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京師

(古代都城的一種稱呼)

鎖定
京師,是中國古代對首都的稱呼,在明朝和清朝一般指北京。 [7]  永樂十九年正月,朱棣正式由應天府(今南京)移鼎燕京,以之為京師,稱為“北京”。金陵應天府則作為留都,稱南京。明仁宗的部分時期,則因皇帝個人的喜好因素,北京之法律地位還曾一度由首都,降為君主暫幸之行在,複稱金陵應天府為南京,明英宗正統時才恢復燕京京師的地位。清順治入關後即進駐北京,亦稱北京為京師順天府,屬直隸省。清廷在北京實行旗民分居政策,即八旗居住內城,漢人和回民居住外城。旗人事務由九門提督管理,而漢族、回族事務則交給順天府衙門管理。
中文名
京師
別    名
北京

京師名稱簡介

明清北京城 明清北京城
京師是中國歷史上最後兩代王朝明和清的都城——京師順天府,從內到外由宮城(即紫禁城)、皇城、內城、外城4道城池組成,包括城牆、城門、甕城角樓敵台護城河等多道設施,曾經是世界存世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世紀城市防禦體系。北京城池自元世祖忽必烈於至元四年(1264年)興建的元大都汗八里開始計算,已有850多年的建城建都史,奠定了明清北京城風貌的是明成祖朱棣在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的築城遷都計劃;明嘉靖帝三十二年時(1553年)增築外城,形成了今日北京城“凸”字型的佈局。北京城是中國歷史上興建的最後一座帝王都城,作為完整跨越兩代封建王朝的文化、經濟、軍事和政治中心,在許多方面集中了明清時期中國城池建設的最高水平,是中國傳統文化城市設計與城市規劃上的集大成之作。
北京城池的變遷始自明末1644年李自成出逃時對城牆建築的焚燬。清末1900年八國聯軍攻城時曾有過較大破壞,其後歷任的中華民國北洋政府、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等都對北京城池進行過拆改,至1949年北平和平易幟時,北京城池整體風貌保存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都北京後,因為交通發展和修建地鐵的需要,北京城池自1958年起逐漸被市政府拆除、改造。目前,城池的核心——宮城(紫禁城)尚保存完整;皇城餘有城門天安門一座、南皇城牆一段保留較完好,東皇城牆尚有一段明代殘餘;內城拆改嚴重,現存正陽門城樓與箭樓、德勝門箭樓東南角樓以及崇文門一段殘餘城牆,西便門橋段也有一段城牆遺址;外城被完全拆除,只有位於中軸線最南端的永定門後被重建。對城池的拆除在1970年代後期停止,2000年後陸續開始復原部分城牆、城樓、箭樓等。現今的北京城牆已被環繞着的二環路取代,為完全恢復城池原貌帶來難度。

京師建都歷史

京師元大都

元大都 元大都
北京城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元世祖營建的元大都城。元朝定鼎中原後,元世祖忽必烈決定建設大城作為元都,於世祖至元四年(1264年)下詔,在原金中都東北方向營建汗八里,是為元大都。大都設計時參照《周禮·考工記》中“九經九軌”、“面朝後市”、“左祖右社”的記載建設,規模宏偉,規劃嚴整,設施完善。
大都城開城門11座,其中東、南、西三面各三座,北面為兩座。東面三門由北向南依次為:光熙門、崇仁門,齊化門;西面三門由北向南依次為:肅清門、和義門、平則門;南面三門中:麗正門居中,順承門在西,文明門在東;北面兩門中:健德門在西,安貞門在東。

