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民歌

鎖定
中國民歌是勞動人民集體的口頭詩歌創作。民歌,即民間歌謠,屬於民間文學中的一種形式,能夠歌唱或吟誦,多為韻文。
中國民歌是我國民族民間音樂體裁的一種,是人民羣眾在生活實踐中經過廣泛的口頭傳唱,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歌曲藝術。
中文名
中國民歌
外文名
china songs
屬    性
勞動人民集體的口頭詩歌創作
形    式
屬於民間文學中的一種形式
含    義
即民間歌謠
分    類
勞動歌,時政歌等

中國民歌起源發展

我國民歌有着悠久的傳統,遠在原始社會里,我們的祖先在狩獵、搬運、祭祀、娛神、儀式、求偶等活動中開始了他們的歌唱。由於民歌是勞動人民的歌,勞動人民在封建社會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是被人看不起的,他們的歌也就遭受到同樣的命運。甚至在元、明、清三代屢遭帝令禁唱。有關它的歷史很少有文字記載。從出土文物考察,有關古代樂器的較多,而歌唱活動的較少。青海大通縣出土的那個有歌舞圖像的陶盆實在非常寶貴,它顯示的是六千年前母系社會的圖騰崇拜歌舞活動。在原始時期歌與舞是結合在一起的。古代有文字記載的《淮南子》這本書上,曾提到古人抬木頭時唱着勞動號子,可見早期民歌與勞動緊密相連。
有關古代的民歌,實際音響已不可能再現,只有它的歌詞,從古代文學著作中可見到一些。至於曲譜是沒有的,因為民歌一直是口頭傳唱,就是有了記譜法以後,勞動人民也不用它。宜到19世紀末才有民俗學家用工尺譜記錄幾首民歌。全面、有計劃的蒐集、整理、記錄、出版民歌只有在新中國才成為現實。從歷史上看民歌歷來有許多不同的稱謂,如小曲、俚曲、小令、俗曲、時詞以及明、清時代常以山歌泛指各種民歌。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民歌詞集,它彙集了從西周到春秋中葉(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6世紀)五百年間流行於北方黃河流域的十五個諸侯國的民歌,它的鮮明特點是運用現實主義的藝術手法,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階級矛盾以及勞動人民多方面的生活。在形式與語言的整齊劃一上,不難看出這是經過選擇、加工整理過的。到了公元前四世紀出現了另一部長江流域的民歌集《楚辭》,這是一部在長江中游古代巫歌的基礎上經過偉大詩人屈原整理加工的歌詞集。它的突出特點是充滿了古代的神話、傳説,富於想象,它開始運用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並且把《詩經》的四言體民歌發展成一種句式自由,韻腳多變的“騷”體歌,而且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到了漢魏六朝時期(公元前206年——公元420年)的民歌,大部分保存在樂府裏,漢《樂府》民歌實際是淮河流域、長江下游、黃河中下游各地民歌的匯合。這時已經有了故事歌,如《孔雀東南飛》、《木蘭從軍》等故事歌,其內容大多反映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疾苦,以及封建禮教下的家庭悲劇。這樣的故事從公元初流傳至今,幾乎家喻户曉。不但有民歌形式演唱,而且成為戲曲的著名劇目,可見其影響之深。樂府民歌的突出特點是不僅文字部分經過整理,而且在音樂方面得到當時漢代著名音樂家李延年的加工,配上絲竹樂器伴奏,稱之為相和歌
