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後黎朝

鎖定
後黎朝(1428-1789)越南語:Nhà Hậu Lê,指的是越南的一個朝代,由黎利於1428年(中國明宣宗宣德三年)創立。對內沿用越南李、陳兩代政權的國號大越;對外自稱安南,明朝、朝鮮王國等國家對其通用該稱呼。
中文名
後黎朝
外文名
Nhà Hậu Lê
簡    稱
後黎
所屬洲
亞洲
首    都
東京河內、西都清化
主要城市
海西道、清化道、乂安道、新平道、順化道
官方語言
越南語
政治體制
封建君主專制
主要民族
京族
主要宗教
佛教儒教道教
國土面積
15.52萬km²(1648年)、12萬km²(1700年)
土地制度
均田法

後黎朝歷史沿革

後黎朝後黎朝建立

1407年,中國明朝滅越南胡朝,並管理越南北部地區。此時越南北部已長期從中國獨立,反明衝突不斷。1418年黎利在藍山反明,自稱“平定王”。黎利聽從少尉黎只的建議,於1424年起先佔領越南中部地區,再佔領東都(今河內)。黎利於1427年(明宣德二年)將明朝逐出越南。明朝放棄直接管轄越南,改封黎利於1426年所立之傀儡君主陳嵩安南國王。黎利將明軍驅逐之後,便對陳嵩不利,陳嵩死因眾説紛紜,一説是遁逃時被朝廷所獲,便飲毒藥而死;一説是他“潛駕海船而卒”;一説是潛逃時被黎利令人追殺。
黎利擊敗中國明朝佔領軍後,發佈《平吳大誥》,宣示其驅逐明人,復興國家的功業及建立政權的合理性。1428年(順天元年),黎利稱帝,是為後黎太祖(1428─1433年在位),史稱後黎朝。在位之初,明朝不承認其地位,要求立陳朝後裔為安南國王。1431年,黎利表明尋不著陳朝宗室後裔之後,明朝妥協,封黎利為安南國王,兩國訂立黎氏嚮明三年一之例,明朝不干涉越南內政,保持和好。黎利致力重建國家架構,設科舉選士為官,延請教師推動儒學,參照唐代刑律制訂法律,劃分全國為五道以作管治,向大臣及老弱孤寡分給土地,減少東都(即河內)守軍數目,遣返務農。但黎利性格多疑,在權利地位穩定之後多殺戮功臣 [1] 

後黎朝文治武功

黎利死後,子黎元龍(1433至1442年在位)即位,當時僅十歲,由黎察輔政。1438年,黎察因濫權而遭處決。黎元龍的皇后本為楊氏賁,有一子黎宜民本被封為皇太子。楊氏賁被廢后,黎宜民也被降為諒山王,埋下後來黎宜民發動兵變殺黎仁宗之因。黎元龍喜好女色,1442年強迫侍奉阮薦的婢女阮氏路隨駕伺候,不久黎元龍暴斃,阮薦家族亦遭牽連。
黎元龍死後,由其子黎邦基(1442至1459年在位)即位,當時僅兩歲,由其母宣慈太后阮氏英攝政,國政則由阮氏英及大臣鄭可(越:Trịnh Khả/鄭可?)把持。初期越南內部相對和平繁榮,並且向占城擴張。1451年,阮氏英殺鄭可,但1453年仁宗親政時,便赦免了鄭可的罪名,並給其家人官田。仁宗名義上親政時只有十二歲,阮氏英仍掌大權。1459年,諒山王黎宜民發動兵變進入皇宮,殺仁宗奪位。為免被擒獲或被叛軍所殺,阮氏英使一僕人將自己殺死。不久大臣阮熾、丁列又殺黎宜民,改立太宗四子黎思誠為帝。黎宜民在位僅243天。
黎思誠(1460至1497年在位)是一個深受儒教影響的人。他即位後,以中國宋朝理學為樣本着手改變越南。他認為政務應由有品德的人而非出身豪門的人來主掌。當時越南的科舉考試僅斷斷續續地舉行。為了使更多豪門之外的人入仕,聖宗重啓了科舉制度。聖宗也在各地進行普查,在各省廣設文廟以尊儒教,停止興建新的佛教、道教寺院,並限制僧侶購置新的田產。
此時也是大越武力的強盛時期,對外討伐了北方的海盜、哀牢、以及占城。1471年,越南佔領占城的首都毗闍耶(Vijaya),俘虜占城國王盤羅茶全(Bàn La Trà Toàn或Pau Kubah),占城人民大批向柬埔寨及馬六甲移民。自此占城北部阿摩羅波胝(Amaravati)及中部毗闍耶被越南佔領,僅剩南部賓童龍(Panduranga)保有部分獨立,成為越南的保護國。1479年,越南又攻打南掌(瀾滄,今老撾)。越南攻陷南掌首都琅勃拉邦(在盆蠻一帶置鎮寧府),迫使南掌向越南朝貢。擊敗占城使得越南得以快速向南擴張,越南在這些新徵服的土地上讓軍人及農民耕種,進行屯田制
聖宗時頒佈了新的律法《洪德刑律》(1483年)。聖宗下令吳士連編寫的《大越史記全書》成為官方史書。聖宗本人也喜好詩書,在宮中闢有“九歌瓊苑”,常與文人唱和。聖宗擅長用喃字創作,也擅長漢文,本人也著有許多作品。
黎思誠死後,子黎鏳(1497至1504年在位)即位。憲宗是守成君主,政事照太祖及憲宗之例而無更張。此時越南處於太平時期。憲宗死後,其子黎敬甫即位,在位184天就病死,廟號肅宗。

