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醫用化學

(200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全書按108學時編寫,其中理論課佔84學時,實驗課佔24學時。在具體進行教學時,可將全書內容分為必修模塊(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八章、第九章)、選修模塊(第七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和實踐模塊,根據各自學校的實施性教學計劃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課時,實行分層次選擇教學。 [1] 
書    名
醫用化學
作    者
馮軍 編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出版時間
2006年2月1日
頁    數
221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040186246

醫用化學內容簡介

《醫用化學》改變了以往化學教材以物質結構為基礎,以元素週期律為主線的學科體系,突出了化學與醫學、化學與生活、化學與環境的關係,並由這些關係引出基本的也是醫學及醫學相關專業的學生必須具備和掌握的化學知識。
《醫用化學》努力從化學的視角來展示人體的組成、人體中的化學反應及平衡、人體所需營養物質,同時揭示了藥物、生活、環境與化學的關係,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強化了學生對化學在人體中生理和病理現象、改善公民生活及促進社會發展方面所起作用的認識。
《醫用化學》既可供中等衞生職業學校護理、婦幼、鄉村醫士、中西醫結合、衞生保健、醫學影像技術、康復技術、口腔工藝技術等專業的學生使用,也可作為醫療衞生技術人員崗位培訓的輔導教材。

醫用化學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化學及其研究的對象
二、化學的發展史
三、化學與醫學的關係
四、化學學習方式的優化
實驗1—1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第二章 溶液生理鹽水
第一節 溶液的組成
一、分散系
二、溶液的組成
第二節 國際單位制
一、國際單位制簡介
二、物質的量
第三節 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
一、物質的量濃度
二、質量濃度
三、質量分數
四、體積分數
五、比例濃度
第四節 溶液的配製
第五節 滲透現象及滲透壓
一、滲透現象和滲透壓
二、溶液的滲透壓與溶液濃度的關係
三、滲透壓在醫學中的意義
第六節 生理鹽水
一、生理鹽水的特徵
二、生理鹽水的主要應用
第七節 膠體溶液
一、溶膠的性質
二、高分子溶液
實驗2—1 生理鹽水的配製和酒精的稀釋
第三章 物質結構同位素
第一節 原子及其構成
第二節 核素、同位素及放射性同位素在醫學中的應用
一、核素同位素
二、放射性同位素在醫學上的應用
第三節 原子的電子層結構
一、原子核外電子運動的特徵
二、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第四節 元素週期律及元素週期表
一、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的關係
二、元素週期律
三、元素週期表
四、元素週期律和元素週期表的意義
第五節 分子的形成及性質
一、分子的形成——化學鍵
二、分子的極性
三、分子間作用力和氫鍵
實驗3—1物質的性質和元素週期律
第四章 化學反應的快慢和程度
第一節 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
一、四種基本類型的反應
二、氧化還原反應
三、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四、可逆反應和不可逆反應
第二節 化學反應速率及影響因素
一、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
二、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第三節 化學平衡
一、化學平衡
