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康安

(清朝中期重臣、外戚)

鎖定
福康安(1754年-1796年7月2日),本名傅康安,富察氏,字瑤林,號敬齋,滿洲鑲黃旗人。清朝中葉重臣、外戚。大學士傅恆第三子,清高宗孝賢純皇后之侄。 [36] 
福康安早年以勳戚身份由侍衞授户部侍郎、鑲黃旗滿洲副都統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隨阿桂參加第二次金川之役。因軍功授正白旗滿洲都統,二十四歲便擔任吉林將軍,後改盛京將軍。歷任雲貴、四川、閩浙、兩廣總督工部尚書兵部尚書總管內務府大臣等職。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又隨阿桂鎮壓甘肅撒拉族起義,破石峯堡,封嘉勇侯,授協辦大學士。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以主帥身份率軍渡海,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進軍西藏,擊退廓爾喀入侵,越過喜馬拉雅山,兵臨陽布(今尼泊爾加德滿都),迫使廓爾喀稱臣請降,許諾永不侵犯藏境。授武英殿大學士。累封一等嘉勇忠鋭公。乾隆六十年(1795年),鎮壓湘黔苗民起義,翌年封貝子,不久即病逝軍中。 [39]  追封嘉勇郡王,諡號“文襄”;配享太廟,入祀昭忠祠賢良祠 [20]  。清代滿族非宗室而得封王者,唯福康安一人。 [75] 
福康安參與或指揮了乾隆中後期的幾次重大戰役,功勳卓著。他在西藏時參加制定《欽定藏內善後章程》和金瓶掣籤制度,對於鞏固清朝中央與西藏地方的政治關係,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加強民族團結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1-2] 
概述圖來源 [35] 
全    名
富察·福康安
別    名
福文襄 [40] 
瑤林
敬齋
諡    號
文襄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滿族
出生地
京師(今北京市)
出生日期
1754年
逝世日期
1796年7月2日
主要成就
參與第二次大小金川之役
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
統軍翻越喜馬拉雅山,驅逐廓爾喀
主要作品
重修昭覺寺志
寄惠椿亭侍郎
最高官職
武英殿大學士軍機大臣
本    名
傅康安
旗    籍
滿洲鑲黃旗
爵    位
貝子→嘉勇郡王(贈)

福康安人物生平

福康安早年經歷

福康安生於乾隆十九年(1754年) [55]  。他出身滿洲大族富察氏,是户部尚書富察·米思翰的曾孫,察哈爾總管富察·李榮保的孫子,經略大學士、一等忠勇公富察·傅恆的第三子,還是乾隆帝的嫡後孝賢皇后的侄子 [3]  [42]  。本名傅康安,後經乾隆帝賜字,與諸昆弟一併改“傅”為“福” [44]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福康安承襲雲騎尉,授三等侍衞,奉命在乾清門行走。乾隆皇帝因孝賢皇后的緣故,較為寵待後族,福康安便獲殊寵,官位連連升遷。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福康安升為二等侍衞,命在御前行走。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擢一等侍衞,翌年(1771年)授户部右侍郎鑲藍旗蒙古副都統。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以户部侍郎充任軍機大臣,不久改滿洲鑲黃旗副都統 [3]  [41] 

福康安從平金川

主詞條:大小金川之役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大小金川再次發動叛亂。當時小金川土司僧格桑與大金川土司索諾木互相勾結,聯合作亂。由於前線主帥伊爾根覺羅·阿爾泰伊爾根覺羅·桂林調度無方,乾隆帝改派費莫·温福為定邊將軍,章佳·阿桂、鈕祜祿·豐升額為副將軍,率軍前往平叛。作為乾隆帝親信之人,福康安被派往軍中授印,並任領隊大臣 [41]  [46-47]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正月,當副將軍阿桂攻打當噶爾拉山時,福康安持印而至,於是阿桂留福康安為佐將,領兵作戰。大、小金川地處青藏高原的東南部,地勢複雜險峻,氣候十分惡劣。從內地調來的清軍,面臨着嚴寒的高原氣候和崎嶇峻峭的高原地形以及兇悍的叛軍,處境困難。六月,大、小金川叛軍聯合攻陷清軍大營木果木(今四川金川卡撒鄉境),清軍損失嚴重,定邊將軍温福被殺(參見詞條木果木之戰)。乾隆帝即令阿桂為定西將軍,重振旗鼓,分道再進。福康安留在阿桂軍中,親督將士,屢建奇功。 [4]  [41]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二月,清軍進攻喇穆喇穆,福康安督兵攻克其西部的各碉堡,又與領隊多拉爾·海蘭察合軍,乘勝攻下小金川要隘羅博瓦山,並北攻得斯東寨,為掃平小金川叛軍清除了障礙。一天夜晚,土司之兵乘雪霧迷濛,夜色籠罩,偷偷登山,襲擊副將軍赫舍哩·常祿保駐紮營地。福康安聽到告急槍聲,立即督兵赴援,擊退了土司的進攻。這一行動受到乾隆帝嘉許。五月,駐紮在山麓上的土司又藉着雨天的掩護,築起兩座碉堡,福康安率八百士卒,夜間冒雨攻打碉堡,入碉中襲殺數人後摧毀碉。乾隆帝聞訊,特旨褒獎福康安的勇猛。隨後,福康安又力戰叛軍,攻克了許多碉卡。叛軍依仗其熟習地形,屢次夜襲清軍。福康安警備甚嚴,屢屢敗之。 [4]  [41] 
《平定兩金川得勝圖》(部分)
《平定兩金川得勝圖》(部分)(2張)
掃平小金川之後,阿桂率領大軍繼續向大金川進發。福康安為西路軍,接連攻下達爾扎克諸碉,然後又攻克格魯克古。在十一月高原嚴寒的日子裏,福康安和士兵們攜帶乾糧,趁夜攀上險峻的懸崖峭壁,越過危機四伏的深溝險壑,經過幾個晝夜的艱苦跋涉,自山隙突然進入當噶海寨,一舉佔領陡烏當噶大碉、桑噶斯碼特木城石卡。 [4]  [41] 
乾隆四十年(1775年)四月,乾隆帝鑑定福康安為西路得力之人,赴宜作戰尤為出力,授為內大臣,調往宜喜方面助陣。福康安精神更振,出力尤多。五月,福康安克榮噶爾博山,進至第七峯,又賞嘉勇巴圖魯號,以後即以“嘉勇”二字為封爵佳號,重疊使用。 [41] 
清軍迅速向大金川腹裏挺進。阿桂令取道達烏圍進攻噶拉依,將其軍分為七隊,福康安率領第一隊,奪取達河布果碉及當噶克底、綽爾丹等諸寨。十月,福康安進攻達噶木,親領左右從側面繞到碉堡後面,摧毀兩座堅碉。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清軍進圍大金川叛軍老巢噶拉依,福康安率所部包圍其右翼,攻取兩座大石卡,並用大炮猛轟其寨。在清軍的猛烈進攻面前,索諾木被迫帶領其親屬、左右出降,大金川也告平定。 [41]  清廷在此建懋功廳。 [47] 
平定大小金川之後,清廷論功行賞,封福康安為三等嘉勇男。福康安原襲之雲騎尉,由兄長富察·福隆安二子豐紳果爾敏襲。西征軍返京日,乾隆帝親往京城南郊行郊勞禮,賜給福康安御用鞍轡馬一匹;在紫光閣宴請羣臣,賜福康安給緞十二端,白銀五百兩。乾隆帝還大肆渲染戰功,將一百位功臣畫像藏於紫光閣,福康安位列前五十名。乾隆帝御製贊稱其:“代兄以往,繼父而奮。矜許康勵,王臣之茛。登碉奪砦,那須蒙甲。嘉勇錫名,世傳勳業。” [56]  隨後,福康安由户部右侍郎轉為左侍郎。同年四月,擢為鑲白旗蒙古都統,七月,賞戴雙眼花翎。九月,再調正白旗滿洲都統,十月,賜紫禁城內騎馬 [5]  [41] 