後黎朝中衰與篡奪

肅宗死後,兄黎濬(1505至1509年在位)即位。黎濬好酒色,行暴政,殘害宗親,使得許多宗室有反意。黎濬僱有一批侍衞保護自己,其中之一便是後來篡位建立莫朝莫登庸。莫登庸與黎濬非常親近,並升到了天武衞都指揮使之位,在黎濬在位時期開始坐大。黎濬的堂弟簡修公黎晭被他囚禁在獄中,賄賂守衞才得以脱逃,後與其它大臣一起舉兵反黎濬。黎濬死因説法不一,大越史記全書所載説法有二,一説被黎晭所俘後飲酖自殺,一説逃亡時被殺,明史外國傳二則説阮種逼黎濬自殺後立其弟阮伯勝為帝,黎廣度誅阮伯勝,再立黎晭為帝。
黎瀠即位後又發生數次內亂,又喜愛大興土木,使得民眾困苦,士卒疲勞。1516年,陳暠(Trần Cảo)造反,大臣鄭維㦃(Trịnh Duy Sản)趁機弒帝。黎瀠在位時間為1509至1516年。鄭惟㦃立黎光治為帝,但不久黎光治就被鄭惟㦃的哥哥鄭惟岱劫持到了西都(今清化),將其殺死。而安和侯阮弘裕得知黎瀠被弒,舉兵攻打併劫掠了東都升龍,擁立黎昭宗為帝,遷到了西都。大臣黎廣度不服,投奔了陳皓的叛軍。陳皓叛軍則趁機佔據了東都。黎昭宗發兵鎮壓後,兩位討敵有功的軍閥鄭綏和阮弘裕等人發生衝突,互相攻伐。鐵山伯陳真支持鄭綏,1517年,阮弘裕從清化前往朝見黎昭宗,當時莫登庸正在鎮守山南,陳真建議莫登庸在中途將其截殺,但莫登庸不忍,因此阮弘裕倖免於難。
陳皓之亂失敗之後,黎廣度被押解進京。在莫登庸的奏請下,黎廣度被誅殺。
當時黎昭宗年幼,各地將領擁兵自重,互相攻伐。鐵山伯陳真發兵驅逐了阮弘裕,控制了升龍。陳真以黎昭宗的名義,令阮公度率步兵、莫登庸率水兵追擊,阮弘裕逃到了淳祐。官軍掘開了阮弘裕父親阮文郎的墳墓,開棺斬首。莫登庸本欲率軍進攻,但收到了阮弘裕寫給他的一封信和一首詩,於是擁兵不戰,阮弘裕得以率軍回到清化。
陳真驅逐阮弘裕後,大權在握,黎昭宗僅僅只是個傀儡。莫登庸也十分畏懼他,令兒子莫登瀛娶陳真的女兒為妻。當時有人創作了一首詩,稱陳真會篡位成為明君。因此國舅褚啓、壽國公鄭侑、瑞郡公吳柄建議黎昭宗殺之。黎昭宗遂誘陳真進入宮殿之中殺害。但陳真的餘黨黃維嶽、阮敬、阮盎等發動叛亂,劫掠升龍;黎昭宗逃到了嘉林菩提津避難,下令阮弘裕率軍勤王,但阮弘裕按兵不動。不得已之下,黎昭宗想起了莫登庸,於是派遣恭儉侯何文正、檜溪伯黎大堵前往海陽,邀請莫登庸出山,並委之以兵權。莫登庸把黎昭宗迎到了菩提津。莫登庸率水軍駐紮珥河,派人詔諭阮盎等人投降,阮盎回書要求殺死褚啓、鄭侑、吳柄三人。莫登庸遂將三人處死,但阮盎、阮敬等仍舊拒絕歸順。
莫登庸認為菩提津離陳真餘黨的勢力範圍太近,將黎昭宗迎到了寶洲(屬慈廉縣)。御史台都御史杜嶽、副都御史阮豫反對,被莫登庸殺死。與此同時,鄭綏、阮敬等人擁立黎榜為帝,公開與黎昭宗對抗;不久又廢之,改立黎槱為帝。
黎昭宗見莫登庸不能平叛,令阮弘裕前來助陣。阮弘裕領清化兵、莫登庸領山南兵,攻打阮盎、阮敬于山西,阮弘裕慘敗,自認為不能得勝,率軍先回到了清化,只留莫登庸軍與阮盎等人相持。黎昭宗只得更加重用莫登庸,任命他為提統水步諸營事,掌管討伐阮盎叛軍的所有兵馬。