從《詩經》民歌到漢樂府民歌,可以説是中國民歌的古代早期,其內容之豐富,表現力之強烈,可以想象到在此之前,民歌還有一個相當長的原始時代。在原始時代音樂文化無專業可言,到奴隸社會,奴隸主有了專為他們享樂的樂奴,才開始有了分化。真正劃分為專業音樂與民間音樂兩個範疇還是到了封建社會,有了專為帝王、貴族的祭祀、儀禮、宴會、娛樂等演奏、演唱的人員,尤其是有了記譜法與專業作曲人員,才逐漸形成了明顯的文野界限。在我國從漢代逐漸有了專業與民間音樂之分,漢代以後,也就很少再有由官方組織編纂的民歌集了。早期民歌的音調是否今天仍然存在很難確認,但是如今流傳在湖北秭歸縣紀念屈原的劃龍船歌(包括《起槳》、《遊江》、《競渡》)以及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的古老船歌(包括《搖櫓號》、《拉縴號》等)的音調恐怕都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吧!也許就是千古遺音。
從漢代到隋、唐,民歌明顯的分為南朝民歌南方民歌)與北朝民歌(北方民歌)兩大部分。這一時期民歌的顯著特點是多民族音樂文化的交流、融合。這種南北民歌的不同風格,在今天現存的南北民歌中仍然能分辨出其深遠的影響。
唐代(公元615——967),宋代(公元960——1279)是中國封建時代文化興盛時期,尤其是盛唐時期。唐、宋以宋民間音樂中的説唱與戲曲逐漸形成。有關唐代的民歌,我們從敦煌所藏曲子中可以找到一些,如《五更囀》之類。另從當時流傳的《竹枝歌》也可瞭解一、二,竹枝歌是興起於長江中上游巴渝一帶的一種自由吟唱抒情山歌,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白居易都吸收過這種民歌因素,寫過一些文人創作的《竹枝歌》。直至今天在湖北西部、四川東部的田歌中還能找到《竹枝歌》的曲式結構痕跡。宋代的“曲詞”很盛行,當時這是一種來自民間的新型演唱形式。元代(公元1221——1368)以“小令”聞名,“小令”是民歌的一種,現今西北地區的民歌仍有以“令”命名的山歌。元代的小令流傳後世的很少,元代統治者對民間帶有不滿與諷刺時事為內容的民歌,視如洪水猛獸,嚴禁傳唱。
明代(公元1368——1684),清代(公元1641——1911)是封建社會的末期,新興的資本主義經濟開始萌芽,中、小城鎮市民階層興起,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鋭,在這種歷史背景下人民思想異常活躍,民歌特別興盛,其數量之多,人民性之強烈都是前所未有的。這時已有半職業藝人演唱民歌小曲。到清代晚年(1848年以後)中國進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反封建,反抗外來侵略為主題成了近代民歌的時代特點。這個時期出現了不少文學家蒐集編輯的民歌歌詞集,如黃遵憲的《客家山歌》、馮夢龍的《吳歌》、李調元的《粵謳》以及華廣生的《白雪遺音》等。由於個人的偏愛,這些民歌集在品種上大都偏重於民間抒情民歌。其中不少民歌今天仍在民間傳唱。更值得提出的是清代著名民間文學家蒲松齡的《聊齋俚曲》,選用了明末清初民間流行的五十幾種民歌曲牌。其中有一些一直為民間藝人傳唱至今,使我們能夠聽到三、四百年之久的民歌曲調,甚為珍貴。
20世紀以來,經歷了1911年辛亥革命,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民歌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反帝、反封建的民歌達到了高潮。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隨着廣大農、牧民的覺醒,民歌得到了振興。反映人民革命和團結一致抵抗外來侵略題材的新民歌,空前繁榮。此外,如爭取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反對煙毒的民歌也為數不少。五四前後,李家瑞編《北平俗曲集》問世,已經有了民歌的曲譜記錄。更值得一提的是1942年以後在延安興起的向民間音樂學習的運動起到了劃時代的意義,揭開了現代音樂史新的一頁。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勞動人民才真正得到尊重,中國民歌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反映人民新生活的民歌如春筍般的大量湧現出來,不但題材新穎,而且音樂格調更加活發、熱烈、開朗、明快,充滿了向上的激情和樂觀主義精神。