福康安總領一方

由於福康安在大小金川之役中與士卒艱苦作戰,克敵制勝,初步展示了他的軍事才能,得到了重視武功的乾隆帝的賞識,於是一再獲得提拔。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福康安被授予吉林將軍之職,次年(1778年)調任盛京將軍 [47]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福康安被授為雲貴總督,成為總領一方軍政的封疆大吏。下車伊始,即為銅廠一事上奏乾隆帝,認為銅廠立法應詳細,用人需實誠,以杜絕貪污、作弊,維護錢幣統一,並嚴禁奸民私鑄銅錢。 [41]  [47]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七月,南掌國(今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向清廷進貢四頭大象,並陳請另用一頭象來交換一門炮,以抵禦鄰邊交趾等國的侵擾、劫掠。福康安考慮到若答應這個請求,勢必開屬國之間的邊釁,因此以國家法令規定不許妄求為由,還其象,不予交換。乾隆帝知道後,大加贊同。八月,福康安又調任四川總督兼署成都將軍 [41]  川陝之地向來為清朝視作軍事重地,十分重視其總督及巡撫的人選,一般均以滿洲重臣充任,福康安任為川督後,受命嚴緝“咽匪”。 [47]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五月,福康安奏蜀中“匪徒”已戢。八月,福康安即擢為御前大臣,加太子太保,次年(1783年)初,回京署任工部尚書。五月,授總管鑾儀衞大臣、閲兵大臣、總管健鋭營事務。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三月,經再次擢升為兵部尚書總管內務府大臣 [6] 
福康安因其軍功,受到乾隆的寵信和重用,不斷加官晉職,成為聲名顯赫的朝廷重臣。 [47] 

福康安平定民變

福康安坐像,清人葉衍蘭繪 福康安坐像,清人葉衍蘭繪 [38]
早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肅、青海回族新教徒曾起義反對老教地主,遭到清政府鎮壓。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月,回族新教阿訇田五等人帶領人民在甘肅通渭石峯堡再次舉起反抗大旗。西安副都統明善率軍與回軍交戰,清軍陷入埋伏圈,全軍千餘人均覆沒,明善亦斃命。在緊急形勢之下,清廷急忙重新組織兵力,命福康安帶欽差大臣關防,馳驛以赴甘肅鎮壓民變,並授參贊大臣,會同將軍阿桂共同任事。師進甘肅,福康安即被任命為陝甘總督 [41] 
阿桂、福康安等抵達後,採取湮井填溝、斷絕水源等手段,步步設卡,圍困了石峯堡。回民首領馬四圭等欲突破清軍的包圍圈,阿桂便命參贊大臣海蘭察於各險要之地設下埋伏,圍截義軍,福康安在各處往來督戰,殺死起義者數千人。七月,福康安等人攻破石峯堡,處死馬四圭,俘獲張文慶等人。事變平息後,福康安晉封為嘉勇侯。 [41] 
鑑於甘肅一帶回民習武成風,而從文應試者很少,福康安為朝廷的長治久安考慮,上奏乾隆帝,提出“教導回民”的善後事務,清朝在循化廳設學校,以資訓迪,得到乾隆帝的讚許。學校之設,在福康安是為了馴化民眾,利於統治,而對邊遠地區的文化教育之事必定會產生實際效用。他還曾奏請興修寧夏各渠,以興水利,有利於當地經濟的發展。 [41]  [47] 
乾隆五十年(1785年)七月,福康安回京任户部尚書,翌年(1786年)又轉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福康安受到乾隆帝倚重,並被授予了相當重要的權力。 [7] 

福康安轉戰台灣

主詞條:林爽文起義
在甘肅發生回民事件以後,東南的台灣又爆發了林爽文起義,以天地會的教義相號召,形成了強大的勢力。起義者在林爽文領導下,於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與清軍展開激戰,連克數縣。清廷命閩浙總督佟佳·常青前往台灣府鎮壓民變。由於常青鎮壓不力,農民軍聲勢更加浩大,連常青所在府城都被包圍。 [47]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七月,乾隆帝改派福康安為將軍,與參贊大臣海蘭察共同渡海赴台灣作戰。十一月,福康安一行渡鹿仔港(今台灣彰化西南鹿港),登岸後,由新埤進兵,以主力進攻包圍諸羅(今台灣嘉義)城的農民軍。雙方交戰至侖仔頂,農民軍從竹圍中出而抵禦,福康安令軍隊原地不動,自領巴圖魯侍衞衝入起義軍中,起義軍戰敗。清軍又攻克俾長等十餘村莊,起義軍被迫撒離諸羅。清兵追至大排竹,決溪水渡兵,焚燒了起義軍的營寨。諸羅一戰,福康安以扭轉戰局、解除城圍,被封為一等嘉勇公,賞紅寶石帽頂,四團龍補服,以示優異。 [8]  十二月,清軍繼續對起義軍進行圍剿,福康安又統兵由內山搜至打鐵寮諸社,分兵堵截海口及各要隘。為防止林爽文見追急自戕,福康安密令巴圖魯侍衞十人及屯練兵數百人,改換裝束,深入高山密林,終於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於老衢崎俘獲林爽文。 [9-10]  [47] 
林爽文起義失敗以後,福康安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二月繼續督兵赴南路鎮壓農民軍餘部,將農民軍追至台灣最南端的郎嶠,水陸併發,將南路起義軍首領莊大田俘獲。至此,台灣的起義軍被全部鎮壓下去。 [41] 
《平定台灣得勝圖》中關於福康安指揮諸役的描繪
圖冊參考資料 [45] 
平台後,福康安獲賜黃腰帶、金黃珊瑚朝珠。清廷還命台灣郡城及嘉義(原諸羅)縣為福康安建生祠。乾隆帝還在紫光閣繪“平定台灣前二十功臣”圖像,福康安位列第四,僅次於大學士阿桂、鈕祜祿·和珅王傑 [41]  乾隆帝再次作詩稱讚道:“金川領兵,已著偉名。幾處封疆,吏肅政成。解圍擒逆,能人不能。崇封殊爵,嘉爾忠誠。” [37] 
福康安考察台灣實情,向乾隆帝上疏處理台灣問題善後十六事,認為要解除台灣人民再次起兵的隱患,就需習武事,除奸民,清吏治,肅郵政。乾隆帝一一依從。 [41]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十一月,福康安調任閩浙總督。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正月,因兩廣總督孫士毅兵敗安南,扶植後黎朝黎維祁不成,乾隆帝遂調福康安為兩廣總督,負責處理安南事務。二月,福康安抵達興化府,提出了以軍事威懾逼使西山朝阮惠畏威、款關投降的策略,乾隆帝大表贊同。三月,福康安馳抵鎮南關。經阮惠多次請降,清廷最終決定罷兵允和。 [11]  [72]  不過在這段時間,和珅之弟、巡漕御史鈕祜祿·和琳參奏湖北按察使李天培,用湖廣糧船私運木材,由此訊得福康安捎信索購一事,乾隆嚴旨令福康安自劾,罰其三年的總督養廉銀,加罰公俸十年,革職留任,但馬上即減免。 [11] 