1519年,戰局開始得到轉機。先是莫登庸在菩提津大破鄭綏的兵馬,鄭綏挾持黎槱退往安朗;不久莫登庸又在慈廉掘開堤壩大破鄭綏軍,擒獲黎槱殺之。以此功績,莫登庸被封為明郡公。黃惟嶽、阮盎、阮敬都投靠了莫登庸,莫登庸的勢力越來越壯大。
1521年,莫登庸被封為仁國公,節制十三道水步諸營,掌握後黎朝朝廷的軍權;黎昭宗親自來到莫登庸的邸宅,晉升莫登庸為太傅;隨後莫登庸率軍前往京北諒源地方鎮壓了陳昇(陳皓之子)的餘黨。次年,莫登庸又鎮壓了黎克綱、黎伯孝的叛亂。
莫登庸權勢日熾,欲控制黎昭宗,派女兒進入宮中服侍黎昭宗,實際上是監視黎昭宗的一舉一動。莫登庸封其長子莫登瀛為毓美侯,掌金光殿;莫登庸本人出行的時候則僭用皇帝的儀衞。署衞阮構、都力士明山伯阮壽、覃舉等人反對,莫登庸殺之。黎昭宗不能忍,1522年,黎昭宗與範獻、範恕等人密謀,與西京的鄭綏秘密相約討伐莫登庸,不久黎昭宗也隻身逃出升龍,來到山西明義縣的夢山中躲避。莫登庸得知後,派黃惟嶽前往追捕,黎昭宗發兵抗拒,黃惟嶽被殺。與此同時,莫登庸召集羣臣,聲稱黎昭宗被奸臣劫持到外地,擁立昭宗的弟弟黎椿為帝,年號統元,是為黎恭帝。
黎昭宗在山西的時候本來前來勤王的勢力很大,但由於聽信宦官範田的讒言導致人心渙散。而鄭綏的部將阮伯紀前來參謁,範田恐其爭權,慫恿黎昭宗將其殺死。鄭綏十分惱火,發動兵變,將黎昭宗劫持到了清化。
莫登庸遙廢黎昭宗為陀陽王,並屢次挾持黎恭帝進攻鄭綏和黎昭宗。1524年,黎恭帝晉升莫登庸為平章軍國重事、太傅、仁國公;1525年莫登庸又被封為都將、總率天下水步諸營,在清化一舉攻滅了鄭綏的勢力,擒獲黎昭宗,押往升龍囚禁。次年莫登庸指使沛溪伯範金榜將黎昭宗殺害。
此時莫登庸的黨羽遍佈朝中,莫登庸決定篡奪皇位。早在1524年被任命為平章的時候,莫登庸就奏請封陳真的兒子陳實為弘休伯,試圖尋求陳真餘黨的支持。到了1527年,在莫登庸的授意下,朝廷派人前往莫登庸的祖籍地宜陽古齋社,給莫登庸加九錫,封安興王。不久又炮製了一首頌揚周公輔佐周成王的詩。莫登庸從古齋前往升龍,在他的授意下,羣臣建議黎恭帝禪位。武睿等忠於後黎朝的大臣不服,辱罵莫登庸,皆被殺。
1527年4月,莫登庸接受了黎恭帝的禪位,成立莫朝,改元明德,恭帝被廢為泰王。不久脅迫恭帝與太后鄭鸞一起自殺。莫登庸封莫護(原名武護)為靖國公 、中官阮世恩為蒞國公,以他們為左輔右弼。莫登庸怕生變亂,因此在篡位之初一切遵守後黎朝的法度,試圖尋求後黎朝遺臣的支持。可是大多數後黎朝功臣子孫多逃竄外國或隱姓埋名,有的甚至聚眾成匪。阮弘裕的兒子安清侯阮淦率其子弟逃往哀牢(老撾),國主乍鬥將其安置在岑州,圖謀恢復後黎朝,後來成為了莫朝在國內最大的敵對勢力。次年,莫登庸認為天下逐漸趨於太平,方才開始改革兵制、田制、祿制、地方官制。
1529年,莫登庸以年老為由讓位給兒子莫登瀛,自稱太上皇,退隱到了宜陽縣古齋的祥光殿,以漁為業,遨遊自樂。事實上,莫登庸退隱到古齋時仍遙控着莫朝的朝政,其真正目的是作為其子莫登瀛的外援。