中國民歌民歌分類

我國的民間歌謠藴藏極其豐富,從《詩經》裏的《國風》到解放後蒐集出版的各種民歌選集,數量是相當多的。至於當今仍流傳於民間的傳統歌謠和新民歌,更是浩如煙海,這些民歌就形式而言,漢族的除廠民謠、兒歌、四句頭山歌和各種勞動號子之外,還有“信天游”、“爬山歌”、“趕五句”以及“四季歌”、“五更調”、“十二月”。“十枝花”、“盤歌”等備具特色的多種樣式。至於像藏族的“魯”、“協”,壯族的“歡”,白族的“白曲”,苗族的“飛歌”,侗族的“大歌”,布依族的“筆管歌”,瑤族的“香哩歌”等,都各具獨特的形式。
民歌的內容豐富,種類繁多,按民歌內容可以分為以下六類,勞動歌、時政歌、儀式歌、情歌、兒歌、生活歌。

中國民歌勞動歌

勞動歌包括各種號子、夯歌、田歌、礦工歌、伐木歌、搬運歌、採茶歌等所有直接反映勞動生活或協調勞動節奏的民歌。它是一種由體力勞動直接激發起來的民間歐謠。它伴隨着勞動節奏歌唱,與勞動行為相結合,具有協調動作、指揮勞動、鼓舞情緒等特殊功能。如:福建民歌《採茶撲蝶》、四川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
在民歌中,勞動歌產生的最早。魯迅先生認為:我們不會説話的祖先原始人,在共同操勞得特別吃力的時候,懂得唱唱歌謠,來減輕肌肉的疲乏,來鼓舞工作的熱忱,來集中注意力……。民歌,不是有閒階級的士大夫或騷人墨客,坐在屋裏的無病呻吟,它是一切體力勞動者的血汗攪着淚汗的結晶和昇華,所以農民們有秧歌,打漁的有漁歌,採茶的有茶歌,牧人有牧歌等。我們的祖先在勞動中,為了把大家團結在一起,常常發出前呼後應的呼喊。這些伴隨着勞動重複出現的、有強烈節奏和簡單聲音的呼喊,就是萌芽狀態的民歌——早溯的勞動歌。這種古老的勞動歌,歷代相傳,不斷創新,逐漸發展成為今天的勞動歌。在勞動中,到處都有勞動歌:搬運勞動中有裝卸號子、板車號子;水上勞動中有行冊號子、捕魚號子,建築勞動中有打夯號子代木號子等。這正如一位作家所説:古往今來的一切體力勞動中,都有符合它那勞動節奏和特點的勞動歌,只有大機器所到之處,勞動歌才愈來愈多地被它那轟轟隆隆的吼聲所代替。
早期的勞動歌調子比較固定,歌詞比較單一,有的則只是咳嗬、哎嗨的呼吶聲,在勞動中起着號令的作用。隨着生產力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勞動歌不僅是一種單純的呼喊號令,而且還描寫勞動的過程,表現與勞動者的思想感情相關的生活情態和風俗特徵。
呼喊號令式的勞動歌的特點是:歌聲與勞動節拍和諧一致。
它的內容主要是靠勞動的呼聲組成,在一領眾和的形式下,加入少量指揮勞動和鼓舞情緒的伺句。如《上灘號子》,節奏極為短促,幾乎全由“咳!咳!咳!咳!”的呼語組成,表現了在緊要關頭,船工們和激流險灘搏鬥的緊張氣氛。
抒情式的勞動歌,歌詞比較長一些,其內容都是反映一定的社會生活,勞動的呼聲在其中起着點綴節拍的作用。如反映勞動人民對自己所從事的勞動的態度,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生活中,人民對勞動是積極熱情的,唱出了“神農皇帝也是種田人”,充分顯示了農民的自豪感樂觀主義情感。但是,在貧富懸殊的舊社會,倍受剝削和壓迫的勞動人民只能用歌聲來表達對剝削者的反抗情緒。如《十二月長工》、《十二月採茶》等歌中,都反映了勞動人民終年勞動不得温飽的生活情景,發出了“你享福來我受窮,這種世道要改變”的呼聲。
作為一種語言藝術,勞動歌最突出的藝術特點就是它那強烈的節奏感。每一首勞動歌都有與勞動動作相配合的節奏,它是凝集了生活中的勞動
,因而是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在從事緊張而又高強度的勞動時,動作強烈,呼吸短促,勞動氣氛濃烈,這時唱出的勞動歌必然節奏鮮明急促、強音不斷、頓挫有力,給人以集體力量的雄壯和勞動創造世界的有力的感染。在體力勞動比較輕,或間歇時間長的勞動中、勞動歌的速度比較柔緩,節奏感較弱,音樂上的變化比較豐富,結人以優美的旋律感。