福康安驅廓保藏

主詞條:廓爾喀之役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廓爾喀沙阿王朝西藏當局徵收貿易税太重為由,派兵入侵西藏邊境。乾隆五十六年(1790年),廓爾喀又再次興兵,直犯班禪額爾德尼駐錫的日喀則,大肆燒殺搶劫,而駐藏大臣保泰臨陣退縮,竟想把達賴喇嘛和班禪移至青海。清廷聞報,即派福康安為將軍,與參贊海蘭察、富察·奎林(福康安堂兄)率領兩千索倫兵從西安出發入藏,迎擊廓爾喀。 [41]  九月二十九日,福康安自京啓程,由山西、青海一路馳驛赴藏。十一月,福康安收到乾隆諭旨,因青海口外時值隆冬,如果由此入藏,必然險阻叢叢,命他改道而行,該路均有驛站,只是稍遲於指定日期抵藏。福康安素性勇猛,認為軍情緊迫,仍從西寧一路入藏。此時一路“青草未茂,馬皆瘠疲,糧餉屢絕”,而運糧的布政使受和珅指使,“欲絕其餉以令其自斃”,因福康安行走疾速才未至困境 [68]  。十二月一日,福康安在西寧停留四天之後即輕裝簡從,由當噶爾東廓爾(在今青海西寧西)一帶啓程入藏,翌年(1791年)正月初三到達青藏邊界,正月二十日抵拉薩。從西寧至拉薩,全程四千六百里,途中步行六十天。福康安所部一路,寒冬兼程跋涉,越過世界屋脊,可謂曠古所未有之舉。 [47]  [12] 
廊爾喀之役形勢圖 廊爾喀之役形勢圖 [43]
福康安抵藏後,乾隆帝命他迅速出兵作戰,不使廓爾喀軍隊有喘息之機,以儘快收復失地。此時西藏有軍隊一萬六千餘人,糧餉亦充足,於是福康安在各路人馬到齊後,即行進剿。乾隆五十七年(1791年)四月二十五日,福康安前往絨轄(今西藏定結境內)、聶拉木(今屬西藏)察看地勢,定下進兵路線。二十七日,福康安由今西藏南部邊境的第哩浪古進兵,五月六日行至擦木附近,然而擦木兩山夾峙,中亙山樑,廓爾喀軍隊紮營在山高處,顯然難以攻取。福康安乘夜色潛兵進攻,兵分五隊,兩路深入敵寨左右山樑堵截;兩路繞至敵後,截斷敵軍退路,海蘭察領一隊由正路直攻敵寨。福康安則督軍往來截殺,指揮作戰。次日黎明,福康安督兵登山,靠近建於大河與山樑之間的兩座石碉,毀兩丈餘高的城垣,與敵軍短兵相接,終於攻克防守堅固的碉寨,奪取了擦木。 [47]  [12] 
攻下擦木之後,福康安所部軍隊直趨濟嚨(今西藏吉隆縣)。廓爾喀軍在濟嚨建有要塞,據險築下各碉卡,相互援應,成椅角之勢。五月十日,福康安分兵出擊,先翦除旁邊各寨,再以主力攻其中堅。清軍以木梯登寨,毀其石壘,並用大炮不斷轟擊,終於成功地佔領濟嚨的廓爾喀軍寨,殺敵六百餘人,活捉二百餘人,收復了濟嚨。至此,清軍廓清了自擦木至濟嚨邊境的廓爾喀軍。乾隆帝聞訊,自是十分欣喜,特賜福康安御製誌喜書扇,加上御用佩囊,以表嘉許。 [47]  [12] 
此時,廓爾喀軍已被清軍趕出國境,清軍即可就此罷兵議和。但是乾隆帝認為,必須攻入廓爾喀境內,佔領其都,迫使其歸降,才能一勞永逸,實現邊境安寧。於是五月十三日,福康安又率軍由濟嚨出發,一路高山夾峙,路險道窄,清軍進至索勒拉山(今西藏南部中尼邊境一帶),攻敵石卡,追敵至濟嚨西南八十里外的熱索橋,最後以木筏渡河,攻至密哩頂。福康安率軍沿路攻打敵寨,直抵距廊爾喀都城陽布(今尼泊爾加德滿都)一百餘里的雍雅(今尼泊爾境內)。廓爾喀國王喇特納巴都爾派使者前往印度,請求孟加拉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支援,但被拒絕。廓爾喀見勢不妙,遂遣使求和。福康安認為這是廓爾喀緩兵之計,不肯坐失事機。七月,福康安帶足軍糧,繼續領兵前行,進攻噶勒拉山,直取甲爾古拉、集木集(今均在中尼邊境一帶)兩要寨。其間六戰皆捷,所殺四千餘人。廓爾喀舉國震驚,軍隊人員死傷甚多,因此乞降。福康安至熱索橋以後,以為抵陽布必將“勢如破竹,旦夕可奏功,甚驕滿,擁肩輿揮羽扇以戰”,自比諸葛亮,於是士兵也產生懈怠思想,廓爾喀軍趁機而入,使清軍傷亡慘重。加上廓爾喀水土惡劣,霖雨不止,死者甚多,而廓爾喀提出退回在扎什倫布寺劫掠的財物,今後再不侵犯西藏的條件。八月,經乾隆帝諭旨,福康安接受廊爾喀的求和,廊爾喀之役結束。 [13]  [47] 
這次入藏征討廓爾喀的勝利,保證了清朝邊境的安寧和西藏社會的穩定,成功地維護了清朝國家的領土完整。乾隆帝對此役的主帥福康安也倍加讚賞,實授他武英殿大學士。九月,賞一等輕車都尉,令其子富察·德麟承襲。乾隆帝本欲給予王爵封銜,但因未克陽布,故就此裁抑。 [47]  十一月,福康安又被授為領侍衞內大臣,並照王公名下親軍校之例,賞給六品頂帶藍翎三缺,令福康安於其得力家人中,酌量給戴,以示寵異。 [13]  以其殊勳,在大學士阿桂謙讓後,福康安居於紫光閣功臣之首。 [41]  乾隆帝作詩稱讚:“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曰福康安,智超謀深。曰海蘭察,勇敢獨任。三月成功,勳揚古今。” [37] 
平廊爾喀班師後,福康安暫留在西藏,根據乾隆帝的旨意,會同八世達賴、七世班禪和駐藏大臣以及西藏地方官員,制定了著名的《欽定藏內善後章程》(即後來《欽定西藏章程》之藍本)。 [41]  對於鞏固清朝中央與西藏地方的政治關係,維護祖國的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2]  [14] 

福康安恩寵無二

福康安足智多謀,在處理事務時,不拘成法,靈活機動。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他大膽果斷地予以處理,事後再上報中央,對此,乾隆帝十分欣賞。 [41]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廷收到安南國王阮光平(即越南西山朝皇帝阮惠)去世的消息,乾隆帝擔心安南國會因此而發生內亂,便命福康安到廣西加以防範。不久,福康安的母親病死於京中,他遠在數千裏之外,事務未結,無法赴喪,只好在任守制 [41]  在前往廣西途中,福康安又患病。乾隆帝派御醫前去診視,福康安以“安南無事”為由疏請回京,得到准許。乾隆帝還加封他為忠鋭嘉勇公。後來轉任四川總督,不久後又率金川土司入朝覲見。因奉詔議論吉林將軍恆秀罪責過輕,被乾隆帝責備偏袒戚誼。其後再任雲貴總督。時值寒冬,乾隆帝賜其御服黑狐大腿褂,以示寵眷。 [53] 
乾隆六十年(1795年)二三月間,乾隆帝調福康安與四川總督和琳、湖廣總督伊爾根覺羅·福寧率領七省兵力十餘萬人,分路鎮壓貴州苗民首領石柳鄧、湖南石三保、吳半生等人領導的苗民起義。二月,福康安率軍北上,由貴州銅仁進攻正大、松桃,所經之處,大規模圍剿,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將貴州苗人鎮壓下去。石柳鄧突圍投奔湖南石三保。 [41]  隨後,福康安又與和琳合軍,進入湘西,採用剿撫並用的措施。九月,吳半生被俘獲。十二月,吳八月被俘。 [15]  初戰告捷,乾隆帝破格封福康安為貝子,他是第一個宗室之外,活着被封為如此顯爵的人。 [16] 

福康安死後反覆

湘西山路崎嶇,霧雨連綿,加之長途跋涉與緊張的戰事,使水土不服的福康安罹患瘴病,但他仍硬撐着督兵作戰。嘉慶元年(1796年)五月,福康安因積勞成疾在軍營中病逝,年僅四十二歲 [55]  。嘉慶帝聞訊,親自寫詩悼念;已成為太上皇的乾隆帝也作詩痛惜∶“自嘆賢臣失,難禁悲淚收。深恩縱加贈,忠篤那能酬。” [69]  隨後,福康安被追封為嘉勇郡王,與其父傅恆共同配享太廟,並得到建立專祠的榮譽。 [41]  十一月,福康安、和琳的靈柩被送回京師,乾隆帝親臨祭奠 [49-50]  。福康安死後,其子富察·德麟襲貝勒爵。 [17] 
福康安生前仗勢在軍中大肆聚斂,揮霍無度。德麟更是在往軍中迎回福康安靈柩時,向所經地方索要白銀四萬餘兩。嘉慶帝親政以後,下詔予以痛斥,並勒令德麟拿出八萬銀兩輸入宮中。嘉慶十三年(1808年),又找藉口將德麟由世襲貝勒降為貝子。 [17]  [41] 

福康安主要影響

福康安軍事

福康安一生征戰南北,戎馬倥傯,參與或主持多次鎮壓各地民變、平定叛亂及保衞國家統一的戰役,是清廷足資依靠的軍事重臣:
  • 乾隆三十七年(1771年),以領隊大臣參加大小金川之戰,歷時五年,率兵逾溝攀崖,冒雨雪出擊,協同諸軍攻克宜喜、勒烏圍、噶爾崖等要隘寨堡。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金川平。
  •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跟從將軍阿桂率兵鎮壓甘肅回民田五起義,與參贊大臣海蘭察會兵伏擊,俘獲義軍首領張文慶。
  •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偕海蘭察督兵赴台灣鎮壓林爽文起義,俘首領林爽文、莊大田。
  • 乾隆五十六年(1790年),受命籌劃集師抗擊進攻西藏的廓爾喀(今尼泊爾)軍。次年(1791年)二月,授大將軍銜,率師出青海,行四十日至前藏。會諸路兵萬餘人,以分路進攻、伏擊等戰法連敗廓爾喀軍,收復要隘濟嚨等被佔藏地。繼督兵追擊,深入廓境,六戰皆捷,迫廓爾喀言和。
  • 乾隆六十年(1795年),統兵數萬鎮壓湘黔石柳鄧與吳八月起義。 [41] 