京師明代京師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
洪武元年八月(1368年),明將徐達攻陷元大都,太祖改大都為“北平”。由於元順帝不戰而逃,元大都城未受炮火而完整保存 [1]  。當時明軍新勝而大都城大不利防守,徐達遂在北城牆南面5裏(實2.8公里)處建起新城牆,放棄原北城牆土地;同時以磚包砌城牆,“以固其堅” [2]  。洪武四年(1371年)後,元大都的北城牆被廢棄,夯土外露,被稱為“土城”,原北城牆上的安貞門和健德門,以及東、西城牆上最北邊的光熙門和肅清門也因此廢棄(元大都土城現存北段、西段城牆遺蹟和護城河遺址,肅清門甕城土牆南半部遺蹟也清晰可見)。
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朱元璋封四子朱棣為燕王,就藩北平城。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並於建文四年(1402年)奪位,次年改元永樂(1403年)。永樂四年(1406年)朱棣改北平為北京,開始籌劃遷都。其時,北平城只是北平布政使司首府和藩會,城池規制稍嫌簡狹,不利於對蒙古餘黨的防守,也不符合帝都之規格。此為明代北京城營建的初衷。
帝都圖卷,明中期繪(1500年) 帝都圖卷,明中期繪(1500年)
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明成祖朱棣實施了一系列擴建北京城的計劃:當年,在原北平燕王府的基址上營建西內;永樂七年(1409年)開始營建昌平天壽山長陵,示天子戍邊以發民築城;九年疏浚會通河,十三年鑿清江浦,使運河連貫暢通,保證建設的物資與糧食供給;永樂十四年(1416年)起,摹仿南京皇宮營建北京宮殿。十八年(1420年),建成紫禁城宮殿、太廟、太社稷(中山公園)、萬歲山(景山)、太液池(今北海、中海)、十王府、皇太孫府、五府六部衙門和鐘鼓樓,同時將城牆南段南移800米(0.8公里),以修皇城牆。永樂十九年(1421年),朱棣正式遷都北京。遷都後在南郊修建了天地壇(天壇)和山川壇先農壇)兩祭壇。有資料認為明成祖將北京城的中軸線東移百五十步,以魘鎮前朝王氣 [3] 
明英宗正統元年至十年(1436年至1445年),英宗朱祁鎮對北京進行了第一次增築,工程包括:將城牆全部用磚包砌;於九門上增建城樓,增築甕城箭樓;城池四角增建角樓;各門內道立牌坊一座;護城河上木橋全部改砌為石橋,橋下加設水閘,河岸亦用磚石鋪造駁岸;在京北設昌平城、拱極城(宛平城)二城,與北京城互為犄角;加設內長城等拱衞。整修後的京師內城牆周長45裏。持續近十年的一系列增築使北京城形成了堅固的城防體系。
明世宗嘉靖時期,世宗朱厚璁對北京進行了第二次增築。明朝後期,正陽門外聚集的人口增多,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給事中朱伯辰上書陳説城外人口激增,應添修外城防護外族侵擾,時北京城郊尚遺有金、元故城“周可百二十公里”,“增卑補薄,培缺續斷,可事半而功倍”。這與中國古代城市“內城外郭”的重城制相吻合,因此嘉靖帝下詔增築。後財政拮据,著名權臣嚴嵩巡視後提出先築南面城牆,待財力充裕再“因地計度,以成四面之制”,於是將北京城南已經築起的一面城基,“東折轉北,接城東南角;西折轉北,接城西南角”,外城自嘉靖三十二年動工,當年十月完工,三面城牆全長28裏,從而形成了北京城池“凸”字形的格局。

京師清代京師

清繪午門獻囚禮(18世紀) 清繪午門獻囚禮(18世紀)
清代北京城基本沿襲了明代北京的格局,對皇城內規制有所裁撤,將明代皇城內的大量內廷供奉機構改為民居,同時將內城大量的衙署、府第、倉庫、草廠也改為民居。將內城劃作滿城,內城成為八旗專屬居住區,令漢人統統遷往外城居住。清朝還在北京城內添建了大量黃教寺廟、王府,並在西郊修建三山五園皇家園林。城池的設施、形制在清乾隆年間達到鼎盛。後清人再未對北京城池佈局進行過改動,北京內外城“凸”字格局自明嘉靖後一直延續了近500年,再沒有變動。