中國民歌時政歌

時政歌是人民有感於切身的政治狀況而創作的歌謠。它反映了勞動人民對某些政治事變、政治措施、政治人物,以及與此有關的政治局勢的認識和態度,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政治理想和為此理想而鬥爭的精神。
勞動人民從不無病呻吟。舊社會,勞動人民生活在社會的底層。經濟上受到重重的壓迫,政治上受到殘酷的剝削。他們不滿於現狀,於是就把自己對當時的政治見解,用形象的語言編成歌謠,藉以表達對統治者的憤懣和抗議。漢末董卓專權,人民不堪其苦,唱出了“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當人民無法抑制胸中的不平和憤怒時,就會噴湧出控訴之歌,甚至連老天爺也在控訴之列。
勞動人民不是任人宰割的牛羊,當他們忍無可忍,就要揭竿而起,進行反抗。“想着想着心不甘,一心要去上梁山,學會一身好武藝,來挖老闆黑心肝。”這類反映農民起義的歌謠,是傳統歌謠中政治色彩最濃、鬥爭住最強的部分。我國秦代末年第一次農民起義時,就產生了“大楚興,陳勝王”的歌謠。毛澤東同志指出:“每一次較大的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的結果,都打擊了當時的封建統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反映農民起義的時政歌,正是歷代勞動人民在這些重大政治事件中的真實寫照。
頌歌是解放後新時政歌的主流,勞動人民當家做了主人,欣喜若狂,歌頌黨,歌頌領袖,歌頌偉大的社會主義等歌謠大量產生。
時政歌以民謠居多。它一般篇幅短小,句數和字數都比較自由,沒有固定的格式。鮮明性是其主要特點。如“騎虎不怕虎上山,騎龍不怕龍下灘,決心革命不怕死,死為人民心也甘”,語言堅定有力,毫無矯飾晦澀之處。

中國民歌儀式歌

是伴隨着民間禮俗和祀典等儀式而唱的歌。它產生於人們對自然力的威力尚不認識而對語言的力量又很崇拜的時候,即幻想用語言去打動神靈,用以祈福、免災。
儀式歌就其儀式應用的情況來看,可以分為訣術歌,節令歌、禮俗歌和把典歌四種。

中國民歌訣術歌

是巫婆、神漢進行巫術活動時唱的歌,如“天靈靈‘’。
地靈靈……”之類,也包括用以醫病的咒語、如“天皇皇,地皇皇”。
節令歌是對某種節日或對時令描述的歌,它常與舞蹈和遊藝相結合。

中國民歌禮俗歌

經常被用於男婚女嫁、賀生送葬、新屋落成、迎賓待客等場合。如《哭嫁歌》、《媽媽的女兒》等。
把典歌是在重大的慶典時吟唱的祈禱性的民歌,它根據祭祀和慶典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內容,如播種祭收穫祭、頌租祭、招魂祭等。人死了,也有喪歌,以表示生者對死者的哀思。

中國民歌情歌

情歌是廣大人民愛情生活的反映。它主要抒發男女青年由於相愛而激發出來的悲歡離合的思想感情。它充分表現了勞動人民純樸健康的戀愛觀審美情操。有的情歌也表現了對封建札教的蔑視和反抗。
有相當數量的表現青年男女互相愛慕之情的歌,如“妹是桂花香千里,哥是蜜蜂萬里來,蜜蜂見花團困轉,花逢蜜蜂朵朵開”。這優美抒情的描寫,充分表達了他們熱烈相求、親密相愛的情意。
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裏,由於生計所迫或天災人禍,拆散了多少對情人,把他們拋人生離死別的痛苦深淵,產生了大量的傾訴離別思念之苦的民歌。
舊中國,封建禮教摧殘了無數青年男女的幸福生活,造成了許許多多的愛情悲劇,但堅貞不渝的愛情和精神卻世世代代地活在人民的心裏,人們用歌聲表示了誓死相愛、決不屈服的決心和與封建勢力鬥爭到底的意志。
土地革命以後產生的新情歌,不再是孤立的個人受慕之情的表白,而是把個人的愛情同整個革命事業聯繫起來。送郎當紅軍的歌,就是證明,如“紅軍哥哥人人愛,當兵就要當紅軍”等。
雙關在情歌中也運用了不少。如“街頭銅鑼聲聲打,打着中心響嘡嘡。”鑼聲的“響嘡嘡”只是表面,姑娘心中的“想郎郎”才是要表達的真正意思。這種手法使真摯、熱烈的感情含蓄地表現出來,引起人們無限的聯想和深思。
重複的表現手法,把相同或相近的詞語,接二連三地使用,給人以情意婉轉、迴腸蕩氣的感覺。一首貴州情歌唱道:“哪個認得妹要來,請人挑水去洗街;請人挑水去洗路,洗條大路等妹來。”運用重複的手法,把殷切盼望情人的心情深刻地表達出來。