福康安政治

  • 整頓雲南銅政
福康安任雲貴總督後,着手整頓雲南銅政。他懲貪擢賢,迅速淨化了雲南銅廠生產鏈條,調整了考核辦法,另覓新廠,使得雲南銅產量迅速恢復並超過清廷定額。雲南銅廠生產在乾隆後期至嘉道之時,都能較好的維持。 [73] 
  • 處理台灣善後事宜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福康安在初步鎮壓林爽文起義後,建議清廷頒佈《清查台灣積弊酌籌善後事宜》章程十六條,以嚴明台灣吏治,加強管理。從此,清廷對台灣的統治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45] 
加強對西藏的管理
廓爾喀之役獲勝後,西藏的地方管理體制亟待健全完善。乾隆五十七年(1791年)七月,清政府為了加強對西藏地區的管理,決定整頓和改革西藏的政治和宗教制度。乾隆帝遂命福康安會同八世達賴、七世班禪等西藏宗教首領共同籌議辦理西藏善後事宜,雙方經過會商,共提出一百零二項條款。次年(1792年)正月,經清政府修訂為二十九條,即《欽定藏內善後章程》。它吸收了前此有效的地方管理制度,改革並充實了多項方針:
  • 加強了駐藏大臣的職權和地位,駐藏大臣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一道督辦藏內事務,藏內事無鉅細,均應稟駐藏大臣辦理,駐藏大臣有甄選西藏地方官吏之權;
  • 改革了達賴、班禪和各地黃教呼圖克圖的繼承製度,實行“金瓶掣籤”制,以金瓶抽籤來決定轉世靈童,減少了在繼承問題上的爭端;
  • 加強了西藏的地方常備軍建設,密切了中原與西藏之間的關係。 [47] 
《欽定藏內善後章程》完善了清朝在西藏的各項統治政策,進一步促進了西藏政局的穩定,加強了西藏與內地的聯繫。 [41]  這一文件的成功簽訂,表現出福康安不僅具有指揮作戰的軍事才能,而且有很強的辦事能力,是加強西藏政治、宗教、軍事、財政等制度建設,密切西藏與中央朝廷之間關係的有功之臣。 [47] 

福康安歷史評價

愛新覺羅·弘曆:①福康安秉性公忠,能視國事如家事,其才猷識見,又能明敏周到,如此方不愧為休慼相關、實心任事之大臣。 [21]  ②才猷敏練,揚歷中外,懋著殊勳,年力富強,正資倚毗,乃當大功垂成之際,積勞成疾,遽爾溘逝,實深震悼,且當患病之時,猶復力疾督師,親臨前敵,實為宣勞超眾,體國忘身。 [21] 
愛新覺羅·昭槤嘯亭雜錄》:福文襄王康安,荷父庇廕,威行海內,上亦推心待之,毫無肘掣。 [22] 
陳康祺郎潛紀聞二筆》:福文襄屢出籌邊,功在社稷,其生平所受恩寵,亦復空前曠後,冠絕百僚。……異姓世臣,叨被至此,本朝第一人也。 [23] 
趙爾巽主編《清史稿》:福康安起戚里,然亦自知兵。徵廓爾喀,賊守隘,命前軍更番與戰,而設伏隘側,前軍敗退,賊逐出隘,伏起,賊駭走,我軍蹙之入隘。福康安策騎督戰,諸軍悉度隘,遂夷賊屯。其才略多類此。 [20] 
李伯元南亭筆記》:福生長華盶而嫺習韜略,能利用士卒,與之同眠食共甘苦。攘臂一呼,懦頑皆奮,川陝教匪之亂,蔓延豫楚,京師戒嚴。福以獨力刈大難,策殊勳,識者偉焉。然恃功而驕,往往擅竊威柄,大軍所至,勒令地方官盛飾供張。偶不當意,必取馬捶擊之,若撻羊豕。 [24] 
蔡東藩清史演義》:平台灣,曰福康安之功,平安南,曰福康安之功,平廓爾喀,曰福康安之功,其實福康安亦安得謂有功者,台灣一役,賴海蘭察奮勇爭先,一戰破敵,即日解諸羅圍,叛黨奪氣,大亂以平。至若廓爾喀之戰,福康安冒險輕進,微海蘭察在後援應,彼且無生還之望,遑能平敵耶?最可恨者,柴大紀忠勇絕倫,第以不執櫜鞬禮,必欲置諸死地,良將風度,斷不若是。高宗極加寵眷,無怪後世以龍種疑之。 [25] 
蕭一山清代通史》:福康安特以貴族外戚,總長師幹,歸功享成而已。其對於海蘭察謙謙自下,盡力周旋之,依為干城,方能得其力。則其才能之不足為將帥,可以知矣。且到處婪索,妄作威福,每日羅食珍異?開營伍奢侈之端倪,故每一征戰,糜費多而成功少。 [26] 
戴逸乾隆帝及其時代》:①憑藉當時強大的軍力和富盛的財力,福康安出師屢捷,所至必然,但也歷盡艱辛,勝利來之不易。在歷次戰役中,福康安組織了在風濤中的渡海作戰,參與了叢山密林中的攻碉戰,指揮並親自翻越喜馬拉雅山,進行曠古未有的最艱苦的高山作戰。其傑出的軍事才能和不畏艱險、勇於任事的精神,誠為中國軍事史上有所建樹、值得稱道的一位重要統帥,也不失為十八世紀將帥中的佼佼者。 [27]  ②福康安參與了五次大的戰爭,四次都是鎮壓農民和少數民族,一次是為了保衞西藏,擊退外國入侵軍。 [28]  ③他組織了在風濤中的渡海作戰,參與了叢山密林中的攻碉戰,指揮並親自翻越喜馬拉雅山,進行曠古未有的最艱苦的高山作戰。在當時的物質條件和交通條件下,組織這些戰役的艱難是顯而易見的。福康安四十多年短促的一生都是在戰鬥環境中度過的,軍書旁午,夙夜勤勞,才贏得了紫閣圖形、封王進爵的最高頒賞。他的足跡遍及全國各地,長年奔走跋涉,説他無功受祿、因人成事是不公正的。人們指出他的豪華奢縱,這是確有根據的,但也應該看到他傑出的軍事才能和不畏艱險、勇於任事的精神,他是中國軍事史上有所建樹、值得稱道的一位重要統帥。 [28] 

福康安軼事典故

福康安引領時尚

嘯亭續錄》載,福康安好穿深絳色服飾,人言之為福色,因為“福”字,一語雙關,都願有“福”,所以民間也爭效其色,都要做件“福色”袍子穿,以借福音。 [52] 

福康安奢靡驕橫

福康安深獲乾隆殊寵,氣勢熏灼,“威行海內” [40]  。他依仗殊寵,踞功自傲,在軍中日益奢侈,毫無節制。他還以犒軍為名,不斷向地方勒索金銀財物,贓貨狼藉。這是他死後遭嘉慶帝清算的原因之一。 [41] 
  • 喜乘大轎
《清代之竹頭木屑》載,福康安出行時坐轎(按例,清朝武臣無乘轎之例),需用轎伕三十六名,轎伕們輪流抬轎,轎行如飛。就連出師督陣時,福康安也要坐轎,並給每個轎伕配備良馬四匹,轎伕換班後,就騎馬跟隨。四川總督的轎子也很大,須轎伕十六人,裏面有小童兩人,負責裝煙倒茶,並備有冷熱點心百十來種。 [70]  在平定台灣,凱旋過浙江時,“自三衙方舟下嚴陵,江舟設重樓,陳百戲,中流鼓吹競作,從官舟銜觸,並兩岸疾下”,可見其奢靡。 [47] 
  • 台事始末
在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後,福建水師提督柴大紀曾奏稱嘉義城中食盡,仍竭力死守;福建陸路提督蔡攀龍也奏自己督兵赴援,殺敵通道,以邀其功。福康安初到台灣時,因柴大紀、蔡攀龍等人謁見福康安禮節不周,便懷恨在心,這時便上疏彈劾蔡攀龍損兵多而未解諸羅之圍;柴大紀軍餉未絕,所言詭詐不可信。乾隆帝洞悉其情,又認為柴、蔡等人久被圍困,勞苦功高,遂不計其咎,反而下詔告誡福康安應有大臣風範,不應計較個人恩怨。但不久,浙江欽差成德亦上奏告發柴大紀貪贓枉法,乾隆帝大怒,柴大紀因此而被殺。當時羣臣紛紛議論,認為柴大紀死得冤枉,私下指責福康安嫉妒賢能,遠不如其父傅恆識大體。福康安又彈劾蔡攀龍,蔡也被貶官。 [41] 
但有時,乾隆帝也並不放縱福康安。如平定林爽文起義時,宗室愛新覺羅·恆瑞在鹽水港(今台灣台南縣西北鹽水鎮)觀望遷延,擁兵不救,貽誤戰機。乾隆帝下詔將其逮捕入京審訊。福康安因其宗室身份,所以拖延了些時日,先在奏上戰功時將恆瑞名列首位,希望乾隆帝看在他立功的份上,赦免其罪。然而乾隆帝遣使告訴福康安説:“如果恆瑞確實是將材,為什麼你尚未抵台前,並沒有看到他的專戰之功,而現在又突然表現的如此勇健,難道不是你因為他外戚的身份而加以包庇嗎?朕很為你感到惋惜!”福康安聽聞此言,“戰慄失色,花翎動搖竟日”。 [40] 
  • 索木事件
在出任兩廣總督時,福康安授意湖北按察使李天培為其索取木材,李天培為討好福康安,讓湖廣糧船為他將木材運往京師家中。後被御史鈕祜祿·和琳彈劾,福康安上疏請罪。乾隆帝一向寵愛福康安,僅命奪職留任,罰總督俸3年、公俸10年而已。 [11]  這是福康安平穩仕途中的一個小插曲。後很快也免罰其俸。 [41] 
  • 狗仗人勢
清代小説集《三異筆談》載,福康安手下的家奴非常驕橫,所經之處,輒向地方官員索要錢財,並經常滋事擾民。在徵西過程中,福康安的轎伕跑到老百姓家裏搶東西。當地巡視都司徐斐恰好看到,趕緊上前阻攔,轎伕一把將徐斐從馬上拽下來,一頓猛揍。成都知府姚一如聽説後非常氣憤,想到福康安那裏告狀。有人勸他不必告知福康安這種小事,自行處理即可。於是姚一如令人把轎伕抓起來。轎伕氣焰囂張,在審訊中被打死。消息傳到福康安那裏,福康安並沒有生氣,但其他轎伕竟然集體罷工。福康安為安撫他們,只得想辦法撤掉了姚一如的官職。 [18] 
另據《水窗春囈》載,四川某地糧台王啓焜,為福康安提供過無數錢財,是福康安身邊的紅人。有一年元宵節,王啓焜的兒子去蘇州遊玩,沒訂到觀燈的船。這王大少乃紈絝子弟,從小沒吃過虧,第二年賭氣預定了所有觀燈船。本地人一艘船都找不到,以為是江海大盜的陰謀,趕緊報官。官府追查後,以擾亂社會秩序罪將元兇王大少拘捕。正巧福康安從台灣平叛歸來,知道了這件事。他命人把王大少帶來,問清原委後,令其跪在船頭,大聲責罵,歷數其不端行為,嚇得王大少連連磕頭謝罪。當地官員見福康安與王大少如此熟識,遂在福康安走後把王大少從獄中請出來,好吃好喝好招待。 [18] 

