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村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設立的村民委員會進行村民自治的管理範圍,是中國基層羣眾性自治單位。
[1]
- 中文名
- 行政村
- 外文名
- administrative village
- 法律依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 治理方式
- 村民自治
- 性 質
- 我國基層羣眾性自治單位
- 上級管轄部門
- 鄉鎮
行政村簡介
編輯幾個相鄰的小村可以構成一個大的行政村,行政村由一套領導班子(黨支部、村委會)管理,其下屬的不同自然村則設置平行的不同行政小組(村民小組),每組一個組長。自然村受行政村村委會和村黨支部的管理和領導。
[1]
行政村依據
編輯黨實行黨員進入各級代表大會和行政機構,出任代表和各級行政長官的方式,實現對國家的領導。
行政村比較
編輯以家族、户族、氏族或其他原因自然形成的居民聚居的村落稱自然村,是與行政村相比而言的。行政村是國家按照法律規定而設立的農村基層管理單位,其組織形式是村民委員會,是農村村民自治組織,也有一個自然村(規模較大)為了管理方便,被劃分為幾個行政村的,還有一個自然村就是一個行政村的。
[1]
行政村管理制度
編輯行政村的管理實行的是村民自主管理,權力在於村民委員會。
[1]
在城鎮有居民委員會,居委會的工作基本屬於服務型,因為其行政權利基本由街道辦事處負責。村民委員會是村一級的最高權利機構,和行政權利概念較模糊,因此可以説農村和農民的管理並沒有納入國家行政機構,畢竟是可以説農民是團結對象,當然好的一點是農民可以自治,屬於自治組織。
村委會和街道辦事處都是要接受上一級行政權力機關的指導,如鄉(鎮)的政府機關,更上一級的機關是縣(區)等,再上一級的是市(地區),再上一級行政機關就是省(自治區),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這是國家權力的體現,是屬於執行機關。
[1]
除村委會(可以説具有雙重性質,即是本村的權力機構,也是接受上級行政機關指導的執行機構)和街道辦事處(屬於市轄區人民政府或功能區管委會的派出機構),所有的行政機關(鎮、鄉,縣,區,市,省,自治區)都設有人民代表大會,負責監督行政機構的權力的執行。
[1]
行政村通寬帶
編輯新增1萬餘個自然村通電話,20户以上自然村通電話比例從年初的94.7%提高到95.2%;為農村地區新建鄉信息服務站2000多個、村信息服務點2.9萬餘個、鄉級網上信息庫9900多個、村級網上信息欄目6.7萬個。
[1]
2012年,在寬帶普及提速工程總體部署下,工業和信息化部與教育部、中國殘聯聯合啓動並組織實施“貧困地區學校寬帶普及提速工程”和“公益機構寬帶接入普及計劃”,為100所農村特困地區中小學和100所殘疾人特殊教育學校開通寬帶並提速到4M以上,免費提供三年上網。
[1]
在中國,村有兩種:自然村與行政村。行政村是最基層的區域單位,是中國行政區劃體系中最基層的一級,設有村民委員會或村公所等權力機構。
[1]
農村社會基層管理單位依照法律規定是行政村。行政村是國家為實現其意志而設立的,既是農村的基層管理單位,又是農村羣眾自治組織的區域依託。
[1]
- 參考資料
-
- 1. 工信部:2012年行政村通寬帶比例達88% .新浪[引用日期2013-01-06]
- 2. 最全!一圖讀懂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