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田山歌

(上海民歌)

鎖定
田山歌唱腔主要傳唱於水稻耕作區域,上海田山歌在音樂與文學特徵方面獨樹一幟,較為全面地反映了江南稻作文化區域民歌中所具有的獨特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並且具有較高的民俗研究價值。 [1] 
中文名
上海田山歌
類    型
上海民歌
田山歌是農民在耘稻、耥稻時,由一人領唱,眾人輪流接唱的一種歌唱形式,又稱吆賣山歌、落秧歌、大頭山歌。現主要流傳於青浦、金山和松江等地區。吆賣山歌的演唱形式由合唱、獨唱以及輔助詞“虛詞”前後承接唱等部分組成;落秧歌由獨唱、男聲合唱、女聲合唱並反覆重複;大頭山歌演唱形式與落秧歌類似,也是反覆演唱。
田山歌有其獨特的音樂特點,音調高亢,旋律起伏也較大,經常出現八度的大跳進行,同時也會形成較多的拖腔。由於演唱田山歌時常常形成前後樂句的重迭,就構成了兩個聲部的和聲音程效果,產生了同度、八度、四度、五度等不同種和聲效果;也有二度、七度不協和音程出現,由此產生了特殊的多聲因素。
田山歌同時也有着非常鮮明的語言個性,其中大量運用了當地農民的日常口頭語言,這對以後文學、詩歌、戲曲等創作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田山歌是由勞動人民自己創造的一種勞動歌曲,它既能抒發勞動人民的感情,訴説自己的歡樂與痛苦,又能陶冶性情、解除疲勞,因此田山歌在上海西南市郊代代相傳,流傳至今。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