後黎朝分裂

1530年,清化人黎意自稱後黎朝宗室的外孫,在椰州起兵,宣佈恢復黎昭宗的光紹年號。後黎朝遺臣紛紛投奔其麾下,短短旬月之間各郡縣紛紛響應,兵至數萬人,屯兵馬漆江。太上皇莫登庸親自征討,但屢戰屢敗,只得退回升龍,留太師麟國公莫國楨防禦。莫國楨退守宋江。
黎意的勢力越來越大,攻入了西都城。莫登瀛得知此事,率軍親征,與莫國楨合兵擊之,被黎意大敗。此時黎意聲名大振,退往椰州享樂。莫國楨得知黎意無備,率師偷襲,將其擒獲,車裂於升龍。黎意的殘部逃往哀牢投奔阮淦,使阮淦勢力得到壯大;同時阮淦找到了一位名叫黎維寧的人,自稱是黎昭宗之子,將其立為皇帝(是為後黎莊宗),試圖讓其歸國復位。
莫登庸奪位後,身為後黎朝舊臣的武文淵,“以登庸之亂,出據宣光”,擁兵萬人,意圖打擊莫朝,並於1537年向中國明朝求助,希望明兵南下,自己便“率弟侄武子陵等屯石瀧關以從,因號召國中義士,登庸可破也”,最終達到其“正名分之乖違”的目的。
武氏效忠故主的舉動,得到後黎朝的認同。據越南史籍所載,武氏的領導人物武文密,在後黎朝偏安清化期間“率兵從義,累有功勞,先朝仍鎮宣光地方,許以世守傳襲”,稱號為“宣光安北(一作安西)營嘉國公武文密”。有歷史學家稱其為宣光或隆平朝。武文密的兒子武公紀繼承職位後,稱“太傅仁郡公”,並跟父親一樣,“並能繼承先志,恪修臣職”。後來更獲黎廷授以“右相”的官銜。在對莫戰事上,武氏亦曾立下不少汗馬功勞,如1551年時,後黎朝大臣鄭檢策動攻莫,武文密亦有參與,更一度“進迫京師(升龍)。莫福源奔金城(在今越南海陽省金城縣)”。1578年農曆十月,莫軍攻打武氏的根據地宣光、興化等地,武公紀便“縱兵大戰,莫兵敗績而還”。
此時的越南莫、後黎、占城、隆平四方並立。

