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京師

(漢語詞語)

鎖定
京師(jīng shī)是一個漢語詞彙,系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稱,一般指國都、首都。 [19] 春秋公羊傳》曰:“京師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師者何?眾也。天子之居,必以眾大之辭言之。” [1]  意為天子居住的地方規模很大,人口眾多,後世因以泛稱國都。此外,也用於指稱天子的軍隊等。 [21] 
中文名
京師
拼    音
jīng shī
英    譯
capital (of a country)
釋    義
帝王的都城
出    處
《詩·大雅·公劉》
注    音
ㄐㄧㄥ ㄕㄧ [2] 

京師引證解釋

京師1、帝王的都城

《公羊傳·桓公九年》:“京師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師者何?眾也。天子之居,必以眾大之辭言之。” [1] 
先秦:
  • 《漢書•志•地理志下》:“昔周公營雒邑,以為在於土中,諸侯蕃屏四方,故立京師。”(此處京師指洛陽) [4-5] 
  • 《詩·大雅·公劉》:“京師之野,於時處處。”(此處京師為豳國之地名,在渭水北) [3] 
  • 克鍾》銘文:“王在周康刺宮,王乎士舀召克,王親令克遹(yù)涇東至於京師,賜克田、車、馬乘。”(王國維等學者認為係指克從豳地至“京師”; [13-14]  一説此處“京師”在豳地; [18]  一説稱系沿涇河至洛邑 [5] 
  • 《詩經·大雅·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師,以綏四國。(一般認為,此處京師指鎬京; [17]  [20]  亦有觀點認為係指公劉在豳地所建之京師 [18] 孔穎達疏:“京師,王之所專,王若安之,則四方諸侯亦皆效王安之。” [15]  [3] 
  • 《左傳·隱公六年》載:“冬,京師來告飢,公為之請糴(dí)於宋、衞、齊、鄭,禮也。”(此處京師指成周洛邑) [5] 
秦代:
漢代:
  • 《漢書·高後紀》:“時齊悼惠王子朱虛侯章在京師,以祿女為婦,知其謀,乃使人告兄齊王,令發兵西。”(此處京師指西漢長安) [6] 
  • 《後漢書·鄧禹傳》:“西河太守宗育遣子奉檄降,禹遣詣京師。”(此處京師指東漢洛陽) [7-8] 
三國:
  • 曹植洛神賦》:“黃初三年,餘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此處京師指洛陽)
隋:
  • 楊廣《還京師詩》:“東都禮儀舉,西京冠蓋歸。是月春之季,花柳相依依。”(標題中京師指大興城)
唐:
  • 舊唐書·地理志》:“京師:秦之咸陽,漢之長安也。隋開皇二年,自漢長安故城東南移二十里置新都,今京師是也。”(此處京師指長安) [9] 
宋:
明:
  • 《明史·地理志一》:“洪武元年八月建都,曰南京。十一年曰京師。“(此處京師指明洪武年間南京) [10] 
  • 《明史·地理志一》:“十九年正月改北京為京師。”(此處京師指北京) [10] 
清:
  • 清·姚鼐登泰山記》:“自京師乘風雪。”(此處京師指北京)
  • 《睢州志·浮香閣軼聞絕句·袁楚雄(袁可立孫)》:“清,吳逆亂作,往來荊楚京師數年,投牒歸。”

京師2、天子的軍隊

  • 《左傳·莊公十一年》:“京師敗,曰王師敗績於某。” [11] 

京師3、朝廷

  • 《史記·儒林列傳》:“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師始,由內及外。”

京師詞語引申

中國歷史上,許多政權的都城都稱“京”。以“京”稱都城始於周朝建立之初;同時,“京”與“師”常並稱“京師”。 [12]  就這一詞彙初起時所指的地理範圍及其內涵,學界存在不同説法。通行説法認為:“西周時期,京、京師,指的都是鎬。” [12] 亦有學者主張,在先周和西周時期, “京師”僅是豳地公劉所都之地的專有地名,是對公劉之都邑的專稱,作為專有地名存在,並不具有後世之一般國都的含義,直至平王東遷、以京師指代成周洛邑之後,“京師”一詞才具有都城的含義。 [18]  也有文獻並指出京師與中國之間的聯繫,如《毛詩正義》有云:“中國,京師也。” [15] 詩集傳》亦收此説。 [3]  葛劍雄則就京師、中國的意涵及地理位置論述説:天子所住的“國”(京師)處於中心、中樞地位,遂被稱為“中國”;最初的“中國”只指周王所在的豐(在陝西長安縣西南灃河以西)和鎬(在陝西長安縣西北豐鎬村一帶)及其周圍地區。滅商以後,依據周人的習慣,將原來商的京師(殷,河南安陽市)一帶也算“中國”。 [16] 
總而言之,關於“京”、“師”以及“都”的含義,各家説法頗多,但一般認為,周代的京、京師、都、等詞彙均指稱“王室居住地及中央政府所在地”。後來,“京”“師”“都”這方面的含義一直延續下來。中國帝制時代的最後的“京師”,是北京。北京在春秋戰國時期燕國國都,稱為薊;遼朝時成為南京,又稱燕京;金世宗起到1217年為中都,元朝稱大都,明朝永樂帝起為北京順天府。至清軍入關之後也在北京定都,稱“京師”。辛亥革命後,順天府由京師改為首都北京,此後名稱、地位屢經變動,直至被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12]  此外,“京師”一詞也影響到中華文化圈的其他國家,如越南阮朝亦順化稱為京師。 [2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