中國民歌兒歌

兒歌是以簡潔生動的韻語創作並流傳於兒童中間的一種口頭短歌。
兒歌的內容豐富多彩。大體可分為三類:遊戲兒歌、教誨兒歌和繞口令
遊戲兒歌是人一生中最早接觸到的歌謠。當嬰兒還在襁褓中,就聽過母親温存的歌聲,如《催眠曲》、《搖籃曲》。孩子們漸漸長大了,便學會一支支遊戲兒歌。這種兒歌能豐富孩子們遊戲的內容,增添孩子們的興趣,如《拉大鋸》。兒童踢毽子、跳皮筋、捉迷藏等,都有與之相配合的遊戲兒歌。這種歌,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唱起來倍感親切、有趣,大大增加了遊戲時的趣味。
教誨兒歌側重對兒童的教育作用。它不但能豐富孩子們的知識,啓發他們的智慧和想象,而且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好思想、好作風、好習慣,成為教育孩子的重要工具之一。如“排排坐,吃果果,你一個,我一個,妹妹睡覺留一個。”
繞口令,由於它讀起來繞口,頗受孩子們的歡迎。如“風吹藤動銅鈴動,風停藤停銅鈴停”。孩子們往往由於唸錯而哈哈大笑。
兒歌在形體上一般都比較短小,沒有固定的形式。在語言上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節奏鮮明,最適宜兒童唱誦。如:四川民歌《螃蟹歌》、廣州民歌《落水天》、北京民歌《對鮮花》、新疆民歌《娃哈哈》。

中國民歌生活歌

生活歌的範圍相當廣泛。我們所説的生活歌只取它狹義的概念,主要是指反映人民社會生活及家庭生活的歌。
如反映社會生活不公平,不合理的歌:“編涼蓆的睡光牀,抬棺材的死路旁。”字裏行間,透露了勞動人民對這種生活的不平。
舊社會的封建禮教及宗法觀念給廣大勞動婦女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使她們從生到死都得不到與男子一樣平等的待遇。“嫁雞隨雞飛,嫁狗隨狗走”反映的就是這種情況。
人民生活是多種多樣的,對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或事物,人們總是要表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抒發內心的情感,《十送紅軍》就是優秀的抒情之作。它觸景生情,寓情於景地抒發人民與紅軍的血肉感情。人們借物抒情,使情景交融,形式優美,實是民歌中的珍品。
生活歌在表現手法上,大量地運用對比手法。人類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都是對立的統一,美與醜、善與惡、痛苦與歡樂,革命與反動、剝削與被剝削等,通過鮮明、生動的對比,表達歌者的思想和感情。
民歌在千百年的人世滄桑變化中,也在不停地變化、發展,至今已形成為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在浩如煙海的民歌之林,我們只能採擷其中的幾朵小花,奉獻給大家。如:陝北民歌擁軍秧歌》。

中國民歌民歌作用

民歌與我國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它貫穿人生的各個階段,覆蓋生活的不同層面,成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除了娛樂作用外,它在社會生活中還具有許多實際功用。

中國民歌教育與傳承功用

一些民歌記述了有關宇宙與人類起源的古代神話和傳説,先民對一些自然現象的認識以及歷史、生產、生活和禮儀知識。這些歌曲曲調起伏較小,吟誦性強,篇幅長大,有的歌詞長達數萬行,一般需要數小時,甚至幾天才能唱完。
這些歌曲多在節日、祭祀或婚喪禮儀中由巫師或德高望重的老人主唱,氣氛肅穆。