福康安無賴冒名

《嘯亭續錄》載,京城有個叫副天保的無賴潑皮,因與福康安的家奴是鄰居,從平日裏家奴的吹噓中瞭解到了一些福康安的聲勢和排場,以及情狀嗜好,覺得有機可乘,於是召集了數十名不務正業的無賴痞子,打着福康安的牌子旗號,沿途訛詐州縣。為了避免被有見過福康安的地方官員識破,騙子們一路上都稱福大帥偶染小恙,不便見客,所以不見任何人。而沿途州縣的官員也不敢多問,只是爭相行賄,以謀攀附巴結,副天保一行所獲頗豐。 [19]  [18] 
騙子隊伍來到湖南辰州,知府費莫·清安泰乃是福康安一手舉薦提拔的人,見恩公到來,當即求見。可是副天保一行卻以各種藉口百般阻撓。清安泰心下生疑,遂強行闖入內室,揭開帳子錦被,發現是副天保扮作福康安躺在牀上,於是趕緊招呼隨從進來,把副天保一夥全部抓獲。事情上報到朝廷,乾隆帝立馬升了清安泰的官。清安泰最後官至浙江巡撫。 [19]  [18] 

福康安謙謙自下

乾隆朝名將多拉爾·海蘭察 乾隆朝名將多拉爾·海蘭察 [58]
在福康安弱冠從徵金川為領隊大臣時,他是參贊大臣海蘭察的下級。但等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赴台灣作戰,事隔十多年,福康安已經成為全軍主帥,海蘭察仍是參贊大臣。海蘭察平生自負智謀過人,瞧不上當時諸將,僅欽佩軍機大臣阿桂一人 [57]  。但福康安能謙謙自下,又善於周旋,使二人相處和睦,海蘭察的軍事才能得到很好的施展。 [47]  後來,海蘭察還配合福康安出征廊爾喀。 [20] 

福康安主要作品

福康安流傳至今的詩文有《無題》(與道魁和尚唱酬後留詩) [29]  、《寄惠椿亭侍郎》 [30]  、《七律四首》 [31]  及《關帝廟碑文》 [32]  等。批本《隨園詩話》記述,福康安為“膏梁紈挎,一無所用之童呆”,文化水平不高。他創作的詩文,都是浙江人孫士毅為其代筆 [51] 

福康安人際關係

主詞條:富察氏
關係
姓名及生卒年
簡介
父親
富察·傅恆(1722-1770)
官拜經略大學士,封一等忠勇公,死後追贈郡王。
妻子
伊爾根覺羅氏(?-1823) [48] 
一稱阿顏覺羅氏。總督明山之女。為人豪爽剛直,遇事多能決斷,曾協助福康安處理文牘。 [34] 
妾室
香兒 [24] 
深受福康安寵愛。
兄弟
富察·福靈安(?-1767)
字瑾林。官至雲南永北鎮總兵。
富察·福隆安(?-1784)
字珊林。娶和碩和嘉公主,襲封一等忠勇公。歷任兵部尚書、軍機處行走、工部尚書等官職。
富察·福長安(1760-1817)
乾隆末期官至軍機大臣、户部尚書,封一等侯。後被奪爵貶謫,累授正黃旗滿洲副都統。
姊妹
富察氏
成哲親王愛新覺羅·永瑆嫡福晉。
富察氏
睿親王愛新覺羅·淳穎嫡福晉。
兒子
富察·德麟
嘉慶元年(1796年)襲封貝勒
女兒
富察氏
富察氏
嫁怡親王愛新覺羅·允祥曾孫愛新覺羅·綿譽
孫子
富察·慶敏
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襲封貝子
曾孫
富察·文謙
慶敏子,咸豐五年(1855年)襲鎮國公
玄孫
富察·海凌
文謙子,光緒四年(1879)襲爵。
富察·海年
光緒七年(1882)襲爵。
表格參考資料 [20]  [42] 

福康安人物爭議

關於福康安的死因,清廷在福康安死後發佈的上諭中已經明確記載為“積勞成疾” [21]  ,即因病逝世。這是關於福康安死因的主流説法。但福康安第五代侄孫富察·敦崇在《思恩太守年譜》卻認為,福康安是在萬山叢中的苗寨被苗人誘殺的。因“和珅與公(福康安)有隙,遂中傷之”,所以才傳出病死這一説法。現代學者進一步推測萬山叢苗寨指的就是一些清人所説的貝子巖(福康安死亡之地) [71] 

福康安後世紀念

福康安紀功碑 福康安紀功碑
福康安紀功碑是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為表彰福康安在林爽文事件中率軍解諸羅縣城之圍的功跡而乾隆帝御筆寫成的碑文,右書漢文,左書滿文。現存於嘉義公園內,為票選嘉義市歷史建築十景之一。 [33]  此地還有福康安紀念館。 [76] 

福康安藝術形象

福康安文學形象

自清代以來,福康安的身世便成為了一個謎團。在各類文學作品的演繹中,福康安之母入宮時被乾隆帝寵幸,因而生下福康安。嘉慶朝有流傳很廣的一首詩,其中有“龍種無端降下方”之語,便是指此事。但清代的《批隨園詩話》又稱福康安是乾隆初年惡僧法和尚的後身。法和尚因罪被處斬的那天,福康安的母親在白天看到一個和尚進屋,隨後便生下福康安。 [54]  近現代以來,這種説法更加盛行,如許嘯天清宮十三朝演義》、二月河乾隆皇帝》與金庸的《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以及根據這些小説改編的影視作品中福康安的出身也被描述為乾隆帝之子。 [67] 

福康安影視形象

時間
劇名
扮演者
1976
1978
1985
1987
1990
劉少君
1991
1998
陳志朋(劇名福爾泰) [61] 
1999
2001
向能 [63] 
2004
2005
劉牧 [66] 
2006
2008
2011
路宏(劇名福爾泰) [60] 
2018
莊則熙(幼年)、王一哲(成年)
2022

