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化山歌

鎖定
德化山歌,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傳統音樂,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德化山歌源植根於當地的文化土壤,是集文學與音樂為一體帶有民間故事的傳唱藝術,流傳於德化當地勞動人民上山勞作、田間勞動時男女對唱而表露心情的一種形式。其淵源可追溯到晚唐歸德場(今德化縣建縣時的前身)場長顏仁鬱的“有詩百篇,傳於民間”。其表演形象、生動、親切、自然、樸實又獨具特色。 [6] 
2007年3月,德化山歌經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泉州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1]  2009年5月31日,德化山歌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Ⅱ-7。 [2] 
中文名
德化山歌
批准時間
2009年5月31日
遺產級別
省級
遺產類別
傳統音樂
申報地區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
項目編號
Ⅱ-7

德化山歌歷史淵源

德化山歌歷史悠久,源流清晰,據《德化縣誌》記載,其淵源可追溯到晚唐歸德場(今德化縣建縣時的前身)場長顏仁鬱的“有詩百篇,傳於民間”,民間稱其為“顏長官詩”,詩有《農桑》《朱門》《客路》《邊庭》《城市》《貧女》《負薪》《空門》《山居》《漁父》十門類(各十首),反映農家、朱門、城市、各階層人民的生活和封建社會的現實,顏仁鬱所作詩歌長期在民間廣為傳誦。明清以來德化農村戲曲班、木偶戲、高甲戲、布袋戲、舞獅、舞龍活動興起,受地方戲曲推動,德化山歌成熟發展。從古至今,經過民間漫長的口耳相傳、演變、發展,德化山歌形成自身獨特的韻味和魅力,在德化縣各鄉鎮廣泛流傳。 [3] 

德化山歌基本特徵

德化山歌以德化本土方言演唱。歌詞押韻,有明顯的遣詞用語、習慣口語的組詞造句和服從韻律的音節節奏安排詞句的民間口傳編排特徵。編排時善於借景抒情,意象自然明瞭;善於借用普遍的典故,使聽眾容易理解;善於應用對偶和排比,不求工整,只求表達真情實感;用比興、借喻、譏諷、雙關、諧音等多種修辭手法,富有濃郁的詩意和美感。語言精煉,章法段落分明,每段歌詞大都為四句,每句七言。
德化山歌的旋律採用民族五聲調式,簡潔規整,富有節奏和韻律性,其調式、調性、風格主要以南埕鎮的山歌為代表,節奏簡單,起伏不大,易於傳唱,歌聲委婉動聽,曲風樸實、自然、清新、爽朗,表演形象、生動、親切又獨具特色。 [3] 

德化山歌代表作品

德化山歌的種類有情歌、勞動歌、時政歌、儀式歌、生活歌等,如勞動歌類有《呼牛歌》《牧牛歌》《打石歌》《挑擔號子》《播田小唱》《作田歌》等;時政歌類有《抗日救國好名聲》《月光光》《壯丁歌》《紅軍紀律歌》、《翻身歌》等;儀式歌類有《訣術歌》《節令歌》《禮俗歌》《祭典歌》等;情歌類有《全心全意共娘好》《生水娘子》《風仔吹來味清香》《娘汝看來君看去》等;生活歌類有《勸孝歌》《顧牛歌》《問甲心悶》《園內開花》等。 [6] 

德化山歌傳承保護

德化山歌傳承價值

德化山歌歷史源遠流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曾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德化山歌內容豐富,是集文學與音樂為一體的藝術,其文學性和音樂韻味較為完好地結合,語言親切、自然樸實,表演形象、生動、親切又獨具特色,散發着濃濃的泥土芬香,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德化山歌隨着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對生活的不斷追求,在當地處處傳唱,為豐富羣眾文化娛樂生活及和諧社會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影響深遠。 [3] 

德化山歌傳承狀況

隨着社會的發展,德化山歌賴以生存、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革,一些傳統民俗日益淡化,一些頗有造詣的山歌藝人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繼謝世,山歌表演隊伍擁有的展示平台也日益減少,過去那種動輒家家户户都會唱山歌的場面不復再見。德化山歌藝術的生存與發展舉步維艱,瀕危狀況嚴重。 [6] 

德化山歌傳承人物

黃正統,男,漢族,1943年3月出生,泉州德化人,福建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德化山歌”。從小喜愛德化民間山歌,向前輩學習、取經,師從黃尚寅、林生金學唱山歌,並善於總結技藝,編創了許多貼近百姓生活的山歌。1990年編寫出5本歌冊並演唱錄製5盤錄音帶,傳播至德化、永春、南安、泉州、廈門、惠安、安溪、大田、永泰、台灣等地。2009年又編寫、演唱、出版山歌牒片15盤及“陳三五娘”山歌1集,促成縣老年大學成立山歌班,塔雁小區每晚演唱山歌活動。對其業績《福建日報》《東南早報》、德化縣廣電局等新聞媒體曾進行進行採訪報道。 [4] 
陳德火,1940年2月,泉州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德化山歌”。師從其父親陳仁仲,1992年版《中國歌謠集成福建卷、德化分卷》載有其作品。2011年6月期間編寫德化山歌(“三品一械”監管專輯)得到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認可,並出書和光盤傳播泉州市。2011年12月編寫南埕山歌(歌唱駐進幫)參加德化新春晚會。出版山歌集20冊,如《唱三國》《廿四孝》《愛情路》《報母恩》等等。 [5] 

德化山歌保護措施

2009年5月3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佈福建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名單的同時公佈泉州市德化縣文化館為“德化山歌”項目保護單位。 [2] 

德化山歌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56年,德化山歌代表性傳承人陳德火參加德化縣山歌會唱,內容是《自由婚姻好》,獲得第二名。 [5] 
1980年,德化山歌代表性傳承人陳德火參加德化縣山歌比賽,內容是《林權發證》,獲得文化局創作獎、演員獎。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