中國民歌交際功用

民歌的交際功用包括戀愛、交流、送往迎來及對歌鬥智等。它作為異性間交往的媒介,是我國許多民族中民歌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功用。一些民族的傳統歌唱節目也往往與此相關。例如漢族的《花兒會》。在節日的那一天,成百上千名青年男女聚集到專設的户外歌場交遊、嬉戲和對歌,歌聲通宵達旦,可持續數晝夜。在雙方感情的進展和曲折中,又有相戀歌、婚誓歌、斷心歌、逃婚歌、斷情歌、分心歌、抗婚歌、詛咒歌等等。這些對歌形式的發展,在娛樂的同時又充分展示並推動了民間文化的發展。
總之,中國的民歌歷史悠久、藴藏豐富,具有豐富的體裁和多樣的風格,它在反映人們生活的同時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求,對於各民族文化間的交流和社會的發展,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是中華民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寶庫,是世界民族文化中的藝術精品。

中國民歌地域分佈

一、內地漢族民歌區
漢族民歌區在六個區中屬於最大的一個,從寒冷的北方到亞熱帶的南方,從西北高原、西南高原到東部沿海平原地理條件、風俗習慣、生活、生產方式多種多樣。語言雖同屬漢語,但各地方言不同。東、西、南、北差異很大,民歌的風格特點也呈現出多種特徵。基於以上情況,漢族民歌區又可以分為十個支區和一個特區。
該區包括山東、河北、河南東北部、江蘇北部等黃河下游地帶,以及遼寧基本上是一個沿海平原地帶。自古以來黃河下游屬於文化比校發達地區。根據風格上的微小差異,該區又可分為兩個小區,山東、河北及河北、蘇北的一部分為第一小區;遼為第二小區。這裏民歌以小調為主,其次是秧歌、號子,山歌極少。代表性民歌有《阿里郎》《道拉基》《大姑娘美大姑娘浪》《丟戒指》《鄂倫春小唱》《瞧情郎》《烏蘇裏船歌》《月牙五更》,《小白菜》、《畫扇面》、《沂蒙山小調》、《小看戲》等等。
該區包括山西、陝西大部、河南西北部、內蒙河套地區以及甘、青、寧漢族聚居地區。東面以太行山為界與東北部民歌區分開,南北各為陰山以南,秦嶺以北,屬於黃河中上游地區。過去交通不便,民間音樂較少與外地交流,使用西北都北方方言。民歌以山歌最為突出.包括有“信天游”、“山曲”、“爬山調”以及“花兒”。其次為秧歌、小調。全國聞名的曲目有《走西口》、《趕牲靈》、《蘭花花》、《推炒麪》、《五哥放羊》、 《刨洋芋》、《繡金匾》等。
該區包括淮河流域的蘇北、安徽大部以及河南東南部地區、西面以大別山與江漢民歌區為界。該區處於黃河、長江流域之間,音樂文化兼融南、北因素,帶有過渡性的特徵。使用北方方言。民歌以田歌、小調突出,秧歌、山歌次之。聞名的曲目有《鳳陽花鼓》、《王三姐趕集》、《打麥歌》、《彼根蘆柴花》等。
該區包括江蘇南部、上海、以及浙江大部,地處長江下游。文化比較發達,人民生活較富裕,歷來有江南漁米鄉之稱。使用方言為吳語。民歌以小調為主,聞名的曲目有《紫竹調》、《無錫景》、《茉莉花》、《哭七七》、《知心客》等。
(5)閩、台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福建大部、台灣大部以及廣東潮汕地區。福建與台灣自古以來就有文化的淵源關係,台灣當地漢族一直使用閩南語,此外,兩地還有一些共同的地方戲曲、説唱音樂等。民歌以山歌、耘田詩、小調突出,聞名的曲目有《採茶撲蝶》、《茶童歌》、《天烏烏》等。
該區包括珠江流域的廣東大部,廣西東南部,以及海南部分地區,北面以南嶺為界與贛民歌區相鄰。這裏地處亞熱帶,珠江橫貫東西,文化與海外交流較早,使用粵方言。過去廣大漁民成為該區一個重要的社會階層。民歌以漁歌——鹹水歌最為突出。聞名的曲目有《落水天》、《春牛調》、《哩哩美》等。
該區包括湖北、河南西南部以及湖南北部的部分地區,為古代楚文化的中心地帶。使用西南方言。古文化比較發達,民間藝術源遠流長,至今在許多方面仍保留着古色古香的地方特色。民歌以田歌最突出,其次是燈歌、小調、風俗歌、山歌。聞名的曲目有《黃四姐》、《洪湖漁歌》等。