福康安史料索引

清史稿》卷330《福康安傳》 [20]  及《台灣通史》卷31《福康安傳》 [37]  等均有傳記。《清高宗實錄》按年份收錄其政治、軍事活動。
參考資料
  • 1.    所謂“西藏獨立”活動的由來及剖析  .中國人民外交部.1989-01-15[引用日期2019-04-10]
  • 2.    白皮書1992:西藏的主權歸屬與人權狀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1992-09-01[引用日期2019-04-10]
  • 3.    《清史稿》卷330《福康安傳》:福康安,字瑤林,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大學士傅恆子也。初以雲騎尉世職授三等侍衞。再遷頭等侍衞。擢户部侍郎、鑲黃旗滿洲副都統。
  • 4.    《清史稿》卷330《福康安傳》:乾隆三十八年夏,至軍,阿桂方攻當噶爾拉山,留福康安自佐。木果木師敗,温福死事,覆命阿桂為定西將軍,分道再舉。攻喇穆喇穆,福康安督兵克其西各碉,與海蘭察合軍,克羅博瓦山;北攻,克得斯東寨。賊夜乘雪陟山,襲副將常祿保營,福康安聞槍聲,督兵赴援,擊之退。賊屯山麓,乘雨築兩碉,福康安夜率兵八百冒雨逾碉入,殺賊,毀其碉,上手詔嘉其勇。進克色淜普山,破堅碉數十,殲賊數百。又與額森特、海蘭察合軍,攻下色淜普山南賊碉,遂盡破喇穆喇穆諸碉卡,並取日則丫口。再進克嘉德古碉,攻遜克爾宗西北寨。賊潛襲我軍後,福康安擊之退。賊以距勒烏圍近,屢夜出擊我師,福康安與戰屢勝。阿桂慮賊守隘不時下,改道自日爾巴當噶路入;檄福康安攻下達爾扎克山諸碉。再進,攻格魯克古,率兵裹糧,夜逾溝攀崖,自山隙入當噶海寨,克陡烏當噶大碉、桑噶斯瑪特木城石卡。再進,克勒吉爾博寨。阿桂令福康安將千人從海蘭察赴宜喜,自甲索進攻得楞山,焚薩克薩古大小寨數百,渡河取斯年木咱爾、斯聶斯羅市二寨。再進,次榮噶爾博山。擢內大臣,賜號嘉勇巴圖魯。再進,至章噶。福康安偕額森特攻巴木圖,登直古腦山,拔木城、碉寨五十,焚冷角寺,遂克勒烏圍。
  • 5.    《清史稿》卷330《福康安傳》:阿桂令取道達烏圍進攻噶拉依,分其軍為七隊,福康安率第一隊,奪達沙布果碉、當噶克底、綽爾丹諸寨為木柵,斷科思果木走雅瑪朋道。進克達噶木碉二,阿穰曲前峯碉木城各二十。焚奔布魯木護起寨。取捨勒圖租魯傍碉一、寨二,格什格章寨一,薩爾歪碉寨三,阿結佔寨二。陟科布曲山樑,盡得科布曲諸寨。四十一年春,再進,克舍齊、雍中二寺。自拉古爾河出噶拉依之右,移炮擊其寨。噶拉依既下,金川平。論功,封福康安三等嘉勇男。師還,郊勞,賜御用鞍轡馬一。飲至,賜緞十二端、白金五百。圖形紫光閣,賜雙眼花翎。授正白旗滿洲都統,出為吉林、盛京將軍。
  • 6.    《清史稿》卷330《福康安傳》:授雲貴總督。南掌貢象,自陳為交趾所侵,乞以餘象易炮。福康安諭以國家法制有定,還其象,不予炮。疏入,上深韙之。移四川總督,兼署成都將軍。四川莠民為寇盜,號嘓匪,命福康安捕治。逾年,福康安疏言盜已徐戢,陳善後諸事。擢御前大臣,加太子太保。召還京,署工部尚書。授兵部尚書、總管內務府大臣。
  • 7.    《清史稿》卷330《福康安傳》:四十九年,甘肅回田五等立新教,糾眾為亂。授參贊大臣,從將軍阿桂討賊。旋授陝甘總督。師至隆德,田五之徒馬文熹出降。攻雙峴賊卡,賊拒戰,阿桂令海蘭察設伏,福康安往來督戰,殲賊數千,遂破石峯堡,擒其渠。以功,進封嘉勇侯。轉户、吏二部尚書,協辦大學士。
  • 8.    《清史稿》卷330《福康安傳》:五十二年,台灣林爽文為亂,命福康安為將軍,而以海蘭察為參贊大臣,督師討之。時諸羅被圍久,福建水師提督柴大紀堅守。上褒大紀,改諸羅為嘉義,以旌其功。陸路提督蔡攀龍督兵赴援,圍未解。福康安師至,道新埤,援嘉義,與賊戰侖仔頂,克俾長等十餘莊。會日暮,雨大至,福康安令駐師土山巔,賊經山下,昏黑無所見,發銃仰擊。福康安戒諸軍士毋動。既曙,雨霽,海蘭察已自他道入,師與會,圍解。進一等嘉勇公,賜紅寶石帽頂、四團龍補服。
  • 9.    《清史稿》卷330《福康安傳》:大紀以方在圍中,謁福康安未具櫜鞬禮,福康安銜之,疏論大紀骫法、牟利諸罪狀,並及攀龍陳戰狀不實。上以大紀困危城久,攀龍亦有勞,意右之,詔謂“二人或稍涉自滿,在福康安前禮節不謹,為所憎,遂直揭其短”,戒福康安宜存大臣體。然大紀卒以是坐死。時論冤大紀,亦深非福康安嫉能,不若傅恆遠也。福康安復劾攀龍,左遷;而福州將軍恆瑞師逗遛不進,福康安與有連,力庇之,詔亦斥其私。
  • 10.    《清史稿》卷330《福康安傳》:福康安既解嘉義圍,令海蘭察督兵追捕爽文,檻致京師;復得副賊莊大田。台灣平,賜黃腰帶、紫繮、金黃辮珊瑚朝珠。命台灣、嘉義皆建生祠塑像,再圖形紫光閣。疏請募熟番補屯丁,並陳善後諸事,要在習戎事,除奸民,清吏治,肅郵政,上悉從之。旋授閩浙總督。
  • 11.    《清史稿》卷330《福康安傳》:五十四年,安南阮惠攻黎城,孫士毅師退。上移福康安兩廣總督,詔未至,福康安疏請往蒞其事。上獎福康安忠,謂:“大臣視國如家,休慼相關,當若此也。”惠更名光平,乞輸款,福康安為疏陳,請罷兵,上允之。御史和琳劾湖北按察使李天培為福康安致木材,令湖廣糧船運京師,福康安疏請罪。上手詔謂阮光平方入朝,特寬之;命奪職留任,仍罰總督俸三年、公俸十年。五十五年,福康安率光平朝京師,以獲盜免罰總督俸。
  • 12.    《清史稿》卷330《福康安傳》:五十七年三月,福康安師出青海,初春草未盛,馬瘠,糧不給,督諸軍速進。行四十日,至前藏,自第理浪古如絨轄、聶拉木,察地勢,疾行向宗喀,至轄布基。諸道兵未集,督所部分六隊,趨擦木,潛登山,奪賊前後二碉,殲賊渠三、賊二百餘,擒十餘。進次瑪噶爾轄爾甲山樑,賊渠手紅旗,擁眾登,令設伏誘賊進,至山半,伏起橫擊,搴旗賊盡殪。進攻濟隴,濟隴當賊要隘,大碉負險,旁列諸碉卡,相與為犄角;乃分兵先翦其旁諸碉卡,併力攻大碉,縛大木為梯,督兵附碉登,毀壘。戰自辰至亥,克其寨,斬六百,擒二百。捷聞,上為賦誌喜詩書扇,並解御用佩囊以賜。
  • 13.    《清史稿》卷330《福康安傳》:六月,自濟隴入廓爾喀境,進克索勒拉山。度熱索橋,東越峨綠山,自上游潛渡。越密裏山,攻旺噶爾,克作木古拉巴載山樑。攻噶勒拉、堆補木諸山,破甲爾古拉、集木集兩要寨。轉戰深入七百餘裏,六戰皆捷。上詔褒福康安勞,授武英殿大學士。福康安恃勝,軍稍怠,督兵冒雨進;賊為伏以待,台斐英阿戰死。廓爾喀使請和,福康安允之。廓爾喀歸所掠後藏金瓦寶器,令大頭人噶木第馬達特塔巴等齎表進象、馬及樂工一部,上許受其降。師還,加賜福康安一等輕車都統畀其子德麟,授領侍衞內大臣,視王公親軍校例,置六品頂戴藍翎三缺,官其傔從。復圖形紫光閣,大學士阿桂讓福康安居首。
  • 14.    《清史稿》卷330《福康安傳》:福康安初征金川,與海蘭察合軍討亂回,同為參贊;及徵台灣、定廓爾喀,皆專將,海蘭察為參贊,師有功,受殊賞。上手詔謂:福康安能克陽布,俘拉特納巴都爾、巴都爾薩,當酬以王爵。今以受降班師,不克副初原。然福康安孝賢皇后侄,大學士傅恆子,進封為王,天下或議朕厚於後族,富察氏亦慮過盛無益。今如此蕆事,較蕩平廓爾喀倍為欣慰。陽布,廓爾喀都城;拉特納巴都爾等,其渠名也。五十八年,疏陳西藏善後十八事,詔從之。
  • 15.    《清史稿》卷330《福康安傳》:六十年,貴州苗石柳鄧,湖南苗吳半生、石三保等為亂,命福康安討之。柳鄧圍正大營、嗅腦營、松桃廳三城,福康安師至,力戰,次第解三城圍,賜三眼花翎。福康安率貴州兵破老虎巖賊寨,詗得柳鄧蹤跡。和琳時為四川總督,將四川兵來會,攻滿華寨,焚賊寨四十。柳鄧入湖北,投三保,三保方圍永綏?,福康安督兵赴援。師當渡,賊築卡拒守。分兵出上流,縛筏,縱民牧牛,設伏;待賊至掠牛,伏起,奪賊船,所縛筏亦順流至,師盡濟。攻石花寨,越得拉山戰,殺賊甚眾,令總兵花連布間道援永綏,師從之,戰三日,圍解。六十年,貴州苗石柳鄧,湖南苗吳半生、石三保等為亂,命福康安討之。柳鄧圍正大營、嗅腦營、松桃?三城,福康安師至,力戰,次第解三城圍,賜三眼花翎。福康安率貴州兵破老虎巖賊寨,詗得柳鄧蹤跡。和琳時為四川總督,將四川兵來會,攻滿華寨,焚賊寨四十。柳鄧入湖北,投三保,三保方圍永綏?,福康安督兵赴援。師當渡,賊築卡拒守。分兵出上流,縛筏,縱民牧牛,設伏;待賊至掠牛,伏起,奪賊船,所縛筏亦順流至,師盡濟。攻石花寨,越得拉山戰,殺賊甚眾,令總兵花連布間道援永綏,師從之,戰三日,圍解。