京師城池變遷

明清時期皇帝非常重視北京城池的保護和修葺,城牆上不得任意增開豁口,城樓、箭樓、雉堞、牆面磚體如果發生破損、塌陷和酥裂起鼓,都要及時進行維修 [4] 
據史書載,明末李自成撤離北京時,除焚燒紫禁城三大殿外,各城城樓也被放火焚燬 [5]  ,這是有記載的第一次對北京城池有計劃的破壞(不過1960年代拆除城樓時發現,東直門和崇文門仍為明朝原構 [6]  )。1900年義和團之亂時,正陽門箭樓拳民焚燬,城樓被印度士兵焚燬;朝陽門箭樓、崇文門箭樓分別被日軍和英軍擊毀;內城西北角樓被俄軍擊毀。這一年,英軍扒開永定門西側的外城城牆和天壇壇牆,將京奉鐵路終點由城外馬家堡延伸至天壇內(時為英美司令部)。這是北京城牆第一次被扒開豁口。1901年,英軍又扒開了永定門東側的外城城牆,將鐵路終點東延至正陽門東側,即後來的正陽門東火車站(前門火車站),以便使館人員戰亂時撤至天津。此外英軍還將東便門南的外城東城牆扒開,修建了通州至東便門的鐵路線。

京師城市佈局

京師外城

1914年普魯士軍隊繪製的北京城池地圖 1914年普魯士軍隊繪製的北京城池地圖
1553年(明朝嘉靖三十二年)間增築。又稱“國城”、“外郭”。城牆長28裏,高7.5米至8米,底寬約12米,頂寬約9米。東南角因避讓水窪而向內曲折,被附會為“地陷東南”。
嘉靖二十八年籌劃重修外城時,最初的構想為在各城門外修建關廂子城,從而形成大城居中、九座子城拱從的奇特佈局。後改為環城修築外廓,南面將天壇南牆包入,然後東西兩路向北(位置大約在內城城牆外2000米處),至洪武除年被廢棄的元大都土城的東垣和西垣南端,然後從土城取土,修建北面、東北和西北三段城牆。外城總長度預計在120裏左右,與內城構成“回”字形佈局,闢門十一座,南、東、西各三座,北面兩座。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開始修築前三門外的關廂城(三座獨立於城門之外的小城),但由於需要拆毀的店鋪民房甚多,民情洶懼,工程不久停止。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又決定利用元大都土城遺址,四面環繞修築京城外郭城。最初規劃的外城長七十里,東西十七里,南北十八里,設城門十一座、敵台一百七十六座,西直門外和通惠河設置水閘兩處,其它低窪地帶設置水關八處。由於工期浩大,在嚴嵩建議下,改為先修築南面城牆,將正陽門外的大片繁華市區包入。此議得到嘉靖帝的許可,外城工程於嘉靖三十二年閏三月開工,同年十月南段竣工。後因用兵頻繁,加之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紫禁城大火使明廷集中財力物力重建宮殿,外城一直沒有再築。嘉靖四十五年(1564年)增築外城各城門的甕城。

京師外城城牆

北京外城三面長28裏(14.409公里),呈東西寬、南北窄的扁長形,闢七門,四角建角樓四座。城牆內為夯土,外包磚石。外城城牆外層包磚1米左右,多為明代大城磚,內層包磚0.7米左右,多為清代小城磚。外城通高6至7米,頂厚10至11米,基厚11至15米。西段城牆最窄,頂厚平均為4.5米,基厚7.8米。
外城城牆、城門和角樓於1951年至1958年陸續拆除。

京師城門

正陽門 正陽門
北京外城共有七門,南面三門,東西各一門,此外還有兩座便門。外城的城樓都比內城矮小。最高大的是位於中軸線最南端的永定門,城樓約高20米,為重檐歇山頂,面闊7間,進深3間,於正陽門遙相呼應。其次是廣寧門(現名廣安門),該門只是比永定門矮了一點。廣渠門、左安門、右安門都是單檐歇山頂一層的城樓,高度僅15米左右,東便門和西便門形制更小。
外城城門於明代建成後只有甕城,直至乾隆時期才增築箭樓。與城樓相同,外城箭樓的形制也比內城箭樓更小。永定門箭樓正面有兩排箭孔,每排7孔,左右兩側兩排箭孔,每排3孔,共26個箭孔。箭樓的後面沒有抱廈,只有一道門。而廣安、廣渠、左安、右安四門又次之,只設22個箭孔。東便門和西便門最小,只有8個箭孔。與內城甕城不同的是,外城甕城城門均設在箭樓下,與城門門洞在一條直線上,且甕城內無關帝廟