該區包括湖南以及廣西東北角上的幾個縣。地處長江中游南岸,它與江漢民歌區有着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繫,不過使用的方言不同,本區通用湘語方言。民歌最有代表性的是山歌、田歌。聞名曲目有《馬桑村兒打燈台》、《一塘荷花一塘蓮》、《上四川》等。
該區以江西中、北、東部為基本範圍,使用贛語方言。地處古代吳、楚之間,吳楚文化對其都產生過一定的影響,具有長江流域東西部文化交流的過渡地帶性質,民歌交融性強。以茶歌最有特色,其次為小調、燈歌。田歌中“打鼓歌”也很突出。聞名的曲目有《杜鵑花開》、《摘茶籽》、《送郎當紅軍》等。
該區包括四川、雲南、貴州、陝南以及廣西西北部分地區。北以秦嶺為界,通用西南方言。代表性民歌是山歌,其次是燈歌。此外川江船伕號子也很有特色。聞名的曲目有《小河淌水》、《趕馬調》、《槐花幾時開》、《我住貴州貴陽府》等。
客家民系分佈較廣,全國有八千餘萬人口,民歐特區主要指包括廣東東北部、福建西南部以及江西東南部三省交界地帶。這裏客家人比較集中,使用漢語客家方言。民歌主要為山歌,聞名的曲目有《燈紅歌》、《風吹竹葉》等。
二、西部受伊斯蘭文化影響的新疆民歌區
這個民歌區地處新疆,以維吾爾、哈薩克民歌為代表,它受過來自中亞伊斯蘭傳統文化的影響,與阿拉伯音樂文化有着一定的聯繫。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歌舞藝術以“十二木卡姆”聞名於世。民歌有愛情歌、勞動歌、歷史歌、生活習俗歌四大類。維吾爾民歌在音調方面包括了中國音樂、阿拉伯、歐洲三種音樂體系,它是中國民歌音調多元化來源最突出的一種。有不少民歌是與舞蹈相結合的,具有活潑、風趣的格調。聞名中外的民歌有《一杯美酒》、《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送我一朵玫瑰花》、《阿拉本罕》、《半個月亮爬上來》、《達坂城》等。哈薩克族主要居住在北疆,從事牧業。民歌可分為三大類:(l)詞曲固定的民歌(包括牧歌、狩獵歌、情歌、宗教歌等);(2)即興填詞的民歌(包括山歌、漁歌、謎語歌等);(3)習俗歌(包括婚禮歌、哭嫁歌、送嫁歌等)。其中以情歌數量最多,大都表現情人離別的痛苦和祝福。哈薩克民歌中有中國音樂和歐洲音樂兩種體系。中國音樂體系以宮、羽調式最多。聞名全國的有《可愛的一朵玫瑰花》、《瑪依拉》、《等我到天明》等。
三、西部佛教文化藏族民歌區
這一民歌區包括西藏自治區和青海、四川的部分藏族聚居地區。民歌包括山歌(牧歌)、勞動歌、愛情歌、鳳俗歌、頌經調五大類。民歌演唱活動大都與佛教節日有關,民歌中不少是與舞蹈結合在一起的,如“囊瑪”、“堆謝”、“果謝”、“鍋莊”等歌舞品種。音樂屬於中國音樂體系,民歌一般特點為熱情、開朗、誠摯、動人,極富高原特色,節奏律動性強。聞名的民歌有《北京的金山上》等。《北京的金山上》原來是一首箭歌(即狩獵歌),最初流傳在西藏的東南部林區。如今成了流傳全國的新民歌。
四、東北部受薩滿教狩獵文化民歌區
這個民歌區主要包括東北大、小興安嶺一帶,以鄂倫春族民歌為代表(包括鄂温克赫哲達斡爾滿族籌),鄂倫春族在1949年前還保留着不少原始社會的痕跡。這是一個喜愛歌舞的民族,過去以狩獵為生,每當狩獵滿載歸來,或者民族節日,都要進行歌舞狂歡。他們的民歌可分為三大類:(1)山歌,(2)歌舞曲,(3)薩滿調。山歌又分“長調、“短調”,“長調”高亢剛健,節拍自由;“短調”曲調平穩,節奏規整。歌舞曲大多為一領眾和形式。薩滿調是為請神、跳神、祭祖、葬禮時唱的歌,曲調吟誦式,多為領和。
五、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區
這個民歌區處於內蒙古自治區,以蒙古族民歌為代表。民歌可分“長調”、“短調”兩大類,“長調”民歌主要流行於東部牧區以及陰山以北地區,特點是字少腔長,富有裝飾性,音調嘹亮悠揚,節奏自由,反映出遼闊草原的氣勢與牧民的寬廣胸懷。牧歌、思鄉曲、讚歌等大多屬於長調。聞名的曲目有《遼闊的草原》、《牧歌》等。“短調”主要流行在西部、南部半農半牧區,其特點是結構短小,節奏規整,不少敍事歌、情歌、婚禮歌都屬於“短調”。著名的短調民歌有《森吉德馬》、《小黃馬》等。草原文化民歌的共性是表現出草原牧民的質樸、爽朗、熱情、豪放的情感與性格。