後黎朝鄭阮之爭

1592年,後黎朝大將鄭松擊破北方莫朝,後黎朝重返升龍。此時鄭松權勢炙手可熱,自任“都元帥總國政尚父平安王”,掌握官吏任免、徵税、抽丁、治民等權,地位世襲,人稱“鄭主”,黎皇只負責臨朝聽政及接見使節 [2]  ,後世史家以“黎氏為皇,鄭氏執政”來形容此一局面 [3]  。越南南部則由阮氏家族控制,早在黎莫南北對峙期間,黎朝大臣阮淦之子阮潢因見鄭檢猜忌自己,便自請出鎮順化,時為1558年(天祐二年)。阮淦在順化積極經營,爭取人心,到日後發展成“阮主”政權。及後於1593年至1600年期間(光興十六年至弘定元年),阮潢協助鄭松掃蕩莫氏勢力,但仍被鄭松所忌,適值朝中官員紛紛征討鄭松,阮潢乃向鄭松詐稱協助討賊,乘機返回順化,派軍把守廣南,控制南方。阮潢又將女兒嫁給鄭松之子鄭梉,結成姻親,尋求和好,但鄭阮對峙之局已形成 [4] 
鄭阮兩派在1627年至1672年期間進行了七次交戰。第一次(1627年,永祚九年)、第二次(1630─1633年,德隆二年至五年)、第三次(1635─1643年,陽和元年至九年)及第四次(1648年,福泰六年)交戰,為鄭主策動南征,但都被方阮主擊退。其後阮主發動第五次交戰(1655─1660年),反擊鄭主,阮軍一度奪取蘭江(即大江)以南的奇華、石河等七縣,鄭氏將領鄭根等奮力抵抗,收復失地。第六次交戰(1661─1662年)中,鄭主鄭柞黎神宗皇帝南征,但未能獲勝,糧盡而回。第七次交戰(1672年),鄭主再挾黎嘉宗皇帝南下,但始終未能攻滅阮氏 [5]  。最終,雙方劃定𤅷江(即今爭江)為界,鄭阮各管一方之局遂定,史稱“自是南北弭兵” [6] 
北方鄭主及南方阮主均致力經營其割據地。鄭主為求兵源穩定,採“優兵”和“一兵制”抽調兵丁,分別防守京師升龍及各鎮,是為鄭氏重要基石。在官制、刑律方面依照後黎朝制度調整而成。在教育上仍重儒學,重定科舉規則,並特設“武學堂”。經濟方面按唐朝租庸調法而加以斟酌修改,另又開設多種税項,開採礦產,鑄造貨幣,統一度量衡。鄭氏又肅清北部的割據勢力,1677年(永治三年),高平割據者莫元清參與雲南吳三桂反清,鄭氏乘其不暇襲取高平。與此同時,宣光鎮守將武公俊作亂 [7]  ,“一方之民為之騷動” [7]  。在18世紀,北部有多次反鄭事件,起事者包括後黎朝宗室、朝臣、農民等等,但都被鄭主所平 [8]  。在對外方面,鄭主與取代明朝的清朝建立宗藩關係,雙方在1660年代開始互派使節,鄭主派使赴清朝貢,清廷冊封黎氏君主為“安南國王”。其後雙方持續友好,清朝康熙、雍正、乾隆諸帝,先後贈送“忠孝守邦” [9]  、“日南世祚” [10]  、“南交屏翰” [11]  的題字及扁額給黎氏朝廷,以示重視對越關係。