京師內城

北京內城又稱“京城”、“大城”。東段和西段的大部分為元大都城牆,北段和南段修築於明朝洪武、永樂年間。城牆為夯土築成,內側和外側均包城磚。通高12至15米。內城城牆的北段和南段厚度大於東西段厚度,平均底厚19至20米,頂厚16米,上有女牆。內城有城門九座,角樓四座,水門三處,敵台一百七十二座,雉堞垛口11038個。城外有寬30-60米的護城河。

京師城防體系

明清時期的北京城防體系由城牆(包括箭樓、角樓、敵台等附屬建築)、護城河和駐守部隊組成。

京師明代

明朝時,在京師及周圍地區常駐的部隊稱京軍(或稱京營),分為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皆創建於永樂朝。三營又分為七十二衞,編為中軍,左掖軍、右掖軍,左哨軍、右哨軍等共“五軍”。京軍主要駐紮在德勝關外(即元大都土城健德門遺址)以西,部分部隊駐紮在京畿近郊,如南苑、通州盧溝橋、昌平皇陵和居庸關等地 。明英宗土木堡之變後京軍覆沒,于謙改為從諸營中選取精兵約十萬,編為十營團練(明憲宗時改為十二營),其統帥機關分別設在內城的東官廳和西官廳,並在內城和外城設多處教場,供駐紮及操練之用。皇城和宮城的守衞工作亦由五軍、三千、神機三營擔任,後增設錦衣衞、騰驤衞,指揮官包括“錦衣衞大漢將軍”、“紅盔將軍”、“明甲將軍”、“把總指揮”等名目,在皇城內設置“紅鋪”,駐兵拱衞。明制城門晨啓晡閉,城門關閉之後人不得隨意進出(玉泉山水車除外)。夜間城內街道上有巡城兵丁,禁止庶民犯禁闖夜,一些主要街道上還設柵欄阻斷交通。城牆上平時不駐軍,遇敵軍來襲、兵薄京師時,方登城守衞。 明朝中葉以後,蒙古和後金軍隊多次攻抵北京城下,京師多次宣佈戒嚴,關閉城門,嚴禁人員出入。元大都土城明時仍為京師的輔助防線,俺答之變時,在土城(尤其是改名“德勝門外土關”的健德門附近)仍有明軍駐守。