  • 16.    《清史稿》卷330《福康安傳》:再進,克巖碧山,焚巴溝等二十餘寨。再進攻麾手寨山,總兵花連布將廣西兵克苗寨四十,賜貂尾褂。圍高多寨,吳半生窮蹙出降。上官福康安子德麟副都統,在御前侍衞上行走。再進攻鴨保寨,鴨保右天星寨,為賊中奇險處,督兵自雪中求道,進取木城七、石卡五,克垂藤、董羅諸寨,賜御服黃裏玄狐端罩。旋克大小天星寨。進攻?木營,乘風雪夜進,拔地良、八荊、桃花諸寨。自平隴復乾州,盡克擒頭坡、騾馬峒諸隘,焚其寨三百。嘉慶元年,再進,克吉吉寨、大隴峒等寨。戰於高吉陀,再戰於兩岔溪,屢敗賊。賊襲?木營,攻擒頭坡,皆以有備敗走。克結石岡,焚牧牛坪等大小寨七十。進克官道溪,再進攻大麻營石城,至廖家衝,奪山巔石卡。夜間,道出連峯坳,奪山樑七。上褒福康安,命贈傅恆貝子。
  • 17.    《清史稿》卷330《福康安傳》:福康安染瘴病作,猶督兵進,五月,卒於軍。仁宗制詩以誄,命加郡王銜,從傅恆配太廟,諡文襄。子德麟,襲貝勒,遞降至未入八分公,世襲罔替。
  • 18.    乾隆與福康安到底什麼關係?  .中新網.2010-11-19[引用日期2015-02-06]
  • 19.    《嘯亭續錄》卷4:乾隆中,福文襄王屢任督撫,權勢赫濯。家奴隨行,騷擾驛站,州縣事之惟謹,苞苴賂遺,到處盈萬。有無賴子副天保者,少嘗為王家奴鄰居,悉知王情狀嗜好,乃與其黨數十人假王名號,沿途訛詐,路上稱疾不會僚屬。至湖南辰州,知府為清公安泰,乃王所薦擢者,手版謁見,從者遏之。清公心疑其詐,乃闖然入見,保卧重茵中。公直前揭被,始知非王,乃呼羣役進,立時掩獲,其黨無一逃者。事聞,純皇帝大喜,立擢其官。後公仕至浙江巡撫。
  • 20.    《清史稿·卷三百三十·列傳一百十七》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10-01]
  • 21.    《清實錄乾隆朝實錄·卷之一千三百二十三》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5-22]
  • 22.    《嘯亭雜錄·卷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4-30]
  • 23.    《郎潛紀聞二筆·卷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5-22]
  • 24.    《南亭筆記》卷1:福生長華盶而嫺習韜略,能利用士卒,與之同眠食共甘苦。攘臂一呼,懦頑皆奮,川陝教匪之亂,蔓延豫楚,京師戒嚴。福以獨力刈大難,策殊勳,識者偉焉。然恃功而驕,往往擅竊威柄,大軍所至,勒令地方官盛飾供張。偶不當意,必取馬捶擊之,若撻羊豕。一令獨強項且黠甚。福至,循例郊迎,勞軍之典殊簡略。福盛氣詰責,令不答笑以鼻。福愈怒,欲以軍法從事。令抗聲曰:“縣令雖小,亦朝廷命官,只以民貧地瘠,不勝供應之苦,致開罪從者,若因此斷首,冤矣。必先斬香兒,正其鼓聲不揚之罪。卑職雖死無憾。”福大駭,笑謝之。香兒者,福之姬侍,易弁從戎者也。先是香兒挾瑟邯鄲,與令有舊,未幾歸福,擅專房寵。令傳見時,香兒支頤炫服,立福側,目耽耽注視,故以言動之,不料其果是也。
  • 25.    清史演義:平海島一將含冤 定外藩兩邦懾服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11-20]
  • 26.    《清代通史》  .歷史網[引用日期2015-12-25]
  • 27.    戴逸.乾隆帝及其時代: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535
  • 28.    戴逸.乾隆帝及其時代: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896
  • 29.    《重修昭覺寺志》卷6:昭覺道魁和尚大乘禪宗也,工詩。餘暇即往唱酬。臨別依依,攜手偕行,忘路遠近。忽聞橋畔泉聲潺潺,時已去寺三里許。餘曰:“此亦虎溪也。”相與大笑而別。歸途中口占俚言,錄呈一粲:話別詩僧攜手行,談心何暇計歸程。忽聞橋畔泉鳴處,疑是溪邊虎嘯聲。(參見上海書店出版社編. 中國地方誌集成 寺觀志專輯 19. 2016,第575頁)
  • 30.    《晚晴簃詩匯·卷一百三》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4-30]
  • 31.    《小倉山房詩集》卷35:餘(福康安)自束髮即耳聞隨園名,知為當代作者。而南北相睽,不得一見,心輒嚮往。甲辰,扈從金陵,思一訪隨園,適奉命他往,遂不果。今又將十年矣。向見《隨園詩話》《新齊諧》二書,雖遊戲之筆,而標新領異,已遠勝《滄浪》《虞初》諸書。攜之行篋,把玩不置。茲來衞藏軍事之暇,適補山相國(即孫士毅)、瑤圃制軍(即惠齡)鹹共朝夕,談次時及隨園。和希齋大司空(即和琳)攜有《小倉山房文集》,因得讀之,才氣浩瀚,茫無津涯,快為目所未睹。餘於役萬里,征討絕域,出青海而眄碣石,登崑崙以睇星宿,復過衞藏以西數千裏,歷古未通中國之地,殊形詭狀,不可臆度,惟隨園之才,庶幾彷彿似之。竊以餘髫年侍直禁中,不及讀中秘書。遊歷幾遍天下,所過名山大川,竟未能著所聞見形之詠歌,讀隨園之詩,乃不禁怦然動也。聞補山相國適有札復,緣附成四律以寄,亦以見傾倒有素爾。 獨開生面領騷壇,萬首詩成墨未乾。傳世何須《一品集》,買山肯戀十年官?諸天歡喜隨緣住,泛宅煙波着意看。曾是六朝金粉地,此中容得老袁安。敢誇旗鼓兩家軍,蹤跡原如歧路分。客過玄亭常載酒,我從東野願為雲。聰明自佔無雙福,翰墨先收第一勳。知否有人三藏地,把君詩卷佛香薰?曾識仙人紫閣中,披襟玉殿對和風。士逢知己心難忘,誄善言情讀忍終!(原注:集中有先文忠公(即傅恆)輓詩四首。)君早歸田真作答,餘慚專閫又從戎。雁行亦有相知雅,獨恨神交路未通。(原注:我齋侍衞二兄(即明義)曾有投贈之作。)五嶽遊成杖復搘,壯懷仍似少年時。赤城天半標霞綺(原注:隨園近作天台、雁蕩之遊),粵嶠春深擘荔枝(原注:數年前聞啖荔嶺南。)。跌蕩未教閒蠟屐,逢迎到處識霜髭。小倉山畔梅如海,踏雪還將與鶴期。(參見王英志編纂校點,袁枚全集新編 第4冊,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10,第913頁)
  • 32.    《西藏奏疏》:磨盤山新建關帝廟碑。乾隆五十有六年秋,廓爾喀自作不靖,侵凌藏界,並搶掠札什倫布廟。皇帝赫然震怒,謂衞藏自策零敦多布殄滅後,隸職方者百有餘年,使靳徵調之煩,從移位班禪、達賴之議,其濟嚨、聶拉木等地勢,將盡委之賊,此後受戕者,當不止前後衞藏矣。特賁綸意,命福康安為大將軍,一等公海蘭察、四川總督惠齡甫為參贊大臣,統領勁兵,大強撻伐;大司空和琳飛芻輓粟,專司策應,為後路聲援;大學士孫士毅復自昌都馳赴西招協理軍儲,於五十七年夏,由宗喀、濟嚨整旅遄進。先是駐軍前藏,徵兵籌餉,謁札什城關帝廟,見其堂皇淵隘,不可以瞻禮,頃神御災捍患,所以佑我朝者。屢著其孚格,於是度地磨盤山,鳩工庀材,命所司董其役,默禱啓行,薦臨賊境,七戰皆捷,距陽布數十里,廓酋震礱軍威,乞降至再。皇帝鑑其誠款,體上帝好生之德,準納表貢,詔令班師,並御製十餘全記頒示臣下,予惟此視師。自進兵以來,山溪險劣,瘴霧毒淫,竟獲如坦,不三月而蕆績,自非神佑不至此。凱旋之日,廟適落成,與諸公殿瞻仰蕪,徘徊俎豆,渾感大功帶竣,維神之力而益欣,繼自今前後衞藏永永無虞也,是為記。時乾隆五十七年穀昌。御前大臣領侍衞內大臣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一等嘉勇公大將軍福康安謹撰。監修同知李經文,乾隆五十八年。(參見[清]孟保撰,西藏奏疏 附西藏碑文,中國藏學出版社,2006.12,第203頁)
  • 33.    吳育臻.嘉義市志·人文地理志:嘉義市政府,2002:175-176
  • 34.    《嘯亭雜錄》卷3:福文襄王夫人姓阿顏覺羅氏,總督明公山女也。性爽伉,遇事多決斷,配文襄王廿餘年,封疆案牘嘗為佐理。安南國王阮光平既歸降,純皇帝欲其來朝以貰其罪,而阮畏天朝法,不敢親至,文襄王憂之。夫人曰:“此相公禍福關頭,使光平不親至,何以歸報君命?”因呼使臣吳俊入署,隔簾與之商榷久之,曰:“吾儕雖裙釵輩,敢以此頭保光平不死,務須招其至粵,以彰君德。”吳故善辭令,馳入安南,力説光平,以夫人辭告之,光平始入覲。純皇帝大悦,頗優賚之以歸,夫人之力也。文襄王薨後,夫人持家數十年,以嚴厲稱,閨門整肅,人爭慕之。