南方阮主創設自身的統治架構。其政權有“三司”(差司、將臣吏司、令史司)及知縣知府等官署;阮主設立科舉,並親自主持;建立武備力量,整頓軍隊,設大炮鑄造廠射擊場等架構;設立賦税、礦税、進出口税等,以維持阮主財政 [12]  。對外方面,阮氏政權在印支半島擴張,於1697年(正和十八年)略取占人所餘土地,設平順府 ,占城國至此滅亡 [13]  。1698年(正和十九年),阮將阮有鏡奪取高棉(又作高蠻、高綿、高綿)轄下的湄公河三角洲,設置嘉定府以作統治,西貢(又稱柴棍,今胡志明市)等地遂入越南版圖 [14]  。1708年(永盛十年),高棉國所屬的河仙(又作河仙,今堅江省)領袖鄚玖向阮主稱臣 [15]  。此外,阮主曾於1702年(正和23年、阮福淍十二年)遣使到廣東,請求清朝冊封,但未果。
1593年農曆三月,後黎朝滅莫朝後不久,隆平朝的武德恭便“率本部兵三千,赴京首服,歸順朝廷,獻金銀寶物十盤、代身銀人一座、銀花瓶二件、銀香爐一捧、銀鶴一雙、良馬三十匹”,來到掌權者鄭松的營門拜見。朝廷便晉升武德恭為“北軍都督府右都督太保和郡公,號為安北營”。1593年農曆十月,得鄭松同意下回到大同繼續鎮守。直至此時,宣光武氏與後黎朝廷的關係未見異樣。
但在1594年農曆二月,武德恭“自回鎮後,陰懷二心”,暗中派人侵擾山西、源頭、青波、夏華等地,又遷徙東蘭、西蘭居民入住大同,開始與後黎朝交惡。後黎朝隨即派兵討伐,在該年農曆十月,武德恭一度出逃,不敢抵抗。農曆十二月,命人向朝廷進獻金銀寶物馬匹,又親自入朝服罪求饒,暫時化解危機。然而武德恭很快便故態復萌。1599年,武德恭自稱“隆平王”,派軍侵擾太原白通州,收取當地的銀場税,再度被後黎朝派兵擊敗。
武氏雖已公然反黎,但仍獲許在宣光鎮世襲管治。傳至武公悳,稱少傅宗郡公,其舉動更變本加厲,“恃其山川險遠,陰蓄不臣之心,僭稱王爵,偽立朝班”,又勾結莫氏餘黨,但後黎朝仍顧念他是“勳臣之後”(其先世曾參與後黎朝的中興事業),所以“未忍問罪”。至1669年農曆九月,武公悳被人所殺,後黎朝認為武氏“雖失臣節,然念彼祖父有大勳勞,義不可絕”,便立武公悳子武公俊為後繼人,官銜為“都督僉事”,賜爵“寬郡公”,繼續鎮守宣光鎮地區。
1672年農曆六月,當時身處升龍的武公俊乘着後黎嘉宗與重臣鄭根一起南征阮主時逃回宣光興兵造反,攻掠附近州民,引起“一方為之騷動”。武公俊後來到中國雲南投靠土官儂氏,自稱“小交岡王”,與莫氏餘黨勾結,發起當地土著士兵於1685年 及1686年劫掠越北邊境的宣興一帶,後黎朝派兵征討,仍未能殲滅。最後鄭氏在1689年農曆六月(正和十年)得到清朝雲南總督協助,執獲並處決了武公俊,其黨羽亦解散。 至1699年,後黎朝成功平服了侵擾宣光、保樂地區的岑池鳯,當地的動亂才告一段落。

