,大小溪水48條,瀑布86處,有140種哺乳動物和320種鳥類動物在這生息繁衍,有3700種植物在這生長。存烽火台4座,古墓羣390處,古樹90棵,龍王廟一座。 [41-43]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被譽為“東方雕塑館”,位於秦嶺山脈西段,山體懸崖壁立,狀若積麥。自後秦時期開始鑿刻,窟龕鑿於高20—80米、寬200米的垂直崖面上。存有窟龕194個,其中東崖54窟,西崖140窟,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7800餘尊,最大的造像東崖大佛高15.8米,壁畫1000餘平方米。 [44-46] 

秦嶺保護治理

2007年11月24日,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 [47] 
2018年8月,為杜絕農家樂無序增長對秦嶺生態環境的破壞,陝西省衞計委綜合監督處制定了《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有關問題清理整頓方案》,從8月20日起至9月30日,將組織6個市監督機構執法人員對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從事住宿等經營的公共場所進行清理整頓,摸清底數,建立台賬。 [48] 
2019年2月,為鞏固和拓展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建別墅專項整治工作成效,陝西省政府印發《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行動方案》。 [49] 
2019年3月6日,陝西省決定以涉秦嶺6市為重點,在全省範圍內開展打擊整治破壞秦嶺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切實保護秦嶺地區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安全。 [5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