  • 35.    成都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編.盛世天子 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10:109
  • 36.    清高宗孝賢純皇后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2-02-11]
  • 37.    連橫 著.台灣通史 下:商務印書館,2017-12:622-625
  • 38.    中國歷史博物館保管部 編.中國曆代名人畫像譜 1:海峽文藝出版社,2003-04:198
  • 39.    黃邦和,皮明庥 主編.中外歷史人物詞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11:479
  • 40.    《嘯亭雜錄》卷1“用福文襄”:福文襄王康安,荷父庇廕,威行海內,上亦推心待之,毫無肘掣。台灣之役,福戚宗室恆瑞以逗遛失機,上命入京訊質。福以戚故,故緩其行,乃於戰陣時首列瑞功,以希免罪。上諭福雲:“使恆瑞果將材,何以汝未至時,並未睹其專戰,而一旦勇健若此,豈以戚畹而袒庇乎?朕深為汝惜也!”福文襄承命之下,戰慄失色,花翎動搖竟日。
  • 41.    車吉心 主編.中國宰相全傳 第31卷(“福康安”條目編者為賴紅衞):山東教育出版社,2008-05:8048-8054
  • 42.    《清史稿·卷三百一·列傳八十八》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2-05-04]
  • 43.    郭利民 編著.中國古代史地圖集:星球地圖出版社,2017:277
  • 44.    《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一千六十二》:(乾隆四十三年七月十四日)從前大學士公傅恆曾將傅字姓其諸子經朕令改福字。
  • 45.    《平定台灣得勝圖》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2-05-17]
  • 46.    《清史稿》卷330《福康安傳》:師徵金川,以温福為定邊將軍,阿桂、豐升額為副將軍,高宗命福康安齎印往授之,即授領隊大臣。
  • 47.    朱雷 主編.中國曆代外戚: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04:392-405
  • 48.    《大清宣宗成皇帝實錄·卷四十八》:(道光三年正月二十九日)禮部奏福康安之妻伊爾根覺羅氏病故應否照宗室郡王福晉例遣祭得旨照宗室郡王福晉例辦理。
  • 49.    《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卷千四百九十五》:(嘉慶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庚午太上皇帝臨奠大學士贈郡王銜福康安總督贈一等公和琳。
  • 50.    《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一千四百九十五》:(嘉慶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今福康安和琳靈柩已到當親往賜奠朕心益增棖觸是用特頒恩賜配饗之旨以慰忠魂。
  • 51.    附錄 《批本隨園詩話》批語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5-17]
  • 52.    《嘯亭續錄》卷3:又燕居無著行衣者,自傅文忠徵金川歸,喜其便捷,名“得勝褂”,今無論男女燕服皆著之矣。色料初尚天藍,乾隆中尚玫瑰紫,末年福文襄王好著深絳色,人爭效之,謂之“福色”。
  • 53.    《清史稿》卷330《福康安傳》:安南國王阮光平卒,上慮其國且亂,命福康安如廣西。福康安母卒於京師,令在任守制。福康安途中病,命御醫往視。福康安疏言:“安南無事,乞還京師,冀得廬墓數日。”詔許之,加封嘉勇忠鋭公。移四川總督。旋又率金川土司入覲。恆秀時為吉林將軍,以採參虧庫帑累民,命福康安蒞讞,擬罪輕,上責福康安袒戚誼。復移雲貴總督。方寒,賜御服黑狐大腿褂。
  • 54.    《石屋續瀋·福康安果誰子》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5-22]
  • 55.    張明富.關於福康安生年的幾種文獻記載考辨[J].民族研究(4),2012:102-104
  • 56.    《平定兩金川方略》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5-28]
  • 57.    沈雲龍 主編;陳康祺 撰.近代中國史料叢刊 第56輯 郎潛二筆 燕下鄉睉錄:文海出版社,1973-12:374
  • 58.    阿力.索倫部的西征與戍邊: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8-07:200
  • 59.    喬振宇《書劍恩仇錄》《鎖清秋》熒屏再升温  .搜狐娛樂.2009-11-10[引用日期2022-05-28]
  • 60.    路宏簽約上海創翊 出演《新還珠格格》福爾泰  .搜狐娛樂.2011-03-28[引用日期2022-05-28]
  • 61.    陳志朋經紀人曝其長期拖欠工資 已委託律師解除合作關係  .1905電影網.2022-05-20[引用日期2022-05-28]
  • 62.    滄海百年 (2004)  .Mtime時光網[引用日期2022-05-28]
  • 63.    鐵齒銅牙紀曉嵐 (2001)  .Mtime時光網[引用日期2022-05-28]
  • 64.    雪山飛狐 (1999)  .Mtime時光網[引用日期2022-05-28]
  • 65.    書劍恩仇錄 (1976)  .Mtime時光網[引用日期2022-05-28]
  • 66.    少年嘉慶 第1集 狩獵考察太子人選(“福康安”演員表參見46:34左右)  .1905電影網[引用日期2022-05-28]
  • 67.    李瑞芳 著.乾隆王朝: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05:247-249
  • 68.    《嘯亭雜錄》卷6“廓爾喀之降”:五十七年春,福康安由青海路進兵。時青草未茂,馬皆瘠疲,糧餉屢絕,運糧布政使受和珅指,欲絕其餉以令其自斃。賴福康安行走速疾,於四旬至前藏,以四月乙未出師。
  • 69.    《御製詩集》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5-28]
  • 70.    《清代之竹頭木屑》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5-28]
  • 71.    初麗,黎紅蕾.清朝名將福康安卒因考疑[J].東北史地,2014(4):36-39
  • 72.    張明富.《欽定越史通鑑綱目》福康安得厚賂奏請罷兵安南説辨正——以文獻形成的立場差異為視角[J].文獻,2010(1):159-166
  • 73.    王瑰.福康安與清代雲南銅廠生產管理的完善[J].銅仁學院學報,2021(5):108-114
  • 74.    飛狐外傳 第01集(“演員表”見41:03左右)  .騰訊視頻[引用日期2022-09-18]
  • 75.    福康安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引用日期2023-06-30]
  • 76.    嘉義公園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引用日期2023-06-3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