後黎朝土崩瓦解

踏入18世紀後半期,南方阮主政治敗壞。1771年(後黎景興三十二年),歸仁西山邑發生阮文嶽阮文惠、阮文侶兄弟起事(史稱西山起義)反抗阮氏政權。西山阮氏聯合鄭主,於1776年(後黎景興三十七年)攻破富春(即順化),次年(1777年,景興三十八年)擊殺阮氏太上王阮福淳、新政王阮福暘,顛覆阮主政權,阮文侶於1778年(黎景興三十九年、西山泰德元年)稱帝,阮主勢力剩下阮福映繼續抵抗。此時,北方鄭主政權亦呈現衰象,“將惰卒驕”,阮文惠乃北征鄭氏,於1786年(黎景興四十七年,西山泰德九年)擊敗鄭軍,鄭主鄭楷自殺,升龍落入西山阮氏控制之下。鄭槰繼位為末代鄭主,但與閔帝(1787─1789年在位)內訌,在位僅一年餘便出逃,鄭氏政權終結。閔帝恢復權力未遂,於1789年(昭統三年)逃入清朝,後黎朝滅亡。

後黎朝外交

17世紀初開始,歐洲葡萄牙、法國等國的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到越南傳教,代表人物有法國人亞歷山大·羅德。傳教士利用羅馬字製成越南國語字,加以使用,是為越南日後使用的書寫系統。17世紀下半期,歐洲天主教徒在㕊憲(即興安市)、會安等地貿易和佈道,但鄭主、阮主均對佈道活動加以抵制。與此同時,由於中國明清鼎革,大批中國移民湧入越南,鄭主在其治下地區強制中國移民遵守越南法律及風俗習慣,不能隨意改變居住地;南方阮主則較為寬鬆,讓移民入住、經商,並享有自管權,因而在順化、會安等地有“明鄉社”的出現。

後黎朝文化

後黎朝後期雖長時間處於分裂狀態,但文化方面仍有所發展。在文學著作方面,重要的有筆記小説《公餘捷記》(武方堤撰),該作品在越南被譽為“篇幅大、思想藝術成就高,而且影響深遠”。此外有《傳奇漫錄》(阮嶼撰)、《皇越春秋》(作者不詳)等漢文小説。

後黎朝服飾

越南的傳統服裝奧黛(又稱“越南民族傳統服裝”、“越南國服”,一部分越南人將其簡稱越服),有學説認為源於阮氏治下的南方,因阮主為求區別北方和南方的服裝習俗,乃命人加以設計,並模仿中國旗袍服裝特色,而形成此一服飾。