中國民歌民歌大全

1. 茉莉花 2.青藏高原3. 東方紅 4.南泥灣5.在那遙遠的地方
6.成都印象7. 走西口 8. 草原之夜 9.康定情歌10. 你的眼神
11. 讚歌 12. 好日子 13. 搖籃曲 14. 十送紅軍 15. 敖包相會
16. 掀起你的蓋頭來 17.阿里山的姑娘 18.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19.烏蘇裏船歌
20.月光下的鳳尾竹21.牧歌 22.美麗的草原我的家23.吐魯番的葡萄熟了24.出塞曲 25.阿拉木汗
26.北京的金山上 27.北國之春 28.蒙古人 29.小河淌水 30.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31.洪湖水浪打浪 32.半個月亮爬上來 33.新疆好 34.北風吹 35.瀏陽河
36.珠穆朗瑪37.思鄉曲 39.蝴蝶泉邊 40.美麗的姑娘
41.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42.邊疆處處賽江南 43.三十里鋪 44.九九豔陽天 45.紫竹調
46.誰不説俺家鄉好47.長城謠 48.山丹丹開花紅豔豔49.蘭花花 50.草原夜色美
51.月亮走我也走 52.龍船調53.想親親 54.星星索 55.在銀色的月光下
56.深深的海洋 57.小白菜 58.回孃家 59.畢業歌 60.鳳陽花鼓
61.黃土高坡62.美麗的心靈 63.滿山紅葉似彩霞 64.那就是我65.永遠和你在一道
66.紅杉樹 67.彎彎的小路 68.擦掉吧,傷心的淚 69.走進西藏 70.對花
71.請到天涯海角來 72. 花兒與少年 73.八月桂花遍地開74.採檳榔 75.採紅菱
76.沂蒙山小調 77.漁光曲 78.小揹簍 79.太陽島上80. 毛主席的光輝
81.送情郎 82.高天上流雲 83.森吉德瑪 84.孟姜女 85.二月裏來
86.牡丹之歌 87.辣妹子 88.冰山上的雪蓮 89.有一個美麗的傳説 90.青春舞曲
91.草原戀 92.達坂城的姑娘93.天涯歌女 94.下四川 95.紅豆詞
96. 馬兒啊你慢些走 97.花兒為什麼這樣紅98.月牙五更 99.馬鈴兒響來玉鳥唱 100.小放牛
101.逛新城 102.人説山西好風光103.桃花紅杏花白 104.親疙蛋下河洗衣裳 105.大紅公雞毛腿腿
106.娃哈哈 107.太陽出來喜洋洋 108.放馬山歌 109.五指山歌 110.桔梗謠
111.採茶撲蝶 112.新貨郎 113.交城山 114.刮地風 115.擁軍秧歌
116.山歌好比春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