京師清代

清朝時期,北京駐軍主力為驍騎營(旗營),分區駐紮於北京內城:鑲黃旗安定門內,正黃旗德勝門內,正白旗在東直門內,鑲白旗朝陽門內正紅旗西直門內,鑲紅旗阜成門內,正藍旗在崇文門內,鑲藍旗宣武門內。各旗均撥有官廳、營房和堆拔房(哨所)。除驍騎營外,北京城防駐軍還包括前鋒營護軍營、步軍巡捕營健鋭營火器營、神機營(咸豐十一年設)、虎槍營 此外,自雍正朝起,在圓明園至香山一帶設有圓明園八旗護軍營,以拱衞御園。 內城九門中,除正陽門外的八門也按照這一分佈由八旗士兵各自防守,由滿洲、蒙古和漢軍士兵分值。但是城門領(負責城門守衞工作的軍官)則由其他旗的軍官擔任:安定門首領為正藍、德勝門首領為鑲藍、東直門首領為鑲白、西直門首領為鑲紅、朝陽門首領為正白、阜成門首領為正紅、崇文門首領為鑲黃、宣武門首領為正黃旗人。正陽門由八旗輪值。外城七門中,鑲黃旗漢軍值東便門,正黃旗漢軍值西便門,正白旗漢軍值廣渠門,正紅旗漢軍值廣安門,鑲藍、鑲白二旗漢軍值左安門,鑲紅旗漢軍值右安門,正藍旗漢軍值永定門。雍正六年,在內城各城門(除正陽門外)建八旗值房,每座城門均為營房四百六十間、守門班房九十間、更房十五間,共計三千六百八十間。此外在城外還有一萬六千間營房供八旗兵丁居住,每旗分配兩千間,滿洲兵一千五百間,蒙古兵五百間。此外在內城城牆上還設有堆拔房一百三十五所,其中一百零六所內貯旗幟、火炮、火藥、火槍乾隆十年,在內城九門城樓附近又增蓋房屋二百四十一所,每所三間。外城城牆上,原有外城巡捕三營官兵的自建土坯住房,乾隆時期多已傾塌,因此在乾隆十年增設外城堆拔二十八處、八旗營房三千六百一十六間。 清朝時期,驍騎營八旗守軍一般不在城牆上居住,而是居住在城門內外,以便防守。只有皇帝出宮前往圓明園、天壇等地時方登城扈衞。惟宣武門上常駐守城兵丁,每日午時發射信炮(午炮)
明清城池的守衞武器包括火炮、火銃、弓箭等。在崇禎二年(1629年)後金軍隊攻打北京、以及崇禎十七年李自成軍圍攻北京時,城牆上的明朝守軍都曾發炮還擊。清朝時期,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因北京城防森嚴,已進抵京北德勝門至安定門一線的英法聯軍放棄攻打北京城的企圖,轉而攻打圓明園和海淀。在1900年8月13日至15日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的戰役中,北京城池也體現了極強的防禦作用。根據聯軍記載,清軍守城部隊憑藉滿城(內城)城牆高大寬厚的優勢,在牆上居高臨下向攻城軍隊射擊。俄軍和日軍試圖用火棉炸燬東直門、朝陽門的城門,但試圖點燃引信的士兵多次被牆上守軍擊斃。此外,北京城池的甕城、敵台、角樓在此役中也協助清軍構建了多處強大的火力陣地,例如8月13日夜間,俄軍雖然攻破東便門箭樓城門,但在甕城內仍遭到清軍火力夾擊,無法前進,直至14日上午援軍到來才奪下東便門城樓。甚至在聯軍攻破外城和內城後,皇城的城牆城門仍起到了一定的防禦作用。8月15日清晨美軍使用火炮轟擊天安門城門,竟未轟開,後用日軍工兵送來的雲梯登城,方能奪佔。 此外,在1937年7月25日的“廣安門事件”中,駐豐台的日軍一個大隊(營)以“護僑”和“保護東交民巷使館區”為由開入北平城,在其車隊進入廣安門時,防守城門的20餘名中國軍隊用機槍居高臨下對其予以狙擊,迫使日軍放棄進入北平城的企圖,證明北京城池在現代戰爭中仍有重要的防禦意義。

京師歷史陷落

京師明代

明思宗崇禎十七年/清世祖順治元年(1644年),闖王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城。

京師清代

1860年(清咸豐十一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
參考資料
  • 1.    《明史紀事本末》、《綱鑑易知錄》卷八
  • 2.    《北京城垣的保護與拆除》 ,《北京規劃建設》1999年第2期
  • 3.    此派觀點認為,明代興建北京宮殿時將中軸線向東平移了150米左右,將元代宮殿中軸置於西方方位、即“白虎位”或“殺位”上,在風水學説中為魘鎮前朝王氣的做法,同時也為在紫禁城西側開挖筒子河提供了空間。今北京故宮內武英殿東邊的斷虹橋即元代宮城崇天門前的周橋,其依據為該橋橋面原極華麗,橋面上有漢白玉石雕雲龍瑞獸,此做法在遼、金、元宮殿中只用於宮城正門之前居中位置的御橋。斷虹橋橋面花紋在明初被朱元璋下令鑿平。此外,從明清北京城市中軸線的位置來看,其軸線位置偏東,正陽門與崇文門之間的距離要小於正陽門與宣武門之間的距離。
  • 4.    《大清會典》
  • 5.    《明史紀事本末》、《甲申傳信錄》
  • 6.    《北京城垣的保護與拆除》,《北京規劃建設》1999年第2期
  • 7.    京師  .漢典[引用日期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