後黎朝皇帝世系

廟號
諡號
姓名
在位
年號
皇陵
備註
高上祖
明皇帝
黎誨
-
-
太祖追崇
顯祖
昭德至仁澤皇帝
黎汀
來聞陵
太祖追崇
宣祖
憲文睿哲福皇帝
黎曠
夫皇陵
太祖追崇
太祖
統天啓運聖德神功睿文英武寬明勇智弘義至明大孝高皇帝
1428—1434
順天
承天陵(永陵)
-
太宗
繼天體道顯德功欽文思英睿仁哲昭憲建中文皇帝
1434—1443
紹平
大寶
佑陵
又名黎麟
仁宗
欽文仁孝宣明聰睿宣皇帝
1443—1459
大和
延寧
穆陵
又名黎基隆
-
前廢帝
1459—1460
(243天)
天興
-
又名黎琮,本為諒山王
聖宗
崇天廣運高明光正至德大功聖文神武達孝淳皇帝
1460—1497
光順
洪德
昭陵
又名黎灝,本為平原王
憲宗
體天凝道懋德至仁昭文紹武宣哲欽聖彰孝睿皇帝
1497—1504
景統
裕陵
又名黎暉、黎檉
肅宗
昭義顯仁温恭淵默純孝允恭欽皇帝
1504
(184天)
泰貞
敬陵
-
-
威穆皇帝
黎濬
1504—1509
端慶
安陵
又名黎喧、黎誼
襄翼皇帝
1509—1516
洪順
元陵
又名黎睭,本為簡修公
-
1516
-
-
史稱少帝,年號沿用洪順
德宗
配天翊聖温良光明文哲寬弘彰信綏休穆孝建皇帝
黎鑌
-
受節陵
昭宗追崇,又名黎琚
明宗
哲皇帝
康陵
昭宗追崇,又名黎灦
昭宗
神皇帝
1516—1522
光紹
永興陵(惠陵)
又名黎譓
-
黎榜
1518
大德
-
史稱隱帝
黎槱
1518—1519
天憲
-
-
恭皇帝
1522—1527
統元
華陽陵
又名黎懬
(空缺)
莊宗
裕皇帝
1531—1549
元和
延陵
又名黎寧、黎平、黎樫、黎昫
中宗
武皇帝
黎維暄
1549—1557
順平
景陵
又名黎暄、黎寵
孝宗
仁皇帝
黎維纊
-
花嶽陵
英宗追崇,又名黎維絖
英宗
峻皇帝
黎維邦
1557—1572
天佑
正治
布衞陵(土陵)(孔目陵)
-
世宗
積純剛正勇果毅皇帝
黎維潭
1572—1599
洪福
嘉泰
光興
花嶽陵
敬宗
顯仁裕慶綏福惠皇帝
(簡輝皇帝)
1600—1618
慎德
弘定
花灣陵(布衞陵)(膠月陵)
神宗
淵皇帝
黎維祺
1618—1643
1648—1662
永祚
德隆
陽和
慶德
盛德
永壽
萬慶
闢玉陵
真宗
順皇帝
黎維佑
1643—1648
福泰
花浦陵(富敕陵)
又名黎維褆
玄宗
闊達睿聰剛毅中正温儒和樂欽明文思允恭恪讓穆皇帝
黎維禑
1662—1671
景治
果盛陵
又名黎維禧
嘉宗
寬明敏達因果徽柔克仁篤義美皇帝
1671—1676
陽德
德元
福安陵
-
熙宗
章皇帝
1676—1705
永治
正和
富陵
又名黎維裪
裕宗
和皇帝
1705—1729
永盛
保泰
古都陵(金石陵)
又名黎維禎
-
後廢帝
1729—1732
永慶
金石陵
-
純宗
簡皇帝
1732—1735
龍德
平吳陵
又名黎維祜
懿宗
徽皇帝
1735—1740
永佑
扶黎陵
-
顯宗
永皇帝
1740—1787
景興
盤石陵
哀宗
-
黎維密
1767—1769
-
-
閔帝
1787—1789
昭統
盤石陵
參考資料
  • 1.    陳重金(即陳仲金)《越南通史》(即《越南史略》),北京商務印書館,167─170頁。
  • 2.    陳重金(即陳仲金)《越南通史》(即《越南史略》),北京商務印書館,205─206頁。
  • 3.    明崢《越南史略》,北京三聯書店,206頁。
  • 4.    陳重金(即陳仲金)《越南通史》(即《越南史略》),北京商務印書館,206─208頁。
  • 5.    陳重金(即陳仲金)《越南通史》(即《越南史略》),北京商務印書館,213─220頁。
  • 6.    正編卷之三十三,黎嘉宗陽德元年“鄭柞挾帝如北佈政”條。
  • 7.    《大越史記全書·越史續編·黎紀·熙宗章皇帝》,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017頁。
  • 8.    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484─485頁。
  • 9.    趙爾巽等《清史稿·屬國列傳·越南》,北京中華書局,14630頁。
  • 10.    《清朝通典》卷九十八《邊防二》,浙江古籍出版社,2736頁。
  • 11.    趙爾巽等《清史稿·屬國列傳·越南》,北京中華書局,14634頁。
  • 12.    陳重金(即陳仲金)《越南通史》(即《越南史略》),北京商務印書館,237─239頁。
  • 13.    陳重金(即陳仲金)《越南通史》(即《越南史略》),北京商務印書館,240頁。
  • 14.    鄭懷德《嘉定城通志》卷之三《疆域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23頁。
  • 15.    《大南列傳》卷六《諸臣列傳·鄚玖》,茲參考許文堂、謝奇懿編《大南實錄清越關係史料彙編》,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劃,19頁。
展開全部 收起