二、化學平衡的移動
實驗4—1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第五章 人體中的電解質平衡和酸鹼平衡
第一節 正常人體中的水和電解質平衡
一、人體內的水平衡
二、人體內的電解質平衡
第二節 水的解離和溶液的pH
一、水的解離
二、溶液的酸鹼性和pH
第三節 離子反應和鹽類的水解
一、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
二、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
三、鹽類的水解
第四節 緩衝溶液
一、緩衝溶液和緩衝作用
二、緩衝溶液的組成
三、緩衝作用原理
實驗5—1電解質溶液和緩衝溶液
第五節 人體中的酸鹼平衡
一、體內酸性物質和鹼性物質的來源
二、血液中的緩衝體系
三、人體正常pH的維持
四、人體健康與酸鹼平衡
第六章 人體中的宏量元素
第一節 氯
一、氯氣的性質
二、常見金屬氯化物
三、氯在生物機體中的存在和作用
第二節 硫
一、硫的性質
二、硫的化合物
三、硫在生物機體中的存在和作用
第三節 氮
一、氮氣的性質
二、氨和銨鹽
三、硝酸和硝酸鹽
四、亞硝酸和亞硝酸鹽
五、氮和磷在生物機體中的存在和作用
第四節 鈉
一、鈉的性質
二、鈉的化合物
三、鈉和鉀在生物體內的分佈及作用
四、鈣和鎂在生物體內的分佈及作用
第七章 人體中的微量元素
第一節 非金屬元素
一、基本性質
二、微量非金屬元素在生物體內的分佈及作用
實驗7—1非金屬元素的性質
第二節 金屬元素
一、金屬概論
二、鐵
三、微量金屬元素在生物體內的分佈及作用
實驗7—2金屬的性質
第三節 其他元素
第八章 有機化合物和醫學的關係
第一節 有機化合物的基本知識
一、有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學
二、有機化合物的特性
三、有機化合物的結構
四、有機化合物的分類
第二節 烴
一、烷烴
二、不飽和烴
三、閉鏈烴
第三節 醇、酚、醚
一、醇
二、酚
三、醚
實驗8—1醇和酚的性質
第四節 醛、酮
一、醛和酮的結構
二、醛和酮的分類與命名
三、醛和酮的性質
第五節 羧酸、羥基酸和酮酸
一、羧酸
二、羥基酸
三、酮酸
第六節 酮體和糖尿病
實驗8—2醛、酮和羧酸的性質
第七節 核酸和遺傳物質
一、核酸的分子組成
二、核酸與遺傳物質
第九章 人體所需營養物質
第一節 脂類
一、油脂
二、類脂
三、脂類的生理作用
實驗9—1油脂的性質
第二節 糖類
一、單糖
二、雙糖
三、多糖
四、糖類的營養價值
實驗9—2糖類的性質
第三節 蛋白質
一、氨基酸
二、蛋白質
實驗9—3蛋白質的性質
第十章 化學藥物
第一節 化學藥物的不穩定性
一、藥物的水解反應
二、藥物的氧化反應
三、藥物的異構化反應
四、藥物的聚合反應
五、藥物的脱羧反應
六、二氧化碳對藥物質量的影響
第二節 常見藥用無機化合物
一、酸類藥物
二、鹼類藥物
三、鹽類藥物
四、單質、氧化物類
第三節 常見藥用有機化合物
一、烴類
二、醇類
三、酚類
四、醛、酮類
五、酸類
六、糖類
七、生物鹼類
八、雜環類
九、胺類
第四節 配位化合物
第十一章 化學消毒劑
第一節 消毒劑概述
一、消毒與滅菌
二、物理消毒法
三、化學消毒法
第二節 無機消毒劑
二、含碘消毒劑
第三節 有機消毒劑
一、醛類消毒劑
三、酚類消毒劑
五、季銨鹽類消毒劑
六、烷基化類消毒劑
第十二章 食品添加劑
第一節 食品添加劑概述
一、食品添加劑的分類
二、食品添加劑的要求與使用原則
第二節 食品防腐劑
一、概述
二、幾種常見的化學合成防腐劑
三、影響防腐劑防腐效果的因素
一、概述
二、常見人工合成抗氧化劑
三、常見天然抗氧化劑
第十三章 環境與健康
第一節 概述
一、人類環境的組成
二、人與環境的關係
三、環境污染
四、污染物質的毒性
第二節 苯並[a]芘
一、理化性質
二、食品中苯並[a]芘的來源
三、苯並[a]芘的毒性及危害
四、防止苯並[a]芘污染食品的措施
第三節 N一亞硝基類化合物
一、理化性質
二、食品中N一亞硝基化合物的來源
三、防止食品中N一亞硝基化合物危害的措施
第四節 黃麴黴毒素
一、理化性質
二、黃麴黴毒素的毒性及其對食品的污染
三、防止黃麴黴毒素中毒的措施
第五節 農藥
一、概述
二、食品中農藥殘留的來源
三、食品中常見的農藥殘留及其毒性
四、控制食品中農藥殘留量的措施
主要參考書目
附錄
二、常用單位及其換算
三、酸、鹼、鹽的溶解性表
元素週期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